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解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

实例解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
实例解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

实例解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

发表时间:2018-04-03T14:25:21.6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作者:谢荫

[导读] 本文就结合案例分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

广东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超高层建筑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影响较大,虽然这类建筑优势较多,但是其实际设计中的细节控制难度依然亟待解决,如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供电、消防设计等系统的有效性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细化与深入探究。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消防设计关系到了用户的使用安全,需要设计人员在普通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去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确保住户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基于此,本文就结合案例分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

1、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特点及现状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特点鲜明,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考虑到管道敷设的科学性及冷热水管道的分离,基于超高层建筑逃生难、消防难的现状,在具体的设计中应确保紧急情况下消防供水的充足及快速有效。同时,在消防设计中,管道降噪、形变问题的控制也要通过科学的设计来实现。

我国现下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现状不容乐观,过高的楼层及供水量需求下,设计者需考虑到每一层的日常使用需求,过高的使用频率下管道堵塞问题也应纳入考量的范畴。再者,现下群众生活的质量明显提升,家用电器数量增加下也给建筑火灾的出现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2、实例探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消防设计

2.1工程概况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63528㎡,地上办公楼46层,裙房6层,抬升裙楼3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办公楼237.10m,抬升裙楼悬挑36.0m,裙楼抬升高度27.1m,底距地36m。

2.2系统设计

2.2.1室外给水系统

项目临近的民田路及福中三路均预留有市政供水接口,预留的管径及市政管道压力(管网压力大于0.15MPa)均能满足项目的生活及消防用水需求。根据市政供水条件,本工程为两路供水,室外消防供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2.2.2室内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宜采用垂直串联供水方式。本项目采用垂直串联供水方式;在16层避难层和32层避难层设中间水箱及转输水泵,在47层设置屋顶高位水箱。地下3层装置水泵,从地下3层生活水箱提升生活用水至16层避难层之中间水箱,然后由16层转输水泵提升生活用水至32层避难层之中间水箱,最后由32层转输水泵提升生活用水至47层屋顶高位水箱。

2.2.3中水系统

为节省水资源及应业主的要求,项目设计中水回用系统及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水主要用于公共卫生间的冲厕。将本大楼的淋浴、盥洗优质杂排水及空调冷凝水全部收集,重力流排至地下三层中水处理机房,经处理后用于本大楼1~43层冲厕用水。中水系统分区按室内给水分区的原则进行划分,中水系统分区与室内给水分区相同。

2.2.4雨水回用系统

根据屋面及地面雨水的污染程度,项目分设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将塔楼屋顶雨水、抬升裙楼屋面雨水收集至室外1010m3雨水蓄水池,雨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用于空调冷却塔补水;将室外广场雨水收集至室外320m3雨水蓄水池,雨水经处理后用于抬升裙楼屋面、室外地面的冲洗和绿化浇洒以及地下车库地面冲洗。

2.2.5生活排水系统

项目设置中水系统,收集淋浴及盥洗排水,因此本项目采用雨、污、废分流的排水系统,卫生间污、废水共用专用通气立管。因抬升裙楼部分的屋面外挑36m,整个外挑屋面面积约11060㎡,按深圳市暴雨强度公式,10年重现期,5分钟降雨历时,雨水设计流量约为

624L/S,若设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需要DNl00雨水斗53个或DNl50的雨水斗25个,需设DNl50排水立管25根,悬吊管需一直引至裙房主核心筒附近的水井内设排水立管,管道安装占用顶板下的安装高度较大;根据以上几种原因,该项目抬升裙楼屋面采用虹吸雨水排水系统,减少排水立管的数量以及悬吊管安装占用的空间高度。

因项目属于低于250m的超高层建筑,需特别注意排水立管的材质,需选择能够承压的排水管材,且排水立管需按规范的要求设置消能措施。根据此要求:屋面虹吸雨水管采用HDPE排水专用管材(PE80),管道连接方式采用热熔连接。塔楼屋顶雨水排水管采用内外涂塑无缝钢管,卡箍连接,承压2.5MPa,室内污、废水及通气管采用离心铸铁排水管,管箍连接。DN200壁厚5.0mm,DN250壁厚5.5mm,DN300壁厚6.0mm。其它雨水管采用离心铸铁排水管,管箍连接。

2.2.6室内消火栓系统

该项目采用串联供水方式,竖向分为4个区。其中地下室及地上1~9层为1区;10~16层为2区;17~32层为3区;33~47层为4区;各分区保证水压力不超过1.0MPa。地下3层消防水泵房设置二台低区消火栓水泵(一用一备),供应1区和2区消火栓用水。16层避难层消防水泵房设置二台高区消火栓水泵(一用一备),供应3区和4区消火栓用水。地下3层消防水泵房设置三台与喷淋系统共享的转输供水泵(二用一备),与高区消火栓水泵同步运行(联动),在火灾发生时,补充16层避难层之中转消防水箱用水,以确保高区消火栓水泵能持续运行。1区消火栓的稳压及火灾初期消防用水,由设于16层避难层的中转消防水箱(有效容积90m3)以重力自流方式提供。2、3、4区消火栓的稳压及火灾初期消防用水,由设于47层的屋顶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m3,为按当时现行版本规范设计)提供。

