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安全性测试用例

常用安全性测试用例

安全性测试:建立整体的威胁模型,测试溢出漏洞、信息泄漏、错误处理、SQL注入、身份验证和授权错误.

1、输入验证

客户端验证服务器端验证(禁用脚本调试,禁用Cookies)

1.输入很大的数(如4,294,967,269),输入很小的数(负数)

2.输入超长字符,如对输入文字长度有限制,则尝试超过限制,刚好到达限制字数时有何反应

3.输入特殊字符,如:~!@#$%^&*()_+<>:”{}|

4.输入中英文空格,输入字符串中间含空格,输入首尾空格

5.输入特殊字符串NULL,null,0x0d 0x0a

6.输入正常字符串

7.输入与要求不同类型的字符,如: 要求输入数字则检查正值,负值,零值(正零,负零),小数,字母,空值; 要求输入字母则检查输入数字

8.输入html和javascript代码

9.对于像回答数这样需检验数字正确性的测试点,不仅对比其与问题最终页的回答数,还要对回答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后查看变化

例如:

1.输入”gfhd,看是否出错;

2.输入,看是否出现文本框;

3.输入看是否出现提示。

关于上传:

1.上传文件是否有格式限制,是否可以上传exe文件;

2.上传文件是否有大小限制,上传太大的文件是否导致异常错误,上传0K的文件是否会导致异常错误,上传并不存在的文件是否会导致异常错误;

3.通过修改扩展名的方式是否可以绕过格式限制,是否可以通过压包方式绕过格式限制;

4.是否有上传空间的限制,是否可以超过空间所限制的大小,如将超过空间的大文件拆分上传是否会出现异常错误。

5.上传文件大小大于本地剩余空间大小,是否会出现异常错误。

6.关于上传是否成功的判断。上传过程中,中断。程序是否判断上传是否成功。

7.对于文件名中带有中文字符,特殊字符等的文件上传。

下载:

1.避免输入:\..\web.

2.修改命名后缀。

关于URL:

1.某些需登录后或特殊用户才能进入的页面,是否可以通过直接输入网址的方式进入;

2.对于带参数的网址,恶意修改其参数,(若为数字,则输入字母,或很大的数字,或输入特殊字符等)后打开网址是否出错,是否可以非法进入某些页面;

3.搜索页面等url中含有关键字的,输入html代码或JavaScript看是否在页面中显示或执行。

4.输入善意字符。

UBB:

[url=.****.com] 你的网站[/url]

1.试着用各种方式输入UBB代码,比如代码不完整,代码嵌套等等.

2.在UBB代码中加入属性,如样式,事件等属性,看是否起作用

3.输入编辑器中不存在的UBB代码,看是否起作用

[url=javascript:alert('hello')]链接[/url]

[email=javascript:alert('hello')]EM ail[/email]

[email=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email]

[img]

style="background-image:url(javascript:alert('alert(xss )'))"[/img]

[img] "onmouseover=alert('hello');"[/img]

[b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首诗酸涩涩服务网[/b]

[i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i]

[u]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u]

[font=微软雅黑"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font]

[size=4"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size]

[color=Red"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

[/color]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

[/align]

[float=left"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

[/float]

[font=微软雅黑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font]

[size=4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size]

[color=Red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

[/color]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align]

[list=1]

[*]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list]

[indent]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indent]

[float=left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市[/float]

[media=ra,400,300,0][/media]

输出编码

常用的测试输入语句有:

1.jpg" onmouseover="alert('xss')

">

';alert('xss');var/ a='a

‘”>xss&<

a=”\”; b=”;alert(/xss/);//”

“’”

‘”’

“””

“““

“”“

“‘”

title=””

对输出数据到输出数据的对比,看是否出现问题。

防止SQL注入

Admin--

‘or --

‘and ( ) exec insert * % chr mid

and 1=1 ; And 1=1 ; aNd 1=1 ;

char(97)char(110)char(100)

char(49)char(61)char(49) ; %20AND%201=2

‘and 1=1 ; ‘And 1=1 ; ‘aNd 1=1 ; and 1=2 ; ‘and 1=2

and 2=2

and user>0

and (select count(*) from sysobjects)>0

and (select count(*) from msysobjects)>0

and (Select Count(*) from Admin)>=0

and (select top 1 len(username) from

Admin)>0(username 已知字段)

;exec master..xp_cmdshell “net user name password /add”—

;exec master..xp_cmdshell “net localgroup name administrators /add”—

and 0<>(select count(*) from admin)

简单的如where xtype=’U’,字符U对应的ASCII码是85,所以可以用where xtype=char(85)代替;如果字符是中文的,比如where name=’用户’,可以用where name=nchar(29992)+nchar(25143)代替。

跨站脚本攻击(XSS)

对于XSS,只需检查HTML 输出并看看您输入的内容在什么地方。它在一个HREF 标记中吗?是否在IFRAME 标记

中?它在CLSID 标记中吗?在IMG SRC 中吗?某些Flash 内容的PARAM NAME 是怎样的?

