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压力与压强附答案

物理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压力与压强附答案
物理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压力与压强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将同—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这三个容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则F 浮甲

B .比较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则p 甲>p 乙>p 丙。

C .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F ′甲

D .比较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则p ′甲

A .根据题图可知,物体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此时浮力都是等于重力的,因为是同一物体,因此所受浮力应相等,A 不符合题意;

B .根据图示的状态甲容器露出液面最多,丙为悬浮,则甲中液体密度最大,乙次之,丙中最小,因为液面高度相同,因此甲液体体积最大,丙液体体积最小,因此甲液体重力最大,丙液体重力最小,所以甲对桌面压力最大,丙对左面压力最小,因此p 甲>p 乙>p 丙,B 符合题意;

C .甲密度最大,深度相同,因此甲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则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也最大,C 不符合题意;

D .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知,甲、乙下表面所受压力相等,则其下表面所受压强也相等,D 不符合题意。

2.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两个物体下底面的压强分别是p 甲、p 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 甲、F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p <甲乙 F F =甲乙

B .>p p 甲乙 F F <甲乙

C .p p <甲乙 F F 甲乙>

D .>p p 甲乙 F F 甲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烧杯中的物体漂浮在液体中,乙烧杯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所以甲烧杯中的物体和乙烧杯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 F

G ==浮甲浮乙物

又根据压强与浮力关系,可知

F p S =浮甲甲底 F p S p S =-浮乙乙顶乙底

p S p S p S =-乙顶甲底乙底

0p p p =->乙顶乙底甲底

故p p <甲乙;因为甲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根据公式

F gV ρ=浸浮液

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两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 G G G G G g hS V ρ=++=++-甲甲甲浸物甲液物容容容 ()F G G G G G g hS V ρ=++=++-乙乙乙浸物乙液物容容容

由于

F gV

G ρ==甲甲浸浮甲物 F gV G ρ==乙乙浸浮乙物

F G ghS ρ=+甲甲容容

F G ghS ρ=+乙乙容容

因为ρρ甲乙>,则

F F 甲乙>

故选C 。

3.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 甲、Δm 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

A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

B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

C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

D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mg F G Vg gSh p gh S S S S S

ρρρ=

===== 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

p p =甲乙

gh gh ρρ=甲甲乙乙

由图可知

h h 甲乙<

所以

ρρ甲乙>

由图知

S 甲乙<S

在切割之前

p p =甲乙

所以由F pS =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

F F 甲乙<

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且G mg =,所以,切割之前

m m 甲乙<

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即

F F =甲剩乙剩

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

m m =甲剩乙剩

根据切去的质量-m m m ?=剩得

m m ??甲乙<

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4.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 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Δh 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为Δh 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m ′

、m ′乙,则( )

A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

B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

C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

D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

因为甲为规则圆柱体,乙为规则容器,则甲对地面的压强:p 甲=ρ甲gh 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强:p 乙=ρ乙gh 乙,因为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 甲=p 乙,所以ρ甲h 甲=ρ乙h 乙,由图可知:h 甲<h 乙,所以ρ甲>ρ乙;因为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即Δm 甲=Δm 乙,所以 ρ甲Δh 甲S 甲=ρ乙Δh 乙S 乙,由图可知:底面积S 甲>S 乙,所以Δh 甲<Δh 乙; 由p =

F

S

得:对地面的压力F 甲=p 甲S 甲,F 乙=p 乙S 乙,因为p 甲=p 乙,S 甲>S 乙,所以 F 甲>F 乙,因为他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G 甲>G 乙,则由G =mg 知:m 甲>m 乙,因为m ′=m -Δm ,而Δm 甲=Δm 乙,所以m ′甲>m ′乙。 故选C 。

5.如图所示,甲、乙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甲

A .△m 甲<△m 乙,p 甲′

B .△m 甲>△m 乙,p 甲′>p 乙′

C .△m 甲=△m 乙,p 甲′=p 乙′

D .△m 甲<△m 乙,p 甲′>p 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h ?,则甲、乙切去的质量分别为

2

m V l h ρρ?=?=?甲甲甲甲甲

2

m V l h ρρ?=?=?乙乙乙乙乙

由于p p <甲乙,即

gl gl ρρ<甲甲乙乙

化简可得

l l ρρ<甲甲乙乙,

两边乘上l 甲,可得

2

l l l ρρ<甲甲乙甲乙

从图可以明显看到l l <甲乙,两边乘上l ρ乙乙,可得

2l l l ρρ<乙乙甲乙乙

由上面两式可得

22l l ρρ<甲甲乙乙

两边乘上h ?,可得

22l h l h ρρ?

m m ?

