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分比定理

合分比定理
合分比定理

合分比定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合比性质和等比性质

田伟德

教学目的:

1、掌握合比和等比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比例变形;

2、会将合比与等比性质用于比例线段;

3、提高学生类比联想推广命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并灵活运用合比、等比性质

概念:

【合比定理】

在一个比例里,第一个比的前后项的和与它后项的比,等于第二个比的前后项的和与它的后项的比,这叫做比例中的合比定理。

即:如果a c

b d

=,那么(0,0)

a b c d

b d

b d

++

=≠≠

【分比定理】

在一个比例里,第一个比的前后项的差与它的后项的比,等于第二个比的前后项的差与它们的后项的比,这叫做比例中的分比定理。

即:如果a c

b d

=,那么(0,0)

a b c d

b d

b d

--

=≠≠

【合分比定理】

一个比例里,第一个前后项之和与它们的差的比,等于第二个比的前后项的和与它们的差的比。这叫做比例中的合分比定理。

即:如果a c b d =,那么(0,0,0,0)a b c d b d a b c d a b c d

++=≠≠-≠-≠-- 【更比定理】

一个比的前项与另一个比的后项互调后,所得结果仍是比例

. 即:如果a c b d =,那么(0,0,0)a b b c d c d

=≠≠≠ 推论: 如果

312123123...(...0)n n n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 那么()()

12311231......n n a a a a a b b b b b ++++=++++ 教学过程:

一、用特殊化的方法探索合比性质

1、复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图(1),已知一组平行线在直线l 上截得AB=BC=CD=DE=EF ,则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以得到,在l /截得的各对应线段也相等,即A /B /=B /C /=C /D /=D /E /=E /F /。

(a) 图(1) (b)

2、将上述结论改写成比例形式,可以猜想结论:从图(1 a )中分解出图(1 b ),由一组平行线可得出23////==F D D A DF AD 。观察DF DF AD +与//////F

D F D D A +的关系并对一般情况做出猜想:若有23////==F D D A DF AD ,则有DF DF AD +=//////F

D F D D A +=25。 猜想:如果d c b a =,那么d

d c b b a +=+。

3、证明猜想,得出合比性质。

(1)启发学生观察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寻找证明思路。 证法一(设比法)设k d

c b a ==,则dk c bk a ==, ∵1,1+=+=++=+=+k d

d dk d d c k b b bk b b a ∴

d d c b b a +=+ 证法二(利用等式的性质) ∵d c b a =,∴11+=+d c b a 即d

d c b b a +=+ (2)类比联想,得到分比性质:如果

d c b a =,那么d d c b b a -=-。 让学生用以上两种证法中的一种证明。

得合比性质:如果

d c b a =,那么d d c b b a ±=±。 (3)理解合比性质的内容,会用语言叙述。

4、类比联想,将合比性质进行推广。

合比性质的表达式中:

(1)比例式的第二、四比例项保持不变;

(2)比的前、后项对应求和或差(作为新比例式的第一、三比例项)

对此做出以下类比联想,并使用比例的性质进行证明。

猜想一 如果d c b a =,那么,c d c a b a ±=±或d

c c b a a ±=±。 猜想二 如果

d c b a =,那么d kd c b kb a ±=±,或d nd mc b nb ma ±=±。 说明:对于推广后的问题,教师证明,教会学生解题的基本方法,基本思考方法主要有两种:

(1)通过某种方法,将它化为利用原合比性质的结果。

证明时,可让学生灵活使用以下变形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合比性质。 ①同时交换比例的内项各外项(更比),如

d c b a =?a c b d d b c a ==,等 ②同时交换比的前项、后项(反比)如d c b a =?c

d a b =。 如证明猜想一时

反比d c b a =c d a b =合比c c d a a b ±=±等式性质d d c a b a ±=±反比d

c c b a a ±=±。 (2)对原合比性质的证明方法进行类比联想来重新证明。可用“设比法”。

另外还可以有

猜想三 如果d c b a =,那么b

d b a c a ±=±; 猜想四 如果

d c b a =,那么d d b c c a ±=±。 让学生课后证明。

二、利用合比性质来证明等比性质的特例,并进行推广。

1、练习。利用更比、合比性质证明(强调用合比性质证明) 如果d c b a =。求证:(1)d d b c c a +=+;(2)d

c d b c a =++。 证明:

d c b a =?+=+?=?d d b c c a d b c a d c d b c a =++ 2、观察上述练习的结论,并对一般情况作出猜想,对练习1中相等的比值的个数进行推广。 如果

)0(≠+???+++=???==n c d b n m d c b a ,那么b a n d b m c a =+???+++???++(或d c 等等) 3、利用“设比法”进行证明,得出等比性质,见课本205页。

4、强调证明方法(设比法):设几个相等的比的比值为k ,表示出每一个比的前项(或后项),利用代数运算证明比例式,这种思想在比例的问题中经常用到。

5、将合比性质进行推广: 如果

n m d c b a =???==,那么b a n s d s b s m s c s a s k k =+???+++???++2121(或d c 等等)。 含义:只要相等的比中前项、后项的对应项的系数相同,就可以使用等比性质。 证明方法:只需每个比的前项、后项乘以相应的系数即可。

三、合比、等性质的简单应用

例1 填空:

(1)已知38=+y y x ,则=y x ,=-y

x y ;

(2)已知)032,0(75≠-+≠++===f d b f d b f e d c b a ,则=++++f

d b

e c a , =-+-+f

d b

e c a 3232 。(可直接用结论,也可简单讲解求解过程) (3)已知:643z y x ==,则=-+y x y x ,=-+x

z y x 2423 。 说明:讲解过程中要写出解题过程,示范给学生看。

四、小结

在学生回忆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

1、合比性质、等比性质及常用变形,尤其要请注意等比性质的使用条件;

2、证明两个性质时所用到的“设比法”要记得;

3、类比联想,推广命题,由特殊猜想一般,再进行证明的方法。

五、作业:(1)已知32=y x ,求y

x x y +-的值; (2)已知4

32z y x ==,求x z y z y x -+-+的值; (3)已知9

4===f e d c b a ,052≠+-f d b ,求f d b e c a 5252+-+-的值。 (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六 、课后练习

1、已知35a b a -=,那么a b

等于( ) 2、若a c b d

=,那么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3、若:3a b =,则

a b b -== 4、若:3:2a b =,则a b a

=- 5、若340(0)x y x -=≠,则

x y x += 6、如果52x y x y +=-,那么x y

等于 7、已知457x y z ==,则2x y z

-= 8、若a c e b d f

==,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9、已知32a c e b d f ===,则22a c e b d f

+-+-= 10、若,,,347

x y z x y z ==均不为0,则3x y z x y z -+-+的值是 11、已知578

a b c ==,且329a b c -+=,则243a b c +-的值是 12、若,,a b c 分别是ABC ?的三边且有

b a

c k a c b c a b ===+++,则k = 13、已知,,a b c 为非零实数,且满足b c a b a c k a c b

+++===,则一次函数(1)y kx k =++ 的图像一定经过 象限。

14、在ABC ?中,若5sin sin sin 2

a b c A B C ===,且3a b c ++=,则sin sin sin A B C ++= 15、在ABC ?中,若sin sin sin a b c A B C ==,证明:sin sin sin a b A B c C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