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溶栓方法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

两种溶栓方法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

两种溶栓方法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4-13T10:00:02.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常静芳[导读] AMI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2],因此,溶栓疗法是目前治疗早期AMI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常静芳(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河南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251-02 【摘要】目的对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加强护理,提高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和肝素钠治疗。结果两组组间的血管再通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尿激酶早期的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心肌梗塞治疗护理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科常见病,它的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溶栓治疗已成为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措施之一,它是将纤溶酶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溶酶原,使转变为纤溶酶,然后再降解纤维蛋白成为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PD),而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使闭塞的血管再通[1],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溶栓治疗明显降低了AMI病死率。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应用尿激酶溶栓方法治疗AMI,明显降低了早期病死率,提高了AMI患者的生活质量,收到了较好疗效。现就其疗效给予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的AMI患者共76例。男43例,女33例,年龄38~79岁,平均62岁。全部以持续性胸痛为首发症状,其中有明确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病史63例,39例有吸烟史,57例有高脂血症病史,38例合并有糖尿病;35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2例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7例接受抗血小板治疗(6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1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23例有家族史。自持续胸痛发作到接受溶栓治疗时间为0.5~13h。

1.2治疗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和常规溶栓治疗对照组各38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5(48~79)岁;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63(45~70)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差异均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AMI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护,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溶栓前即可口服阿司匹林200mg 后,立即给予尿激酶15万~200u尿激酶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分钟滴完。溶栓开始后6小时起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6ml,连用7天,阿司匹林次日改为100mg1次/d口服,出院后长期服用。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0.1~0.2mg/min,肝素钠125μg/d静脉滴入。

1.3再通判定标准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开始用溶栓剂2h内回降>50%;②胸痛2h内缓解或消失;③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心肌酶峰值前移,CK、CK-MB峰值在起病后14h内到达。以上4项中2项或2项以上者判为再通,其中②、③项两项组合不能判为再通。

1.4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使用SPSS1

2.5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即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及常规硝酸甘油扩管治疗其血管再通率比较,具体数据分别见下表1。

表1 两组血管再通率的比较 n(%)

注: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AMI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2],因此,溶栓疗法是目前治疗早期AMI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溶栓治疗可挽救AMI患者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本研究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条件下,采用剂量(100~150)万单位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研究结果显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对提高冠脉再通率、改善心功能、预防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及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方面,溶栓治疗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试验表明[3]: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症状发生4h内给予阿斯匹林和尿激酶治疗,AMI患者死亡率净下降可达35%。综上所述,对于AMI患者,在休息、吸氧、镇静、抗血小板、扩血管药及应用肝素抗凝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充分持久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可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参考文献

[1]张文武主编.急诊内科学[M].人民出版社,2003:10-15.

[2]宋文宣.实用心血管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584-586.

[3]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0-103.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最新版)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 一、原则 应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争分夺秒,尽力缩短患者入院至开始溶栓的时间,目的是使梗塞相关血管得到早期、充分、持续再开通。 二、选择对象的条件 1.持续性胸痛≥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 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0.2mV。 3.发病≤6小时者。 4.若患者来院时已是发病后6~12小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伴有或不伴有严重胸痛者仍可溶栓。 5.年龄≤70岁。70岁以上的高龄AMI患者,应根据梗塞范围,患者一般状态,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因人而异慎重选择。 三、禁忌证 1.两周内有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咯血等),做过内脏手术、活体组织检查,有创伤性心肺复苏术,不能实施压迫的血管穿刺以及有外伤史者。 2.高血压病患者经治疗后在溶栓前血压仍≥21.3/1 3.3kPa(160/100mmHg)者。 3.高度怀疑有夹层动脉瘤者。 4.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史,>6小时至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包括TIA)史。 5.有出血性视网膜病史。

6.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 7.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等患者。 四、溶栓步骤 溶栓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血型。 (一)即刻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0.15~0.3g,以后每日0.15~ 0.3g,3~5日后改服50~150mg,出院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二)静脉用药种类及方法: 1.尿激酶(UK):150万IU (约 2.2万IU/kg)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入100ml 5%~10%葡萄糖液体中,30分钟内静脉滴入。尿激酶滴完后1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小时一次,持续3~5天。 2.链激酶(SK)或重组链激酶(rSK):150U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入100ml 5%~10%葡萄糖液体中,60分钟内静脉滴入。 3.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rt-PA前先给予肝素5000U 静脉滴注。同时按下述方法应用rt-PA: (1)国际习用加速给药法:15mg静脉推注,0.75mg/kg(不超过50mg)30分钟内静脉滴注,随后0.5mg/kg(不超过35mg)60分钟内静脉滴注。总量≤100mg。 (2)近年来国内试用小剂量法:8mg静脉推注,42mg于90分钟内静脉滴注。总量为50mg。rt-PA滴毕后应用肝素每小时700~1000U,静脉滴注48小时,监测APTT维持,在60~80秒,以后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小时一次,持续3~5天。

