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发布时间:2011-10-23信息来源:浙商

文│本刊记者俞越

海洋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那么,海洋经济有哪些细分产业最值得投资?《浙商》杂志发布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榜单,结合了近年来海洋经济各大产业的布局、产业总值、发展增速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等众多因素综合评定。

[上榜理由]

海洋物流业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趋好和航运价格恢复性增长,海洋物流业迅速回暖。2010年,我国海洋物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脱颖而出,宁波、舟山都把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台放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海洋船舶工业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正处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未来,海洋船舶工业要突出主业、多元经营、军民结合,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稳步发展。形成环渤海船舶工业带和以上海为中心的东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超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及船用配套设备,同时稳步提高修船能力。

海洋油气业

我国继续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多个油气田陆续投产,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海洋油气业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重点建设面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的南海、东海、渤海天然气田,逐步形成三个区域性市场供应体系。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也已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滨海旅游业

中国滨海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育的“少年期”。 2010年实现增加值483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阶段等影响,中国滨海旅游业与世界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滨海旅游业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国家海洋局下发的“海十条”(《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对适宜开发的海岛,选择合理开发利用方式。同时,推进无居民海岛的合理利用,单位和个人可以按照规划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活动,此政策将加快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海洋渔业

全国海洋渔业保持平缓增长,海水养殖产量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增加值2 8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海洋渔业将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水产品保鲜、保活和低值水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搞好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加工技术水平,搞好水产品加工的清洁生产。结合水产品远洋捕捞、养殖业区域布局,建设以重点渔港为主的集交易、仓储、配送、运输为一体的水产品物流中心。

海洋生物医药

生物技术产业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海洋生物技术产业作为生物技术产业类群的一个分支,由于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保障,越来越多地得到各国的重视和关注。2010年实现增加值67亿元。当前,海洋生物医药等现代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医药功能食品开发研究的热点,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寻找抗病毒、抗肿瘤特效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开发的方向,其产业发展也已初具规模。

海洋经济日本经验

近海资源开发最容易形成自然垄断状态,垄断则导致“市场失灵”和低效率,因此需要政府积极干预。日本对此的经验可概括为政府规制与政策先行。

文│本刊记者朱健

“海洋经济”是时下沿海地区的热门话题,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各种滨海及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乃至新城区开发浪潮涌动,继而形成区域产业“内核”,这原本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区经济发展成功的路径之一。

“有些地区的沿海开发则流露出粗放式倾向。此类‘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都盯着沿海滩涂或陆岛之间的空间,先填平自然形成的海湾造地,以卖地收益为最大的诱因。而引进资本方面,也暗自以贩卖岸线为先导。”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刘洪滨说。

在学界看来,无论在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方面,还是借助市场力量有效配置资源方面,中国都是后来者。而世界范围内,日本是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先行者”。尤其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人多地少的日本更是“捷足先登”者。同时它与我国东部沿海“一衣带水”,对于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堪称最好的参照系。

岛陆交通隧道优于造桥

日本“海洋经济”所依托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属交通运输业。

通过浏览日本海陆交通图不难发现,日本沿海星罗棋布的港口和机场,半数不离近海小岛,要么以之为依托,要么本来就建在岛上,并且相当多的港口或机场建在填海建造的“人工岛”上。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日本投入运营的大型人工岛多达15个,仅次于美国而名列全球第二。

建造这些人工岛的初衷,一大半定位于扩展交通运输产业之“锚地”。在这些以交通为核心产业的人工岛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当首推两个:一个是大阪湾关西空港人工岛;另一个是福冈近海博多湾人工岛。前者原本就是出于修建国际机场的目的而造。它开工于1984年,历时十年方才完工。迄今为止,它一直是日本关西地区最大的空港。而福冈博多湾的博多港,与韩国釜山港隔海相望,系九州一带通往东北亚的重要门户。博多湾人工岛本身就系博多港的一部分,建造初衷就在于扩展海上运输能力。

海洋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放大器”在于产业集聚。然而产业集聚的先决条件则是较低的运输成本。在日本,无论是人工岛,还是固有小岛,连接陆岛的交通运输建设都先行于产业集聚区的创建。并且其交通设施往往是“立体”构建的:机场、铁路、公路、轮渡码头,应有尽有。最值得一提的,要数神户湾人工岛的陆岛连接交通了。这座孤悬于近海的人工岛,在规划与建造过程中就同时考虑到了立体交通,不仅修建了机场和轮渡码头,而且还同时修建了铁路、轻轨以及公路。由此人工岛不仅与神户市区紧紧连为一体,而且还与关西空港人工岛形成海空联动的交通。

日本几乎所有的人工岛和沿海产业集聚区,都有多种轨道交通连接。以津轻海峡海底的青函隧道为例,它连接日本本州的青森和北海道函馆,全长53.8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长23.3公里。隧道内部高9米,宽11米,最深部分在海面下240米,海底下100米。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于1964年5月开始动工,工期长达24年,共耗资6890亿日元,1988年3月13日正式通车。值得称道的是,在隧道途经的岛屿底部,还建有电梯与之相连,供乘客停站下车上岛。

