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论文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论文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论文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

一、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规象时,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些,?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了“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识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滑轮组装配图、物态变化图像等等,都是从画图、识图及图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训练学生对物理规律掌握的程度的,换句话说,也就是靠想象来认识物理规律,然后靠作图来进行分析、判断的。如“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在学习“导

浅析动手能力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析动手能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在高校内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土木工程2班,陈名,20130307 【摘要】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社会的现实需求就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当代经济的的创新精神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的增长模式。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几点对应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创新已与个人的发展前途、国家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比一般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时代对各级各类学校当然也包括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应该是《机械基础》课的重要教学任务。 一、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1、设计问题和方案讨论。这是教师诱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 2、培养学生主体独立意识。学生在面对专业知识和理论时,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原理,而且要弄懂为什么是这样的原理,能应用在什么场合,要注意如何调整和保养。如在学习机构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去看机床的传动机构,让学生去学习保养机床,这样进一步可以理解润滑等系列知识,使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触类旁通;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到实践生活中收集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进而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理解理论知识进而应用于实践。在这方面我鼓励学生,家中的生活器具如和机械有关要注意观察,如果坏了

如何培养小学生地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前些天看到了以下社会调查甚是感慨:1、目前有许多本科毕业生因找不着工作又去重读技 校, 2、目前有许多大学生因动手能力差在竞争上岗中又被淘汰,3、目前有许多大学生在 实际工作中因缺乏创新能力而无所作为。4、许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前的应试教育而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够多动手、多动脑,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像爱迪生、法拉第一样,从小就能够多参加 科学实验活动。 5、学校领导、教师更希望能够培养出高素质人才!6、至今我国还未能拿 到一个诺贝尔奖(日本已拿到 4 个)更希望我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人之初,每个人 都一样,知识和能力如同一张白纸,一片空白,成人后,有些成了专家、学者,对人类作出 了很大贡献;而有一些却不学无术,成了无能之辈。这样的结果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就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所造就出来的。但是,同等的先天条件,同样的学校和授课教师,其结果为什么还是有天壤之别呢?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考分来判断学生的标 准,因为学生的素质不是单纯由成绩来表现的。在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只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争取高分是远远不够的,其他方面的素质也需要一起培养的,尤其是孩子的动手能力。 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这是很多终日埋头苦读的学生所欠缺的。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坏的影 响。明智教师和家长不仅重视孩子学习成绩,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就是要动手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并不是心灵手才巧,而是手巧才 能更聪明。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期,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 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体验。”在教学和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动手 能力的培养。在此,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虎的孩子,最根本的根源在于动手能力的欠缺。要加 强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首先,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动手做,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说,让学 生收拾房间、整理物品,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一个整理房间有技巧的人,也一定是主次分明的人,可以分清重点,做事有条不紊的人,并且能具有合乎逻辑的归类性。所以会动手的人,也一定是聪明能干的人。对于小学生,可以让他动手去做的工作有很多,例如做家务,做习题。家务包括自己整理物品、房间、抽屉、文具、玩具,和草稿纸、作业。草 稿纸要整齐。作业也一样,不是能看出答案就算完了,而是一步步写在纸上。这个过程还可以培 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自己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承担责任。家长可以监督孩子,但不要替代孩子去做,包括不要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检查是孩子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和后果的一个 重要步骤,如果这一步由家长(老师)代替,实际上是家长(老师)替孩子承担了行为后果。 而家长(老师)成为仲裁者也减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责任意识。让孩子动手参与可以锻炼孩子的很多能力,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大脑思维得到锻炼,责任感也能得到提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在一个包办代替的家庭,

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1、设计问题和方案讨论。这是教师诱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2、培养学生主体独立意识。学生在面对专业知识和理论时,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原理,而且要弄懂为什么是这样的原理,能应用在什么场合,要注意如何调整和保养。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到实践生活中收集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进而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理解理论知识进而应用于实践。在这方面我鼓励学生,家中的生活器具如和机械有关要注意观察,如果坏了是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修复从而积累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强调学习上的独立自主。在理论教学中要强调独立,在实践中要强调合作。二、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检索、查阅书刊杂志、上网、访谈、问卷等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优、伪劣,识别对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资料间的关联,学会运用资源共享,指导学生运用各种通讯手段——如通信、电话、网络、E-mail等向专家请教专业理论,使他们在理论上有更高的发展空间。三、创新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作为职校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尤其重要。陶行知曾指出:中国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孩子的创造力。这说明,手脑并用,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脑指挥着手使用一种物质的手段去作用另一种物质,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手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于是将其反馈于脑,推动人脑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最后又为手的动作导航。四、提倡学生质疑注异,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解释这些事实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结论的一种能力。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而是通过学习来认识科学本质,掌握学习方法,训练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技校、职高学生由于受知识的局限,存在一些思维弱点。如,大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方式懒惰,对知识的掌握主要靠死记硬背和粗浅的理解,不能进行举一反三的运用并作进一步的发挥创造。因此,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提出质疑,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的思维解决问题,尤为重要。

