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5月

目录

成熟国家典型养老金体系介绍与我国三支柱发展不充分的现状 (3)

强制储蓄、税免政策引导居民养老投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成国际主流 (3)

成熟制度代表:美国政府、企业、个人养老三支柱体系充分发展保障居民退休养

老收入 (4)

解决老龄化增速过快问题的成功代表:新加坡强制雇员养老储蓄,并投入国家发

展建设 (5)

解决老龄化程度严重问题的成功代表:瑞典融合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统筹管

理养老金 (6)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发展第三支柱缓解养老金压力迫在眉睫 (7)

中国老龄人口占比较高,老龄人口增速名列世界前茅,社会整体养老压力不断增

大 (8)

当前中国严重依赖养老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发展不充分,而第三支柱建设尚处于

起步阶段 (9)

养老第三支柱承载着破局使命,而养老目标基金是其重要组成 (11)

养老目标基金国内外发展历史与现状:初期皆小,规模增长依赖市场积累 (11)

养老目标基金1990 年代在美国诞生并迅速发展,当前已成为第三支柱的重要组

成部分 (11)

中国养老目标基金规模276 亿元,诞生初期规模虽小但承载破局使命,对标国

际前程远大 (12)

中国各基金公司在养老产品上的布局:结合市场现状,同时考虑长远需要 (14)

目标风险基金以一年持有期稳健型和三年持有期平衡型产品为主 (14)

目标日期基金到期日覆盖未来30 年,易方达到期日设计丰富了产品序列满足差

异化需求 (15)

中国养老目标基金诞生一年多以来业绩良好,适合长期持有 (17)

FOF 业绩优于同期普通公募及股指,而养老目标基金是我国FOF 的主体 (17)

目标风险基金通过权益上下限控制风险,半年、一年业绩统计皆获正收益 (18)

一年持有期稳健型权益上限不超30%,三年期平衡型权益上限不超60% (18)

目标风险基金受益于波动率控制策略在今年极端行情下表现出明显的抗跌特性

(19)

目标日期基金面对巨幅波动有效控制短期风险,长期持有价值经受住考验 (20)

持有期越长,到期年份越远,目标日期基金下滑曲线起点越高期初权益比重越大

(20)

极端市场行情目标日期基金通过调整权益比重控风险,近期市场回暖配置机会进

一步凸显 (22)

市场提示 (24)

成熟国家典型养老金体系介绍与我国三支柱发展不充分的现状

养老金是一国老年人养老的重要物质基础。按照联合国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 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7%以上时,就认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当前世界 各国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断地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以构建更加安全、高效且可 持续的养老金体系。目前大部分国家养老金体系都是以政府强制参保与雇主及个人自愿参 保相结合的模式运行,让政府、雇主及个人共同承担起养老的责任。

强制储蓄、税免政策引导居民养老投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成国际主流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年增加,截至 2018 年底,世界 65 岁及 以上人口占比达到 8.87%。其中,高收入国家老龄人口占比达到 17.93%,中国老龄人口 占比达到 10.92%,人口老龄化给各国养老金的支出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公共养老金支 出占国家 GDP 的比重是一国政府公共养老金给付可持续性的重要体现。据经济合作与发 展组织(以下简称 OECD )统计,OECD 成员国公共养老金支出占 GDP 的比例(合计) 由 1980 年的 5.67%到 2015 年的 8.02%,整体呈上升趋势。该趋势反映了 OECD 国家公 共养老金给付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领取养老金人群的扩大,预 计未来该比重将会继续上升,传统有赖政府支出养老金的模式将难以承受未来养老金需求 持续增长带来的压力。

图表1: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图表2: OECD 成员国公共养老金支出占 GDP 的比例(合计) 20% 18% 16% 14% 12% 10% 8% 高收入国家

中国

世界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8.02%

6% 4% 5.67% 1980

2% 1970

1990

2000

2010

2020 0%

OECD 成员国公共养老金支出占GDP 的比例(合计)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市场部 资料来源:OECD 数据库,市场部

面对传统养老金运行模式不堪重负的情况,各国鼓励雇主制定养老金计划,鼓励个人储蓄 投资等养老方式应运而生。1994 年,世界银行出版了《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 促进增长的政策》,首次提出了建立养老金的“三支柱”模式:第一支柱是由政府管理的待遇 确定型公共养老金制度,属于强制和非积累制的;第二支柱是雇主发起的职业养老金制度, 由政府提供税收优惠;第三支柱个人自愿参加的养老储蓄计划,由政府提供税收激励。

图表3: 养老金的“三支柱”模式

?由政府管理的待遇确定型公共养老金 基础养老保险

制度

?政府提供税收优惠,雇主发起的职业 养老金制度

企业年金

?政府提供税收激励,个人自愿参加的 个人养老储蓄计划

养老储蓄计划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市场部

目前世界各国建立的养老金体系与世界银行提出的养老三支柱模式基本相同,都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金的给付。但各国在养老金的缴纳和投资管理等方面各有不同,其中美国的养老金投资管理模式成熟且完善,新加坡则是通过强制雇主雇员储蓄养老金为国家建设提供长久的经济保障,瑞典是以高税收来保障公民养老金的典型代表。