2.2.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最新建筑给排水知识点总结资料

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三种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生活饮用水系统直饮水系统杂用水系统;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入建筑物内的管段)2水表节点(设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3给水管网:干管(总干管,是浆水从引入管输送至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立管,支管,分支管(配水支管,将水从支管输送至各用水设备的管段。我国给水管道常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复合管)4给水附件:截止阀(关闭严密水流阻力大局部阻力系数和管径成正比),闸阀(全开时水流直线通过水流阻力小有杂质落入易磨损),蝶阀(阀板在90°翻转范围内起调节、节流和关闭作用,操作扭矩小启闭方便结构紧凑体积小),止回阀(阻止管道中水反向流动)5配水设施(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管网上终端用水点的设施)6增压和贮水设备7水表;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依靠外网压力1直接给水方式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依靠水泵升压1设水泵的给水方式2设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3气压给水方式(变压式定压式)4分区给水方式5分质给水方式;管道布置基本要求: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2 保护管道不受损害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 建筑物的使用4便于安装维修。一般采用枝状布置:上行下给,下行上给,中分式给水管道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明装即管道外露优点是安装维修方便造价低但影响美观表面结露积灰尘。暗装即管道隐蔽,如设在墙中,不影响室内美观整洁但施工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管道防护:防腐;防冻防露;防漏;防振; 二、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设计秒流量:建筑物内卫生器具按最不利情况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气压给水设备:利用密闭罐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化调节和压送水量,在给谁系统中起增压和调节作用。分类和组成:按输水压力的稳定性分为变压式和定压式;按气水接触方式分为补气式和隔膜式;优点:灵活性大设置位置不受限制便于隐蔽安装拆卸都很方便成套设备都在工作生产现场集中组装占地面积小工期短土建费用低,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便于维护管理,水质不易被污染还有助于消除水锤的影响;缺点:调节容积小贮水量少一般调节水量只占总容积%20-30压力容器制造加工难度大变压式压力变化较大对给水附件使用寿命影响较大;耗电量大;使用范围:适用于有升压要求但又不适宜设置水塔或高位水箱的小区或建筑物内的给水系统,小型简易和临时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回流污染:无防倒流污染措施时非饮用水和其他液体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污染水质。水箱的配管: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通气管水位信号装置。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基本形式:串联式(各区分设水箱和水泵,低区的水箱作上区的水池。优点:无需设置高压管线和高压水泵,水泵可保持在高效区工作能耗较少管道布置简单节省耗材。缺点是供水不够安全下区供水故障将影响上层供水,水箱等分散设置不方便管理且占用一定的建筑面积,容积较大造成结构符合和造价)减压式(建筑用水由设在底层的水泵一次提升至屋顶水箱,再通过各区减压装置依次向下供水优点:水泵数量减少占地面积小集中设置便于维修管理管线简单投资省,共同缺点:各区用水均需提升至屋顶水箱但水箱容积大对建筑物结构和抗震不利同时增加了电耗供水不够安全局部故障将影响各区供水)并联式(各区生涯设备集中在底层或者 精品文档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浅谈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按规定,我国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为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执行。由于导致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因素较多,扑救难度大,因此高层建筑应立足于自防自救,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 首先,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为: 1、火势蔓延快 高层建筑各专业竖井林立,发生火灾时,这些竖井就像高耸的烟囱,构成火势迅速蔓延的主要途径。试验证明,烟气竖向扩散速度为3~4m/s,100m的高层建筑在25~35m/s左右,烟气即顺垂直通道从底层扩散到顶层,与此同时,火势也将蔓延扩大。 2、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人员集中,垂直疏散距离远,发生火灾时,要使人员迅速疏散到地面或建筑物内避难层及不受火灾威胁的安全部位,是十分艰难的。数千人、甚至数万人若从整幢大楼疏散到地面,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小时。 3、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由于受到消防设施条件的限制,给灭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果超过消防登高车辆的高度则无法从室外扑救,只能依靠自救,即依靠室内的消防疏散设施。 因此,针对一上特点,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必须强调几个问题:(1)合理布置高层建筑总体布局和防火分区

总平面布置中的主,附体关系,该建筑与四周建筑的间距及车道的设置等等,均属与防止蔓延和迅速扑救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进行建筑方面设计方案时须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总平面布置,不但有利于火灾扑救,而且对防止火势蔓延有极大帮助。设计时需不折不扣执行。 防火分区是延缓火势蔓延的重要措施,包括水平和竖向两种。水平防火分区是应用防火墙,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等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为两个或几个防火分区,根据《高规》要求,每一分区内要相应装设一些使防火门能自动关闭的装置,并且在建筑施工时,要做到防火卷帘安装时,卷筒与梁,卷筒与墙壁之间不能留有缝隙,能充分发挥其防火、阻烟作用。竖向防火分区主要指对建筑内部的垃圾井、水井(水管井)、电井(强、弱电)及楼、电梯间实行防火阻隔(水井、电井要求封堵),最大限度地降低火势蔓延速度,控制火灾燃烧面积。 (2)确保建筑物耐火能力 《高规》规定,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应保证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火灾发生时建筑物结构在较短时间内不会损坏,为人员疏散赢得时间,同时也减少火灾损失。可靠的耐火构造能减少起火,蔓延及保护人和建筑的安全。设计中除了应首先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能力之外,还须对天棚,墙面等装修部位的耐火性能给予充分的考虑。 为了追求建筑外观效果,部分高级公寓和住宅采用了玻璃幕墙,国内外建筑界对此颇有争议(日本、德国等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