对于中国目前的岛陆工程建设,刘洪滨的看法是,隧道优于大桥。“首先,跨海大桥受自然灾害影响大,而海底隧道可以保证全天候通车。其次,跨海大桥的成本不见得低。”以连接胶州湾两翼的大桥和隧道为例,30公里的大桥造价100亿元,5公里的隧道造价为30亿元,二者的每公里平均造价虽相差3亿元,但隧道车程只有5分钟,而大桥却需20分钟。“此外,桥墩桥柱对胶州湾的水文气象条件改变剧烈,这从2010年冬胶州湾结冰可见一斑。”

政府规制与政策先行

近海资源开发最容易形成自然垄断状态,垄断则导致“市场失灵”和低效率,因此需要政府积极干预。日本对此的经验可概括为政府规制与政策先行。

首先是日本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官民合作”体制。无论从建造沿海人工岛,还是连接海洋产业集聚区的大众交通,大多采取官民合作与合资形式。这方面关西空港及其人工岛的建造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例子。人工岛与机场原本是由政府筹划的,但在建造的过程中吸纳了大量民间投资,由此形成了一个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投资于一身的合股公司。通过多方合股,不仅减轻了政府筹资困境,而且确立了一种混合所有的企业制度,由此大大提高了国有资本运行效率。有比较研究揭示,关西空港人工岛建设,比之香港新机场建造工程规模要大得多,但其所耗投资则要小得多:前者耗资约合120亿美元,后者则超过200亿美元。

其次,则是在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政策。铁路原本最容易形成自然垄断,但连接日本近海主要产业集聚区的铁路,往往不只一条,而有多条。即使只有一条铁路通道,也往往同时引入两家以上公司运营,由此形成竞争格局,而竞争无疑有利于效率的提升。

海洋渔业保护优先

开发海洋对环境与生态影响巨大,必须先行考虑。每个乘坐飞机由日本成田机场或关西空港起飞经上海浦东机场回来的国人,大多都会发现,空中俯瞰日本列岛及周边的海洋,与长三角沿海的景致截然不同:一个是丝毫看不到裸露的土地,陆海翠蓝交接;另一个是在工厂田野之外,穿插着大片、大片的裸露的黄土,陆海一样的土色,特别扎眼。

环境恶化,首当其冲的受难产业无疑是“水产”这个海洋经济的第一产业。据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教授郭佩芳介绍,水产主要包含养殖和捕捞两部分。中国的现实是捕捞养殖面临海洋资源枯竭的困境,水产养殖相对发达。“从产量上看,国内的捕捞和养殖几乎对半开,这和日本等国以捕捞为主区别很大。”郭佩芳说。

对此,建设海洋牧场和设立海洋保护区刻不容缓。“中国的国土保护区占国土面积近10%,而海洋保护区只占海域总面积的1%左右。”郭佩芳说,“对比澳大利亚占地34万平方公里大堡礁和美国36万平方公里的夏威夷海域保护区,中国的海洋保护区面积小,分布零散,且多是围

绕单一物种建立,不足以影响周边而产生溢出资源。”

同理,中国的海洋牧场建设也面临困境。“建设海洋牧场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多数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有着GDP冲动的地方政府对此显然缺乏兴趣。”刘洪滨说,“所以决策层要对此加大扶持,设立国家级的海洋牧场,待培育成熟之后,交由地方政府管理。”

在他看来,决策层面不仅要着力规划设计,还要制定更切实的法律规章。“我国执行的休渔期政策实际上只是救急性的制度,应该效仿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严格规定捕捞范围,包括对不同鱼种制定具体的渔网网格标准。”

海洋经济三省争雄

在诸多产业的重新布局中,鲁浙粤三地试点地区各有侧重,而竞争恐怕也难以避免。

文│本刊记者朱健

“谁控制了海权,谁就赢得了未来。”海权论创立者马汉在20世纪初的预言正在中国东部沿海真实上演。

自今年1月4日山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后,3月1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3月14日,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再算上即将出台“海洋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广东省,中央已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定调了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三驾马车。

“鲁、浙、粤三省分别临近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流域的入海口。选址于此,不仅是以此为海洋经济的引擎,还将在未来使河域经济和海域经济的相结合成为可能。”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教授郭佩芳在接受《浙商》记者采访时说。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其中,山东、浙江、广东三省占全国比重近48%。

在诸多产业的重新布局中,试点地区的竞争恐怕难以避免。在三地之间,未来必然就海洋经济领域发生激烈竞争。三船出海,谁能扬帆更远?

