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房价上涨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关系

中心城市房价上涨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关系
中心城市房价上涨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关系

中心城市房价上涨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关系

原文作者:李瑞、季小江、刘立昆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中心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滞后息息相关。一是区域内各自为战的“诸侯经济”形态和以GDP为政绩考核的行政制度双重约束下,中心城市更多地是利用自身优势单向度地吸附区域周边的人力与资本而缺少参与区域合作的动力;二是区域内的“福利差异”导致中心城市拥有诸多优于中小城市的福利待遇吸引外来人员,两者相加引起人口过度集中。因此,只有使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相统一,将区域内原有的省(市)间影响一体化进程的种种利益矛盾通过内部化的方式加以解决,才能实现产业与人口的合理流动,进而发挥中小城市的空间优势,最终减缓中心城市房价过高的问题。

关键词:极化效应;回程效应;诸侯经济;福利差别;行政区划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XX)05-0005-05

一、问题的提出:中心城市房价上涨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的房价上涨过快主要是来自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重庆等。虽然20XX年3月底各地先后公布了20XX年房地产调控目标,但是实际效果有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价格下降的只有3个,绝大部分城市房价仍在上涨。

根源何在?当前,有关房价上涨过快的研究文献多如牛毛,本文不再一一回顾与评述。我们主要是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导致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产业与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的视角,探究大城市房价上涨的根源。

按照一般国际经验,现代化初期的进程也是城市化进程,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是一个必然趋势。由于极化效应,中心城市劳动效率更高,收入增长更快是吸引人们的根本因素,也是导致住房需求强劲的内在推动力。但在我国,中心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还不止于此。其背后还有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制度性原因。其一是在现行体制下,各省(市)地方政府为了实现GDP高增长的目标,形成了相互竞争、各自为战的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诸侯经济”。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不惜与周边省份争夺资源,导致产业雷同、人口持续膨胀。政府过度干预使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相反,中心城市的发展更多地引发了回程效应,即资源进一步回归大城市,如京津地区对外地人员的吸引力。其次,区域内福利差异造成人口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市。所谓的福利差异是

指由历史、制度等因素造成的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在收入、医疗、文化、娱乐、机会、视野、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这无疑进一步导致中心城市人口过快增长,而中小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对产业、人口的吸附力不强,两者相加就造成一个人所共知的普遍现象:人口流动偏向中心城市。而常住人口的持续增加又为中心城市房价的上涨提供了刚性需求。

本文立足于这个简明的表象,首先通过实证确认中心城市人口增加与房价增长的同步关系。其次,分析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诱导下的中心城市人口持续膨胀的历史、制度和政策性根源,并以京津冀为例加以说明。国际经验表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问题属于宏观经济范畴,无法脱离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推动,因此我们最后提出的解决方法是,重新规划行政区域版图,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相统一,确保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促使资源在区域内大、中、小城市之间合理流动,这才是解决我国高房价的终极出路。

二、中心城市人口增加与房价上升的同步关系

本文通过比较两次①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5个中心城市的人口数量、结构进行分析。数据表明10年间样本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主要由外来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所引起,同时这10年也是中国城市房价高涨的10年,因而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与中心城市的房价增长是同步的。

表1为两次人口普查相关城市的人口数据,从人口的总量来看,20XX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常住人口亿人,比10年前第五次人口普查亿人多了7 0万人,增长%,年均增长%。同时各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并不一致,呈现出大城市人口增长快,农村和中小城镇人口增长相对较慢的趋势。[论文]

从人口的结构来看,大城市外来人口持续增加,成为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外省来京人员共计万人②,与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XX年的%陡升至20XX年的%。和北京相似,从20XX年到20XX 年间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增长%,平均每年增加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与20XX 年相比,上海市常住人口增量中,有%是外省来沪人员。

过去的事实也验证了上述说法,人口的增加与城市房价具有趋同性。表2中两次人口普查期间中心城市房价的数据选自中国指数研究院中房住宅指数,该修正指数是以20XX年12月北京市商品房价格为基期值1 000点,各城市在报告期内的平均价格与基期值相比较,从而计算出各城市在报告期内中房住宅指数值,属于定基指数。修正后的中房价格指数是以月度为单位向外公布的,考虑数据的可比性,本文选取5个国家级中心城市基期和报告期12月份的中房指数作为年末数据,用以衡量样本时期的住宅价格。

