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集群指挥调度系统

多媒体集群指挥调度系统
多媒体集群指挥调度系统

多媒体集群指挥调度系统公安系统解决方案

杭州溢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 1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应用场景 (4)

1.1.1日常公开执法 (4)

1.1.2秘密执法取证 (4)

1.1.3异地执法取证 (5)

1.1.4重大突发事件处置 (5)

1.1.5重大社会活动保障 (5)

1.1.6全方位立体监控 (6)

1.1.7视频会议 (7)

1.1.8预案指令下达 (8)

第二章系统建设总述 (9)

2.1系统优势介绍 (9)

2.2系统设计遵循原则 (10)

2.3系统解决方案 (11)

2.3.1系统结构和功能 (11)

2.3.2系统设计依据 (13)

第三章实现功能介绍 (15)

3.1语音调度业务 (15)

3.1.1单呼 (15)

3.1.2组呼 (16)

3.1.3广播 (16)

3.1.4多优先级呼叫 (17)

3.1.5强插强拆 (17)

3.1.6动态重组 (18)

3.1.7实时状态显示 (18)

3.1.8迟后进入 (18)

3.1.9呼叫限时 (18)

3.1.10调度台授权呼叫 (18)

3.1.11夜服功能 (19)

3.1.12联动话机 (19)

3.1.13录音 (19)

3.1.14慎密监听 (19)

3.2视频调度业务 (20)

3.2.1非实时视频 (20)

3.2.2实时视频 (21)

3.2.3视频会议 (21)

3.3电子白板业务 (22)

3.4位置信息业务 (22)

3.4.1在线监控 (22)

3.4.2一键调度功能 (23)

3.4.3电子围栏功能 (23)

3.5管理功能 (24)

3.5.1信息管理 (24)

3.5.2报表查询功能 (24)

第四章平台系统设计 (24)

4.1浙江公安指挥调度平台系统 (25)

4.2各地市指挥调度平台子系统 (25)

4.3网络通信服务子系统 (26)

第五章终端系统设计 (27)

5.1多媒体数字集群手持式终端PTM6300.......................................................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主要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特色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多媒体数字集群手持式终端PTM1006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主要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特色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PTMM8030智能车载终端 (27)

5.3.1 主要特点 (32)

5.3.2 特色功能 (32)

5.4安卓软件客户端 (33)

第六章系统的安全及可靠性设计 (34)

6.1无线接入可靠性设计 (34)

6.2传输网络可靠性设计 (35)

6.3数据库系统的可靠性 (35)

6.3.1双机热备份 (35)

6.3.2硬件防火墙 (35)

6.4用户可靠性 (37)

6.5系统外部接口 (37)

第七章系统优势 (39)

7.1系统给用户带来的好处 (39)

7.2与业内其他类似产品对比优势总结 (40)

第一章概述

公安机关是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能部门,承

担了预防、制止犯罪、打击社会恶势力、反恐、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等重

要的职责。

公安人员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由于犯罪分子都有一定的反侦查的手段和措施,目前主要的通讯手段还是模拟集群、固定视频监控和少量的单兵移动视频为主,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系统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城区高楼大厦对信号的屏蔽作用日趋严重。同时,一些偏远乡镇在融入城市化进程中的同时并没有被已经建设的公安专网覆

盖,因此在新兴城市的城区外围有很多分散的地方,传统集群覆盖的范围一般都

在老城区范围以内,很难形成一套整体统一的指挥。

在一些重大安全保障和大案要案的调查取证中,一般都需要公安、海关、武警

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执行一次联合执法任务都需要做大量的协助和前期准备工

作。负责统一指挥的领导或首长都需要对现场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做出

准确的判断和指挥,通常情况下现有的监控手段还无法满足这样对机动性要求很高,进行联动指挥和多警种信息共享的行动。另外现场实时视频情况及照片的及时保存,作为对犯罪分子定罪的依据也极为重要。

公安人员办理相关犯罪案件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能同时提供多种业务,无

线信号覆盖范围广泛,使用时无地域限制,信号盲点少,分组容量大,终端保密

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系统设备来满足公安侦办案件时对通讯的保障和其他功能的

需要。在功能方面,则希望能具备抓拍现场图片和视频片段的能力,以及动态视频

采集的能力,为日后案件侦查、侦破、人员抓捕以及最终定罪提供可靠的法律证

据,同时也希望能满足隐蔽拍摄和位置信息定位,让

指挥中心随时了解人员的位置及状态信息,使得指挥决策更加快捷、直观、有效。

目前,公安部门在道路交通、治安防范、巡访管控、维稳处突、信息导侦、

大型安保、特警执勤等各方面,有同步化、三维化、可视化的迫切需求。通过本

系统的建设将为用户建立一套“听得到、看得见、查的着”的融合通信指挥调度

平台。

1.1应用场景

公安机关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公安专业工作

实现的,公安专业工作主要包括: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警

卫工作。结合公安专业工作内容,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运用场景:

1.1.1日常公开执法

路面交巡警在公开执法过程中,利用系统平台和车载手持终端系统,可以实

现集群通话、视频回传。并且所有的集群通话和视频回传在系统后台都能实时保存,方便事后查询。同时可以通过二次开发,在手持终端上安装特定客户端软件,通过

中国联通 3G网络登录公安现有系统,可方便查询车牌和人员信息。一台终端可实

现多种功能,可充分减少路面交巡警人员携带设备的数量。

1.1.2秘密执法取证

充分考虑到秘密侦查执法人员手持专业执法终端容易暴露的特点,我们选择市

场上合适的普通手机 (具有 Windows CE 、Windows Mobile 或安卓操作系统 )安

装专业的客户端软件,不但可以使用普通电话功能,还可以实现集群通话、视频回传、GPS 定位。通过启用后台的慎密监听功能,还可方便了解执法现场的情况。

1.1.3异地执法取证

本系统突破了传统地域限制,只要终端设备处在运营商网络覆盖范围内,都可以实现集群通话、视频回传、 GPS 定位,比如在跨省追逃的执法过程中,指挥中心人员也可以很方便了解现场的执法情况。

1.1.4重大突发事件处置

当有重大突发事件 (如湖州织里事件 )发生,需要不同特警支队联合行动时,通过平台的设置和权限分配,不同支队的特警队员可以互相集群通话呼叫、视频图像互传。将现场状态实时传递到相应的协同作战单位,实现行动中的视频实时共享;在行动中利用对讲功能协调各方面的行动,充分解决不同支队之间的信息沟通“孤岛”问题。为特警提供坚实的行动保障。

1.1.5重大社会活动保障

当有重大社会活动时,如政府重要会议、运动会、演唱会等。通过后台指挥

平台的和手持移动终端的配置,可将不同警种(交巡警、特警、安保)的集群通话、GPS定位、手持视频图像、重点区域的固定点监控图像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上,

方便指挥中心对执勤人员调度指挥。

1.1.6全方位立体监控

我们可以将已有的有线视频监控系统,有线指挥调度系统,350M集群系统整合到现有平台,搭建全方位的立体监控网络。通过GPS定位可以随时让指挥中心领导掌握当前个警力的所在位置,提供更直观的部署参考数据。

