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学试题名词解释

种子生产学试题名词解释
种子生产学试题名词解释

1.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

程。

2.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

用学科。

3.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

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4.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5.常异花授粉:是指某作物既可以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

6.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

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7.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

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

8.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

9.纯系学说: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

是无效的。

10.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1.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2.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

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3.常规品种: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14.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

殖法;自交混繁法。

15.职务育种: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育成的

品种。

16.植物新品种的新颖性:指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在申请日前改名品种的繁

殖材料未被销售,或者经育种者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一年;在中国境外销售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6年,销售其他植物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4年。

17.品种混杂: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

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18.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

产量和品质下降。

19.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

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20.显性假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21.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22.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

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亲和性。

23.雄性不育性: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

24.品种: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作物,并

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25.杂种优势(heterosis):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

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上均优于双亲的现象

26.植物新品种权:完成育种的单位或各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审

核单位和个人未经品种全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繁殖材料重复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27.品种审定:新品种按照规定程序,由相应的品种管理机构进行公正、科学的

品种实验、室内试验、室内有关指标测定鉴定和检查审定,对该申请品种的特性、实用性以及市场准入进行确认、评审和许可。

28.良种: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29.育种家种子:是指由育种者育成品种的原始种子。

30.基础种子:是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生产的种子,是育种家种子的后代。

31.纯系品种:是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物群体,由杂

交组合及突变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32.杂交种品种:是指在严格筛选强优势组合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

组合的F1植物群体。

33.综合品种:它是用多个自交系或自交系间杂交种,经充分自由授粉,混合选

择合成。

34.群体品种:异花授粉植物的自由授粉品种、自花授粉植物的杂交合成群体、

多系品种

35.多系品种:是由若干个纯系品种的种子混合繁殖的后代群体。

36.无性系品种:由一个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37.有性繁殖:是指经雌雄配子的融合即受精过程而形成种子(孢子体)繁衍后

代的繁殖类型。

38.单交种:用两个自交系杂交生产的杂交种双交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配制的

杂交种

39.三交种:选用一个自交系与一个单交种杂交而成的杂交种

40.顶交种:选用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而成的杂交种

41.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

42.亲本种子:是指用于生产杂交种的父母本种子。

43.品种审定:新品种按照规定程序,由相应的品种管理机构进行公正、科学的

品种实验、室内试验、室内有关指标测定鉴定和检查审定,对该申请品种的特性、实用性以及市场准入进行确认、评审和许可。

44.新品种保护:是新品种保护审批机构对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并加以开

发的野生植物的新品种,依据授权条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定,决定该品种能否被授予品种权。

45.原种: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育的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

量标准的种子。

46.狭义的种子生产:将育种家选育的优良品种,根据其繁殖方式,采用科学的

方法保持品种的优良种性,是在田间条件下繁育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生产杂交种的过程。

47.广义的种子生产: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遗传变异特点,是采用科学的技术

方法,在保证优良种性的前提下,生产出符合数量、质量要求的种子的过程。

48.品种侵权行为: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

材料的行为

49.同质恢:指与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具有相同细胞质的恢复系。

50.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

51.种子认证:依据种子认证方案,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

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

52.大田用种,指用园中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

的种子,大田用种是供大面积生产使用的种子。

53.花期调节:花期可能不遇的田块,采取措施改变父母本的生育进程来使得花

期相遇,叫做花期调节。

54.人工种子: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不定胚和不定芽包被在人工种皮中形成的种

子。

55.农业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

茎、叶、芽、苗等。--《种子法》种所称的“种子”

56.种子产业化工程:是以农作物种子为对象,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的商品化

种子为目的,通过利用生物学科技成果、农业工程手段及农业经济管理学原理,按照种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的全过程所形成的规模化、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的产业整体。

57.区域试验:由国家专业机构统一组织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的多年多点的联

合品种比较试验。

58.品种的自然寿命:品种在连续使用过程中,因不断发生混杂退化,导致其经

济价值的降低,明显地影响生产效益,而使品种不能在生产上继续使用。59.品种的经济寿命:是指因品种更新换代,或因人们经济观点改变等而使原品

种淘汰不用,称为经济寿命。

60.品种区划:按照农作物品种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和区域的自然条件,合理安排

品种布局,称为品种区划。

61.品种布局:指在一个较大自然区域内,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配置相应不同类

型的品种。

62.品种搭配:指在一个生产单位或条件相似的较小自然区域内,根据生产条件,

劳力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及作物结构等,有主有次的分别种植各具一定优点的若干品种,彼此搭配,各得其所。

63.品种更换:迅速繁殖具有更高水平的新的优良品种,尽快地替换生产上原来

应用的品种,从而保证新的优良品种能按计划迅速推广。

64.品种更新:通过对推广品种的保存提纯,去杂选优,定期为生产上提供足够

数量的高质量的种子,替代生产上使用的质量较差的同品种的种子。

65.重复繁殖程序:良种繁育总是从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原种开始繁殖,到生产出