超高层消防实例

简介:超高层建筑高度高,功能复杂,消防灭火立足于自救。消防给水设计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供水方式的选择又是其中的关键。结合杭州某超大型机场大厦消防设计,强调设计时要根据技术的可靠性,选择安全,可靠的供水方式。 杭州某超大型机场大厦位于庆春广场东侧,庆春东路与新塘路交叉口。工程用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地下2层,主楼为36层,建筑主要屋面高度为143.70米,其中五层和二十一层为避难层。裙房为四层,建筑高度为21.6米,一至四层为票务中心、餐饮和娱乐等综合用房。主楼五至十九层为办公,二十二层至三十五层为商务办公,三十六层为西餐厅。 1消防用水量 本工程为高度大于100m的一类综合楼,按一类超高层建筑进行消防设计。

2室外消防 本工程所在区域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有可靠的城市消防保证体系,供水可靠,水质良好。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管网。从西侧市政道路和东侧新塘路市政供水干管各引一条DN200毫米的自来水管,在本大楼沿周边道路设DN200毫米的生活、消防合用的给水环管,在环管上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5只。 3消火栓系统 3.1消火栓给水系统 消火栓系统分高、中、低三区,低区为地下二层~四层;中区为五层~二十层;高区为二十一层~到三十六层,每个分区均成环状管网供水。在地下二层设有消防水池和生活、消防合用泵房。消防水池分两格,通过消防水泵吸水总管连通,储存有540m3消防用水量。在地下二层消防泵房内设置高、中区各两台,均为一用一备。低区消火栓系统由中区给水泵出水环管用消防专用减压阀减压至0.45MPa供给;中区由中区消火栓给水泵直接供给。为保证高区消防给水安全,降低消防管道承压,在二十一层避难层设中间转输消防水箱66 m3(兼作中、低区消火栓系统稳压水箱)。为保证中区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低于 0.15MPa,在二十一层避难层设有中、低区增压稳压设备。高区消火栓系统由地下二层高区消火栓给水泵供水至中间转输水箱,再由中间转输泵串联供水,在

建筑给排水设计配合例谈

建筑给排水设计配合例谈 摘要: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土建、建筑、结构、电气等方面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配合问题。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配合;土建;结构 建筑、结构、电气、装潢等专业对给排水设计有直接的影响,诸专业间的设计配合也间接地影响给排水的设计和施工。 1.土建间的配合 阳江市某学校实训楼工程,建筑施工图卫生间的开间尺寸见图1。基础结构按尺寸进行施工,楼层结构按两个3600 开间尺寸施工。施工几层后发现与建筑施工图、基础结构图不一致。如最后两个现浇面的开间尺寸再改,势必造成给排水立管又多了两个弯头,所以楼层结构开间尺寸不得不将错就错。给排水立管不得不作相应的变更处理。因而除底层外,楼层开间使用功能受到一些影响。 2.建筑配合 厨卫的位置 在选型设计时,尽量将厨卫组合在一起,使它们能合用一套给排水系统。厨卫的位置,虽然要有明窗和通风条件,但厨卫没有必要占用朝阳的一侧。尤其是厨房,其油烟会熏蒸阳台晾晒的衣物。非住宅楼的卫生间,在较寒冷的地区应

组合在朝阳的一侧,以免冬季冻伤管道和配件。 立管位置 给排水立管能设在卫生间的就不选设在厨房,以免油烟和温差结露腐蚀管道等配件;能隐蔽的绝不明设,为此厨卫门的门垛长度至少要有120mm;再次是靠近用水器具、方便维修、不影响其它功能的使用。 在较寒冷的地区,为了防冻,可将立管选设在厨房另一侧的小餐厅墙角处,见图2。1200 门洞还可再设双开门,有利室内保温。 用水器具位置 坐便器背靠小高窗,使用时较隐蔽,洗面盆连接一宽敞、明亮的台板,在左侧方案中,坐便器占用了台板位置且正对窗中,视之不隐蔽。还有的将坐便器设于背靠!轴墙,不仅不隐蔽而且排水横管不经济。 落水管的处理 阳江市商住楼,其北侧落水管只下引至二层室外走道,漫流至排水管,造成雨天行走不便,冬季走道结冰易跌跤。较好地解决办法是尽量将落水管沿底层挑梁侧边穿过走道现浇板后,顺柱外侧引至- 平台下小暗沟。此柱门侧再设砖门垛或混凝土门垛,给卷闸门滑槽留下空间。若落水管因外门窗洞所限而拉开间距较大时,可选择穿过现浇板后紧贴现浇板下设横管最短的一梁柱侧边设置,并注意卷闸门库的空

