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路水运工程试理检测人员道路工程内部预测题

2017公路水运工程试理检测人员道路工程内部预测题
2017公路水运工程试理检测人员道路工程内部预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总共30道题,每题一分,共计30分)

1.矿粉的密度试验通常采用(A)法测定。A.李氏比重瓶

2.细集料的水洗法筛分试验,通过水洗的0.075mm筛余质量应为(A)。

A.试验前砂样烘干质量-水洗后砂样烘干质量

3.高速行驶的车辆对路面抗滑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粗集料(B)越高,抗滑性越好。B.磨光值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依据为(C)。

C.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不适用于(D)工程。D.高速公路大修

6.根据设计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应在(B)将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B.施工准备阶段

7.用灌砂筒测定压实度时,确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应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的距离为(C)左右。C.15mm

8.采用灌砂筒测定压实度,在灌砂过程中,如果储砂筒内的砂尚在下流时即关闭开关,则压实度结果将比正常结果(A)。

A.偏大

9.用大灌砂筒测定中粒土的现场密度时,需要测定土的含水率,取样的数量为(C)。C.不少于1000g

10.沥青针入度试验,要求25℃条件下标准针及附件总质量为(B)。

B.100g±0.05g

11.采用环球法测定沥青软化点(80℃以下),要求加热起始温度为(B)。B.5℃±0.5℃

12.测定沥青10℃条件下的延度,应选择(D)的拉伸速度。D.5cm/min

13.目前主要采用(D)筛析试验方法检测水泥的细度。D.负压筛

14.采用负压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试验前,首先应调节负压至(C)范围内。C.4000~6000Pa

15.土的重型击实试验,击实锤的质量为(B)。B.4.5kg

16.含粗粒越多的土,其最大干密度(A)。A.越大

17.土的塑限试验要求土中有机质含量不大于(A)。A.5%

18.沥青路面的龟裂、块状裂缝、坑槽、松散、沉陷、泛油、波浪、拥包损坏应按(C)计算。C.面积

19.沥青路面车辙损害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B)换算成面积。B.0.4m

20.沥青路面轻度及重度横向裂缝或纵向裂缝均以裂缝宽度(B)为评价界限。B.3mm

21.使用核子密湿度仪测定土基或基层材料的压实密度及含水率时,打洞后用直接透射法所测定的层厚不宜大于(C)。C.30cm

22.使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测定密度前,应及灌砂法的结果进行标定,对同一种路面厚度及材料类型,使用前至少测定(A)处,以求取两种方法测定密度的相关关系。A.15

23.由于沥青没有明确的固化点和液化点,通常将规定试验条件下其硬化点和滴落点之间温度间隔的(B)定义作沥青软化点。B.0.8721 24.下列指标中,(C)既可以反映沥青的热稳定性,又可以表征沥青的条件黏度。C.软化点。

25.(D)指标既可以反映沥青的感温性,又可以划分沥青的胶体结构。

D.针入度指数

26.水泥稳定材料基层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水泥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D)。D.0.5%

27.水泥稳材料施工配合比,相对于试验室配合比,含水率应增加(A)。

A.0.5%~1.5%

28.公路路面基层使用细集料有XG1、XC2、XG3三种规格,粒径分别为(B)。B.3~5mm,0~3mm,0~5mm

29.3~5mm规格细集料,应严格控制小于(B)颗粒含量。

A.4.75mm

B.2.36mm

C.1.18mm

D.0.075mm

30.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洞损坏是指(D)的局部坑洞。D.有效直径大于30mm,深度大于l0mm

二判断题(总共30道题,每题一分,共计30分)

1.对于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评定可以用三米直尺法检测路面平整度,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允许采用三米直尺法检测路面平整度。(X)

2.沥青路面压实度评定中,保证率的取值及公路等级有关。(V)

3.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常用摩擦系数来表示。(X)

4.水混混凝土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只需对沥青面层进行检查评定。(X)

5.激光构造深度仪所测的构造深度可以直接用于判断路面的抗滑性能。(X)

6.激光构造深度仪测值应及铺砂法的构造深度值建立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7(V)。

7.承载板法适用于室内测定土基回弹变形值,并经过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X)

8.当进行土基回弹模量测试时,可以不进行预压,直接进行加载测试。(X)