10年来,伴随着中国一线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房价也随之飙升。表2所列城市20XX年底与20XX年相比,房价指数平均每年增长%,楼市增长不可谓不猛烈。北京市房价增长最快,年均增长%,增长相对较慢的广州市10年间房价也增长了%,平均每年增长%。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人口与房价虽然增长的速度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变化方向。10年里中心城市人口的膨胀伴随着房价的攀升,而人口的波动是与这些年来外来人口大量流入密不可分的。作为三大城市群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区域的楼市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其余地区,究其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是一方面,但外来居民住房需求旺盛无疑是推动这些区域房价猛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房价的快速上涨与控制人口向中心城市过度聚集是分不开的,区域内人口的流动受到内在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三、“诸侯经济”形态与中心城市人口的增长

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曾经阐述过一段精辟的思想:历史总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向过去索取经验,而且还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制度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诺斯启示我们,观察一切制度现象都离不开历史维度,而所有变革的前提也都离不开对现行制度弊端的形成的历史性反思。

回溯历史,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与前苏联中央政府一统天下极端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六、七十年代我国各省市先后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即所谓“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包括在上个世纪80年

代大部分省市都独自建立洗衣机、冰箱、彩电等家庭消费品产业,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而后的市场调节机制促使各地只能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逐步使地方性“大而全”、“小而全”工业体系解体。这无疑是市场经济带来有效的社会分工的结果。

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变革跟不上市场分工深化的要求,导致在新的一轮产业升级阶段,市场机制形成的自动分工机制被地方政府强大的行政力量所扭曲。因为,在现行的政绩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实际上形成了以追求GDP为核心的目标函数,环境污染、人口密度和交通堵塞等影响本地居民福利的问题统统被置于次要性目标。相应地,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必然表现为非合作博弈特征,即相互竞争与排斥的力量大于合作的力量。因为GDP 的大小取决于本地的产业的数量和规模,区域合作意味着区域内各省市之间必须进行产业分工和调整,在短期内就可能导致一方GDP受损,另一方GDP增多,因而违背了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这就是“诸侯经济”的根本特征。

对此,王健等人在20XX年就指出:“因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形成了一种刚性约束,产生了一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行政区经济现象。这是一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

为实现GDP最大化,地方政府人为地设置了诸多行政壁垒,包括采取隐蔽的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保护和提高本地的竞争力等措施,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中竞相降低门槛,大大地削弱了区域内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以往相关的文献对此做过大量的研究。

各自为战的“诸侯经济”导致各省市区产业雷同且相互竞争现象严重,彭代彦、杜德军利用20XX年全国最新的普查数据计算出各省市工业结构相似系数,指出:“相似系数在以上的有广西、河南、江西、湖北、辽宁、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山东、安徽、四川、福建、北京、天津、上海和江苏17个省市区,其中后14个省市区在以上,占50%,而天津、上海和江苏甚至高达以上。表明这些省市与全国的平均产业结构高度相似。”

京津冀就是一个典型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相互竞争而不是分工合作,导致产业雷同。张子麟、武建奇(20XX)指出“在京津冀地区内,由于合作观念的缺乏、行政边界的阻隔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壁垒和特殊的财政、金融、投资体制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在争取各自利益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产业趋同现象,京津两市尤为严重,其占工业产值半数的行业几乎完全相同。”在他们各自的“十二五”规划中,三地都有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三地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资源得不到整合。如北京和天津都不断扩建航空港,天津与河北竞相扩大出海港口的吞吐能力。在京津冀地区开发区建设布局中,以发展工业为主的开发区遍地开花。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后,河北唐山也开始计划申报国家级开发区。他们为了争夺客源,竞相在土地使用、税费、市场准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降低门槛,结果造成资源的流失和优势的相互抵消,无序竞争使得各类开发区整体规模都不大,开发区中产业分布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均不明显,各类分布在众多的开发区中,而没有形成相关产业集群。

地方政府不仅具有强势诱导和推进本地GDP增长的内在动力,还可以动用手中的强大的行政资源实现这一目标。今天,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变革尚未完成,地方政府始终没有完全进入“守夜人”的角色,而是从过去执行上级经济计划命令的配角转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角,有人对此称之为地方政府行为“公司化”,即不断追求本地GDP的数量从而为官员本身带来利益最大化。1978年,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改革后,打破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一体化的利益制度模式,特别是1994年出台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得到不断加强。首先是他们掌控着地方自然资源与制度资源的配置权,诸如土地、税收等;

其次是地方政府投资市场强劲,不仅可以利用外资和国内信贷发展地方产业,还可以组织大型的控股集团发展地方经济。中心城市也不例外,为了实现GDP增长的需要,他们有意愿强烈地阻碍传统产业向外进行有序的梯度转移。