浅析建筑设计中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浅析建筑设计中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摘要:建筑的发展,在现在的建筑当中面积的增大,生活人员的增多,建筑中原有的给排水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给排水发展的历史、注意的问题,阐述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艺流程;节能设计;节水工程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the building in the area of now increases, the increase of life personnel, building zhongyuan some water supply system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ow,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drainage design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Key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rocess; Energy saving design; Water saving project 一、给排水工程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人们已不再满足原有的套设计习惯。根据资料显示,建筑能耗约占整个社会能耗的1/3,高居榜首。因此,节能、节水就至关重要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作为一个从事建筑给排水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应清醒地认识本专业在建筑节能、接水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把节能节水放在首位。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 二、给排水工程设计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1.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一加药一絮凝池一沉淀或澄清池一滤池一消毒清水池一二级泵房一用户。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

浅议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设计(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议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设计(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浅议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设 计(新编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已从最初的凤毛麟角而逐渐普及。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这一时期的火灾明显地呈现了严重化的趋势,据统计,l991年至2000年十年间,全国共发生火灾888485起,死24564人,伤43422人,直接财产损失116.4亿元。这四项数字分别占建国50年火灾总数的25.8%、14.7%、13.6%和58.8%,凸显了包括超高层建筑在内的新的消防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急需对传统的消防手段进行改革,以满足新时代形势的需要。 一、超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用地紧张的困境日益突出,超高层建筑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空间,节约土地,通过集中

布设地上、地下的各种管线而降低市政工程的投资。而且超高层建筑汇集了城市在建筑、结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所有科技的最高成就,表现了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程度和现代化步伐,许多超高层建筑更是成为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重要景观和地标。此外,超高层建筑面积大,将多种功能,如办公、旅馆、公寓和购物综合在一座建筑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我国的建筑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超高层建筑”的定义,而是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均视为“高层民用建筑”。197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对高层建筑的定义取得了较统一的认识,把高层建筑划分为四类: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最高到50m);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最高到75m);第三类高层建筑:26~40层(最高到100m);第四类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高度在100m 以上)。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超高层虽无明确规定,但对于高度超过100m,层数超过32层的建筑在避难层、停机坪、消防水压、灭火设施、正压排烟及火灾自动报警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

超高层临时消防系统工法【QC成果范本】

超高层临时消防系统施工工法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孙忠王伟蔡斌谢明泉杨玉涛 1.前言 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防火、救火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因在建超高层建筑正式的消火栓系统尚未投入使用,更没有自动报警与水喷淋系统,防火分区尚未分隔完成,所以其防火功能非常薄弱。本工法结合海南大厦工程,对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消防系统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其设置、安装、使用、拆除等过程中各专业的工艺做法、试验调试及管理使用,形成一套规范、系统的工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工法特点 1.设计先行 超高层临时消防系统应参照工程正式消火栓系统设计进行分区,并结合工程结构施工实际需要,确定各分区的消防立管总长及选用水泵的扬程,进而进行消防给水管网的整体布置,优化临时消防系统的设计方案。 2.优化自动控制系统 超高层临时消防系统除应科学设计给水管网,尚应对该系统使用的可靠性、方便性、及时性加以综合考虑,合理布置临电电路、自动控制系统线路,使系统在日常使用、维护及遇到火情时,可以及时启动,起到切实的防火、灭火作用。 3.分步实施、无缝衔接 临时消防系统随主体结构施工顺次进行,依次完成各分区管网,同时上部管网仍随结构跟进,确保整栋楼体的临时消防系统做到在先行施工的核心筒部位,各个楼层、各个施工阶段的全面覆盖。 3.适用范围 该工法主要适用于高层及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的消防、施工用水供给,且适应于该类结构需要内外筒先后施工的工艺特点。 4.工艺原理 1.采用多级消防水泵和多级水箱接力供水,将临水供到200米以上高空,满足施工用水、消防用水以及排污用水的供应。 2.消防水箱设置之前,较低分区消防立管随结构向上延伸,保证先行施工的核心筒部位消防供水。