★~!@#$%^&*()_+<>,./?;'"[]{}\-

★%3Cinput /%3E

★%3Cscript%3Ealert('XSS')%3C/script%3E

★javascript:alert(/xss/)

★javascript:alert(/xss/)

★=’>

★1.jpg" onmouseover="alert('xss')

★">

★';alert('xss');var/ a='a

★’”>xss&<

★"onmouseover=alert('hello');"

★&{alert('hello');}

★>"'>

★>%22%27>

★>"'>

%26%23x69;%26%23x70;%26%23x74;%26%23x3a;alert( %26quot;XSS%26quot;)>

AK%22%20style%3D%22background:url(javascript:aler t(%27XSS%27))%22%20OS%22

★%22%2Balert(%27XSS%27)%2B%22

background="javascript:alert(([code])">

data="javascript:alert(([code]);">

★a?

天津

&nid=MAPBXITBJRQMY WJRXPCBX

跨站请求伪造(CSRF)

同个浏览器打开两个页面,一个页面权限失效后,另一个页面是否可操作成功。

当页面没有CHECKCODE时,查看页面源代码,查是是否有token。如果页面完全是展示页面,是不会有token的。

安全性测试规定

安全性测试规定 1.目的 是针对软件系统安全性,为防止对程序及数据的非授权的故意或意外访问进行检验的测试工作。其目的在于发现软件系统內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修改软件错误,提高软件质量。 2.实施细则 1.安全性测试的基本步骤 安全性测试活动主要包括 ?制定安全性测试计划并准备安全性测试用例和安全性测试规程; ?对照基线化软件和基线化分配需求及软件需求的文档,进行软件安全性测试; ?用文档记载在安全性测试期间所鉴别出的问题并跟踪直到结束; ?将安全性测试结果写成文档并用作为确定软件是否满足其需求的基础; ?提交安全性测试分析报告。 2.安全性测试方法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文件操作权限检测 ?系统启动和关闭配置检测 ? Crontab安全检测 ?用户登录环境检测 ? FTP服务安全性检测

?检测可能的入侵征兆 ?远程登录安全性检测 ?非必需的帐号安全检测 ?用户安全检测 ?系统工具安全性检测 3.互操作性测试的结果分析 ?软件能力【经过测试所表明的软件能力。】 ?缺陷和限制【说明测试所揭露的软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给软件运行带来的影响。】 ?建议【提出为弥补上述缺陷的建议。】 测试结论【说明能否通过。】 互操作性测试规定 1.目的 是针对软件系统同其他指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进行检验的测试工作。其目的在于发现软件系统內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修改软件错误,提高软件质量。 2.实施细则 1.互操作性测试的基本步骤 互操作性测试活动主要包括 ?制定互操作性测试计划并准备互操作性测试用例和互操作性测试规程;

?对照基线化软件和基线化分配需求及软件需求的文档,进行软件互操作性测试; ?用文档记载在互操作性测试期间所鉴别出的问题并跟踪直到结束; ?将互操作性测试结果写成文档并用作为确定软件是否满足其需求的基础; ?提交互操作性测试分析报告。 2.互操作性测试方法 ?根据软件需求设计需交互的系统的列表,然后分别搭建相应的测试环境。 ?测试本系统对需交互的某个系统的操作能力。 ?测试需交互的某个系统对本系统的操作能力。 3.互操作性测试的结果分析 ?软件能力【经过测试所表明的软件能力。】 ?缺陷和限制【说明测试所揭露的软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给软件运行带来的影响。】 适合性测试规定 1.目的 是针对软件系统与规定任务能否提供一组功能以及这组功能的适合程度进行检验的测试工作。其目的在于发现软件系统內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修改软件错误,提高软件适合程度。

