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
代表的信息技术对金融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改变
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投资方式、融资行为,而且改变
着金融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随着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加人WTO各项承诺的逐
步落实,发展网上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是我国银行业
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通过电子终端,直接或
间接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
与资金转移。电子支付的业务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
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
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办理了网上支付等
电子支付业务,业务种类有企业网银、个人网银、电
话银行、手机银行支付等,基本是传统业务电子化。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中,使用
电子支付工具办理的占10%,有力推动了支付结算电
子化、网络化水平的提高。
网上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
支付业务流程的再造,优化了经营过程,降低了交易
成本,但我国开展此项业务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充
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网上支付硬件设施落后
用于开展电子支付业务的硬件设备、系统软件、
网络通讯及银行前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地区相
比还显落后。近年来我国网络发展速度增快,但发展
不均衡,与国际先进水平以及国内网络应用需求相比
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县以下的银行机构,由于受
资金、设备的影响,普及银行电子化还存在相当大的
难度。此外,普遍存在的网络带宽较窄、速度缓慢的
问题,也严重影响了运行效率和支付质量。
(二)电子支付业务的支撑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一是信息泄漏。电子支付业务是主要应用互联网
进行交易、清算和信息发布的系统。网络存在安全漏
洞,无法保证网络中信息的隐秘性。例如:电信从业
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很容易地获取网络中传输的
信息;网络攻击者也可以通过搭线等方法,从传输
信道窃取信息;二是假冒通信。互联网提供了灵活
的数据交换机制,但同时也给假冒通信以可乘之机。
网络外的用户,只要将他的设备配置成与网络内的设
备相同,就可能欺骗总部,与其进行通信;如果网络
外的用户将他的设备配置得与总部的设备相同,并采
取一些措施将总部的设备阻塞,他就可以假冒总部,
欺骗网络内的所有网点;三是假冒信息。攻击者窃取
了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后,采用一些并不复杂的技术,
尤其是

在内部人员的配合下,就能进行信息的假冒。
例如,重复进行一些本已完成的业务等。
(三)信用风险的恶性循环会危及银行业
开展电子支付业务的整个过程几乎全部在网上
完成,这种支付方式的“虚拟性”,一方面推动银行
业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使交易对象变
得难以明确,交易过程更加不透明。电子支付指令未
被广泛接受使得电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具有更大的信
用风险。强大的负面公众舆论将导致银行资金或客户
的严重流失。由于银行本身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它
们往往会依靠第三方的服务供应商(即提供高科技的
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来承担银行的外包业务。这一领
域仅由少数几个技术服务供应商来控制,一旦他们中
的任何一个出现了问题,就会有很多银行连带受损。
彝共口(四)技术规范和实施标准缺乏统一规划
对于身份认证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数据加密强
度、商用密码产品、通讯安全控制措施等电子支付业
务的核心技术等关系行际互联的技术参数,都没有制
定相应的国家标准。目前各家银行各行其是,互不兼
容。更有甚者,商业银行系统内部也不统一,省级分
行自行开发运行电子支付业务,自己建立CA身份认
证中心。这种状况弊端很多。首先,各行网上银行业
务标准不一,技术各异,对以后的互相合作、互相联
合非常不利;其次,重复投资,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同时,商业银行自建CA认证中心,自己为客户颁发
数字证书,自己验证客户身份的做法,缺乏独立性和
客观性,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商业银行将处于被动局
面。
(五)相关法律法规缺乏
迄今为止,我国银行开展电子支付业务已经有7
年多了,但国内法律法规还不能给电子支付业务发展
提供充分的保障,涉及计算机和网络领域的立法工作
还相对滞后,缺乏保障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活动有效
开展的法律框架体系。一些基础性法律尚未出台,而
《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均未涉及网上银
行的业务。目前除了《安全法》、《保密法》外,仅有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在起作用,致使银行在可能与客户发生的纠纷中处于
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此外,对传统交易方式中具有
法律效力的合同等如何在电子介质中应用,电子记录
如何作为证据等问题均无明确规定。
(六)监管措施不完善带来风险
首先,电子支付的业务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没
有了以往的签字、盖章及纸质凭证。其次,客户、银
行都没有各种密码和相应的保护措施,使监管当局无
法收集到相关的资料进行调查。第三,银

