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记录出入量

怎样记录出入量
怎样记录出入量

怎样记录出入量

维持体液平衡,即摄入液量与排出液量大致相等,是减少水肿、纳差、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发生率的重要前提,是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保证。因此,认真记录出入量,以达到体液平衡,是腹膜透析治疗的关键环节。我们希望患者养成每天记录出入量的习惯。在腹透日记上,有以下关于入量和出量的项目需要记录:

1、液体:是指摄入的各种液体状食物的量,如果汁、牛奶、汤类、酒类等,它们的含水量就是用量杯测得的实际毫升数。

2、食物:是指摄入的各种食物的含水量,它们的含水量等于实际的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如火烧100g的含水量=100g含水百分比(30%)=30g。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见附表。

3、输液量:是指静脉输入的各种药物,如葡萄糖水、盐水、血浆,它们的含水量就是实际毫升数。

4、尿液:是指24小时内排出尿液的实际毫升数。

5、粪便:是指24小时内排出粪便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干便、糊状便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稀便的含水百分比为90%。

6、呕吐:是指24小时内呕吐物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偏干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偏稀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为90%。

7、汗液:是指24小时通过体表蒸发和排出的汗液,通常计为500ml,体温每超过正常(37.3C)的1C,汗液多计100ml。

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

主食类

粥米饭、红薯、土豆、

藕、山药、芋头馒头、饼、火烧、油条面条、面包、油饼

90% 70% 30% 菜类

豆腐和各种新鲜蔬菜新鲜肉类、

豆腐干、蛋类

鱼虾类

各种熟食(酱肉、

火腿类、烤鸭、

肉串、炸鸡)

粉丝、腐竹、各种

干货(豆、菇、

木耳、海带、肉松)

90% 80% 50% 10% 水果类:含水90%。冰淇淋和酸奶:含水80%。点心类(饼干、蛋糕、糖、巧克力等):含水10%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 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 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 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 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 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单位用ml 表示。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 提示。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 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 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4、每天出入水量24小时总结数量记录于三测单上,记录方法为:今天7:00 的总结记录在三测单昨天的日期相应栏内。由夜班记录。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时间: 参加人员; 原则:明确重要性、选择好工具 勤沟通记录、及时给反馈 患者液体摄入量、排出量的计算和记录是基础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存在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容易被护理人员忽视。出入量的记录,怎么记才能更准确? 入量 首先,护士应记录患者所有的静脉液给液量、经胃管摄入液量。如果患者可以经口进食,需要记录患者经口摄入的液体(通常以毫升为单位)和患者摄入的食物(描述尺寸)。临床中对患者各种饮食水量的计算普遍缺乏科学标准。如患者服药时经口进少量水经常被忽视。此外,固体食物的含水量、肌注和静脉推注的药液因为剂量小,也经常被忽视。 汇总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入量,主要包括: ①固体食物含水量: 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 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 ②饮水或饮料量记录: 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容器计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 ③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营养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 ④各种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注射的各种药物液体含量等。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出量 出量,主要包括尿液,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液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每班交班前,护士应清空尿袋及引流袋,将尿量、引流量和呕吐总量纪录在出入液量登记表上。以往的研究显示,护士对呕吐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计算及记录是薄弱环节,普遍存在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易测量的无形失水量的漏记。 接下来汇总一下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出量: ①尿量:用有容量的专用量杯量取,尿失禁者留置导尿管记录或是用尿布湿称重的方式将增加的重量千克按尿比重换算成毫升量。 ②各种胸腹腔、胃肠减压液量用量杯量取记录。 ③粪便量:100~300 g/d 含液量约 150 mL, 若为稀水便应排入便盆, 再倒入量杯, 酌情加已知容量水, 量取总量后减去已知水容量既得粪便含水量。 ④呕吐物亦同上大便含液量换算方法。 ⑤伤口渗液或汗液: 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干床单等重量既得液体重量, 然后换算成毫升量。 对于没有尿管的患者,在便盆内放置一次性尿液收集盆并指导患者将全部尿液留置于尿液收集盆内,避免测量误差。指导患者在需要清空一次性尿液收集盆时通知护士,切勿将尿液收集盆移走。护士在每次清空尿液时须将尿液倒置量杯内,严格记录尿量。 出入量该由谁记? 正常情况下,护士理应对住院患者的饮食、用药、排泄等相关情况全面掌握,从这个角度讲,出入量是应当由护士记录的。然而,由于大部分医院存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护士能够完成常规治疗护理项目已属不易,定时记录患者出入量很难做到。国外研究也显示,在记录出入量的过程中,患者积极参与是很重要的,能够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 概念 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4.0,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 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 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 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 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 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 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四、出入量测量方法