住宅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的设计探析

住宅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的设计探析 摘要: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给排水系 统在整体建筑中处于一个关键枢纽的地位,其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 筑的质量与在实践应用中的使用年限。与此同时,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完善与否将 与建筑中所有家具设备的使用息息相关。本文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明确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建筑给排水在房屋使用中有重要作用,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使用效果。而建 筑给排水设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设计与安装质量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出 现质量问题,影响居民生活。在对其设计要注重其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严谨性,并加强监管、审核和监督,以保证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 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给水管道及附件的损坏造成水资源浪费 给水管道的老化,会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埋在地下的给水管道出现破损很难被 发现,会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而阀门、水龙头等的磨损、锈蚀等,也都会无形中浪费水 资源。此外,给水附件如果选择上不合理,就会导致实际的用水量高于出水量,这些都可造 成水资源的浪费。 1.2排水管道设计 排水管道设计要重视管道材料的选择,要选择耐腐蚀性强的材料或者高质量的结果设计。因为排水管道一般排放的是生活污水,若选择劣质或者是抗腐蚀性能不强的材料,很可能会 造成管道渗水,甚至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效果。在选择排水管道管材时,应该加强对质量的 审核,保证管道材料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 1.3前期考虑不周导致的倒流防止器问题 众所周知,在城市这一复杂庞大的大环境中其地下地上环网结构相当繁复,因为其内部 存在的各个阶段的水压也大不相同,需要建筑设计者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和改善。如果为了经费和利益考虑,或者是工程中的麻痹大意造成倒流防止器的装备缺失, 那么一旦在城市环网中出现高低相差巨大的压力情况时,就会发生因为压力过高的接口,其 中所拥有的水流在进行流向时经过某一压力低的接口时,两者会发生激烈的“冲突”敬畏导致 城市的水表发生了严重的倒转情况,甚至遍布在城市管网内的水流将会与小区管道网内的水 发生交汇,进而被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建筑给水设计要点 第一,水表设计需科学。在设计阶段,需要对水表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评估,将其易于抄 写作为重要的考虑项目,通常将水表设置在室外环境或者放置在楼梯间位置。在住宅建筑过

超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

超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 超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超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分析了其在耐火等级、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安全疏散等方面的防火设计,为这类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超高层住宅建筑 1前言 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尤其是大城市,为了提高市民的居住水平,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超高层住宅建筑已成为明显的趋势,因为他比普通高层住宅更能充分利用空间,更加有效地解决大城市土地紧张和住房条件差的困难,所以在一些大城市超高层住宅发展很

快,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超高层住宅建筑即是超过100米的住宅建筑。然而正因为它的层数多,人口密集,导致了其在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上的困难情况,给防火设计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2超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特点 2. 1 火势蔓延快 超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发生火灾时将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据测定,在火灾初起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3 米/秒,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3米/秒;烟气沿楼梯间或其它竖向管井垂直方向扩散速度为3?4米/秒。如一座高度为100 米的大楼,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 2. 2 疏散困难超高层住宅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特别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场所的时间会很长;二是人员很集中;三是发生火灾时

由于各种竖井拔气力大,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困难。普通电梯在火灾时由于切断电源等原因,往往停止运转,为此,安全疏散主要还是依靠楼梯,而楼梯间内一旦窜入烟气,就会严重影响人员疏散。这些,都是超高层住宅建筑的不利因素和条件。 2. 3 扑救难度大 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 难,主要是: 1)灭火进攻困难。一方面缺乏地面消防行动展开的场地。另一方面,外部灭火进攻受到限制。因为现在配置的消防云梯车最高仅能达到70余米,所以超高层住宅建筑上部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是无法进行外攻的。 2)登高困难。当上部楼层发生火灾时,如果停电,消防电梯也失效时,消防队员只能通过室内楼梯登高。消防队员负重登高,因体力因素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气喘,影响灭火战斗的展开。而且通过楼梯间登高时,也会与楼梯间内往下疏散的人流碰撞,严重影响登高速度,贻误灭火救援的时机。 3超高层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级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安全的需要和高层建筑结构的现实情况,将高

临时消防水规定(精)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矗立,在给城市带来高效、便捷、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消防安全问题。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高层建筑指的是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据统计,至此2009年初,全国现有高层建筑154026栋,其中超高层建筑1869栋。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重庆6省市高层建筑均超万栋,其中,广东已达21054栋;上海、江苏、浙江、广东4省市超高层建筑均超百栋,其中,上海已达468栋。由于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火灾隐患多等特点,国家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和消防安全治理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规定。根据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多年实践,以及发生高层建筑火灾的惨痛经验教训,人们对防范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已有足够认识和较成熟措施。但是对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火灾却未能引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火灾时有发生,这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资料显示,2005年4月25日1:00许,河南发展大厦工地因电焊焊渣引燃防护网,导致120米高楼层顶部突发火灾,处置难度非常大,消防队经2个多小时才将火扑灭。2005年11月13日2:40许,山西省太原市南内环街正在施工的财富大厦13层发生火灾,消防官兵战斗到天亮才控制大火,该大厦13、14两层被烧毁,据调查,火灾为电焊违章作业引起。2005年12月2日21:52左右,河南省郑州市经三路与纬二路交叉口一在建20层高65米的高层建筑工地发生火灾,消防官兵及时扑救,并疏散工人16名。2009年2月9日晚9时左右,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发生火灾,16个消防中队54辆消防车用了将近6小时将火扑灭,导致火灾的直接原因是在工地附近违规燃放礼花;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工程处于施工阶段,建筑消防设施尚未启用,工地现场缺乏自救措施。因此,透过这些高层建筑工地火灾事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加强对高层建筑工地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的分析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鉴于高层建筑施工具有施工工期长,高空作业多、承包单位多、交叉施工多、用火用电多、可燃材料多、临时搭建多等特征,所以高层建设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相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现场使用明火多。高层建筑施工在现场钢筋、金属架构、金属管道的分割与连接,通风、取暖、给排水等设备安装,工程内、外部装修等环节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大量的电焊、气割、气焊等明火作业。这些明火作业是引发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火灾的“罪魁祸首”,作业产生的火花、灼热熔珠四处飞溅散落,可非常轻易引起可燃物燃烧,酿成火灾事故。笔者查阅了大量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火灾案例资料,明火作业引起火灾的占90%以上。另外,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较多,且配电设备、电气线路较杂乱,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引起电气火灾事故。 (二)工地存放有大量易燃、可燃材料。高层建筑施工工地存放有大量的木材、胶合板、泡沫板、油漆、粘合胶、防护网、保温材料、乙炔气体以及各种包装物、木花木屑、下脚料组成的可燃垃圾等易燃可燃物品,为火灾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只要接触明火等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案例分析