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摘要】:机械类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类工科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和高校双方面共同培养,学校和教师需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自身,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应有的努力和帮助。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培养通过建立系统工程训练营、实施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建立产学一体化的社会实践新模式等途径为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机会,弥补了课内教育的不足,为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强了自身的优势,为获取工作增加了筹码。【关键词】:机械专业实践能力课外培养一、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经过近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尽管如此,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中仍然处于低端,未来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意味着给产业注入了更多的潜在高端人才,为产业进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人才的原动力,加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变。由于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其内部一般不具有完善的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机制。而企业多要求毕业生就业后能够马上上岗,尽快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即必须具备即用性。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涉及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也意味着降低用人单位实际培养成本,拓展就业需求 三、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组织实施 不同于理论知识的简单运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院校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过于呆板,流于表面,缺乏深度,针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经费和其他方面的原因,高校多以组织学生参观厂矿企业甚至风景区为主,缺乏让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空间。 2、社会实践活动机制不健全,管理不统一,资源分散 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健全的机制与之相配套。许多高校内部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不够统一,资源分散而又“政出多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因管理不统一造成了低效、无序开展;另一方面,由于实践资源的分散而难以形成合力。 3、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停滞不前,缺乏社会各界的支持 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而目前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得不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大力支持,基地建设常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建设和维护;许多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和民营企业等单位都不愿意接收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愿意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一份子。 三、开展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1.形成重视实践教育的浓厚氛围。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在学校内形成一种浓厚的重视实践教育的思想氛围,使教师切实感受到提高实践教育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使学生深切体会参与实践的意义与价值。大学校长和领导者应该高瞻远瞩,放眼世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实践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强化其应用知识、造福社会的品质与精神。 2.提高教师队伍实践教育能力。目前很多大学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往往刚刚硕士或博士毕业便走上讲台,基本没有接触社会、接触企业,他们往往理论水平比较高,但是动手能力实践经验不高,其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普遍较低。高校可以考虑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提高教师

小学生数学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动手操作伴随大胆猜想 手是思想的外在体现,动手过程需要伴随着思维的大胆猜想,希望某个问题、方法或思路得到验证,希望解决某个问题,才展开动手操作。小学生年龄小,基于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与学习特点,选择动手操作学习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可以结合动手游戏、活动、实验等形式,展开兴趣化的动手学习过程,将猜想变成过程和现实。 如学习“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出问题“圆柱与圆锥体积上存在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结合书本上的相关知识,展开猜想“同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其体积存在3倍关系”。由此展开动手实践与操作,结合沙子、水等材料,将漏斗装满水,倒入与之同底等高的烧杯中,发现漏斗装满3次倒进去后,能够装满烧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伴随着大胆猜想展开游戏活动,以此获得新知识。 二、动手操作验证假设思路 依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知识的形成,需要经过猜想、假设、验证、推导、总结与反思的过程。在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在头脑中有1个或2个以上的解决思路与策

略,需要通过动手实践、操作验证假设的方法、思路。依此,将形象化的思维变成具体化的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完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验证有反证和正面验证两种模式,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如五年级学习“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随着课本展开一步步的学习,学生们根据书中的表格,假设出相关知识的规律。如果一横条表格中有N个数,每次框k个数,在表中平移这个框,需要移动几次,有几种不同的和?学生猜想,移动的次数为N-k次,有N-(k-1)=N-k+1个不同的和。基于此,学生展开动手活动,利用纸片在上面写上数字,分别将不同的和列举出来,并记录,随着移动,学生得出移动次数、移动的不同的和与总个数、框的个数的关系。 三、动手操作推导所得结论 由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动手过程中,推导所得结论,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得出相关知识、方法,建构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通过推导过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合地的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如学习“认识比”相关知识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选取了“测量旗杆高度”这一课题,引导学

