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目录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

五、经济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简言之,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严格地讲,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区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的《教育分类国际标准》中,“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12个门类,而哲学、史学和文学等则被划入“人文科学”。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分开。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做出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人们接受这样的观点,即‘人性’还带有从属于特定社会的要求,以致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不再在所谓社会科学与所谓‘人文’科学之间作任何区分了。”所以,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在现代社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也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以人文社会问题作为对象性基础,研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特殊性问题,提升人们的方法论自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用方法,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社会研究是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使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解释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

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诠释就是理解和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中的人和人们的社会行为,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不确定因素更多,其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同时社会科学研究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更多。因此,社会科学的成果具有或然性一面,其预测常常会出现“测不准”的现象。但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功能和价值是确定无疑的,社会历史领域规律性、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的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统计学意义,是或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所以,在社会规律呈现多样性、非规则性和不可重复性的前提下,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就必须更加灵活。

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近代以来对自然的认识逐步走上了实证化的道路,自然科学的实证性认识方法扩展到人文社会问题研究,社会认识走上了追求客观性的道路,实证性理论与方法主导了社会认识和社会科学研究,科学主义成为当代社会认识的一种重要思潮。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方法论,按照高低层次,分为具体科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三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正是具有最大的普适性的哲学方法论。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它继承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在于,论证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把社会的上层建筑奠定于经济基础之上,把人们的思想奠定在物质生活之上,这在当时的思想界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这种方法论和以往的理论不同,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方法的使命,是引导思维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客体、把握客体。认识的方法,只有体现认识对象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才是科学的。实践的方法,也只有合乎实践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时,才是行之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这种开放,首先是开放自己,既正确地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品格。其次是向外开放,即正确地对待一切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动地与它们交流,积极地吸收其有益的东西以发展自己。创造性和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本质属性,离开了创新和开放,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会成为抽象的教条和僵死的公式。

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

(一)科学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为人们所认可推崇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它有其特定的形式和丰富的容,但并不是凌驾于人类科学发展之上的绝对的和独一无二的方法论,而是人类社会认识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继承了以往一切积极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新容。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以其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做出了重要贡献。社会科学本身就有很大的复杂性,社会规律的呈现具有多样性、非规则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同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本身就是干预社会和改造社会的一种行为,它会深刻影响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在社会历史领域,

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进行研究。但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坚持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坚持。要反对“过时论”和“僵化论”两种错误倾向。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当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流派众多,提出了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现象学的分析方法、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诠释学的研究方法、人本主义的研究方法、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等等。这些方法都表现为两种基本倾向,一是科学主义(又名实证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主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规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二是人文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主运用阐释学的方法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否认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研究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待当代西方的各种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采取批判和开放的态度。批判的态度就是对待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鉴别,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开放的态度就是以平等的心态度积极地与之对话,对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都以开放的胸襟予以接纳。

(二)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时之所以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而不能把现代西方的某一思潮和流派奉为神明,主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实超越了任何一个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流派,这种超越,不是在个别问题上的突破,而是整体上的超越。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所以当我们选择已有的思想资源作为自己的评判标准和指导思想时,只能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包括现代西方哲学在的其他哲学理论和流派,它们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角度为我们提供借鉴。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社会具有客观性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遵循“实事”的原则,从社会现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去把握它的规律。

2、社会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各要素在相互联系中发挥其作用,所以,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联系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或事物。

3、社会事物和自然事物一样,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所以,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或事物。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现象或事物也是矛盾在推动发展的,因此,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马克思所提出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今天用马克思主义统领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作为我们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科学研究,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运用至今仍闪耀着真理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社会科学研究;2、在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五、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它产生于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初,以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和大卫·嘉图1817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为标志。二战之后,经济学一跃而成为显学。目前,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门类,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一)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

主流经济学被当作一门关于客观性的科学,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证方法,其以对命题的经验可证伪为特征。因此,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经济学方法论指西方经济学界在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时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它们以一定的经济学说为指导,彼此之间往往互相交叉并补充。下面梳理主要的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

1、演绎与归纳

在西方经济学中,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采取演绎方法,即从经济学的基本畴分析着手,推导出若干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反对这种方法,主从大量历史材料的占有出发,归纳出若干经验性的论点。后来,英国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A.马歇尔采取折中的态度,以演绎方法为主,兼用归纳方法。

