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污染生态学期末考试重点.doc

山西农业大学污染生态学期末考试重点.doc
山西农业大学污染生态学期末考试重点.doc

1、阐述污染引起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机制.

直接毒害作用,阻碍生物正常生长发育,使生物丧失生存或繁衍的能力;污染物引起生境改变,使生物丧失生存的环境;生态系统中的富集和累积作用,使食物链后端的生物中毒而难以存活或繁育等。

2、试述污染物在植物体内迁移的影响因素.迁移方式

影响因素:植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形态差异;pH;氧化还原电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污染物间的不同效应方式:从根表而吸收的污染物能横穿根的中柱,被送入导管。进入导管后随蒸腾拉力向地上染移动。-般认为穿过根表面的无机离子到达内皮层可能有两种通路:第一条为非共质体通道,即无机离子和水在根内横向迁移,到达内皮层是通过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等质外空间;第二条是共质体通道,即通过细胞内原生质流动和通过细胞之间相连接的细胞质通道。污染物可以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通过叶片吸收的污染物也可从地上部向根部运输。不同的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分布规律存在差异。由于污染物具有易变性,可通过不同的形态和结合方式在植物体内运输和储存。根吸收的部位不同,向地上部移动的速率也有差异。此外,土壤或培养液中离子浓度的高低,能直接影响离子的运输速率。浓度过高时,离子向地上部运输的速率相应变小。土壤中离子浓度高低还影响离子的形态。重金属的物理形态不同,植物对其吸收、迁移的方式也不同。根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主要器官,大量的重金属分布在根部。流动性大的元素则可向上运输到茎、叶、果实中。叶片吸收的重金属也能向下移动。

3、试述复合污染的类型.

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其联合作用时所产生的毒性为各单个物质产生毒性的总和

协同作用:多种化学物质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各单个物质毒性的总和

拮抗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其结果每一种化学物质对生物体作用的毒性反而减弱,其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单个化学物质毒性的总和

独立作用:各单一化学物质对机体作用的途径、方式及其机制均不相同,联合作用于某机体时,在机体内的作用互不影响

4、植物的抗性指标包括几个方面?

形态解剖指标:如气孔构造、栅栏和海绵组织的比例、角质层和木栓层的厚度

生理生化指标:如细胞膜透性、细胞质含水量、醵系统活性及细胞内结合物质的含量

生态学指标:如根的分布性、根基效应状况

5、试述生物对污染的适应.

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反应,以适应污染的环境;生理上的适应性反应,包括消极和积极两方面;遗传上的适应性,包括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变化和遗传基因自身的变化

6、试述我国氧化塘的主要特点.

充分利用地形,工程简易;超大型氧化塘工程;净化和利用相结合;广谱、高效和稳定的净化能力;人工强化系统塘的研究和应用

7、生物对污染适应的两重性:第-?是对污染物引起的“自然”环境的改变的适应以及对污染引起生物的生理变化的适应;第二是生物对污染物自身的适应。前者是间歇性的,后者是直接性的

8、温室气体的主要类型及其来源.

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氧化亚氮、臭氧及氟氯炷类

二轲化碳:主要是来自化石燃料在燃烧的避!程中被轲化成二轲化碳;石灰岩被制成水泥的过程也释放出二轲化碳;土地的开发利用减少了植物吸收二轲化碳的量。甲烷:甲烷为缺氧倏件下有机物腐烂时产生,或因化石燃料燃烧或天然气直接逸出,有一半以上的甲烷是人为造成的(如农业、天然气使用以及垃圾掩埋等),其余则为自然界的排放。氧化亚氮:主要来源包括自然界以及人为排放。主要来源包括化学肥料、热带雨林砍伐、土地利用改变(森林转为牧草或农作耕地)、农业活动刺激土壤排放。氟氯碳化物:氟氯碳化物为人造化学物质包含清洁溶剂、泡沫喷出媒介、防燃剂、冷媒等

9、化学元素的拮抗规律:

两元素之间由于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颉祯:①凡两种元素能生成难解离的稳定化合物的,他们之间便可能存在着生物的颉颓。例子:硫对铜和铁的颉颓,表现为硫化物对含Cu、Fc的呼吸前、细胞色素氧化酣、过轲化氢酶等的明显抑制,这肯能与生物相应的CuS、 FuS