在没有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前

3

2

==gl p gl l ρρ甲甲甲甲甲甲 3

2

=

=gl p gl l ρρ乙乙乙乙乙乙

由p p <甲乙可得

gl gl ρρ<甲甲乙乙

即l l ρρ<

甲乙甲

切去h ?之后

'=)p g l h ρ-?甲甲甲( '=)p g l h ρ-?乙乙乙(

''=()()()()0l l l p p g l h g l h g l h g l h g h l l ρρρρρ---?--?<-?--?=?<甲乙乙

甲乙甲甲乙乙乙

甲乙乙乙甲甲

则''p p <甲乙 故选A .

6.底面积为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现将体积为500cm 3、重为3N 的木块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 若将一重为6N 的物体B 用细

绳系于A的下方,使A恰好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所示,不计绳的重力及其体积. 则()

A.物体B的密度为1.5×103kg/m3B.物体B的体积为150cm3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800Pa D.绳子受到的拉力为4N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压强,浮力综合应用能力,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分析受力,结合浮力、压强有关知识求解。

【详解】

AB.如图乙所示,A恰好浸没在水中是,物体AB悬浮,物体AB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即

A B

F G G

=+

ρ=+

水排A B

gV G G

排开水的总体积为

433

A B

33

3N+6N

=910m900cm

1.010kg m10N kg

G G

V

g

ρ

-

+

==?=

??

又因为物体A的体积为3

500cm,

所以物体B的体积为

333

B A

900cm500cm400cm

V V V

=-=-=

物体B的质量为

B

B

6N

0.6kg=600g

10N kg

G

m

g

===

物体B的密度为

333

B

B3

B

600g

= 1.5g 1.510kg m

400cm

m

V

ρ===?

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

C.放上B物体后,桌面对容器的压力增大了

B

=G=6N

F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

42

6N

=600Pa 10010m F p S -??=

=? 故C 项不符合题;

D .以B 物体为研究对象,B 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作用,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即

F F

G +=浮拉

又因为B 物体所受浮力为

3363B B 1.010kg m 10N kg 40010m =4N F gV ρ-==????浮水

则绳子对B 物体的拉力为

64N=2N F G F N =-=-浮拉

绳子对B 物体的拉力与B 物体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 绳子受到的拉力为2N ,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7.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圆柱体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现将A 、B 位置互换,互换前后甲、乙上表面受到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A B p p ??、,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p 甲乙、,则

A .A

B p p p p ?=?>甲乙, B .A B p p p p ?>?=甲乙,

C .A B p p p p ?=?<甲乙,

D .A B p p p p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圆柱体甲、乙完全相同,将圆柱体AB 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将A 、B 位置互换,互换前后甲、乙上表面受到压强并无变化,所以

A B p p ?=?

由图可知A 与圆柱体接触的积小于B 与圆柱体接触的面积, 所以

G A <G B

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 甲=

G 甲+G B F 乙=G 乙+G A

因此F 甲大于F 乙;由压强公式F

p S

=

可知

p 甲>p 乙

故选A 。

8.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F 甲<△F 乙

B .ρ甲>ρ乙,△F 甲>△F 乙

C .ρ甲<ρ乙,△F 甲<△F 乙

D .ρ甲<ρ乙,△F 甲>△F 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 甲和h 乙,h 甲

p =

F S

=G S =mg S =ρVg S =ρShg S =ρgh

可知,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 甲=p 乙,所以, ρ甲gh 甲=ρ乙gh 乙,h 甲

故ρ甲>ρ乙;

由ρ甲gh 甲=ρ乙gh 乙得

ρρ甲乙=h h 乙

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由于底面积不变,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是切去的部分,即△F =ρ△Vg ,则

F F 甲乙 =V g V g ρρ甲甲乙乙=S h S h ρρ甲甲乙乙=ρρ甲乙×S S 甲乙=ρρ甲乙×(h h 甲乙)2=h h 乙甲×

(h h 甲乙)2=h h 甲

<1 所以,△F 甲<△F 乙,故△F 甲一定小于△F 乙。 故选A 。

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 A 、B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 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4:1

B .8:1

C .1:2

D .2:1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 3时,质量为8g ,所以甲的密度为

甲ρ=

m V 甲甲=3

8g 1cm

=8g/cm 3 当乙的体积为4cm 3时,质量为4g ,所以乙的密度为

ρ乙=m V 乙乙=3

4g 4cm

=1g/cm 3 所以

甲ρ:

