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secret要点演示教学

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secret要点演示教学
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secret要点演示教学

漏泄同轴电缆施工工法

一前言

为了解决铁路在山区、弯道、隧道内等弱场强或无场强区段的无线列调通信工程问题,目前采用在这些区段沿铁路线一定距离架设漏缆,安装隧道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的方式使无线电信号电波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使这些区段内场强达到一定要求而保证无线列调通信畅通、可靠。我们公司于1993年承担了某无线列调通信工程连江口至广州段的施工,在无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用较短的时间,质量良好地完成了该段的施工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锻炼了一支技术熟练、工艺精良的施工队伍。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我们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400MHz漏泄电缆的施工工法。期望本工法在今后指导同类工程施工实践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工法特点及适用范围

2.1本工法有如下特点:

2.1.1漏缆架设前要进行严格的单盘测试及合理的配盘。

2.1.2漏缆须架设在铁路旁距轨道线路中心3~15米范围内,其高度须距轨面4.5~4.8米。

2.1.3漏缆的漏泄槽应朝铁路一侧。

2.1.4漏缆接续按漏缆的型号不同须配用不同的连接器件,为控制电缆的耦合损耗,还须根据不同类型的电缆,确定其连接器的安装位置。

2.2本工法适用于山区、隧道传输信号,整个铁路系统及地下铁路,厂矿等漏泄电缆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工程的施工,同时也适用于从事漏缆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三工艺原理

本工法是无线列调通信系统中的部分设备——漏泄电缆的施工工艺,其原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3.1漏缆既是无线信号电波的传输线,又可视为无线信号的天线。

调度、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互相通话,一般情况下,是靠车站电台通过天线向空间发射信号电波,在铁路沿线的空间产生一定的场强,并通过机车电台的天线耦合接收来实现的。而在弯道、山区、隧道内无线电波被阻挡、反射、吸收,使得该区段通信困难或无法通信。漏缆沿铁路架设,通过中继器和中继器天线,将车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电波接收,经中继器放大加强,沿漏缆传输并均匀向外漏泄信号电波,使这些弱场强和无场强区段的铁路沿线具有一定大小的场强分布,以便在这些区段运行的机车电台能正常接收信号。同样,机车电台发射的信号电波也通过漏缆耦合,传输到中继器放大加强后送到中继器天线发射,被车站电台接收,从而实现调度、车站、机车的通信。因此,漏缆起到了传输、漏泄(天线)两方面的作用,成为山区、弯道、隧道内等弱场强或无场强区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设备之一。

3.2采用分级补偿的原则,从而使列车收到平稳的电平信号,同时与采用单一的漏缆相比,能延长通信距离。下面举一例说明:

3.2.1漏缆特性

型号 耦合损耗 传输损耗 149 80 dB/Km 25 dB/Km 148 70 dB/Km 27 dB/Km 147 65 dB/Km 36 dB/Km

3.2.2中继段的漏缆配置方法:在电波信号正向传输方向上,漏缆的配置顺序原则是

中继段漏缆配置图1

耦合损耗由大到小,传输损耗由小到大,以确保机车接收电平的曲线斜率最大限度最小,呈

Ⅰ 型 中继器 Ⅱ 型

中继器

DCX

LCX

400m 400m 400m 147型 148型 149型 正向传播方向

A B C D

54 A

B

C

D

dB 0

400

800

1200 中继段(m )

44 34 锯齿波形,也保证了无线信号在整个漏泄系统中的传输。

3.2.3中继区段各点电平计算

A 点 134 d

B (设定)(标准电平) B 点 134-25×400÷1000=124(dB )

C 点 124-27×400÷1000=113.2(dB )

D 点 113.2-36×400÷1000=98.8(dB ) 3.2.4机车电台天线在中继段内各点收到的电平计算 A 点 134-80=54 (dB )

B 点 124-80(70)=44(54)(dB )

C 点 113.2-70(65)=43.2(48.2)(dB )

D 点 98.8-65=33.8(dB )

机车电台接收电平曲线图2

从以上可以看到在中继段内漏缆采用这样的配置,当信号强时用耦合损耗大的漏缆实际收到的信号就弱,当经过一定距离的传输,信号减弱时,用耦合损耗小的漏缆,实际接收到的信号就强,而且正向传输方向漏缆传输损耗由小到大,形成三个阶梯,在B 、C 两点可以看出能量得到补偿,这种分级补偿的办法可保证信号能量尽可能送到远端,而且保证整个中继段内的场强基本一致,因此,用这种方式配置电缆能使电缆达到最大的使用长度。

3.3不同种型号及相同型号漏缆间的接续,须采用相应的连接器件。如相同型号漏缆接续采用固定连接器件接于槽孔节距中间,保持槽节距一致以获得连续的辐射场强,不同型号漏缆接续时采用L 27Q 型连接器件及调相电缆接于槽节之间,用调相电缆连接进行调相,以消除辐射场强的突跳,还有不同阻抗的电缆接续采用NQ 型连接器件,以得到阻抗匹配的效果等等。因此,正确使用连接器和按规定的步骤安装是十分重要的。

1 2 3

400m 400m 400m LCX-149 LCX-148 LCX-147

1200m

1 2 3

400m 400m 400m LCX-149 LCX-148 LCX-147

1200+a(m)

am

四施工工艺

4.1漏缆架设施工工艺

4.1.1漏缆架设必须遵照以下原则:架设漏缆的杆路必须按规定的位置即离线路中心3~10米,杆距30米;漏缆的架设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即架设高度离轨面4.5~4.9米,泄漏槽隙朝向铁路一侧。

4.1.2杆路施工:按设计要求及上述原则定位杆位,加固杆路及架设吊索。

4.1.3漏缆配置:

