人物语言描写技巧(三年级)教案资料

人物语言描写技巧(三年级)教案资料
人物语言描写技巧(三年级)教案资料

人物语言描写技巧(三年级)

1.写神态的词:笑眯眯笑哈哈笑嘻嘻笑不露齿开怀大笑闷闷不乐

忿忿不平眼睛一瞪眼珠一转眉毛倒竖觜巴一咧哭泣痛苦发怒恳求哀求2.快速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括号里分别填什么词语最合适。

她()地说:“我有一个漂亮的布娃娃。”

她()地说:“我心爱的布娃娃不见了。”

她()地说:“是谁拿走了我的布娃娃?”

她()地说:“你怎么可以弄坏我的布娃娃?”

她()地说:“你能帮我找找布娃娃吗?”

她()地说:“我的布娃娃终于找到了。”

3.模仿下列句子说句子:

弟弟欢蹦乱跳的说:“我得到了一朵大红花!”

爸爸严厉地说:“不要贪玩了!”

按照(谁)(怎样)地说:“(什么)”的句式说句子并写下来至少三个句子。

4.小练笔: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一路走到了一个荒郊野地,又饿又渴,于是分头寻找食物。真巧,他们每个人都看见了一个绿油油的大西瓜。你猜猜,他们都会说些什么?注意不同性格的人语言特点不同。

5.看看连连,请把人物与相应的语言用直线连起来:在家庭成员中,我最小,大人们对我的学习及生活非常关心。这不,又到了周日,该返校了······

当警察的爸爸:“在学校吃课间餐,别忘洗手,当心生病。”

当医生的妈妈:“过马路要小心,遇到红灯亮一定要停下。”

当老师的奶奶:“知道了,知道了。”

当学生的我:“上课要专心,作业要认真,要珍惜时间。”

6.综合实践:一阵刺耳的刹车声传来,原来这里刚刚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撞在了汽车上。警察、记者赶来了,有一位教师带着一群学生刚好经过这里,有一位小朋友和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路过这里,还有一些热心肠的人、胆小怕事的人,爱看热闹的人也刚好从这里经过,他们都目睹了这次交通事故。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他们说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呢?

(1)小组内先设计预演一下,然后请同学们上台展示。说之前不告诉大家自己要表演的身份,表演完之后让大家猜这是什么身份、年龄、性格的人在说话。

(2).每个人用五分钟描写其中一个人物的语言及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写完后上台展示,然后让大家猜。

总结:1.人物语言描写要结合人物的神态、动作、心情来写。

2.注意不同性格的人语言特点不同。

3.语言应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特点。

关于人物的语言描写写作教案

人物的语言描写 写作要点 语言描写也称为对话描写。它不同于作者的叙述语言,也不同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它是通过人物个性化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语言的描写。描写人物语言可以表现人物思想,品格,性格,和作风,更重要的是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即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符号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里状态、文化教养。 写作技巧 1.要精选、提炼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恰当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性格特征。 2.在对话描写中,要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话是谁说的。为了文章的需要,对话描写要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3.记叙文中的语言描写,尤其是对话,不能虚构和拔高,要有真情实感。写作要求 1.作者必须十分熟悉所写的人物,深刻地了解和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作者要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在一篇文章或作品中,以各个人物的不同语言,显示其不同的性格。 3.要注意通过人物的习惯用语、口头禅来表现人物性格。 描写形式 语言描写是指对人物说话时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描写。写人的文章要想把人物写活,是离不开语言描写的。人物的语言描写一般有五种:

一.提示语在前面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二、提示语在后面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三、提示语在中间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四、提示语在两边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五、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 使用。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描述形式,可以几种描述形式交替使用。 这样在表达形式上才不会显得单调。 语段剖析 片段一 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巍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析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人物语言描写