浅谈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实验,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他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物理实验可以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现在就如何进行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教学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首先说教师演示实验。 一、演示实验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要做到精心选择。 教材中每个演示实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而说明同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演示实验可以有好几个,但教师不必一一演示,而要根据教材要求及设备条件精心选择 例如,为使学生建立大气压的概念,可选择用“厚纸片顶住一杯水”的演示实验,不必将马德堡半球、针筒抽水等演示实验都端到学生面前,以致罗列了许多现象而忘却了所要表达的主题,弄得学生眼花缭乱,不知其所以然,反而达不到建立大气压这一物理概念的目的。 二、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 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三、做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分析实验,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做演示,再作分析。例如,进行电功率的教学时,教师可先做演示,将“220v, 25w”“220v,60w”的两只灯泡分别串联和并联后接入220v的电源上,观察它们能否正常发光?在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往往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四、演示实验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 教师应当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关键时刻提问学生,让学生边思考,边通过演示实验来分析,以求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的边演示边启发,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能较好地掌握和理解连通器的特点。 下面再谈学生演示实验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习惯 初中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又没有实验基础,有的甚至认为实验只是玩玩而已,学生实验较难组织效果也不理想。为此我们一开始做学生实验就强调实验室规则并制定合理的纪律,要求学生做到:(1)实验前必须完成预习内容;(2)必须按分好的实验组坐到相应的实验桌前,不得乱动器材;(3)实验时不能大声喧哗;(4)实验完后将器材摆放整齐,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5)不能随意将器材带出实验室,如有损坏及时说明。 二、制订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 学生实验教学应制订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实验教学和考核有章可循,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依据物

浅谈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甬江小学彭敏 动手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然而,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我国被长期忽视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的学习是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分不开的。新编小学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动手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动手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此谈一些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浓厚的兴趣。在新授课上,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的丰富素材和信息。在情景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元、角、分中,我创设了一个“超市采购”的情景,模拟现实中买卖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很快掌握人民币的换算,而且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也长大啦。在语文教学“识字”课时,采用以貌取意、开火车、我是小老师、小医生等趣味活动,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也会出现不积极参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动作迟缓或出现错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正确评价,指出不足。给每个同学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 二、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新课改就是要求教师教学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目

的,以发挥师生互动作用为保证,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辅之以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和点拨。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时,教师并不是无目的的让学生去实践,而是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理解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例如:学习千米的认识时,到操场上量出 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长。和老师一起到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远。 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掌握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果一味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应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用多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如: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是唯一的途径吗? 三、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适时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把形象思维变为知识,在应用于实际,变成能力。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上,学生很难“理解”,也就不会有提高。教师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索性的活动中梳理巩固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图,增长知识。例如:在学习统计后,进行了活动课,要求学生统计公路上一小时内经过的汽车,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估计下一辆车最可能是什么车。根据统计图想到了什么。大多数同学都说车越来越多,如果公交车四通八达、快捷、方便,私家车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我国的学生生活条件好,受到父母的过分疼爱,致使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校受应试教育影响,劳动观念差,生活能力差,动手能力差的普遍现象。实质已经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的弱点和弊端。发展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把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物质劳动为取材对象的劳技课教学,从开始新课导入到课中的技能训练,再到讨论总结的各阶段,处处充满创造的因素和题材,课程改革的劳技课新板块,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所以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观念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劳动技术课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创造了条件 1.从劳动技术课培养目标看 劳动课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动手、学会创新、养成良好劳动、学习、生活习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中要明确劳技教学目标,将思想教育寓于劳技教学训练之中,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及个人各方面素质,因此劳动技术课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

好劳动技术素质及各种能力的载体。因此劳技课堂教学内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项目,即考虑教学任务目标,又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能。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生产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现代生活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去实践,去创新。 3.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劳技教学的主要特征,教学中要以实践为主,加强劳动技能和训练,增加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学习实践中培养正确地劳动观点,形成正确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因此劳技教学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形成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创作的过程,俗话说:熟能生巧。创造的一般过程是劳动过程,创造力是劳动过程的一种功能表现。因此在劳技教育中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艰辛、幸福和快乐。懂得劳动成果的来自不易,在劳动实践中,通过教师及时指导点拨,使其正确地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教学时间及教学形式的灵活性 本门课程大纲规定讲授知识和劳动实践的时间安排原则是1:2。这不仅是劳技教学时间的分配比,也是教学过程的结构比。从认识论的高度,强调了劳技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分配比重,突出了实践为主的劳技课教学的主要特点。