成熟制度代表:美国政府、企业、个人养老三支柱体系充分发展保障居民退休养老收入

美国的养老金体系是全球最为成熟和完善的体系之一。据OECD 统计,截至2018 年底美国养老基金持有资产27.55 万亿美元,占全体OECD 成员持有养老基金资产的66.56%。美国养老基金的庞大规模是解决美国公民养老问题的有力保障。美国养老金体系经过长期发展和不断改革,已经发展成由政府基本养老保险、雇主发起的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构成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

图表4:美国养老三支柱体系

美国养老三支柱

体系

雇主发起的养老

计划个人储蓄养老金

计划

基本养老保险

DC模式DB模式商业养老保险

非营利部门403(b)计划州政府和地方政

府雇员457计划

个人退休账户

(IRAs)

401(k)计划联邦雇员TSP 其他计划

资料来源:美国财政部,市场部

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是美国政府发起的强制养老金计划。该计划设立了一项名为社会保障税的专项税收,由政府专门管理,用于养老金的供给。养老金供给采用现收现付模式,即当期的社会保障税收用于当期的养老金支付,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保障支出。

第二支柱是雇主发起的养老金计划。该计划主要分为遇确定型的DB 计划和缴费确定型的DC 计划。DB 计划指雇主与职工协商确定未来职工退休后的待遇,该待遇一般与雇员退休前薪酬成一个固定的比例,雇主承担基金运作中面临的投资风险。DC 计划指雇主为雇员建立个人账户,按期缴入确定金额并进行投资管理,雇主无需承担计划运作过程中的风险。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养老金的投资管理选择更加多样化,雇主发起的养老金计划中DC 计划成为主流。原因在于相比于根据工作年限及薪资确定固定养老金收入的DB计划,DC 计划的多样选择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雇员的风险偏好,DC 计划在投资管理上赋予参与者更大的自主权,参与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产品进行养老金投资以获得不同的收益水平,该过程主要通过购买基金产品、保险公司的年金等方式来实现。

第三支柱的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主要以个人退休账户(IRAs)和商业养老保险为主。IRAs 是一种在美国政府税收政策激励下的个人自愿参与型的养老储蓄模式。作为美国养老体系第三支柱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IRAs 也是以DC 计划施行。在投资管理方面,IRAs 所有者可以委托金融机构投资股票、债券、基金、年金保险等资产。IRAs 自1974 年启动以来发展迅速,截至2019 年底,IRAs 账户资产高达11 万亿美元,占养老金总资产的比例高达34.1%。

图表5: 美国养老金资产总规模及构成(万亿美元)

35 30 25 20 15

10 5 12.44

8.87

10.14

6.51

7.46

6.89 6.02 4.21 4.49 2009 11.03 2019

3.45 3.30 2004 3.44 3.08 2.65 7.29 1.39 1.06 0

1994

1999

2014

IRAs

DC 计划

其他

资料来源:ICI ,市场部

解决老龄化增速过快问题的成功代表:新加坡强制雇员养老储蓄,并投入国家发展建设 新加坡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17~2018 年新加坡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的 增长速度为 8.35%,位列世界第二。作为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政府秉 持“政府不养老”的养老理念,在养老金体系当中扮演一个监督、管理养老金投资的角色, 而不是传统给付养老金的角色,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效果。

新加坡为退休人群设立了以强制性储蓄计划为核心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从养老金筹资角度 上看,养老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政府通过要求强制储蓄的手段来确保国民的自我 保障,而政府本身不补贴任何费用。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的钱款,会被分配至医 疗救治账户、专门账户和普通账户当中,并由政府的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从养老金的 管理上看,新加坡采取的是以政府为核心的集中化管理模式。中央公积金局的投资决定, 都由其下货币管理公司和政府管理公司执行,分别利用中央公积金对银行存款、国债进行 投资管理以及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同时,国家指定的商业保险机构作为补充, 为公积金提供保险产品业务,进一步完善新加坡的养老储蓄体系。

图表6: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资金流动图

中央公积金局管

理投资 医疗救助账户 专门账户 成员结余

保险基金

投资于指定保险

公司 雇主和雇员缴费 个人选择投资, 但投资有限制

普通账户 退休前取款基金

资料来源:《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管理模式及其投资政策分析》,市场部

值得一提的是,公积金成为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充足的资金保障。在2018 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达到390 亿美元,是新加坡GDP 的0.8 倍,这些资金可用于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政府会对普通账户支付2.5%的利息,对特殊和医疗账户支付4%的利息,从而将公民缴纳的公积金用以促进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

图表7:新加坡GDP 与中央公积金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中央公积金(亿美元)GDP(亿美元)占GDP比重(右)

79.63%

62.41%

资料来源:新加坡统计年鉴(2019 年),市场部

作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的国家,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成功地将养老的责任分担到企业和个人身上。通过国家监督的强制性储蓄,新加坡能在政府不承担巨大的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同时,还能以国家名义利用养老金投资,一方面提高国民养老金待遇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利用数额巨大的公积金缴费,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解决老龄化程度严重问题的成功代表:瑞典融合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统筹管理养老金瑞典在五十年前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瑞典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13%。在单纯由政府支出养老金的体系下,瑞典政府的财政压力随着老龄化情况加剧而加重,1994 年,瑞典养老金支出占GDP 的比值是1980 年的1.23 倍,瑞典政府难以承受经济增速缓慢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双重压力。20 世纪90 年代末,瑞典开始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于1999 年推出了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责任的金字塔型养老金体系,并开始使用名义账户制进行养老金的筹资、给付和投资管理,成功解决了养老金支出带来的财政压力。