4.1.3.1确认电缆的型号并做单盘测试和充气试验。

4.1.3.2根据中继段长度等分配置漏缆。即将中继段分成三等分配置三种型号的漏缆,若遇有特殊情况无法等分时,可把等分后多余长度增加在传输损耗最小的漏缆中,如下图:4.1.3.3根据中继器正向传输方向顺序配置漏缆,即先配置耦合损耗大的(传输损耗小的)漏缆,最后配置耦合损耗小的(传输损耗大的)漏缆。

中继段正好等分图3 中继段正好等分后有a(m)余量图4 4.1.4漏缆布放及吊挂,漏缆的布放和一般架空电缆相似,但必须注意如下几点:4.1.4.1按配盘表布放及吊挂,吊挂垂度为0.15~0.2米。

4.1.4.2漏缆弯曲半径不小于2米,不能受冲击。

4.1.4.3漏缆吊挂时采用吊挂夹夹住漏缆自承索和吊索,每隔3~5米设一吊挂夹固定。15米设一防火吊夹。

4.1.4.4漏缆引入中继房或引上天线采用馈缆(SDY-50-9-4),可埋设引入或吊挂引入。

4.1.4.5隧道内吊挂漏缆不在挂吊索,采用吊夹直接夹漏缆自承索吊挂,吊夹间距

5米,每15米设一防火吊夹,采用专用膨胀螺丝固定在隧道壁上,距轨面高度为4.5~4.9米。

4.2漏缆连接器件安装工艺(漏缆接续工艺)

漏缆连接器件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L 27Q 型连接器,适用于不同型号漏缆间的接续,即调相头和终端负载接头;NQ 型连接器,适用于漏缆与馈缆间的接续,阻抗变换接头;LGQ 型固定连接器变换接头。

4.2.1L 27Q 型连接器的安装工艺 调相接头剖示图

L 27Q-K339A 剖示图5

4.2.1.1L 27Q-K339A 插座安装 1)开剥电缆。

清洁电缆外部,剖去承力索约200mm ,剥去漏缆外护套、外导体、绝缘套管及螺旋绝缘,露出内导体铜管约17mm 。

要求:a.切口与漏缆轴心垂直,外护套端头倒角为2×450,内导体铜管不带毛刺,铜管内壁除氧化膜并将漏缆头部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碎屑和颗粒清除干净;b.接头必须设在槽距中部。

电缆外护套

第一道沟

第二道沟 带孔绝缘子 小螺母

带接触头外壳

蜜封圈 带密封绝缘子外壳组件 带孔绝缘子

插孔内导体

气门嘴

内导体芯子

接触套 压环

扁螺母 垫圈 密封圈

尾螺母

2)将连接器插座套在电缆上。

将连接器插座拆开,顺序为尾螺母、垫圈、密封圈、扁螺母、压环。

要求:严格按上述顺序进行,即先套尾螺母,最后套压环。

3)压接内导体芯子。

将内导体芯子插入漏缆内导体孔内,用滚压钳滚压两道槽,第一道槽落在内导体芯子的

槽内,第二道槽以滚刀靠紧漏缆切划面为准进行滚压。

要求:滚压时多滚压少进刀,以利内导体铜管逐步变形,第二道槽稍比第一道槽略浅,

槽深适中,以使铜管及芯子接触良好、牢固为宜。

4)在漏缆外导体铝皮与绝缘套管间插进接触套。

先把漏缆外护套端头圆周纵向划开,长为20mm,间隔为15mm。

要求:不要将漏缆外导体铝皮弄断或损伤。

5)装上带孔绝缘子,旋进连接器的插孔内导体,务必旋紧,推进压环和扁螺母。

6)套上装有密封绝缘子的外壳组件,将垫圈、密封圈依次推入

外壳内,在推入的同时,加涂硅橡胶。顺序为:首先推进一个垫圈,再涂一层硅橡胶,把第

一密封圈小心均匀地推入外壳内;再推第二垫圈、再涂一层硅橡胶,再把第二密封圈推进;

再推第三垫圈;旋进尾螺母,并用月牙形扳手把尾螺母旋紧。

7)旋进内导体上的小螺母。

8)装上带有接触头的外壳并旋紧。

9)加盖防尘罩。

10)重复步骤1)至9),完成另一漏缆调相插座的安装。

11)用开路短路法测试连接器的电气特性(方法见附注1)。

Q—75J—186 插头安装工艺。如图6示:

4.2.1.2L

27

1)开剥电缆。

取一段调相电缆(SYKY—75—12),估计长度见附注2,用刀片剥去电缆外护套14~15mm,

露出外导体编织层。

2)连接器L

Q—75J—186 调相插头拆开,按压紧螺套、橡皮圈、压环、电缆夹的顺序27

套在电缆上。

3)松开外导体编织层,露出内导体绝缘层,并在离护套切口20mm处切去绝缘层,露出

内导体约12mm,用锉刀将其端口倒角0.8×450后用细砂纸擦净内导体表面。

4)把套管插入电缆绝缘层与编制层之间。

5)用剪刀修去伸出套管边缘的编制层铜丝,套上小绝缘子。

6)套上外壳,然后对焊接的插孔旋上插针(一般情况下只套上外壳)。

7)把电缆夹推到位,并注意套管弹片的弹力,若无弹力,可稍加调整,使之达到一定强度的弹力。

8)将压环推到电缆夹上,再把橡皮圈推到位。

9)推进压紧螺套并旋紧。

10)加盖防尘罩。

11)重复1)至10)步骤,完成本段电缆另一调相插头的安装。

12)用开路短路法测量安装好的插头的绝缘和接触是否良好。

4.2.1.3插头插座组合

将安装好的插头、插座的座芯对准,把连接螺丝旋紧即可。如图7(一端),另一端相同。

4.2.1.4检查安装质量。

采用开路短路法测量整个接头的绝缘和接触是否良好(同法检查另一端)。

4.2.1.5防护。

采用自粘胶带将接头的金属部分密绕包扎一层后,用聚乙烯塑料带密绕包扎一层(同法调相电缆外护套外导体电缆绝缘质套管插孔扁螺母绝缘垫

外壳

图六2L27Q—75J—186 插头

调相电缆

外护套

外导体

电缆绝缘质

套管

插孔

电缆夹

压环

橡皮圈压紧螺套内导体漏泄电缆

电缆外护套

外导体内导体

第一道沟

第二道沟

带孔绝缘子

小螺母

带接触头外壳

蜜封圈

带密封绝缘子外壳组件

带孔绝缘子

插孔内导体

气门嘴

接触套

扁螺母

垫圈

密封圈

尾螺母

防护另一端)。

L27

Q-K339A与L27Q—75J—186组合剖示图7

4.2.1.6连通气路

用相当于调相电缆长度的橡胶皮氧气管连通接头两侧漏缆的气路(如图8),将接头(插座)用专用接头固定夹固定在吊索上。

调相接头固定示意图8

4.2.2NQ型接头安装工艺

NQ型接头即带阻抗变换器接头剖示图9(插座):

4.2.2.1NQ-K339A插座安装

连接器插头调相电缆吊索

漏缆

连接器插座

固定夹

气路连通胶管

气门嘴

馈线电缆 外护套

外导体

电缆绝缘质

套管

插孔

接触套

白色绝缘垫

杆针

小绝缘子

电缆夹

压环

压紧螺套

内导体

外壳

1)~7)与L 27Q-K339A 相同。

8)装上带法兰的阻抗变换部分,旋紧6个螺栓。

9)用开路短路法测试插座安装后内外导体绝缘及接触是否良好。 10)加盖防尘罩。

4.2.2.2N-J104插头安装工艺 N-J104插头剖示图10

漏泄电

电缆外护外导

内导

第一道

第二道带孔绝缘小螺

带接触头外

蜜封

带密封绝缘子外壳组带孔绝缘

插孔内导

气门

内导体芯

接触

扁螺垫

密封

尾螺

阻抗变换

法兰螺

图9 NQ 型接头即带阻抗变换器

建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点(重要)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与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公司)技术负责人、总工、安全工程师会审、签认。要说明采用的安全验算《计算软件》名称,如《品茗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等。检验批的划分在施工前应该根据施工安排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反映出来。 一、《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应包括该工程的“三大(建施、结施、节能专篇)说明、《建筑构造做法表》”的做法、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好比“高压线”,《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好比“作战计划”。要求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全面性、先进性。应有主控、一般项目、质量标准、允许偏差、及安全控制措施,和安全措施控制要点。并应附有安全验算结果;检验批的划分等。 二、《节能保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包括外墙、分户墙、外门窗、屋面、地面节能保温等各个专项方案。编制依据、采用规范、标准。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 三、《预防“五大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 高处坠落、坍塌事故是施工现场最常见、事故频发、危害最大的安全事故,是“五大伤害事故”(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触电等)之首。应急预案应包刮施工安全技术准备、预防措施、应急部署、事故紧急救援程序等。高处作业专人在旁监护,严禁作业人员单个行动。 四、《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应包括装机容量(用电量)负荷计算导线截面选择、变压器容量选择、安全用电措施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五、《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应包括《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规定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六、《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应包括塔吊基础抗倾覆稳定性计算。

SMW工法桩施工实用工艺

SMW工法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1 概述 1.1 编制依据 1.1.1 工程施工设计图。 1.1.2 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1.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1.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1.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1.6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DGJ08-116-2005。 1.1.7 我国现行SMW工法桩施工的有关规定。 1.2 适用范围 2 SMW工法桩施工组织与准备 2.1 施工前的准备 2.1.1 施工现场应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物,遇明洪<塘)及低挂地时应抽水和清淤,回填粘性土并分层夯实。路基承载能力应满足重型桩机和吊车平稳行走移动的要求。 2.1.2 按照搅拌桩桩位平面布置图,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及配套机械、水泥等材料的放置位置。 2.1.3 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点放出桩位,桩心距用红色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搅拌桩定位准确,并经监理复核验收签证。桩位平面偏差不大于5mm。 2.1.4 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开挖导向沟,并在沟槽边设置搅拌桩定位型钢,标出搅拌桩位置和型钢插人位置。 2.1.5 三轴搅拌机与桩架进场组装并试运转正常后方可就位。 2.1.6 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导墙时,导墙宜筑于密实的粘性土层上,并高出地面100mm,导墙净距应比水泥土搅拌墙设计厚度增加40~60mm。 2.2 机械配备 搅拌桩施工应根据项目地质条件与成桩深度选用不同形式或不同功率的三轴搅拌机,在粘性土中宜选用以叶片式为主的搅拌形式;在砂性土中宜选用螺旋

施工工法的编写要求

施工工法的编写要求 工法的内容一般包括: 前言:概述本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及获奖情况等。 1、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2、适用范围:说明最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 3、工艺原理:说明本工法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 4、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流程(可用网络图表示)和操作要点。 5、材料:说明本工法使用的新型材料的规格、主要技术指标、外观要求等。 6、机具设备:说明本工法所必需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工具、仪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及合理的数量。 7、劳动组织及安全:说明本工法所需工种构成、人员数量和技术要求,以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8、质量要求:说明本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及有关部门、地区颁发的标准、规范名称,并指出本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 9、效益分析:从工程实践效果分析本工法在质量、工期、成本等到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应用实例:说明本工法就用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开竣工日期、实物工程量和应用效果。一项工法的形成,一般须有三个应用实例。 11、按上述内容编写的工法,层次要分明,文字要简练,数据要准确,其深度应满足指导项目施工与管理的需要。 射线管道爬行器施工方法 1. 前言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全面发展,对外承揽石油基建工程的增多,由我国承建的第一条国外大型输油