大田用种为止,下一轮依然重复相同的繁殖过程。这种利用原原种重复繁殖生产原种和大田用种的程序,即为重复繁殖程序。

66.循环选择程序:每一轮原种生产都是从群体选择单株开始,经过分系比较,

混系繁殖,进而扩大繁殖,至生产出大田用种为止。

67.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雌穗发育正常,而雄花发育不正常,花药干瘪皱

缩,不外露散粉,或散出少量花粉也无授粉能力,这种雄性稳定不育而纯合的后代就是雄性不育系。

68.雄性不育保持系(简称保持系):本身能散粉结实,用它的花粉给不育系授粉

后,能使其结实,并使其后代仍然保持雄性不育特性的父本自交系称为雄性不育保持系。

69.保持系有两种类型:

70.同型保持系:同型保持系与相应的不育系,除在育性上不同外,其它特性特

征几乎完全一样,制种效果也相同,用同型保持系的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仍保持不育系原有的特征特性。生产上应用的不育系都必须有它相应的同型保持系。

71.异型保持系:把具有能保持某个不育系特性的能力,而其它性状不同于该不

育系的保持系,

72.称异型保持系。用异型保持系的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所得的杂种一代,不

仅能保持雄性不育,而且还具有杂种优势。在配制三交种和双交种时,异型保持系用作母本的父本。

73.雄性不育恢复系(简称恢复系):本身能散粉结实,用它的花粉给不育系授粉

后,能使其结实,并使其后代雄花发育恢复正常的父本自交系,称为雄性不育恢复系。

74.遗传漂移,是指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

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

75.三系杂交稻: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系)、保持系(B系)和恢复系(R系)的杂

交水稻生产体系。

76.二系杂交稻:是指基于光(温)敏不育系的杂交水稻生产体系,光(温)敏不育系

在一定条件下完全不育,可用作不育系;在一定条件下,它又能自交结实,繁殖种子。

77.母系选择法:选择优良单株(秋)→采种田(春)→母系圃(秋)→原种繁

殖(春)成株采种法:采种过程类似于成株采种法,主要不同点是秋季播期较前者晚7-10d,越冬前不能形成充实的叶球

78.半成株采种法:第一年秋季培育种株,即使之长成叶球。从中选择生长强健、

具有原品种特征的植株,连根带球挖出冬贮。第二年春季将种株重新栽植,使之抽薹开花结实。这是大白菜最典型的采种方法。

79.小株采种法:利用大白菜萌动的种子就能感受低温而通过春化,在长日照条

件下不经过结球就能抽薹开花结实的特性进行种子生产。

80.分级繁育制:就是区分种子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等级,如繁殖用种和生产用

种两级

81.良种的定期更新制度:是指常规种子及杂交种的亲本,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几

年或几个世代之后,要用同一品种的原种更新后再继续繁殖使用。

82.种子生产程序:一个品种按繁殖阶段的先后、世代的高低所形成的过程,叫

种子生产程序。

83.机械混杂:在种子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由于条件限制或人为疏忽,导致异品种

种子混入的现象称机械混杂。

84.生物学混杂:由于隔离条件以及去杂去劣不及时、不严格、不彻底,造成异品

种花粉传入导致天然杂交,使品种纯度和种性降低的现象称为生物学混杂。

85.营养体繁殖: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等的再生能力,通过分根、扦插、

压条、嫁接等方式产生新的植物体。

86.无性系:由一个单株通过营养体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体系,称为无性繁殖系,

简称无性系。

87.全不育系:利用双隐性纯合系msmsrfrf可育株与纯合型MsMsrfrf不育株测

交,其测交一代为全不育系Msmsrfrf。

88.混系繁殖(即原种圃):将混合收获的种子稀播于原种圃,扩大繁殖。要求

隔离安全,肥水条件好,提高繁殖系数

89.幼穗检查法:拔节孕穗期,在制种田选择3~5个有代表性的样点,每点取

父、母本植株3~5棵,剥去叶片,检查幼穗大小。如果母本的幼穗分化早于父本1个时期(如母本处于小穗期,父本处于小穗原基期)时,即预示花期相遇良好,否则就可能不遇

90.花时不遇:指在一天中,恢复系和不育系不在同一时间开花。

91.二圃制:是自花授粉作物提纯生产原种常用的方法,即将株(穗)行去杂去

劣混收后,直接进入原种圃混合繁殖生产原种。

92.叶龄余数法:根据亲本最后几片叶的出叶速度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规律,通

过对父母本的叶龄余数进行观察,以预测父母本始穗期的方法。

93.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特点:无论母本的遗传基

础纯与杂,其后代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后代通常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

94.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95.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

用学科。

96.种子质量:指农作物的种植材料或繁殖材料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

度。固有的特性是指事物本来就有的特征。如:一致性、稳定性;良好的播种品质等。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或期望”。

97.叶龄法:在已知父母本在当地主茎总叶数的基础上,在制种田选择有代表性

的父母本各3~5点,每点选10株,定期检查父母本的叶片数(每隔5片叶做一次叶标,第1叶的叶尖呈椭圆形)。一般情况下,母本已出的叶片数保持比父本多1.5~2.0片叶,双亲能够良好相遇。

98.植物性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

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新品种。

99.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

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100.丸化:答案将某些物质包被在种子表面,使之成为大小一致的球形种子。

用于小粒、不规则种子。

101.种衣剂:种子包衣所用产品称为种衣剂。种衣剂与一般拌种剂(干拌、湿拌、水浸)不同。拌种剂只是植保措施,而种衣剂既能使良种标准化,又具有植保作用。

102.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能使不育系恢复正常结实的品种或品系。103.半成株采种法:答案第一年秋季培育种株,即使之长成叶球。从中选择生长强健、具有原品种特征的植株,连根带球挖出冬贮。第二年春季将种株重新栽植,使之抽薹开花结实。这是大白菜最典型的采种方法。