基于地方产业规模扩大的需要,在京津冀区域内,北京、天津自然要利用自己的先天优势,吸收人才、资金等要素壮大自己,因而产业越做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就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而河北则无力阻碍和约束资源向这两个大都市流动,特别是高端人才随着京津产业同构与竞争不断,必然流向两大都会。以北京为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显示,20XX年常住人口中,每3个人中就有1个是外地来京人员。与此同时,20XX年北京市完成住房竣工面积还是较高的年份,达到200万平米,但这样的供给又如何能满足每年新增40万人口的需要?房价焉能不涨!

四、福利差异诱导下的中心城市人口的增长

人员流动不仅是随着产业走,也是随着福利走的。从一般意义上说,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必然导致其经济效率、福利水平高于中小城市。我们所说的福利是广义意义上的有形和无形的福利,除了工资收入差别之外,就业机会、医疗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也必然影响到居民个人效用的总体水平。今天,有关城乡福利差异的研究颇多,但是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差异方面的文献几乎为空白。众所周知,今天几乎没人愿意把户口从大城市迁徙到中小城市。还有,全球绝无仅有的另一个事实是,北京户口的地下交易价格已达18万之多,尽管价格不菲,很多人还是趋之若鹜,这些足以说明福利对人员流动的吸引力。根据20XX年5月18日《世界经济导报》报道,因户籍制度的差异,城乡收入差距达33万元,而大城市达到50万元以上。

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与我国几十年来实行的“举国体制”下的战略选择息息相关。其一,福利差别起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计划经济。新中国初期出于追赶现代化的历史目标,我们追随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把重工业优先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因而形成优先发展城市的相关思路,即生活资料供应、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财政投资等集中于城市,特别是重工业集中的大城市。迄今为止,“举国体制”造成的公共福利资源分配不均状况尚未得到改善,不仅强化了本地居民对此的依赖,还大大加强了对外地居民的吸引力。

其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大城市依旧受到历史机缘发展的惠顾。1980年至今,由于我国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战略和其后的城市化进程这两项任务,使国家财政进一步向分布在沿海的大都市倾斜。首先是重点发展广州和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地区,其后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今天政策又开始向京津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倾斜。中央对这些城市的发展都投入了大量财力。北京作为首都

始终受到特殊的照顾,从20XX年开始到北京奥运会结束这7年多时间,中央财政对20XX年北京奥运会总投入达到数千亿元③。

其三,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造成中小城市发展缓慢。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权力开始向上移,而地方的事权则向下移。地方承担75%的财政支出而财政收入仅占45%。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导致地方政府发展建设困难重重,特别是各级政府的

权力也代表着公共财政分配的权力。政府财力重点向大城市倾斜,大城市、中心城市得到更多公共财政的支持,而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非但很少得到财政支持,甚至还要为大城市的发展间接输送资金。财力往往被上级政府汲取用于发展更具形象意义的中心城市。这种财政资源配套上面的倾斜政策,必然造成大城市畸形发展,而中小城市的广阔空间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和发挥。

古人言:物极必反。今天中心城市房价快速上涨是对其优势惯性的一种反向抑制。这意味着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发展中小城市,才可能真正解决大城市人口集中导致高房价的痼疾。

五、问题的解决:建立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相统一的行政格局

实现城市房价回归于合理水平,区域内人口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经验证明,即使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区域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和参与。一是制定相关配套的法案,如日本上个世纪60年代出台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二是建立相关机构,如美国的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建立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委员会”等,而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目前,我国学术界也有人呼吁在高层或地方之间建立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但核心障碍在于,中国与西方的体制不同,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取决于省(市)政府的行政首脑而非地方人大。因官员任期有限,所以短期内没人愿意承担因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带来GDP下降的责任。因此,基于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中的强势地位、特点和作用,在现行体制下不妨根据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扩大、重组行政区域,使新的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相统一。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可以建立统一的中央行政大区,即将区域内原有的省(市)之间影响一体化进程的种种利益冲突的矛盾通过内部化的方式加以解决。

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谈判成本;二是区域内产业可以统一规划,避免产业的重复与恶性竞争;三是资源合理流动的行政障碍会自动取消,确保要素、商品、服务、人口、信息等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四是可以加速本地产业的重组以提高规模经济。