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

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 幼儿动手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文库-教育资源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希望对你有帮助。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灵巧的手是1个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1,有关资料说明:婴幼儿期正是幼儿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好阶段,而手段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增进大脑皮层性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增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他提倡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口、眼、手,在亲身感知、视察、操作的进程中习得知识,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益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但是,现在有的幼儿园出于安全斟酌,对幼儿的活动层层设防、处处限制,有的幼儿园教学疏忽了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小学化,整堂课采取教师报告、幼儿听讲的情势;有的幼儿园布置简单,缺少幼儿动手的材料;有的幼儿园虽然有各种区角,可是只充当摆设,没有很好地利用区角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目前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大都是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保护。在家里,他们的地位至高无尚,大人们如群星拱月,尊长们对他们百依百顺,生怕捧在手里掉了,含在嘴里化了,被“圈养”起来;有的家长为了省事,对孩子的1切大包大揽,养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生活缺少自理能力。那末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 1、幼儿园应设置合适幼儿动手操作的区角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1种重要的自主活动情势。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玩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1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安排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点。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增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因此,幼儿园应设置合适幼儿活动的各种区角,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习惯,增进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有平常生活练习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娃娃家、种植区等,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比如:让幼儿在“娃娃家”里扮演爸爸、妈妈角色,照顾娃娃、打扫卫生、学习做饭、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在科学区,幼儿动手操作,搭房子、拼汽车等,比如准备可转动的大吊车、带磁性的花和各种材料(积木、铁、泡抹、绳子、纸等),让幼儿自由玩弄操作材料,尝试用各种材料转动大吊车,产生对磁铁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利用磁铁让大吊车做不同方向的转动,初步感受磁铁的正负极,然落后1步的尝试,让大吊车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转动,探索利用正负极进行各种尝试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记录下来,并乐于和同伴相互交换、分享成果;在植物角,可让幼儿认识大蒜、萝卜、云豆等,让幼儿亲手摸1摸、剥1剥,学习简单的种植方法,让幼儿在亲手埋土、浇水、拔草的进程中熟习它们的生长习性,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练就1双“小能手”。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善于激起幼儿动手创作的兴趣。例如,在计算综合教育活动“认识图形”中,教师先出示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面对**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创新已与个人的发展前途、国家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比一般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时代对各级各类学校当然也包括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应该是《机械基础》课的重要教学任务。 一、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1、设计问题和方案讨论。这是教师诱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 2、培养学生主体独立意识。学生在面对专业知识和理论时,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原理,而且要弄懂为什么是这样的原理,能应用在什么场合,要注意如何调整和保养。如在学习机构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去看机床的传动机构,让学生去学习保养机床,这样进一步可以理解润滑等系列知识,使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触类旁通;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到实践生活中收集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进而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理解理论知识进而应用于实践。在这方面我鼓励学生,家中的生活器具如和机械有关要注意观察,如果坏了是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修复从而积累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强调学习上的独立自主。在理论教学中要强调独立,在实践中要强调合作。 二、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检索、查阅书刊杂志、上网、访谈、问卷等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优、伪劣,识别对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资料间的关联,学会运用资源共享,指导学生运用各种通讯手段——如通信、电话、网络、E-mail等向专家请教专业理论,使他们在理论上有更高的发展空间。在指导学生减速器设计时,预先让学生到网上检索减速器的一些最新型号;在“机构”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到学校实习工场实地观察分析牛头刨床、车床、锯床等机器中采用了哪些机构;在“带传动”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去了解生活、生产中常见传动带的类型、材料,也可以到相应机械制造工厂实地考察。 三、创新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作为职校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尤其重要。陶行知曾指出:中国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孩子的创造力。这说明,手脑并用,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脑指挥着手使用一种物质的手段去作用另一种物质,从而引起客观