试论两种溶栓方法治疗心肌梗塞的疗效

试论两种溶栓方法治疗心肌梗塞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6-09-05T14:54:20.4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作者:胡建强 [导读] 瑞替普酶治疗该病所取得的效果比较好,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 会宁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白银 730722 摘要:目的:分析瑞替普酶及尿激酶对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40例心肌梗塞患者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尿肌酶进行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两种药物治疗该病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4周内的死亡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瑞替普酶治疗该病所取得的效果比较好,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产生的并发症也比较少,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关键词:瑞替普酶;尿激酶;心肌梗塞;溶栓 心肌梗塞是由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致使部分心肌血液供应不足而坏死的病症,大多于中老年人群中发病。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压降低、心悸、前胸痛等,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的话,有可能引起多种严重的后果。本文采取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对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心肌梗塞(AMI)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1]。40例AMI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61岁,所有AMI患者的首发症状都是持续性的胸痛,其中有吸烟史的患者30例,伴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20例,有20例患者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将40例AMI患者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为36~77岁,平均年龄为61岁;实验组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龄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61岁。两组AMI患者的发病时间、年龄、病史以及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等方面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方差齐性与可比性。 1.2方法:所有AMI患者在溶栓前均应当进行常规检查,如尿常规、查血、心肌酶谱、血糖、肝肾功能等,并检查血型配血作为备用 [2]。两组AMI患者在溶栓开始前应当口服300mg阿司匹林,5~7天之后改为每天口服100mg阿司匹林。根据AMI患者的病情需要采取硝酸酯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止剂等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AMI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150万U的尿激酶加入5%的100ml葡萄糖溶液中30分钟进行静脉滴注;实验组AMI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每次10×106U进行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间要大于2分钟,30分钟后应重复1次上述的剂量。两组AMI患者都于48小时之后改成4250U低分子肝素钠进行皮下注射,隔12小时注射1次,连续注射5-7天。对两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分析、比较。 1.3疗效判断标准:溶栓再通的判断标准为:1、开始溶栓之后的2小时内,患者的胸痛症状缓解或者消失;2、开始溶栓之后的2小时内,患者经心电图检测显示抬高最明显的导联ST段下降>50%;3、开始溶栓之后的2小时内,患者出现短暂再灌注心律失常;4、心肌酶谱CK的高峰前移为16小时,CK-MB高峰前移为14小时。4项中具备2项以2项以上则可以判断为溶栓再通,但如果仅有1和3项组合则除外[3]。 1.4数据处理:以SPSS1 2.0为统计学处理方法,检验水准为0.05,即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符合方差齐性,因此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4]。 2结果 两组AMI患者溶栓后的血管再通率经比较表明:实验组患者的再通率距发病时间为211±84分钟,对照组患者的再通率距发病时间为212±85分钟,两组患者的再通率距发病时间经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溶栓后的3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的再通率经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溶栓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死亡发生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3讨论 90%以上的心肌梗塞都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所引起的,引起该病的诱因主要包括大出血、过度劳累、外科手术或者严重心律失常等[5]。心肌梗塞患者如不及时治疗的话,很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诸多并发症,对患者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危害非常大,所以患者应当及时到医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就当前来说,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是治疗心肌梗塞的两种常见药物。瑞替普酶为第三代溶栓药物,可以降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及时发挥高效的溶栓作用。尿激酶主要适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溶栓治疗,在心肌梗塞疾病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本实验采取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对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瑞替普酶和尿激酶这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心肌梗塞,结果表明瑞替普酶治疗该病所取得的效果更好。瑞替普酶在临床上通都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适用于AMI患者的院前溶栓,所取得的溶栓再通率远远高于尿激酶[6]。经瑞替普酶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同尿激酶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采取瑞替普酶治疗AMI,可以从最大限度上保护患者的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降低死亡率,效果非常好,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AMI的理想溶栓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开来。 参考文献: [1]崔玲.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8(23):5660 [2]詹小娜,李瑞杰.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前后缺血性修饰白蛋白峰值的变化[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19(6):613-616 [3]常静芳.两种溶栓方法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6):251-252 [4]李旭蕊.尿激酶、阿替普酶、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 [5]杜崇军,林乐涛.瑞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体会[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1(6):625-627 [6]田凤轩,朱洪春,刘艳秋等.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08(18):176-177