按照国际经验,中心城市应该以发展高端服务业诸如信息、金融、贸易和

产业研发等为主,而中小城市则围绕着大城市发展专业制造业。北京可以借鉴新加坡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大力吸引全球、全国各大公司的总部或地区性总部,以此带动产业升级。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而天津则应该在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高端制造业方面有所作为,河北作为京津腹地则应该是以传统制造业为核心,通过接收京津传统产业成为区域内主要产业的制造业基地。

但还需要四个条件才可能实现上述目标。其一,决策者观念的转变。今天普遍流行的观念是,城市越大,现代化程度就越高。追求城市的大就成了许多执政者的核心理念。其实不然,以德国为例,中小城市占到76%,而一百万人的城市仅有三座。在今天,发展城市的专业特色、文化特色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美国的底特律、纽约、芝加哥和华盛顿等无不是以专业分工特色而取胜的。

其二,地方政府职能必须转变。这意味着以GDP为考核目标的制度体系必须打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制定考核目标,逐步使地方政府的角色从“经济人”转向“守夜人”,让市场自动发挥要素的配置机制。

其三,财政分配均等化的转变。促进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逐步实现财政分配均等化,确保中小城市的财政资源不被剥夺。此外,中央政府还应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投入,以补偿这些年的亏欠。只有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才可能接续中心城市产业的有序转移。

其四,大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中心城市必须努力成为创新型城市,才可能自觉加速对传统产业的转移。我们注意到,京津这样的中心城市之所以把持着传统产业不放手,不仅和GDP短期效应相关,也是和他们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分不开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发展应着眼于高端创新才是其根本出路。

只有完成上述变革,各类要素才可能在大、中、小城市之间自由流动与配置,区域经济才可能得到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中、小城市的空间吸附能力,最终形成合理的人口布局,这也是治理我国高房价的长期有效策略之一。

注释:

①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截止时点为20XX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截止时点为20XX年11月1日零时。

②文中人口数据均来自相关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告,经笔者整理计算而得。

③北京市发改委奥运经济高级顾问黄为20XX年3月28日接受《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对20XX年北京奥运会总投入将达到5 200亿元,其中大部分为中央政府投资。

参考文献:

安虎森,等.新区域经济学[M].北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英】阿姆斯特朗,泰勒.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第三版)[M].刘乃全,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4.

欧阳峣,王良健.区域经济学的演变、体系及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5.

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XX,(3).

彭代彦,杜德军.从经普看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趋同的影响[J].中国统计,20XX,(12).

张子麟,武建奇.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J].经济与管理,20XX,(2).

责任编辑、校对:张云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ing of Housing Price in

Central City and Regional Imbalance Development

——Concurrently Discuss the Outlet of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Li Rui, Ji Xiaojiang, Liu Likun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Trade,Baoding 071051, 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en years from 20XX to 20XX, fast rise of the price of the house in central cities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lag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On the one hand, under the dual restriction of self-side economy and local GDP assessment system for government performance, central city usually utilize its own superiorities in the attraction to the human and capital in peripheral areas and they lack of motivation in participating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central cities have more attracting welfare treatment than small urban because of welfare disparity in intra-region,which impel excessive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Only by making economic division consistent to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nd soling interest contradiction among cities in intra-region which may influence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by the way

of internalization that can realize the rational flow of industry and population. By let small cities give full play in the space superiority,that can against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the problem of high housing price for central cities.

Key words: Polarization effect; Backhaul effect; Feadual economy;welfare disparity;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论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论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论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发展趋势,二者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二者有着本质区别,但又相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并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开放经济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经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为推动市场的不断扩大,通过弱化国界的限制,各国共享信息、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全面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其本质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使各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地理位置上邻近的国家为了维 护他们之间共同的经济或政治利益,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条约或规定,即超越国界的经济协调制度,或建立其共同的机构,从而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及政治上的合作与