人物语言描写习作指导 孝感市孝南区第二实验小学冷昶 一、课前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他吗? ◆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这个时候的巨人,是什么样的巨人?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这个时候,巨人又变成了什么样的了?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巨人仿佛就在我们眼前!是的,写人离不开人物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要想让作文里的“人”开口说话,就得用好语言描写这个法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语言描写。 二.新课呈现 2.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语言描写的几种形式,大家还记得吗?语言描写有四种基本形式,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举例子) A.提示语在前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B.提示语在后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C.提示语在中间 ◆“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 D.没有提示语 ◆“那是因为你很伤心,却不会哭。” (这种属于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 3.提示语放在不同的位置,标点符号也所有不同,同学们观察一下,有何不同? 学生观察。 4.练习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

要写好人物的说话,就要注意“提示语”,在平时的写作中,交替使用不同位置的提示语,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不会显得单调。 5.除了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句子还有什么不一样? 例:◆妈妈问:“咦?你的衣服怎么脏啦?” ◆“咦?你的衣服怎么脏啦?”妈妈指着我的衣服问道。 ◆“咦?”妈妈满脸疑惑地看着我,“你的衣服怎么脏啦?” ◆“咦?你的衣服怎么脏啦?”妈妈满脸疑惑地指着我的衣服问道。 让学生体会在提示语中加上动作和神态描写。 对啊,好的对话,提示语要精彩,如果添上相应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就会加强对话的效果,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现场一样。6.学生自由发挥,练习句子。(采用不同位置的提示语并加上不同的动作或神态) e.g. ◆“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学生自由发言。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妈妈关切地帮我戴上帽子。 ◆妈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说:“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妈妈皱了皱眉,把帽子塞到我手里。”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指出除了“说”字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表示说话的词语,进行恰当的引导。)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句子里没有“说”字,也不影响我们的理解呢!7.同学们,汉语里,表示“说”的字、词,很丰富,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练习:选择合适的词语。 ◆我迫不及待地冲回家,对着楼上:“妈妈,我考了100分!”(喊道) ◆小红气得肚子都快炸了,对小明:“赶紧把我的书还给我!”(大吼一声) ◆“这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听话,认真写作业,多看点课外书······”每次给我布置作业,妈妈都会这样。(唠叨) 是的,同学们,一天到晚“我说”“他说”的对话往往不精彩,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和动作也会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场合说话的方式和用词也会有变化,恰当地动作和神态描写配合我们的语言描写,就可以带我们回到当时的场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校园里发生了什么?

人物描写之语言描写

人物描写之语言描写 一.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其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情、语气的描写。 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二.语言描写的常见形式 (一)提示语在前(结构:说话人+表示说话的动词+冒号+“直接引语”)例:A.张三说:“你快一点,再等一会儿,黄花菜都凉了!” B妈妈问:“你的作业做完了吗?抓紧点,别又磨蹭到十一、二点!”(二)提示语在后(结构:“直接引语”+说话人+表示说话的动词) 例: A. “你快一点,再等一会儿,黄花菜都凉了!”张三说。 B. “你的作业做完了吗?抓紧点,别又磨蹭到十一、二点!”妈妈问。(三)提示语在中间(结构:“直接引语”+说话人+表示说话的动词+逗号+“直接引语”) 例: A. “你快一点!”张三说,“再等一会儿,黄花菜都凉了!” B. “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妈妈问,“抓紧点,别又磨蹭到十一、二点!”(四)不用提示语[结构:说话背景+交替结话(不交待每句话的说话人)+对话结果] 例:放学的铃声刚响,刘明就第一个冲出教室。他担心被班主任留下来补昨天的作业。然而,怕什么么来什么——他冲出教室还没有十米,就和班主任碰了个面对面。(背景) “站住!作业完成了吗,就想往家跑?” “还剩几道题,明天早晨——我保证明天早晨交给你!” “又想搞拖延战术,不行,你给我马上回教室去!” “求求你了,老师!今天有足球联赛,你就满足一下我的球瘾吧!” “今天,我就要治治你这个拖拉的毛病,以后,想看球赛你就事先把作业做好了。” 刘明见老师不开面,只好灰溜溜地返回教室,补那些昨天就该完成的作业了。(结果) (五)语言描写形式的运用中:1.通常前三种是并列综合运用,忌一个片断(自然段)中只用一种形式,使文章呆、板僵化。2.第四种形式是独立运用的。运用时要在背景中交待清楚对话的原因、对话的双方,对话的顺序,让人一目了然。 3.在同一个片断(自然段)中避免将前三种形式和第四种形式混合运用。 4.对话分段。 5.标点正确(特别是提示语在中间)