因地制宜

山东省为国内海洋经济第二大省,其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

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从地理上看,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是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西联黄河中下游内陆腹地。但除东岸南岸之外,北部海域相对封闭,属于内海。

与山东相较,浙江虽然是陆域资源小省,不过,其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域面积的2.6倍,海岸线近6700公里,居全国之首;岛屿众多,占全国的四成;地理近日本、韩国及美洲,海岸线相对敞开。

三省之中,广东地理优势最为明显。毗邻香港,粤港澳经济合作圈将整个海域经济连为一体,更不啻东南亚等地区。

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刘洪滨是“海上山东”规划的发起者。据其介绍,山东因海岸范围有限,导致北面内海海域结冰,影响越冬品种的养殖,使其经济深受影响。但从另外一面来看,也正是因为山东隶属内海,因此受寒潮、台风等自然灾难影响远不及粤浙两省,使其大型工业易于上马。

上世纪90年代初,由刘洪滨提议的“海上山东”规划通过批复,山东开始着力于发展海洋产业聚集区,2009年其海洋GDP实现6040亿,占全省比重17.9%。山东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科研力量,云集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教机构,以及50%以上的全国海洋科技人才。

2009年,浙江海洋生产总值是3002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约为13%。在主要优势方面,宁波港口现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多座,装箱吞吐量接近1300万标箱,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宁波-舟山港跻身全球第二大综合港,石化产业、船舶工业产值位居全国第四、第三。

就总量而言,广东目前是海洋经济第一大省,2010年达8000亿元,约占全省GDP的17%,比2009年增长17.6%。从总值而言,广东连续15年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1/5。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3.5:45.8:50.7。目前,广东省已形成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

广东在集装箱领域具备相对优势,2010年广东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3300万吨,增长20%,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500万标箱,增长22.3%。

战略布局各有轻重

虽然目前三省海洋经济强弱有序,但是,就未来战略布局而言,其重要性恰恰与目前的既有产业地位相反。

广东本次培养为海洋经济重头市的有广州、深圳、惠州、湛江和汕头5个,不足全省地市的四分之一。而在珠三角传统的9市中,仅有广州、深圳和惠州三市,只占三分之一。

广东虽是目前的第一海洋经济大省,但广东“陆地经济”发达,海洋经济在次。这从其布局中可见一端:非珠三角的城市湛江和汕头,二者在广东经济中所占比重都非常小,并非固有经济重镇,而是东西两翼的末端。如此布局,某种意义上是将海洋经济作为东西两翼破局的突破口,而非作为全省产业转型的重点。

山东的半岛“蓝色经济区”包含了7个城市,分别是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等,基本是山东半岛及黄河入海口。山东众多入选全国百强县区的地方,基本诞生于此。

目前山东临海经济带呈现出由中心城市带动的梯次发展格局,即一个中心城市(青岛)、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烟台、潍坊、威海)、三条产业聚集带;形成了以石油、重化、滨海农业、海洋港口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为依托的临海产业体系。

山东省的“蓝色经济区”承载了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等多重战略意义。可以说,半岛蓝色经济区,寄托着山东的未来。

相对而言,最为看重海洋经济的,反而是目前实力尚处于三省相对较弱地位的浙江。

目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规划包括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7个市47个县(市、区),其中杭、甬、禾、越、瀛5个城市均为长三角经济圈成员,其余的温、台二市,则为浙江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上述中国最典型的内生性经济重镇,其2010年的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3以上。

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浙江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再造“海上浙江”。一直以来,浙江都没有独立地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直到今年全国“两会”召开,舟山群岛新区正式获批,这一尴尬才宣告结束。在空间布局上,浙江海洋经济形成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十岛、多点”的布局。一核,即为宁波-舟山港海域及其依托腹地为核心,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两翼”,即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以及其近岸海域为北翼,以温台沿海产业带及其近带海域为南翼。“三圈”,即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

产业布局各有差异

在三地的海洋产业布局中虽不乏同质化的因素,但是,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郭佩芳告诉《浙商》记者,传统海洋产业,仍然是广东海洋经济的主体。而培育海洋医药,海洋电力等新兴产业尚需时日。广东以发展港口海运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新兴产业等五大海洋产业首当为重,打造全国先进的石化、造船、钢铁和能源四大临海工业基地。而事实上,这种笼统的说法,分解到各个城市,各自的优势明晰:港口海运,主要是深圳和湛江;造船、钢铁等临港工业,则主要集中在湛江和汕头等两翼;滨海旅游及海洋新兴产业,则更倾侧广州和深圳这样相对发达的城市。

不过,就当下而言,广东海洋经济其真实的布局,在于东西两翼,尤其是湛江为要。2009年,湛江吸引的央企投资中,宝钢达700亿元,中石化超过1000亿元,钢铁和石油产业投资超过2000亿元,而湛江去年GDP也不过1000余亿元。

山东虽是沿海省份,但是其产业结构却更似内陆。目前,山东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工业大省,但重化工业相对偏重,能源消耗较高,污染颇重。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曙光在采访中认为,虽然石化和钢铁产业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海洋经济重地的首选,但由于山东本身的重型化工业特征,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不再适宜突出临海工业,应转而考虑新型产业。作为与日韩最近的经济区,以及北方港口最多的省份,山东的港口服务业备受看好。

“虽然同是民营经济的重地,但是,浙江与广东存在很大不同。广东在韶关等地保留了传统的重工业,经济结构相对多元;而浙江几乎清一色的制造业,而且都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抗风险能力不足。浙江民营经济的体制优势已至极限,需要寻找新的突围途径。“刘曙光说。

所以,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存在双重意义:既是未来对于新兴产业的拓展,亦是对于转变浙江目前的经济结构的挑战。仅此而言,通过海洋经济再造“海上浙江”,隐含着另外一个命题,就是再造一个重工业化、大工业化的浙江,以此中和浙江重化工业和大型企业缺失的局限。