名义账户制融合了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从融资模式来看,名义账户制和现收现付制是一致的,即由雇主雇员以养老保障税的形式向养老金体系缴费,并用于当期退休者的养老金支付。从待遇给付方式来看,退休者的养老金是根据该账户历史上个人缴费的名义积累额与资金收益之和进行支付。从运作管理模式来看每个账户都以记账的方式记录缴纳的资金明细,在退休时候依据记录进行养老金的支付。

瑞典养老金体系的名义账户制缴费,是一种与自己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的税收,可以视为一种国家强制的储蓄,相比于单纯的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累积制,该制度更能激发劳动者积极性。名义账户制的强制性、可随时查看缴费余额的透明性,以及和未来养老金收入挂钩的特性,不仅扩大了养老金的资金来源,让政府的公共养老金支付压力减小,也提高了国民劳动积极性。同时,国家会对养老金进行统一的投资管理,从长期看更有利于财政的可持续性。这也是瑞典能够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依旧能够维持国民养老福利的重要原因。

图表8: 瑞典养老金体系概览

私人 养老保险

工作合同 养老金

国家设立的缓冲基金

合管理

16%

个人名义账户

个人累积账户

工资 (养老保 障税)

在养老金管理局提供 的基金名录里自主选

大众养老金

2.5%

资料来源:瑞典财政部,市场部

自 1999 年推行该养老金体系以来,瑞典的养老金体系改革收效显著。对于瑞典政府来说, 不再单纯依靠政府承担养老金支付后,瑞典的公共养老金支出增加过快的压力得到缓解。 过去的 20 年间,瑞典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由 1999 年的 17.35%迅速提升至 2018 年的 20.10%。在如此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当中,瑞典的公共养老金支出却处在一个稳中有 降的趋势里,1999 年,瑞典公共养老金支出占 GDP 的比重为 7.71%,在 2015 年,该比 重依旧维持在 7.17%。面对较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瑞典的公共养老金支出并没有为政府 带来较大的压力,这充分说明了瑞典名义账户制养老金体系改革的成功。

图表9: 瑞典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和公共养老金支出占 GDP 的比重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20.0% 19.5% 19.0% 18.5% 18.0% 17.5% 17.0% 16.5% 16.0%

瑞典养老金支出占GDP 百分比

瑞典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比(右)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OECD 数据库,市场部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发展第三支柱缓解养老金压力迫在眉睫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的养老体系,以期构建更高效且可持续的养老金 给付制度,除了上述三个代表性国家之外,还有例如介于纯国家福利和商业保险计划之间 的荷兰和挪威,典型养老三支柱体系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为特殊职业专设养老金 的四支柱体系的韩国等等。但归根结底,这些养老金体系都是以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为框架 衍生出来适合本国国情的体系,都体现了将养老责任分摊至雇主及个人,而不单单由政府 单独承担。多支柱体系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能更好地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 支付压力增加的问题,这一点已经在多个国家的成功上得到了验证。我国在人口老龄化程 度不断加深,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也提出要尽快发展多支柱的养老体系。

中国老龄人口占比较高,老龄人口增速名列世界前茅,社会整体养老压力不断增大

人口平均寿命提高而自然增长率下降,使得我国人口结构往老龄化发展。据每五年一次的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 2000 年到 2015 年,我国平均人口寿命从 71.4 岁增长至 76.3 岁。 与此同时出生率近年来却呈下降趋势,由 2016 年的 12.95%下降到 2019 年的 10.48%, 死亡率相对比较稳定,这使得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上升,老龄人口比重增加。

图表10: 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逐渐提高

图表11: 人口出生率下降而死亡率维持稳定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79.43 77.37

75.25 73.33

14 13 12 11 10 9 12.95

12.43

76.34 10.94

10.48

74.83

72.95 71.4

73.64 72.38 70.83 69.63 7.09 7.11 7.13 7.14

8 7 6 5

平均预期寿命(岁) 男性平均预期寿命(岁) 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岁)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市场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市场部

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年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 由 2010 年的 1.19 亿人增加到 2019 年的 1.76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由 2010 年的 8.9%上 升至 2019 年的 12.6%。随之而来的年轻人的赡养压力也逐渐增加,老年抚养比由 2010 年的 11.9%上升至 2019 年的 17.8%,这意味着 2010 年由 8.40 个年轻人赡养一位老人, 而到 2019 年下降至 5.62 个年轻人赡养一位老人,社会整体的养老压力不断增大。

图表12: 我国老龄人口占比逐年增长 图表13: 老年抚养比压力渐渐升高 2.0 1.76 15%

20% 15% 10% 5% 17.8% 16.8%

1.67 1.58

1.50

1.44 14% 13% 12% 11% 10% 9% 1.38 15.0%

1.27 1.32

1.5 1.19 1.23 13.7%

12.7%

11.9% 1.0 0.5 0.0

8%

0%

65岁及以上人口(亿人)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右轴)

老年抚养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市场部

注:老年抚养比 =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 / 15 至 64 岁劳动人口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市场部