有关,从而破环曲的空间构造②凡两种元素能生成稳定络合物的,他们之间便可能存在生物颉顽作用。例子:络合能力很强的氟离子有可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而且其络合物稳定常数越大,颉祯作用越明显③凡两种元素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生物颉祯作用。例子:Cr6+在红细胞中还原成Cr3+时,使血红素中的Fc2+氧化成Fc3+,破坏血红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 从而表现出Cr6+ -Fe2-的颉顽作用2.破坏金属酶的辅基或金属蛋白的蛋白质活性基团而产生颉顽①干扰离子与生物体中的有机质更稳定的结合,从而使机体中某些元素被置换出来。例子:某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小于ZnS溶度积时,该金属离子便可对Zn产生颉放作用。②由于干扰离子的轲化还原作用,使辅基中的双硫键还原、裂解,导致酶破坏,从而使酶中的金属元素随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重金属作用于金属酶中蛋白质的硫基或成基,使蛋白质变性,使金属酣失去活性,表现为重金属离子对金属啊中的有益元素的生物颉放。 3.使金属酶反应体系受阻而产生颉祯4.相似原子结构的元素有?机络合中与相取代而造成的颉顽

10、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机制:外部排斥和内部忍耐的综合结果。①通过形态学机制,生理生化机制,生态学机制等将污染物阻挡在体外;②通过结合固定,代谢解毒,分室作用等过程将污染物在体外富集、解毒。解毒是抗性的基础。

11、根际效应:分泌化学物质到根际环境,改变根际的理化性质如pH、氧化还原性质等,从而降低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根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微生物具有吸引力,大量的微生物聚集在根的周围,其中有些微生物具有吸收、富集、分解污染物的作用。改变根际污染物浓度过程一向根际分泌螯合剂;形成跨根际氧化还原梯度;形成跨根际PH梯度。

12、污染物排出生物体内作用分类:①生物体对污染物来说只是一个通道,污染物进入体内后不经过任何转化即可排出体外;②污染物进入体内后很快就与体内物质结合后排出体外;污染物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后直接排出体外;。污染物经过体内轲化还原水解后再和其他物质结合排出体外。

13、导致生态系统复杂性降低的原因:污染宜接影响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础;污染大大降低了初级生产,从而使依托强大初级生产量才能建立起来的各级消费类群没有足够的物质和能量支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趋于简单化。

14、污染条件下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的原因:①在污染条件下,种群的敏感性个体消失,这些个体所具布■的特异性遗传多样性也不复存在,从而使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②污染引起种群的规模减小,由于随机的遗传漂变,降低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污染引起种群数量减小,以至于达到了种群的遗传性学瓶颈,即使种群最后实现了完全的适应,并恢复到原来的种群数量时,由于建立者效应,从而造成遗传来源单一,遗传变异性的来源也大大降低。

15、污染条件下生物种群适应性分化的过程包括:污染物作用下种群中敏感个性消失,种群规模减小;达到适应污染阈值最低要求的个体,不断扩大在种群中的比例;抗性个体在种群中的比率扩大,并通过种群内的基因重组,不断提高抗性水平,同时外来基因的流入,提高种群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

16、污水灌溉净化污水的净化机制:物理化法吸附和交换吸附作用;生物氧化作用;化学和光化学降解作用;植物的吸收和代谢作用。

污水灌溉存在的问题:①污染物含量超过生态系统的净化阈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受到破坏,可导致污染物沿食物链迁移和富集;②有机物过多时,土壤易缺氧,厌氧产生甲烷、硫化组等气体和铭酸、布?机酸和隔类;③微量元素过量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④ 油分过多,隔绝轲的供应;⑤有机氯、重金属元素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⑥城市生活污水和医院废水,含有大量致病细菌和病毒,引起土壤污染

污水灌溉前污水处理措施:利用氧化塘处理污水,再用于农灌;排灌渠道的净化作用

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机制:物理沉淀作用去除M浮物;物理沉淀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化学固定作用和植物吸收作用去除重金属;轲化还原作用和植物吸收作用去除锹;化学固定作用和植物吸收作用去除磷;物理沉淀作用和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去除病原微生物

