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评价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评价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评价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评价

作者:殷艺琼周娟刘凤芹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9年第10期

殷艺琼周娟刘凤芹

摘要:现阶段,科研成果职称评定和绩效激励制度还未有效融合,进行全面的科技人力资源评价,存在统一性和矛盾性。二者标准不同、运营工作模式不同,评价要素也不相同。

关键词:科研成果;职称评价;经济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世界

各国科技力量发展的新举措,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岗位职能,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快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建设,才能提升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效果,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

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概述

科技成果转化岗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将各类研究成果应用

到实际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益。而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特指创新性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

生产部门,并且转化为新的经济驱动力,推动技术革新。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如何将农业科研单位、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用到农业

生产中,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助力脱贫攻坚有着重要意义。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岗位作为检验科研成果水平的评价站,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

了年度考核指标,建立了科技转化奖励机制和推广服务评价体系,推动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成

果转化。

二、科技转化岗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矛盾性分析

(一)岗位多重标准,性质不同

科技转化岗位职称评定是根据工作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准,换而言之是重视理论

研究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而转化激励制度,是强调工作人员的实用价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者一个重理论一个重实践,因此岗位应用了不同标准。

(二)岗位评价要素不同

职称岗位评价的薪酬主要参照工作人员的学历高低、论文发表等级和数量、专利等其他

科研成果的数量。而激励制度评价要素为科研成果落地带来的经济效益、转化率,因此二者的

核心评价要素是不同的。

(三)两者的运作模式相差较大

岗位的职称评定仅仅需要扎根在实验室,运用创新的手段和技术来攻克技术难题,继而

收到提升职称和职位的效果。而激励效应,对个人职位和薪酬都是根据实际效益,这就需要工

作人员完成以下工作:首先,要了解最新的农业市场需求,调查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其次,

根据企业需求,将单位的科研力量和企业需求相结合,制定合作方式;最后,将科技成果转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