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目标(最新整理)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目标(最新整理)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目标(最新整理)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及目标与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

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的整合和发展。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 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课本是唯一信息源、教师是唯一信息传递者、教室

是唯一信息交流场所的教材、教师、教室“三中心”论,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学科本位论和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体现了鲜明的综合性特点。(1)学习目标的综合,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的综合及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2)学习内容的综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注重让学生在真实广阔的空间中学语文,它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技、文化”等内容展开,涵盖变化中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3)学习方式的综合,做到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规范学习和休闲学习相结合,个体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2 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是相关学科知

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从综合性学习的原则、目的来看,实践是第一位的。无论是“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中问题”,还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无论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还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无论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还是“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都强调学生参与和实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的“目标”就是为了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很强的实践行为,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

文,实现语文的社会性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基本素养。

3 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沟通课堂内外联系、沟通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沟通

语文与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的基于文本又超文本的语文学习活动,具有极强的开放性。(1)学习时空全方位开放。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由封闭的学习向开放的学习转变,由静态的学习向动态的学习转变,由只有近期的学习课题和学习计划向中长期的研究课题和学习计划转变。学习时空向家庭、社会和自然开放。(2)学习内容的开放。生活的领域有多宽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就有多宽阔。学习内容除了文本,更应包括多元信息——书面信息、影视信息、网络信息、社会传闻、多彩生活、未知领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等等。(3)学习过程的开放。一是教师由包到放。课堂上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深入地探究,真切地体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灵性,准确而有创造性的得出自己的结论。在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专题研究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选题、设计、组织,主动探索,大胆质疑和创新,不怕困难和挫折,实事求是地总结自己活动的得失和经验教训,把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作为活动的成果去鉴定评价。二是学校由封闭到开放。学校领导不但要鼓励语文教师开放课堂教学,而且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把社会变成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具有“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主

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能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现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具有“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围绕感兴趣、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

的研究计划”,“调查访问”、“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搜集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具有

合作精神”;“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及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善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机制

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教师一方面应努力在组织、指导上

狠下功夫,另一方面必须构建新的评价机制,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

1、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并非仅仅是结果,所以语文性学习的评价,关

键要注重全过程的考查,并且重点考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的态度,具体获得了什么样的体验和经验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过程评价中,只要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上能大胆、积极、主动参与,进行合作、探究,就可以记满分。对学生不能责备求全,不希望每次学习活动都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能力提高。学生哪怕有一点点发现、一点点成效,都要充分给予肯定,给予满意的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教师、学生、校外指导老师都可以

作为评价者。对学生的各种活动方式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学习内容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评价者尽量使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和等级。

3、关注终结性评价,创设展示交流的平台

我们在重视过程评价的同时,重视终结性的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

性评价相结合。最好的终结性评价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与同伴、老师一起分享成功的果实,最大限度地感受、体验成功的乐趣。为学生创设展示交流的平台,不仅能达到终结性评价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交流中互相学习,不断促进,本身就又是一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