手持终端通过自带摄像头或外接摄像头,可将视频信号实时通过 3G无线网络回传至监控中心进行显示和保存,调度员也可以将该视频信号下发给任意一个或多个终端,终端也可以发起请求获取相关视频信息。车载移动终端可外接高速云台摄像机,将车外视频信息反馈到指挥中心,同时指挥中心可通过调度台对车载摄像机进行远程控制(可控内容包括:方位、焦距等);

对于部分治安或交通高发地带建设固定临时监控点,通过整治治理,治安情况或者交通情况改善后,可以再进行撤销并挪到其它监控点,大大降低线路铺设费用。

1.1.7视频会议

系统充分利用 3G网络的覆盖范围广泛、数据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可通随时随地进行日常工作视频会议,从而降低会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1.1.8预案指令下达

系统支持长消息及文本消息,可以通过系统文本消息将预先设置好的应急预案行动指令下发到各单兵,提供整体反应速度。

第二章系统建设总述

2.1 系统优势介绍

通过一套系统的建设,在公网情况下将语音、视频、数据、 GPS等多套业务系统利用运营商的 3G无线宽带网络的高带宽和大面积覆盖的优势,分立的系统统一整合,用户不需要再进行复杂的系统建设,基站建设投入和重复的系统投入,方便对各工作人员的统一调度,统一指挥。

统一指挥、多业务融合

通过一套系统的建设,将语音、视频、数据、 GPS等多套业务系统进行了整合,方便用户的统一调度,统一指挥。

调度多元化、反映快速

系统能够提供语音集群调度、视频调度、文字信息调度等多元化的调度方式,有效提高了整体的反应速度。同时利用多年在无线通信领域的积累,经过长时间的系统优化有效利用公共 3G网络高速带宽,提高系统整体响应速度。

投资低廉,性价比高

系统采用无线 3G网络,为用户节省建设基站的费用同时节省了大量维护费

用,并且能够让用户借助运营商的网络快速的实现全程的无缝隙覆盖。

智能流控、有效降低使用费用

用独有的智能流控技术,通过对业务流进行自动分析,在保证用户正常使用的同时根据需要自动对数据带宽进行调整,避免流量浪费,降低用户使用费用。

接口丰富、扩展性强

系统采用全 IP 的架构,能够与同类或者非同类的异构系统进行融合对接,接口类型丰富,具有高度的扩展性。

2.2 系统设计遵循原则

系统的总体设计确保系统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具有实用、方便、操作简单、

易维护等特点,同时能够满足将来系统扩容和升级的需要。具体设计原则如下:

系统实用性原则

贴合浙江公安的业务特色,整合集群对讲、视频实时监控和本地存储、 GPS 定位等功能,覆盖浙江公安的使用需求。

系统经济性原则

各功能的高度集成,节省了投入的成本,一次投入即可满足全部的需求,节

省了投入也节省了建设时间。

系统先进性原则

以开放的标准为基础,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的、具有多厂商广泛支持的软、硬件技术来实现,系统整体设计具有技术前瞻性,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

系统可靠性原则

系统设计严格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浙江公安的使用特点,建立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合理配置系统资源,采用高新设备进行系统及数据备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模块化设计原则

系统采用积木式、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可根据客户需求及具体情况对系统

逐步进行完善 , 有利于系统的升级,并保证系统的灵活性。

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原则

系统结构合理,采用标准化的软硬件接口,方便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使

信息快速交换、高度共享,便于协调指挥。

系统的安全性原则

采取 APN专网、多重客户认证及数据加密等多种可靠技术,保证系统独立于

公众系统并安全运行,具有很强的防止外界破坏干扰的能力。

2.3 系统解决方案

2.3.1系统结构和功能

2.3.1.1系统结构

多媒体协同通信系统从逻辑上可分为四层:

接入层:支持多种类型的终端,有线IP 终端和无线 IP 终端

汇聚层: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如光纤接入、3G、Wifi 、卫星等

网络层:融合通信平台UCP是网络层的核心设备, 该设备提供

SIP/PRI/ISUP 等接口 , 既可以与传统的 PSTN网络互联互通 , 也可以与

Internet互联网互通

业务层:业务层主要生成系统所提供的增值业务,目前系统支持的业务:集

群调度、视频监控、视频调度、视频会议、即时通信、GPS定位和导航、

车辆管理、协同办公。

系统拓扑结构图

在以上网络的四层结构中,对于汇聚层,也称为承载层,可以是有线网络,

也可以是无线网络,无线网络包括已使用的无线宽带网络,如:wifi 、3G及一些专网无线网络。在终端上只要更换不同的miniPCI 卡,就可以接入不同的终端设备。

2.3.1.2系统功能

针对浙江公安行业应用,我们采用 3G网络作为承载网络,其主要优点是系统的所有功能,在国内不受地域限制,使用者只要持有该系统的终端设备,与调度台协同工作,就可以享有系统的所有业务。系统以3G的数据域(PS域)作为承载链路,在 IP 层除实现传统的基本业务外,还实现了:

语音调度:根据用户的不同权限,分别可实现组呼、强插、强拆、会

议等功能

集群对讲:基于运营商 3G网络上实现的,不需要单独建设基站。

视频监控:无论是调度台上还是具有权限的手持终端上,都支持对系统

内其他用户的视频监控功能。

视频调度:通过调度台的调度功能,终端用户向调度员发出请求,调

度台可以根据终端用户的要求,将目标视频接入到提出申请的用户终端

上监视

视频会议:会议主办者在召开视频会议前,在调度台上定义好临时会

议组,开会时在调度台上发起视频会议指令,会议组成员的语音立即进

入会场,此时,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需要观看的其他组成员

的视频。

GPS定位和导航:在提供的终端上提供了 GPS定位模块和选择安装的第三方导航软件,导航软件是作为插件安装在终端的 SD卡上,配备了该 SD 卡的用户享有导航功能,在调度台上可以看到终端的实时位置以及对历史轨迹进行回访。

车辆管理:对车辆的出勤、出车人、出勤后车辆的使用情况等进行管理

即时通信:也成为电子白板功能,无论是调度台还是终端,都可以通

过此功能推送文本信息,并支持文本信息群组推送。

2.3.2 系统设计依据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18578-2001)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 30003-93 )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YD/T 1127-2001 No.7信令与IP互通的技术要求

YD/T 1128-2001 数字程控交换机设备补充业务要求

YDN 065-1997 交换系统设备的总体要求

RFC 2543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RFC 2719 Framework Architecture for Signaling Transport.

RFC 2976 The SIP INFO Method.