报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总结

报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总结 报表的测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界面,安全性,准确性,展示速度(性能) 数据统计方面 1、报表统计数据的正确性; 2、报表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3、报表统计数据的合法性;比如,统计金额字段需求要求有“$”等; 报表格式 1、表头字段表示的正确性; 2、表头字段表示的完整性; 3、表头字段表示的字体,字号,美观程度; 4、各统计字段的显示是否满足需求;比如:数据过长时要求折行还是缩小; 5、页眉和页角的表示; 报表的预览和印刷 1、预览中的显示完整性; 2、多页情况下,第2页的表头显示; 3、能否实现需求要求的特定印刷情况;(比如,印刷使用指定的模板) 4、预览后印刷; 5、不预览,直接印刷 6、需求规定各类打印机的测试; 数据准确性测试,带有报表测试的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业务系统中,带有统计分析功能模块,该模块中包含分析报表,这个系统的主体是业务系统,报表是为**业务的而提供帮助的。 比如说,应年检统计报表,某月应交罚款车辆统计报表,这样的报表数据准确与否,可通过增加、删减、修改相关业务或相关业务的参数,查看统计报表数据变化,检查数据准确性。

另一类是系统只有统计功能,就是我说的数据仓库展现这类,它与业务系统分离,并且经过多层处理,比如数据仓库的数据,经过抽取,清洗,展现前会经过数据挖掘,数据再处理,有些字段在原始数据表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数据准确性测试比较复杂,当然检查出数据错误,修改定位也是很不容易的。 从整个项目节约成本看,逐层测试效果是最好的。完全修改率也是最高的。 首先建立测试数据模型,模拟所有应用表,建立简单易跟踪的数据用例,底层的数据表测试,方法很原始,嘿嘿,通过SQL语句和手工计算,对数据进行比对。对系统中的报表数据准确性测试方法较为灵活, ①系统中报表重叠的进行比对 ②对子报表汇总与父报表比对,就是对月报表汇总与年报表比对,日报表汇总与月报表比对,这只是一个方面,可以从维度关系考虑,地域,行政级别、时间,个人等方面下手,进行汇总比对 ③这个方法如果延伸点呢,可以将报表间的业务逻辑关系作为比对依据。呵呵,这要看测试人员的需求了解深度个人能力了。插几句不想干的话,做测试工作总让我保持快乐状态,前两天我的一个同事说,公司里一直没有人喜欢做测试工作,这个工作太枯燥。嘿嘿,我当时就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测试工作从来没有感觉到枯燥。重复性工作不代表枯燥,编程其实不也是重复嘛,人每天谁不重复昨天的事啊,吃饭,吃这个动作重复一生,有谁觉得麻烦枯燥啦? ④使用SQL和手工计算进行比对。以上是差错方式,接下来讲一下查什么错?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 原始表使用错误:因为表比较多,又加上没有统一的数据关系对应表,很容易表使用错误,当然这应该是单元测试检查出来的错误。 ● 数据处理逻辑错误:这一点容易因为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对需求理解有偏差造成争执,所以在需求评审时,对数据处理规则用表达式或伪代码表示清楚。还有就是程序员失误,逻辑编写有偏差,边界值、特殊情况处理不当。 ● 数据权限:不同用户对数据有着不同的查看权限。这关系到数据的安全性。 ● 数据误差:数据的保留位数,数据是否是处理计算是否是最后一次计算使用了位数保留和四舍五入。 ● 由于字典表,数据错误,而造成的数据错误,如,根据性别统计,购买量,表中的男女颠倒,或者没有考虑性别缺失项,用了if else,这样就是把表中缺失该项内容的算成了

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举例(参考)