青岛市台州商会执行会长、浙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先荣对《浙商》记者说:“虽然浙江目前在港航服务、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方面领先全国,但是这些产业目前尚处于边缘化,形势不明朗,民营经济尚在浅滩徘徊观望。”而在传统海洋经济方面,浙江亦落后于广东和山东。因此浙江的未来重点,即是追求海洋经济的总量。

在浙江的东翼,浙江已将舟山-宁波港建成集散并重的国际枢纽港,建设舟山群岛新区,以核电、风电等为主在沿海建设清洁能源示范基地。迪拜、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以弹丸之地创造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奇迹,也给舟山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成功样本。

刘曙光则建议发展更为长远的海洋经济:“浙江海岛居多,可以顺应发展‘离岸’产业。除了和中转相关的离岸金融,还可以将其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开辟野外拓展培训基地、电影脚本后

期制作基地、会议型度假休闲胜地等,相信这样的海岛产业是浙江民间资本角逐的主战场。”

“浙籍中科院院士为数众多,可引导其回流,利用人才资源打开市场,同时借海外浙商的资金和人脉优势对外实现投资兼并。借海岛品牌,做官方文章,以此空间为载体,实现浙江经济的自主创新与升级,从而根本性地改变浙江产业空心化和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刘表示。

全国海洋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十大城市

文│本刊记者俞越

从北到南,沿海各省纷纷提出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如河北推出如“环渤海”战略,天津提出建设“海上天津”,福建推出“海上田园”,广东则提出“蓝色产业带”,广西推出了“蓝色计划”,海南则指出要“以海兴岛”等。在长三角地区,浙江把发展海洋经济提到“海洋,浙江的未来”的战略高度,江苏则提出了“海上苏东”战略。《浙商》杂志综合考量各沿海城市年度海洋经济总产值、政府扶持力度等综合因素,制作了海洋经济十大发展潜力城市榜单。

[上榜理由]

宁波(浙江省)★★★★★

宁波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海域面积9758平方公里,超过陆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拥有全国性意义的渔业资源。海岛数量众多,其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无居民海岛516个,沿海岛屿既具有近岸、近港口航道、近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渔场等区位优势,又具备相对隔离、便于特殊开发的管理优势。随着海洋经济做强,宁波将完全突破传统海洋渔业的范畴,形成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临港产业五大支柱产业。

青岛(山东省)★★★★★

在“十二五”实施过程中,青岛将结合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构建环湾型大城市框架,领衔打造青岛―潍坊―日照组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构筑全市“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总体空间布局,成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的龙头,形成以环胶州湾为核心,东西两翼展开的蓝色经济带。

舟山(浙江省)★★★★★

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之后,中国的第4个“新区”,也是我国首个群岛新区。

“十二五”期间,舟山将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即海洋管理提升工程、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国内捕捞升级工程、远洋渔业打造工程、特色养殖发展工程、加工物流促进工程、新兴渔业培育工程、渔港产业开发工程、渔业安全保障建设工程、渔业科技教育支撑工程,实现海洋开发保护取得新进展、现代渔业发展形成新格局的奋斗目标。

威海(山东省)★★★★

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市,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300万亩浅海滩涂。近年来,威海立足自身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机遇,推进海产品加工、海洋船舶、海洋能源等蓝色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湛江(广东)★★★★

狭长的海岸线、天然的港湾、广阔的浅海滩涂、充足的光照和雨水、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湛江坐拥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湛江“蓝色产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已经初步形成海洋渔业、临海工业、港口运输、滨海旅游等产业相互促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发展格局。

天津市★★★★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逐年递增,年均增长14%,单位岸线生产总值已达15亿元。随着海洋产业发展加快,天津市2010年全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已达2380亿元,同比增长16.1%,今年将力争达到2760亿元。

海洋经济已成为天津市率先发展、构建开放性经济的有力支撑。到2015年,随着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和中心渔港五大海洋产业区基本建成,以及海洋制造业快速升级,海洋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海洋渔业水平提高,天津市海洋生产总值将力争达到5000亿元,将占该市生产总值的30%左右。

汕头(广东)★★★★

汕头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港口经济作为一个战略性的产业,大气魄规划建设大港口,以大港口带动大物流,促进港口经济做大做强。围绕把汕头港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外向型的东南沿海亿吨深水大港的目标,

珠海(广东)★★★★

珠海海洋产业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10年增长速度达12%以上。滨海旅游更呈现良好态势,成为珠海城市名片之一。目前港区已经有世界500强企业为龙头的168家企业落户,像中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中海油项目、中石油炼化项目和BP化工、珠海电厂等重大项目的进驻,加速了临港工业发展进程。珠海是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到2020年,海洋产业产值将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1170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达17%。

南通(江苏省)★★★

南通的海洋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南通市海洋工程装备业近年来的强势崛起,目前已占据中国海工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南通作为科技部认定的国家船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在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全面转型。在“十二五”期间,南通的海工制造将达到千亿级规模。