四年级作文:个性化语言描写

四年级作文个性化语言描写 课前阅读 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一个接过话茬儿:“我倒觉得没那么麻烦,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啰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厨师的媳妇又是干什么的? 相信聪明的你一定都猜对了。为什么我们能猜到他们的职业呢?正是通过他们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因此,我们要写好人物,必须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努力做到“话到人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怎样才能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吧。 技法展示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能鲜明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闻其声见其人”。 人物的语言描写,不但要求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几种语言描写的方法,看看怎样能把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运用得淋漓尽致吧。 1、语言描写要写出人物的性格 语言要有个性,什么人说什么话。 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清】曹雪芹《红楼梦》2、语言描写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除了写“说什么”,还要写“怎么说”。细致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动作,可以增强语言描写的感染力。 “你怎么会把‘认真’的‘真’字写错?”语文老师用手指点着马小跳的脑门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我在课堂上一再强调,‘真’字里面是三横,千万不要写成两横,可是你还是写成两横了。马小跳,你的耳朵长到哪里去了?” “这里。”马小跳扯着他的耳朵,送过去给语文老师看。办公室里,其他的老师都笑起来,可秦老师没有笑,她得在学生面前保持她的威严。 ——杨红樱《淘气包马小跳》作者在写老师训斥马小跳时,结合她的动作、神态,把老师的气愤、马小跳的调皮捣蛋表现得非常到位,读起来幽默诙谐,非常生动有趣。 3、充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于永正《三年级人物语言描写练习》课堂实录

于永正《三年级人物语言描写练习》课堂实录《三年级人物语言描写练习》教学实录 执教:于永正 第一课时 师: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生:(齐)欢迎~ 师:谢谢~那我们上课~ 生:(齐)好~ 师:小朋友非常热情。我把刚才的对话写来了。想不想看看于老师是怎样写的, 生:想~ (幻灯片出示下面短文) 上课了,于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 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小朋友齐声说:“欢迎~” 于老师高兴地说:“谢谢~那,我们上课吧~” (师请一小朋友读这段话) 师:于老师是怎样写刚才我们之间说的这些话的, 生:是一句一句地写的。(笑声) 师:不错~是一句一句地写的,不是两句两句地写的。(笑声)不过,我已经感 觉到你心里是很明白的。你是说,我的话写完了,又写你们说的,对吗(指屏幕)我写完了我说的话,是怎样写你们说的话的, 生:是另起一行写的。

师:(高兴地)我就知道你心里明白~你说得很对~大家看,我是分段写的~怎么分段的, 生:您说的话是一段,我们说的是一段。 师:只两段,(笑声) 生:对话的时候,您说的话是一段,我们说的是一段,接下来您说的又是一段。 师:完全正确~写对话,我是分段写的,不管谁说的,也不管说了多少话,都占一个自然段。 师:分段写对话看上去清晰、舒服,读起来也不累。我还写了第二遍呢!想知道吗, 生:想~ (出示幻灯片二) 上课了,于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欢迎~”小朋友齐声说。 “谢谢~”于老师高兴地说,“那,我们就上课吧~” 师:这一次写的和第一次写的内容一样,字也一样,也是分段写我们的对话的。但是什么变了, 生:提示语的位置变了。 师:对~写对话的时候,提示语的位置是可以变动的~提示语的位置变了,什么也跟着变了, (无人举手)