ρ乙=8:1 由ρ=m

V

可得,V =

m

ρ

, m 甲:m 乙=1:1,则甲乙的体积为 V V 甲乙=m m 甲

甲乙乙

ρρ=m m ρρ?甲乙甲乙=1181?=1

8

因为V =L 3,所以边长(高)之比

h 甲:h 乙=1:2

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p =

F S =

G S =mg S =Vg S ρ=shg S

ρ=ρgh 两正方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p 甲:p 乙=gh gh ρρ甲甲乙乙=81

12

??=4:1

故选A 。

10.如图所示,有两个正方体实心物体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 重24N ,B 重3N 。若物体B 对A 的压强与此时物体A 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物体A 的密度ρA 与物体B 的密度ρB 之比为( )

A .1:2

B .27:8

C .8:27

D .3:1

【答案】C 【解析】

【详解】

因为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物体B 对A 的压强

B B B

2B B B

3N F G p S S L =

== 物体A 对桌面的压强

A A

B A 22

A B A A 24N 3N 27F G G N p S S L L ++=

=== 因为物体B 对A 的压强与此时物体A 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 A =p B ,所以,由以上两式解得

A B 3

1

L L = 又因为实心正方体的重力

3=G mg Vg L g ρρ==

所以,物体A 与物体B 的密度之比

A

3

33A A A B 3B B B A 3B 24N 183N 327G L g G L G G L L g

ρρ??==?=?= ??? 故选C 。

11.甲、乙两个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a )、(b )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下相同比例的部分后,再把甲切下部分放在甲剩余部分的下方,把乙切下部分放在乙剩余部分的上方,如图(c )、(d )所示,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 甲'、p 乙'.若p 甲'=p 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p 甲一定小于p 乙'

B .p 甲'一定大于p 乙

C .p 甲可能大于p 乙

D .p 甲'可能等于p 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如图叠放时,

'G P S 甲

甲甲

=,'G P S =乙乙部分乙

原来的压强为:G P S =

甲甲甲

,G P S =乙

乙乙

如图d叠放时,S S 乙部分乙<,所以'P P 乙乙>, 因为''P P =甲乙,故得:'P P P =>甲甲乙. 故B 正确.

12.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B 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B 球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两小球所受浮力A

B F F > B .两种液体的密度2ρρ=甲乙

C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甲乙p p >

D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1

2

F F =甲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A 小球在甲中悬浮,

B 小球在乙中漂浮,所受浮力等于各自自身重力,即

A A F G =,

B B F G =

A 、

B 两球完全相同,所以重力相等。则A 、B 两球所受浮力相同,即A B F F =,故A 错误; B .根据浮水排F gV ρ=

可得,A 小球在甲中悬浮,则A 所受浮力为

A A F gV gV ρρ==甲甲排

B 小球在乙中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则B 所受浮力为

'

B B 1

2

F gV gV ρρ=

=排乙乙 由题意可知,A 、B 两球体积相等且所受浮力相等,即

A B A B

F F V V ==

联立可得甲、乙液体密度的关系为1

2

ρρ=

甲乙,故B 错误;

C . 由于两容器内液面相平,根据液p gh ρ=

可得,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 gh ρ=甲甲 p gh ρ=乙乙

由上可知甲、乙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

ρρ<甲乙

所以<

甲乙p p ,故C 错误;

D .由于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的,根据F

p S

=

可得,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 F p S hS g ρ==甲甲甲 F p S hS g ρ==乙乙乙

由上可知甲、乙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

12

ρρ=

甲乙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1

2

F F =甲乙,故D 正确。 故选D 。

13.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A .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B .它们切去的质量一定相同

C .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大

D .它们切去的高度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 所以,P 甲>P 乙,

而F G m g ==甲甲甲,F G m g 乙乙乙==,

所以,m g m g

S S =甲乙甲乙

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则甲乙对海绵压强相等,

P 甲剩=P 乙剩,即:m g m g

m g m g S S --=乙甲乙剩甲切甲乙

所以,m 甲切>m 乙切,故AB 错误;

放在水平面上的柱体的压强可用P ρgh =求解. 因为P 甲剩=P 乙剩,

所以,gh gh ρρ=甲乙甲剩乙剩, 由图可知,h h 甲剩乙剩>,所以ρρ<甲乙. 因为m 甲切>m 乙切,V Sh =,m V ρ=

所以:m m g g S S >甲切乙切甲乙,即:S h g S h g S S ρρ>甲甲乙乙甲切乙切甲乙

所以,h 甲切>h 乙切,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1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向齐平,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A p 、B p 和压力A F 、B F 的关系是( )