9.针入度指数既可以反映沥青的热稳定性,又可以表征沥青的条件黏度。(X)

10.动态剪切流变仪法(DSR)和弯曲流变仪法(BBR),均适用于原样沥青、压力老化后的沥青和TFOT(或RITFOT)后的老化沥青。(V)

11.塑性指数为12~20的黏性土适合用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V)

1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先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V)

1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2条级配曲线进行目标级配曲线优化设计,对选定的目标级配曲线,应对各档材料进行筛分,确定其平均筛分曲线及其变异系数,再按2S标准差法计算出各档材料筛分级配的波动范围。(X)

14.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不能选用水化热大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V)

15.混凝土工程使用掺混合材料的水泥时,必须加强后期养护。(V)

16.I50标准砂质量要求:为各级标准砂预配合质量,共计1350g/组±5g/组。(V)

17.现行标准采用0.08mm方孔筛筛余百分率表示硅酸盐水泥的细度。

(X)

18.粗集料的筛分试验有水洗法和干筛法。对水混混凝土用粗集料必须采用干筛法。(X)

19.水煮法试验,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10个集料颗粒,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X)

20.矿粉的密度试验应采用蒸馏水作为介质。(X)

21.容量筒应根据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选择,大一级的粒径也可选择小一级的容量筒。(X)

22.击实法可用于原状土试件制备。(X)

23.土的有机质含量试验适用于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5%的土。(V)

24.细粒土分类可用塑性图分类。(V)

25.小击实筒击实后,土样不宜高出筒顶6mm。(X)

26.砂石路面损坏分8类。(X)

27.水泥混凝土接缝料损坏分为轻度和重度,权重分别占0.8和1.0。(X)

28.路基构造物损坏包括挡墙等及工体断裂、沉陷、倾斜、局部坍塌、松动和较大面积勾(V)

脱落。

29.当采用长度为3.6m的弯沉仪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弯沉测定时,应对弯沉进行支点变形修正。(X)

30.计算代表弯沉值时,所有测得数据全部列入计算。(X)

三多项选择题(共20道题,每题2分,总共40分;每题有两个或

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选项全部正确等满分,选项部分正确按比例得分,出现错误选项该题不得分。)

1.沥青路面钻孔取样可用来测定(ABCD)。

A.路面厚度

B.混合料密度

C.材料级配

D.空隙率

2.采用路面横断面仪测定沥青路面车辙的步骤包括(ACD)。

A.将横断面仪就位于测定断面上,记录断面桩号

C.调整两端支脚高度,使其等高

D.移动横断面仪的测量器,记录断面形状

3.每车沥青混合料应测试(ABC)。

A.到达现场温度

B.出厂温度

C.摊铺温度

4.沥青黏度的试验方法较多,通常以(ABC)试验为主。

A.动力黏度

B.运动黏度

C.旋转黏度

5.目前我国对路用沥青提出的最基础指标为(ACD)。

A.针入度C.延度 D.软化点

6.(CD)指标可以表示沥青的感温性。

C.软化点

D.针入度指数

7.以下混合料中(BD)应为综合稳定类基层材料。

B.石灰粉煤灰土

D.水泥粉煤灰土

8.用于路面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分为(AC)规格。

A.11种 C.Cl-Gll

9.水泥胶砂试件养护期间,关于加水养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水槽随时加水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

B.水槽中试件的间隙及试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C.水槽中可以更换一半的水

10.现行规范对硅酸盐水泥的(ABCD)指标做出了技术要求。

A.细度

B.凝结时间

C.体积安定性

D.胶砂强度

11.粗集料的物理性质指标主要包括(ABCD)。

A.表观密度

B.毛体积密度

C.级配

D.针片状颗粒含量

12.粗集料的表观体积包括(AD)。

A.矿质实体体积 D.闭口孔隙体积

13.集料的堆积密度试验是将集料按规定的方法装填于密度筒中,集料的堆积体积由(ABCD)体积组成。

A.矿质实体

B.颗粒间隙

C.开口孔隙

D.闭口孔隙

14.测含水率的试验方法有(ABCD)。

A.烘干法

B.酒精燃烧法

C.比重法

D.碳化钙气压法

15.CR试验需制备三组不同干密度的试件,这三组试件每层击数分别为(ACD)次。

A.30 C.50 D.98

16.关于沥青路面龟裂损坏程度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按照裂区变化、散落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B.主要裂缝的宽度在2mm以下、块度在0.2~0.5m之间的为轻度龟裂