24小时出入量

宜兴市十里牌医院 2015年普外科护理业务学习 时间:2015-05-12 主持人:郑也承内容:24 小时出入水量 参加人员签名: 阅后人员签名: 液体是组成人体物质的体液部分,它构成人体的内环境,正常体液保持着恒 定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人体出现呕吐、腹泻、高烧、大汗、创伤、手术、感染、禁食、胃肠减压等各种病理现象时,均可能出现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失衡。 一、记录24h 出入量的临床意义 准确地记录24h 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 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 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 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 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 300 mL ,共计2000~2500mL 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

皮肤蒸发约500 mL ,共计:2000~2500mL 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C,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 ;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四、出入量测量方法 称重法 (1 )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 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 伤口渗液或汗液 (4) 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 (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量杯法 (1) 饮水量记录,口服水剂药物: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器皿记录患者饮水量, 若为糊状食物或牛奶应量好水量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2) 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及粉针剂需溶媒稀释的溶媒体含量等。 (3) 留置导尿和使用尿袋的病人,需用量杯记量。 (4) 胃肠减压抽出液量

出入量记录解决方案

汇总丨出入量记录解决方案及赠书说明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存在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容易被护理人员忽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刊日前在“中国护理管理”微信平台有奖征集解决方案。经整理,今日将这些方案或建议汇总如下,感谢护理同道的积极参与! 解决方案一 方案提供者:陈盼盼,主管护师,本科 工作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大多数人认为,患者在医院住院,所有的护理包括记出入量理所应当由护士来完成,现实中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可在慢性疾病管理中,其宗旨是通过医护人员教育、培训,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的知识,其核心理念是强调患者在慢性疾病中的中心作用,从而提高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在医院治疗很重要,可后期的居家自我管理更为重要。为住院患者记录出入量是护士的本职工作,可如果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能让患者掌握此项工作,而护士只起督促、指导作用,能使此项工作准确地完成,对患者日后的疾病管理无疑是有益的。因此,我觉得,在患者能够掌握记出入量的基础上,可以由患者来完成,护士在其中主要起指导、督促的角色。 2出入量怎么记? 24h入量包括输液/输血/饮水和食物含水量,24h出量包括显性失水量和不显性失水量,其中显性失水量包括显性失水: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穿刺液、弓I流液、伤口渗出液,非显性失水:指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每日约300-500ml (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除外)。