人物语言描写方法指导

人物语言描写方法指导 教学目标: 1、语言描写的个性化、生活化,能突出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品质。 2、语言描写要精炼、灵动、鲜活,以形传神,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教学重难点: 人物语言要求精炼、传神、个性化和生活化。特别是个性化,是语言描写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 教学方法: 指导与训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请大家回忆一下《“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课文塑造了一位高大的船长形象。特别让人难忘的是文中一段简短有力的语言描写。(由两名学生朗读,要求学生体会。) 交流总结:从这几段语言描写中体会到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看来好的语言描写能让人经久难忘,回味无穷。那么,什么是语言描写呢? 二、讲授新课: 1、明确目标,激发兴趣。 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这样说:“语言也就是说话。”那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出示教学目标) 2、范文引导,点拨章法。

让我们先听听这样一番话吧。 秀才、县官和财主在大雪天不期而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吟咏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戴乌纱帽的县官听后接了一句:“皇家瑞气降人间。”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正好走来一位穷人,一听就生气了,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你知道这段经典的语言描写好在哪里吗?(学生交流,自由发言。)总结:这段话表明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就不同。俗话说,什么树上开什么花;我们说,什么人说什么话-------个性(板书)。 再如,我母亲一生与土地打交道,可是在我心目中她却是个天才的语言学家。有一次,已近六十的母亲从地里点玉米回家,碰上几个早已告老休耕的同龄人,他们说:“还不服老啊,累的慌不?”母亲很自豪地说:“累的慌?我是属马瞪眼的,不怕日头晒,不怕大风刮,有口水就能支楞起来。”结果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有个性吧?但除了个性,你还从这些话里发现了什么特点? 明确:从这些诙谐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母亲的达观、勤劳、泼辣的性格与品质。不愧被我称为天才的语言学家吧。 也就是说,语言描写中渗透着人物内在的神韵,传达着人物的精、气、神。语言描写的实质是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或道德品质。 板书:小小话语见精神-------传神。 3、说话练习,当堂交流。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作文写人篇 (精选范文)

四年级作文写人篇(精选范文),给孩子收藏! 写人作文: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外貌描写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

人物语言描写技巧

人物语言描写技巧(三年级) 1.写神态的词:笑眯眯笑哈哈笑嘻嘻笑不露齿开怀大笑闷闷不乐 忿忿不平眼睛一瞪眼珠一转眉毛倒竖觜巴一咧哭泣痛苦发怒恳求哀求2.快速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括号里分别填什么词语最合适。 她()地说:“我有一个漂亮的布娃娃。” 她()地说:“我心爱的布娃娃不见了。” 她()地说:“是谁拿走了我的布娃娃” 她()地说:“你怎么可以弄坏我的布娃娃” 她()地说:“你能帮我找找布娃娃吗” 她()地说:“我的布娃娃终于找到了。” 3.模仿下列句子说句子: 弟弟欢蹦乱跳的说:“我得到了一朵大红花!” 爸爸严厉地说:“不要贪玩了!” 按照(谁)(怎样)地说:“(什么)”的句式说句子并写下来至少三个句子。 4.小练笔: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一路走到了一个荒郊野地,又饿又渴,于是分头寻找食物。真巧,他们每个人都看见了一个绿油油的大西瓜。你猜猜,他们都会说些什么注意不同性格的人语言特点不同。 5.看看连连,请把人物与相应的语言用直线连起来:在家庭成员中,我最小,大人们对我的学习及生活非常关心。这不,又到了周日,该返校了······ 当警察的爸爸:“在学校吃课间餐,别忘洗手,当心生病。” 当医生的妈妈:“过马路要小心,遇到红灯亮一定要停下。” 当老师的奶奶:“知道了,知道了。”

当学生的我:“上课要专心,作业要认真,要珍惜时间。” 6.综合实践:一阵刺耳的刹车声传来,原来这里刚刚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撞在了汽车上。警察、记者赶来了,有一位教师带着一群学生刚好经过这里,有一位小朋友和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路过这里,还有一些热心肠的人、胆小怕事的人,爱看热闹的人也刚好从这里经过,他们都目睹了这次交通事故。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他们说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呢 (1)小组内先设计预演一下,然后请同学们上台展示。说之前不告诉大家自己要表演的身份,表演完之后让大家猜这是什么身份、年龄、性格的人在说话。 (2).每个人用五分钟描写其中一个人物的语言及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写完后上台展示,然后让大家猜。 总结:1.人物语言描写要结合人物的神态、动作、心情来写。 2.注意不同性格的人语言特点不同。 3.语言应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特点。