C.中度龟裂为发展期,龟裂状态明显,裂缝区有轻度散落或轻度变形

17.以下水泥混凝土路面(ABC)损害,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1.0m)换算面积。

A.错台

B.唧泥

C.边角剥落

18.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基本要求包括(ABC)。

A.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老化,外观无破损,无污染

B.土工合成材料应紧贴下承层,按设计和施工要求铺设、张拉、固定

C.土工合成材料的接缝搭接、黏接强度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应交替错开

19.下承层平整度、拱度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答案】.ABC

【解析】下承层平整度是实测项目,其拱度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20.石方路基实测项目包括(AC)等。A.压实度C.平整度

21.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划分依据(ABC)指标。

A.高温气候区

B.低温气候区

C.雨量气侯区

22.下列(ACD)混合料属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类型。

A.AC C.SMA D.ATB

23.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空隙率的大小分类,沥青混合料可以分为(ABC)。

A.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C.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24.沥青混合料由于组成材料级配不同,压实后内部矿料颗粒分配状态及剩余空隙率不同等特点,可以形成(ABC)的组成结构。

A.悬浮一密实

B.骨架一空隙

C.密实一骨架

25.按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定义,矿料公称最大粒径应为(BC)。

B.13.2mm

C.9.5mm

四、综合题[根据所列资料,以选择题的形式(单选或多选)选出正确的选项。每道大题10分,包括5道小题,每小题2分,选项全部正确得分,出现漏选或错误选项均不得分]

1.关于路面抗滑性能、渗水、错台、车辙和施工控制测试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为(D)。

①调零。

②仪器调平。

③用喷水壶浇洒测点,使路面处于湿润状态。

④校核滑动长度。

⑤清扫路面。

⑥将摆固定在右侧悬臂上,使摆处于水平释放位置,并把指针拨至右

端及摆杆平行处。

⑦按下右侧悬臂上的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过,当摆杆回落时,用手接住读数,但不做记录。

8在测点位置用温度计测记潮湿路表温度。

9重复以上操作5次。D.521463798

(2)关于沥青路面渗水测试,操作正确的有(ABCD)。

A.测试过程中,如水从底座及密封材料间渗出,说明底座及路面密封不好,应移至附近干燥路面处重新操作

B.当水面下降速度较慢,则测定3min的渗水量即可停止

C.如果水面下降速度较快,在不到3min的时间内到达了500mL刻度线,则记录到达500mL刻度线时的时间

D.若水面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基本保持不动,说明基本不透水或根本不透水,应在报告中注明

(3)路面错合测试如无特殊需要,从构造物端部起的2~5m宜每隔(C)量测一次。C.0.5m

(4)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方法要求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测点不少于(D)点。D.13

(5)半刚性基层透层油渗透深度测试在透层油基本渗透或喷酒(B)后,在测试段内随机选取芯样位置,钻取芯样。

B.48h

2.为了控制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需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请回答以下问题:

(1)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检测项目有(ABC)。

A.沥青混合料温度测试

B.沥青质量总量检验

C.半刚性基层透油层深度检验

(2)检验摊铺层的厚度可采用(AB)。

A.在混合料未冷却时,用大螺丝刀插入至沥青层底面深度后用尺量取厚度

B.利用一个评定周期的沥青混合料总量,计算该摊铺层的平均厚度(3)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应(ABD)。

A.根据需要选择初压、复压或终压阶段测试温度

B.将温度计插入沥青层的1/2处测试温度

D.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一次检测不得小于3个测点,取平均值作为测试温度

(4)沥青拌和厂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BCD)。

B.随时目测各种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混合料拌和是否均匀

C.检查控制室拌和机各项参数的设定值、控制屏的显示值,核对计算机采集和打印记录的数据及显示值是否一致

D.检测沥背混合料的材料加热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取样抽提、筛分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油石比

(5)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控制中检测油石比和矿料级配,正确说法是(ACD)。