入量: (1)放置固定的电子秤于固定位置,家属对每次摄入的固态食物进行称量,记录食物重量,根据食物含水量表进行换算。 (2)制定统一的食物含水量对照表,贴在电子秤旁边便于查找对照,并分发给每一位需记出入量的患者,增强其认知度。 (3)制作食物模型,加深对食物含水量的参照。 (4)饮水时使用带刻度的杯子。 出量: (1)准备一个小桶,排每日7时至次日7时的小便于桶内,次日7时,测量总量。 (2)加强宣教准确量取大便量的重要性,将大便排在便盆内,称量后根据大便的软硬程度换算含水量。 (3)自制测量工具(对尿便混合的测量),此测量器皿能有效科学的解决 测量大便困难的窘境,将大便与尿可以有效的分离,分别量取排出量。此小发明已申请专利,专利号为:201520738886.X。 (4)穿刺液、引流液必须用量杯量取,不能依靠引流袋。 (5)渗出液和汗液的计量可分别采用称量伤口敷料和衣物重量增加的方法来计算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时间: 参加人员; 原则:明确重要性、选择好工具 勤沟通记录、及时给反馈 患者液体摄入量、排出量的计算和记录是基础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存在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容易被护理人员忽视。出入量的记录,怎么记才能更准确? 入量 首先,护士应记录患者所有的静脉液给液量、经胃管摄入液量。如果患者可以经口进食,需要记录患者经口摄入的液体(通常以毫升为单位)和患者摄入的食物(描述尺寸)。临床中对患者各种饮食水量的计算普遍缺乏科学标准。如患者服药时经口进少量水经常被忽视。此外,固体食物的含水量、肌注和静脉推注的药液因为剂量小,也经常被忽视。 汇总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入量,主要包括: ①固体食物含水量: 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 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 ②饮水或饮料量记录: 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容器计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 ③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营养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 ④各种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注射的各种药物液体含量等。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食物单位原料重量 (g) 含水量(ml)食物单位 原料重量 (g) 含水量(ml) 米饭1中碗100 240 松花蛋1个60 34 大米粥1大碗50 400 藕粉1大碗50 210 大米粥1小碗25 200 鸭蛋100 72 面条2两100 250 馄饨1大碗100 350 馒头1个50 25 豆浆1大杯350 330 花卷1个50 25 牛奶1大杯250 217 烧饼1个50 20 蒸鸡蛋1大碗60 260 油饼1个100 25 牛肉100 69 豆沙包1个50 34 猪肉100 29 菜包1个150 80 羊肉100 59 水饺1个10 20 青菜100 92 蛋糕1块50 25 大白菜100 96

第十五章 记24小时内出入液量(1)

第十五章记24小时内出入液量 正常人液体摄入量与排出量应保持动态平衡。当病人休克,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或有心脏病,肾脏病及肝硬化腹水时,需记录病人昼夜摄入与排出量。了解病人体内液体平衡情况,对动态掌握病人病情,协助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因此,护理人员要掌握记录出入液量的方法。 【用物】 10% 大量杯,小量杯,标签纸(可用一次性胶布代替),黄布条,笔,出入液量记录单,弯盘,治疗盘,一次性水杯(或病人透明水杯)。【操作程序】 75% 1.评估病人,耐心解释,以取得合作。 5%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并携用物至创旁,核对床号,姓名, 再次说明。 10% 3.在床尾系挂蓝布条标记。 5% 4.以一定的毫升数为单位,分次向病人杯内倒入100~150ml水, 依次在透明杯上贴好标签纸,向病人说明有关的测量方法。 20%

5.清醒合作病人排尿要求排入容器内,用量杯测量,或集中在 一个容器中定时测量。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定时测量,记录。 15% 6.随时观察并记录出入液量。 5% 7.每日于7am总结并在护理记录单及体温单的相应栏目内记录。 10% 8.处理用物,洗手,取口罩。 5% 【操作速度】 完成时间限8min分钟以内。 【仪表】 5% 【服务态度】 5% 【理论要点】 5% 1.目的 (1)限制摄入量,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 1 (2)观察出入量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1

(3)观察应用利尿剂,脱水药物的效果。 1 2.注意事项 (1)病人饮水杯须用透明容器。 0.5 (2)尿失禁病人上留置导尿管。 0.5 (3)计算要准确,测量时眼睛平视与刻度平齐。 1 【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2.仪表,服务态度1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按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5.计算不准确扣10分。 6.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间的20%扣1分。 第十六章隔离技术 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传染病人和带菌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传染病人采