RFC 3261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RFC 3262 Reliability of Provisional Responses i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RFC 3264 An Offer/Answer Model with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ITU-T Recommendation G.703

ITU-T Recommendation G.704

ITU-T Recommendation G.711

第三章实现功能介绍

针对本项目,我们采用3G 网络作为承载网络,针对到浙江公安行业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多系统进行融合提供以下的四大业务。

3.1 语音调度业务

调度业务分为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对于调度数据业务,分为非实时数据和实时数据两类:

非实时数据

数据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尽力传送即可。但数据应能准确传送,需要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例如传送文件。

实时数据

数据对实时性要求高,不需要重传。接收端的数据应是正确的,需要有校验机制。但是允许一定范围内的丢包。如果丢包,只会影响应用质量,不会导致正

确性问题,而且可以通过一定算法进行补偿。例如视频流。

对语音和数据调度业务,具有如下特征:

1)以组为单位进行管理,业务在组内进行。组成员可以是手持终端、车载等。

2)组业务具备优先级功能。优先级分三种:

A.如果系统资源满,高优先级呼叫进入,那么释放低优先级呼叫,建立高

优先级呼叫。

B.如果用户处于低优先级呼叫中,此时高优先级呼叫进入,那么释放低优

先级呼叫,建立高优先级呼叫。高优先级用户可以抢占低优先级用户的话权。

C.语音和数据业务可联合调度。数据业务包括视频等实时数据,也包括文

件传输等非实时数据。

3.1.1单呼

用户可以对系统内的各终端成员用户发起一对一的呼叫,像一般电话一样通

话,类似公安的电话虚拟网。

3.1.2组呼

对语音和数据,都有这些特征:

1)组成员只能加入所在组的呼叫中,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用户讲话;

2)组成员之间话权控制具有优先级别控制;

3)用户退出组呼过程,组呼继续进行不受影响,调度台显示用户退出状态;组呼发起者退出,调度机将整个组呼释放,所有组用户退出组呼。

4)调度台可以设置组呼时间限制,在一段时间没有用户讲话即释放整个组呼。在通话过程,调度台可以对呼叫进行限制时间。

3.1.3广播

调度员可以对单个组或者多个组进行广播。用户只能收不能发。

广播与组呼相比,没有话权控制的管理、控制部分,其他呼叫流程如建立、

释放等与组呼非常类似。

3.1.4多优先级呼叫

例如用户分配不同的优先级别,相应的呼叫也有不同的优先级别,例如B用户与 C用户正在通话中,。

如果用户 A 呼叫用户 B,且 A 呼叫的优先级别比 B 与 C之间的呼叫优先级高,预占呼叫过程如下:

1)如果 B 与 C 的呼叫为个呼,则强制释放 B 与 C 的呼叫,建立 A 与 B 之间新的呼叫。

2)如果 B 正在一个组呼过程,且 B 不是组呼发起者,此时强制使 B 退出组呼,建立 A 与 B 之间新的呼叫。

3)如果 B 是组呼发起者,则强行释放整个组呼,建立 A 与 B 之间新的呼叫。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可以调用呼叫保持补充业务使得 B 保持与组呼的呼叫过程。

4)如果正在进行的的呼叫优先级别更高,则释放用户 A 的呼叫过程。

5)B 与 C 呼叫结束后,被叫用户返回空闲状态,如果被预占用户是组呼用

户,可以通过后加入组呼过程或者迟后进入加入组呼中。

在组呼过程中,用户抢占话权也需要遵循优先级别呼叫:

1)组呼过程中,如果多个用户同时按下PTT 键,则用户按照优先级别的高

低进行排队,优先级别较高的用户排在队列的前面;

2)如果用户具有预占呼叫业务,则抢占话权时,优先级别较高的用户可以

预占优先级别较低的用户的讲话;

3.1.5强插强拆

强插功能指调度员可以插入监视中组呼用户的通话。

强拆功能指调度员可以对目前通话的用户进行拆线。

强拆和强拆功能只能由调度员完成,一般终端用户不具备此功能。

3.1.6动态重组

动态重组就是能够随时对用户进行动态的重新编组,可以把某些用户或用户组重新编成一个大组。调度台接到动态重组的通知后进行操作,用户终端收到调度台的指令后自动改变设置。当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通过上级调度台对参与应急的不同客户单位进行空中编程,把他们临时编入一个通话组中,便于调度过程中的统一指挥调度。

3.1.7实时状态显示

在组呼过程中,可以显示当前讲话方用户的电话号码以及组内其它用户状态

信息。

用户可通过实时监控呼叫中其他群组成员的状态信息。调度台可以实时监控

所有监控兑现的用户状态信息。

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群组呼叫中每一群组成员的状态,保证了业务的可靠性,

并为新功能的引入提供了条件。

3.1.8迟后进入

在组呼呼叫开始时未能加入的用户能够通过迟后进入加入呼叫。

3.1.9呼叫限时

限时通话业务是指在组呼过程中,对组内普通成员讲话的时间限制在设定范围内。该业务用于防止个别用户因操作失误或恶意抢占上行信道,造成其他用户不能讲话。

此外如果当前组中在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用户讲话,也释放当前组呼过程。

组呼总时长也具有时间限制。

3.1.10调度台授权呼叫

如果主叫用户没有权限发起某类呼叫,则呼叫自动转至授权的调度台,由调度台决定是否转接至相应的被叫方。

3.1.11夜服功能

即无条件转移功能。当非工作时间时,可通过设定夜服号码开启夜服功能,

将所有对本调度台的呼入电话直接转移到另一指定的调度台或内部话机上(如夜间值班的 IP 电话或 FXS用户、手机)。

3.1.12联动话机

为照顾传统调度用户的“双手柄”使用习惯,调度台可与IP 话机联动,用IP 话机而不是与 PC连接的耳麦听、讲。

调度台发起呼叫时,点击相应按钮,不会立即发起呼叫建立,必须等到联动

话机摘机后,呼叫建立信令才被发出。

调度台做被叫时,所有联动话机同时振铃,任何一部摘机后,其他联动话

机停止振铃。

调度台可启用至少 2 部联动话机。

3.1.13录音

调度台可按指定的主被叫号码、呼叫类型进行手动和自动录音,提供按时间、主被叫号码检索、回放、删除和下载的功能。

配置用户数据:调度台可以配置对用户是否录音,配置项包括:对单个用户

的所有与调度台的通话录音、对某调度员的所有通话录音、手动触发对某次通话

录音。

3.1.14慎密监听

慎密监听功能是对数字集群移动系统内用户的所有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进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平台解决方案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平台 解决方案

目录 1.概述 (1) 1.1建设背景 (1) 1.2行业现状 (2) 2.设计目标和原则 (3) 2.1设计目标 (3) 2.2设计原则 (3) 2.2.1先进性原则 (3) 2.2.2可靠性原则 (3) 2.2.3实用性原则 (4) 2.2.4安全性原则 (4) 2.2.5标准化原则 (4) 2.2.6兼容与扩展性原则 (5) 2.2.7易维护性原则 (5) 3.系统特点 (6) 3.1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 (6) 3.2多系统协同联动功能 (6) 3.3全新交互式设计 (6) 3.4层级组网和分权分域 (6) 3.5低功耗和无风扇设计 (7) 3.6兼容性和扩展性强 (7) 3.7易维护性 (7) 3.8高可靠性 (8) 4.系统总体设计 (9) 4.1系统拓扑图 (9) 4.2三级架构图 (10) 4.3系统逻辑图 (11) 5.系统接入 (12) 5.1语音接入 (12) 5.1.1各种语音通信系统互联互通 (12) 5.1.2语音中继备份 (12) 5.1.3集群对讲接入 (12) 5.1.4电话接入 (13) 5.1.5手机可视对讲接入 (13) 5.1.6单兵终端接入 (14) 5.1.7广播接入 (14) 5.1.8调音台接入 (14) 5.1.9卫星通信接入 (15) 5.2视频接入 (15)