人物的语言描写五种形式

人物的语言描写五种形式 江苏朱建新 2006-10-27 14:10:48.0中国高中生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e10122661.html,) 语言描写是指对人物说话时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描写。写人的文章要想把人物写活,是离不开语言描写的。 人物的语言描写一般有五种: 一、提示语在前面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二、提示语在后面 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三、提示语在中间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四、提示语在两边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五、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 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描述形式,可以几种描述形式交替使用。这样在表达形式上才不会显得单调。 语言描写: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几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

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 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拿他的痛苦来取乐。通过语言描写勾画着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孔乙己的一段话表明了想清白,但清白不了,又偏要争面子。可见孔乙己生活在矛盾之中而又成为取笑的对象。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故乡》 一声“老爷”,“我”与闰土少年时代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了。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再请看一位小学生的作文片断: 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给老老奶奶让座。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好"或“真是好孩子”。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即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而如见其人,正如鲁迅所说:“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这里所说的“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就是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 《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的岳父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持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范进在中举前,穷困潦倒。有一次向他岳父借乡试盘费,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条心。”范进中举后,同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两处谈话,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画胡屠户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恶面目。

作文人物语言描写

三年级作文人物语言描写 教学案例 单屯校区:于秋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什么是提示语、引语。 2、使学生熟练掌握提示语的几种用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熟练掌握提示语在不同位置,标点符号不同。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师:同学们,下午好,我姓于,叫于秋艳,来自单屯校区。欢迎我来为大家上课吗? 生:(齐)欢迎! 师:谢谢!那老师上课时要积极配合呀!我们上课! 二、结识新课 师:同学们非常热情。我把刚才的对话写下来了。想不想看看于老师是怎样写的? 生:想! (幻灯片出示下面短文) 上课了,于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下午好,我姓于,叫于秋艳,来自单屯校区。欢迎我来为大家上课吗?” 同学们齐声说:“欢迎!” 于老师高兴地说:“谢谢!那老师上课时要积极配合呀,我们上课!” (师请一小朋友读这段话) 师:于老师是怎样写刚才我们之间说的这些话的? 生:是一句一句地写的。(笑声) 师:不错!是一句一句地写的,不是两句两句地写的。(笑声)不过,我已经感觉到你心里是很明白的。你是说,我的话写完了,又写你们说的,对吗(指屏幕)我写完了我说的话,是怎样写你们说的话的? 生:是另起一行写的。 师:(高兴地)我就知道你心里明白!你说得很对!大家看,我是分段写的!怎么分段的? 生:您说的话是一段,我们说的是一段。 师:只两段?(笑声) 生:对话的时候,您说的话是一段,我们说的是一段,接下来您说的又是一段。

师:完全正确!写对话,我是分段写的,不管谁说的,也不管说了多少话,都占一个自然段。 师:分段写对话看上去清晰、舒服,读起来也不累。我还写了第二遍呢!想知道吗? 生:想! (出示幻灯片二) 上课了,于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下午好,我姓于,叫于秋艳,来自单屯校区。欢迎我来为大家上课吗?” “欢迎!”同学们齐声说。 “谢谢!”于老师高兴地说,“那老师上课时要积极配合呀!我们上课!” 师:这一次写的和第一次写的内容一样,字也一样,也是分段写我们的对话的。但是什么变了?出示课件,逐段分析 生:“说”的位置变了。(指导什么是提示语,引语) 师:对!写对话的时候,提示语的位置是可以变动的!提示语的位置变了,什么也跟着变了? (无人举手) 师:看看“说”后面的标点,对比一下。(说完,又重复出现这两段对话,学生明白了,提示语放在引语的前面,“说”后面是冒号;放在引语的后面,“说”后面是句号,提示语放在引语的中间,“说”后面是逗号。) 三、巩固练习 1,小法官断案 2、我最棒 总结: 运用恰当的提示语 让语言描写更精彩 四、练兵场 师:有一天,一只小猴子向妈妈要桃子吃,小猴子和妈妈有一段对话,可有意思了!请看—— (幻灯出示下面卡片) 小猴子:妈妈,妈妈,我想吃桃子! 猴妈妈:一天吃三个,够不够呀? 不猴子:不够,不够!太少,太少!还不够我塞牙缝的呢! 猴妈妈:三天吃九个,够不够呀? 小猴子:够了,够了,谢谢妈妈! 师:每个同学读一读,看谁能读出小猴子和猴妈妈的语气。 (学生高兴地练读;师指名读;然后挑了两个读得好的小朋友到讲台前,一个扮小猴子,一个扮猴妈妈表演这段对话。) 师:猴子有一个经典姿势(说完,于老师双手提起,十指下垂,放于胸前,