继续教育答案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 100分答案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考试 1 . STEMI 病理生理核心环节为(C ) A.血管内皮不稳定斑块破裂 B.白血栓形成C.红血栓形成 D.缺血/再灌注损伤 2 . STEMI 诊断的主要依据不包括(C ) A.典型梗死性心绞痛症状发作 B.STEMI 心电图ST-T 动态演变 C.STEMI 心电图Q 波形成 D.心肌坏死标志物水平升高 3 . 以下哪项措施不是STEMI 早期常规处置(D ) A.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 B.无禁忌证,给予吗啡镇静止痛治疗 C.无低血压、低血容量或心源性休克等禁忌证,予以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D.常规静脉应用替罗非班 4 . 以下哪项措施早期预防STEMI 患者猝死不正确(D )A.早期心电监护B. 应积极予以静脉补钾治疗,维持血钾水平>4.5mmol/LC.如无禁忌,尽早应用 β受体阻滞剂 D.预防性应用胺碘酮 5 . 以下哪项并非STEMI 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B ) A.既往脑出血病史 B.未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 C. 可疑主动脉夹层 D.颅内恶性肿瘤 6 . 当发生STEMI 时,应首选以下哪种溶栓药物,除了(A ) A.尿激酶 B.尿激酶原 C.阿替普酶 D.瑞替普酶 7 . STEMI 溶栓时普通肝素的正确用法用量为(D )A.确诊STEMI 后皮下注射普通肝素3000U ,2/日,不监测 B.确诊STEMI 后应即刻静脉注射普通肝素5000U ,随后低分子肝素1mg/kg 皮下注射,2/日,监测APTT 或ACT 至对照值的1.5~2.0倍 C.确诊STEMI 后应即刻静脉注射普通肝素5000U (60~80U/kg ),继以12U/(kg?h )静脉滴注,不监测 D.确诊STEMI 后应即刻静脉注射普通肝素5000U (60~80U/kg ),继以12U/(kg?h )静脉滴注,溶栓及溶栓后应监测APTT 或ACT 至对照值的 1.5~ 2.0倍,维持48小时左右 8 . 目前,指南推荐以下哪种低分子肝素可应用于STEMI 患者抗凝治疗(C ) A.低分子量肝素钠 B.纳屈肝素钙 C.依诺肝素钠 D.达肝素钠 9 . 下列哪项不是溶栓成功考虑再通的指标(B ) A.溶栓后60-90分钟内抬高的ST 段回落50%以上 B.溶栓后2-3小时内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 C.溶栓后2小时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D.心肌坏死标记物酶峰前移 10 . STEMI 患者溶栓治疗后,应在多长时间内转至上级PCI 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D ) ? A.3小时以内 B.3-12小时 C.12-24小时 D. 3-24小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考试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STEMI 病理生理核心环节为()
? ? ? ?
A.血管内皮不稳定斑块破裂 B.白血栓形成 C.红血栓形成 D.缺血/再灌注损伤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2 . STEMI 诊断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 ? ?
A.典型梗死性心绞痛症状发作 B.STEMI 心电图 ST-T 动态演变 C.STEMI 心电图 Q 波形成 D.心肌坏死标志物水平升高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3 . 以下哪项措施不是 STEMI 早期常规处置()
? ? ? ?
A.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 B.无禁忌证,给予吗啡镇静止痛治疗 C.无低血压、低血容量或心源性休克等禁忌证,予以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D.常规静脉应用替罗非班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4 . 以下哪项措施早期预防 STEMI 患者猝死不正确()
? ? ? ?
A.早期心电监护 B.应积极予以静脉补钾治疗,维持血钾水平>4.5mmol/L C.如无禁忌,尽早应用β 受体阻滞剂 D.预防性应用胺碘酮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5 . 以下哪项并非 STEMI 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 ? ?
A.既往脑出血病史 B.未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压 C.可疑主动脉夹层 D.颅内恶性肿瘤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 6 . 当发生 STEMI 时,应首选以下哪种溶栓药物,除了()
? ? ? ?
A.尿激酶 B.尿激酶原 C.阿替普酶 D.瑞替普酶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7 . STEMI 溶栓时普通肝素的正确用法用量为()
? ? ?
监测
A.确诊 STEMI 后皮下注射普通肝素 3000U,2/日,不监测 B.确诊 STEMI 后应即刻静脉注射普通肝素 5000U,随后低分子肝素 1mg/kg 皮下注射,2/日,监测 APTT 或 ACT 至对照值的 1.5~2.0 倍 C.确诊 STEMI 后应即刻静脉注射普通肝素 5000U(60~80U/kg) ,继以 12U/(kg?h)静脉滴注,不
?
D.确诊 STEMI 后应即刻静脉注射普通肝素 5000U(60~80U/kg) ,继以 12U/(kg?h)静脉滴注,溶 栓及溶栓后应监测 APTT 或 ACT 至对照值的 1.5~2.0 倍,维持 48 小时左右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8 . 目前,指南推荐以下哪种低分子肝素可应用于 STEMI 患者抗凝治疗()
? ? ? ?
A.低分子量肝素钠 B.纳屈肝素钙 C.依诺肝素钠 D.达肝素钠