5.4图形业务接入 (16) 5.5数据业务接入 (17) 6.业务功能 (18) 6.1通讯录管理模块 (18) 6.2语音调度模块 (18) 6.2.1查看用户信息 (19) 6.2.2单点呼叫 (19) 6.2.3组呼 (19) 6.2.4组呼通知 (19) 6.2.5选呼 (19) 6.2.6监听 (19) 6.2.7保持与取消保持 (20) 6.2.8强插 (20) 6.2.9强拆 (20) 6.2.10点名 (20) 6.2.11一键同振 (20) 6.2.12加入会场 (21) 6.3语音会议调度模块 (21) 6.3.1加入会场 (21) 6.3.2呼叫用户加入会场 (21) 6.3.3会场添加用户 (22) 6.3.4组呼加入会场 (22) 6.3.5选呼加入会场 (22) 6.3.6操作员单独加入会场 (22) 6.3.7会场视图切换 (22) 6.3.8踢出会场 (22) 6.3.9发言与禁言 (23) 6.3.10管理录音记录 (23) 6.3.11会场锁定 (23) 6.3.12增加会场 (23) 6.4数字录音录像模块 (23) 6.5视频调度模块 (24) 6.5.1.1视频显示 (24) 6.5.1.2视频控制 (24) 6.5.1.3视频编辑 (25) 6.5.1.4视频绑定 (25) 6.5.1.5视频上墙 (25) 6.6手机可视对讲调度模块 (26) 6.6.1IM协同办公 (26) 6.6.2集群对讲 (27) 6.6.3视频对讲 (27) 6.6.4拨号通话 (28) 6.7二维GIS调度模块 (29)

多媒体集群指挥调度系统

多媒体集群指挥调度系统公安系统解决方案 杭州溢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公安机关是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了预防、制止犯罪、打击社会恶势力、反恐、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等重要的职责。 公安人员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由于犯罪分子都有一定的反侦查的手段和措施,目前主要的通讯手段还是模拟集群、固定视频监控和少量的单兵移动视频为主,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系统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城区高楼大厦对信号的屏蔽作用日趋严重。同时,一些偏远乡镇在融入城市化进程中的同时并没有被已经建设的公安专网覆盖,因此在新兴城市的城区外围有很多分散的地方,传统集群覆盖的范围一般都在老城区范围以内,很难形成一套整体统一的指挥。 在一些重大安全保障和大案要案的调查取证中,一般都需要公安、海关、武警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执行一次联合执法任务都需要做大量的协助和前期准备工作。负责统一指挥的领导或首长都需要对现场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指挥,通常情况下现有的监控手段还无法满足这样对机动性要求很高,进行联动指挥和多警种信息共享的行动。另外现场实时视频情况及照片的及时保存,作为对犯罪分子定罪的依据也极为重要。

公安人员办理相关犯罪案件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能同时提供多种业务,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广泛,使用时无地域限制,信号盲点少,分组容量大,终端保密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系统设备来满足公安侦办案件时对通讯的保障和其他功能的需要。在功能方面,则希望能具备抓拍现场图片和视频片段的能力,以及动态视频采集的能力,为日后案件侦查、侦破、人员抓捕以及最终定罪提供可靠的法律证据,同时也希望能满足隐蔽拍摄和位置信息定位,让 指挥中心随时了解人员的位置及状态信息,使得指挥决策更加快捷、直观、有效。 目前,公安部门在道路交通、治安防范、巡访管控、维稳处突、信息导侦、大型安保、特警执勤等各方面,有同步化、三维化、可视化的迫切需求。通过本系统的建设将为用户建立一套“听得到、看得见、查的着”的融合通信指挥调度平台。 1.1应用场景 公安机关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公安专业工作实现的,公安专业工作主要包括: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警卫工作。结合公安专业工作内容,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运用场景: 1.1.1日常公开执法 路面交巡警在公开执法过程中,利用系统平台和车载手持终端系

应急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应用方案(应急指挥中心设计方案)

应急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应用方案(应急指挥中心设计方案) 一、背景描述 公共安全和公众服务成为政府部门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政府对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并为市民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日益成为加强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当社会发生犯罪、火灾、爆炸等各种警情,群众医疗急救、煤水电抢修等各种紧急求救事件,地震、火灾、海潮等突发自然灾害,以及社会动乱、战争等各种重大紧急事件时,需要政府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协同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发生紧急突发事件的种类更加复杂与多变,传统的应对机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紧急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如何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专业的应急机制,引起许多专家的思考。 针对以上需要,依托雄厚的军事通信技术背景和多年从事数字视讯产品的研发经验,在国内率先开发了适用于城市应急指挥需求的“VC3-6000应急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以下简称“应急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结构和高清晰度的MPEG-4/H.264数字视频编码技术,紧密结合应急指挥对多种视频业务的综合应用需求,应用多项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实现了视频指挥调度、视频会议、智能视频监控、环境数据采集、视频报警联动等多种关键业务功能。真正实现即时、交互的指挥调度功能,满足应急指挥调度的真实需求。 二、建设目标 根据《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公共安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一期工程包括区指挥中心及11个办事处的视频会议调度系统建设,公安局、交警、区政府监控中心、河道监控中心、文化广场监控中心多路视频信号到区指挥中心的接入改造。 应急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可使政府领导层随时掌握辖区内各方面的运行情况与实时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快捷有效地进行调度指挥,处理有关事件,确保城市安宁。此系统目的是建立一个危机处理、集中指挥调度的应变体系,强化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命令调度方式。 三、应用方案 系统采用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控制结构,通过支持级联,方便系统容量的扩展。系统支持接入各种现有模拟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公安、交通等部门已建视频监控系统的无缝接入及多厂商设备兼容互通。系统支持视频指挥调度、视频报警联动等多种应用,使应急指挥视频系统能够平滑升级,满足用户进一步升级改造的需要。 该系统分为主控中心子系统、分控中心子系统、监控前端子系统,结构图如下。 主控中心子系统

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系统

应急指挥中心 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应急指挥中心 0 1.概述 (2) 2.系统组网及说明 (3) 2.1系统组网 (3) 2.2系统组网说明 (3) 2.2建议 (4) 3.系统组成 (5) 3.1主机设备 (5) 3.2调度台 (8) 3.3智能值班 (11) 3.5录音系统 (16) 3.6传真模块 (16) 3.7其他软件接口 (17) 3.8.应急突发事件系统 (18) 4.系统功能 (18) 4.1指挥调度系统的核心功能 (19) 4.2指挥调度系统的通信功能 (20) 5.维护管理 (21) 5.1维护功能 (21) 5.2网管功能 (23) 5.3日志功能 (24) 附录:调度台推荐选择 (24)