104.低温贮藏库:低温贮藏库又叫恒温恒温库,是一种用人工制冷来降低仓内温、湿度,使种子处于低温干燥状态的种子仓库。仓内温度在15℃以下,相对湿度在65%以下的种子库。

105.群体品种:答案异花授粉植物的自由授粉品种、自花授粉植物的杂交合成群体、多系品种。

106.群体品种:遗传基础复杂,基因型不一致、表现型基本一致的个体所形成的群体。

107.母系选择法:选择优良单株(秋)→采种田(春)→母系圃(秋)→原种繁殖(春)。

108.二年二圃制:二年二圃制即“二圃制”,除省略株(穗)系圃之外,其它同“三圃制”。即将株(穗)行去杂去劣混收后,直接进入原种圃混合繁殖生产原种。它是自花授粉作物提纯生产原种常用的方法。

109.品种侵权行为:答案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行为。

110.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S)作母本,恢复系作父本,在隔离区内按一定行比相间种植,使光温敏核不育系接受恢复系的花粉受精结实,生产水稻杂交种子的过程。

111.株(穗)行鉴定:秋播时,将当选单株(穗)分行种植,种成株(穗)行圃。各株(穗)行及对照按播种顺序统一编号。试验地应肥力均匀,管理措施一致,以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112.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两期”:指育性敏感期和抽穗扬花期。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 基本概念 1.种子生产:就是将育种家选育的优良品种,结合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变异特点,使用科学的种子生产技术, 在保持优良种性不变、维持较长经济寿命的条件下,迅速扩大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种子。 2.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一致性和稳定性, 并有适当名称的植物品种。 3.纯系学说:认为同一纯合亲本自体受精而得到的后代,或由长期连续近交得到的动物或植物的高度自交系,具 有相同的基因型,它的每一个基因座都是纯合的,所以不会发生分离。 4.遗传漂移,是指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 5.良种:是指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是经过审定定名品种的复合一定质量等级标准的种子。 6.三系杂交稻: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系)、保持系(B系)和恢复系(R系)的杂交水稻生产体系。 7.二系杂交稻:是指基于光(温)敏不育系的杂交水稻生产体系,光(温)敏不育系在一定条件下完全不育,可用作 不育系;在一定条件下,它又能自交结实,繁殖种子。 8.纯系品种:是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物群体,是由杂交组合及突变中经系谱法选育而 成。 9.杂交种品种:亦称杂交组合,是指在严格筛选强优势组合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 体。 10.纯系学说:纯系,是指从1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一的。 一、简述新品种合理利用的意义和措施。 意义;尽量保持其纯度,延长其寿命,使之持续地发挥作用。 措施;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原种生产基地和大田用种基地。 二、两系法杂交水稻(与三系法比)优势: 配组自由,选育优良组合的几率增大;一系两用,长日高温下(夏季)可制种,短日低温条件下(春、秋)繁殖,能简化程序,降低成本;由于光温敏不育性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无关,可克服三系法不育系中细胞质的负效应;能紧跟常规稻的选育步伐,开辟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新领域,实现更高产目标。 三、花期相遇的判断标准:母本比父本早1-2d始穗。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或迟2-3d内。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 或迟3-5天,盛花期只有部分相遇。 不遇: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或迟6天以上,盛花期基本不遇。 母多早熟,幼穗分化历程短,父多中晚熟幼穗分化历程长。一至三期父早一,四至六期父母齐,七至八期母略早四、花期调节的方法 促慢控快:是促进生长发育,提早抽穗和缩短开花历期;延缓生长发育,推迟抽穗和延长开花历期。(氮控钾促、干控水促、喷施“九二0”、喷洒化学药品,借父传粉、密度调节、秧龄调节、拔苞拔穗法) 五、三系不育系的分类 孢子体不育:野败型、冈型、D型和矮败型,花粉败育较早(单核后期),典败为主 配子体不育:红莲型败育较晚(二核期),园败为主;BT型和滇型败育最晚(二核后期或三核初期),染败为 主 六、小麦原种生产技术: 1)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 2)三圃制和二圃制原种生产技术:单株选择----株行比较(株行圃)、分系比较(株系圃)、混系繁殖(原种圃)的三圃制繁育原种。 3)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 七、简述两系法杂交小麦制种技术。 ⑵制杂交种:①选择适宜的制种基地②父母本花期相遇技术: ③父母本行比④安全隔离⑤去杂:⑥人工辅助授粉⑦田间管理:母氮早施、少施磷钾 八、杂交种子生产的技术途径:人工去雄、利用理化因素杀雄制种、标志基因利用、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利

