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推断题的综合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_____。

(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_____。

(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____,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答案】铝粉、铜粉。Cu+2AgNO3=Cu(NO3)2+2Ag 。硝酸铜、硝酸铝。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

【解析】

【详解】

(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铜,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铝,因此添加剂中一定含有铝粉、铜粉;(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蓝色溶液,说明铝完全反应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与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铝。(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是因为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水,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已知A一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白色沉淀;A和G,D和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_____, F的化学式__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化学反应中,A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 O2 CaCO3 3CO +Fe2O3 2 Fe +3CO2还原

【解析】

【分析】

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I是氢氧化钙,C能和I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C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钙;A是红色物质,G是黑色物质,并且A和G含有相同的元素,所以A是氧化铁,G是四氧化三铁,所以A和B反应生成C和D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B是一氧化碳,D是铁;D和E都是单质,且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E是氧气。

【详解】

(1)E是氧气,化学式O2;F是碳酸钙,化学式CaCO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CO +Fe2O3 2 Fe +3CO2;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3.现有一包不纯的Na2SO4固体,可能含有Fe(NO3)3、CaCO3、NaCl、MgCl2、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____。

(2)取固体A,加入足量稀HC1,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______,一定含有__。

(3)取少量滤液B,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______。

(4)另取少量滤液B,先滴加过量______溶液,静置,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还含有NaCl。

【答案】Fe(NO3)3Ba(OH)2CaCO3MgCl2Ba(NO3)2

【解析】

【分析】

根据硝酸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钙不溶于水,溶于酸,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所以原固体一定不含

Fe(NO3)3;(2)取固体A,加入足量稀HC1,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Ba(OH)2,一定含有CaCO3;(3)取少量滤液B,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MgCl2;(4)另取少量滤液B,先滴加过量硝酸钡溶液,排除碳酸根和硫酸根离子的干扰,静置,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还含有NaCl。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4.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F的类别相同,C、M的组成元素相同,C呈固态时俗称“干冰”。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M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写出F→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D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相互关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答案】做燃料(或冶炼金属) H2SO4 Na2SO4+ Ba(OH)2=BaSO4↓+2 NaOH 产生白色沉淀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C呈固态时俗称“干冰”,C是二氧化碳,C、M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M是一氧化碳,又因为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故A、B、D、E是单质、酸、碱、盐中的一种,只有D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故D是碱、B是酸、A是活泼金属,又因为E、F的类别相同,D与E、F之间能相互转化,综上所述可推知:A是活泼金属铁等、B是硫酸、D是氢氧化钠、E是碳酸钠、F是硫酸钠,代入验证成立。

【详解】

(1) M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

(2) B是硫酸,化学式为:H2SO4;

(3) F→D是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 Ba(OH)2= BaSO4↓+ 2NaOH;

(4)E→D是碳酸钠与可溶性钙盐或钡盐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或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

(5)二氧化碳高温下和碳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活泼金属A与盐酸或硫酸发生置换反应;BDEF属于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所以物质间没有发生分解反应。

5.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_____。

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物理;2NaOH+CuSO4=Cu(OH)2↓+Na2SO4;NaNO3或硝酸钠;排除SO42-的干扰(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

(1)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属于物理性质解答;(2) ①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解答;②根据框图中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分析解答;③根据Ba2+与SO42-不能共存分析解答。(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得出该结论的;(2)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②由白色粉末加足量水,过滤得到蓝色沉淀滤液A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向滤液A中加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B可知,将硫酸根离子反应完;再向滤液B中加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可知,原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钾。故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NO3(或硝酸钠);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排除SO42-的干扰。

点睛: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它结论。

6.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_;写出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O 化合反应 3CO+Fe2O3高温

2Fe+3CO2 Fe+CuSO4=FeSO4+Cu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框图式的推断题,抓住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特殊的性质及特殊的反应条件等题目的“题眼”,该题的题眼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且B属于单质,故可判断B 为单质铁,B与X溶液反应得到红色固体单质E,可判断为单质铜,同时得到无色气体G,

为氢气,浅绿色溶液F自然为硫酸亚铁,而A是由铜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铜

(1)物质A是氧化铜,化学式是:CuO;反应④的方程式为:2Cu+O2Δ

2CuO,基本反应

类型:化合反应

(2)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

2Fe+3CO2

(3)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考点:框图式的推断题

7.(6分)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反应条件省略,“-”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反应生成的物质)。