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年变化率,也即增长速度也在逐 年增加,相比 2017 年,2018 年的老年人口占比上升了 0.58%,增幅超过老龄化已经很严 峻的日本,且明显高于世界平均增幅(0.23%)。在世界银行统计的两百多个国家及地区 中,中国 2018 年老年人口占比年变化率排名第 8,已然成为了老龄化趋势发展最为迅速 的国家之一。同时考虑到计划生育使得 90 后群体多为独生子女,90 后群体的父母也逐渐 迈入高龄,而二胎政策的放开也未使得出生率上升,故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仍将继 续。

图表14:中国、美国、日本及全球总体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的年变化率(%)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58

0.54

0.47

0.37

0.29

0.23

0.19

0.18

0.14

0.12

0.10

中国

中等收入国家

日本

世界

美国

瑞典

高收入国家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市场部

当前中国严重依赖养老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发展不充分,而第三支柱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我国2018 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存50901 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存7250 亿元,第一支柱合计58152 亿元;第二支柱累计结存合计20870 亿元,其中企业年金基金14770 亿元,职业年金6100 亿元;据人社部公告,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政策文件正在制定中,拟采取账户制并建立统一管理平台,第三支柱主要包括个人养老金、符合规定的银行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图表15:我国养老三支柱具体类别(规模为2018 年数据)

支柱类别规模(亿元)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090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

7250 14770 6100

第二支柱

第三支柱职业年金

个人养老金、符合规定的银行养老理财、商

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

资料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市场部

就养老金规模来看,目前我国养老体系主要依赖于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发展不充分,第三支柱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的趋势下,第三支柱亟需进一步发展。

图表16:我国三支柱规模情况(单位:亿元,2018 年数据)

58,152

20,870

规模较小

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

资料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部

据财政部数据,扣除财政补贴及利息收入后,使用企业职工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收

入减去企业职工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养老金支出计算养老第一支柱缺口,可

发现从2014 年开始出现缺口,至2016 年第一支柱缺口达到-4431.4 亿元,由此可见,我

国养老第一支柱近年来已然无法独力支撑巨大的养老压力,亟需第二、第三支柱作为补充

支援,参照美国以个人退休账户(IRAs)为代表的第三支柱的增长历程,我国仍处于起步

阶段的第三支柱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可作为我国未来养老体系的有力支撑,因此发展第三

支柱应作为我国未来养老体系完善的方向。

图表17:我国养老第一支柱近年来出现缺口(单位:亿元)图表18:IRAs 占美国退休金资产总规模比例增长明显

2,000 1,000

40%

34.1%

35% 30.5%

27.8%

30%

24.2%

22.6%

25%

20%

15%

10%

5%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17.9%

1994

0%

1999 2004 2009 2014 2019

资料来源:财政部,市场部资料来源:ICI,市场部

中国养老产业背景分析报告

中国养老产业背景分析 据统计,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3亿,超过了总人口的11%。据预测,203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2.48亿,2050年将达4.37亿,届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总人口的31.2%,也就是说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年人。 联合国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在90年代末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7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5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1.6%。(1)老年人口基数大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3亿,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0%。该过程发达国家用了100年。(3)高龄化趋势明显 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全国老年总人口的9.7%,而且每年增加4.7%。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是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不立即着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无法集中高效使用有限的社会优质劳动力资源,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历史欠帐较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没有完成养老积累,这个包袱留到了现在。(2)“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我国目前尚不足3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3)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4)目前养老方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单纯以进入养老院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现实的养老需求,中国的主流养老模式应为社区居家养老。 养老产业的政策解读 我国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养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篇就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大学论文

我们的观点 养老市场规模巨大。全国老龄办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达到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3万亿元,2030年达到8.6万亿元,2040年达到17.5万亿元。而从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政策+老年人消费行为,三大动力促使养老产业的春天来临,行业空间巨大。 我国从2000年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4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0.1%,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12.8%。 政策支持加大,仅近两年国务院、各部委就制定发布了养老相关政策十余条,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标准化、养老机构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并轨等多方面指导、支持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其中2015年2月25日,民政部、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预示我国养老产业迎来新的阶段。 同其他消费群体相比,老年群体由于在生理、心理、经验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老年市场的消费行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特征,包括自住消费性强、习惯稳定和行为理智、追求实用便利等。老年人的这些消费特征也决定了养老用品和服务与其他相比存在着不同之处,从而形成了特殊老年人消费市场。 结合国际经验,居家养老模式在中国将成为领先模式。 国际案例:从日本、美国的养老模式来看,居家养老也是海外国家最主要的养老方式。部分有社交需求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养老社区享受晚年生活,与地产商合作进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的照护服务。只有很少部分不能自理或者子女没有照顾能力的老年人会入住养老院进行养老。综合观点:在中国最佳的养老解决方案,居家养老模式,其中首推natali和安康通,优点:易于复制,成熟的经验可以在中国复制。 1、日本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产业的启示。 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日本在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上的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养老体系层次分明,政府、社会、个人角色清晰,相互配合。同时日本独具特色的介护保险制度对于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极好的案例。 可借鉴居家养老+养老服务的模式。日本和我国家庭观念相似,均以居家养老为主,同时日本强调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也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借鉴意义。大力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尤其是护工。日本的《介护保险法》规定,在养老机构里,每3位入住者必须配备1名有介护士资格的专业人员。介护士和护士是不同的专业,介护士都是来自大学社会福利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持有2级资格证。日本有着优质的介护士培养体系,为养老产业培养了专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稳定、促进老年群体健康幸福生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局的要求,市统计局走访了相关部门,对全市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资金得到保障 今年以来,由市发改委牵头,争取健康服务业类项目290个,获得资金1408 4.26万元。其中,医疗服务类项目286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215 4.26万元;健康健身类项目1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430万元,为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基本保障得到加强 201X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 7.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 4.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 43万人,工伤保险 1 1.59万人。拥有卫生机构3299个,其中,医院49个,卫生院2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 个,诊所382个,村卫生室244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 个,卫生监督所6个。卫生技术人员14011 人,