ECShop2.7.2用例设计思路举例 说明 用例设计方法的运用非常灵活,没有绝对的套路可言,以下用例设计思路仅供参考。 操作流程举例 参考文档: ?ECShop_2.7.2_简易操作手册V1.0, ?B2C商城ECShop需求规格说明书_2.7.2V1.0 设计思路: 根据操作手册,理清业务逻辑前后关系,再结合SRS文档确定具体的流程细节和分支流程。可以通过画流程的方式梳理流程(流程分析法),下面是部分主流程的案例: ?正向订单流程_余额付款 1)前台页面浏览商品->加入购物车->结算中心->余额付款 2)后台管理中心订单查询->配货->生成发货单->确认生成发货单->去发货->发货 3)前台页面确认收货END ?正向订单流程_货到付款 1)前台页面浏览商品->加入购物车->结算中心->货到付款 2)后台管理中心订单查询->配货->生成发货单->确认生成发货单->去发货 ?逆向订单流程 1)前台页面确认收货->后台管理中心退货->填写退货信息点确定按钮->确认退货 ?商品添加流程_新商品 1)后台管理中心商品管理->新建商品类型/新建商品分类/新建商品品牌->添加新商品(通用信息,详细描述,其他信息,商品属性,商品相册,关联商品,配件,关联 文章) 考虑完所有流程后,再补充考虑部分异常情况,例如:流程中的先后顺序发生变化,或者跳过某个步骤后,系统能否完成后续流程作业。(有些流程是不可能调换顺序或跳过的) Q:流程分析法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会经过很多页面,操作很多字段,这些页面和字段该如何取值呢? A:流程分析法一般考虑页面或字段的有效取值(一般取等价类中最不容易出错的值),测试过程中不关注页面输入域的各种取值情况,特别是错误取值的情况。目的是为了确保流程是可用的。 Q:流程分析法既然不能证明某个页面或字段没有问题,那用此法有何意义呢,为何不直接考虑验证每个页面和模块的各种有效和无效的取值?

测试用例实例—常见功能测试点

测试用例实例--常见功能测试点 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个人认为此文对于“软件常用功能测试点”总结的很好,特此摘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1. 登陆、添加、删除、查询模块是我们经常遇到的,这些模块的测试点该如何考虑 1)登陆 ①用户名和密码都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②用户名和密码都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③用户名符合要求,密码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④密码符合要求,用户名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⑤用户名或密码为空 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不存在的密码 ⑦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名,错误的密码 ⑧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存在的密码 ⑨输入的数据前存在空格 ⑩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以后按[enter]是否能登陆 ------------------------------------------------------------------------------------------------------ 2) 添加 ①要添加的数据项均合理,检查数据库中是否添加了相应的数据 ②留出一个必填数据为空

③按照边界值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设计其他输入项的测试用例 ④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有错误提示 ⑤是否支持table键 ⑥按enter是否能保存 ⑦若提示不能保存,也要察看数据库里是否多了一条数据 ------------------------------------------------------------------------------------------------------ 3) 删除 ①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然后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删除 ②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并不存在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③输入一个格式错误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④输入的正确数据前加空格,看是否能正确删除数据 ⑤什么也不输入 ⑥是否支持table键 ⑦是否支持enter键 ------------------------------------------------------------------------------------------------------ 4)查询 精确查询:

常用安全性测试用例

常用安全性测试用例 安全性测试:建立整体的威胁模型,测试溢出漏洞、信息泄漏、错误处理、SQL注入、身份验证和授权错误. 1、输入验证 客户端验证服务器端验证(禁用脚本调试,禁用Cookies) 1.输入很大的数(如4,294,967,269),输入很小的数(负数) 2.输入超长字符,如对输入文字长度有限制,则尝试超过限制,刚好到达限制字数时有何反应 3.输入特殊字符,如:~!@#$%^&*()_+<>:”{}| 4.输入中英文空格,输入字符串中间含空格,输入首尾空格 5.输入特殊字符串NULL,null,0x0d 0x0a 6.输入正常字符串 7.输入与要求不同类型的字符,如: 要求输入数字则检查正值,负值,零值(正零,负零),小数,字母,空值; 要求输入字母则检查输入数字

8.输入html和javascript代码 9.对于像回答数这样需检验数字正确性的测试点,不仅对比其与问题最终页的回答数,还要对回答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后查看变化 例如: 1.输入”gfhd,看是否出错; 2.输入,看是否出现文本框; 3.输入看是否出现提示。 关于上传: 1.上传文件是否有格式限制,是否可以上传exe文件; 2.上传文件是否有大小限制,上传太大的文件是否导致异常错误,上传0K的文件是否会导致异常错误,上传并不存在的文件是否会导致异常错误;

3.通过修改扩展名的方式是否可以绕过格式限制,是否可以通过压包方式绕过格式限制; 4.是否有上传空间的限制,是否可以超过空间所限制的大小,如将超过空间的大文件拆分上传是否会出现异常错误。 5.上传文件大小大于本地剩余空间大小,是否会出现异常错误。 6.关于上传是否成功的判断。上传过程中,中断。程序是否判断上传是否成功。 7.对于文件名中带有中文字符,特殊字符等的文件上传。 下载: 1.避免输入:\..\web. 2.修改命名后缀。 关于URL: 1.某些需登录后或特殊用户才能进入的页面,是否可以通过直接输入网址的方式进入;