(1)若A、C为化合物,B、D为单质,则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写出符合该反应类型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单质,B属于糖类,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若A、C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D为黑色粉末,请说出A的一种用途:_______,B 的名称:_____________。

【答案】(1)置换反应,H2 + CuO△Cu + H2O(答案不唯一)

(2)C6H12O6(3)冶炼金属,四氧化三铁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意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H2 + CuO△Cu + H2O(答案不唯一)(2)该物质为C6H12O6(3)A为一氧化碳,B为四氧化三铁,C为二氧化碳,D为铁,则A可用来冶炼金属。

考点:框图式推断题。

8.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如图1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箭头前面的物质可以转化为箭头后面的物质;部分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没有标出)。图2所示的是部分物质的相关信息;I、J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的大。

(1)F的化学式是。

(2)物质I俗称。

(3)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写出H→E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CO2(2)纯碱或苏打(3)2H2O通电2H2↑+ O2 ↑

(4)H2SO4+BaCl2==BaSO4↓+2HCl

【解析】

试题分析:框图式的推断题,抓住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特殊的性质及特殊的反应条件等级题目的“题眼”,该题的题眼是根据图2可知:C、F是气体氧化物,且能相互转化,且C 能与氧化物A反应,故可推断C为一氧化碳,则F为二氧化碳,A为金属氧化物,故可判断气体B为氢气,则E为一种酸,F二氧化碳能与I相互转化,可判断为碳酸盐,I、J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且能相互转化,故可判断I为碳酸钠,J为氢氧化钠,H能与碳酸钠反应,且能转化为二氧化碳,故可判断也为一种酸,根据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的大,故可判断H为硫酸,E为盐酸,自然G为水,D为氧气

(1)F为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

(2)物质I是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

(3)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 O2 ↑

(4)H为硫酸,E为盐酸,故H→E的化学方程式:H2SO4+BaCl2==BaSO4↓+2HCl

考点:推断题的解答

9.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42-、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①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另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2+、SO42- Ba2+ Na+、Cl-

【解析】

【分析】

【详解】

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步骤①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 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一定不含Ba 2+;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步骤②中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 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①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但步骤①加入BaCl 2溶液后引入了Cl -,所以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Cl -;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步骤③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后,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 2+;由上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无法得出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Na +,则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

(1)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u 2+、SO 42-。

(2)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 2+。

(3)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a +、Cl -。

10.A 、B 、C 、D 、E 、F 均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已略去)。A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 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B 的化学式为_____,D →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C 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FeCl 2 2332Fe O +6HCl=2FeCl +3H O 22234Fe OH O 2H O=4F ()++(OH)e

【解析】

【分析】

根据A 、B 、C 、D 、E 、F 均含同一种元素,A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A 是铁,D 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D 会转化成铁,所以D 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 是氯化亚铁,E 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所以C 是氢氧化亚铁。

【详解】

A 、

B 、

C 、

D 、

E 、

F 均含同一种元素,A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A 是铁,D 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D 会转化成铁,所以D 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 是氯化亚铁,故B 的化学式为FeCl 2,D →E 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332Fe O +6HCl=2FeCl +3H O ,C 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2234Fe OH O 2H O=4F ()++(OH)e 。

【点睛】

A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 是铁,D 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D 会转化成铁,所以D 是氧化铁,C 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 ,C 是氢氧化亚铁。

1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气体单质,A与B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E的化学式是_______;

(2)A和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答案】H2复分解 2H2+O22H2O 制玻璃

【解析】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与B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酸钙,B是稀盐酸,D和C可以相互转化,D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C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碳酸钠,E是气体单质,盐酸会转化成E,所以E是氢气,C和氢气可以互相转化,所以C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

可。(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与B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酸钙,B是稀盐酸,D和C可以相互转化,D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C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碳酸钠,E是气体单质,盐酸会转化成E,所以E是氢气,C和氢气可以互相转化,所以C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是

H2;(2)A和B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E→C的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O;(4)通过推导可知,D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制玻璃。

点睛:首先分析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结合各物质之间的反应进行猜想推断,最后将推导的各物质进行验证,只要合理即可。