A.通常采用离心抽提仪联合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和矿料级配

C.试验中沥青混合料的矿料总量由三部分加和,即容器中留下的集料干质量+黏附于滤纸上的矿粉干质量+抽提液中矿粉干质量

D.抽提筛分应至少检查0.075mm、2.36mm、4.75mm、公称最大粒径及中间粒径5个筛孔的通过率

3.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抗滑性能检测,采用摆式仪法,检测时的路面温度为30℃,其中一个测点处共检测3个单点,其摩擦系数的检测值分别为78、77、80,请回答以下问题:

(1)摆式仪橡胶片应及时更换,更换条件为(ABCD)。

A.橡胶片使用1年后

B.端部在长度方向上磨耗超过1.6mm

C.边缘在宽度方向上磨耗超过3.2mm

D.有油类污染时

(2)检测每个单点时,应(ABD)。

A.每个单点测定5次,

B.如5次数值中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差值大于3BPN,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并重新检测

D.如5次数值中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差值不大于3BPN,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该测点路面的抗滑值

(3)该测点的抗滑值为(A)。

A.78

(4)抗滑值的温度修正如下表所示,对于温度修正以下选择正确的是(AD)。

A.当路面温度为T(℃)时测得的摆值,必须换算成标准温度20℃的

摆值

D.换算后的抗滑值为81BPN

(5)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BD)。

B.摆式仪回摆高度越小,摆值越小,表面摩擦阻力越大

D.如果该路面的抗滑值的设计标准为75BPN,该测试点不合格

4.关于土的击实试验,固结试验,直接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粗粒土、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土的击实试验方法,说法正确的有(ABCD)。

A.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B.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并且大于或等于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按规定进行最大干密度校正

C.每次装土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简高的1/3(分3次)或1/5(分5次)

D.小试简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简顶面5mm;大试简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2)关于土体固结试验(单轴固结仪法),说法正确的有(ABCD)。

A.适用于饱和黏质土;只进行压缩时,允许用非饱和土

B.荷载等级一般规定为50kPa、100kPa、200kPa、300kPa和400kPa

C.如需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荷载率宜小于1

D.不需测定沉降速率时,则施加每级荷载后24h,测记试样高度变化

作为稳定标准

(3)关于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说法正确的有(ABCD)。

A.在试件两端抹一薄层凡士林,如为防止水分蒸发,试件侧面也可抹一薄层凡士林

B.应变在3%以前,每0.5%应变记读百分表读数一次;应变达3%以后,每1%应变记计百分表读数一次

C.当百分表达到峰值或读数达到稳定,再继续剪3%~5%应变值即可停止试验。如读数无稳定值,则轴向应变达20%的即可停止试验

D.若最大轴向应力不明显,取轴向应变15%处的应力作为该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4)关于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为(B)。

①拔去固定销,开始剪切,并每隔一定时间测记测力计百分表读数,直至剪损。

②将试样小心地推入剪切盒口。

③施加垂直压力,每1h测记垂直变形一次。

④当测力计百分表读数不变或后退时,继续剪切至剪切位移为4mm时停止,记录下破坏值。

⑤根据工程实际和土的软硬程度施加各级垂直压力,然后向盒内注水。

⑥移动传动装置,使上盒前端钢殊刚好及测力计接触,依次加上传压板、加压框架,安装垂直位移量测装置,测记初始读数。

⑦取出试样,测定其含水率。B.2653147

(5)关于粗粒土、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说法正确的有(ABC)。

A.适用于通过0.075mm标准筛的土颗粒质量百分数不大于15%的无黏性自由排水粗颗粒和巨粒土

B.干土法测定过程中,抹平试样表面后可用橡皮锤或类似物敲击几次试简壁,使试料下沉

C.湿土法测定过程中,应吸去加重底板上及边缘的所有自由水

5.某试验室拟设计一组质量比为石灰:粉煤灰:土=10:14:76的二灰稳定细粒土试件,经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为1.68g/cm2,最佳含水率为18%,压实度为96%,原材中粉煤灰的含水率为20%,土样含水率为10%,请回答以下问题。

(1)单个试件的湿质量为(C)。C.186.74g

(2)单个试件石灰的用量为(A)。A.15.8g

(3)单个试件粉煤灰的用量为(C)。C.26.6g

(4)单个试件土的用量为(B)。B.132.3g

(5)单个试件水的用量为(A)。A.12.0g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