A .A

B p p <,A B F F = B .A B p p <,A B F F >

C .A B p p >,A B F F =

D .A B p p >,A B F F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甲乙质量相等,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A 的底面积大,根据F

p S

=

分析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A p 、B p 的关系;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和原来的情况相同。 【详解】

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此时两液面齐平。因为是圆柱形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 G mg ==,

所以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A B F F =;

由于A的底面积大,由

F

p

S

=可得,A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

A B

p p

<;

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因为两液面仍保持齐平,所以和未抽出时的情况相

同,即

A B

p p

<,

A B

F F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压强大小比较,重点在分析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15.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2:3

ρρ=

甲乙

,底面积之比:3:4

S S=

甲乙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8:5

p p=

甲乙

,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重力之比是1∶2

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5

C.甲、乙的高度之比是5∶12

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重力之比为

836

545

G F p S p S

G F p S p S

===?=?=

甲甲甲甲甲甲

乙乙乙乙乙乙

故A错误;

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

639

525

G

m g

V G

m G

V G

g

ρρρ

ρ

ρ

ρ

===?=?=

甲甲甲甲乙

乙乙

乙乙甲

故B错误;

C.甲、乙的高度之比是

9412

535

V

h S V S

V

h V S

S

==?=?=

甲甲甲乙

乙乙甲

故C错误;

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之差为

12

2221212()()gV gV F F G G m g m g p p gh gh g h h g h h S S S S S S S S ρρρρρρ-=

-=-=-=-=-=---甲乙111甲乙甲甲乙乙12121212

由于

:2:3ρρ=甲乙

所以

2

3

ρρ=

甲乙 由于

12

5

h h =甲乙 所以

125

h h =

甲乙 故

12212291

()()0353153

p p g h h g h h g h gh gh gh gh gh ρρρρρρρρ-=---=

?--+=+>甲甲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 所以

12p p >

故D 正确。 故选D 。

二、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实验前,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实验中,学生多次移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进行实验探究。探究完成后,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60cm

B .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

C .当学生把蜡烛移动到80cm 刻度处,再移动光屏,会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小明拿来的眼镜是近视镜

【答案】BCD

【解析】

【详解】

A.由焦距的概念可知,

60cm50cm10cm

f=-=

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A错误;

B.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B正确;C.由甲图知, 80cm刻度处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80cm50cm30cm

u=-=

所以

>=

20cm2

u f

因此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确;

D.只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到适当的位置又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因此小明的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用来矫正近视眼也叫近视镜,D正确。

故选BCD。

17.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另一拓展规律在照相问题中的运用。即用可变焦距的光学照相机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故【答案】A

【解析】变焦的照相机,当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虽然物距基本不变,但是由于照相机的焦距变大,物距相对减小,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可知:当物距相对减小时,像距也变大,像也变大.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乙图中的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物距逐渐增大,根据凸透镜成的实像时有:物远(物距变大)像近(像距变小)像变小,像距逐渐减小,从υ2f >到f υ2f <<,但像距只能接近1倍焦距,而不能小于1倍焦距,故只有C 正确,ABD 错误. 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物距变大)像近(像距变小)像变小分析.

19.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用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实验,他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片,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要想使光屏上的像再次变得清晰,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①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使光屏靠近凸透镜 ②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使光屏远离凸透镜 ③保持光屏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使蜡烛远离凸透镜 ④保持光屏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使蜡烛靠近凸透镜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

①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取下远视眼镜片后,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所成的像会往光屏后面退,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使光屏靠近凸透镜,这样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更加模糊,①不合题意;

②由上述可知,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使光屏远离凸透镜,那么会使光屏上的像再次变得清晰,②符合题意;

③由上述可知,保持光屏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使蜡烛远离凸透镜,那么所成的像会靠近凸透镜,能使光屏上的像再次变得清晰,③符合题意;

④由上述可知,保持光屏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使蜡烛靠近凸透镜,那么所成的像会远离凸透镜,这样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更加模糊,④不合题意。

故选A。

2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C.只有一个虚像D.只有一个实像

【答案】D

【解析】

【详解】

①按题意,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②由于成像后的光线是射向右下方的,所以不能在平面镜上成像(平面镜只在主光轴的上方),所以只能成一个实像.

③如果平面镜足够大,则“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又会在平面镜上成一个等大的虚像,平面像反射后的光线又会经凸透镜成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成在凸透镜左侧f与2f之间.此时相当于物距为4f.当然,也要满足凸透镜是足够大了才有此种情况).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此题的突破点是,AB只有在主光轴上的那点折射后入MN,其它均没有,故只有一个实像.