管道一苏丹输油管道工程于一九九八年开始建设,这条管道全长1500公里,直径28英寸(直径711mm,工期一年,要求管道对接焊缝100%射线检测,总检测量将达15万道 口以上。 这是一项国际投标工程,如果仍然采用国内惯用的施工手段,定向X射线机双壁单影法检测,无论从施工速度、人员数量还是造价上,都完全不具备竞争能力。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采用射线管道爬行器拍片,它采用内曝光,具有底片质量好、速度快等优点。 该爬行器是1996年研制的,于1997年经国家试验机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现已经通过了陕京管道、苏丹管道的长期考验,实践证明,操作维护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定位精度满足使用要求,照相质量符合美国API1104-94 标准,完全达到进口产品的使用效果,成功地取代了进口产品,这也是国产爬行器首次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该项目于1997年通过局级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的水平。1999年2月获得管道局科学基金会“技术革新奖”(一等),1999年4月获得管道局科技处“科技进步一等奖”。 1. 特点: 本工法通过使用由管道一公司研制的射线管道爬行器进行射线照相,取代了传统的X射线探 伤机,对管道环型焊缝进行大比例射线检测,它具有如下特点: A、从射线照相角度分析: 1. 周向辐射,拍照角度最佳; 2. 透照壁厚与外曝光相比,减少一倍; 3. 焦距与外曝光相比,减少一倍以上; 4. 曝光时间与外曝光相比,减少10 倍以上; 5. 底片一次成型少搭接,节省胶片; 6. 底片质量稳定性好; B从其它方面分析: 1. 射线机负载率低,故障率降低,日常维护、维修工作量减少; 2. 与进口产品相比,价格优势明显; 3. 与进口产品相比,维修配件有保障; 4. 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减轻,操作距离远,人身辐射减少; 1. 适用范围: 本工法最适用于壁厚为 3 50mm勺低碳钢和低合金钢质石油天然气长输、集输管道及 其他油气管线的环形对接焊缝的射线照相检测。

施工工法及编写要点

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专题讲座 1 工法的产生和定义 1.1 工法的来源 工法一词来自日本,这个词在日本由来已久。当建筑业还处于手工操作时期,就已使用工法一词了。它是一个专有名词,一种习惯叫法,也是一种泛指,词义并不严格,大体包括新的工程结构构造、设备、材料和新的工艺方法。 在日本还有一个叫“构造方法”的词义与工法有些相近。在英、美有Construction Method (施工方法)和System(体系)等词与工法词义相近。总之,各国间用词不尽相同,但其含义都差别不大,词义也不很严格。 近几年来,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总结比较综合性的施工经验时感到,如果用工艺标准、操作规程的方式表达,难以满足各方面需要,而规范、规程又太原则。因此,出现了“施工成套技术”的提法。“施工成套技术”能较准确地反映施工过程中互相关联的有关环节,如工艺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机具设备以及必要的技术经济方面的内容,能较系统地表述施工技术的内在规律。基于这个考虑,我们将国外的经验为我所用。吸取了工法的外延,赋予工法新的内涵,从而形成了我国所特有的工法管理制度。 1.2 工法的定义 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施工方法。 工法是具有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作用的一种规范化的技术文件,是对先进的施工方法的提炼与总结提高。也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我国工法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没有工法。1984年11月至1988年1月,日本大成建设公司承建了我国鲁布革水电站工程的9km长、衬砌后内径8m的输水隧道。该隧道工程标底价1.496亿元,日本大成公司中标价8463万元。在施工中,日本大成公司采用了许多大成公司特有的工法,如输水隧道采用圆形全断面一次开挖工法、混凝土拌制采用分次投料搅拌工法。仅此两项技术就节约工程造价2070万元,在我国引起很大反响。从此,我国开始推广应用工法,促进了建筑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跟踪,提高了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

SMW工法桩及内支撑体系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

SMW工法桩及内支撑体系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二章控制目标 第三章工程概况 1 工程一般概况 2 工程地质条件 3 环境概况 4 基坑设计概况 第四章施工部署 1 项目部组织机构 1.1 项目组织管理结构图 1.2 主要管理岗位名单及岗位职责 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3 施工进度 3.1 主要施工日期假定 3.2 施工进度主要节点 3.3 施工进度计划 4 主要生产资源配置 4.1 劳动力需用量 第五章施工流向 1 测量工程 1.1 施测程序 1.2 组织工作 1.3 施测原则 1.4 准备工作 1.5 基本要求 1.6 工程定位与控制网的测设 1.7 施工测量放线、桩位放样 2 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案 2.1 施工准备 2.2 三轴搅拌桩施工技术参数 2.3 三轴搅拌桩施工工艺 2.4 三轴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及应急处理 2.5 质量保证措施