行业务的各
种账目和业务记录都可以不留痕迹地修改,监管部门
看到的数据不能正确地反映银行状况。电子支付业务
不仅易于诱发网络犯罪,还容易产生各种业务风险。
电子支付业务的这些特点,给金融监管部门带来了新
的课题。巴塞尔委员会及各国银行监管当局正密切关
注网络银行的发展并进行研究,我国电子支付监管方
面的法规更是空白。
(七)诚信度太低和认知缺失
据调查,电子支付工具的用户群一般定于20一35
岁,因为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主要集中在这一年龄段,
他们上网并尝试网络消费,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消费
能力。目前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他们最担心的是支
付后获得的服务以及产品非网络购买时当初所想,商
品质量问题使用户心理不安全。很多从业人员认为,
中国电子支付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一是电子支
付的应用开发不全面。另一个是国内使用银行卡的人
很少,使用电子支付的人就更少了。目前阻碍电子支
付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网络教育不全面。很多人
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电子支付。另外,支付公司并未
真正地用商品价值和服务来吸引用户,并且引导用户
来定购。
电子支付涉及到很多概念与领域,它包括银行的
网络系统、老百姓的银行卡持有率、网民的支付习惯、
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等等,这些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
影响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
(一)政府要积极扶持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
我国加人WTO,既给网上银行开展电子支付业
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实力雄厚且掌握先
进技术的外国网上银行的激烈竞争。因此,需要国家
从多方面对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予以扶持。要总结国
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做好发展规划和宏观指
导。政府要注重对银行网络化的宣传,提供资金、人
才、技术、科研、税收、法律、认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我国可以将电子支付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人民银行、银监会和信息产业部等力量开展攻
关研究,逐步解决电子支付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刺激研究所和企业
从事网上银行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加快电子支付业务相关标准的制定,包括基础
标准、安全标准、操作标准和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等。
电子支付的产生将挑战传统支付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法律体系、价值体系、社会组织体系,因此急需探讨
和完善在网络环境下支付的相应体系,为电子支付的
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性
电子支付的安全性是客户信任度的关键,决定着
电子支付业务的成

败。因此,有必要做到以下三点:
枷尹.首先,要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安
全防御能力。主要是通过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
能力和不断完善安全机制以加强网上银行的安全性,
在运行过程中要不断检测各种网络人侵,审核安全记
录,发现对网上银行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及时做出处
理。其次,要大力提高应用软件的科技含量,敢于使
用创新技术,特别是在安全策略上,更应注重采用新
技术,提高系统安全管理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因素
对系统安全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借鉴和汲取国际先
进经验,使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技术同
步。再次,要特别加强管理机制的建立,加大执行力
度,加强对内部员工的计算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
整体素质。
(三)健全必要的法律保障体系
电子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
规来保障,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立法的步伐,为
电子支付的持续发展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服
务支持体系。一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就网上银行的
通讯安全、控制权的法制责任、存款保险、保护措施
和争端的适应条文等问题加以立法。二是制定有关数
字化,电子货币的发行、支付与管理的制度以及电子
支付业务结算、电子设备使用等标准。为给电子支付
发展一个规范、明确的法律环境,立法机关要密切关
注电子支付业务的最新发展和科技创新,集中力量研
究、制定与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加密法、电子
证据法等。要明确定义电子交易各方(消费者、商家、
银行、CA中心)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法律判决的依据。
(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电子支付业务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电子化
基础设施。一是在大力建设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
的高速通信网的基础上,应重点抓紧建立功能强大的
金融通信网络。二是要加快各类银行卡的发行和功能
拓展,更新完善电子网络系统,增加金融电子设备。
在设备上,可以通过购买、租用等方法,选择并拥有
诸如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网络通信及银行前端等基
础设施。三是应加强国内商业银行之间的联系,实现
资源共享,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的信息中心,降低服务
成本,提高服务效益和质量。四是由国家出面建设统
一公用的CA认证中心,保证认证中心的中立和权威。
(五)银监当局要强化对电子支付业务的风险控

对电子支付业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主要由人民
银行和银监会进行。
1.人民银行要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根据
《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商业银行应
建立网络银行业务信息管