21.如图所示,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 ,又在a 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 、c ,蜡烛放在纸筒前,此时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 、c 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同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 、c 两小孔处三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

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能力,要想使光都会聚在光屏中心的位置,则在b 、c 两处放置的三棱镜的方式应该是凸透镜的形状(中间厚,边缘薄),故BCD 项不符合题意,A 项符合题意。

2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则( )

A .焦距可能为18厘米

B .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厘米,移动光屏找到实像后,此实像变大了

D .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厘米,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光屏应远离透镜10厘米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2u f >,2f v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u v >;由题意可以知道物距30cm u =,像距20cm v =,这种情况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

30cm 2f >

20cm 2f f <<

化简可得

10cm 15cm f <<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18cm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 cm ,物距变大,依然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变小,所成的实像会变小;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 cm ,物距20cm u =,那么

2f u f <<

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像距30cm v =,光屏应远离透镜10 cm ;故选D 。

23.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0cm B.30cm C.20cm D.10cm

【答案】D

【解析】

在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即2f>U>f,v>2f;

而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为像距,即v=40cm,所以,40cm>2f,解得:20cm>f,只有D选项符合条件.故选D.

思路分析:在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则不可以,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而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2倍焦距,从而可以计算出该透镜的焦距.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凸透镜成像情况,根据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因此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为像距.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doc

《第九章压强》 、压强: ㈠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物体的重力 G: F=G=mg。 5、固体可以大小不变、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6、重为 G的物体在承受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 G F( 与重力无关) ㈡压强 1、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P30 ⑴课本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 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 量法和对比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 5、公式: 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 Pa); F:牛顿( N) S;米2 2 ( m) 6、单位:帕斯卡( pa)1pa = 1N/m 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 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是指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 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 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4 4 1.5× 10 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 5× 10 N。 7、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 : 用力切菜易切断 2) 减小受力面积举例 : 磨刀不误砍柴功、缝衣针做得很细 8、减小压强的方法: 1) 减小压力举例 : 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9.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固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 F=G容 +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F/S)。 、液体压强(P33)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020中考物理压力和压强

第十三章《压力和压强》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 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 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

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 液), 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 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说明: A 、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Pa ;g :N/kg ;h :m C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 、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 F=G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备战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两容器里分别装有两种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在同一高度上的A 、B 两点液体的压强A p 和B p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p p > B .A B p p = C .A B p p < D .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乙两容器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F p S = 和 F G mg == 知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相同,即 p p =甲乙, ∵A 、B 两点在同一高度上, m m =乙甲, V V 甲乙>, ∴ρρ甲乙< , ∴根据p gh ρ=知:AB 以下液体对底部压强 A B p p 下下<, ∵AB 两点压强为 A A p p p =-甲下, B B p p p =-乙下 , ∴A B p p >. 故选A . 2.如图 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柱体 A 、B 高度相等,其底面积 S 的大小关系为 S A >S B .现分 别从两柱体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往下切除部分后,发现 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压强恰 好均相等.则关于对切去部分的质量△m A 、△m B 以及底面积△S A 、△S B 的判断,正

确的是() A.△S A>△S B,△m A=△m B B.△S A>△S B,△m A>△m B C.△S A<△S B,△m A>△B D.△S A<△S B,△m A<△m B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p=F G mg Vg Sgh S S S S S ρρ =====ρgh,柱体 A、B 高度相等,且分别从两柱体的 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往下切除部分后,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相等,所以有: ρA gh=ρB gh,故ρA=ρB,水平地面上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F=G,根据 G=mg、ρ=可得,切去部分后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有: ρA(S A﹣△S A)gh=ρB(S B﹣△S B)gh,则S A﹣△S A=S B﹣△S B,又因为S A>S B,所以, △S A>△S B,故CD错误; 因为S A>S B,柱体 A、B 高度相等,所以A的体积大于B的体积,又因为ρA=ρB,所以,m A>m B,切去部分后A、B 剩余部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有:(m A﹣△m A)g=(m B﹣△m B)g,即m A﹣△m A=m B﹣△m B,所以,△m A>△m B,故A错误,B正确.故选B. 3.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取两块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F乙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甲<p液乙 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地甲>p地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橡皮泥在甲液体中漂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G,橡皮泥在乙液体中悬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乙=G,所以F甲=F乙,故A符合题意; B C.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平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 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 ;F :牛顿(N )S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