1.概述 指挥调度是整个应急指挥系统项目的核心语音交换平台,是整个系统所有各类型通讯终端和信息的承载重心。在以多种业务软件为基础信息的前提下,指挥调度系统将发挥其重要核心价值,完成应急指挥系统中应急指挥管理等功能。 整个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基于现有的IP网络资源,建设覆盖全行业的应急指挥系统,完成各县市的接入,完成对全部区域所有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业务。系统建成完成后,可以实现应急指挥指挥调度、12365应急指挥系统、领导决策会议、领导监察、远程执法、智能值班、应急预案培训等多种整合应用,有效提高全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系统组网及说明 2.1系统组网 2.2系统组网说明 1.在整套系统中,以BW-2000指挥调度主机为核心,基于IP网络连接各个附属资源平台,做为多种信息融合平台;以业务系统中的多种业务软件为基础,为整套系统处理各种事件提供信息依据。例如指挥调度、领导监察系统、应急预案系统系统、12365应急指挥系统等。 2.系统设备具体设置:指挥调度系统BW-2000指挥调度主机、录音服务器等主机设备放置在指挥调度大楼机房内。 3.各类型调度台中指挥调度台放置在指挥大厅指挥调度工位位置,方便调度人员操作(可以扩展到一机多屏);

道路交通指挥与调度系统

道路交通指挥与调度管理系统研究 董苓交通运输学院硕1204班 12121000 摘要: 我国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逐年增加,其中由于处理不及时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居高不下,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研究了集通信、指挥、控制、信息于一体的道路交通指挥与调度管理系统,首先进行了系统需求分析,然后重点介绍了系统实现所需要的模型算法、道路交通指挥与调度管理系统数据分析,最后简单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功能。 关键词:道路交通指挥与调度;交通运输;地理信息; Road traffic command and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Abstract: Our country traffic accident death toll increases year by year, which caused as a result of treatment in personnel casualty rate remains high, reduce the number of traffic accidents caused casualties has become the urgent thing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t communication, comm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integration of road traffic command and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 first of all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system implementation need model algorithm, road traffic command and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 data analysis, finally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system. Key words:road traffic command and control; Transport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1.前言 1.1 系统研究背景 我国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逐年增加,1997年已达7万多人,交通事故死亡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是很高的,1988年3到6月发生重大交通事故161起,死亡16人,受伤35人,直接经济损失281万元。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为什么高?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救护、救援应急系统不完善,专业救援队伍更为缺乏。例如,1995年1月8日,京石高速公路发生多辆汽车高速相撞的惨剧。在几公里的路段内,几十辆事故车辆首尾相接,支离破碎。闻讯而来的交通干警因缺乏必要的工具,只能眼看伤员在变形的车辆中呼救而无能为力,有一名伤员因失血过多而丧生,京石公路关闭48h。1995年1月31日,北京郊区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车祸。事故车辆严重变形,驾驶员的双腿被紧紧卡在座位与变形的车体之间,丝毫动弹不得。由于耽误了救援时间和救援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致使伤员的双腿未能保住,造成终生残废。 总之,我国较高的交通事故死亡事故极大地损害了我国交通的安全现象。根据大量的对交通死亡事故的调查表明,死亡人员中少数人除事故当场立即死亡外,大多数是重伤无法得到及时救护而死亡的。究其原因,没有很好的进行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的组织和管理。

基于融合通信平台的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市场概述

基于融合通信平台的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市场概述 北极星电力信息化网 2012-2-13 10:09:51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讯: 概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融合通信、基于融合通信平台的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的发展概况,对主要下游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的主要产品市场容量和未来趋势做了详细阐述。 一、产业概述 1、融合通信行业概述 随着宽带接入的飞速发展和下一代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用户通信需求正在从单纯以语音为主的通信方式向即时消息、语音、视频、会议、协同等多种通信方式融合的方向发展。融合通信是指通过实现IT信息技术与传统通信业务和应用的整合,将计算机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融合到一个网络平台上,充分发挥电信网与互联网各自的优势,实现众多应用服务融合一体的新通信模式。它能够向用户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融合语音、数据和视频的多媒体通信和丰富的增值业务能力。 融合通信的主旨是将语音业务、在线状态、实时通信(即时消息、视频和应用共享)和准实时通信(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和短消息业务)等融为一体。具体来说,就是以综合化、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个性化为目标的信息融合,其目的是向最终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综合的、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融合通信能把IP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融合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电话、传真、数据传输、音视频会议、呼叫中心、即时通信等众多应用服务。 融合通信是通信业的最终用户在生活、商务、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凸现出来的新要求。用户需要多种业务乃至全业务的组合信息化应用,这就是融合通信发展的原动力。通信网络的IP化、宽带化推进了通信的网络融合,而互联网技术、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网络的应用集成服务能力,使融合通信网络可承载的应用比传统的通信网络大大拓宽。 2、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发展状况 基于融合通信平台的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可分为交互式会议业务、指挥调度业务和智能监控业务,而交互式会议业务分为电话会议和在电话会议基础上升级的融合会议产品两种,指挥调度业务分常规指挥调度、应急指挥调度和移动式指挥调度三种。 图表 1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分类

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的应用研究

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的应用研究 时间:2012年05月29日09:51 作者:本站来源:本 站评论0条 摘要: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利用GIS技术,并结合GPS监控平台、视频监控平台以及移动终端监控平台实现在公安网内将警力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调配,实现一键布控、智能指挥调度和巡防管理等功能,为公安各项业务工作提供信息化手段和指挥决策作用。 关键词:GIS,智能指挥调度 1.概述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带来的强大功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警务工作在人口管理、犯罪分析以及犯罪预测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理信息系统因其独特的空间分析功能、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以及能够快速直观的反应各种行为的特点,其应用于公安行业已成为当今的发展趋势。 在“金盾工程”的背景下开展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建设已经具备了多元数据融合、空间分析以及图形的可视化表达能力。它能使情报、推理、分析与其他可用数据融为一体,提供依托于电子地图的清晰而精确的现场态势图像[3],是适应公安信息化发展、满足日常指挥调度需要、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一项事关公安科技强警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找准定位、科学规划,理清边界、明确功能,确保建设工作符合统一标准,达到指挥调度实战应用要求,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实现整体效益。 2.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 2.1.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及更新 公安五要素“人、事、物、组织、地”中80%都与“地”相关,所以对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来说数据极其重要,尤其需要1:1000及1:2000以上的大比例尺电子地图数据以及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的支持来提供详实的城市空间信息,这些高精度数据的获取途径以及获取手段是一个难题。 2.2.重要警用地理信息的采集与更新 诸如派出所辖区、警务责任区、巡控区域、巡逻路线、治安乱点、重点单位、重点场所、ATM机、通信网络资源、摄像头和消防栓等警用公共设施分布等一些基础性空间业务信息,是基础电子地图所不能提供的。因此,需要开发相应的数据采集维护平台,由各业务单位按业务需求组织基层民警进行必要的数据采集和更新维护,同时需要建立数据采集更新规范和相应的考评机制,来确保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高效长期的执行。 2.3. 如何有效地解决大量的业务信息在地图上的“上图”问题

