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知识即美德”这句话早在公元前就被苏格拉底这位圣贤所提出,也是他道德哲学的一个基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也就是说,他是站在哲学的高角度上思考这个问题的。他所说的知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在书本上的,可以轻而易举被理解的那些东西,而是人们对于美

德的认识与理解;同时,“美德”就是美好的德行;是一个人身上所有优秀品质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本质。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正了解美德的含义,他必定是一个具有美德的人;那些还会做恶事的人,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美德。

如此而言,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但是,我认为,如果将这句话放到当下而言,就需要再斟酌一下了。如今人们一听到知识,并不会想到是对美德的理解;大部分人所想到的,是书本上的,对大自然,对人文,可以让他们生活的更好的东西。而且,能有几个人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这句话呢!换而言之,当今的世界,步伐迈得太快了,很多东西,很多人,都渐渐地趋于功利化和肤浅化;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并不像古时的人那样虔诚,严肃,他们只是将知识作为一种工具,来为他们打开财富,权力,利益的大门;真正读书的人就像濒危动物一样的稀少。

亚里士多德也曾质疑过这个观点,他认为这个思想忽略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因为人的行为不仅仅与理性因素有关,非理性因素也起着巨大的作用。知识仅仅是知识,决定人们行为的除了知识还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事实也可以证明,当下有越来越多会做事却不会做人的人;有的人有很高的学历,却和犯罪搭上了边;有的人辛苦读书做事,当上领导,却因贪污被判了刑;有的人能力很强,却处处遭人排挤,只因其人品实在不入眼……所以,有了知识也不一定就有美德,人们并没有把两者的关系当回事。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有的公司在面试新员工时,会故意设置一些东西来检验应聘者的品质?答案显而易见,是那些管理者知道,只有刻板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应与美德挂钩。是的,管理者应该选择兼具知识和美德的员工,我认为美德是较重要的一方;如果一个人

从小不对美德进行真正的了解,等他定型了,想变得很有美德,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了;而他小时候不懂的书本知识,长大也可以再进行学习,也许会更快的理解。

今天我们的素质教育,就个人而言其本质是主体的一种教育实践,因此,需要我们的教育者要善于用“助产”的方法来引导教育者理解、接受社会主义的美德观。这样通过自身实践所形成的美德观,是真实的,可信的、持久的;否则,没有主体的积极实践,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许多道德没有经过认识的冲突、情感的体验、意志的磨炼以及行为的困感与矛盾,就很可能形成一些虚假“美德”和“双面人格”,在利益和冲突前面,道德就会成为某些人的装饰品,从而对社会和他人带来危害。

因此我个人觉得,苏格拉底的“美德就是知识”的教育命题,有其阶级的局限性,方法上有一些片面性,在哲学依据上有一些主观色彩,但作为教育思想的起步时期无疑是后来西方哲学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重要源头。也正是基于这些萌芽时期的认识,后来教育家们都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来认识道德和知识,以至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扛起复兴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大旗,倡导自然人性观、和谐发展观和个性解放的理论,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科学地分析美德和知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使人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美德,使任何一种美德都具备科学知识的基础。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