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化学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合物(NO x) D.可吸入颗粒物(TSP)

2、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3、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H2、N2B.N2、O2 C.CO2、CO D.N2、Ar

4、据报道,2005年3月,广州市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其中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氮是一种溶液B.使用液氮会污染环境,应严格控制使用

C.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D.液氮气化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落下

5、小明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6、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

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l/5。造成这一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D. 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上有水雾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8.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用一段纱窗上的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试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的()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B.铁丝表面的锈未除干净

C.集气瓶底没铺一层细砂D.给铁丝加热的温度太低

9、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放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能使空气受到污染,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A.①②⑤B.②③C.②③⑤D.①②④⑤

10、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

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反应后,看不出有其他物质生成,因此不存在质量守恒

B.铁生锈后,铁锈的质量一定等于铁的质量

C.在化学反应A+B→C+D中所加入的反应物A、B的质量分别为ag和bg,反应生成物C、D的质量分别为cg和dg,则a+b=c+d一定成立

D.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2.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 m CO2+nH2O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B.3a=nC.3m=2nD.2b=m+n

1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MnO2点燃A.Zn+H2SO4=ZnSO4+2H↑B.Al+H2SO4=AlSO4+H2↑C.2H2O2=====2H2O+O2↑D.S+O2=SO2↑

14.在化学反应2W ===== X+2Y+4Z 中,生成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W 的相对分子质量

为( )A .40B .70C .80D .140

15.有化学反应A+B=C+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A 、C 为单质,

B 为氧化物,该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B .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总数不一定相等

C .A 、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C 、

D 质量比

D .若A 、B 各取5g 混合并反应,A 、D 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10g

16.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爆炸的原理 可用下式表示:2KNO 3+S+3C ===== K 2S+N 2↑+3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 的化学式为( )

A .CO 2

B .CO

C .SO 2

D .NO

17.将3g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由此推断关于该物质组成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可能含有氧元素

C .一定含有氧元素

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0%

18.由A 、B 、C 三种物质各10g 组成的混合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有16gC 、8g 新物质D 和若干克A ,则A 和B 反应的质量比是( )

A .2:5

B .5:2

C .5;4

D 3:5

19.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20.科学家最新研制出太阳能产生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方法,该反应为:2H 2——→2H 2↑ +O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海水作为原料,资源丰富

B .太阳能是一种绿色能源

C .TiO 2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D .反应生成的H 2和O 2的质量比为2∶1

点燃

增光

TiO 2

二、理解与应用(22分)

21、实验室常用过氧氢分解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发生的是___________变化;工业上主要采用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的是变化。

22、写出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性质实验过程中以下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发现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

(3)把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再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没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5)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大量氢气的一种方法是用甲烷(CH4)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这一反应的另一产物是二氧化碳:。

24.下列是某同学写的六个化学方程式:

①S+O点燃SO2↑②H2O通电2H2↑+O2↑③C+O2=CO2

④CuSO4+2NaOH=Na2SO4+Cu(OH)2⑤Mg+O点燃MgO2⑥3Fe+2O2点燃Fe3O4

其中化学式写错的有(填序号,下同);没配平的有;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有;“↑”“↓”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

25.已知反应:2NO+O2=2NO2,现将NO和O2的混合气体60g充分反应,得到46g NO2,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O2的质量比为。

26、在某氮氧化物里,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16,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24分)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

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