植物学名词解释

绿色植物:从营养方式来看,绝大多数植物种类,其细胞中都具有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自制养料,它们被称为绿色植物或光能自养植物。 非绿色植物:另一类植物(如真菌、细菌)的体内不含叶绿体,称为非绿色植物。 寄生植物: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从寄主身体上吸取养料的植物,称为寄生植物。 腐生植物:从死亡的生物体上吸取养料的植物,称为腐生植物。 异养植物:寄生植物和腐生植物合称异养植物。 陆生植物:绝大多数植物种类都生长在陆地上,通称陆生植物。 水生植物:少数植物生于水里,通称水生植物。 化能合成菌:非绿色植物中有少数种类,如硫细菌、铁细菌等,可以借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而自制养料,它们被称为化能合成菌。 矿化作用:通过非绿色植物(菌类)的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矿物质)的过程,称为矿化作用。 拟核:由一条环状DNA链构成,DNA不与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外无核膜。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根毛:幼根根毛区表皮细胞,常常向外产生一条长管状突起。 细胞壁: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结构,它构成了细胞的外壳。 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而来,是细胞内有生命的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后含物:一些细胞代谢产物如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等,常呈一定结构分布于细胞质内。 原生质: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具有一定弹性和黏度的,半透明的,不均一的亲和胶体。 蛋白质:是构成原生质的一类极其重要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又是细胞参与调节各种代谢活动,完成各种功能,维持生命活动过程所不可决少的重要物质。核酸:普遍存在于生活细胞中,担负着贮存和复制遗传信息的功能,同时还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密切关系。 脂类:是一类不溶于水非极性溶剂的有机化合物。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 胞间层:又称中层或果胶层,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向外分泌的果胶物质构成的。 初生壁:是新细胞最初产生的壁层,也是细胞生长增大体积时所形成的壁层,是由邻接的细胞分别在胞间层两面沉积物质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等。 次生壁: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表面继续积累的壁层。 构架物质:形成细胞壁网络构架中的物质。 衬质:是指填充在构架中的物质。 半纤维素:是存在于纤维素分子间的一类基质多糖。 果胶多糖或果胶质:是胞间层和双子叶植物初生壁的主要成分,而单子叶植物中含量较少。 细胞壁蛋白:包括结构蛋白,酶以及尚未确定其功能的蛋白质。 内镶物质:是指构架物质和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附着与生理功能分化的物质。 覆饰物质:是指覆盖在细胞壁外表的一些物质。 木质化:木质素填充到细胞壁中去的变化称木质化 角质化:在细胞壁上增加角质的变化称角质化 栓质化:细胞壁上增加栓质的变化 矿质化:细胞壁中增加矿质的变化 细胞膜:与细胞壁相邻,包围于细胞质外的一层膜 细胞内膜;细胞膜内构成各种细胞器的膜 生物膜:外周膜与细胞内膜的统称 初生纹孔场:在细胞的初生壁上有一些明显的凹陷的较薄区域。 纹孔:在没有次生壁沉积的地方,只存在初生壁和胞间层,细胞壁的这种比较薄得区域就叫纹孔。 纹孔对:相邻细胞的纹孔相对而生的。 纹孔膜:纹孔对之间的隔层。 纹孔腔:纹孔膜两侧的空腔。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 细胞质:真核细胞核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由半透明的胞基质以及分布其中的多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组成。 胞基质:细胞质中除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以外的、较为均匀的、半透明的液态胶状物质(又名细胞质基质、基质、透明质)。 胞质环流:在生活细胞中,胞基质是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它能带动其中的细胞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这种流动称为胞质环流。 旋转运动:当生活细胞中,只有一个大液泡时,胞基质沿细胞壁围绕着中央大液泡坐同向流动,称为旋转运动。 循环运动:当生活细胞中,存在多个小液泡时,胞基质以不同方向围绕着小液泡流动,称为循环运动。 细胞器:细胞质内由原生质分化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质体: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体积较线粒体大,在高等植物中常呈圆盘形、卵圆形成不规则形,直径5~8微米,厚约1微米。 片层:质体内部基质中着发达程度不同的膜系统。 类囊体:叶绿体内部的基质中悬浮着由膜所围成的圆盘状或片层状的囊。 基粒:一些类囊体整齐地垛叠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 白色体:一种不含色素的质体,多存在于幼嫩或不见光的组织中。 内质网:由单层膜围成的小管、小囊或扁囊构成的一个网状系统。 细胞液:液泡内的液汁。 溶酶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的囊泡状结构。 微体:由单层膜包被的圆球形小体,直径约为0.2-1.5微米。 核糖体:一种无膜包被的细胞器,电镜下成小而圆的颗粒,其直径约为15~25纳米,主要成分rRNA和蛋白质。 原纤维:由α-微管蛋白质与β-微管蛋白质连接在一起形成二聚体,再由二聚体组成的线体聚合体。 中间纤维:由柔韧性很强的蛋白质丝构成,中空管状,直径约为10nm。 核孔:核被膜的内、外膜在一定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的一些环形开口。 核纤层:核被膜的内膜内侧一层蛋白质网络结构。 后含物: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包括贮藏的营养物质、代谢废弃物和植物次生物质。 单宁:一种无毒、不含氮的水溶性酚类化合物,存在于一些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液泡或细胞壁中。 细胞周期: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结束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纺锤丝:分裂前期之末当染色体形成后,从分裂极向细胞核中央放射状地形成许多由微管组成的丝状结构。 染色体牵丝:从分裂极发出并连接在染色体着丝点上的纺锤丝。 连续纺锤丝:从一极到另一极而不与染色体相连的纺锤丝。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系行政管理专业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A卷 一、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冲突论者认为人与人的关系事实上是建立在上的。 A.权力关系 B.金钱关系 C.资产分配 D.性别角色 2.“一个犯了错误的人,并不一定是他做的事真错,而是人们认为他错了。”持这种看法的是。 A.功能学理论 B.冲突论 C.交换论 D.标签理论 3. 是以文化使用者本身的眼光来讨论评价,而不以外人的眼光来论断其他文化。 A.文化本位主义 B.媚外主义 C.阿Q主义 D.文化相对论 4. 是指社会所订定的一套行为准则:提示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在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A.社会规范 B.社会价值 C.社会律法 D.社会道德 5.以台湾地区为例,闽南人的行为规范是主流文化,客家人的某些行为方式有异于闽南人,因此,它可以说是一种。 A.低俗文化 B.次文化 C.反抗文化 D.崇他文化 6.人类学家发现某些文化项目似乎都可以在大多数的社会里找到,例如音乐、运动、婚姻等等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他们称这种现象为。 A.文化的整合性 B.文化的传播性 C.文化的普遍性 D.文化的大众化 7.“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A.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B. 米德(George H.Mead) C. 默顿(K.Merton) D. 库利(Charles Cooley) 8.中国人去拜访人家,习惯上要随身带点礼物,参加婚礼要送红包礼金等都是。 A.民俗 B.民德 C.民风 D.民有 9.社会学家相信影响个人人格最重要的因素是。 A.生理遗传 B.地理环境 C.个人的人生经历 D.社会文化 10.弗洛伊德把那些欲望产生时必须要马上获得满足的人格部分称之为。 A.本我(id) B.自我(eg) C.超我(super ego) D.社我(social self) 11.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化最重要的执行者是。 A.家庭 B.学校 C.同辈团体 D.大众媒体 12.孩子们的计算机学得快,上网又快又熟,有些父母,甚或祖父母都跟儿孙讨教如何便捷

