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史的作用

高中化学史的作用
高中化学史的作用

高中化学史的作用

化学史是化学学科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历史。化学史不仅如实地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系统地阐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而且向人们展示了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所呈现的科学道德。关于化学史教育,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曾经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在国内外,化学教育的先行者们都十分重视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教育。充分认识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化学史知识,对于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高中化学史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最活跃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是唤起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关键是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通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课程,过去“填鸭式”照本宣科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引入化学史辅助普通化学教学是克服这种现象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讲述九年级化学绪论时,穿插很多化学史的知识,从远古时代人类独有的最伟大的成就--火的发现,到用火过程中得到启示,通过实践掌握了烧制粗陶瓷的技术,到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来,到2008 年神舟七号飞船的升空。一部化学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发展史,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普通化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教师只是按照书本的固定模式来讲授,会使学生认为化学就是简单的事实、定律和记忆过程, 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使学习兴趣降低。若在教学中适时的穿插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趣闻秩事, 引导学生寻求化学发展的历程, 就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利用化学史知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在于把抽象、枯燥、单调的化学知识赋予具体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内涵,把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史料联系在一起,通过化学史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化学科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只有用具体的生活情景和基于问题所设计的探究活动来代替单调枯燥的具体化学知识、结论的传授,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交流、表达、

亲身经历活动的机会,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大量化学史料为化学这门学科增加了生动性、趣味性, 学生在化学史所创设的情境中, 更易主动建构知识、全面认识科学本质。如在讲授元素周期表的课题时,以门捷列夫的发现其的经历与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3.开启学生智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学习化学史,向学生展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所呈现的科学道德,从而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方法。如1846 年,瑞士化学家雄班在厨房里做实验,偶然弄洒了一瓶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他立即抓起妻子的棉布围裙去擦污染,然后又把它放在炉子上烘干,不料,围裙“砰”的一声着火了,烧得一无所有,而且没有一点浓烟。班雄立即意识到这种化合物威力无比,不久,便发明了一种烈性炸药--火棉。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体会到他们勇于猜想和用实验事实证明猜测的科学研究方法。学生通过对化学家们的科学探究过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学习, 从他们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 坚持实践、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以理解学习化学史过程中科学的本质, 继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戴安邦教授指出:“全面的化学教育不仅传授化学知识、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以氧气的发现史为例,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都先后发了氧气,这本来是他们发现真理、否定谬误的一次极好机会,在此基础上再前进一步就能揭燃烧现象的本质。然而遗憾的是他们都坚持燃素学说,认为这种气体不含燃素,最后只能与真理失之交臂,把这一绝好机会让给了拉瓦锡。这成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导致的一个科学悲剧。与此相反,在嘲讽和攻击下,具有高尚科学素养的化学家门捷列夫深知自己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继续对周期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终于在1869年3月18日,周期表首次出现在他题为《元素属性和原子量的关系》的论文中,在随后的论文中,他又修改了第一张表制作了第二张表,直到最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确立,把化学元素纳入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化学进入了系统化的阶段。从以上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和真理是不能被谬误和假象打倒的,许多科学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发明和发现。通过讲解这些史实,使学生在做实验时不要放过一个微小的细节和一个微小的变化,对于每个细节和变化,不要只知

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失败的实验,要找出原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5.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教书育人,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好书,而且更要注重育人,其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是课程教学中的内容之一。化学史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好的素材,如北京大学教授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锗、锌、镝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等。这些事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也进一步帮助他们明确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人生目标。当然,还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和科技发展现状,向同学们介绍目前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帮助他们认识到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鼓励他们为了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应该更加努力学习。

总结:在课堂中渗透化学史教育,对学生的化学成绩、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切实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课堂上渗透化学史教育,可以给沉闷的课堂带来一些欢声和笑语,缓解同学们心头的重压,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同时,化学史的引入,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兴衰、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科技的进步和环境的改善等,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都大有帮助,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高中学生自我反思总结

高中学生自我反思总结 高中生自我总结与反思范文一:回顾高中三年,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一般商务活动,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读写能力。对OFFICE办公软件和其它流行软件能熟练操作,并在因特网上开辟了自己个人空间。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文学、心理、营销等课外知识。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在工作上,我通过加入院学通社与合唱团,不但锻炼自己的组织交际能力,还深刻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及凝聚

力。更加认真负责对待团队的任务,并以此为荣! 作为积极乐观新时代青年,我不会因为自己的大专文凭而失去自信,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石我未来目标。且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伯乐而荣",勤奋的我将以不怕输的韧劲融入社会。愿借您的慧眼,开拓我人生旅程! 高中生自我总结与反思范文二: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时了解和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我认真学习,态度明确。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书读好。所以我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并进行预习和复习。遇到问题时总是能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并善于总结经验,也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别人。 我自觉地遵守学校和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卫生,爱护公物,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与周边的人和睦相处。参加了长跑活动、植树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舒肤佳产品的调查、义务家电维修和义务家教服务等校、班组织的各种活动。我乐于助人,总是尽力帮助在学习和生活需要帮助的同学。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觉得自己的幸福来自社会,所以自己也要报答社会。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就要有广阔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要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生活要有规律,要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