三亚(海南省)★★★

三亚的城市定位就是滨海旅游城市,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三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三亚海洋经济过去是利用岸线资源发展旅游,下一步要到深海去发展海洋生产,如远洋捕捞、深海养殖等,把近海资源腾出来,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海洋经济产业科技发展战略

海洋经济产业科技发展战略 本文作者: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单位: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亮点。珠海作为海洋大市,如何以更广阔的视野积极制定发展战略,投身海洋竞争,是珠海市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本文依据国家、广东省的宏观发展政策文件精神和规划要求,以及珠海市委、市政府对“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要求,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筑“两带六区”空间格局、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科技兴海等四个方面提出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一、实施产业支撑战略,构建五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珠海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将构建现代临港工业、现代物流、滨海旅游、现代海洋渔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五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一)重点发展现代临港工业集群 按照“以港引工、以工促港、港工互动”的发展思路,实施大港口带动大工业的发展战略,全面突出港口、园区与城市的相互融合,形成港口、临港工业、临港产业园区、港口物流一体化的“港口-园区-基地”开发构架。依托高栏港港口资源优势,以石化、能源、钢铁、装备制造业等重化工业为主导,以高栏港经济区为载体,构建大中小型企业配套、轻重工业并举、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相结合的临港工业集群,使之成为集聚效应强、生产规模大、产业链长、发展水平高的

华南临港工业基地,以及广东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和新兴的现代重化产业基地。推进三灶航空制造及航空服务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把斗门虫雷蛛作业区建设成为集休闲旅游、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三位一体的临港产业园区。大力建设平沙游艇技术创新专业镇,把珠海建成国内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游艇产业中心和游艇消费兴盛的滨海城市。 (二)全力推进两大物流中心建设 整合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功能结构,着力构建以高栏港区和万山港区为龙头,以九洲、香洲、唐家、洪湾、斗门港区为有机组成部分的现代港口体系,逐步建设成为面向港澳、面向国际的全国沿海主枢纽港。按照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的要求,推进大型集装箱、油气化工和大宗干散货深水码头建设。规划建设疏港公路、铁路等完善的集疏运系统,拓展粤西、粤北乃至中南、西南经济腹地,开辟连接“泛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圈的国内航线和东南亚、东北亚、中东、欧洲、美洲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国际班轮航线和集装箱公共快线,力争到2015年全市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超1亿吨。加快高栏港2个5万吨级和4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2个15万吨级矿石干散货码头以及1个10万吨级煤炭码头建设,打造区域“港口物流中心”。加快珠海综合保税区、珠海保税港区和自由贸易区的申报,建设区域“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形成能够提供仓储、运输、配送、加工、海运代理、货运代理、订单代理、库存代理、分销覆盖、交叉作业、信息处理等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体系。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湖南农业科学2009,(8):154~157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储永萍,蒙少东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借鉴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全球海洋经济开发的总体趋势出发,分析了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6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总结了6国海洋经济发展对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启示。 关键字: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09)08-0154-04 Inspiration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HU Yong-ping,MENG Shao-dong (College of Economics&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PRC)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ld’s Marine economy being taken a great deal attention,it is significant to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are in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First of all,the general trend of global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t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n,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Japan, Norway,England,Australia,America and Canada)were analyzed.In the end,the inspirations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marine economy;development strategy;inspiration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海洋经济的开发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了2005年1.7万亿美元,海洋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到了4%。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日本海洋经济已占该国GDP 的14%。笔者对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了这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全球海洋经济开发总体趋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使世界各国的国际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各国都在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海洋管理制度。21世纪海洋管理的范围由近海扩展到大洋,由一国管理扩展到全球合作;管理内容由各种开发利用活动扩展到自然生态系统;管理方式在强调利用法律手段的同时,更多地使用培训和宣传教育手段。同时海洋管理科学和技术也逐渐成熟。发达国家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形成了许多新的海洋观,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海洋科技观等。开发方式正由传统的单项开发向现代的综合开发转变;开发海域从领海、毗邻区向专属经济区、公海推进;开发内容由资源的低层次利用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人类对海洋的观念从过去的一味索取转变为为生存和发展而协调行动,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认识到应把海洋作为生命保障系统加以保护。 在海洋产业的发展动态方面,传统的海洋渔业和海盐业保存稳定增长,海洋的多样性开采方兴未艾,其中海洋运输业、海洋油气等矿产资源的开发、滨海旅游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制药的开发研究等占据了主导地位[1]。 2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2.1日本 日本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海洋科技开发,加大海洋科技经费投入,同时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开展发展海洋经济的国际 收稿日期:2009-06-02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8BJB002);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重点学科开放基金项目(B-8207-07-0005-6);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管理重点学科基金项目(J50703) 作者简介:储永萍(1986-),女,湖南常德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产业集群。 通讯作者:蒙少东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_问题与对策