最新植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2、营养器官:与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关的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与植物的生殖生长和繁殖后代有关的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3、主根:胚根直接生长而成的根。垂直向地下生长。 侧根:主根等产生的各级分支。 4、定根:主根和侧根称之为定根。主根来自于胚根,侧根来自中柱鞘一定部位的细胞恢复分裂发育而来。 不定根: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不定根可产生各级侧根。 5、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有根毛的一段根,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旺盛、最重要的部分。 6、根的伸长生长: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根尖伸长区的细胞迅速伸长生长使根能够不断地伸长的过程。 7、初生生长: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产生各类成熟组织的过程叫初生生长。 初生结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组织构成。 8、次生生长:初生生长完成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称为次生生长。 次生结构:由次生生长产生的各种组织所构成的结构。 9、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横向壁和径向壁上有一条带状木质化和栓质化增厚的结构,环绕成一圈,称凯氏带。 10、维管柱;由初生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发育而成,包括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薄壁细胞四部分组成。 11、外始式: 内始式: 12、内起源:根的中柱鞘一定部位。由于中柱鞘位于根内部,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外起源: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或第二、第三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叶和芽的起源) 13、髓:有些植物根的中柱中央也有薄壁细胞,称为髓 14、苗:指除根系以外,植物地上器官—茎叶部分的总称。 枝条:着生有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 实生苗:指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植物体。 年苗:一年中苗的生长量(芽发育和生长成一段新枝条)。 15、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 节间:相邻两节之间的茎段。 芽:位于叶腋或茎顶端。 叶痕:叶子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维管束痕:叶柄中的维管束断裂后留下的痕迹。 皮孔:周皮上植物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种通道。 芽鳞痕:顶芽鳞芽展开时,芽鳞片脱落留下的痕迹, 辨别枝条的年龄。 16、芽:芽是未发育的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17、定芽:生长在茎固定位置上的芽,有顶、侧芽(腋芽)。 不定芽:常是从老根、茎、叶上产生的芽,其位置不固定。 18、活动芽:在其生长季节中能开放的芽。 休眠芽:在其生长季节中不开放的芽。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老师划的重点在练习册上,如果有漏掉的各位补充一下!) 第一章P6 名词解释: 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简答: 简要指出职业和行业之间的异同: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代和劳动分工的结果。行业是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不同点是,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 第二章P18 名词解释: 劳动社会化: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 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简答:1.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答: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节约。(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工业阶段,机器和大工业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2. 为什么说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答: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持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者的比例。首先,女性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动,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 3. 简述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劳动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口老龄化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3)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种子生产学试题+-+判断题1

()作物杂交制种时,一般情况下,母本多为晚熟品种。(错) ()“博优1025”的定名中“博”表示母本不育系博A,“1025”表示父本恢复系,“优”表示杂交水稻品种。(对) ()玉米属须根系是自花授粉作。(错) ()玉米、棉花是异花授粉作物。错 ()高粱是最先采用三系制种的作物。对 ()高粱的花序为复穗状花序。对 ()杂交水稻制种田间人工辅助授粉期间,应在晴天早上对父母本植株赶露水,以提高穗层温度,降低湿度,达到促进开花的目的。(错) ()在杂交水稻制种田收获时,若发现田间仍有未彻底清除的杂株,杂交水稻不需制种,可利于良种加速繁殖,还能降低成本。(错) ()光温敏核不育系是质-核互作型不育系,因此,育性受细胞质基因影响很大。(错) ()播始历期是指父母本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天数(对)。 ()玉米制种中如果发现母本发育慢,可提早对母本带叶去雄。(对) ()杂交水稻制种中父母本的理想花期应当保证盛花相逢。(对) ()制种田父母本行向一般要与开花期的风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对)()水稻属短日照作物。(对) ()自花授粉作物不会发生天然杂交。(错) ()玉米制种田播种时,母本应一次播完,父本可根据情况分期播种。(对)()不育系比保持系柱头外露率高,保持系比不育系结实率高。(对) ()下午4-5点给父本喷冷水可使父本延迟开花。(对) ()玉米制种时如果发现父本发育快,可对父本用尿素水灌根或喷叶,父本花期可延迟。(错) ()霜冻对玉米苗期的伤害比对成熟前伤害严重。(错)