联盟。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因邻近国家文化接近、市场结构互补,可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高阶段。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它混淆了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一)二者的发起主体不同 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自发的市场机制在起作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国家的主导作用下形成的。 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并不是由社会制度所决定,它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并不含政治因素。经济全球化是通过市场机制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的自发行为,政府的干预程度较低。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一种制度安排。经济结构相近的主权国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规避风险,选择签订协议达成共识,这是建立在经济上的政治合作。 (二)二者对风险的规避程度不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然而风险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的。经济全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摘要】我国是一个自然条件和区域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的庞大经济主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大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呈现巨大的差异性,市场竞争力逐渐让区域间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转变为区域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的差异。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与城市化之间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超前或滞后的城市化会严重阻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紧密结合中学地理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各大省区的城市化率做仔细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密切,不同地理环境下二者的协调性不同,且二者的协调性呈现空间集聚状态,西北、东北、西南省内城市化差异大,而东中部地区省内城市化差异较小。 【关键词】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 0.引言 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地理、人口、环境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具有显著地域环境和地域经济差异的国家。在新经济地理视域下,我国的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要知道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域产业集聚、自然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等密切相关。21世纪新时代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逐渐提出了《推动城镇化进程》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时代背景下,研究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互为动因的关系,能够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道路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 1.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1.1数据来源 城市化水平通过城市化率来表示,而人均GDP占有额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在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经济发展》一章中提到人均GD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区域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等内容,而产业结构与工资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选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大省份的城市化率数据和人均GDP数据(港、澳、台除外),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 1.2计算方法 为了能够量化地表现出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将城市化率与人均GDP数据二者的差值表示偏离平均正常水平的程度,通过计算每个省份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标准差值,来探讨城市化率省内分布情况,并采用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探讨二者协调性的空间格局状态。 (1)城市化率计算方式。实际城市化率=(实际城市人口数量/总人口)×100%。由于实际城市人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每年的城乡人口流动量巨大,人口计算起来想多困难,因此可以用城镇人口乘以4/3的方式估算实际城镇人口。实际城市人口的估算方法:全国的实际城镇人口=(4/3)×城镇人口 (2)标准差标准化的计算方式。通常被认可有效的标准差标准化计算公式如下: 该式中Z表示标准差标准化后的结果,i表示样本变量,表示城市化率或者人均GDP 的平均值,S表示样本标准方差。S的计算公式如下:

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区域规划理论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重点通过比较法对济南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三产业是济南市的优势产业,并以南部山区的规划发展为例对此加以说明,最后运用增长极理论就如何加快和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如何利用优势产业加快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提出几点意见与分析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济南市区域规划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 0:序言 增长极的形成,应具有历史、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三个方面的条件。从历史条件看,不同形式的集聚范围内,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社会文化环境如果具有了优势条件,就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从技术经济条件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技术和制度方面具有较强创新和发展能力的区域,更适合于增长极的产生和发展。从资源条件看,在原料、能源以及水源等资源优势的区域,新的增长极更有利于形成。 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它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对其他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这三种效应的产生,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意义。 比较法是国际和地区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基础,是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能互利和双赢的基础。各国、各地区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劳务,进口自己不具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不仅对自己有利,而且也对别人有利,更对地区和全球有利。抓住比较优势,就是最落后的发展中地区也能成功地抓住机遇。对于大多数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是采用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1:济南概括 济南地理位置与资源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的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在一个区域内,资本、信息、资源、技术等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城市便是支撑这个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莫衷一是,但认识在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有很多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本文所谓的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二)与都市圈、城市连绵区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和城市群相关的概念有很多,比如都市圈、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组团式城市等等。由于这些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有时将其混用。但其实,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城市带与城市连绵区也各有定义。 有关城市连绵区的研究相对深入、全面,它是城市群的一种特殊形态,指以若干个数十万以至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核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干线大小城镇连续分布的巨型城市一体化地区。 城市带是指在一条交通干线上分布了大大小小很多个城市。和城市群概念不同的是,城市带所强调的是城市分布的形态,但城市之间不一定存在密切联系,而城市群强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 组团型城市和城市群极为类似,在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交通发达方面都可谓典型的城市群,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是现代大都市为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通过建立新区形成的多中心格局,也有将周围的城市扩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团型城市。而城市群则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无论如何发展也不会成为一个城市。 都市圈一词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极高。此概念起源于日本,日本在太平洋沿岸分布了京滨、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东海道城市群。因此,可以认为,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都市圈。都市圈属于同一城市场的作用范围,一般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大都市辐射的半径为边界并以该城市命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都市圈或城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嬗变过程。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教学总结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 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说:“全球化是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经济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下