怎样记录出入量

怎样记录出入量 维持体液平衡,即摄入液量与排出液量大致相等,是减少水肿、纳差、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发生率的重要前提,是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保证。因此,认真记录出入量,以达到体液平衡,是腹膜透析治疗的关键环节。我们希望患者养成每天记录出入量的习惯。在腹透日记上,有以下关于入量和出量的项目需要记录: 1、液体:是指摄入的各种液体状食物的量,如果汁、牛奶、汤类、酒类等,它们的含水量就是用量杯测得的实际毫升数。 2、食物:是指摄入的各种食物的含水量,它们的含水量等于实际的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如火烧100g的含水量=100g含水百分比(30%)=30g。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见附表。 3、输液量:是指静脉输入的各种药物,如葡萄糖水、盐水、血浆,它们的含水量就是实际毫升数。 4、尿液:是指24小时内排出尿液的实际毫升数。 5、粪便:是指24小时内排出粪便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干便、糊状便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稀便的含水百分比为90%。 6、呕吐:是指24小时内呕吐物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偏干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偏稀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为90%。 7、汗液:是指24小时通过体表蒸发和排出的汗液,通常计为500ml,体温每超过正常(37.3C)的1C,汗液多计100ml。 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 主食类 粥米饭、红薯、土豆、 藕、山药、芋头馒头、饼、火烧、油条面条、面包、油饼 90% 70% 30% 菜类 豆腐和各种新鲜蔬菜新鲜肉类、 豆腐干、蛋类 鱼虾类 各种熟食(酱肉、 火腿类、烤鸭、 肉串、炸鸡) 粉丝、腐竹、各种 干货(豆、菇、 木耳、海带、肉松) 90% 80% 50% 10% 水果类:含水90%。冰淇淋和酸奶:含水80%。点心类(饼干、蛋糕、糖、巧克力等):含水10%

怎样记录出入量

维持体液平衡,即摄入液量与排出液量大致相等,是减少水肿、纳差、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发生率的重要前提,是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保证。因此,认真记录出入量,以达到体液平衡,是腹膜透析治疗的关键环节。我们希望患者养成每天记录出入量的习惯。在腹透日记上,有以下关于入量和出量的项目需要记录: 1、液体:是指摄入的各种液体状食物的量,如果汁、牛奶、汤类、酒类等,它们的含水量就是用量杯测得的实际毫升数。 2、食物:是指摄入的各种食物的含水量,它们的含水量等于实际的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如火烧100g的含水量=100g含水百分比(30%)=30g。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见附表。 3、输液量:是指静脉输入的各种药物,如葡萄糖水、盐水、血浆,它们的含水量就是实际毫升数。 4、尿液:是指24小时内排出尿液的实际毫升数。 5、粪便:是指24小时内排出粪便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干便、糊状便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稀便的含水百分比为90%。 6、呕吐:是指24小时内呕吐物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偏干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偏稀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为90%。 7、汗液:是指24小时通过体表蒸发和排出的汗液,通常计为500ml ,体温每超过正常(C)的1C,汗液多计100ml。 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 主食类 粥米饭、红薯、土豆、 藕、山药、芋头馒头、饼、火烧、油条面条、面包、油饼 90%70%30%菜类 豆腐和各种新鲜蔬菜新鲜肉类、 豆腐干、蛋类 鱼虾类 各种熟食(酱肉、 火腿类、烤鸭、 肉串、炸鸡) 粉丝、腐竹、各种 干货(豆、菇、 木耳、海带、肉松) 90%80%50%10%水果类:含水90%。冰淇淋和酸奶:含水80%。点心类(饼干、蛋糕、糖、巧克力等):含水10%

2020年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入量即进入病人身体内的量和生理代谢产生的水,而出量包括隐性失水和显性失水.具体得查相关资料. 出量就是大小便+呕吐物+胃液之类的。一般有尿袋就直接把数算起来,如果没有,就用尿壶。如果用尿片的,就需要称一下多重来估算。 入量就是吃进去喝进去的东西,还有一天下来的补液量。 本人曾经拜名医为师,学习临床医学,熟读病历上万,所回答的全部都是个人见解和经验,不抄网上的答案,网上没意义的答案害人害己,延误病情,误导病者,本人深深反感,如果支持我,请把我的答案采纳,谢谢,欢迎以后有什么不懂的来问我,再次谢谢,这样把,说得太复杂呢,我怕阁下听不懂,反而延误病情,我就打比喻或说简单一点把,不是不专业,希望阁下理解,再次感谢,谢谢 出量:1.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显性失水:包括大小便、呕吐物(痰、胃液)穿刺液、引流液、伤口渗出浓。2.非显性失水: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须准确及时,认真掌握患者每小时出入量。出量:有尿管的可用带刻度的尿盒,没有尿