化学史教学案例水的组成

化学史教学案例 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是高一学生熟悉的两大基本定律,绝大多数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这些定律无非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而已。事实上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的发现导致了原子学说的问世,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确立,对于确定分子组成、进而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没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就没有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没有周期律、没有近现代化学的发展。显然向学生揭示这些原理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具教育价值。本案例以水为载体,把学生放在一个反思者的角度,在追寻元素、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的历史生成过程中体会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对化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1水的组成元素的确定 疑问与反思:通过哪些实验能够确定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氢气与氧气燃烧的实验,以及电解水的实验都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 历史回眸: 1784年英国化学家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 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电解水,在阴阳两级分别得到了氢气和氧气。 建立元素概念的艰难历程: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例如:我国有“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希腊有“四元素说”(水土气火)。英国的物理学家一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最先认识到这种物质观是错误的。早在1661年波义耳就指出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应该是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这样一种实物。但是这种观点真正被人们接受是在100多年以后,1784年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1800年尼科尔森电解水实验的成功,人们才认识到水不是一种元素,逐步接受波义耳的元素观念。 历史的启示: 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一种常识性的知识,其发展历程却如此漫长而艰辛? 学生:启示1:要打破人们固有的认识是很困难的。启示2:人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实验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 2水分子的确定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化学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人们试图弄清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由此化学计算被引入化学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很多化学基本定律。这些定律的发现,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组成有着怎样的帮助呢? 2.1化学计算的启示-近代原子学说的建立 疑问与反思:分析下面的计算,猜想科学家会从中发现哪些规律? 学生:科学家会从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浅析日本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及特点_付睿

语文学刊201 0.5 ○付睿 (大理学院文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作者简介]付睿,云南大理学院文学院教师。 浅析日本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及特点 【摘要】对付宜红博士的专著《日本语文教育研究》进行了评述,分别从日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与教材、教学实践与指导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评析,以期给语文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付宜红;日本;语文教育 “中国语文教育应该进行反思与选择;在中外语文教育比 较研究中,以冷静、客观、健康的心态去观察别国语文教育,在 观察中学习和扬弃,在反思中进步和发展。”[1]付宜红对日本语 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日本小学阶段的国语课程标准(日 本称《学习指导要领·国语》,下面均用此名)、教科书和教材、教 学实践与指导、中日教学阅读效应比较等几个方面对日本语文 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其所体现出的语文教育理念能带给我 国语文教育带来一些反思和借鉴。 一、日本语文课程标准理念 日本小学语文教育是在二战后接受美国民主教育思想的 影响后,“从原来单纯关注对读写知识的关注和军国主义教育 思想的灌输转为关心儿童兴趣、关注儿童生活,强调学习内容 与儿童经验、社会经验相结合。”[2]1947年版的《学习指导要领》 中阅读教育的目标表述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娱乐、 品位文学的能力,培养能对应不同场合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的 能力。”[2]可以看出,日本语文阅读教育既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 也关注文学本质具有娱乐消遣的功能,注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 育。该要领还指出一至三年级主要强调培养的阅读项目中关于 “读”的方法有:唱读、默读、朗读,指出一至三年的学习重点为 “唱读”和“默读”,四至五年级的学习重点为“朗读”。可见,该指 导要领非常关注学生阅读的实际,把“唱读”作为学生阅读的起 始阶段是符合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 《学习指导要领》也注重对学生反思批判能力的培养,目标 表述中经常出现“思考所写内容是否正确”,“对作品中人物的 行为、想法作出正确的判断”等。日本语文教育也对学生听说能 力特别关注,如现行的1998年版《学习指导要领》的国语教育 目标“在培养适切的表达与正确的理解国语的能力、提高学生 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语言感 觉,增强学生对国语的关心,养成尊重国语的态度。”这个要领 中,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首位,表明对语言交际功能 的特别强调和重视。该要领在“目标及内容”部分把“听话·说话” 作为单独部分列出,为的是切实加强学生语言实际交流能力。 对比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许多 不同。首先,从课程标准的结构上看,日本把目标和内容分别陈 述。“目标”简要地提出国语教育各个领域的目标要点,“内容” 则围绕这些目标阐述指导的内容,显示了重视技能、技巧指导 的倾向。两部分互为补充,让课程目标和教师需要具体进行的 指导内容作了充分明确的规定,更利于对教学的指导。其次, 《学习指导要领》关注对儿童进行读书教育,培养阅读的习惯。 把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放在了第一条,从对浅显读物阅读兴 趣培养开始,进而扩展到对各种读物广泛阅读兴趣的培养;再 随着学生阅读范围的扩大,扩展到培养学生自主地选取读物及 图书资料的愿望和习惯,最终达到扩展思维,加深思考的目的。 我国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教育也进行了充分关注,但更多 的注意力仍然放在对课文(教科书)的阅读上,对儿童扩展阅读 的培养和要求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得不是很明显。 二、日本语文教科书和教材的特点 以日本发行量最大的《光村图书》和《教育图书》为例,包含 教科书的编辑方针、选文依据、教材编排体例、主要单元及教材 内容以及知识、技能学习等方面,在日本教科书编辑原则中,把 “让学”的教科书向“我自己要学”的教科书转变。不仅是让学生 自己能够看明白,还要达到学生能够自主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言 语活动。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光村图书》列出了四条编辑方针:1.适应孩子在二十一世 纪生存的需要;2.尊重、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个性;3.彻底体现、保 障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和基本要求;4.让学生有兴趣地自觉地投 入到学习活动中。提出“思考力、判断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这四 种主要能力作为教科书培养的主要目标。教科书为了调动学生 有兴趣地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学习各 个环节把学习目标、内容、计划用浅显的文字提供给学生,还为 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示例。这样就保证了儿童的兴 趣,真正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日本教科书选文关注学生道德的培养,但不是通过空洞的 说教,而是通过选文要求进行具体化,把道德培养变成“培养学 生形成正确的判断力和创造精神”、“促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日 (下转第132页) 128