理系统,人民银行可借机开
发与商业银行对接的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银行应对电
子支付业务有“重点”地监管,即对网上支付的批发
业务予以跟踪监督,相关银行应对诸如洗钱、欺诈等
非法交易进行跟踪,报告可疑的金融交易.规定人民
银行对加密金融信息的解密权限、范围等。所有准备
通过互联网为客户开立新账户的银行应当建立严格
的开户标准,银行还应建立监控系统来识别非正常活
动,并在必要时填报“可疑活动报告”。为了防止洗
钱等违法活动,对于规定标准没有达到豁免条件的电
子支付业务,银行应按照规定以书面记录或电子记录
方式保存客户信息。
2.银监会要严格市场准人、退出和市场运行机
制。现阶段,要避免没有规划、一哄而上,在审批过
程中应把握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网上银行的设立
或电子支付业务的开展,必须具备完善的风险识别、
鉴定、管理、风险弥补和处置方案、计划。
建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就监管而言,信息披露
应当成为重中之重,电子支付的诸多特性加大了监管
当局稽核审查的难度,导致外部公众难以全面真实了
解经营情况。为了保护客户利益,建立强制信息披露
即燃口然‘付结,
制度尤其重要。应该制订比传统银行业务更为严格的
信息披露规则,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定期向社会发布经审计的经营活动信息,不断提高信
息披露的质量。
(六)改变监管方式和创新监管手段
改变监管方式,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根
据电子支付业务的功能实施相应的监管,提高了监管
部门利用市场手段进行电子支付创新产品监管的能
力,从而避免了对电子支付业务创新造成的影响。这
使得功能性的金融监管与基于网络为背景的电子支
付业务这两种表面上的对立关系演变成为协调关系。
创新监管手段。传统的监管手段可能导致对电子
支付业务无法实施高效、全面的监管,因此作为监管
当局除了制定具有针对性管理办法外,还应加快自身
电子化建设步伐,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实施非现场
监测,以不断适应金融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七)加快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培训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搞好专业技术培训,强化知
识的储备,特别是同时具备网络知识和金融知识人才
的培养,彻底解决科技人才的瓶颈问题。网络银行所
提供的电子支付业务是技术的产物,而科技人才则
是建立、发展我国电子支付业务的必要保证。一是要
引进、稳定专门的技术人才,提供专门的技术保障,
二是要通过诸如举办专门的技术讲座,参加业务研讨
会、工作小

组培训等活动,跟踪市场和技术的发展,
以培养一批既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
又掌握金融业务实务和金融业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
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除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外,
还应该对客户进行教育和培训,教会他们如何使用银
行的设备,并通过培训向客户披露有关的信息,以减
少相应的法律风险。
(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必须运
用法律、经济、道德等各种手段来提升整个社会的信
用水平,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课题组组长:许立新宁洪才
成员:黄良杰讲流胜曾宇)
(上接第27页)
第二,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本外币在内的多支付
实时全额支付清算系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建
设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一直就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
要工作,旨在建设好覆盖全国的金融数据通讯网,把
众多的银行机构连结到全国和地区支付系统上来。而
对外币、债券、票据以及其他衍生产品的托管问题,
结算系统也应逐步建立起先进的实时处理系统,为金
融市场的发展创造条件。管理当局应从金融市场基础
建设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和大力推进。
第三,模拟CLS环境,积极开展试点。制定严
格的外汇交易清算程序和资金流动性风险防范措施,
境内先对部分成员试行PVP的清算方式或进行小额
定时轧差清算,然后再通过境外接口如CLS等清算
系统进行境外清算,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时差而引起的
风险,积累经验,最终实现外汇交易本外币资金真正
意义上的“同步清算”。
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处在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中
国必将加快支付系统建设,确保支付体系安全、稳
定、高效运行,早日建立一个多功能、低风险、完善、
高效的清算系统。在我国清算事业的未来发展过程
中几相信CLS的成功运作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范例。
通过借鉴CLS的成功经验和运行实践,促进我国外
汇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后成为
CLS可清算货币做充分准备。
【,考文献】
!.邱浩然,《CL导低风险、高效率的外汇清算系统》,《中国货币市场》
2003.2
2.何国华、陈骏、《外汇交易结葬风险治理研完》,《中国货币市场》
2004.5
3.甩ulMjjter,CarolA”们N份七为。tt.CLSbank:ManagingForeignExchange
Set七Ie脱nt兄isk.BankOfCanad几翩viewAU七Umn2002
4.httP://www.els一https://www.360docs.net/doc/2e3124216.html,/
5
.
Settlemen七rfskinforei召nexe厄ngemarketandCLSbank.ht七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2e3124216.html,/PubJ/qtrPdf/r_qt0212f.Pdf
6.Jonat厄nButte卜fjeld,CLSU冈ate,ISITC一IOAJune20Q5Conferenee
(作者单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黔沂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