管的使用固定的带刻度的量杯;还要结合病理情况考虑:剧烈腹泻、大量呕吐、肠瘘、高热、出汗、气切等等。 入量:饮水使用固定的带刻度的杯子,食物按照换算表(可向所在医院的营养食堂索取)折合 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为切实减轻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负担,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保证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和格式规范如下: 1. 护理文书应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推行表格式护理病历书写。 2.护理文书应由在本医疗机构注册的执业护士书写并签名。未注册护士、实习学生不能单独签名,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采取以下方式署名:老师(注册护士)/学生姓名。

24小时出入量教学文案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 概念 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4.0,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 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 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 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 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

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 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四、出入量测量方法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量杯法 (1)饮水量记录,口服水剂药物: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器皿记录患者饮水量,若为糊状食物或牛奶应量好水量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2)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及粉针剂需溶媒稀释的溶媒体含量等。 (3)留置导尿和使用尿袋的病人,需用量杯记量。

患者出入量的记录

出入量的记录维持体液平衡,即摄入液量与排出液量大致相等,是减少水肿、纳差、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发生率的重要前提,是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保证。因此,认真记录出入量,以达到体液平衡。 记录要求: 1、液体:是指摄入的各种液体状食物的量,如果汁、牛奶、汤类、酒类等,它们的含水量就是用量杯测得的实际毫升数。 2、食物:是指摄入的各种食物的含水量,它们的含水量等于实际的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如火烧100g的含水量=100g含水百分比(30%)=30g。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见附表。 3、输液量:是指静脉输入的各种药物,如葡萄糖水、盐水、血浆,它们的含水量就是实际毫升数。 4、尿液:是指24小时内排出尿液的实际毫升数。 5、粪便:是指24小时内排出粪便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干便、糊状便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稀便的含水百分比为90%。 6、呕吐:是指24小时内呕吐物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偏干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偏稀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为90%。 7、汗液:是指24小时通过体表蒸发和排出的汗液,通常计为500ml,体温每超过正常(37.3C)的1C,汗液多计100ml。 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 主食类: 90%:粥

70% :米饭、红薯、土豆、藕、山药、芋头 30%:馒头、饼、火烧、油条面条、面包、油饼 菜类: 90% :豆腐和各种新鲜蔬菜 80%:新鲜肉类、豆腐干、蛋类鱼虾类 50%:各种熟食(酱肉、火腿类、烤鸭、肉串、炸鸡) 10% :粉丝、腐竹、各种干货(豆、菇、木耳、海带、肉松)水果类:含水90%。 冰淇淋和酸奶:含水80%。 点心类(饼干、蛋糕、糖、巧克力等):含水10%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 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 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 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 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 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单位用ml

表示。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 提示。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 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 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4、每天出入水量24小时总结数量记录于三测单上,记录方法为:今天7:00 的总结记录在三测单昨天的日期相应栏内。由夜班记录。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培训资料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培训资料 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 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 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 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 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 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 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 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 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

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 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单位用ml表示。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 做醒目提示。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 横线,做醒目提示。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 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早上7:00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如总结时 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4、每天出入水量24小时总结数量记录于三测单上,记录方法为: 今天7:00的总结记录在三测单昨天的日期相应栏内。由夜班记录。 四、常见食物含水量折算如下:

患者出入量的记录

出入量的记录 维持体液平衡,即摄入液量与排出液量大致相等,是减少水肿、纳差、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发生率的重要前提,是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保证。因此,认真记录出入量,以达到体液平衡。 记录要求: 1、液体:是指摄入的各种液体状食物的量,如果汁、牛奶、汤类、酒类等,它们的含水量就是用量杯测得的实际毫升数。 2、食物:是指摄入的各种食物的含水量,它们的含水量等于实际的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如火烧100g的含水量=100g30%)=30g。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见附表。 3、输液量:是指静脉输入的各种药物,如葡萄糖水、盐水、血浆,它们的含水量就是实际毫升数。 4、尿液:是指24小时内排出尿液的实际毫升数。 5、粪便:是指24小时内排出粪便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干便、糊状便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稀便的含水百分比为90%。 6、呕吐:是指24小时内呕吐物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偏干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偏稀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为90%。 7、汗液:是指24小时通过体表蒸发和排出的汗液,通常计为500ml,体温每超过正常(37.3 C)的1C,汗液多计100ml。 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 主食类: 90%:粥 70% :米饭、红薯、土豆、藕、山药、芋头 30%:馒头、饼、火烧、油条面条、面包、油饼 菜类: 90% :豆腐和各种新鲜蔬菜 80%:新鲜肉类、豆腐干、蛋类鱼虾类 50%:各种熟食(酱肉、火腿类、烤鸭、肉串、炸鸡) 10% :粉丝、腐竹、各种干货(豆、菇、木耳、海带、肉松) 水果类:含水90%。 冰淇淋和酸奶:含水80%。 点心类(饼干、蛋糕、糖、巧克力等):含水10%