谈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谈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发表时间:2009-07-08T09:49:32.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3期供稿作者:陈洁 (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 164007) [导读] 心肌梗塞抢救成功后,不少患者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猝死,也有部分患者痊愈不久再度梗塞,造成不可挽救的遗憾。【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084-01 心肌梗塞抢救成功后,不少患者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猝死,也有部分患者痊愈不久再度梗塞,造成不可挽救的遗憾。近五年来我院对6例急性 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来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纤溶能力,迅速溶解血栓,疏通闭塞的血管,就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谈体会如下: 1 首先应掌握治疗目的 总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梗塞急性期病死率,保持有效生命。治疗必须达到以下几项要求:(1)挽救濒临坏死边缘的心肌;(2)缩小梗塞面积;(3)保持恢复心肌功能;(4)预防血管再阻塞;(5)减少因溶栓治疗而发生不良反应。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必须使闭塞的血管及早再通。心功能在治疗后4-6周能得到改善,用核素及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判断其功能状态与坏死程度。 2 溶栓药物选择 目前国内运用溶栓药物有:(1)链激酶(SK);(2)尿激酶(LK);(3)组织型纤溶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PK);(4)腹蛇抗栓酶等。 链激酶因其有发生过敏反应的机会多,故临床运用不普遍。(t-PA)因价格昂贵,故临床运用受到一定限制。LK是从新鲜尿中提取物,该药无抗原性和致热原,故无过敏反应,而且在梗塞有发展时可重复运用,因此运用较广。其作用是激活血梗中纤维蛋白不断消耗造成血液不凝有出血副作用,目前正在摸索给药方法及剂量。 3 溶栓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 梗塞范围降低率与给药时间成正比。即给药越早,梗塞范围降低率较高。若能在梗塞发生2小时内给药,效果非常理想。目前国内暂定为6小时为限。若缺血时间过长,则有再灌注损伤危险。溶栓用药前,常规测血压,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清酶。给药后给予心电监护,每30分钟作ECGI连续三日,经常询问病人胸痛情况,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有无灌注心律失常或出血情况,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有无灌注心律失常或出血情况。 溶栓禁忌症:(1)活动性内脏出血(如溃疡病);(2)有主动脉夹层瘤;(3)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有出血性脑血管病史;(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血液病有明显凝血障碍或出血危险者。 4 溶栓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 急性心梗(AMI)坏死区心肌释放的酶经淋巴管及侧支缓慢回流到体循环中,以冠脉闭塞解除,将把酶很快冲洗人体循环中。故观察酶峰提高前可作为冠脉是否再通的敏感性是95%,特异性88%。闭塞冠脉再通后,缺血心肌恢复血供,使胸痛症状缓解,抬高的ST段迅速移回等电位线。冠脉再通后可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冠脉再指标有如下几点:(1)抬高的ST段在输注溶栓剂后24小时迅速回降75%。(2)胸痛自输注溶栓剂后2小时基本缓解。(3)输注溶栓剂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当梗塞部位在下壁,再通时所表现的心律失常可为一过程性窦续,房室传导阻滞(或原有阻滞消失)。(4)血清CPK或MBCK峰时提前。(5)再阻塞的防治。再阻塞发生率在溶栓后最初24小时为8%,主要原因为溶栓不完全,血栓内有残余血栓。因此主张要给抗凝剂防止再阻塞。先用肝素50-70mg静脉滴注,共2日,维持凝血时间为正常的2倍左右,以后给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令、阿司匹林维持疗程至少4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