2.6 应急处理措施 3 双轴搅拌桩施工 3.1 双轴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3.2 双轴搅拌桩施工工艺形象图 3.3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法 3.4 SMW工法桩型钢插拔 3.5 双轴搅拌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4.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4.2 施工方法 4.3 钻孔灌注桩质量保证措施 5 钢立柱施工方案 5.1 钢立柱施工流程 5.2 钢立柱施工流程 5.3 钢立柱质量保证措施 6 钢砼围檩及钢砼支撑施工 6.1 施工工艺流程 6.2 施工方法 7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7.1 降水目的: 7.2 技术要求 7.3 施工工艺 7.4 施工方法 7.5 井点施工的要点 7.6 降水运行管理 7.7 降水注意事项 8 土方开挖施工 8.1 施工准备 8.2 主要施工方法 8.3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8.4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8.5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8.6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及施工网络图8.7 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 8.8 地上、地下管线及道路的保护措施 8.9 与其他施工队伍友好配合措施 8.10 质量保证措施 8.11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第六章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9 监测内容 10 监测要求 11 基坑工程安全监测方案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写要点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写要点 第一章工程概况 深基坑工程的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是“2005年建设部发布新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首现仍然是2010年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之首”,根据住建部[2009]87号文件的要求,深基坑工程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施工前应编写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后方可组织实施。 编写工程概况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节工程地点、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地下室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层数、总高度,对群体建筑尚应介绍各单位工程的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和层数、自然地面标高、基底埋深、坑底土层类型、工程桩类型等。 第二节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包括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围护设计)、施工总承包(如有专业分包单位时应明确专业分包单位名称、分包范围和内容)、监理等单位的具体名称。 第三节具体施工条件,包括场地的“三通一平”、目前工程形象进度等。 第四节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包括用地红线、基坑轮廓线、周边道路、管线(电力、电信、水、煤气等,应注明管径、电压及埋深等基本参数)、周边建筑物、构筑物、河道等情况;上述环境应说明距离坑边的距离,并在总平面图上进行标注。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应阐述垂直运输、施工用电、用水、周边条件、材料堆场设置、现场办公,生活区如在总平面图范围内应有隔离措施等内容。 1.垂直运输如在坑内和坑边布置塔吊,应按杭建监总[2010]33号文件要求: 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塔机基础专项方案(包括钢格构柱设计、计算、制作与施工)和设置在深基坑旁的塔机基础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单独编写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对塔基需按浙江省建设工程标准“固定式塔式起重机基础技术规程”DB33/T1053-2008进行取值、计算,明确塔基结构图,(尺寸、配筋、塔基结构与桩及塔基结构与钢格构柱的连接详图),采用桩基的应明确桩直径,配筋、桩长及桩入岩长度和相关要求。若不符合上述条件如塔基离开基坑较远,不在影响范围,则不需要专家论证。 1)坑内或坑边布置塔吊,土方开挖期间应对塔吊垂直度、位移、沉降进行监测和观察,并制定保护塔吊的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最高附着点下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相应高度的2/1000,独立状态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4/1000。当垂直度达到或超过4‰时,应进行偏差校正(建议垂直度达到或超过2‰时即可偏差校正),在最低节与塔吊基脚螺栓间加钢片校正,校正过程用高吨位千斤顶顶起塔身,顶塔身之前,塔身用缆绳四面缆紧,并将要加钢片的螺丝稍稍拧松(拧松程度应根据垂直度要求,分多次拧松,拧松一次调整一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稍稍顶起塔身,塔吊垂直度偏差校正后仍按搭设要求复位。

SMW工法桩施工方案

SMW工法桩施工方案 本项目SMW工法桩为Φ850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内插H700×300×13×24型钢。 (一)施工步骤 1、场地平整 SMW工法桩施工前,须预先进行必要的场地平整,修筑临时施工便道,清除施工区域范围地上地下障碍物,场地地面及施工便道荷载以能行走工法桩机为准。 2、测量放线 根据业主(或总包单位)提供的坐标基准(控制)点,按照设计图进行放样定位及工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点及临时点标志。放样定线后作好测量技术复核单,交由总包、监理单位复核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3、开挖沟槽 根据基坑支护内边控制线,采用0.4m3挖掘机开挖1.0m×1.2m沟槽,并清除地下3米以上的障碍物,开挖沟槽余土及时处理保证正常施工,并达到文明工地要求。(见下图) 4、定位型钢放置 平行沟槽方向,放置定位型钢,规格为400mm×400mm的工字钢,长约12m,再在垂直沟槽方向,放置定位型钢,规格为200mm×80mm的槽钢,长约2.50m。

5、三轴Φ850mm搅拌桩孔位定位 三轴Φ850mm搅拌桩的三轴中心间距为600mm+600mm,根据这个尺寸在平行H型钢表面用红漆划线定位。 (二)SMW工法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三)SMW工法支护桩施工程序

(四)定位型钢放置 垂直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200mm×80mm的槽钢、长约2.50m,再在平行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400mm×400mm的工字 钢,长约12m,转角处H型钢采取与支护中心线成直角插入,H型钢定位采用型

钢定位卡。参见下图(视实际情况而定)。 (五)SMW工法支护桩施工顺序 SMW工法支护桩施工按下图顺序进行,其中阴影部分为重复套钻,保证墙体的连续性和接头的施工质量,水泥土搅拌桩的搭接以及施工设备的垂直度补正是依靠重复套钻来保证,以达到止水的作用。SMW搅拌桩施工顺序采用单侧挤压式连接方式。Ф850三轴搅拌桩间距为1200,具体如图三所示: (六)水泥土配合比 特别说明:水泥浆液配比须根据现场试验进行修正,参考配比范围为:水泥∶水=1∶1.7 根据支护施工的特点, 水泥土配比的技术要求如下:

工法编写要求

施工工法编写 施工工法是由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所构成的综合配套的先进施工方法 施工工法编写的误区 (一) 工法与技术总结概念混淆 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由于工法具有技术先进、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等特点,经过专家评审可分为国家级工法、省级工法、企业级工法。因此,工法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实用性、适用性。 技术总结是企业对项目施工技术和技术管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是一种编写形式多样化的文件。它主要针对工程实例中某项技术设计、材料应用、工艺改进、质量整改等问题进行归纳,作为企业自身施工管理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因此,技术总结对外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借鉴性。 (二) 选题具时效性 工法要反映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使其科技成果具有推广意义,了解自身企业目前掌握的施工技术在同行业中的先进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已在各施工企业中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不是一个好的工法编制选题,因此,工法编制选题应具有时效性。 (三) 前言冗长,精练性 工法的前言是概述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审定及获奖情况。因此,前言用语要准确规范,文字要言简意赅,切忌词语冗长,更不能将

工程概况全部写入前言。 (四) 此特点非彼特点 工法内容的第二条“特点”是指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换句话说,采用本工法施工较以往传统施工方法上的优点。不能将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构件的特性理解为工法的特点,更不能理解为要向大家介绍你这篇工法的写作特点。 (五) 工艺原理明确性 工艺原理是说明本工法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通过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构件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说明本工法技术先进性的真正成因。 (六) 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对应性 工艺流程是施工操作的顺序,在工法编制中一般用流程图表示。因此,操作要点一定要对应流程图中施工顺序进行详细地阐释。不能流程图中提到的施工步骤在操作要点中没有解释,也不能把操作要点中需要说明的问题在流程图中没有反映。 (七) 材料说明全面性 为保证工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工法中涉及的有关“材料”的指标数据一定要严谨、准确。在介绍工法“材料”内容时,如工法使用的是新型材料,则除了材料规格、主要技术指标、外观要求等,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八) 质量要求明确性 有些工法的质量要求可依据现行国家、地区、行业的标准、规范规定执行,有些工法由于采用的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中末规定质量要求,因此在这类工法中质量要求应注明依据的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及格式要求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及 格式要求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第一部分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内容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是指在施工总体组织设计编制的基础上,针对技术复杂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单独编制的技术文件。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的深化、细化、补充和完善,必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必要时写) 含编制范围、原则、依据等内容。 二、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 主要工程数量 工程的主要特点及难点 三、项目管理目标、指标(必要时写) 质量目标 工期管理目标(进度目标)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 四、施工总体部署 施工组织机构

临建设施(栈桥、施工便道,施工用水用电,搅拌站、预制场、钢筋加工场,塔吊与电梯布置,墩位龙门吊布置等) 五、主要临时结构设计(相关附件可附在最后) 设计概述(设计思路、设计概况等) 主要临时结构设计 六、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含关键技术参数和技术措施) 施工概述、施工测量、工艺流程、临时工程施工、工程主体施工方法等。 七、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简单的文字说明,如:分项工程的施工工效,主要节点工期)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横道图或网络图) 八、资源配置计划 列出设备使用起始和结束时间,主要周转物资需求时间。 劳动力配置 管理及劳务人员(分工种)配置计划。 施工机械及设备配置 机械及设备的名称、规格、功率及容量、数量、进场时间等。 材料供应 材料的计划供应表。

九、进度、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含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等)、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含应急救援等)。 十、特殊季节施工保证措施(冬雨季和热期施工。需要时写) 突出:大体积混凝土、主塔高标号泵送混凝土等的特殊季节施工措施 十一、预案措施 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预案措施(前述第四章主要为原案) 十二、提请专家决策的问题(如有) 十三、附图、附表 施工平面布置图;临时工程设计图与计算书等。 第二部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 项目部应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安监及质检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在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单独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

施工工法及其申报要求

施工工法及其申报要求 1 工法定义和分类 1.1 工法的定义 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法是具有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作用的一种规范化的技术文件,是对先进的施工方法的提炼与总结提高。也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工法的分类 根据建设部2005年颁布的《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 同时,我国工法分为三级,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局)级。其相应要求见下表: 工法的分级及标准 2 工法的基本内容 一项技术从形成到进行规范,不仅体现了技术的成熟,同时也体现了管理的成熟。工法作为一种类似于规范、规程的特殊文体,其内容组成、编写格式和语言结构都有进行严格的规范。一篇完整的工法必须按照以下的顺序展开: 1) 前言:简述本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和获奖的情况等内容。 2) 工法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以及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说明最适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者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和理论依据,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 材料与设备:说明本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施工机械等的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等。 7) 质量控制:说明对最终产品的质量验收要求。 8) 安全措施:说明应该遵循的安全规定和在现场所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 9) 环保措施:说明应该遵循的环境法规和在现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0) 效益分析: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说明应用工法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1) 应用实例:说明采用了本工法的具体工程的名称、实物工程量和应用效果。 3 工法的编写要点 3.1 前言 前言包含三项内容: 1) 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企业通过开发创新,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过程,通过局部创新或技术改进对原有工法修改修订的过程等。其形成过程要说明研究开发单位。 2) 关键技术的审定结果:已鉴定的技术注明鉴定时间、主持鉴定单位、主要鉴定结论。 3) 工法应用及关键技术的获奖情况:一般指获得哪一级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等。 前言中一般不应出现有关特点,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内容。关键技术的鉴定及获奖情况如果没有可以不写,但工法的形成过程必须在前言中说明。 3.2 工法特点 工法特点可包含两项内容: 1) 工法在使用功能方面的特点:指本工法针对工程对象、工程项目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功能等方面具有的特点. 2) 施工方法方面的特点:指施工方法本身的特点。 另应注明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3 适用范围 说明最适宜于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和工程部位,有的工法还要规定最佳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 3.4 工艺原理 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工程建设施工工法编写与应用