可视指挥调度系统方案

4.6可视指挥调度系统 4.6.1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进步,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根据应急管理的需求,可视通信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应急可视指挥调度、图像传输和视频会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可通过应急可视指挥调度,远程调度所有相关图像资源,为统一部署各项应急对策提供依据,然后配合总体应急预案进行远程指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最合理的决策。通过高效、直观的图像信息管理平台,不论在平时还是战时,均可通过图像传输系统全面管理图像资源,并根据 应急管理需求,将图像资源传达到应急指挥中心、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及突发事件一线。 4.6.2系统概述 VCS是一套专业的可视指挥调度系统,以可视指挥调度应用为核心,同时集成多方视频会议、远程监控、图像传输等应用功能,系统兼容IP或专线方式 网络部署,提供了一体化的视频通信应用平台。VCS具备高质量的视音频传输 指澤中心电视堆 训虫平台 iffl度廉 :领导办公室 派出所 接燮扌旨挥讽度

特性,可实现传统语音调度系统无可比拟的信息直观性和准确度,让调度指令的传达如同面对面般直接、有效。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政府、电力、铁路、气象、工业厂矿、军队等领域。 463系统组成 VCS可视指挥调度系统由中心视频交换平台、可视指挥调度模块、视频会议模块、视 频录播模块、图像传输模块及前端节点组成。 VCS可视指挥调度系统 可可 视视视视图 调指频频像、八刖 度挥会录传端 中调议播输节 心度模模模占 八、、 平模块块块 整个系统以可视调度、应急指挥为核心,同时集成多方视频会议、视频录播、图像 传输等多项业务,可提供一体化的可视应急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对各类视频通信应用的 整合,系统可将各级应急中心、厅局委办、事件现场的视频资源进行综合管理,方便应急 指挥中的视频调度、图像跟踪、全程记录。 这种整合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简单视频会议模式及图像传输模式,不仅实现了视频 会议、图像传输等基本需求,更提供了极为贴合应急业务模型的专业应急可视指挥调度应 用。 4.6.4设计说明

高速公路集群通信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高速公路集群通信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1、 项目建设背景 交通运输网络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命线系统,它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及时处置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作为覆盖范围广、运输速度快、辐射效应显著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是备受社会关注。 随着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加,以及恶劣天气、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保安全、保畅通”的压力日益增大。 2、 项目建设意义 高速股份公司的核心业务是经营和管理本省境内的高速公路和省级大桥等公路资产,其肩负的主要职责是保障上述公路基础设施及其附属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其安全和通畅的运行。 针对上述职责要求,分析高速股份公司的现状,系统主要提供高速股份公司在路网监测、运营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信息化解决方案,解决应急处置中存在的监测监控不到位、资源掌控不足、指挥协调不灵、信息沟通不畅、决策不科学等问题,全面提高高速股份公司的路网监测水平、应急处置能力、运营管理效率和信息服务水平,保障高速公路运行的安全和通畅,为促进高速股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良好的交通服务新形象提供有力支撑 。 3、 系统解决方案 本方案基于中国电信CDMA 1X & EVDO 网络,结合中国电信QChat 调度技术、GPS/GPSOne 定位技术、GIS 地理信息技术、数据传输和工业控制等技术,提供给高速股份公司公网集群通信(PTT )、定位服务和工控功能,使指挥调度中心的工作调度、实时对讲、普通通信、车辆调度、车辆监控、车辆管理、车辆位置等服务延伸到中国电信移动网络通达的所有地方,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一线员工的工作效率。 车载终端 基站 固定终端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1.概述 (1) 1.1背景描述 (1) 1.2需求分析 (2) 2.设计目标和原则 (3) 2.1设计目标 (3) 2.2设计原则 (3) 2.2.1先进性原则 (3) 2.2.2可靠性原则 (3) 2.2.3实用性原则 (4) 2.2.4安全性原则 (4) 2.2.5标准化原则 (4) 2.2.6兼容与扩展性原则 (5) 2.2.7易维护性原则 (5) 3.系统特点 (6) 3.1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 (6) 3.2多系统协同联动功能 (6)

3.4层级组网和分权分域 (6) 3.5低功耗和无风扇设计 (7) 3.6兼容性和扩展性强 (7) 3.7易维护性 (7) 3.8高可靠性 (8) 4.系统总体设计 (9) 4.1系统拓扑图 (9) 4.2三级架构图 (10) 4.3系统逻辑图 (11) 5.系统接入 (12) 5.1语音接入 (12) 5.1.1各种语音通信系统互联互通 (12) 5.1.2语音中继备份 (12) 5.1.3集群对讲接入 (12) 5.1.4模拟电话、IP电话接入 (13) 5.1.5手机可视对讲接入 (13) 5.1.6单兵终端接入 (14) 5.1.7广播接入 (14) 5.1.8调音台接入 (14) 5.1.9卫星通信接入 (15) 5.2视频接入 (15) 5.3视频会议系统接入 (16) 5.4图形业务接入 (16) 5.5数据业务接入 (17) 6.调度功能 (18) 6.1通讯录调度 (18) 6.2语音调度 (19) 6.2.1查看用户信息 (19) 6.2.2单点呼叫 (20) 6.2.3组呼 (20) 6.2.4组呼通知 (20) 6.2.5选呼 (20) 6.2.6监听 (20) 6.2.7保持与取消保持 (20) 6.2.8强插 (21) 6.2.9强拆 (21) 6.2.10点名 (21) 6.2.11一键同振 (21) 6.2.12加入会场 (21) 6.3语音会议调度 (22) 6.3.1加入会场 (22)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集群调度指挥系统方案

综合执法系统 深圳宇隆移动互联网有限公司 2016年2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2) 2.工程规模 (3) 3.建设原则 (3) 4.建设目标 (5) 5.功能要求 (5) 6.解决方案 (6) 7.系统设计 (6) 8.系统应用功能特色 (7) 8.1集群对讲 (8) 8.2视频传输 (9) 8.3临时组 (10) 8.4IM通信 (11) 8.5集群调度 (12) 8.6人员定位 (12) 8.7一键报警 (13) 8.8远程激活 (14) 8.9自动销毁 (14) 8.10查询功能 (15) 8.11自动升级 (16) 8.12网络质量检测功能 (16) 8.13断线重连 (16) 9.系统安全性 (16) 10.系统案例 (17) 11.总结 (18) 1.项目背景