增加9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749人;注册护士4424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4624张,增加1165张。我市实行“非禁即入” 鼓励社会兴办健康服务业,并在土地、医保、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目前,全市已建成民营医院36家,开放床位2366张;新审批巴中肛肠专科医院、巴中东大肛肠医院、巴州外科医院等民营医院,新建XX市中心医院南坝院区、XX市第一人民医院、巴中中医医院回风院区、XX市妇幼保健院、XX县中医院等建成后,将切实缓解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商业保险产品得到丰富 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责任保险,年内,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参保率达80%。201X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2 0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 1 6.25亿元,占全市保费收入的7 3.66%。小额人身保险保费收入2309.73万元,参保人数7 7.01万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费收入 834 7.61万元。 (四)中医药保健服务全面发展 XX市治未病研究所的建设进展顺利,市、县中医医院均已设立“治未病”科,XX市中医医院设立了“老年病科”,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8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积极促进全民健身

第三章-国外养老产业的发展经验

3.1 国外养老产业的发展历程 3.2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发展状况 3.2.1 美国 3.2.1.1 美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状况 3.2.1.2 美国养老产业模式 3.2.1.3 美国的养老产业政策 3.2.2 日本 3.2.2.1日本养老产业的发展状况 3.2.2.2日本养老产业模式 3.2.2.3 日本的养老产业政策 3.2.3 英国 3.2.3.1英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状况 3.2.3.2英国养老产业模式 3.2.3.3英国的养老产业政策 3.2.4 中国香港 3.2. 4.1香港养老产业的发展 3.2. 4.2香港养老产业的模式 3.2. 4.3 台湾的养老服务体系 3.3 国外典型的养老产业模式 3.3.1美国Del Webb 的太阳城模式 3.3.2日本的松下公司的高科技养老院 3.3.3莫斯科社会服务综合中心 3.4 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3.5 附录:案例研究 新加坡“乐龄公寓”

3.1 国外养老产业的发展历程 国外养老产业的发展和人口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归结起来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二战前,三代同堂的传统养老方式较为普遍,养老产业并未兴起 18世纪后期,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从而推动了世界人口的第二次快速增长,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人口革命”。这次革命使得出生率下降,世界人口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三代同堂传统的养老方式较为普遍,祖孙三代共聚一堂,由家人为老人提供经济、生活、精神上的照顾,养老产业在这个阶段并未兴起。 第二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各国都趋于老龄化,社会福利性质养老机构开始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生儿数量明显减少,人均寿命则上升到目前的66岁。这种双向发展使老龄化发展越来越快,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人口结构都趋于老龄化。据联合国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使被称为“老年型”国家。全球已有72个国家进入“老年型”。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有关老年人的政策有所变化,法国、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瑞典、荷兰等国采取的做法是将老年人安置在专业化的或由福利机构照顾的场所、收容院等,并以此作为满足老年人对住房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一剂灵丹妙药。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社区养老服务业逐渐发展,并形成多种业态的服务业和配套服务业 20世纪70年代,人口老龄化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冲击明显增大,使其用于老年人的财政支出更加沉重,严重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因此,西方国家纷纷建立了社区照顾服务政策,在不同的法定框架和资金来源下,为老年人所提供的养老金、住房供给、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在西方各国独立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因素成为影响老年人养老保障和社区服务政策倾向的最重要因素,西方国家的老年人政策出现了以下趋向:一是从机构照顾服务转移到以社会形式、社区为基础的照顾服务;二是转为降低政府的直接作用并发展商业的、非盈利的和非正规的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8995574.html,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作者:赵静王一钒 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09期 摘要:在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随之而来的也是养老问题。本文将以“互联网+”养老模式的背景为出发点,浅谈我国现阶段养老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难题提出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平台建设 1.前言 日前,“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已经出现,并且它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因此在该背景下养老行业又出现了“智慧养老”的一种模式。而这里所谓的“智慧养老”就是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通过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来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1]。近年来,我国社会上也不断出现各种致力于互 联网养老产业的群体,比如南京的“烽火祥云”以及上海的“物联网应用智慧养老示范园”的建立,它们的探索实践都在某一程度上说明了“智慧养老”在我国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给我国的养老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银色浪潮”的来袭由于我国的养老产业尚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互联网+”与养老产业结合的新的模式还在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1 从老龄用户的角度来看 2.1.1 老人的观念障碍以及学习能力不足 现如今的社会,在我们年轻人的一代中,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而老龄人却还没有来得及适应这个社会的快速变化。在许多家庭中,有很多子女大都不在老年人的身边,或是因为工作或是因为家庭,与父母之间也存在很少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这导致更多的老年人与年轻的一代之间产生更大的代沟;同时,对于他们来说学习一项新的方法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1.2 市场供求的矛盾