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航空运输是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而航空业的发展及其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正是航空运输业,为我们提供了世界范围的运输网络,使全球范围的商务和旅行成为可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航空运输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自从1949年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开航以来,全球商业航空运输量已经增长了70倍。这种增长是任何一种其它的运输方式都无法相比的,同时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航空服务需求促进了航空运输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数百万的航空乘客量和数十亿美元的商业销售额。 多年来,世界航空业的需求稳步增长。乘客数量在过去的10年内增长了45%,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翻了两番。货运交通的增长更快,吨公里数在过去10年内增长了80%,比80年代中期提高了3倍。这种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很多。首先,随着GDP的增长,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与休闲出游的机会增多。其次,航空业效益的提高和逐渐增加的竞争,使全球航空费用比20世纪70年代中期降低了40%(可比价)。第三,全球化推动了空间相互作用和国际贸易,增加了长途旅行和在国外政策和社会环境优越的地区进行商务活动的频率。最后,70年代源自美国,并在80年代逐步被欧盟及其它地区所采纳的放松管制政策,使得航空业得以迅速扩张、重组以及实现航线网络结构最优化,这极大提高了航空业的承运规模,并降低了航空飞行的费用,因而促进了乘客数量的持续增长。根据航空运输组织(ATAG)[1]的研究,2004年航空系统输送近20亿的定期航班乘客,3800×10t的货物,以及40%(按照货物价值)的区域间货物出口量,和大约40%的国际旅行。航空运输业在世界范围内带来了总计2900万个就业,和大约29600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影响,相当于全世界GDP 的8%。 很久以来,人们都认为运输对经济发展有强大的积极影响,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例如,便捷的交通网络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扩大服务市场,还可以在广阔的活动范围内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聚经济式的节约。更间接的实例还包括交通设施建设所诱发的其它行业的就业机会,以及建设中的自然资源投入和劳动需求所引发的乘数效应。 航空服务水平和航空网络的组织对于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Bell和Feitelson指出,在每一个城市体系中,高效的交通网络都有两个最基本的效果——使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更加便捷;使劳动者的流动更及时,更有效。这对于需要频繁交流和直接接触的现代生产和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尽管近代技术革命减少了某些领域直面接触的需要,许多经济部门之间依然严重的依赖于他们和同行、供应商、顾客等的直接接触。Nooteboom认为便捷的交通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空间、认知和文化距离,从而成为知识交换的关键。对于管理和辅助人员(administrative and auxiliaryemployees)来说,由于涉及到各个层次的沟通,合作研究以及开发领域的工作,尤其需要面对面的频繁交流,因而高效的交通网络就愈加重要,相应的,这部分从业人员的乘机率大大高于其它产业。Button和Taylor的研究指出,从事信息业,生物科技,电子业以及管理的新经济部门,员工的乘机率是传统产业雇员的1.6倍。 在现代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运作模式的诸多决定因素中,“接近空港”而带来的可达性越来越关键。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更好地理解航空运输系统的性质,以及航空运输和机场在城市集聚区的作用。这篇文章集中探讨航空机场的经济作用。笔者将通过分析主要机场,特别是大型枢纽机场的优势,以及这种机场所在城市和地区所获得经济利益,着重探讨机场相关活动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1 航空枢纽对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影响 如今,航空枢纽已经基本拥有现代城市所拥有的一切功能和物质性基础设施,和地方社区一起承担许多职责,包括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的职能。一个机场可能有上百个承租人,从事一系列的航空事业或商业活动,为机场和地方创造可观的收入。机场年度预算可能达到上千万、上亿美元,投资计划可能达到数百万、数十亿,或者更多。即使是一个中型的商业机场,候机楼群、通用航空设施和机场辅助支撑设施(如用于飞机维护保养的建筑与器械,跑道、停机坪,滑道等航行区域)也价值数亿美元。现代机场是一笔“大生意”,极大影响着现代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 因此,航空服务的方式对人口的地理分布,产业的发展和布局,都有重要影响。航空放松管制20年来,美国国内主要的航空公司都发展了轴辐式(hub-and-spoke)的航空网络。这为美国公众减少了航空费用,并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旅行线路。这种轴辐式的结构,使得不同城市航空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差别很大。 某个城市成为航空枢纽,不仅给乘客带来多种利益,也对本地的整个经济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居住在枢纽城市的居民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城市圈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