()杂交水稻制种中父母本的理想花期应当保证盛花相逢。(对) ()幼穗发育第六期如果发现父母本花期不遇,可排水控制发育快的一方。(错)()杂交水稻的三系是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总称。(对) ()玉米播种父母本播期确定的三种方法中,叶差法是一个综合指标,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较稳定的植物性标志对 ()霜冻对玉米苗期的伤害比对成熟前的伤害严重错 ()大豆、茄子属于自花授粉作物。对A 茄子 B 大豆 C 向日葵 D菠菜()大豆、向日葵属于自花授粉作物。错 ()玉米、菠菜是异花授粉作物。对 ()在杂交水稻制种田收割时,发现母本行内有杂株,将杂株拨除,就可保证杂交种纯度。(错) ()播始历期是指父母本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天数错 ()超前去雄也称摸苞去雄,即在雄穗抽出前带1-2叶去雄对 ()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时的杂穗率不得超过0.1%。错 ()高粱的开花顺序为自上而下。错 ()可以采用一次超量繁殖、低温长期保存的方法防止高粱品种混杂退化。对()父母本行向一般要与开花期的风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对) ()在杂交水稻制种时,如果采用时间隔离,则制种田应与周围非父本水稻品种抽穗扬花期错开15天。错 ()在杂交水稻制种时,如果采用时间隔离,则制种田应与周围非父本水稻品种抽穗扬花期错开20天。对 ()繁殖不育系要力争高产量,更重视质量,是种子纯度大99.5%以上。对()作物杂交制种时,一般情况下,母本多为晚熟品种。错 ()自花授粉作物不会发生天然杂交错 ()按植物学分类,棉花中品质最好强度最高的品种是海岛棉。对

植物学名词解释大集合

1 "虫瘿” insect gall 虫瘿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等生物取食或产卵刺激后,细胞加速分裂和异常分化而长成的畸形瘤状物或突起,它们是寄生生物生活的""房子""。 引起植物产生虫瘿的生物很多,可分为动物和微生物两大类,常见的致瘿动物主要有昆虫、螨、线虫等,常见的致瘿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其中 昆虫是植物虫瘿主要的致瘿生物。 2 "二叉分枝” diehotomous branching 植物分枝类型的一种。植物体的主轴重复地分成两个分枝。由于主轴顶端的原始细胞长成两个生长点,均等地长出两个分枝,分枝顶端重复这过程而不断 形成二歧的各级分枝。二叉分枝是原始的分枝类型,苔藓、蕨类(石松)等植物 均有之。高等植物的二叉分枝式曾称为“二歧式”。 3 "气室” air chamber 地钱目叶状体表皮气孔之下有菱形或多角形的小室,或蕨类孢蒴内的空腔部分,称为气室。 4 "气孔” air pore 指地钱目叶状体的气室向外开口处,叫气孔,是气体出入的通道。此种气孔与种子植物的气孔器不同,它由16个细胞组成烟囱状,不开闭。 5 "中肋” centre rib 指藓类叶片中央类似于种子植物叶脉的构造,通常由孢壁较厚的一群狭长形多层细胞构成,有长短及单、双肋之分,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 6 "无性世代” asexual generations 植物生活史中,从雌、雄配子受精以后到减数分裂前,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双倍的,这个时期叫做无性世代,也叫孢子体世代。如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从合子形成到孢子母细胞的产生为无性世代。 7 "中轴” axile 在藓类位于茎的中央,由厚壁和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紧密。 8 "水孔” water pore 是指生在叶边排水的孔,比气孔较大,水孔两旁有分化不完全的保卫细胞,不能自动调节开闭。主要机能是排出植物体内过多的水分。 9 "叶状体” leaf shaped body 苔类植物中,植物体呈片状而没有茎与叶的分化,称为叶状体。 10 "叶鞘” leaf sheath 藓类植物中,叶片基部较宽而紧密抱茎的部分称为叶鞘。被子植物叶的基部扩大,包围着茎叫做叶鞘。禾本科和伞形科等植物,多具有明显的叶鞘。蓼科 植物茎节上的鞘状物是托叶的变态,叫做“托叶鞘”,也称“vagina”。 11 "叶耳” auricle 藓类植物中,叶片基部扩展而成耳状的部分,称为叶耳。禾本科植物叶鞘与叶片连接处的边缘部分延伸的突起,多呈耳状或镰刀状的叶耳。叶舌和叶耳的 形状、大小、色泽以及有无,常为鉴定禾本科植物种或品种的根据之一。 12 "生殖托” reproduction hold