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 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 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 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 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 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1)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F=G FG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小部分压力练习题 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C.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D.压力大,压强一定大 2.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 A.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3.一长方形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AB水平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若沿竖直方向切去1/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一个案件中,公安人员在海滩案发现场发现了罪犯留下的清晰的站立脚印,立即用蜡浇注了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 cm,质量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104Pa.请你帮助公安人员计算出罪犯的体重为多少?(ρ蜡=0.9×103kg/m3) 5.如图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物体G1、G2的重力分别为90牛和60牛,它们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若将G1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在水里,杠杆还能平衡吗?如不平衡,应怎样调节G2的位置使杠杆再次平衡. 第二部分压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而液体有向_____ 的压强,,从水喷出的缓急、远近情况可以知道,压强随_____ 而增大. 2.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________的竖直高度. 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_____;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连通器,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_____ .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_____. 5.比较图13—4 、图13—5中各点压强的大小:(1)在图13—4中,B点和C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则各点压强pA_____pB_____pC ;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中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比较难理解些,所以更要把公式定理记清晰,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知识融汇贯通: 压强知识点 1.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3.F=PS;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6.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7.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例外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8.液体压强计算:P=液GH(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解放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9.液体压强公式:P=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0.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多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76CM 水银柱高。 13.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简易煮好。 14.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备战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有关的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所示,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块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若沿虚线将该物块切去一部分,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 A.p < p' B .p > p' C.p= p'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原来物体的重力为G原,梯形的下表面积为S1;给原来的物体增加G部分的物体,如图所示,成为规则物体,那么,整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1111 G G G G G p p S S S S + ==+=+ 原原 总 ; 沿虚线将该物块切去一部分,设此时剩余部分的重力为G',梯形的下表面积为S2,根据第一幅图的情况可知,质量和面积是等比例减小的,所以总压强是不变的。根据关系可知: G G G G G p p S S S S + ==+=+ 总 2222 '' '; 根据p总相等可得: 1 G G p p S S +=+ 2 ' 那么: 1 G G p p S S = 2 -'->0 所以: p>p′; 故选B。 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面上,A的边长比B大.如果从其正中间水平或竖直方向打通一个横截面积大小相同的圆柱形的小孔后,使其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相等.设想了下列四种做法:

(1)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2)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3)B水平打孔、A竖直打孔;(4)A水平打孔、B竖直打孔; 以上想法中能实现目的是 A.(1)、(2)B.(1)、(3) C.(2)、(3)D.(2)、(3)、(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两个正方体质量相等的放在水平面上,由于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A、B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又因为A的边长比B大,所以A、B的底面积S A >S B,由p=F/S可知,A、B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A<p B; (1)当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时;A小孔的重力为G A′=S孔G/S A,B小孔的重力为G B′=S孔G/S B,则G A′<G B′,由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力F′=G-G′,则F A′>F B′;由于A、B的底面积不变,S A>S B;由p=F/S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 A′可能会与p B′相等,故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可行; (2)柱状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是p=ρgh,当竖直打孔时,由于物体仍是柱状体且高度不变,由p=ρgh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不变,所以,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时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仍是p A<p B,故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不可行; (3)由(2)知道,若A竖直打孔,A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不变;由(1)知道若B水平打孔,则重力减小,底面积不变,由p=F/S可知B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 B′会减小,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可以达到相等,故A竖直打孔B水平打孔可行; (4)A水平打孔,由于重力减小,底面积不变,由p=F/S可知B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 p A′减小,B竖直打孔,B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不变;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 p A′<p B′,故A水平打孔、B竖直打孔不可行;综上所述只有B正确,故选B. 3.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大全

1. 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 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 大小:重力和压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力,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 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总等于重力 1.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 概念: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4. 公式:P=F/S ,(F表示压力,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 2 5. 单位:帕斯卡(符号为:Pa), 1Pa = 1N/m 意义:1Pa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 增大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等。 (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把菜刀磨锋利,推土机的铲刃,汽车上的安全锤,图钉的尖头,注射器的针头等。 7. 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等。 (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坦克的履带,滑雪板,高楼的地基,坐在沙发比坐在板凳上舒服等。 1. 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 壁有压强。 2. 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 公式:P= pgh, (p表示液体的密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1cm的水柱的压强是100Pa) 4. 补充: (1)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等其他因素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注意:深度不是高度)。 (2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3)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 p 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得到压力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知识点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要点 一、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4、连通器 (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这是由于水不流动时,必须使连通器底部的液片左、右两侧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 (3)船闸的工作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三、大气压强: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2.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重点、难点剖析 (一)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等 方面来比较。 (二)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 P=F/S 中的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 体的表面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量单位的对应。 (三)知道液体压强的特征: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 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通过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ρgh。