工程建设工法编写与应用 一、我国推行工法的历史背景 1984年11月,日本大成建设公司以低于标底43%勺价格中标云南鲁布格水电站,1988年12月竣工。中央领导和有关部委要求学习其先进的管理和工法经验,由此揭开了我国施工企业建立和推行工法制度的序幕。 1989年,建设部印发了《施工企业实行工法制度的试行管理办法》 1996 年修改为《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理办法》。 1999 年,工法管理工作由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承办。 截止目前,先后组织了9次国家级工法的评审,共评定和公布了约869项国家级工法。 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等三大部分,其有效期为6年。2005 —2006年评审的国家级工法中有20项升级版国家级工法。 二、工法的基本内容、意义和作用 1.工法的含义(定义) 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应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 工法的五个特征: (1)工法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工程建设。 (2)工法既不是单纯的施工技术,也不是单项技术,而是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综合配套的施工技术。 (3)工法是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总结出来的施工经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4)工法的核心是工艺,而不是材料、设备,也不是组织管理。 (5)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经验总结,是企业的宝贵的技术财富,并为工程管理服务。 工法的特点:

(1)先进性:其关键技术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或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2)科学性:其工艺原理要有科学依据。 (3)实用性:其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安全、环保等措施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够推广应用,有较普遍的应用价值。 (4)应用效益明显:工法的应用,或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或能提高施工效率,或能降低工程成本,节约投资,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等,总之,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工法与专利、诀窍的关系 编写时涉及到专利技术的,可直接写明专利号。评审委员会应保守机密。工法申报材料与公开刊登的资料不必强求一致。 3.工法的意义和作用可概括为: (1)有利于企业的技术积累。 (2)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3)工法是企业技术标准的一部分,具有新颖性、适用性和可宣传性的特点,对内可作为组织施工和普及技术教育的工具性文件,对外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投标竞争与企业的开拓经营。 (4)企业的工法体系形成后,可以大大简化施工组织的编制和施工方案的准备工作,也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竞争。 (5)根据建设部2007年3月13日下发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2007]72号),以后申报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将必须具有3项以上国家级工法(一级工法) 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 申请特级资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企业资信能力 二、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三、科技进步水平 四、代表工程业绩 特级资质(三、科技进步水平) 1.企业具有省部级(或相当于省部级水平)及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舟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刘信华 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布以来,在建工程涉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内容,需要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其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该部分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一般要求主题明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施工计划及劳动力安排合理、可行;施工工艺技术恰当,针对性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有力,设计计算正确,施工图纸完整齐全。专项方案应当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阐述,对常规的施工方法简明扼要。在此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做一探讨。 一、关于施工方案的名词解释(术语) 依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2009-10-01实施) 1. 施工组织设计: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 2. 施工组织总设计: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3.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单位(子单位)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单位(子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起指导和制约作用。 4. 施工方案: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业工程为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用以具体指导其施工过程。 施工方案包括下列两种情况: 1 )专业承包公司独立承包项目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所编制的施工方案。 2)作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由总承包单位编制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由总承包单位编制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其工程概况可参照本节执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已包含的内容可省略。 5.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是指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 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一)、深基坑工程 1. 开挖深度超过5m (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 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 2.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3. 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三)、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1.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SMW工法桩施工工法(精校版本)

扩大头锚杆反拉SMW工法桩基坑围护施工工法 1 前言 苏虞张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主线下穿基坑开挖施工中,采用了SMW工法桩围护,本次SMW工法桩取消了常规的横向内支撑,采用了扩大头锚杆反拉支撑,本文结合工该程实际情况,介绍一下扩大头锚杆反拉SMW工法桩基坑支护施工工法。 2 工法特点 2.1 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不扰动邻近土体,能有效控制周边地面构筑物的沉降。 2.2 抗渗性好,工法桩机具有很强的搅拌能力,使水泥与土得到充分搅拌,而且连续作业的墙体无接缝,从而使它可比传统的连续墙具有更可靠的止水性,其渗透系数K可达10-7cm/s。 2.3 刚度大,支护效果好。 2.4 构造简单、施工简便、工期短,反拉支撑方便土方开挖等后续项目施工。 2.5 无环境污染。 2.6 由于型钢可回收重复使用,成本较低。 3 适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开挖施工,尤其适用于软土地基,或周边有地面建筑、管线等不能产生位移的情况下,需进行垂直开挖的基坑围护。 4 工艺原理 SMW工法桩是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墙体中插入H型钢所形成的一种加劲复合围护结构。这种施工工艺用水泥土作为固化剂与地基土进行系统的强制性搅拌,并插入型钢,固化后形成桩柱列式的地下连续墙体,充分利用了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抗渗性好及型钢刚度大的特点,通过二者的复合作用,形成基坑挡土防水侧向支护结构,加之用扩大头锚杆反拉支撑,提高整体抗倾覆能力。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SMW工法桩施工 SMW工法桩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开挖导槽→设置导向定位型钢→桩机就位→制备水泥浆液→喷浆、喷气搅拌下沉至桩底标高→喷浆、喷气搅拌提升至桩顶标高→H 型钢垂直起吊、定位(H型钢涂减摩剂)→校核H型钢垂直度→插入H型钢→固定H 型钢。