自考《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史上最全

自考《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史上最全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而产生出来而必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结合关系: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 A. 遗传 B. 变异 C. 选择 D. 漂变 2.作物育种的实质: ( ) A. 遗传 B. 作物的进化 C. 选择 D. 作物的人工进化 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 B. 生物学 C. 植物学 D. 生物进化论 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 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 B. 地理型 C. 地域型 D. 生态型 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 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 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 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 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 二、填空: 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 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 四、名词解释 1.作物育种; 2.作物育种学; 3.品种。 五、问答题 1.简述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2. 优良品种在农业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植物学名词解释

人为分类系统: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一两个性状对植物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给植物进行分类,试图寻找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与演化关系。 颈卵器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以颈卵器的形式出现的植物。 颈卵器:颈卵器植物(苔藓、蕨类、裸子)的雌性生殖器官,形如瓶状,腹部具有卵细胞。种子植物:由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孢子植物: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显花植物:能开花结实的植物。 隐花植物:没有开花结实现象的植物。 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繁殖器官,生活史中有胚出现的植物。 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专门的生殖器官,生活史中没有胚出现的植物。 双名法: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给植物取一个唯一的名称,该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通常还在后面加上命名人姓氏的缩写。 原植体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 异形胞:在蓝藻中,某些营养细胞特化,转变为能固氮的细胞叫异形胞。 藻殖段:丝状体的藻类,由于某种原因将藻丝折断,每一段都可发育为一个新个体,这样的片段叫藻殖段。 茸鞭型鞭毛:电子显微镜下,鞭毛鞘上有1列螺旋排列的鞭茸的鞭毛。 中核: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核膜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纤丝出现,细胞核靠溢缩形成两个核。 营养繁殖:植物体的一部分脱离母体发育为新个体。 无性繁殖:以无性孢子进行繁殖。 有性生殖:两性配子相互结合完成繁殖。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同配生殖:在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 异配生殖:在形状和结构上相同,大小和运动能力上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其中大而运动迟缓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 卵式生殖: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配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其中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单室孢子囊:为二倍体,分裂时只进行减数分裂的孢子囊。 多室孢子囊:为单倍体,不进行减数分裂,而进行有丝分裂的孢子囊。 寄生:直接从活的有机体中获取营养的方式。 腐生:从动植物的尸体或其它有机物质吸取养料。 只能寄生,为专性寄生;只能腐生,为专性腐生;以寄生为主兼腐生的,为兼性腐生;以腐生为主兼寄生的,为兼性寄生。 根状菌索:高等真菌的菌丝体密接成绳索状,外形似根的菌丝组织体,外层为皮层,由拟薄壁组织组成,内层为心层,由疏丝组织组成。 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构成。 菌核:是菌丝密接成的核状体,有的有组织分化,外层为拟薄壁组织,内层为疏丝组织,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在条件适宜时,可以萌发为菌丝体或产生子实体。 双游现象:在鞭毛菌亚门中,产生连续两次的游动孢子的现象。 孢子囊的层出:孢子囊成熟后,顶端开一圆孔,游动孢子顺序的从孔口游出,此后在旧孢子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

1、社会调查研究: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的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阶段,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3、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提供了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也称研究方式,它表明贯穿于社会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步骤与操作方式,它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得出研究结论的。 6、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 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类型 1、应用性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政策性建议。 2、理论性调查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长和丰富社会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知识。 3、普查:也称整体调查或全面调查,它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 4、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5、典型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6、重点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主观选取少数单位进行调查,并通过这些单位的情况来反映总体的情况。 7:个案研究: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深入、细致地描述一个具体单位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8、探索性调查研究:采用“走马观花”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初步考察的研究方法。 9、描述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它能对社会现象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作出客观、准确的描述。 10、解释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它能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后果,探讨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11、横剖研究:在某一时点对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 12、横断面:指由调查对象的各种类型在同一时点上所构成的全貌。 13、纵贯研究:在较长时期的不同时点收集资料,并对社会现象做纵向研究。 14、趋势研究:一般是对较大规模的调查对象总体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15、同期群研究:对在某一时期具有同一特征的人群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6、追踪研究:对同一批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7、回溯研究:一种与追踪研究相似,即要调查同一批人的态度或行为的变化,但又只作一次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回想他们过去的态度或行为是怎样的,而现在又起了那些变化的研究方法。 18、统计调查:一种定量化的调查方式,它是从许多单位中收集多个单位的可对比的信息,并利用这种可对比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以便对调查内容做更深入的定量分析。 19、实地研究:也称“实地调查”,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另一种主要方式。这种调查方式是深