高中生自我评价【5篇】【精选】

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是对自己德育体美劳方面的一个自我认知、自我鉴定。以下是搜集整理的高中生自我评价,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尽在自我评价栏目! 高中生自我评价 在高中的三年来,我发生了许多改变,岁月的逝去将我带入成年,我成熟了许多,也获得了许多。在学习上,我顽强拼搏,刻苦学习珍惜点滴时间,课上积极发言,课后向老师提出质疑,使自己向知识的殿堂一步步迈进;在处理同学关系方面,我与同学关系融洽,不断改进自己,帮助同学在学习上积极指导和鼓励,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体育飞、运动方面,我踊跃参加各种活动,奋起拼搏,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为班级争夺了荣誉,在对待师长方面,我尊敬师长,树立好学生的形象,努力做好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乐趣,我还积极服从班主任和班委的安排。是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进入高中三年来,我踏踏实实的努力学习,对待学习我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喜欢学习。总是经常看一些名著,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生活中,我乐于助人,与同学关系十分融洽,我性格开朗大方,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爱好体育和劳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不怕苦不怕累,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好学生。 高中生自我评价 随着时光的流逝,三年美好的高中生活就要结束了,高中生活紧张而有节奏,在这三年的生活中,我学会了很多。对自己的祖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撒谎那个我更加的热爱自己的祖国了。在这三年中我从不放任自己,认真改正缺点,待人亲切友善,热心帮助同学,把与同学的关系处理的十分融洽。我热爱劳动,有集体荣誉感,具备管理才能,多次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增长自己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祖国的栋梁。 高中生自我评价 紧张有序的高中生活即将与我告别。回想三年里有过多少酸甜苦辣,曾经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应的汇报。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我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正确的立场,热爱祖国,热爱党,认真学习并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要求进步,思想觉悟高,爱憎分明,踊跃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投入捐款救灾行列,用微薄的力量,表达自己的爱心,做一个文明市民。 在学习上,我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专心上课并做好笔记,注重理解和掌握,强化练习,学会分类归纳,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知难而进,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并及时纠正,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自己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变能力有进一步提高。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博览群书,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还利用假期参加电脑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高三年被评为校级三好生。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史教育

精心整理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史教育 上海市莘格高级中学李建强 科学史是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是人类思想宝库中十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重视科学史教育,把科学的思想观、典型事例、演变发展过程融入科学课程和科学教学之中,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发展的一大特点。化学史作为科学史的一个分支,与科学史一样,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促进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等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1.识”、周 2.1803行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接受科学方法的熏陶,更能让学生突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从科学家的身上学到那种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体会科学家们的逻辑推理和思维发散的感觉,启发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3.有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化学史的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的养成,化学史的教育有效融合与化学有关的自然科学以及与人类思想、社会历史有关的多学科的知识,并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学习“王水”的性质时,可讲述玻尔保护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再如学到碳酸钠时,