考试以后四年级人物语言描写练习习作

考试以后(四年级人物语言描写练习 习作) 我(小心翼翼):妈,今天语文测验卷发下来了。 妈妈(笑容满面):珊珊,这次考多少分,第几名?如果在前三名,就有奖品给你。 我(哭泣着):妈妈……我没考好……求您别打我行不行?下次……我一定……考个前三名…… 妈妈(脸紧绷着):没考好,那卷子呢? 我(不敢抬头):忘记带回来了,下午要评讲。 妈妈(有点生气):你老子回来了,你跟他讲吧。 我(低着头):爸,我语文考试没考好,只得了75分。 爸爸(脸一板):怎么,只考这么一点分? 我(非常害怕):爸,我已经哭过一次了。 爸爸(怒气冲冲):哭!你以为一哭,事情就解决了吗? 妈妈(火气冲天):我们的希望全寄托在你身上,

你却这么不争气,真是白养你了! 我(心咚咚跳):我不是说一哭就把事情解决了,而是…… 爸爸(凶狠地):而是、而是什么!马上给我站到门口去,中午不准吃饭! 妈妈(心软了):罚她也不能这么重,站一会儿就行了嘛。再说她也哭了,说明还是有自尊心的。告诉她以后做题细心些,不就行了吗? 爸爸(不耐烦地):好了,好了,随你便吧。 妈妈(给我抹眼水):好了,好了,不哭了,乖,这次没考好,是个教训,下次可不许再考这点分回来。妈妈不是跟你说过,在哪儿跌倒,在哪儿爬起来吗。 我(抽噎着):我知道了。 我(小心翼翼):妈,今天语文测验卷发下来了。

妈妈(笑容满面):珊珊,这次考多少分,第几名?如果在前三名,就有奖品给你。 我(哭泣着):妈妈……我没考好……求您别打我行不行?下次……我一定……考个前三名…… 妈妈(脸紧绷着):没考好,那卷子呢? 我(不敢抬头):忘记带回来了,下午要评讲。 妈妈(有点生气):你老子回来了,你跟他讲吧。 我(低着头):爸,我语文考试没考好,只得了75分。 爸爸(脸一板):怎么,只考这么一点分? 我(非常害怕):爸,我已经哭过一次了。 爸爸(怒气冲冲):哭!你以为一哭,事情就解决了吗? 妈妈(火气冲天):我们的希望全寄托在你身上,你却这么不争气,真是白养你了! 我(心咚咚跳):我不是说一哭就把事情解决了,而是…… 爸爸(凶狠地):而是、而是什么!马上给我站

《三年级人物语言描写练习》课堂实录

《三年级人物语言描写练习》课堂实录 第一教时 师: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生:(齐)欢迎! 师:谢谢!那我们上课! 生:(齐)好! 师:小朋友非常热情。我把刚才的对话写来了。想不想看看于老师是怎样写的? 生:想! (幻灯片出示下面短文) 上课了,于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小朋友齐声说:“欢迎!” 于老师高兴地说:“谢谢!那,我们上课吧!” (师请一小朋友读这段话) 师:于老师是怎样写刚才我们之间说的这些话的? 生:是一句一句地写的。(笑声) 师:不错!是一句一句地写的,不是两句两句地写的。(笑声)不过,我已经感觉到你心里是很明白的。你是说,我的话写完了,又写你们说的,对吗(指