压力压强测试题(卷)含答案

压力压强测试题含答案 1.我们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______ 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越大,压力效果越显著: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_____ 越小,压力的效果越显著。 3.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____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的 单位是_____,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______ 4.计算压强的公式____,其中P表示______,F表示_____,S表示____,计算时, 它们的单位必须统一,即分别为____、_____、_____。 5.物体课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60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6.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A.牛顿 B.帕斯卡 C.千克 D.米/秒 7.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8.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 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原地站立不动 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C.赶快向岸边跑 D.就地付下并向岸边爬 9.纸盒包装的饮料,一般都配有一端尖的吸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尖的一端插 入,这样可以() A.增大受力面积 B.增大压强 C.增大压力 D.增大摩擦10.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B.书包带子要做得扁而宽 C.喝饮料用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 D.剪刀顿了磨一磨,使刀刃锐利些11.下列事例中,有利于减小压强的是() A.啄木鸟又常常的尖喙 B.老虎有锐利的牙齿 C.刀刃磨得很锋利 D.驾驶员琐系的安全带做得比较宽12.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纪念碑安放在宽大的基石上 B.滑雪运动员脚上穿滑雪板 C.大型拖拉机装有履带 D.把喝饮料的吸管一端做成尖的

初三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三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0xx年真题】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 其中甲、乙、丁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若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此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若将小球A用一段不计质量的细线与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该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将小球A放在丙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 静止时悬浮,此时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若将小球A放在丁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小球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底接触,小球A静止时丁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2 F1=F3 F4 B.F1=F2=F3 F4 C.F1=F3 F2 F 4 D.F1= F2= F3=F4 2、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例: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在窗子密闭的旅行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图3中的四把铁锤,质量相同,形状不同。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该选择的铁锤是()3、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 F/S )。例: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倒入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1、P2、P3的关系是 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F1、F2、F3的关系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初中物理压力压强专题-详解

总复习:压强 压强 液体的压强 (一)压力 1.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挤压作用时就有压力产生。 2. 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受力的物体并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 3. 压力不是重力,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 (1)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而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 (2)压力的方向可以向上,可以向下,也可以沿水平方向,即只要指向物体表面并垂直于物体表面即可;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与重力无关,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无其他外力作用时,压力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重。 (二)压强 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用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单位面积”应理解为“单位受力面积”是指施加压力的物体与受压力的物体互相接触并挤压的面积。 2. 压强的定义式S F p =;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压强的单位符号是Pa ,2/11m N Pa =。用该公式分析问题时切忌不能单纯用数学观点去分析得出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的错误结论,应注意当满足压力F 不变这一条件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才成立,进而得出比例式1 221S S P P =;当满足受力面积S 不变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才成立,进而得出比例式2 121F F P P =。 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用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或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用增大(或减小)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 (三)液体的压强 1. 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重力的作用且液体有流动性产生的。但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重力大小无关,即一定重力大小的液体可以产生不同的压力、压强。 2.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 3. 液体压强公式gh p 液ρ=,其中h ——液体的深度,是从液体的自由表面到所研究的液体内部某点(或面)的高度,即从上向下量的距离。 4. 定义式S F p /=与gh p 液ρ=的区别与联系。 (1)液体压强公式gh p 液ρ=是根据流体的特点,利用定义式S F p /=推导出来的,只适用于液体,而S F p /=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2)在公式S F p /=中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在液体压强公式gh p 液ρ=中决定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深度。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小部分压力练习题 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C .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D.压力大,压强一定大 2 ?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 力() A ?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B ?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3?—长方形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AB水平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 力______ ,压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 1 / 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 ,压强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在一个案件中,公安人员在海滩案发现场发现了罪犯留下的清晰的站立脚印,立即用 蜡浇注了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 3 cm,质量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 压强为1 ? 5X104Pa.请你帮助公安人员计算出罪犯的体重为多少?(p蜡=0? 9X103kg/m3) 5?如图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物体G1、G2的重力分别为90牛和60牛,它们的密度 与水的密度相同,若将G1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在水里,杠杆还能平衡吗?如不平衡,应怎样 调节G2的位置使杠杆再次平衡. 第二部分压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而液体有向 ____ 的压强,,从水喷出的缓急、远近情况可以知道,压强随_________ 而增大? 2?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__________ 的竖直高度? 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_____ ,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______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连通器,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________ ?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_______ ?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力压强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压力压强专项练习 (注意:本练习 g 取 10N/kg) 班级姓名 同学们,这份试卷专为物理压力压强所精心挑选的提高题目,也许刚拿到它会有些棘手,可以先阅读一下第一大项的内容再做题,会对你有些帮助。练习共 39 题(其中带*的题为补充题)。 一、重点必背内容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的作用点:接触面中心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压力示意图:垂直作用于被压物体表面(垂直符号)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压力大小。2、受力面积 ◆压强: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就是压强,压强也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公式:P=F/S;压强推导公式:F=pS S=F/p *补充:p=ρgh (均匀柱状固体,液体) ①压强:p;国际单位:Pa ②压力:F;国际单位:N ③受力面积:S;国际单位:㎡ ④5Pa 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的物体受到的压力是 5N。 3kg 1mm2=10-6m2 1dm2=10-2m2 102cm=10-4m2 ◆单位换算:1t=10 ◆增大压强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产生原因:物质的重力(流动性) ◆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自由液面的竖直高度. 常用测量仪器:压强计 ◆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而液体有向下的压强,从水喷出的缓急、远近情况可以知道,压强随深度而增大. ◆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及液体压强大小与所处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常用测量仪器:气压计 ◆粗测大气压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或吸盘+弹簧测力计(原理 P=F/S,注意误差分析) ◆1 标准大气压能支持 10m 高的水柱或 76cm 高的水银,即 1.01×105 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 105Pa。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液体或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升高 ◆压强切割题型解题方法: 1.目的是要找出切割前后三种状态下的两物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2.找到题目中不变的量,寻找其他量的关系; 3.与质量相关时,大多用压力除以面积表示压强; 4.与高度或密度有关时,大多用乘积表达式表示压强。 ◆液体容器压强计算 1.一般选用P=ρgh计算压强 2.对容器底部压力(画线法),用F=PS 计算 3.对桌面压强公式(G 液体+G 容器)/S 容器底 *◆补充: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茶壶、下水道、船闸、水塔、锅炉的水位计等 .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在同一水平面的压强均相等