12.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六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请写出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答案】(1)CuO Fe (2)③(3)CuSO4+Fe=Cu+FeSO4 (4)制农药

【解析】

【分析】

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则D为铁,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则E 是CuSO4,Fe+CuSO4=FeSO4+Cu,F为金属单质,F是Cu。B为氧化物,B是 CuO,则C是H2SO4。Fe+H2SO4= FeSO4+H2↑,故A是H2。

【详解】

(1)由分析知,B是 CuO,D是Fe ;

(2) ①的反应是:Fe+H2SO4= FeSO4+H2↑,属于置换反应。②的反应是H2 + CuO△ Cu + H2O ,属于置换反应。③的反应是CuO+H2SO4= CuSO4+H2O ,不属于置换反应,④的反应是

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故选③;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4)CuSO4在农业上可制成农药波尔多液。

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3.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来制取绿矾(FeSO4·7H2O),实现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简易流程如下:

(1)反应①和反应③都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用NaOH溶液控制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Fe+H2SO4=FeSO4+H2↑ Fe+ Fe2(SO4)3=3FeSO4使Al3+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

【解析】

(1)反应①和反应③后都是生成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所以要进行过滤操作,以便将两者分离开来;(2)由于前面加入的硫酸是过量的,且和矿石反应生成了硫酸铝和硫酸铁,铁能够和剩余的硫酸以及生成的硫酸铁反应都生成硫酸亚铁。所以反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和Fe+Fe2(SO4)3=3FeSO4;(3)由于溶液中既有亚铁离子也有铝

离子,这两者遇到氢氧根离子都会反应生成沉淀,所以要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溶液的pH 来实现只让铝离子沉淀,而不让亚铁离子沉淀。

14.高纯氧化铁可作为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 2O 3、FeO 、SiO 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 2O 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 4)2CO 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 4)2CO 3分解]。

(1)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玻璃棒、_______、烧杯等。

(2)写出通入CO 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任意写一个)。

(3)在该生产流程中当加入(NH 4)2CO 3后,应该控制的条件是 ______ 。

(4)滤液Ⅱ中可回收的物质在农业上可做 _____

(5)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 3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漏斗 3CO+Fe 2O 3高温2Fe+3CO 2(或FeO+CO 高温Fe+CO 2) 温度控制在40℃以下(或控制溶液的酸碱度) 氮肥或肥料 32

2324FeCO +O 2Fe O +4CO 高温

【解析】

【分析】

【详解】 (1)操作Ⅰ、操作Ⅱ都是将固体与液体分开,操作为过滤,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玻璃棒、漏斗、烧杯等。

(2)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亚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FeO+CO 高温Fe+CO 2。

(3)因为40℃以上时(NH 4)2CO 3分解,因此加入(NH 4)2CO 3后,温度控制在40℃以下;(NH 4)2CO 3溶液呈碱性,所以要控制酸碱性。

(4)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中含有硫酸铵,在生活中可作为氮肥。

(5)在空气中煅烧FeCO3,是碳酸亚铁和氧气在高温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铁,对应的化

学反应方程式4FeCO3+O2高温

2Fe2O3+4CO2。

故答案为:(1)漏斗;

(2)3CO+Fe2O3高温

2Fe+3CO2(或FeO+CO

高温

Fe+CO2);

(3)温度控制在40℃以下(或控制溶液的酸碱度);(4)氮肥或肥料;

(5)4FeCO3+O2 高温

2Fe2O3+4CO2。

15.孔雀石是冶炼金属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可看成是

Cu(OH)2?CuCO3〕,还含少量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以下为“湿法炼铜”并制备其它副产品氯化钠和铁红(氧化铁)的工业流程.

资料:

①Cu2(OH)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②铁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

③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反应方程式为4Fe(OH)2+2H2O+O2═4Fe(OH)3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在获取NaCl晶体的操作Y中,使用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

___;

(2)写出盐酸与Cu2(OH)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滤液Ⅰ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至充分反应,其中发生的置换反应有______个;(4)滤液Ⅱ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X 是________________;

(5)在洗涤、干燥获取铜粉时,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孔雀石也可以制取CuSO4·xH2O,现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结晶水的x值:称取2.4g硫酸铜晶体,加热会使结晶水失去,当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时,称量粉末的质量为1.6g。则计算得x=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蒸发皿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2 HCl、FeCl2稀盐酸洗去铜表面附着的杂质 4.4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室在获取NaCl晶体的操作Y中,主要是蒸发,使用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和蒸发皿。