可了解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3年的努力,发明了“候氏联合制碱法”,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这些化学史的介绍可使学生树立为祖国做贡献的雄心壮志,教师应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情感向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靠拢。 (2)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化学家不畏困难、前赴后继、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能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化学家在发明创造的同时,也创造着美。如凯库勒关于苯分子结构的美妙构思;电镀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制造出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不管是在视觉上还是在美学上都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这与化学家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1. 2. 境, 3. 4. 可使学生领略到化学发展的大致轮廓,加深和拓展化学学科知识,从中吸取自然科学方法的营养,悟出世界观与科学成就的紧密关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影响化学史教育教学的因素分析 1、化学史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 化学史研究中反映科学研究过程的成果较少,主要原因是我国化学史理论研究的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理论深度不够,现阶段我国化学史研究范式基本上属于让学生了解一些有重大意义的化学理论的发现年代及化学家的生平简介,它所蕴涵的丰富而极具教育价值的资源没有被挖掘。正是因为我国化学史理论研究滞后,化学史料中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研方法和创新精神等化学史重大价值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必须在加大理论研究的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为我所用,提升我

日本高校生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日本高校生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摘要]教育对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贯穿日本教育全过程的职业发展教育作为其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无论在人才培养还是在学生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就业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本高校“生涯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特色的具体介绍,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日本高校生涯教育就业指导 “生涯辅导”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之后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发展和运用。在长期的实践中,国外学校确立了以形成自我概念、发展潜能的“全人”辅导为主导的学生生涯辅导模式,并辅之以矫正、补救的心理咨询和训练项目。在我国,人们对于生涯辅导的认识还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域。而生涯辅导工作尚处于介绍和传播经验的阶段,一般又以美国和香港为蓝本。日本是较早实践“生涯教育”的国家。本文对教育改革后的日本高校“生涯教育”模式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全面展示贯穿于日本教育的持续性“进路指导”以及高校的有效性“生涯支援”,以期从中获得一定启发。 一、日本“生涯教育”的形成 (一)“生涯教育”概念的提出 “职业指导”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工业化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为使人们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目前已成为社会的一项广泛性运动。第一个明确使用“职业指导”这一术语的是美国职业指导

的奠基者帕森斯(F.Parsons),他在1909年出版的《职业选择》一书中总结了职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该理论把个体的人和职业对人的要求作为客观的研究对象,通过心理测验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认知,开发职业能力测试,再将个体特性与职业要求进行匹配。以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为代表的非指导学派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咨询”理论与方法,更侧重于咨询对象的情感和行为动机,使其逐渐了解自我,并探索掌握自己命运的信心和途径。之后,一些职业指导专家逐步反思职业指导的发展历程,开始注重研究人的职业行为、职业发展、职业成熟和职业发展任务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超越了以心理学为支撑的传统职业指导,提出了体现和重视人生规划的“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 到目前为止,生涯辅导、生涯教育、生涯指导等概念混同使用,但内涵和外延基本相近。[1]在第六届国际生涯教育研讨会上,对“生涯教育”的理念作了较为明确的阐述:生涯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不仅重视知识教育,而且特别重视人格培养。生涯教育要打破国界,回答个人要求、社会要求、时代要求,希望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同时改造自己,从改造自己的成功经验中使他人受到启发,产生彼此合作的理念、信心,最终达到自己解放自己的目的,使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使被动的人变成主动的人。这说明生涯辅导已超越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生涯咨询的意义,而成为一个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统合概念。 (二)从“进路指导”到“生涯教育”改革

浅谈高校学生自我教育_自我管理_自我服务模式

浅谈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模式 黄国辉 (福州大学团委,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满足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和谐发展、个性和共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784(2005)01 0016 04 21世纪的时代特征,赋予现代高等教育新的职责。现代高等教育必须面对新世纪的变化,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满足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和谐发展、个性和共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不仅对提高大学生活质量,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更是响应时代的呼唤和培养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社会化人才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模式和建立,必须始终坚持以自我教育为根本动力和基本立足点,这是积极推动和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制运行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障,是模式探讨向可行性方向发展的有力保证;正确、有效地加强自我管理是提高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意识的实践动力,是实现学生可持续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力量源泉;积极、可行的自我服务不仅进一步巩固了自我教育的中心思想,又与自我管理在互补互动中得到逐步完善。自我教育决定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性质和思想方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受自我教育制约,又反过来影响自我教育的变化发展。因此,建立高校学生自 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模式,必须坚持 三自 的辨证统一,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化的优势。 一、立足自我,努力强化学生个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理念 进入社会化这个关键期的大学生,其自我意识已趋成熟,独立意向十分强烈,观察力、理解力、意志力、理智感也都迅速提高,受此影响,大学生反感成人和社会的控制,希望能自主地在自我控制的状态下选择社会化的途径、内容和过程。因此,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风格,通过内在控制,去主动适应和吸收社会化模式的过程,这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越趋强烈。为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 但是,必须指出,在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对主体精神、自我价值的追求的同时,由于社会经历及生理心理发展限度、改革中不良浪潮的影响等原因,绝大部分的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是片面的,较多地重视权利的一面,而忽视了义务和责任的一面。急功近利,盲目攀比、追求时髦,社会责任感不强,意志薄落,经不住挫折,骄傲自满,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相当普遍。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并不意味着放任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变化,盲目放任自我服务的行为。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 收稿日期:2004 12 13 作者简介:黄国辉(1975~),男,助教。 ! 16!第6卷 第1期2005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F ujian M edical U niv er isty (Social Science Edit ion)Vol.6,N o.1M ay 2005