测试用例范例

讨论用TestDirector管理测试用例 编制时间:2007-03-16 编制部门:测试组 编制人:郭宏元 “测试用例”虽有国标作蓝本,但实际中,一直以来“测试用例”是所有测试人员有争议的地方,此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法无定法,则无定则”,所有的规范与标准都是围绕更适应人们的工作环境而创建。在此,我就我的一些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般来说,“测试用例”的编写主要分三大类,贯彻的原则与基本架构如下: 分类: 1、对验证过程的一个记录; 2、展现一个功能; 3、描述一个场景步骤; 原则: 1、有“对象”属性的描述; 2、阐述了某个“对象”的方法或事件。 3、对属性、方法或事件有详细的定义。 基本架构: 1、目的; 2、前提条件; 3、输入步骤(输入动作或数据,预期结果) 以下总结了一些针对测试用例的“编写要点”作出一些较简单的规范。以方便统一测试用例的编写,并保证使用最用效的测试用例来保证测试质量。我们都知道根据详细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的目的不在于验证软件达到的功能,而在于验证软件应该达到的功能,这样可以去除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随意性。所以下面就明确测试用例的“目的”、“范围”、“原则”是什么?以及采用的方法做了一点描述。 1、目的: 围绕测试名称或满足实现测试功能而进行。 2、范围:

适用于所要测试的质检项目。 3、功能测试用例编写原则 3.1单元测试功能用例的编写目的 单元测试用例的目的在于验证单个模块是否达到了详细设计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由于是单个模块所以无法检验关联性,可能会牵扯到数据库的操作,例如:删除时,需要查看数据库是否完全删除了数据。 3.2集成测试功能用例的编写目的 集成测试功能用例的目的在于验证软件连接时,模块的连接是否正确(及数据的传递是否正确)。.我们的软件中体现出来的是,是否正确调用界面,界面之间显示的数据是否正确,特别是财务、费用、数据方面的。 集成测试用例的编写过程中,经常将功能用例与业务流程混合编写,因为在集成测试时需验证业务流程中的数据正确性,以及界面之间的数据传递的准确无误。 3.3系统测试业务流程用例的编写目的 系统测试业务流程用例的目的在于验证软件最终数据的准确性,我们的软件体现为,手工数据与报表数据的一直性。用例与用例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目的性十分明确。 4、测试用例设计的原则 4.1全面性 指编写的测试用例应该覆盖所有的“概要设计文档”或“需求文档”以及“测试申请文档”中描述的功能。 4.1.1数据库程序基本的增、删、改功能 增、改测试用例重点在于数据合法性、正确性的检验和提示信息的正确性的检验。输入的数据可能有无限种组合,此时可以采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下面有较详细的说明。 删除的测试用例比较简单,只有操作没有数据的输入,但是应该在“备注”中注明,删除的限制条件,以及数据库中应该删除的表的情况,有条件限制时,测试用例应该包含各种删除条件,必要时在添加或修改的测试用例后面或中间紧跟删除的测试用例。 4.1.2对于无输入的操作,应该详细描述其具体的操作步骤和结果

安全性测试用例

安全性测试用例 安全性测试用例 1、WEB系统安全性 说明:执行每一步Steps时,请参照对应编号的 Expected Results,得出测试结论 Test Case001:客户端验证,服务器端验证(禁用脚本调试,禁用Cookies) Summary:检验系统权限设置的有效性 Steps: 1、输入很大的数(如4,294,967,269),输入很小的数(负数)。 2、输入超长字符,如对输入文字长度有限制,则尝试超过限制,刚好到达限制字数时有何反应。 3、输入特殊字符如:~!@#$%^&*()_+<>:”{}| 4、输入中英文空格,输入字符串中间含空格,输入首尾空格 5、输入特殊字符串NULL,null,0x0d 0x0a 6、输入正常字符串 7、输入与要求不同类型的字符,如: 要求输入数字则检查正值,负值,零值(正零,负零),小数,字母,空值; 要求输入字母则检查输入数字 8、输入html和javascript代码 9、某些需登录后或特殊用户才能进入的页面,是否可以通过直接输入网址的方式进入; 10、对于带参数的网址,恶意修改其参数,(若为数字,则输入字母,或很大的数字,或输入特殊字符等)后打开网址是否出错,是否可以非法进入某些页面;