浅谈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 How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刘黎志 (武汉工程大学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205)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205) (llz73@https://www.360docs.net/doc/2e6696893.html,) 摘要:IT产业的迅速发展及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从业人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按目前高校计算机相关各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的,其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在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强化实践教学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教学管理 当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学,包括职业技术学院都开设与信息科学相关的专业,据统计每3个大学生中就有1个是学习信息相关专业的、每4个大学生中就有1个是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在人才市场上,IT方面的毕业生“供过于求”,但高端的IT企业确在抱怨招不到的合适人才,导致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普遍较差,按照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IT产业的需求[1-2]。对于二类本科院校而言,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提高学生的高端行业就业率,根本途径就是在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毕业时,既有专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从而符合高端IT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 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性 目前计算机各相关专业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沿用上世纪80年代教育部制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大纲,大纲是按研究型的人才模式培养本科生,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在校期间仍然过多的学习理论知识,因为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实践环节的考察缺乏严格的标准。导致很多本科生毕业后,还要到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去学习一门热门的开发技术,才能就业。 学生的学习观念在大学期间需要转变,很多学生仍然抱着高中时代的学习理念不放,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老师不教、学生就不学,甚至一个知识点还希望老师讲解多遍,才能理解。这种保姆式的教学,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在实践中做出来的,如果学生遇到实际问题,都不会自己去动手探索、何谈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逐步让学生从高中时代的填鸭式教学过渡到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更要重视实践环节的锻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IT行业中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主流的开发平台几乎每2-3年就会升级一次,每次升级后的版本都会有大量新的概念需要重新学习;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基于桌面系统的应用逐步过渡到智能移动设备上,由于智能移动设备本身硬件特性的限定,开发

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课题实施方案 庙滩镇黄畈中心小学户光照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科学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深感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实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研究,让学生熟悉人生生活的常识,掌握科学创新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综合多项目的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意义十分重大。 新课程强调,小学生要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形成个性特征,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自主探究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催化剂与调节剂,如何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成为我校科技教育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1、研究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在课堂教学渗透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培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综合实践,让学生亲身接触科学创造,领悟科学的神奇和博大,懂得欣赏劳动人民的伟大。通过观察和实践,领悟自己的生活与科学知识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加深珍惜、尊重劳动成果的情感,熟悉亲身动手实践的常识,掌握基本的实践的技能,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一些具体而简单的问题,养成科学创新、动手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新型的实用型现代人材,促进经济沿着持续高效的道路向前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培养学生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动手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动手能力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其独有的形式,出现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它多以地方教材或校本教研为主阵地,各校各自为战的方式铺开。在各校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编印了《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推动此课程的发展。但在推行中出现一些情况: 一、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动手能力的状况及情况分析 现状一:“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也知道一某些种类,但不知道身边有哪些常见的类别,更不要说生活习性了。 现状二:电脑前点击鼠标,菜就摘了,但学生不认识萝卜青菜、不分五谷了,更不要说如何种植了。 众所周知,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好奇心非常强,身边的东西都非常想了解,但为什么不知道身边的鸟的种类,不知道花生是长在地面还是地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的重视度问题:有的学校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用统考,对学校成绩考核不有用,没必在重视;有条件所限的因素:学生都生活在混泥土之中,看不到田地,没有树林,听不到鸟叫声,又怎么种菜、怎么观察小鸟?还有家长的认识不到位,孩子有时间就要学习,不做语数英就不是正事。 其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重要策略之一。它不像电脑、体育等学科那样有激性,甚至常失败,为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活动的意义,积极动手参与活动。 二、如何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动手能力方法 (一)与学科整合,提高实践活动的动手能力