《经济师》2011年第10期●博士硕士论坛 摘要:“十二五”规划把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并相继把山东半岛等沿海区域的海洋经济的发展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我们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认识到海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才能更好地迎接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挑战。文章着重阐述了当前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主要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机遇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09-02 海洋作为蓝色国土,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O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沿海岛屿65OO多个,4亿多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和开放,海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沿海开发开放地区,在经济社会和产业优化发展方面均走在全国的前列,沿海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左右。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奠定了基础,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我国“十二五”规划把海洋经济纳入经济发展的重点,并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等重点区域,作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试点区域。应该说,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海洋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一、海洋是缓解国民经济和社会资源瓶颈的重要保障 从全球化背景来看,世界已进入海洋经济的大发展时代。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是世界各国进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桥梁。随着陆域资源的紧张和能源的日益短缺,世界的触角不断向海洋延伸。而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全球海洋仅天然气储备就达140万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海水温差能、盐差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流量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的绿色能量。海底多金属及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储量更是巨大。并且,海水淡化也是人类饮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解决1/5人口供水问题。在陆地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海洋经济是全球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应该说,海洋已经成为世界主要沿海国家拓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的重要载体。我国是海洋大国,在海洋上有广泛的利益和权利。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形成,海洋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1.海洋日益成为我国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从目前来看,我国每年围填海面积已达120至150平方公里,在支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水产品年产量达2000多万吨,海洋已经成为我国食物资源的战略性基地。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14万亿立方米。海水日淡化能力已达24万吨,年冷却用海水量已达500亿立方米,海水利用技术已成为缓解沿海工业和生活用水压力的主要途径。海洋日益成为我国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海洋是维持外向型经济格局和我国经济稳定的重要载体。我国外贸依存度已高达60%,贸易的持续增长推动了我国海运量的提升,对外贸易运输量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而我国海区属于半封闭海,与外部大洋相连主要通过大隅海峡、宫古水道和马六甲海峡三条海上战略通道。因此,海洋是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前沿,对维护我国在周边及世界重要海峡的通航利益至关重要。 3.海洋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3.8万亿元,占到GDP近一成;海洋经济已经高度渗透国民经济体系,涉及20个门类;主要海洋产业在世界举足轻重,海盐产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2010年海洋油气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跨入海洋油气生产大国的行列;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项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除此之外,2010年我国涉海就业人口已达3350万,这意味着沿海地区每10个人中有一个是涉海就业人员。我国经济已是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看,这种经济形态将长期保持,并不断深化。 正是由于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突出贡献以及启动海洋战略的重要性,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专门以“发展海洋经济”为题,部署海洋工作,提出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 二、海洋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经济对国家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地位也将越来越突出。预计今后5到10年,我国海洋经济重点将在保障国家资源能源经济安全、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海洋经济的发展将不断使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会越来越明显,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将迎来黄金增长期。 1.海洋是缓解陆域资源短缺的最佳途径,发展潜力巨大。海洋经济的发展在相当一段时间,将较大范围地缓解陆域资源的短缺,解决陆地资源匮乏的瓶颈,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目前,我国陆域资源已经日益枯竭,一时间难以突破。目前,我国已公布的资源枯竭城市已达到44个,而海洋资源的开发尚属起步阶段,海洋经济发展大有作为。因此,围填海对支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保障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用海。 从海洋水产品来看,目前海洋水产品的年产量相当于当年全国肉类和禽蛋类总产量的1/4,已经成为我国食物资源供给的重要保障之一。近20年来,我国石油产量增长的50%以上来自海洋,为全国石油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海水淡化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未来我国淡化海水产量将大幅增长,将会加大满足居民的日常用水供给力度。另外,我国的潮汐能、海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度差能等海洋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约在6.3亿千瓦以上,开发潜力巨大。 2.国家政策将快速助推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较为密集地提出要大力扶持和重点发展的涉海产业,内容涉及海洋油气业、海洋新能源、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预示着海洋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目前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模逐年增大,年均增速在20%以上。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先导产业。从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出发,从长足发展来看,将带动我国钢铁、机械、有色、造船、石化、轻纺、高档建材等多个工业体系的发展,可有效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或形成产业技术储备、形成一批国家海洋权益保障能力的关键性、战略性海洋产业需求;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海洋领域的技术转化、承接产业转移和扩张,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我国海洋产业竞争实力等连锁反应;并有效缓解国民经济建设短缺的资源瓶颈,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问题与对策 ●张诗雨 9 ——