城市圈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国内外城市圈理论研究与经济发展实例,对城市圈经济的基本特征、界定标准和演进层次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而指出城市圈经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基本模式和重要载体。 【关键词】城市圈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 【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GL15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AZH12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73);西安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城市圈经济的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城市圈经济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日趋成熟和完善,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和研究方向。我国对城市圈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于洪俊、宁越敏结合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巨大城市带的概念。1998年,高汝熹、罗明义对城市圈的发展过程进行重新定义。1999年,崔功豪又提出了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即使城市的功能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圈层结构,以此来不断地拓展城市的发展规模。 城市圈经济的基本特征 根据国内外对城市圈经济的研究现状,可将城市圈经济的特征总结如下:⑴城市圈经济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经济体系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⑵城市圈经济有利于统筹城市经济圈的合理化布局,进而不断扩大中心城市辐射范围。⑶城市经济圈由多个城市组成,可以实现城市间信息的交流共享。⑷城市经济圈经济发展以核心城市作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进行辐射。 城市圈经济的界定标准 1954年,日本政府对“城市圈”的功能作出了详细的论述,明确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并提出了中心城市发展计划,以此带动其他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1960年,日本又提出了“重大城市圈”的定义,重大城市圈人数必须达到100万。1990年,美国提出了城市中心至少所能容纳的人数,即人口总数不得低于5万。与美国、日本相比,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较为缓慢。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急需建立一批城市经济圈,以使中西部人口比例逐步趋于均衡。 城市圈经济的演进层次 按照地区基本特点、都市区域范围、枢纽城市数量、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城市圈经济的演进可分为一中心、两中心、多中心和大城市经济带四个层次: ⑴一中心大城市群经济。一中心大城市群经济的经济枢纽城市具有唯一性。经济枢纽城市在人口数量、科技水平、市场化进程、经济水平等方面都保持领先,它是所划定经济区域内经济活动的推进性单元和原始动力。一中心大城市群

(暑假一日一练)2020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地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3.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调整措施及发展方向。 [基础知识梳理]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 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工业变化 (1)20世纪80年代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分布在广州市。 (2)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且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2.国际国内背景及地理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时间1979年~1990年1990年以后 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逐渐丧失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 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 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 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 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四、问题与对策 1.问题出现的原因: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该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2.出现的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受南岭的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特别是酸雨的危害。 ②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 ③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④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⑤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柏兰芝老师 提纲4. 9/25/02 IV. 需求拉动的区域增长理论( Demand-based theory) 1. Export-base theory (North) 2.Tiebout’s response 3.Economic base theory 经济基础理论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501313.html,pared to Jane Jacobs’ “supply region” 1.Export-base Theory Context: 战后关心工业化和增长 2) 区域发展必须放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利润极大化,可流动的生产要素) 以美国大西北出口历史为例。 麦/面粉 1868开始到英国/ 1857到日本/亚洲/澳洲 19世纪:一半以上出口 伐木业(Douglas fir):联系加州的gold rush 1860-1920, flour and lumber accounted for 40-60% of the value of the region’s manufacturing output

不是线性地从subsistence--------------------------- 集中 reduced transport rates 3) 定义export base: collectively exportable commodity of a region. In the US, many regions stated from 1 or 2 exportable commodities, And, export base often widened after transport costs has been reduced --bring income back to the region --develop diversity --develop residentiary industry --external econom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apital: invest in existing export industry reinforce existing export base, create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4) 增长的机制 增长一定要工业化 The case of Oregon:农业带动的出口也能带动增长 5) So, a region is defined by its development around a common export base. This makes it economically unified and ties the region’s fortunes together. 6) What will influence the decline of a region Transportation/Technology/Government 2.Tiebout’s response: 1956 1) export base 对小区域比对大区域有用—decided by the scale of a region. --How to define a region --Not by export base. --Size matters. The larger a region is, the more it has internal trade. . export only accounts for a very small portion of US economy 2)short-term . long-run other sources of regional growth (of income and employment): business investment, government spending,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non-economic migration 3)factor endowment: . New Jersey’s coal—有煤不见得就有出口,还要看成本 4)stage theory counts—. America as a colony 5)export base is better to be applied to satellite cities in the suburban fringe 6) a region must divide its energies between residentiary and export activities North: Reply 1)long run 2) a region’s significance lies in its being a specialized part of the whole so, export base is useful to define a region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区域吗有export base 可用来定义吗

区域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综合题”课堂专项小测: 区域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1、读“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示意图”和“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完成下列要求: 勒 拿 河鄂 河 毕 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示意图 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 (1)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与西部经济地带相比,最突出的优势体现在 。 (2)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的人口密度约为西部经济地带人口密度的 ,分析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3)俄罗斯濒临三大洋,境内河流也较多,但其水运不发达,其主要原因是 ,该国的运输业以 为主。 (4)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主要原因是: 。 解析:俄罗斯是世界上地跨两洲、临三大洋,跨经度最多,东西最长,纬度高的国家,其资源、人口、经济发展东西差异巨大,且不相匹配,从表格中的数据对比就可见其差异性。 答案:(1)能源、矿产、森林、淡水、水力资源丰富。 (2)1/11 ①寒冷的气候(俄罗斯远东区地处中高纬地区,北临北冰洋,气候十分寒冷,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②冻土 ③崎岖的地形(俄罗斯的远东区主要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上,地表崎岖不平)。