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了解炼丹术和炼金术,了解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史料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了解化学、关注化学、学好化学、热爱化学、报效祖国。教学方法提供史料→教师引导→讨论归纳→激发兴趣→培养学科素养教具准备投影仪、史料胶片、物质样品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那就是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有趣 味吗?这门学科是怎么发展的呢?下面我们就学习化学发 展史。板书: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引言:在学习化学发展史以前,首先请同学们听三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1994年的美国某地。那天,大学里面一座大楼失火了。“呜,呜,……”消防车问讯赶来。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楼门口警卫森严,不许消防队员进去。“火烧眉毛了,还不许我们进去?”消防队员着急的问。“不行,没有国防部的证明,谁都不许进!”原来,大楼里面的科学家们正在极端秘密地研究一种化学元素──铀。为什么研究铀要那么保密呢?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781年,英国有位著名的化学家叫普利斯特里,他很喜欢给朋友表演化学魔术。

每当有朋友来到他的实验室参观时,他便拿出一个空瓶子,给大家表演。可是,当他把瓶口移近蜡烛的火焰时,忽然发出“啪”的一声巨响。朋友们吓了一跳,有的甚至钻到桌子底下去。原来,瓶子里事先装进氢气和氧气,点火会发出爆炸声。一次,他表演完“拿手好戏”后,在收拾瓶子时,注意到瓶子上有水。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氢气燃烧后变成了水。第三个故事发生在1890年。在庆祝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著名化学家凯库勒,讲述了自己怎样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一大难题。“那时侯,我住在伦敦,日夜思索着苯分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我徒劳地工作了几个月,毫无收获。一天,我坐马车回家,由于过度劳累,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我作了一个梦,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我从梦中惊醒,当天晚上,在梦的启发下,我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 提问:同学们听完了这三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板书:一、从三个故事看化学发言:对同学们的发言有针对性的点评。讲述:故事一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说明化学是何等的重要。美国在1945年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当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引起世人瞩目。我国在1964年10月16日在西北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核弹的历史。故事二说明研究化学一定

浅谈中日教育差异对比

浅谈中日教育差异对比 11汉本2班 1117060117 黄文力 【摘要】俄国人梅契尼科夫在经过长年客居欧美的生活后,于1874年来日本教授外语,后来写有《回忆明治维新》。他在书中写到,日本的苦力、女佣、马夫等社会底层人民 也常常拿着书看,尽管那些小册子多是通俗小说,但这样高的识字率还是令他吃惊。和西方 国家的经验相比,他不吝称之为“异常”。现代的教育水平更是得到了世界的肯定。反观我们 的教育发展状况,为什么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两国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下面我想通过两国的 教育政策理念和教育目的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日;教育;差异 教育是决定一个现代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相信已经得到 了历史的证明。日本曾经向中国学习语言和文化,并把中国语言和文化引入到了日本本土,日本的每一样东西,每一种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的日本曾经毫无保留地学习和沿用了中国的语言和习俗,又逐渐发展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然而同属于一个文化圈的两国现在教育水平确是差异明显。今天的中国人中,成人识字率才81.5%,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人口15%以上,离教育现代化的起限相差8.5%;大学毛入学率为5%,离教育现代化起限30 %相差25%。相比之下,日本不愧重视教育的美名。日本早已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 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40.3%,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成人识字率近100%。忽略历史的原因造成我们两国差异外,现今,处于和平发展的两国为什么差异还是那么大?中国人一向自认为最重视教育,并一再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国父母也的确是对孩子不惜一切,可是由于国家教育经费缺乏,由于普通教育制度缺陷,以及迎合我们现