17、温室效应的后果:增温-在过去100年内,全球评价升温0.5度;海平面上升一 100年内,海平而升高10~20厘米;降水量变化一中高纬度地区降水量增加,热带、亚热带地区降水量变化不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作物北移不利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作物产量增加,但质量下降)对气候带、植被分布的影响;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温室效应的解决对策:①温度、湿度的变化,必然迫使我们要相应调整农业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②保护森林、造林绿化是减少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减少C02的排放量是减缓增温的重要保证。

18、我国酸雨的特点:频率高,酸度大;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

酸雨形成来源与机制机制:①污染物及来源:污染物主要有S02、S03、H2S、NO、N20、HNO3、NH3、CL-、HCL等。SOX的天然来源是来自海洋的硫酸盐烟雾、经细菌分解后的有机化合物、火山爆发以及森林火灾所释放的硫化物。②形成机制:a.被光化学氧化剂氧化b.在金属触媒作用下,产生氧化作用c.被空气中的固体粒子吸附和催化,形成硫酸烟雾。

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与酸性氧化物的浓度及转化条件有关;与天气形势和降水有关;与土壤地带性差异有关

酸雨的防治:①减少S02等酸性物质的排放一选洗高硫煤,改变民用煤的燃料结构,用其他燃料代替煤;②筛选对酸雨敏感的指示植物和抗酸雨植物

19、化肥施用不当对土壤的危害: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②施肥过程中产生的F-、Cl-、N03-、N02-对土壤的污染③由肥料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反射性污染④施用化肥对土壤和生物的影响

20、生物吸收污染物后降低毒性的过程:①污染物与生物体内某些成分络合,不能参加代谢活动,毒性降低,在生物体内富集;0 污染物在酶的作用下,毒性江都或者彻底分解,毒性消失,加速生物体的吸收,增加富集量。

21、S0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①抑制二磷酸核酮糖峻化酸的活性,组织对C02的固定;②使光系统H和非环式光合磷脂化受阻,影响ATP的合成,是光合作用速度降低;③S02改变细胞液的PH,并使叶绿素失去Mg2+离子而抑制光合作用;④S02进入叶肉细胞后与a-醛结合成羟基碘酸。抑制酶的活性,组织气孔的开放,抑制C02的固定、光合磷酸化、ATP的形成和H+ C1-的跨膜运输。

22、铭破坏叶绿素的机制:铭进入叶绿体内后部部分的积累过多,直接破坏叶绿体结构和功能;间接通过拮抗作用干扰植物对Fc 和Zn 的吸收转移,阻碍营养物质向叶输送,使之度失合成叶绿素的能力;镉使叶绿酶活性增加而使叶绿素分解。

23、试比较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抗性作用的异同。

答: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抗性作用基本相同,可以大致归结为四个途径:1.避性 2.螯合或代谢转化入体内的污染物 3.改变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使其对毒物的敏感性降低4.植物将进入体内的有■毒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其中,微生物对污染物抗性作用除上述四种途径外,还有一种是质粒对微生物的抗性。在-?般条件下,质粒的得失对细菌生长影响不大,但在特殊环境中, 质粒的存在与否对细菌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质粒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抗性质粒和载体质粒,其中抗性质粒与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关系密切。质粒具有转移性和消除性,通过转移和消除质粒可研究质粒在细菌中的功能。在不同细菌中发现了与生物抗性有关的不同质粒。这些质粒有的可单独产生抗性功能,有的要与细菌染色体编码的产物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产生抗性。根据质粒抗性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抗药质粒,指能分解各类抗生素的质粒,如抗氨节青霉素、四环素的PBR322质粒;污染物外排质粒,是指参与将污染物排出体外的质粒,如一些参与将重金属镉、锌外排的质粒,如质粒P1258、质粒pT147等;降解性质粒,此类质粒种类最为繁多,现己发现能降解各类污染物的不同质粒,根据其降解对象不同可将降解质粒分为四类:①假单胞菌属中的石油降解质粒,其上编码可降解石油及其衍生物如樟脑、辛烷、蔡、水杨酸盐、甲苯和二甲苯等的酶类。②农药降解质粒:如编码降解2, 4-D,六六六等农药的前类的质粒。③化工污染物降解质粒:如对氯联苯和尼龙低聚体降解质粒等。④抗重金属离子质粒:目前研究最清楚的抗重金属质粒是抗汞质粒。