生态养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养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ecological endowment industrial par k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生态养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言:研究报告分为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假设、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本文档根据研究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第一章概论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 建设地点: 1.2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法人代表: 1.3项目提出背景 1、结合区域自然资源特点,建设绿色生态养老产业,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是迫切需要的。河北怀来紧邻官厅水库是典型的农业资源县,绿色生态度假经济整体发展较为滞后,相关观光养生养老产业基础薄弱,受自然条件影响,绿色生态产业链结构还不完善,具有优势的生态养生养老产业开

发依旧不足,荒山荒地面积较广,综合规划开发力度还待加强。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十八大再次论及“生态文明”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面对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区域发展集中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2、项目区位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位于北京延庆县旁, 隶属于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水库。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占地面积近2000余亩,温带气候,空气干爽,光照充足,山清水秀,适于建设绿色生态养生及养老产业园区。 3、我公司根据实地情况,经过长期调研、考察,研究十 八大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及国家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指导纲领,结合中国城市老龄化现状,为北京及周边地区建设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项目。 1.4 项目申报理由 1、根据以上的.项目背景及相关政策,我公司为了适应 未来发展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决定投资兴建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项目。

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健康的国民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国民健康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重要保障。下面为你送上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稳定、促进老年群体健康幸福生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局的要求,市统计局走访了相关部门,对全市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资金得到保障 今年以来,由市发改委牵头,争取健康服务业类项目290个,获得资金14084.26万元。其中,医疗服务类(卫计)项目286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2154.26万元;健康健身类(体育)项目1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430万元,为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基本保障得到加强 xx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4.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2.43万人,工伤保险11.59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3299个,其中,医院49个,卫生院2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82个,村卫生室244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14011人,增加9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

理医师6749人;注册护士4424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4624张,增加1165张。我市实行“非禁即入”鼓励社会兴办健康服务业,并在土地、医保、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目前,全市已建成民营医院36家,开放床位2366张;新审批巴中肛肠专科医院、巴中东大肛肠医院、巴州外科医院等民营医院,新(扩)建XX市中心医院南坝院区、XX市第一人民医院(ppp模式主体竣工)、巴中中医医院回风院区(XX区人民医院)、XX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XX县中医院(已投用)等建成后,将切实缓解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商业保险产品得到丰富 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责任保险,年内,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参保率达80%。xx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22.0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6.25亿元,占全市保费收入的73.66%。小额人身保险保费收入2309.73万元,参保人数77.01万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费收入8347.61万元。 (四)中医药保健服务全面发展 XX市治未病研究所的建设进展顺利,市、县(区)中医医院均已设立“治未病”科,XX市中医医院设立了“老年病科”,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8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积极促进全民健身

养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7696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e18995574.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7696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的老龄化是一个规模大且发展迅速的过程,比其他国家都要更快。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第八节7%。全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第七节%,可以看到,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已大幅上升。中国养老服务机构为第三节万个,养老机构床位数仅为47第六节万张,我国养老机构供给相对短缺。从总体上看,我国每百人所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较低,大体徘徊在1-2张之间。这与发达国家5-7张的床位数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也与我国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有较大的缺口,养老机构床位数供给远小于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人口老龄化一方面使得我国人口负担比加重,社会赡养率增大;另一方面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一是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不断加大。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众增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且提出更高、更多方面的要求。二是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大。因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引起社会需求结构新变化。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需求市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形成的养老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预计到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至第二节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近3亿,到2050年,我国将有第五节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而且按照现在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比例从20%提到30%只需20多年的时间,发展非常迅速。预测到2020年,养老床位需求为729万张,2025年底全国养老床位应达到900万张以上。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

我们的观点 养老市场规模巨大。全国老龄办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达到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3万亿元,2030年达到8.6万亿元,2040年达到17.5万亿元。而从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政策+老年人消费行为,三大动力促使养老产业的春天来临,行业空间巨大。 我国从2000年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4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0.1%,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12.8%。 政策支持加大,仅近两年国务院、各部委就制定发布了养老相关政策十余条,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标准化、养老机构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并轨等多方面指导、支持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其中2015年2月25日,民政部、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预示我国养老产业迎来新的阶段。 同其他消费群体相比,老年群体由于在生理、心理、经验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老年市场的消费行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特征,包括自住消费性强、习惯稳定和行为理智、追求实用便利等。老年人的这些消费特征也决定了养老用品和服务与其他相比存在着不同之处,从而形成了特殊老年人消费市场。 结合国际经验,居家养老模式在中国将成为领先模式。 国际案例:从日本、美国的养老模式来看,居家养老也是海外国家最主要的养老方式。部分有社交需求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养老社区享受晚年生活,与地产商合作进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的照护服务。只有很少部分不能自理或者子女没有照顾能力的老年人会入住养老院进行养老。综合观点:在中国最佳的养老解决方案,居家养老模式,其中首推natali和安康通,优点:易于复制,成熟的经验可以在中国复制。 1、日本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产业的启示。 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日本在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上的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养老体系层次分明,政府、社会、个人角色清晰,相互配合。同时日本独具特色的介护保险制度对于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极好的案例。 可借鉴居家养老+养老服务的模式。日本和我国家庭观念相似,均以居家养老为主,同时日本强调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也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借鉴意义。大力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尤其是护工。日本的《介护保险法》规定,在养老机构里,每3位入住者必须配备1名有介护士资格的专业人员。介护士和护士是不同的专业,介护士都是来自大学社会福利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持有2级资格证。日本有着优质的介护士培养体系,为养老产业培养了专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2016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一)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革中央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的37篇提案中,《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民革中央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健康与养老产业(以下简称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被打造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份提案源自民革中央去年的调研。去年4月和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赴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展开调研。 调研组发现,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各地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0xx年12月,由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召开。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