屏幕)我写完了我说的话,是怎样写你们说的话的? 生:是另起一行写的。 师:(高兴地)我就知道你心里明白!你说得很对!大家看,我是分段写的!怎么分段的? 生:您说的话是一段,我们说的是一段。 师:只两段?(笑声) 生:对话的时候,您说的话是一段,我们说的是一段,接下来您说的又是一段。 师:完全正确!写对话,我是分段写的,不管谁说的,也不管说了多少话,都占一个自然段。 师:分段写对话看上去清晰、舒服,读起来也不累。我还写了第二遍呢!想知道吗? 生:想! (出示幻灯片二) 上课了,于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欢迎!”小朋友齐声说。 “谢谢!”于老师高兴地说,“那,我们就上课吧!” 师:这一次写的和第一次写的内容一样,字也一样,也是分段写我们的对话的。但是什么变了?

小学四年级写人作文

写人(别人/自己) 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 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①人物的外貌,即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②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③人物的动作,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④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指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小学生作文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就不能用“他想”这样的形式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多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使人感到真实可信。除了“我想”这样的方法外,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字里行间流露;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2.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3.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4.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

人物对话描写的的几种基本形式 成功的对话,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不少学生的作文里,要么无对话,文章显得单调,树不起鲜明的人物形象;要么人物对话无特点,只会运用“某某说:………?”这种常见格式。为此,我们以语文课本中人物对话描写中的四种形式为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对话描写的能力。 (一)、牵羊式。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引语之前用冒号。即先交代谁说(说明性部分),后写说了些什么(引文部分)。 例(1)、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的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选自《羚羊木雕》) 例(2)、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选自《羚羊木雕》) 先写某某说,然后写他所讲得话,这种对话描写,能够使读者先知道是谁的话,人物关系明白清楚。 (二)、推车式。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先写所说地话(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写某某说(说明性文字在后)。把引话放在某某说地前面(某某说地后面用句号),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所说的话。 例(1)、“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了我么?”我小声地说。(选自《羚羊木雕》) 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为了强调她母亲质问地话。说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说明事情发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亲发怒得神态。“我”以反问口气作答,突出了“我”的委屈与不满,说明性文字中的“小声”一词,既突出了“我”的害怕心理,又渲染了对话时的紧张气氛。(三)、挑担式。提示语在两个引语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即将某某说插入引话的中间(说后边用逗号)。

人物语言描写方法

人物语言描写训练 一、语言描写: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语言描写的方法: 1、身份年龄联系法: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例子:小表妹天真又活泼,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 2、场合情境融入法: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 例: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情况一:课堂上,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呢?” 情况二:下课了,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 情况三:在家里,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了!快,帮我找找!” 3、神态动作辅助法: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赏析下面两组语言,分析哪个好,为什么? ①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李星说:“没看见。” ②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道:“鬼才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口,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在玩,拿扫把大闹天宫,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使劲地打去,结果张小勇一躲闪,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答:我觉得好,因为。

四年级--人物描写群文阅读

四年级人物描写 张元芹 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的主题“人物描写” 。教学篇目有《鞋匠的儿子》《小兵张嘎》《海军将领邓世昌》《莫泊桑拜师》这几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者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为主等。将这四篇课文整合在一起,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领略文章内容找到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笔下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2.让学生在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学习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身边的同学,进行现场小练笔并点评。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 2、探究通过神态、语言、动 作、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方法:1、教师引领,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比较,体会人物的鲜明特点,交流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2 、现场片段练习,掌握所学方法。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群文略读表。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激发兴趣 孩子们,请看PPT,这些人物你认识吗?你从哪儿知道这些人物的?你能用一两个词分别说说他们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是啊,在作家的巧手下,这些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家们能将人物描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其中有没有诀窍呢?今天我就一起去探索这个秘密。 二、快速浏览《海军将领邓世昌》,思考以下问题。 1、请大家翻开课文,快速地浏览《海军将领邓世昌》,想一想,邓世昌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爱国、勇敢、舍生取义、大无畏的精神……)