移动执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管理人员要求专业性强、协同能力强。无线通信是移动执法人员日常勤务和重大警务工作时最为有效的通信手段。随着数字化城市的管理需要,城市管理指令要求能够“反应迅速、执行有力、上下通达”,城市管理体制要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对移动执法工作面临如下挑战: 管理工作通常以小队或者群组方式进行,然而市局和现场人员只能通过普通手机进行联络,市局领导的指令无法快速、明确的下达到群组中的每个人员; 目前的模拟对讲机话音质量差,极易发生串台,被人为监听的可能性很大。 网络覆盖不足:通讯范围非常有限,无法覆盖整个城市,只能满足小范围、小群组的集群需要。 解决方案 结合移动执法实际通信应用需求,基于POC技术的手机对讲移动执法解决方案能全面满足移动执法核心需求:领导优先、指挥畅通、分组灵活、安全保密、全城覆盖。 宇隆移动的移动执法解决方案以电信运营商的无线链路为接入手段,融合传统电信业务、集群调度业务等,可为移动执法提供语音、对讲、数据、定位等多种业务,并对这些业务实现综合调度。 语音调度 用户可进行分组集群对讲、单呼、组呼等语音通信操作,调度台还可以进行强插、强拆、监听等调度操作。 现场取证 移动执法人员对各类城市管理违法现象,诸如道路挖掘、乱喷小广告、流动摊点、店外经营、损坏公共设施、违法建设、违禁车辆等情况进行了现场抓拍,然后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及时反馈到局督察中心,督察

各集群调度系统详细资料

功能说明 IPT的产品功能: 群组语音对讲(或者语信) 群组大文本定向传输 大文本通知信息 用户状态显示 PC –手机互联互通 主要特点: 1、集群无线调度台应用范围广,不受系统位置限制; 2、能够管理和协调现场的操作并保持与各部门之间联系; 3、缩短对偶发事件的反应时间; 4、操作灵活,调度直观快捷,充分利用 5、与HYT集群终端配合能实现倒地报警和安全检测功能; 多样化的功能: 1、呼叫功能支持单呼、组呼、广播呼叫、优先呼叫、紧急呼叫、状态消息呼叫、短数据呼叫。 2、通话录音功能录制通话过程中双方的语音信息,并支持话音信息的回放和存储。 3、用户缺席集群无线调度台调度人员不在调度现场时开启此功能拒接终端呼叫,通知呼叫终端调度台忙,防止漏接来电。 4、信道监听功能监听指定信道上的双方通话,并能对通话内容进行录音。 5、倒放报警支持倒放功能的集群终端当倾斜角度大于指定角度时,自动进入倒放状态,调度台及时以醒目的方式显示倒放终端的报警信息。 6、安全检测集群无线调度台向支持安全检测功能的集群终端下发安全检测信息,在规定安全时间范围内集群终端收到安全检测信息后按下 集群无线调度台将显示该集群终端处于安全状态;在规定安全时间范围内如果没有收到集群终端的安检应答信息,则判定该集群终端处于危险状态。 7、出车管理提供对安装有集群车载台车辆的管理功能,动态显示各台车辆的运行状态,一段时间内车辆出行情况的统计功能。 8、GPS功能实时获取集群GPS终端的位置信息;讲话完毕显示集群 9、通话记录功能记录调度台执行调度任务过程中的各种主、被叫语音信息、状态消息、短数据消息,监控信息、 10、运行日志功能实时记录集群无线调度台的运行情况。包括管理员登录信息、串口连接信息、 11、用户管理功能对集群无线调度台用户操作权限进行管理。 12、数据打印功能各功能模块数据信息的打印输出,并提供报表管理工具允许用户对打印报表进行二次编辑。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V10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1.概述 1.1背景描述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但事故灾害、厂区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领域暴露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切实加强突发事件的管理、日常指挥调度管控、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履行各级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面对日常指挥、紧急行动、突发性重大事件和自然灾害,各级部门、单位领导、应急单位需要快速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以便了解现场情况,进而及时、科学地决策,调动人力物力,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下在军队、武警、公安、交通、安监、监狱、卫生、环保、水利、港航、旅游、消防、烟草、粮库、电力、电厂及救援等部门,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各级领导准确、快速地对日常指挥调度、突发事件决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能够实现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全程跟踪、支持。从突发事件的上报、相关数据的采集、紧急程度的判断、实

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应急支持、辅助领导决策,即在短时间内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并提供妥善的应对措施预案。2003年的“非典”引领城市指挥调度系统尝试性建设,2008年初的一场雪灾,更推动应急指挥系统的全面展开。应急指挥系统是构筑于社会公用信息设施(如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之上的、联系各个相关行业(公安、交通、人防、气象、疾控、军队)业务信息系统的大集成系统。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建设状况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信息化水平。随着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奥运、全运会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指挥调度系统的发展水平,世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将成为继续检验中国城市指挥调度系统水平的舞台;而近年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事件的频发,把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推到了前台。接踵而至的突发事件,使各行业空前重视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 1.2需求分析 自建国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应对的危机范围逐渐扩大,其覆盖面从以自然灾害为主逐渐扩大到覆盖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生产事故和社会危机四个方面。随着石油石化、电力、政府、广电、军警、交通、证券、环保等各个行业对应急管理效率、应用管理范围等方面需求的不断提升,原指挥调度系统只能实现简单的语音调度,在实际运行中,指挥调度系统技术落后,且各指挥

指挥调度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解决方案

指挥调度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解决方案2011-03-10 10:44来源:厂商投稿 指挥调度中心是对系统中分散的多条线路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评定之后进行指挥调度的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信息处理、监视和控制的中心机构,它根据各种系统当前运行状况和预计的变化进行判断、决策和指挥。指挥调度中心在指挥调度和危机处理等事件中起着领航导向的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部队、铁路、公路、银行、医院、水力、电力、矿山、石油、冶金、化工、航空等企业与单位,类似110指挥调度、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监狱指挥调度中心、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中石油调控指挥中心、三防指挥调度系统等,都是各个集团和企业正常运行的核心保证。 随着工业步伐的前进和国民经济的提升,各集团和企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如日中天,团队的管理和人力资源的调配难度都在增加,指挥调度中心程序运行的复杂程度、信息量等都在持续膨胀,调度中心配置在线调度计算机和管理计算机,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完成对的监视控全系统的分析、计算、监视和控制。为了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行,要求调度指挥系统功能的复杂性、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大屏幕显示系统在整个指挥调度系统中扮演着“眼睛”的角色,它的稳定性直接的决定了人机交互的实现状况,大屏幕显示设备的选择也是整个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的重中之重。 1 调度中心大屏幕系统概况---以中石油(广东)调度指挥中心为例 中石油(广东)调控指挥中心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该项目使用了56台46寸的液晶超窄边拼接单元,外置SMS 5032工控式处理器,以及一台SMT RGB2424矩阵,拼接方式采用中间4X8拼接,两边分别4X3拼接,并以15°角的弧形设计与中间部分衔接成一个4X14的大屏幕显示墙,整体显示面积达到 2319.2X14359.8mm2。

防汛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方案

防汛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方案 近年来,在城市快速扩张和气候剧烈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城市内涝现象频发,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新的挑战.针对洪涝灾害频发,为了预防和减轻暴雨洪水灾害,在暴雨洪水预报、防台防洪调度、防台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建设防汛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平台势在必行,中科智水研发了这套防汛指挥调度平台,本系统面向防汛决策指挥,建成一个集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全面防汛指挥调度平台.系统先进实用,高效可靠,为各级防汛管理部门提供集汛前、汛中、汛后全方位的系统,本文将从五个部分对防汛指挥调度平台的建设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第一部分,平台定位第二部分,平台建设目标第三部分,平台总体架构第四部分,平台功能设计第五部分,平台优势管网监测信息水厂监测信息泵站监测信息河道监测信息桥区监测信息应急调度指令管网运维信息位置信息现场图片汛情信息指令信息车辆信息指令信息汛情信息指挥信息防汛指挥调度系统管网设施管理系统污水泵站SCADA车载监控系统防汛人员手持终端