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渗透到各个学科,就拿语文为例吧,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中的《有趣的汉字》一课。在这一节内容中要求学生从“猜字谜”、“有趣的谐音歇后语”、“字的来历”等材料中去体会字的“趣味”。如果教学时,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字谜或歇后语的谜面和谜底之间的联系说一通,然后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趣”,那是不可能达到教学要求的。如果放手学生去活动,依猜字谜的方法,自已编字谜,让同学猜;学习谐音知识,编写谐音故事,这样,编写的同学有成就感,听故事、猜字谜的同学分享了快乐,学生的兴趣之下,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自然就快了。 (二)为学生提供施展拳脚的场所,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动手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鸟叫声都听不到,学生怎么观察小鸟的习性呢?开展的实践活动,必须与当地的实际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些针对当前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食物的来源一无所知的情况,专门开垦了综合劳动实践基地,并规划出十几大园区,实践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到园内实践操作,种植太空葫芦瓜、蔬菜、小麦、水稻、果树等作物。从播种、育苗、施肥到最后的收割全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操作,并在种植过程中开展两项研究活动:《认识春韵园的植物》和《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因为有了种植的过程,有这个实践活动的场所,学生认识这些植物已不是困难的事了,学生有了研究热情,动手能力不就自然提高了。 (三)分工与协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多以分小组的形式进行,每组4—6人,每人承担一定的职责。这种方式固然是好的,问题是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同等的表现机会吗?如小组长在组中的地位最高,获得表现的机会也最多,可以锻炼胆量、口头表达能力、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发表时间:2010-03-09T13:02:29.437Z 来源:《当代教学论坛》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向锋[导读] 改革措施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李向锋(河南省孟津县送庄职业高中471100)【摘要】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现今职业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仍是薄弱环节。 本文在分析职业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项配套措施。【关键词】职业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改革措施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职业学校的各门基础课程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并且在高考中也没有考核实验操作,再加上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差,组织实验较为困难,这使许多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不重视,犹其是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重视,许多实验根本就不演示或不安排学生动手做,造成大多数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都很差,走出社会后相应的实践能力也不高。如有的初中毕业生不懂得测电笔的使用,有的高中毕业生不懂得游标卡尺的使用……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为其日后的就业和创业带来了困难。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反映的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大多数物理定律和物理概念,都可以通过实验和通过自然观察得到验证。做好物理实验,可以使我们对物理现象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了解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从而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发现真理,在观察中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长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观念、科学思想体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2加强实验指导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实验能力是运用实验方法,完成各种实验操作的能力。因此,也可以把它称为操作的能力。操作是用双手和体力作用于客观物体,进行操作、制作产品的过程。操作能力的主要品质是迅速性、准确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2.1做好演示实验,示范操作技能。在物理演示实验中,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实验的机会,用优化的操作步骤和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向学生示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把自己的操作技能转移到学生身上。 2.2加强基本训练,打好实验基础。物理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是系统操作的基础,仪器的调整、仪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的使用、基本值(电阻、电压、电流)的测定、实验报告的填写等都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学生分组实验的效果会更理想。 2.3严格实验要求,做好学生实验。学生实验的操作技能不是看几个实验就能很好的培养起来的。教师要教育学生认真对待实验,珍惜每一次实验机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严格要求,使学生的操作规范进行。另外,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要做到定期检查,步步落实。 2.4改进实验步骤,培养探索精神。在物理研究中有两种途径:①实验→观察→分析→结论→实践;②问题→假设→实验→观擦→分析→证实假设。为了使学生认识和学习这两种途径和方法,可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教学生按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 3增加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1增加学生分组实验次数。除正常的学生实验外,为增加实验次数,可以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也可以开放物理实验室,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验证定律、探索真理。 3.2积极引导课外实验活动。一是增加有趣或有实用意义的实验。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讲力学时,我用自制的“火箭”讲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讲物体的平衡时,用自制的杆秤讲解力矩的平衡条件;讲分子运动时,我用钢球碰撞实验验证能量守恒;讲机械运动时,用自制的摆钟讲解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关系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开展课外制作比赛,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三是举办课外制作展览活动。通过展览,不仅能够展示教学成果,而且还能够激发同学们探究奥秘、追求真理的热情。 3.3多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中来,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增加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也加深了对理论理解和掌握。 物理实验中包含有丰富的物理思想,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做好学生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之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及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得出的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到实际中验证,到生活中运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本文将参照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辅以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动手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例如,在教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时,15减9 怎么算?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拿出15根小棒(1捆,加上5根散开的),试着从里面拿走9根,想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己会发现从散开的5根中减9根不够减,通过动手操作找到几种不同的摆法: ⑴将1捆小棒全部打开为10根,与散开的5根结合起来是15根,从10根中直接拿走9根,剩下1根;再把这1根和5根合起来就是6根。 ⑵从15根小棒中先去掉5根,剩下10根,然后再去掉4根,最后就剩下6根。 ⑶先把9根看成10根,从10根里去掉10根,剩下5根然后再加1根就是6根…… 随后,在教师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认为比较好的拿法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十几减几最合适的算法。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⑴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解决的问题; ⑵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 ⑷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标述出来并参与讨论。 ⑸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2、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