【长沙中崛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整理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有别于多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大、功能复杂、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特点,因此,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工程实例为对象,以多年工作经验为基础,具体分析了某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 一、案例背景 某综合楼是集商场、餐饮、办公、住宅为一体的大楼。项目地下1 层为车库及设备房;首层为部分架空、部分小商铺及商场;2 层为餐饮、商场及配套办公室;3层~28层由6栋住宅塔楼组成。建筑高度为94.5m,总建筑面积约125000㎡。 二、给水系统 由于无负压给水一旦自来水管网停水或者出现问题,则有可能造成没有储备水。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故采用变频调速供水,控制方式较为简单,可根据泵后压力的变化来确定水泵的转速和多水泵时启泵台数的调配,可以做到无级调速,不论水箱进水浮球阀开闭的大小如何,均可有效供水,这样就增加了供水的可靠性。 市政供水压力为3.2MPa,为了充分利用市政水压,地下1层~地上6层采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7层以上采用两套变频设备供水。系统分区,7层~18层采用低区变频设备供水;其中7层~12层经可调式减压阀减压后供水。19层~28层采用高区变频设备供水;其中19层~24层同样经可调式减压阀减压后供水。 住宅总户数为624户,最高日用水量为655m3,设150m3的生活水池,分为容积基本相等并能独立使用的两格。 水池的泄空管从吸水坑底接出,排入泵房集水井。有人说这样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水规》) 第3.2.4条第一款规定,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如果硬要套这条规范,是有点问题,但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做足相对安全的措施就行了,水池溢流水位报警并关闭进水管上的电动阀(或进水阀选用具有三重保险作用的电动浮球阀)

建筑给排水设计论文

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探讨 摘要:在给排水的设计和施工中,应严格执行现行相关规范,不断总结设计和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和提高整体的安装工艺水平,力求为社会提供功能齐全、可靠、美观实用的建筑精品。文章通过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的实践,阐述了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关键字:给排水;生活给排水;消防给排水 abstract: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existing norms, constantly sum up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overall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strive to provide the community with a full-featured, reliable,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building products.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drainage works design construction, described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their treatment measure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key 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lif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ir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中图分类号:tl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排水系统,它们都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监控对象,是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问题意见(doc 8页)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问题意见(doc 8页)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意见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多发性的问题,看法往往不一致,现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关于高位水箱中消防储量的意见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7.1规定: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3。 GBJ84-8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3.2.3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消防水箱……,但可不大于18m3。 从现行的规范及笔者所见到的资料里都没有明确消防水箱中的消防储水量是一个18m3还是两个18m3。即一般的将GB50045-95中的18m3的理解为消火栓系统室内10分钟消防用水(故近日有将高位水箱中之10分钟消防储水量定为24m3,因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

作用。这是因为:(1)初起火灾不大可能出现火灾层的上、下层同时“灭火”;(2)不大可能有多人同时灭火,如有,那么在消火栓启用同时定会按启动消防泵之按钮,这样就不存在储量不够的问题了。这个时期(5~10分钟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般不会动作,故18m3储水量即使是有4股水柱工作,则10分钟也只用去12m3。仍有6m3未动用。另外,有的设计者在高位水箱的消火栓系统出水管上设置水流指示器(设置与否有争论),当消火栓动用后,即使无人按消火栓箱处启动水泵按钮,则因水流指示器动作,在消防控制室有灯光和音响信号,值班人员可依据情况启动或“延时”启动消防泵。笔者不主张设水流指示器,更不主张由水流指示器信号经控制柜直接启动消防泵。 第二,当发生火灾时无人在现场,如娱乐场所、仓库等等,则只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并且该系统只要有一个喷头动作,压力开头将在60秒内动作发出电信号,向控制中心报警,并经控制箱切换启动消防泵。即使几个喷头动作,18m3储水量也仅仅动用约三分之一。