移动指挥车载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客服案件信息客户服务管理系统调蓄池SCADA污水处理厂SCADA视频图像网络通讯语音通讯视频监控电视会议即时通讯800兆电台对讲系统雨水泵站SCADA河道闸坝SCADA 一、平台定位防汛指挥调度平台的建设,旨在为城市防汛和安全运营工作建立一个贯穿汛前、汛中、汛后全流程的业务支撑平台;建立一套集汛期应急调度、资源预案管理、模拟仿真为一体的协同指挥平台,实现“动态感知、资源整合、智能分析、辅助决策”,提高城市防汛管理能力,进而有效的支撑城市平安度汛.二、平台建设目标该平台的建设旨在实现四点目标,1、实现汛情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展示,2、实现防汛资源的实时监控,3、实现防汛工作信息的实时交互,4、支撑起汛前、汛中、汛后的管理工作.三、平台总体架构平台的总体架构,可以概括为四个层级: 第一层级,数据采集该平台支持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管网、泵站、城市河湖、下凹桥区等防汛要素的数据采集.平台采用统一数据采集体系进行数据采集,利用智能终端设备采集泵站数据、积水点积水数据、河道水位数据、独立雨量站数据以及人员、装备、物资等数据.统一数据采集体系提供PLC接口、上位机OPC接口、IO接口、TCP接口、串口等数据采集接口采集各种数据.第二层级,数据存储平台采用hadoop技术与关系型数据库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存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V1.0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1.概述 (1) 1.1背景描述 (1) 1.2需求分析 (2) 2.设计目标和原则 (3) 2.1设计目标 (3) 2.2设计原则 (3) 2.2.1先进性原则 (3) 2.2.2可靠性原则 (3) 2.2.3实用性原则 (4) 2.2.4安全性原则 (4) 2.2.5标准化原则 (4) 2.2.6兼容与扩展性原则 (5) 2.2.7易维护性原则 (5) 3.系统特点 (6) 3.1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 (6) 3.2多系统协同联动功能 (6) 3.3全新交互式设计 (6) 3.4层级组网和分权分域 (6) 3.5低功耗和无风扇设计 (7) 3.6兼容性和扩展性强 (7) 3.7易维护性 (7) 3.8高可靠性 (8) 4.系统总体设计 (9) 4.1系统拓扑图 (9) 4.2三级架构图 (10) 4.3系统逻辑图 (11) 5.系统接入 (12) 5.1语音接入 (12) 5.1.1各种语音通信系统互联互通 (12) 5.1.2语音中继备份 (12) 5.1.3集群对讲接入 (12) 5.1.4模拟电话、IP电话接入 (13) 5.1.5手机可视对讲接入 (13) 5.1.6单兵终端接入 (14) 5.1.7广播接入 (14) 5.1.8调音台接入 (14) 5.1.9卫星通信接入 (15) 5.2视频接入 (15)

5.4图形业务接入 (16) 5.5数据业务接入 (17) 6.调度功能 (18) 6.1通讯录调度 (18) 6.2语音调度 (19) 6.2.1查看用户信息 (19) 6.2.2单点呼叫 (20) 6.2.3组呼 (20) 6.2.4组呼通知 (20) 6.2.5选呼 (20) 6.2.6监听 (20) 6.2.7保持与取消保持 (20) 6.2.8强插 (21) 6.2.9强拆 (21) 6.2.10点名 (21) 6.2.11一键同振 (21) 6.2.12加入会场 (21) 6.3语音会议调度 (22) 6.3.1加入会场 (22) 6.3.2呼叫用户加入会场 (22) 6.3.3会场添加用户 (22) 6.3.4组呼加入会场 (23) 6.3.5选呼加入会场 (23) 6.3.6操作员单独加入会场 (23) 6.3.7会场视图切换 (23) 6.3.8踢出会场 (23) 6.3.9发言与禁言 (23) 6.3.10会场锁定 (23) 6.3.11增加会场 (24) 6.4数字录音录像 (24) 6.5视频调度 (25) 6.5.1视频显示 (25) 6.5.2视频编辑 (25) 6.5.3视频监控联动 (26) 6.5.3.1视频控制 (26) 6.5.3.2视频绑定 (26) 6.5.4视频会议联动 (26) 6.6手机可视对讲调度 (26) 6.6.1IM协同办公 (26) 6.6.2集群对讲 (27) 6.6.3视频对讲 (27) 6.6.4拨号通话 (28) 6.7二维GIS调度 (29)

四川指挥调度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通信系统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业务,指挥中心也急需一套快速、高效、可视化的指挥调度系统。 四川指挥调度系统以应用集成为手段,以减少指挥层级、畅通指挥关系为核心,以视频监控平台、电子地图作为主要载体,实现对一线的点对点、可视化的指挥。 在电子地图中综合展现视频监控、警力、警车、重点场所等资源的实时分布,实现应急处突中快速、合理、高效的资源调度和重点区域的快速布防。通过设置巡防预案精确把握警力的投放,关联警力到特定巡防区域,并结合视频巡防以及智能化巡防技术,提高系统动态巡防的整体效能,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巡防的警力人员,平台及时进行离岗报警,从而加强对巡防人员的管理。 当系统接收到报警时,电子地图将会对案发地点进行精确定位,并通过方形窗口显示案件级别、报警人、报警信息及接警一线民警的相关信息。并可将警情下发离案发点最近的警员。本系统的警卫巡逻功能可以制作摄像头巡逻预案,将预先选定的摄像头按顺序快速切换,无需多次选择。

在执行保障任务和领导人出访任务时,将保障区域,或者领导人出访的线路中的摄像头设置警卫巡逻任务,就可以随时锁定目标区域,通过上下方向键,就能快速切换监控点位。预案制作过程发现监控不足区域,可以提前规划单兵、车载监控或4G机动布控。对于重大案事件的行动,可以提前创建协同作战组,在组内下发任务、共享视图资源、通报案事件情况,在行动过程中可以实时回传现场视频、进行音视频对讲。 本系统特点: 巡防一体化 整合各类固定监控、卡口、电警、单兵、车载监控、4G机动布控等,将固定点位监控设置根据不同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分级、分组、分时间的视频空中巡防。日常民警进行网格化巡防,提高民众见警率。 指挥可视化 警力资源、重点单位、监控资源在地图位置可视化,警情处理过程可视化,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集群调度指挥系统方案

综合执法系统深圳宇隆移动互联网有限公司 2016年2月 北京国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工程规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建设原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建设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功能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解决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系统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系统应用功能特色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集群对讲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视频传输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临时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IM通信................................................. 错误!未指定书签。 集群调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人员定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键报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远程激活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自动销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查询功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自动升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网络质量检测功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断线重连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系统安全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系统案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总结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项目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