高中生自我总结八篇

高中生自我总结八篇 高中是我们的青春,高中是我们奋斗过的历史,在这即将过去的高中给自己一个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自我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生自我总结(一)高中三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三年来,本人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的教导,与同学友好相处,曾获得成绩优秀奖、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奖项。这三年我有很大的收获,现在就将三年的学习总结一下。 一、制定计划,循序渐进 根据课程的安排和自已的优劣科目来制定学习计划表,按照计划表安排时间学习,每天的学习任务就非常明确,能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学习效率也事倍功半。 二、学习方法运用得当 1、课前预习很重要,能使自已明白不懂什么从而在课堂上抓住重点来听,可使听课更专心,更配合老师讲课,提高学习效率。 2、做作业之前先复习,便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问题。遇到不懂的题目,要先独立思考,真的不会时再请教别人,最后自已单独做出来。 3、平常做习题、模拟试卷时给自已时间限制,把每次练习当作考试来对待,这样在真正的考试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考试时间,发挥得更好。 4、设置一个错题本,总结自已经常会做错的题目,从而加强对这类题型知识点的理解和多做这类题目。 三、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 1、调整自已的学习心态,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好学不如乐学,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才能学得更有兴趣,更轻松。 2、劳逸结合。在学习之余也要有适当的运动,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减轻学习压力。 高中三年的学习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1、较少与老师沟通,缺乏从与老师的交流中勒戒自已的状况。 2、学习态度不够坚定,偶尔脱离了自已的学习计划。 3、只注重课本学习,课外阅读量少,使自已的知识面变得狭隘。 时光匆匆,三年的高中生涯已过,在这三年里,我学到了许多。如今,我已踏入大学的校门,我会把高中时的优点继续发扬,也会努力改进自已的缺点,力图在大学的三年里更完善自我,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争取好成绩。在大学期间多看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要多看课外书籍,增加阅历。也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共创文明班级。 高中生自我总结(二)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11)班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学习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参加自学考试,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一个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史教学资源 范文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史教学资源 作者:肖梅(南京晓庄学院化学专业09师范班) 指导老师:龙琪 [摘要] 本文在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料的内容、呈现方式、近年来教材中化学史的比重变化、教育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相应实施建议并举例剖析了如何开发教材中化学史料的教育功能,对化学教育中化学史资源的利用不当之处提出了些许建议。 [关键词] 化学教材;化学史;教学资源 一. 前言在西方最早提倡科学史教育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的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在1851年的一次演讲中呼吁:“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说是科学史”。二战后,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着名教育家、化学家科南特为代表,一批教育家进行了以案例教学法引入学校进行科学史教育的实践,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全世界的教育都陆续开始重视科学史的教育,也陆续获得了成功。中国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开设了化学教育,对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入门课程,教材很注重启蒙的作用。而且初中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尚属少儿期,还是一些直观的、趣味性的东西更能刺激其大脑兴奋.化学史教育,不单纯是讲一些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当通过一些史实的介绍,能使学生理解相关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把化学史作为“可供选择的学习情境素材”, 化学史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学习情境, 为其营造生动有趣、基于生活经验与社会文化的学习氛围,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促进作用。正如美国着名科学史家萨顿所说“:科学史能够帮助我们达到教学的主要目的, 它能够说明科学之意义, 科学之功能和方法, 科学之逻辑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含义, 科学之深刻的人性,以及科学对于思想净化和文化整体化之重要意义。”可知化学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呈现方式 (一)应用现状 开展化学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承认。但是,化学史的教学功能能否得以充分发挥,必须以老师是否在化学课程教育中开展化学史的教育教学,以及得到的效果来看。而化学史教育教学开展状况可以通过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化学史进行化学教学的频次程度得以反映。 图1 教师教学中引入化学史进行化学教学的频次 从表中可知,54%的教师从不使用化学史进行教育教学,偶然使用化学史的教师仅占调查总数的43%,而经常使用化学史进行教育教学的教师仅为3%。由此可见,当我国中学化学史教育教学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 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参考了一些文献整理得出化学教师对在课堂中引入化学史教学认识。表格设计是以教学论过程为主要依据,从中学“教”与“学”的实际出发,通过人员、物质、信息3个方面来全面寻求原因。 表1:化学教师对在课堂中引入化学史教学的认识调查表 完全同意同意中立反对 ⒈教材中涉及的化学史知识范围广、知识面大12 (30 %) 6 (15 %) 2 (5 %) 20 (50 %) ⒉化学史知识中考、高考考点较少20 (50 %) 16 (40 %) 1 (2. 5 %) 3 (7. 5 %) ⒊化学史知识中考、高考考题容易24 (60 %) 15 (37. 5 %) 1 (2. 5 %) 0 (0 %) ⒋化学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30 (75 %) 10 (25 %) 0 (0 %) 0 (0 %) ⒌化学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21 (52 %) 16 (40 %) 2 (5 %) 1 (2. 5 %) ⒍对学生来说,化学史知识是十分难学的知识12 (30 %) 10 (25 %) 2 (5 %) 16 (40 %) ⒎对教师来说,化学史知识是十分难教的内容15 (37. 5 %) 12 (30 %) 1 (2. 5 %) 12 (30 %)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表明,中学化学教师普遍认为重视和加强化学史知识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由于受“中考指挥”和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一部分教师认为中考、高考