并推动240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针。 找准切入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针对当前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民革中央提出,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信息等多方面,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巨大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民革中央参政议政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康养产业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为此,民革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产业子领域专项政策,督促政策落实、落地。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指导地方结合实际进行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设立国家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引导,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中医药服务为特色,鼓励自然环境优渥地区先行先试;以医疗资源为保障、以规范标准为基础,推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融合,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子、新标准。 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在民革中央看来,医养结合就是最大的突破口。建议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扶持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健全健康保险体系,发展护理保险,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将养老机构所设医疗部门提供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范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采取远程医疗、委托管理、健康管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提高对失能失智老年

养老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养老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养老地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养老产业市场刚需大趋势---------------------------------- 5第二篇:养老产业现状分析立足做好养老地产市场需求与发展---------------------------------- 7第三篇:养老产业现状分析养老产业走向智能化---------------------------------------------------- 9第四篇:北京某科技园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11 一、项目名称------------------------------------------------------------------------------------------------ 11 二、项目背景------------------------------------------------------------------------------------------------ 11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12第1章:养老产业项目总论------------------------------------------------------------------------------ 12 1.1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 12 1.2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 12 1.3前瞻汽车后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 12第2章:养老产业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12 2.1养老产业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 12 2.2养老产业行业前瞻市场分析 ----------------------------------------------------------------------- 12 2.2.1盈利情况分析--------------------------------------------------------------------------------------- 12 2.2.2市场竞争分析--------------------------------------------------------------------------------------- 13 2.2.3进入壁垒分析----------------------------------------------------------------------------------------- 13 2.3养老产业行业市场前瞻预测 ----------------------------------------------------------------------- 13 3.3养老产业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 ---------------------------------------------------------------------- 13第3章: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3 3.1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13 3.1.1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历程--------------------------------------------------------------------------- 13 3.1.2中国养老产业所处阶段--------------------------------------------------------------------------- 13 3.1.3中国养老产业需求分析--------------------------------------------------------------------------- 13 3.1.4中国养老产业供给分析--------------------------------------------------------------------------- 13 3.2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效益----------------------------------------------------------------------------- 13 3.2.1中国养老产业营收规模--------------------------------------------------------------------------- 13 3.2.2中国养老产业成本规模--------------------------------------------------------------------------- 13 3.2.3中国养老产业利润规模--------------------------------------------------------------------------- 13 3.2.4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效益--------------------------------------------------------------------------- 13 3.3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瓶颈----------------------------------------------------------------------------- 13 3.3.1中国养老产业供需瓶颈分析--------------------------------------------------------------------- 13 3.3.2中国养老产业政策瓶颈分析--------------------------------------------------------------------- 13 3.3.3中国养老产业观念瓶颈分析--------------------------------------------------------------------- 13 3.3.4中国养老产业配套设施瓶颈--------------------------------------------------------------------- 13 3.4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13 3. 4.1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升级趋势--------------------------------------------------------------------- 14(1)宏观机制升级 ---------------------------------------------------------------------------------------- 14(2)养老模式多元化 ------------------------------------------------------------------------------------- 14(3)养老服务信息化 ------------------------------------------------------------------------------------- 14

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篇一】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6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带领区人大法制委、部分区人大代表以及专家组成员对我区养老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区民政局关于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与民政、发改、财政、卫计、规划、国土、人社(医保)等部门及养老机构、人大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查看了上饶市福海老年公寓、心连心老年公寓、春华医院、秦峰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通过实地查看、召开汇报座谈会等形式,调研组对我区养老事业发展情况有了较为详实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年底,我区60岁以上人口6.67万人,占总人口的15.5%,老龄化呈逐年加速上升之势,我区已处于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把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称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区紧跟老龄化形势,把发展养老事业作为事关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的重大之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提早谋划部署,对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进行了规划布局,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在逐步推进。

(一)明确发展思路,推进统筹规划 紧跟人口老龄化大趋势,着眼于养老事业的长远发展,早谋划、早部署。一是科学规划布点。依托我区区位、交通和市场优势,对养老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点,使之相互策应、各具特色,为养老产业的长远发展理清脉络。二是统筹工作部署。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养老产业作为重点新兴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等相关领域互动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健康养老基地与知名品牌。 (二)改革管理体制,强化工作导向 一是高位推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多次听取养老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并协调解决了福海老年公寓等养老企业的通公交车、通自来水等具体问题。二是合力攻坚。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的养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民政、发改、财政、人社、卫计等部门的职责分工。 (三)创新养老模式,合力推进发展