种子生产学复习题说课讲解

一、名词解释: 1、品种(cultivation):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植物,并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特点: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稳定性、一致性;利用的时效性;地区的适应性。 2、品种混杂(cultivar complexity):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3、品种退化(cultivar degeneration):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4、种子生产(seed production):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5、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6、自花授粉(self pollination):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7、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8、常异花授粉often cross pollination:作物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1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11、无融合生殖apomixis: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类型: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配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12、无性系clone: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特点:无论母本的遗传基础纯与杂,其后代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后代通常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13、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14、基因频率genotype: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5、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6、遗传平衡定律(law of genetic equilibrium):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7、常规品种(conventional cultivar):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 18、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19、杂交种品种(hybrid culyivar):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组合的F1植株群体。 19、显性假说 dominance hypothesis 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19、超显性假说:superdominance hyprothesis 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20、纯系:指从一个基因型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合的,即由纯合的个体自花授粉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 21、无性系品种clonal cultivar: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无性繁殖产生的群体。 22、自交不亲和性:self incompatibility 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亲和性。 23、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 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 24、杂种优势(heterosis):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上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 1、纹孔:细胞壁形成次生壁时并非全面的加厚,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次生壁物质,这些未增厚的区域称为纹孔。 2、年轮:在温带地区多年生木本植物木材的横切面上,一个生长季节内形成的早材和晚材组成的一轮显著的同心圆环。 3、双名法:用两个拉丁文单词给植物命名,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第二个单词是种加词,一个完整的拉丁文学名还要在双名的后面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4、通道细胞:根内皮层的大部分细胞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壁常呈五面加厚,少数正对原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胞保持薄壁的状态,这种薄壁的细胞称为通道细胞。 5、泡状细胞(运动细胞):在禾本科植物叶片上的一组大型的薄壁细胞,分布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在横切面上呈展开的扇形排列,中间的细胞最大,两边的细胞渐小。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大液泡,不含或少含叶绿体,与叶片的张开和卷曲有关。 6、周皮:双子叶植物的老根和老茎最外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的次生保护组织。 7、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运输有机物。他们由一些管状的无细胞核的生活细胞----筛管分子连接而成的管状结构。 8、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由许多管状的,细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而成,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成熟的导管分子为死细胞,端壁溶解,形成穿孔。侧壁发生不同方式的

次生木质化增厚。 9、凯氏带: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有一条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加厚区域,称为凯氏带。 10、无融合生殖:在胚囊中,不经过此雄性细胞的融合而产生胚的现象。 11、厚角组织:初生的机械组织。由生活细胞组成,常含叶绿体。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细胞壁发生不均匀的增厚。增厚一般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12、厚壁组织:机械组织。细胞壁均匀加厚,一般为死细胞,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13、皮孔:周皮上的通气结构。该处的木栓形成层向外不形成木栓层,而是形成排列疏松的补充组织,以利于气体交换。 14、趋异适应:同一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这种变异称为趋异适应。 15、胞间连丝:穿过相邻生活细胞壁的原生质丝。 16、细胞骨架:真核细胞内有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组成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 17、高尔基体:由平滑的单位膜围成的囊垛叠而成。有形成面和成熟面,具分泌功能,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18、真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一朵花相当于裸子植物的一个两性孢子叶球,主张被子植物是由早已灭绝的本内苏铁木中具两性孢子叶球的植物演化而来。孢子叶球基部的苞片演变为花被,小孢子的叶演变

最新河海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试题-

[推荐] 2004年河海社会学硕士入学试题2007-6-1 6:41:131楼 《社会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5分,共40分) 1.解释性研究2.分析单位 3.效度4.民意调查 5.参与观察6.实验法 7.内容分析8.集中趋势 二.简答题(5题,共60分) 1.简述社会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主要任务。(10分) 2.对研究变量的测量有几个层次,各层次有何特点?(10分) 3.以威廉•怀特的《街角社会》为例,简述实地研究中研究者进入现场的方式。(10分) 4.在进行无结构访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5分) 5.试对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社会学方法论进行比较。(15分) 三.综合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某市61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000名。就分布而言,他们分布在5个区,其中A区2000名、B区1500名、C区3000名、D区1000名、E区2500名。就年龄而言,61—65岁有4000名,66—70岁有3000名,70岁以上3000名,各年龄段在各区分布上不存在差异。 现需要从这10000名老年人中抽取500人进行调查。 请设计出两套概率抽样方案,并比较其异同点。 2.请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研究中的“就业意愿”进行操作化,并设计成一份不超过10个问题的访谈提纲。 《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5分,共40分) 1.科层制2.“社会事实”(杜尔凯姆) 3.再社会化4.参照群体 5.空巢家庭6.结构性流动 7.社会控制8.《江村经济》 二.简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马克斯•韦伯的分层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杜尔凯姆在《自杀论》中“自杀”类型及其特点。 3.帕森斯有关“模式变量”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请简要说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成因。 5.谈谈互联网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三.论述题(3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家庭结构及功能的变迁。 2.80年代末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形成了“民工潮”。请运用社会学有关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3.以2003年上半年SARS(非典型肺炎)的流行为例,阐述现代社会的特点。

种子生产学试题名词解释

1.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 程。 2.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 用学科。 3.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 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4.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5.常异花授粉:是指某作物既可以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 6.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 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7.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 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 8.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 9.纯系学说: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 是无效的。 10.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1.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2.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 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3.常规品种: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14.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 殖法;自交混繁法。 15.职务育种: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育成的 品种。

16.植物新品种的新颖性:指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在申请日前改名品种的繁 殖材料未被销售,或者经育种者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一年;在中国境外销售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6年,销售其他植物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4年。 17.品种混杂: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 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18.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 产量和品质下降。 19.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 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20.显性假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21.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22.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 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亲和性。 23.雄性不育性: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 24.品种: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作物,并 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25.杂种优势(heterosis):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 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上均优于双亲的现象 26.植物新品种权:完成育种的单位或各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审 核单位和个人未经品种全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繁殖材料重复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