24、为什么说环境污染是现存生物面临的全新环境?植物应对这种环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工业革命以来短短数白年中,环境污染使大气、水体、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由于大气环流和生物圈环境的一体化,使这种改变不仅局限在城市或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而且使地球的各个角落程度不同都受到了污染。目前,这种作用正在以惊人的加速度发展。已有的研究表明,除地球历史时期的部分地质灾变以外,儿乎没有哪-个时期的环境变化象当今的环境污染那样快速而高强度地改变着全球的环境而貌。由于环境污染发生的速度快、强度大,范围广,构成生物系统发育过程中从未有过的全新环境形式。在进化过程中长期处于单一环境的生物,很难适应这种环境的变迁,有的分布区退缩到偏僻的地带,有的则会消失;另一方面,污染的选择力大于“自然”环境的选择力,大多数生物因此改变了适应及进化方向,以前主要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现在转而对人类改变的污染环境的适应,生命的进化进程程度不同地都要被打上对污染适应的烙印。

植物应对环境污染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长期污染条件下,植物与环境间的生态效应以及植物与环境间的适应进化问题。在长期的污染条件下,植物的这种生态效应包括两个方而,其一,不能适应污染的生物,种群衰退,物种消亡,弓1起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其二,能够适应的生物,在强大的污染选择作用下,将产生快速分化并形成了旨在提高污染适应性的进化取向。由于对污染的适应机制不完全等同于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机制,从而使生物改变了自己“自然”进化模式,发生了适应污染的进化。

25、简述监测生物的筛选原则。

答: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和群落等各层次对环境污染程度所产生的反应来阐明环境状况,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针对大气污染的监测生物筛选——大气受到污染时,生物会不同程度地作出反应,如某些动物的生病、死亡或成群迁移;植物叶片的变色、脱落或枯死等;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等。因此,可以利用生物对大气污染的这些异常反应监测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了解大气质量状况。利用指示植物来监测大气质量,既灵敏可靠,乂简单易行。例如S02的指示植物有紫花苜蓿、棉株、大麦、小麦、大豆等;氟化物指示植物有唐莒蒲、金养麦、葡萄等;NOx指示植物有■烟草、悬铃木、番茄等;POPs指示植物有■地衣、苔酢等;针对水污染的监测生物筛选一水体监测时,可以用鱼、原生动物、水生植物或微生物作监测生物;针对土壤污染的监测生物筛选——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重金属、农药、化肥、洗涤剂等。生活在污染土壤上的生物,其生活力、代谢特点、行为方式、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体内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因此土壤生物的这些特征变化可以用来监测土壤污染的成分和浓度。通过利用一些对特定污染物较为敏感的植物,以此作为土壤污染物的预测和监测指示。Cu的指示植物有马齿苑科、唇形科、罂粟科等;Pb、Zn的指示植物有■豆科、马齿尼科等。土壤动物是反映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生物,当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发展到一定限度时即会影响到土壤动物的繁衍和生存,甚至死亡。研究表明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土壤动物种类数量随污染程度的减轻而逐渐增加,并旦与重金属的浓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26、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生物防治方法。

答:危害:由于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劣,造成一系列影响和损失,主要方面是:感官恶化,不利观光,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直接导致感官性状恶化,不仅透明度低、水色不良、表而有“水华”现象,藻体成片成团地漂浮,而且导致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产生大量的CH4、H2S和NH3等气体,散发出难闻臭味,降低旅游价值;鱼类窒息或中毒死亡:富营养化水体中溶解轲降低,特别是深层水呈缺轲状态,影响鱼类及其它需氧生物的生存直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富营养化水域中大量繁殖的微泡藻等蓝藻死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硫化氢等物质,对鱼类有直接毒害,甚至造成鱼类死亡;影响作物生长:以富营养化的水作灌 '溉用水,由于水中含有?机质过多,会使土壤还原性过强,产生大量H2S、CH4和有机酸,造成作物生理障碍,影响养分吸收。用富营养化的水灌'溉水稻,会抑制水稻苗期根生长,造成中后期徒长、倒伏、病虫害多,成熟不良;水质变劣,净化我用增高:富营养化导致水质变劣,不宜饮用,造成城市供水困难。由于水体的沉淀、凝聚、过滤等处理遇到困难,必须增加净化我用。另外,由于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旦可能有腐蚀性,有颜色,影响水质,降低工业产品品质;加速湖泊衰亡:富营养化的湖泊中,浮游藻类大量繁殖,以其为生的水生原生动物大幅度地增加,它们的排泄物、残体和过剩的浮游植物残体伴随流入湖泊的泥沙,不断在湖底堆积,使湖床逐渐抬高,湖水变浅,沼泽化,加速了衰老进程。我国目前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的湖泊,淤积现象十分严重。