(2)Cu2(OH)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Cu2(OH)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二氧化硅和稀盐酸不反应,再经过过滤,得到的滤液Ⅰ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铁,在滤液Ⅰ中加入过量铁粉,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都属于置换反应,铁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属于化合反应,因此发生的置换反应有2个。

(4)由(3)可知,滤液Ⅱ的溶质是氯化亚铁,固体B是剩余的铁和反应生成的铜,因此试剂X是稀盐酸,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不反应过滤洗涤后,得到铜。

(5)在洗涤、干燥获取铜粉时,洗涤的目的是洗去铜表面附着的杂质。

(6)根据题意有:

4242 CuSO H OΔCuSO+xH O

160+18160

2.4g 1.6g

x

x

160+18 2.4g

=

160 1.6g

x

解得x 4.4

16.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炭黑及少量金属铜和锌.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从管道烟泥中回收铜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_,无色气体C是________.

(2)制作过滤器时,滤纸润湿后应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不留气泡,若有气泡,则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所加入的金属X和Zn的活动性顺序是Zn>X,则X可选________;欲除去得到的不纯的铜中的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填一种).

【答案】硫酸锌、硫酸二氧化碳过滤的速率慢 CuO+H2SO4═CuSO4+H2O 铁磁铁.

【解析】(1)管道烟泥中含有炭黑及少量金属铜和锌,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先管道淤泥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时,只有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由于酸过量,所以滤液B中的溶质是硫酸锌、硫酸,无色气体C是氢气;(2)制作过滤器时,滤纸润湿后应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不留气泡,若有气泡,则导致的后果是过滤速率太慢;(3)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4)步骤④中所加入的金属X和Zn的活动性顺序是Zn>X,则X可选铁;欲除去得到的不纯的铜中的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有磁铁,将铁吸引出来,也可以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将铁反应掉。

17.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2、H2、CO2)、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相关流程如下:

(1)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_____(写化学式)。

(2)请写出步骤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已知A为铵态氮肥,请推断该物质为_____(写化学式)。

(4)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60℃时,27.6gNH4Cl完全溶解至少需要_____g水。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高于60℃,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了,原因是_____。

③结合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在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

酸氢钠和氯化铵中,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_____(填物质名称)。

【答案】CO 2 3

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NH 4Cl 50 高于60℃时,碳酸氢钠

将会分解 碳酸氢钠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从流程中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食盐水中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该反应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做反应物,而步骤Ⅴ中的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 2O 和CO 2。

(2)步骤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3)因为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食盐水中生成A 和碳酸氢钠,已知A 为铵态氮肥,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氯离子,则A 为氯化铵,化学式是:NH 4Cl 。

(4)①根据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5.2g ,故27.6gNH 4Cl 完全溶解至少需要50g 水。

②因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所以图中温度高于60℃时,NaHCO 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的原因是:高于60℃时,碳酸氢钠将会分解。

③从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可以发现,在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中,图中温度范围内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故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碳酸氢钠。

【点睛】

本题的难点之一是:温度高于60℃,NaHCO 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的原因是什么?要根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的性质进行分析。

18.氧化镁在医药等行业应用广泛。实验室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 3,含少量FeCO 3,其他杂质不溶于水和酸)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为了提高“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____________。MgCO 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围为______________。(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 见下表) 对应离子

Fe 3+ Fe 2+ Mg 2+ 开始沉淀时的pH

2.7 7.9 9.4 完全沉淀时的pH

3.7 9.6 11.4

(3)过滤后得到滤渣2和滤液,滤渣2是______(填化学式),此时滤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422800C 2MgSO C 2MgO 2SO CO ?++↑+↑;

42800C MgSO C MgO SO CO ?++↑+↑;4800C MgSO 3C MgO S 3CO ?++↑+↑ 已知:①硫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硫的熔点约为115.2°C,沸点约为444.7°C;②高锰酸钾溶液与SO 2反应会褪色,且只吸收SO 2,不吸收CO 2;③碱溶液既吸收SO 2,又吸收CO 2。利用下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并收集。