浅议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设计参考文本

浅议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设计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浅议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 设计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已从最初的凤毛麟 角而逐渐普及。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蓬勃 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这一时期的火灾明显地呈现 了严重化的趋势,据统计,l991年至20xx年十年间,全 国共发生火灾888485起,死24564人,伤43422人,直 接财产损失116.4亿元。这四项数字分别占建国50年火灾 总数的25.8%、14.7% 、13.6%和58.8%,凸显了包括超 高层建筑在内的新的消防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急需对传统 的消防手段进行改革,以满足新时代形势的需要。 一、超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用地紧张的困

境日益突出,超高层建筑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空间,节约土地,通过集中布设地上、地下的各种管线而降低市政工程的投资。而且超高层建筑汇集了城市在建筑、结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所有科技的最高成就,表现了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程度和现代化步伐,许多超高层建筑更是成为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重要景观和地标。此外,超高层建筑面积大,将多种功能,如办公、旅馆、公寓和购物综合在一座建筑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我国的建筑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超高层建筑”的定义,而是把建筑高度超过24 米的公共建筑和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均视为“高层民用建筑”。1972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对高层建筑的定义取得了较统一的认识,把高层建筑划分为四类:第一类高层建筑:9~16 层(最高到50m);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 层(最高到75m);第三类高层建

建筑设计中给排水专业与其他专业的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7277006.html, 建筑设计中给排水专业与其他专业的配合 作者:刘振刘丽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5期 【摘要】建筑设计是一个多专业、多程序的复杂系统工程,各专业应该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及时沟通、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分析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给排水专业与建筑、结构、电气和暖通专业的相互关系,并论述了给排水专业与其他专业的配合,以确保给排水设计及整个建筑设计高质高效的进行。 【关键词】建筑设计;给排水专业;建筑结构;暖通电气;专业配合 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结构和设备(给排水、暖通和电气等)三个基本专业,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因此,建筑设计是一个多专业、多程序的复杂系统工程。 建筑给排水设计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热水系统等,其在整个建筑设计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但它却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给水、热水的供给和污水的排放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而消防设计则关系着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意义重大,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处理好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给排水专业与建筑、结构、电气及暖通专业的相互关系及配合,以确保整体设计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1、给排水专业与建筑专业的配合 建筑专业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和龙头专业。一个项目从方案伊始,建筑行业就统筹全局,给排水专业设计人员应该主动与建筑专业设计人员沟通,仔细阅读研究相关资料,了解建筑物基本情况,包括建筑物功能、面积、层高、层数;总给水和排水位置、用水人数;耐火等级、防火区域的划分、防火门及防火卷帘位置等情况。并且要特别注意与给排水设计有较大关系房间或位置的布置情况,例如:泵房、厨房、卫生间、设备间和管道井等。 掌握以上资料后,按照给排水相关设计规范,进行用水量、排水量、消防水池等的计算,向建筑专业设计人员提交泵房、蓄水池的平面布置尺寸;设备维修空间、层高;门窗要求;防火要求。给水管道、排水管道进出建筑物位置,预留洞尺寸;排水沟尺寸、位置;吊顶内消防给水管道位置,管道井尺寸。水泵、水箱位置;基础尺寸、高度。屋顶或水箱间水箱位置、尺寸等。 在很多建筑设计中,给排水设计都是在建筑专业设计完毕后,依据建筑施工图开始设计,这就可能导致放置给排水设备的空间十分有限,出现管道难以布置、设备难以检修等问题,从而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导致建筑专业甚至其他专业重新修改施工图,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为避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弱电系统设计特点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698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弱电系统设计特点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弱电系统设计特 点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适用设计与验收规范暂缺 按规定,我国的建筑高度为24米及以下的建筑物的消防系统设计按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24~100米高的建筑物按国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地下工业或民用建筑按《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执行。国标是属于强制性技术规定,是约束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验收单位的共同标尺。超高层建筑尚无相应国标,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参照有关国标及国际标准,按照当地消防主管部门意见,本着安全第一的精神,尽量仔细周详地完成设计工作。

2火灾探测器的布置标准较高 一般超高层建筑中除了顶层外,各层屋顶为平顶(即层顶坡度为零),层高不超过6米。在此条件下,一般建筑的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一般为60平方米,保护半径为5.8米,但对于超高层建筑,消防主管部门往往要求提高标准,例如要求保护面积为40~50平方米,保护半径从严掌握,依探测器位置形成的矩形长宽比确定。显然,探测器的布置以接近正方形布置较为经济。感温探测器设于地下室、厨房及允许吸烟的场所,在平顶条件下,保护面积为20平方米,保护半径为3.6米。需要注意,问题往往出在建筑平面上的边角处,探测器的保护半径达不到审核要求。此类在一般建筑中可通融的问题在超高层中是应严格执行规定的。另外,在变配电室、发电机房、皮带输送机以及电缆桥架上,除了设气体灭火装