生物防治方法:污泥法除氮“生物脱氮主要由硝化和脱藐两个工序组成。三段污泥法是生物脱氮的最经典的方法;活性污泥法除磷;利用微生物对磷的过量摄取,使磷进入活性污泥中。在排水处理系统中,如果在厌气条件下,活性污泥中的磷容易以P043-的形态被排放,若使该污泥返回到好气条件R可使被排放的磷和水体中的磷再次被污泥摄取;种植高等水生植物;植物能降低水体中的BOD 和COD。(四)建立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以初级生产者、消费者(食草动物、杂食性动物等)和分解者组成的水生生态系统,既能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乂能提供足够的生物产量,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最佳方案。

27、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减少植物对土壤中污染物的吸收?

答:(1)土壤类型和特性不同,能影响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吸收。某些重金属常形成络合物,其溶解度提高后,增加根系对它的吸收。(2)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愈多,提供了更多的能沉淀、络合污染物的基团,从而对污染物吸附能力愈强,根系吸毒量就愈少。(3)不同类型的金属离子,被土壤吸附的数量、强弱是不同的。粘土矿物、蒙脱石和高岭石对金属离子吸附都有?差异。金属离子被土壤胶体吸附是它们从液相转入固相的重要途径之一。金属元素若被吸附在粘土矿物表而交换点上,则较易被交换,如被吸附在品格中,则很难被释放。(4)金属离子形成有机螯合物后,植物对它们的吸收主要取决于所形成螯合物的溶解性。(5)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有■物理和物理化学吸附两类。其中主要是物理化学吸附(或称离子交换吸附)。(6)根据土壤能吸附、螯合、络合污染物的特点,因此, 可以从改良土壤入手以减少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7)添加腐殖质等土壤改良剂还能影响重金属形态的变化,进而影响植物的吸收。(8)污染土壤上石灰加Ca、Mg、P肥处理对重金属迁移、积累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对作物的效应,结果表明处理后可减少重金属向作物籽实的迁移和积累。

四、论述题

1、描述一次水污染事件,并表述自己对防止类似事件发生采取的应对措施。

2006白洋淀死鱼事件:2006年2月和3月份,素有“华北明珠”美誉的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洎白洋淀,相继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调杳显示,水体污染较重,水中溶解氧过低,造成鱼类窒息是此次死鱼事件的主要原因。这次事件造成任丘市所属9. 6万亩水域全部污染,水色发黑,有臭味,网箱中养殖鱼类全部死亡,淀中漂浮着大最死亡的野生鱼类,部分水草发黑枯死. 措施:1、健全水污染防治制度和体系。建立集中管理、流域管理体制,将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治、水生态安全保护等纳入-?体化轨道。2、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杳。3.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市水环境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4、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5、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目的,所以要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2、描述一次土地染事件,并表述自己对防止类似事件发生采取的应对措施。

江西铜业环保污染事件:白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上游德兴市布■色矿山企业的生产,乐安河流域每年接纳的“三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000多万吨,质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毒非金属污染物种类有"20余种。乐安河流域因此9000多亩土地绝收荒芜,上万亩耕地严重减产,9个沿河渔村失去经济来源,相关人群重金属中毒病症利奇病怪症时有发生。措Mi:(1)加强对于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治理和综合利用,防止向土壤任意排放含各种污染物质的废物;(2)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3)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4)慎重推广污水灌'溉,对灌'溉农田的污水要严格进行监测和控制,最好使用处理后的污水灌田。

3、描述一次大气染事件,并表述自己对防止类似事件发生采取的应对措施。

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1984年12月3 D凌晨,博帕尔布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 一座存贮45吨异氤.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1小时后有?毒烟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首先是近邻的两个小镇上,有?数百人在睡梦中死亡。随后,火车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一周后,2500 A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这次事故还使 20多万人双目失明。

措施:(1)加强对于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治理和综合利用,防止向空气任意排放含各种污染物质的废物;2加大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3、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而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4、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5、植树选林、绿化环境。绿化造林是废气处理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