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练习题+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要点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注意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控制变量法研究。) 2.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平方米(㎡)。 1帕斯卡(Pa)=1牛顿/米2(N/㎡) ⑷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减小压强。 该部分内容在陕西中考当中每年都会以选择题选项的

形式出现,都为常见生活现象的分析,相对容易,只需识记理解即可。 3.液体的压强。 ⑴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⑵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⑶液体压强的规律: ①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⑷压强公式:①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②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液体压强是重点内容,该部分常与浮力或其他章节内容结合考查,以计算大题或者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纵观13、14、15三年的陕西物理卷来看,13年是固体压强结合功率部分考查,14年和15年均是液体压强与密度、浮

八年级上科学压力压强课件

第三章压力压强 (一)知识重点: 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作用;液体有流体性。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液体想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大的压强大。 注意:(1)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密度、深度有关,跟液体的体积、重量和容器的形状无直接关系; (2)液体内某处的深度,是指液体内某处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而不是指液体内某处与容器底部的距离。 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测定 (1)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的方法精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2)水银气压计是精确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2、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既1atm=1.013*105Pa 注意:对于托里拆利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水银而不选其它液体做实验是因为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如选择水则玻璃管的长度至少要达到10m多。 (2)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只跟水银柱的高度有关,早测量时,尺子必须处在竖直的位置,量出水银槽中水银面到玻璃管内水银面的距离,而与玻璃管的横截面积、玻璃管是否倾斜无关。 3、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2)大气压与天气有关,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 4、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5、人体与大气压的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压强与体外的大气压相等。当体外某处的压强小于大气压,血液会因为自身的压力而聚集到低气压区,皮肤便会出现充血现象。 6、气体压强还与体积和温度有关:当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当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2、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当流体稳定流动时,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辅导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总结 压强 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 F/S )。 2、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 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物理 压力与压强的专项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 B ρρ ∶=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 A.F F 甲乙 ∶=1∶1,p p 乙 甲 :=1∶2 B.F F 甲乙 ∶ =1∶1,p p 乙 甲 :=1∶4 C.F F 甲乙 ∶=1∶2,p p 乙 甲 : =2∶1 D.F F 甲乙 ∶ =8∶1,p p 乙 甲 :=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按(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 A B F G G =+ 甲 若按(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 A B F G G =+ 乙 故 A B A B 11 F G G F G G + == + 甲 乙 ∶ 由 m V ρ=,可得 A A A B B B B A B A 1 8 V m m V m m ρρ ρ ρ == =? 则AB两物体的边长之比为 1 2 ,则AB两物体的面积之比为 1 4 ,因为所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 B B A A B A 1 4 F F F S S S F S F S F S p p =??= == 甲 乙 甲 乙乙 甲 甲 乙 故选B。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 甲、△F 乙的关系是( ) A .△F 甲一定大于△F 乙 B .△F 甲可能大于△F 乙 C .△F 甲一定小于△F 乙 D .△F 甲可能小于△F 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 甲和h 乙,h 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