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 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 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 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 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单位用ml 表示。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 示。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 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 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4、每天出入水量24小时总结数量记录于三测单上,记录方法为:今天7:00 的总结记录在三测单昨天的日期相应栏内。由夜班记录。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时间: 参加人员; 原则:明确重要性、选择好工具 勤沟通记录、及时给反馈 患者液体摄入量、排出量的计算和记录是基础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存在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容易被护理人员忽视。出入量的记录,怎么记才能更准确? 入量 首先,护士应记录患者所有的静脉液给液量、经胃管摄入液量。如果患者可以经口进食,需要记录患者经口摄入的液体(通常以毫升为单位)和患者摄入的食物(描述尺寸)。临床中对患者各种饮食水量的计算普遍缺乏科学标准。如患者服药时经口进少量水经常被忽视。此外,固体食物的含水量、肌注和静脉推注的药液因为剂量小,也经常被忽视。 汇总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入量,主要包括: ①固体食物含水量: 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 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 ②饮水或饮料量记录: 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容器计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 ③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营养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 ④各种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注射的各种药物液体含量等。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出量 出量,主要包括尿液,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液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每班交班前,护士应清空尿袋及引流袋,将尿量、引流量和呕吐总量纪录在出入液量登记表上。以往的研究显示,护士对呕吐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计算及记录是薄弱环节,普遍存在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易测量的无形失水量的漏记。

接下来汇总一下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出量: ①尿量:用有容量的专用量杯量取,尿失禁者留置导尿管记录或是用尿布湿称重的方式将增加的重量千克按尿比重换算成毫升量。 ②各种胸腹腔、胃肠减压液量用量杯量取记录。 ③粪便量:100~300 g/d 含液量约 150 mL, 若为稀水便应排入便盆, 再倒入量杯, 酌情加已知容量水, 量取总量后减去已知水容量既得粪便含水量。 ④呕吐物亦同上大便含液量换算方法。 ⑤伤口渗液或汗液: 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干床单等重量既得液体重量, 然后换算成毫升量。 对于没有尿管的患者,在便盆内放置一次性尿液收集盆并指导患者将全部尿液留置于尿液收集盆内,避免测量误差。指导患者在需要清空一次性尿液收集盆时通知护士,切勿将尿液收集盆移走。护士在每次清空尿液时须将尿液倒置量杯内,严格记录尿量。 出入量该由谁记? 正常情况下,护士理应对住院患者的饮食、用药、排泄等相关情况全面掌握,从这个角度讲,出入量是应当由护士记录的。然而,由于大部分医院存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护士能够完成常规治疗护理项目已属不易,定时记录患者出入量很难做到。国外研究也显示,在记录出入量的过程中,患者积极参与是很重要的,能够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院,实际上是由陪护的家属、护工或护理员来完成出入量记录的。这就形成了许多隐患。护士将这个工作交予他人,就存在沟通的问题。一旦沟通不到位,家属或陪护对出入量记录的重要性理解不足,就会发生少记、多记、漏记的差错;又或者未能学会记录的方法,造成误记。此外,陪护或家属责任心不强,也可能会疏于记录。 因此,需要记录出入液量的患者需要护士多与患者、家属、护工等多方面的沟通,宣教记出入量的重要性及方法,及时总结记录监督,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出入量该怎么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