超高层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

超高层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 摘要:针对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部分条文内容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实践,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对该超高层建筑面临的总平面消防设计和单 体建筑在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电梯、避难层、直升机救援的支持及超过 250m更严格的防火措施等消防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颁布实施后在实践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建筑防火 引言 建筑高度超过250m的超高层建筑多为地标建筑,因其造型新颖、体量大、占地少,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超高层建筑功能繁杂、人员密集,必须解决其消防设计中建筑密度高、功能分区复杂、火灾荷载大、玻璃幕墙较多等因素导致的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问题。笔者依据性能化防火设计 原则,以海南市某超高层项目为例,进行整体消防性能化设计论证,对超高层建 筑防火设计安全措施提出新的思路。 1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现状 1.1超高层建筑消防难点 (1)火灾隐患多,持续时间长。超高层建筑商业裙楼体量巨大,功能复杂。其物业形态多样,用电等隐患较多,建筑密度大,火灾载荷呈现高密度、巨体量 的特点。另外,超高层建筑建设、安装、日常管理各环节周期较长,涉及入场单 位较多,防火综合管理、统一协调难度高,火灾风险系数较高。 (2)人员疏散困难。超高层建筑往往地处商业中心区域,人流量大,受制 于其超高楼层和建筑密度,对疏散通道数量、疏散距离、疏散时间的要求较高, 火灾发生时,对人群疏导指示反映和心理干预能力要求也较高,有毒烟雾及人群 踩踏等二次事故隐患极高。 (3)火灾扑救难度大。超高层建筑的烟囱效应较强,玻璃幕墙过火破碎后 造成的高气压风道有利于火势蔓延。此外,目前大多数城市没有配备消防直升机,高层消防车设备无法满足150m以上高层建筑外部消防救援的需要,扑救手段 受限。 1.2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常见问题 (1)建筑外部扑救条件不理想。海南市坡多路陡,部分建设工程外部消防 安全条件很难满足消防车扑救的要求。目前配备的大型消防车辆的作业臂长度已 达16m,按规范设计要求,很难满足云梯车实际运转半径要求,导致扑救过程 延长,效率低。 (2)建筑内部消防设施配备缺少有效的加强措施和针对性。常见问题有避 难层的合理设置和消防电梯的使用问题等。此外,消防电梯设置、消防水池及防 火阻燃线缆等缺乏专门的加强措施规范。 (3)消防理念人性化设计及管理理念薄弱。消防警示设施不到位,针对超 高层建筑特殊的消防管理和防火教育滞后,防火意识淡漠,对超高层建筑火灾危 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高效的疏散应急方案。 2超高层建筑消防对策案例 2.1电梯疏散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超高层建筑超高的高度和超大的建筑体量对人员疏散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水泵选用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水泵选用-----------------------作者:

-----------------------日期: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水泵选用实例 提要: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水泵的选择至关重要。给水泵、排污泵、消防泵在选择时应根据各自系统的特性及水泵参数、维护保养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关键词:给水泵排污泵多出口消防泵选用 1 工程概述 香溢大酒店地处杭州市繁华的商业、金融中心,位于老城区解放路中段,东靠火车站,西邻西湖。大厦由地下2层、地上21层、中间2层技术层组成,是集客房、康乐、会议、餐饮、酒吧为一体的四星级宾馆。建筑面积为3.2万m2,建筑高度为75m。 大酒店裙房给水系统、主楼给水系统,地下室污废水排水系统,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计要满足使用功能,系统中水泵的选择较为关键。水泵的特性、参数、价格、售后服务直接关系到系统投入运行时的稳定、安全及固定设备一次性的投入和水泵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在设计调研过程中,我们经过对各水泵参数的分析比较和对工程实际应用情况的考察,最后选用了DL、QW、XB等系列水泵。现提出设计选用水泵的一点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2 给水泵的选择

香溢大酒店生活给水采用上行下给方式,即市政给水管网两路环网供至地下生活水池,水泵分别提升至裙房、主楼屋顶水箱,然后以重力流至各用水点。水泵的启停由液位控制仪来控制。采用上行下给这种供水方式,屋顶水箱起到了中间调节作用,水泵启动运行时Q~H值较恒定,Q~H值不随用水点水量的大小变化而变化,设计中选择水泵只要满足计算Q~H值即可。但应注意所选择水泵的Q~H值不宜大于设计计算的Q~H值很多,一般宜控制在大于设计计算Q~H值5%左右。按上述原则,我们在设计中裙房、主楼给水系统水泵选定为65DL32—15×3和80DL50—20×5型水泵。上述水泵参数见表1。 3 排水泵的选择 表1 水泵参数 水泵型号流量Q总扬程 H (m) 转速 n (rpm) 功率N(kW)泵效 率η (%) 必需汽蚀 余量 (m) 叶轮直 径 (mm) 质 量 (kg) (m3/h)L/s 轴功 率 电机 功率 65DL32-15×322 32 42 6.11 8.89 11.67 48 45 36 1450 3.20 4.02 4.58 5.5 60 65 60 4.8 5.5 6.5 224271 80DL50-20×530 50 73 8.89 13.89 20.28 107.5 100 80 1450 16.64 19.45 24.47 30 64 70 65 2 2.5 3.1 2506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