化学的教育价值

化学发展至今天,成为一门应用性强、研究对象广泛而深入的成熟学科,是若干代人的研究逐渐积累的结果。现代化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以历史上人们的化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化学史是一门有关化学形成和发展历史的科学,它包括化学发展简史、化学社会史和化学思想史,它蕴含着由科学探索、科学应用而积累起来的科学思想、科学认识论及化学家深邃的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积淀了极其丰厚的教育价值。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科学史反映人类进步的历史,化学史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界中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描述的历史。因此,化学史是化学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化学史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教育价值。学习化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真实的科学家。 [关键字]:化学史教育价值化学知识学习兴趣科学家 化学史料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早已被人们所认识法国数学家保罗·朗之万就说过,“在科学教学中,加入历史的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傅鹰教授也曾提出,“化学教育给学生以知识,化学史教育给学生以智慧”。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学习一点化学史方面的知识,不但可以开拓其知识领域,更能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形成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 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的化学知识系统的、历史的描述,它以化学学科本身发展的历史为前提,阐述从化学萌芽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怎样发展为现代化学的历史过程。化学史中不仅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阐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而且向人们展示了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的故事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化学史中每一个富有魅力的故事,融合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化学史的教育价值既存在于“故事”本身,又体现于外在的功能。 一、化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掌握化学知识时,总是被动地记忆一堆化学物质的名称、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机械地反复做练习题,直至感觉能把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完全理解”。但是,实际上学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这些知识。化学史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背景,感悟化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使化学以生动的面孔出现在课堂上。教学中根据所学内容,穿插一些短小的历史故事,常起到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例如《苯芳香烃》一节中,苯的结构比较特殊,学生比较难理解,尽管教师想尽办法在黑板画图、类比空间结构也难将其讲得十分透彻。在教学中将历史追溯到19 世纪:苯是在1825 年由法拉第首先发现的,并分析确定其化学式为CH,后来日拉尔等从煤焦油中推测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其为C6H6,它的不饱和程度比烯烃和炔烃大,但并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因此它的结构成了一个谜。凯库勒在1858年已认识到苯中碳原子彼此之间比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中的碳之间要靠得更紧,在以后将近十年的时问,凯库勒曾提出两个假说: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即平面六角闭链;各碳原子之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形式,然而通过实验,结果并未发现。到后来凯库勒在苯的研究中,他的“建筑学”特长和“灵感”让他梦悟出苯环结构:苯分子的六个碳连成环状,碳之间以单键和双键交替结合,每个碳与一个氢相连,这样既满足了碳四价,又符合化学式 C6,后来为了纪念凯库勒,就称之为凯库勒结构式,使用至今。了解上述化学史之后,学生很容易归纳出苯分子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构型,同时也能明白苯分子中没有交替存在的单、双键的原因,通过化学史故事,学生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抽象,这比直接从概念、定律出发去学习当然要生动有趣得多,而且印象也深刻得多。同时,化学史也从另一面展现一种动态的知识,从法拉第到日拉尔,再到凯库勒,呈现出人类对化学物质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样的在原电池的教学中,介绍意大利科学家卡尔文到伏特发明电池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了电池发明的历史,又懂得了电池的工作原理,变抽象难懂的知识为具体的、易理解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枯燥