2016年关于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6年关于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郴州市) 健康养老养生产业是一个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以维护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为目标,涉及医疗服务、保健休闲、营养食品、康体健身、养老养生、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连的生产和服务领域。该产业涵盖面广、辐射力强,兼具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环保节能型产业之长,具有拉动内需增长、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生活质量等重要功能。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其著作《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养生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郴州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资源,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发展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一、郴州市健康养生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1.医疗服务业发展较快。基本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医疗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医疗机构4820家,其中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33家,中医院10家,妇幼保健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家,乡镇卫生院243家,村卫生室3456家,其他医疗机构1415家,共有编制床位 2.46万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56万人。全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本市患者基本上“就医不出市”,邻近的衡阳、永州等地不少患者亦慕名来郴就医。中医医院得到长足发展,市中医医院通过“三甲”中医院验收并授牌,宜章、桂阳等6所中医医院通过“二甲”中医院评审验收,市中医院骨伤科等9家中医医院临床科室被确定为中、省、市中医重点或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儿童孕产妇保健服务等已逐步开展。 2.养老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引导和推动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基本构建居家养老、集中供养等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市建成乡镇敬老院204所,床位9949张;公办福利机构10所,床位1440张;民办养老机构4所(福城老年公寓、飞天山老年公寓、资兴湘煤集团老年公寓、颐心老年人护理照顾中心),床位400张;农村幸福院359所,床位1220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所,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 一、2016年政策名录及趋势分析 2016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在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今年全国及大部分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的宏观引导政策数量变少,政策内容重点也越来越向针对养老产业各方面的专项规范偏移。(一)透析“十三五”规划:把握政策全局导向,甄别产业发展机会 2016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截至2016年10月底,已有北京市、福建省、海南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杭州市、厦门市、上海市、石家庄市、苏州市、长春市12个省市相继颁布了本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纵观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已出台的养老产业相关“十三五”专项规划的内容,可以总结提炼未来养老产业政策倡导的重点方向如下所示。 1、企业、社工、志愿者等,养老服务队伍逐渐体系化 对于部分发达省份与城市的社会福利工作,已经不再强调老人、儿童、贫困人口的区分,而是将此打包为社会福利事业进行外包,外包对象除了企业,还有社工与志愿者。这使得养老产业中的社区照料板块逐渐成为体系化服务,这将成为我国社会服务,尤其是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 2、人才服务、医疗康复设备、机构建设等仍是产业发展关键点 在老年保障方面,政策给予的机会信号明显。例如,在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践中,可以看到政策将从提升服务能力(包括社区、居家与机构三者)、建立服务体系与康复场所等方面发力。由此可看出人才、机构建设与设备是其中难以绕过的环节,拥有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仍为行业缺口,能够提供专业的、拥有资质的人才培训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要点。 3、社区养老共享合作将再进一步,社区服务站与养老中心将整合 从各省市的十三五规划文件中也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养老的结合是下一步社区养老的重点工作。同时,医疗机构将开启为老服务内容,对于原有的医疗后勤企业,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建立为老服务系统与体系,延伸其服务能力与端口成为未来5年的重点工作。同时康复医疗是医养结合工作中发展的重点,会逐步由医院主导深入基层医疗与养老系统。 4、“标准”频现,政府产业管控与监督将更加严格,产业标准将陆续出台 各地十三五规划中,多次提到建立标准的医养结合机构。这表明,政府认为养老产业已经度过了野蛮发展阶段,管控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2017年起,各种相关服务规范将开始逐步实施。标准的建立有待与实际的操作与运营相结合,能够参与相关养老标准制定的企业会站在产业的制高点上。 5、“上下”两条腿走路,线上信息化与线下硬件设施建设将提前完成布局 从产业规划的时间节点上看,各地的养老硬件与信息化部分会走在体系建设的前面,并借此掌控产业发展,因此这一部分将于2017年底前完成,多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将完成建设。在此期间,各类适老化改造企业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十三五”结束之日,养老产业的体系建设将基本完成,各类机构的模式定型,管理运营期来临,养老企业将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与走向繁荣。 (二)精准化、专项化引导政策频发,各项专项发展规划有望陆续出台 从全国和各地方省市截至2016年10月底出具的相关政策数量及重点内容可以看出,“大健

研究:中国养老产业五大发展方向

研究:中国养老产业五大发展方向 近期,养老产业相关工作继续深入推进,近期学者们针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养老模式、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建设、养老金融发展以及养老地产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根据7月12日发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6万个,比上年增长23.4 %;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8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6万个,互助型养老设施6.2万个;各类养老床位672.7万张,比上年增长16.4%(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3张,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298.1万张。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36.1万个,覆盖率52.9%,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863个,社区服务中心2.4万个,比上年增长4.3%;社区服务站12.8万个,比上年增长6.7%;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6万个,比上年增长36.8%;互助型的养老设施6.2万个,比上年增长55%;其他社区服务设施12.0万个,比上年增长12.1%。 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近期,有关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有研究认为,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上层缺乏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法律支持,地方政府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自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纳已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企业养老保险缴纳与受益差异显著,不利于社会公平;应该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配套法律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统筹管理层次,发挥政府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履行其应尽的社会公共服务义务。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改革要有大无畏的勇气,确保改革落到实处。稳步推进积极实施并轨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规定实行单位和个人参保缴费,改革原退休费计发办法,实行新的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同时,要形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行的两大制度平台,两个险种之间可相互衔接,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基本养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