作文指导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作文指导个性化的语言 描写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习作专项训练:不同性格人物的语言描写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2、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紧扣知识点进行训练。 3、教学重点: 1、人物语言描写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2、2、语言描写要精练。 教学方法: 指导与训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以《小马过河》故事中的对话引出——语言描写(板书)。 二、授新:什么是语言呢? 中国着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这样说:“语言也就是说话。”那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三、语言描写的三把钥匙: (一)让我们先听听这样一番话吧。 一天放学后,东东被王成欺负了。他的好朋友大虎知道这件事后说:“好啊,王成敢欺负东东,我跟他拼了!” 好朋友小光说:“别……别去,万……万一……” 大虎说:“怕什么!是王成不讲理,这会非把他打趴下不可!小光你去不去?” 小光说:“我……我妈……还在等……我呢!” 大虎说:“哼!你不去,我去!” 这时在一旁的东东拦住大虎说:“不行,如果你打了他,我们就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引出:语言描写的第一把钥匙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 练习实践:我们说:什么人说什么话——性格特点。使读者观其言知其人,闻其声便明其性。(课件展示:1、语言描写一定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弟弟不小心把你心爱的钢笔摔坏了,这时——(符合人物性格练习)性格温和的你会说: 脾气暴躁的你会说: (二)学点技巧: 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体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 他刚一迈腿,忽然听见一个声音说:“小马,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啦。”小马低头一看,原来是小松鼠。小松鼠翘着她漂亮的尾巴,睁着圆圆的眼睛,很认真地说:“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 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思考:你能看出这段对话描写中都多了哪些描写方法吗?

小学语文阅读专题:人物描写之语言描写

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 年级: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时间 主题第12讲作文训练——人物描写之语言描写 教学内容 1、了解语言描写的内容,掌握语言描写的技巧。 2、延伸并进行语言描写的拓展迁移训练 请看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断: 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老奶奶,一般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只会说:“这孩子真好”。 请看下面一段对话: 董卓(三国时一个骄傲的大官)怠慢了刘备,“莽张飞”生气了,想要杀掉董卓。刘备与关公急忙阻止他。张飞说:“…...”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说明理由。 A.不杀就不杀吧,得罪他我可能会倒霉。 B.如果不杀这人,反而要在他手下听命,实在不甘心,二位哥哥在此,我投奔别处。 C.我们可是干大事的人,怎能与他一般计较,姑且饶他一回。 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语言描写还得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心情、性格……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知识梳理】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什么是语言描写?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1.老大臣认为这布料很美,他很满意。 2.“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典型例题】 语言描写——基本格式 1、提示语在前面 例句: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2、提示语在后面 例句:“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3、提示语在中间 例句:“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4、提示语在两边 例句: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5、没有提示语 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 例句:“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描述形式,可以几种描述形式交替使用。这样在表达形式上才不会显得单调。 【巩固提升】 秘笈一: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某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不同性格的人语言会有所区别,老实人会说:唉,我真没用,一个火柴也划不着;性格急躁的人则骂到:他妈的,又一个假冒伪劣!性格暴躁的人可能即刻扔到火柴,用脚踏扁,一言不发。 人物的性格各有什么特点呢? 秘笈二:要符合人物身份特点 春节,李华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老家安徽,正月初一那天,李华一不小心打坏了奶奶家的“金鱼缸”,清脆的响声惊动了一家人,妈妈、爷爷、爸爸、奶奶各说了一句话:妈妈:李华,怎么又毛手毛脚的,闯祸了吧!爷爷:没关系,爷爷再买一个就是了。爸爸:李华,老毛病又犯了?面壁去!奶奶:好了,好了,大过年的,碎碎(岁岁)平安,碎碎(岁岁)平安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