工法的编制要求

工法的编制要求 一、前言 ? 前言主要是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解决工程的技术难题等,不能说成工程概况。 ? 其中形成原因只介绍工法的形成过程,点明在那个工程,为解决哪些技术难题,如何形成的工法。 ? 主要阐明该工程研究始于何时、哪个工程,主要完成单位,专业分类,主要技术内容,技术创新点,技术审定级别,关键技术获奖情况,有无专利。 ? 工法时技术性指导文件,不是总结性文章,工程中具体的介绍应放在研究报告中。 ? 前言的编写必须言简意赅,起到对工法一目了然的作用。 二、工法的特点 ?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主要是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质量、安全、造价、工期的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时效性、先进性和新颖性。 ? 这部分是整个工法进行总结提炼的部分,也是工法的主要创新点。一个工法的编写的成功与否就在此环节,必须展示出工法的技术、经济特点,语言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切忌特点模糊。 ? 工法特点编写时要阐述工法自身的特点,不要与具体工程挂钩,工法一般有多个特点,并且特点具有新颖性。 三、适用范围 ? 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工程地质,地域周边环境及环保方面的要求,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等。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 工法的适用范围明确,有些除注明适用范围外,还可强调不适用的范围。 四、工艺原理 ? 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或解决的技术难题的方法)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和成因,切忌过于笼统。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编写施工方案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一章施工方案编写要点 通常来讲,对一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的施工方案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依据 (2)分项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说明分项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本方案的优点、因素以及在方案实施前应具备的作业条件。 (3)施工总体安排。包括施工准备、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人员安排、施工时间、现场布置及流水段的划分等。 (4)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四新项目详细介绍。可以附图附表直观说明,有必要的进行设计计算。 (5)质量标准。阐明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具体根据和要求,注明检查工具和检验方法。 (6)质量管理点及控制措施。分析分项工程的重点难点,制定针对性的施工及控制措施及成品保护措施。 (7)安全、文明及环境保护措施。 (8)其他事项。 1、施工测量方案 1)工程概况 2)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4)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5)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6)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7)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 8)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0)测量管理制度 2、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部署 4)操作工艺 5)质量控制 6)主要管理措施 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安排 4)施工准备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6)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7)注意事项 8)模板计算

9)模板用量经济技术分析 4、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1)概况 2)施工总体安排 3)主要施工方法 4)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5)安全消防措施 6)环保与文明施工措施 5、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2)施工部署 3)施工方法 4)混凝土运送 5)质量要求 6)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7)季节性施工 8)安全措施 第二章排版文稿要求 ?纸张大小 一般用A4幅面纸张。页边距建议:左边3.17cm,上下和右边均为2.5cm。?页眉和页脚

SMW工法桩施工

SMW工法桩作业指导书 [日期:2012-09-30] 来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作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阅读:428 5次[字体:大中小] 内容提要:SMW工法桩作业指导书 SMW工法桩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以及砂砾石等地层施工。 2、作业准备 2.1施工现场应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物,遇明洪(塘)及低挂地时应抽水和清淤,回填粘性土并分层夯实。路基承载能力应满足重型桩机和吊车平稳行走移动的要求。 2.2按照搅拌桩桩位平面布置图,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及配套机械、水泥等材料的放置位置。 2.3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点放出桩位,桩心距用红色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搅拌桩定位准确,并经监理复核验收签证。桩位平面偏差不大于5mm。 2.4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开挖导向沟,并在沟槽边设置搅拌桩定位型钢,标出搅拌桩位置和型钢插人位置。 2.5三轴搅拌机与桩架进场组装并试运转正常后方可就位。

2.6釆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导墙时,导墙宜筑于密实的粘性土层上,并高出地面100m m,导墙净距应比水泥土搅拌墙设计厚度增加40 ~ 60mm。 3、技术要求 3.1编制依据 略 3.2水泥土搅拌桩成桩允许偏差 3.3型钢插入允许偏差

4、工艺流程及施工步骤 4.1 施工工艺流程 4.2 施工步骤 SMW工法桩施工步骤见下图 5、工法桩施工 5.1 开挖导沟、设置定位型钢 在沿SMW墙体使用挖掘机在搅拌桩桩位上预先开挖沟槽(作用是:①施工导向; ②临时堆放置换出来的残土和泥浆),并设置定位型钢。 如果做导墙:施工方法和地连墙导墙施工方法一样;如果釆用型钢:垂直沟槽方向放置两根H型定位型钢,再在平行沟槽方向放置两根H型定位型钢;并在导墙或型钢上面做好桩心位置。 5.2桩机就位 5.2.1桩机平面位置控制 用卷扬机和人力移动搅拌机到达作业位置,使钻杆中心对准桩位中心。桩机移位由当班机长统一指挥,移动前仔细观察现场情况,保证移位平稳、安全。桩位偏差不得大于30mm。

国家级施工工法编制要求

附录1: 国家级工法申报要求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 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107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 一、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一般规定 1.国家现行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等规定应编制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应单独编制施工方案。 2.专项施工方案应在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前完成编制和审批。 3.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应遵守的原则 (1)符合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造价等方面的要求; (2)积极开发、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新材料和新设备;(3)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采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等方法,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布置现场,采取季节性施工措施,实现均衡施工,达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目的; (4)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 (5)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相结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时,应满足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二、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

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应重点说明本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名称、施工- 1 - 范围、工程设计内容、施工的难点与重点要求、与本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相关的现场环境条件、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等内容。 2.编制依据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3.施工安排 应明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管理目标、施工顺序及施工流水段、针对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的主要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施工管理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等内容。 4.施工进度计划 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按照施工安排并结合施工总进度计划进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可采用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 5.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施工准备

公路工程工法编写指南

附件 3 公路工程工法编写指南 为指导工法编写单位编写公路工程工法,规范工法编写的内容和申报材料,根据《公路工程工法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编写指南。 一、编写内容公路工程工法编写内容要齐全完整,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资源节约、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12 项。 1.前言:简述工法概况,形成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的成熟性与可靠性、鉴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 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不同的工期、 质量、节能、环保、造价等要求,以及不同的施工环境条件等,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说明清楚; 6.材料与设备:以表格形式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新设备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7.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守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测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8.安全措施:说明工法形成过程中,根据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的法规,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警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