①集气瓶B 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C 中盛放的溶液是

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Ca (OH )2溶液

b KMnO 4溶液

c NaOH 溶液

d BaCl 2溶液

②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矿石粉粹等 MgCO 3+H 2SO 4=MgSO 4+H 2O+CO 2↑ 3.7—9.4 Fe (OH )3 Mg 2+、NH 4+ b c 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为了提高“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将矿石粉粹等。MgCO 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镁、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MgCO 3+H 2SO 4=MgSO 4+H 2O+CO 2↑。

淀镁离子不沉淀,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3.7—9.4。

(3)由题意可知,碳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氧化硫酸亚铁为硫酸铁,硫酸铁与氨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铵,所以滤渣2是Fe(OH)3,此时滤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含有:Mg2+、NH4+。

(4)①由题意可知,高锰酸钾溶液与SO2反应会褪色,且只吸收SO2,不吸收CO2;碱溶液既吸收SO2,又吸收CO2,应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并除去二氧化硫,再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或者足量石灰水检验并除去二氧化碳,题干中没有说明足量,不能选用),最后收集一氧化碳,所以集气瓶B中盛放的溶液是KMnO4溶液,C 中盛放的溶液是NaOH溶液。

②混合气体通过A除去了硫,通过B检验并除去了二氧化硫,经过C中的碱溶液除去了二氧化碳,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一氧化碳,所以装置D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1)将矿石粉粹等;MgCO3+H2SO4=MgSO4+H2O+CO2↑。

(2)3.7—9.4。

(3)Fe(OH)3;Mg2+、NH4+。

(4)①b;c;②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19.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铜屑表面呈绿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已知Cu+Fe2(SO4)3=

2FeSO4+CuSO4 ,请回答:

(1)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化学式是Cu2(OH)2CO3,俗称________,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2)溶液A的溶质有___________(只写一种);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3)两种方法比较,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方法_______;方法II 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 2H2SO4+______= 2CuSO4+________操作②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降温结晶。

【答案】铜绿漏斗硫酸铜或者硫酸亚铁或硫酸 Fe2O3+3H2SO4=Fe2(SO4)3+3H2O II O2 2H2O 蒸发

【解析】

【分析】

【详解】

(1)铜绿是碱式碳酸铜的俗称;操作①是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2)铜绿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铜绿中含有杂质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过量,因此溶液A 的溶质有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硫酸;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

(3)绿色化学是指不产生污染物,而方法I 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气体,方法II 是铜与稀硫酸、氧气反应,再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产物为硫酸铜和水2Cu + 2H 2SO 4+O 2= 2CuSO 4+2H 2O ;胆矾是五水硫酸铜,故操作②是蒸发结晶。

20.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FeSO 4较多的CuSO 4少量的Na 2SO 4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列流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 4·7H 2O 晶体及金属Cu 。

(1)步骤1、步骤2、步骤3的主要操作是相同的,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

(2)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烘干,过滤后滤液中还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

(5)最后的固体单质是_____(填名称)

(6)若测得某溶液中仅有钠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这四种离子,已知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个数之比为4:5:8,若钠离子为4n 个,则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是_____。

【答案】漏斗 44Fe+CuSO =Cu+FeSO 2442=F Fe+H SO SO +H e ↑ Na +、Fe 2+ 铜 3n

【解析】

【详解】

(1)步骤1、步骤2、步骤3的主要操作是过滤,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故填:漏斗。

(2)步骤2中加入过量的铁主要是把废水中的硫酸铜反应完,也就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4Fe+CuSO =Cu+FeSO ;

故填:44Fe+CuSO =Cu+FeSO 。

(3)步骤3中加入稀硫酸是与步骤2中过量的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442=F Fe+H SO SO +H e ↑;

故填:2442=F Fe+H SO SO +H e ↑。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烘干,过滤后滤液中的

溶质是硫酸亚铁和硫酸钠的混合物,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Na+、Fe2+;

故填:Na+、Fe2+。

(5)步骤2中得到的固体是铜、铁,步骤3中加入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最后的固体单质是铜;

故填:铜。

(6)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1个氯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已知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个数之比为4:5:8,钠离子为4n个,则镁离子为5n个、氯离子为8n个;设硫酸根离子的个数为x,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即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得:

4n× (+1)+5n×(+2)= 8n×1+2x

x=3n

故填:3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