2、数量分析、制度结构分析、总量分解

宏观经济分析(总量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个量分析)都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只研究经济中的数量(总量或个量)的变动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以既定的制度结构作为分析的前提,与数量分析相对的是经济学中的制度结构分析。

①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又称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J.M.凯恩斯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创立者,他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

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以单个市场、单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单个消费者的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个量及其变化,特别是研究生产成本、价格、利润和其他生产要素收入及其与市场类型(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之间的关系。因此微观经济分析又称个量分析或个体分析。新古典学派的分析以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为主。此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遵循新古典学派的传统,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上有新的发展,如在有关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决策、企业目标的研究中对微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发展等。

②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以制度的变化、社会各利益集团地位的变化,以及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作为考察对象。它强调经验材料的归纳,重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并把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历史事件等对经济的影响摆在较突出的地位。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都是以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

③总量分解方法是结构分析方法的一种,但并不是考察制度结构的变化,而是从数量分析的角度进行的结构分析。总量分解是指:把经济中的总量分解为若干个部分,如分解为若干个部门的量、若干个地区的量、若干个市场的量等。这种部分的量介于总量与个量之间,它对于总量而言,相当于个量,但对个量而

言,则又相当于总量。总量分解所要研究的,是总量、部分的量、个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部分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美国现代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W.W.罗斯托等人,都以应用总量分解方法著称。他们把经济总量分解为不同的产业部门的量,并根据产业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以及这些关系的演变趋势来阐释经济增长发展的特征。

3、实证方法与规方法

①实证方法是在既定的评价标准的前提下,考察经济活动中的一定的因果关系。它所解决的,是“这是什么”或“这不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以经济增长为例,实证方法所要阐明的是: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即投资若干,在投资与产量的比例为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实现多大百分比的经济增长率;或者,在投资额为一定的条件下,要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投资与产量的比例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至于经济增长本身是“好事”还是“坏事”,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本身是“值得实现的”还是“不值得实现的”,则不在实证研究的围之。

②规方法所考察的是经济活动的评价问题,也就是“这应该是什么”或“这不应该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规研究带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它把“是非善恶”的讨论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轨道。仍以经济增长为例,规方法所要阐明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是“好事”,是“值得实现的”,而什么样的经济增长则不是“好事”,是“不值得实现的”。规研究的结果是力求提供一种经济活动的评价标准,一种应当遵循的行为规。

从上述分析方法本身来看,都可以在一定围,并按照研究课题的一定的要求加以运用,但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同他们的非科学的经济学说是不可分的。同时,宏观、微观、制度结构、总量分析方法以及实证、规分析方法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学的方法的区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的和互为补充的关系。例如,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主要是规分析,但它并不排除实证分析;宏观、微观、总量分解等分析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但它们并不排除规分析;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效率的微观经济研究中,也是既有实证分析的部分(如论述经济效率的变动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等),又有规分析的部分(如探讨经济效率变动的福利含义等)。即使以数学方法来说,它同样是可以与实证分析方法或规分析方法并用的。西方经济学家把数学作为经济分析的一种手段,无论是用于宏观经济分析还是用于微观经济分析,除了主要是用于实证分析而外,也被用于规分析。西方的福利经济学研究就是数学方法同规分析相结合的例子。

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封闭系统分析与开放系统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这是对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区分。

①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后者则考虑时间因素;前者只对一定时间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后者则分析一定时期、一定过程的经济活动。

②封闭系统分析和开放系统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限于考察一定经济系统部的各种力量的作用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注意到经济系统外部的一定的力量对经济系统的运行的影响,以及经济系统部与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这两种分析也各有自己的适用围。

③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的区别主要是:均衡分析考察经济中若干变量(如供给、需求、价格、收入、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作为解释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基本因素。其中,一般均衡分析考察所有各个市场之间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局部均衡分析考察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以历史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的分析作为基本的分析方法。非均衡分析往往与制度结构分析结合在一起,而均衡分析通常是数量分析(总量或个量分析)中的一种。

(二)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等,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

科学,其研究方法大体上也不外乎这些,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具体方法,在此简要对经济学的一般性研究方法做一梳理。