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容

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容 产业规划内容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面临的发展问题等有密切的关系。产业发展与规划内容体现创新、特色和区域一体化等理念。立足行业和区域,但又要跳出行业和区域自身的限制,从长远来设计和确立产业发展蓝图,构建创新型的产业体系。产业规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产业空间引导和产业发展政策等。 一、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可分为不同的阶段,产业发展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发展的驱动因素、产业政策、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区域经济影响作用明显不同。因此,产业发展和规划的前提条件是要立足不同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从更广阔的区域背景条件出发,搞清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特征。 (一)产业发展水平的判断 产业发展水平需要从行业和区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首先要从不同行业的国际和国内发展趋势和特征出发,分析该行业在国际或国内同行业中的发展地位和优势,判断和分析该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其次要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分析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水平。有时从行业角度来看,某行业并不代表本行业发展趋势和最高水平,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相反,有些行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不一定突出,但它也许代表着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判断,应该从行业自身和区域视角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准确分析和把握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不同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制定产业发展和规划的基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跳出区域或行业自身的束缚,从更广阔的区域和行业视角来分析产业整体、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内部等在发展水平、产业关联、资源利用、区域优势发挥、生态和环境保护、产业用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三)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基本格局及其特点分析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 导读: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早在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提出“向海洋进军”。1967年法国政府成立海洋部,统管全国的海洋事务。1980年代美国就预言:“ 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世纪”。这个预言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尤其在人类社会面临地球表面“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口不断增加”三大威胁的今天,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物、化学、能源等各种自然资源,堪称是地球上一座巨大的“蓝色资源宝库”。据科学家估算,全球海洋中约拥有50万种动物,其中仅鱼类就有2万余种,生物资源总量达26万亿吨,海洋储存着相当陆地上全部农产品1000倍的食物。目前世界近海陆架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5%;天然气地质储量4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3。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海洋油气勘探向深水(>300米)陆坡区推进,不断有新的大油气田发现。新旧世纪之交,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已从1998年的1万亿美元快速增加至2002年的1.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4%。 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随着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的发展,沿海各国开发利用海洋的规模日益扩大。美国海洋经济产值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仅约300亿美元,80年代投资了1000亿美元开发海洋经济,到90年代初海洋经济产值已达3500亿美元,占世界海洋经济产值近三分之一;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并成为沿海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这片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海岸带、滩涂面积两亿余亩,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13%,目前已开发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浅海养殖潜力巨大。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许多天然良港,宜于建设中等以上的泊位和港址有160多处。生物种类多,已记录的物种数达2万种,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公里。油气、矿床、再生能源、海上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1、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发展水平 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资源包括“航行、捕鱼、制盐”,现在一般认为的海洋资源则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按照普遍的划分方式,海洋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工业、海盐业、滨海砂矿业;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娱乐业。从整个国际发展态势看,海洋经济在从传统的第一产业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中共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海洋强国”的概念。我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是发展之要、民生之需,也是中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拓展的题中之意。 所谓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以“和平发展、和谐共赢、强而不霸”为指导,打破“国强必霸”模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形成以“海洋强国”为轴心,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为轴的发展战略。 首先,认知海洋。 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运动规律,才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认识海洋,一是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如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加大对海洋及海洋经济研究的拨款,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领域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项课题小组,研究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发、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海洋产业节能减排、海洋环境保护等。二是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可以成立海洋特色学校,提高师资水平,加大财政补助,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学习。三是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拍摄与海洋有关的纪录片,普及海洋知识;举办海洋文化节,宣传海洋;继续举办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鼓励学生了解海洋。 另外还需要政策扶持,加强海洋经济宏观指导,主要包括强化海洋经济规划指导,加强海洋经济监测评估,健全海洋经济统计制度,推进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海洋经济核算工作,完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其次,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 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海洋,一是要强化规划和区划的引领作用,二是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三是要提升海洋调查评价能力。 现如今我国共有三个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学。其中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基础雄厚,海洋科研教育优势突出,是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港口航运体系完善,海洋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南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也是我国保护开发南海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基地。 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特色,坚持陆海统筹,以陆带海,以海带陆,海路相互促进,多层次多样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以首都圈为核心,以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两翼,提升和拓展环渤海经济圈;以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速形成东海经济圈;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引擎,加速形成南海经济圈;同时大力发展三个内地极化核心经济带,即:以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区、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问题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4831481.html,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问题与对策 作者:张诗雨 来源:《经济师》2011年第10期 摘要:“十二五”规划把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并相继把山东半岛等沿海区域的海洋经济的发展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我们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认识到海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才能更好地迎接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挑战。文章着重阐述了当前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主要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机遇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09-02 海洋作为蓝色国土,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沿海岛屿6500多个,4亿多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和开放,海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沿海开发开放地区,在经济社会和产业优化发展方面均走在全国的前列,沿海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左右。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奠定了基础,海 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我国“十二五”规划把海洋经济纳入经济发展的重点,并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等重点区域,作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试点区域。应该说,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正在步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海洋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一、海洋是缓解国民经济和杜会资源瓶颈的重要保障 从全球化背景来看,世界已进人海洋经济的大发展时代。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是世界各国进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桥梁。随着陆域资源的紧张和能源的日益

海洋经济战略

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批山东海洋经济战略开启来源:人民网??作者:徐锦庚马跃峰 人民网济南1月6日电(记者徐锦庚、马跃峰)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连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接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六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该区域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教力量集中,海洋产业基础较好,开放条件优越。2009年,区内总人口3291.8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138元。

国务院批复指出,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对此,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宁吉喆