(3)俄罗斯由于气候寒冷,河流和海域的封冻期较长铁路运输(每点1分,共3分)(4)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的自给程度很高;俄罗斯有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部门体系和深厚的国内市场。 2、右图是热带太平洋 中的一个小岛.现拟对该岛 进行综合开发。该岛白天热 晚间凉爽,全年盛行强劲的 东北风;没有煤、石油、天然 气资源;森林丰富;多温泉; 有流速很大的河流。请回答: (1)图中A、B两地降水 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中所示,拟在该岛平原地区建一个小型农场。根据图中农场的布局,为满足农场的能源需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出发,在E处应充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该能源项目的开发利用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向___________方向发展。 (3)D处应大力营造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岛除在E处开发的新能源外,还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请列举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现有条件,请你为综合开发该岛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拟将小岛开发为旅游区,请你为该岛设计一则特点鲜明而又简短易记的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干和地图已经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小岛位于热带太平洋的东北信风带,风能、水能、地热能丰富,目前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这些都是我们答题有用的信息,稍加迁移、、组织、加工即可。 答案:(1)B B地处东北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2)沼气良性循环 (3)海防林防止强风和海浪侵袭 (4)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5) ①开发海岛旅游资源,突出热带海滨和岛屿的特色,例如发展海洋生态游。②着重开发海洋资源、耕海牧渔,着重发展资源加工,以及热带动植物资源等。③加强港口建设,通过海运发展外向型经济。 (6)略。 3、读广东地理区位图,试就广东省位于我国南方沿海的地理区位,简述广东省发展经济的优势。 解析:从广东的地理区位入手,迁移气候、资源、 交通、市场、第三产业发展等优势条件即可,注意答 题的条理性。 答案要点: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高温多雨,生 物资源丰富,发展高产优质农业条件优越;②气候四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复习课程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姓名:杜春勇 学号:20133103016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范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内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陈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赵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河北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河北省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经济增长率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具有相互促进性。

人口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人口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一)城镇化发展不能搞“大跃进”, 必须循序渐进 许多地方近年来城市无节制的扩张无异于城市化的“大跃进”, 使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各类资源及环境不堪重负; 曾经普遍出现的小城镇建设中“有城无市”的状况甚至在不少大城市中也出现了; 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城市病”开始大量出现等。现在强调必须循序渐进地推进城镇化, 是再及时不过了。 应当清醒的认识到, 城镇化决非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数量增长的过程, 它 还是一个质的提高过程, 包括: 城镇产业的升级及其结构的合理化; 城镇人口素质的大幅提高; 优秀的传统城镇文化得以保留并发扬; 城镇人居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等。总之, 伴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绝大多数居民的幸福感也应不断增强, 居民的幸福感是一个与城镇化成本成相反方向变动的指标,所以我们应该控制城镇化成本的增长,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二)必须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城镇化 我们认为, 要以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来指导城市发展, 就必须牢固树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观, 实现可持续城镇化。这里, 我们定义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是指某一特定城市的发展, 在确保当代城市居民达到并维持一个适当的福利水平的同时, 不剥夺或危及后代人和城市以外地区居民的福利和机会。即城市的发展不以牺牲后代和城市外居民利益与机会代价。相应, 可持续城镇化可定义为, 某一区域的城镇化进程,在确保当代区域内居民达到并维持一个适当的福利水平的同时, 不剥夺或危及后代人及区域外地区居民的福利和机会。二者既区别又联系紧密, 尤其重要的是, 这二者均与上面讨论到的“城镇化成本”密切相关。就广义的城镇化成本而言, 不可持续的城镇化是成本较高的城镇化, 因此, 要大力倡导可持续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从而降低城镇化成本。 (三)构建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 走集约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 城镇体系结构的不合理, 必然使维系城镇发展的各类资源配置失当, 因而是高成本的城镇化。粗放型的城镇化是对城市资源的极大浪费, 也是高成本的城镇化。走集约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是高效地利用城市资源,即以最少的资源耗费(如对土地的占用, 水资源、能源的耗费以及环境成本), 求得较多的城镇发展的收益, 它与上面提到的城镇体系结构又紧密相关。其实, 所谓城市群组团的方式, 在美国也就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洛杉矶区三个主要区域, 它们提供了美国总体经济的65%。而在我国, 提出要建设大都市的城市就达180 余个, 经济学的“短边原则”应当是“大都市冲动”的一副清醒剂, 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