1、统计分析法

列宁曾明确地把社会经济统计看作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要定量地研究社会现象,不能满足于对社会现象的一般观察,而必须进行专门的和有计划的社会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法作为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为社会科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统计分析法就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以揭示事物在数量规律的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是构成统计分析方法的两大基本支柱。其中,描述分析是对已经初步整理的数据资料加以概括,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的一种过程和方法。它的目的在于对资料进行概括,从多种角度显现大量资料所包含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如通过计算各种比例数、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系统描述和反映事物数量方面的本质。统计推论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总体进行推论的一种方法。其任务在于根据样本资料去推论总体的一般情形。如通过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方法对样本的代表性进行鉴别和分析,以科学、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都属于定量研究的畴。

2、比较研究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比较研究法迅速兴起。比较研究不只是一种具体的分析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一系列与此思维方式相关的学科纷纷出现,如比较社会学、比较人类学、比较经济学、比较政治学、比较文学、比较史学等等。这些新兴学科的出现,表明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已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比较研究法又称类比分析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3、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简称调查,是最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掌握调查研究法是社科学研究者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研究技能。调查研究法是指采用自填问卷或访谈调查等方法,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系统地收集信息及进行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研究方式。它有几个基本特征:研究容的广泛性;资料收集工具的特定性;获取资料的及时性和全面概括性;资料分析的定量化。

4、系统分析法

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是现代系统论的核心观点和方法,它同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和观点一起,构成了现代认识和思维方式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系统分析法的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系统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畴。整个世界及其各种事物无不处于系统的联系之中。系统畴的普遍性是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普遍性的反映,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体现。社会经济是一个大系统,经济系统又有许多子系统和要素,要素之间相互联系,要素作为系统的构件是依赖于整体而存在的,又对整体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发生着作用和影响。

(三)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

每个经济学家也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研究方法,别人的东西是很难复制的,但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方法,必须通过经年累月的研究积累,才能获得。所以在这之前也不妨看看国外著名经济学家介绍的研究方法,或许能找到捷径。

1、钱颖一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钱颖一总结自己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由三部分构成: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首先从三个视角(假设)出发,然后选择相关参照系(经济学理论)进行阐述(定性分析),最后运用分析工具(数学模型)进行

定量分析。她是从这三个视角出发来看待经济问题的: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这里的三个视角是现代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出发点:首先人性假设——经济人,从人都是利己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价格机制在市场中发挥作用;其次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使得厂商不可能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想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需求和供给常常不能均衡;资源有限性,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成为经济学所有解决的关键问题。参照系按我的理解,应该指的是在分析的时候所依据的原理。比如在分析产权和经济制度时,我们会参照科斯的生交易费用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如果没有参照系,就会使得自己的分析凌乱而不知所云。所以,首先从三个视角,或者称假设出发,然后选择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来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这时,就需要选择恰当的分析工具,这是钱颖一提出的第三点分析框架。

2、五常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五常谈到“我是怎样学习经济学”时,反复强调要“登堂入室”,做任何研究,书法、摄影、乒乓球、象棋,要有一种“进入”的感觉,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完全超然物外,在“进入”的世界除了知识,一无所有。他把自己设想为身处汪洋大海之中,任身外波涛汹涌,自己坚如磐石。“进入”之后,心外无物。

(四)马克思主义指导方法

前述的都是研究方法,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一种哲学思维,与具体方法的使用并不冲突,如演绎和归纳中可能需要系统分析思想和矛盾分析思想等。因此,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作为研究经济学的指导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经济学提供了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进行经济学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对于经济学的启示,对于促进经济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从实践中来在到实践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对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相应地经济学是对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的总结,是对其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概括与分析,同时已有的经济理论又受到经济现实的检验和修正,并给经济实践以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研究方法理论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实际,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没有哪一种真理是绝对的,这要求我们要不断审视不断实践马克思主义社会研究方法中国化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力量,我们必须坚定科学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直面中国经济社会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验证,不断探索,充实马克思主义社会研究方法,继而进一步应用于实践,让思维着的精神之花开遍大江南北。

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详细翻阅了一些资料,查看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些论著和评论。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我们进行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基础,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研究思路,对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具有重大意义。我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拘一格地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这是一门理论性极强,极具方法论指导意义的课程,对于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人生观的塑造和价值观的树立和完善都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希望自己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希望自己能在马克主义的指导下对祖国和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