关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论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开发规划纲要(1993-2010)》的 通知 1994-8-29 0:0 来源:法律教育网【大中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 文号:浙政[1994]12号 发布日期:1994-8-29 执行日期:1994-8-29 各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计经委会同省科委、省水产局等有关单位编制的《浙江省海洋开发规划纲要(1993-2010)》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海洋资源丰富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加快海洋开发,是振兴浙江的一大战略,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各地政府特别是沿海地区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把开发海洋作为今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促使我省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规划纲要》制定的各项促进海洋开发的政策措施,省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落实。 浙江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浙江省海洋开发规划纲要(1993-2010)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指内海和领海面积)4.24万平方公里,若包括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则达26万余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线总长6500多公里,居全国第一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0.余个,占全国海岛总数的1/3强。全省11个市、地中有7个依接海洋,沿海县(市、区)有33个,其中海岛县(区)6个,占全国的半数。 浙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开发潜力最大的是“港、渔、景、油”四大资源。深水港口资源得天独厚,全省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有26处,累计166公里。宁波北仑—舟山海域不仅建港条件优越,而且区位优势明显,是国际深水枢纽港的理想港址。 开发海洋,浙江既有着良好的开发条件,又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当今世界为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所困扰,已有越来越多的沿海国家开始将战略目光投向占全球面积70%的海洋。据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将达到300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5%提高到16%左右。二十一世纪将是“海洋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开发事业也有了迅速发展。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我省舟山时题词:“开发海洋,振兴舟山”。开发海洋是我省走向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实施“海洋开发战略”。

区域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 (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 摘要: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对于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概念出发,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环境生态损害造成的损失,以较为合理的方法评估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为199737.16亿~320335.57亿元,平均值为214150.1亿元。 关键词:经济潜力、经济价值、经济分析 一、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含义 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是指海洋资源用于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依据勘察的海洋资源及开发条件信息,对其未来海洋资源进行工业开发利用产生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具体在计算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应为海洋资源总价值扣除生态环境灾害造成损失后的价值,即: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海洋资源总价值(未来贴现价值)一海洋生态环境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海洋资源总价值分析 主要海洋资源包括:水产、港址、海洋石油、海盐、滨海景观、滩涂等,采用收益还原法对我国主要海洋资源的经济发展潜力进行评估。 (一)我国近海海洋资源经济价值 1.海洋渔业资源价值 海洋渔业资源价值评价可采用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P表示海洋渔业资源价值;A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纯收益;R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年总收入;c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年总成本;i 表示还原利率,理论上需根据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加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来确定还原利率。但实际计算时,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难以估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海洋渔业增加值增长率近似估算。2000—2008年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增长率范围在3.3%一20%之间,年均增长为9.8%(见表1)。取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为3.3%~20%之间,平均为9.8%。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2.25%,则可确定还原利率为5.55%-22.25%之间,平均为11.05%。

海洋经济战略

海洋经济战略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批山东海洋经济战略开启 来源:作者:徐锦庚马跃峰 人民网济南1月6日电(记者徐锦庚、马跃峰)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连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接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六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万平方公里。该区域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教力量集中,海洋产业基础较好,开放条件优越。2009年,区内总人口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138元。 国务院批复指出,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重点开展研究方面的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发布时间:2011-10-23信息来源:浙商 文│本刊记者俞越 海洋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那么,海洋经济有哪些细分产业最值得投资?《浙商》杂志发布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榜单,结合了近年来海洋经济各大产业的布局、产业总值、发展增速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等众多因素综合评定。 [上榜理由] 海洋物流业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趋好和航运价格恢复性增长,海洋物流业迅速回暖。2010年,我国海洋物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脱颖而出,宁波、舟山都把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台放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海洋船舶工业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正处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未来,海洋船舶工业要突出主业、多元经营、军民结合,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稳步发展。形成环渤海船舶工业带和以上海为中心的东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超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及船用配套设备,同时稳步提高修船能力。 海洋油气业 我国继续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多个油气田陆续投产,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海洋油气业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重点建设面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的南海、东海、渤海天然气田,逐步形成三个区域性市场供应体系。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也已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唐山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调研汇报材料

《唐山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调研汇报材料 近期,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唐山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调研工作的通知,我公司根据政府办公厅的要求,现对“九五”以来我公司在沿海区域投入建设情况及下一步发展思路、措施汇报如下: 一、唐山电网现状: 唐山市城网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恢复建设时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姜家营500kV变电站和城农网改造工程中新扩建工程项目以及其它送变电工程的建成投产,唐山电网网架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唐山电网作为京津唐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为本地区供电外,还承担着以500kV电压等级将东北电力向北京电网传送、以220kV电压等级将秦皇岛电力向西转送和为承德电网供电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我公司在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唐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对唐山电网进行建设与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电网网架结构逐步加强,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和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2002年唐山地区最大负荷达到2449MW,较2001年最大负荷2012MW增长约17.84%。 在唐山地区500kV环网结构形成之前,220kV网络仍将作为唐山电网的主要网络,目前220kV主网架以陡河电厂为中心形成了南、北两个环网,北环网为陡河电厂(800MW)~赵店子~迁安~兴城~遵化~蓟县~虹桥~陡河(800MW),南环网为陡河(750MW)~雷庄~奔城~宋家营~韩城~贾安子~陡河(750MW)。南北两个环网通过陡河电厂(800MW)~车轴山~韩城~贾安子~陡河(750MW)的双回线路相连接,姜家营500kV变电站通过姜家营~兴城的双回线及姜家营~赵店子的单回线与北环网相连,作为北环网的电源支持,同时通过姜家营~车轴山~韩城的线路与南环网联络。 目前,唐山电网500kV变电容量为750MV A,220kV变电容量为3840MV A,110kV变电容量为4214MV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