浅谈日本文化特点

浅谈日本文化特点 08094020 张家瑞 2012/05/16

浅谈日本文化特点 日本民族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融合外来文化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文化时代,当时的日本是一个狩猎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徐福人海东渡对日本社会变革及文明进步起了推动作用。公元3世纪至公元7世纪渡来人源源不断地将大陆先进文明带进日本。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在奈良时代达到高潮。在长达千余年的对大陆文化的借鉴中,日本把大陆文化变形、融合,使之日本化,最后使大和文化日渐丰盈起来。二战后,美国文化又滔滔涌人。这三次外来文化对日本的冲击过程也是日本贪婪的吸收过程,日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将传统与现代、外来文化与自我文化有机地结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杂文化”。 一.日本“杂文化”的主体性和开放性 1.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 众所周知, 从历史角度看日本的周边是文明古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 日本作为远离大陆的孤岛独自发展了自身的文化。与亚洲的文明中心古代印度和中国相比, 古代日本文化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古代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相遇时,就好比水往低处流, 当时已非常先进的中国文化被日本所吸收。到了近代, 日本的社会文化发展相当迅速。也是由于与西欧资本主义文化相比落后很多, 因此近代以后的日本开始大规模地吸收了西洋文化。 日本是岛国, 与文明中心地的中国以及中国的邻国朝鲜隔海相望。在近代以前的日本, 这个距离, 某种意义上给予了与外界交流的主导权。也就是说, 顺应时势或必要时日本经由大海从大陆引进所需文化, 时运不济或不必要时再次利用大海一时关闭交流的大门。日本利用有力的地理环境, 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以来, 一千多年间没有受到外来的侵略和征服, 也没有像弥生时期的大规模的外族人种的迁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占领, 日本之前从未有过外国军队的进入。这与当时的亚洲大陆和欧洲频繁征战, 发生民族冲突不同, 日本文化得以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常常根据自国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接收。这种开放和封闭的地理环境同时带来的是日本文化的两面性。开放的同时关闭, 一时开放一时关闭的外来文化的吸收也具有两面性。 日本人自古以来信仰多神论认为世上万物皆有神, 神支配人们的幸福与不幸。六世纪时佛教传到了日本。现在在日本人的生活与习惯中一般来说喜庆时以神道仪式庆贺,不幸之事采用佛教仪式。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给日本文化带来了极大地融合性, 使外来文化和土著文化保持其不同的同时得以并存。 2.主导性,选择性,融合性,保守性 日本的主体性又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摘要: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育在化学史教育上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与过去的化学教学相比引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化学史知识。为了更好地理解化学史教育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史在当前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体现、地位和作用,本文将在统计分析当前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史的资料、内容等方面情况的基础之上,简要谈谈如何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育中渗透化学史的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史化学史教育 所谓的化学史实际上指的就是化学科学产生、发展的过程。高中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基础部分,在高中化学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地融入化学史的教育,更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感悟。下文就简要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育中化学史的主要内容以及化学史教育的现状。 一、高中新课程中的化学史 1.科学史话资料。在新课标高中课程中,高中化学一共有8本教材,其中必修教材2本,选修教材6本。在2本必修教材中,相关的化学科学史话资料一共有4篇;在6本选修教材中,相关的化学科学史话资料一共有18篇。所以整个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中一共有22篇化学史话资料可供学生参考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 2.化学史内容。在上述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材的化学科学史话资料中几乎包含了化学史所有重要的内容。从高中化学科学史话资料中不难看出,当前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化学史内容主要是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上有重要的促进意义、起到里程碑作用的化学家及其相关的成就。 3.化学史的呈现形式。当前化学史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主要是以科学史话板块的形式出现,通常是出现在每个章节的开头,当然也有放置于章节末尾的情况。这些史话板块通常不仅包括了化学家的主要成就,还包括了化学家的一些有趣传奇的事迹,并且还会悉心配上相应的图片。小小的一个史话板块,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全面的了解,还能对其背后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那些化学家的奉献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高中新课程中的化学史教育 1.化学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化学史反映了一个学科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体现了一个学科的内在规律。通过化学史的教育,可以使得化学教育不仅仅以静态的形式局限在课本之上,而是让化学教育的静态知识有了可以追溯和演变的动态的过程。将学科的发展过程完整地再现于学生面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方法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可以说化学史教育不仅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化学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素质教育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发学生的思考,化学史教育正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这个要求。化学史的教育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迪,这种启迪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还可能是人生上的启迪。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化学史的过程中,通过吸取前人失败的教训和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最后,通过对世界化学史的学习,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

浅谈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于是,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已经成为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作为工作在教学前线上的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一直在有意探索适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如何在高中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也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的总结。 我认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的课堂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三大模块: 一、课前的准备阶段 二、课堂教学过程 三、学习结果的反馈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模式与其他学科有共性之处,即都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但贯穿于这三个阶段之中的是心理教育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即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要满足于学生的本身的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帮助的能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馈与其他学科的这三个环节比较起来,有不可忽视的独特方面。这些方面决不可忽略,否则将背离心理教育的宗旨,丧失心理教育的意义。 一、课堂的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必要的组成环节,除与普通学科相同的备课过程之外,有它的特有任务。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一准备阶段如果得到学生的参与,围绕教师确定的基本课堂专题,师生共同讨论课堂中心内容和形式,一起完成课前的准备,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一)内容的选择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目前还缺乏系统、科学地安排,作为任课教师,有一定的职责和自主权选择心理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内容。心理课不同于通常的知识传授的学科,它是一门实用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它必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这样才能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即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以完成他们的学业,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而心理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将学生的内心需要放在首位,善用自己的自主权,遵循实用性原则去选择内容。教学与活动内容要与高中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是他们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智慧,对他们要有具体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可分为五大部分:1、自我意识;2、人际交往; 3、学习适应; 4、人格辅导; 5、情绪控制。 依据高中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有计划地进行辅导。如,对于才入学的高中生,他们急需了解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人生目标,来平息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心理,消除在新的人生阶段所产生的迷茫无措。因此,教师要预测学生的这种需要,对他们及时地进行学习和生活适应性的辅导;由于某些学生对高中学习没有全面的认识,对同学缺乏了解,易对高中学习和自己的同学产生错误的认识和评价,可能导致盲目的自卑或自负,因此,开学之初还要及早进行自我认识的指导;随着对新环境、集体、学习的适应程度的提高,人际交往问题成为困扰高中生的重要人生课题。青春期的高中生由于自身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情绪易起伏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高中时期又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同伴交往、异性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情绪的调控等专题,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学生群体的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