Expected Results: 1、输入的验证码错误。 2、输入的验证码过长。 3、输入的验证码错误。 4、输入的验证码错误。 5、输入的验证码错误。 6、输入的验证码正确,成功登陆系统。 7、输入的验证码错误。 8、输入的验证码错误。 9、系统权限设置是有效的。场景法 Pass/Fail: Test Notes:Author: 说明:执行每一步Steps时,请参照对应编号的 Expected Results,得出测试结论 Test Case002:关于URL Summary:检验系统防范非法入侵的能力 Steps: 1、某些需登录后或特殊用户才能进入的页面,是否可以通过直接输 入网址的方式进入; Expected Results: 1、不可以直接通过直接输入网址的方式进入。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www.360docs.net/doc/2e7472995.html,/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2、对于带参数的网址,恶意修改其参数,(若为数字,则输入字母,或很大的数字,或输入特殊字符等)后打开网址是否出错, 是否可以非法进入页面; 3、搜索页面等url中含有关键字的,输入html代码或JavaScript看是否在页面中显示或执行。

测试用例总结

测试用例 一、写测试用例时我们可以侧重从需求上看需要完成的功能方面来写(比如说某一标签或某一按钮点击以后会实现的功能以及页面跳转等) 然后在看输入框界面等 二、测试用例设计考虑的方面 完成了测试需求分析和软件流程分析后,开始着手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设计的类型包括功能测试,边界测试,异常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在用例设计中,除了功能测试用例外,应尽量考虑边界、异常、性能的情况,以便发现更多的隐藏问题。 (1)功能测试:测试某个功能是否满足需求的定义,功能是否正确,完备。 适合的技术:由业务需求和设计说明导出的功能测试、等价类划分 (2)边界测试:对某个功能的边界情况进行测试。 适合的技术:边界值划分 (3)异常测试:对某些功能来说,其边界情况无法简单的了解或某些操作不完全是正确的但又是可能发生的,类似这样的情况需要书写相关的异常测试。 适合的技术:由业务需求和设计说明导出的特殊业务流程、错误猜测法、边界值分析、内部边界值测试、 (4)性能测试:检查系统是否满足在需求中所规定达到的性能,性能主要包括了解程序的内外部性能因素。内部性能因素包括测试环境的配置,系统资源使用状况;外部因素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适合的技术:业务需求和设计说明导出的测试 (5)压力测试:压力测试又称强度测试,主要是检查系统运行环境在极限情况下软件运行的能力,比如说给一个相当大的负荷或网络流量给应用软件兼容测试:测试软件产品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工具,相同工具的不同版本下功能的兼容性。 三、以登陆窗口为例来设计测试用例 我把这个测试用例分为三层结构,表单测试、逻辑判断、业务流程。 第一层,表单测试为最底层(最基础的)。这部分的测试用例是对登陆窗口这个界面的输入框、按钮功能、界面等最基本功能的测试。一般来说登陆用户名和登陆用户密码是输入框的形式体现,那么,我们需要的是针对这两个输入框进行功能的测试。这时,我们只要考虑这个输入框的功能,而不需要考虑业务方面的内容。这样,我们考虑就是这个输入框的长度限制是多少?能否输入特殊字符?能否输入全角字符?当然,登陆窗口还有其他按钮,例如登

WEB性能测试用例

性能测试用例主要分为预期目标用户测试,用户并发测试,疲劳强度与大数据量测试,网络性能测试,服务器性能测试五大部分,具体编写测试用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减,在项目应用中遵守低成本,策略为中心,裁减,完善模型,具体化等原则;一、WEB 全面性能测试模型 Web 性能测试模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转化成为另外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这些类型的性能测试的实施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1. 预期指标的性能测试 系统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都会提出一些性能指标,完成这些指标的相关的测试是性能测试的首要工作之一,这些指标主要诸于“系统可以支持并发用户200个;”系统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0秒等,对这种预先承诺的性能要求,需要首先进行测试验证; 2. 独立业务性能测试 独立业务实际是指一些核心业务模块对应的业务,这些模块通常具有功能比较复杂,使用比较频繁,属于核心业务等特点。 用户并发测试是核心业务模块的重点测试内容,并发的主要内容是指模拟一定数量的用户同时使用某一核心的相同或者不同的功能,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对相同的功能进行并发测试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同一时刻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另外一类是在同一时刻使用完全一样的功能。 3. 组合业务性能测试 通常不会所有的用户只使用一个或者几个核心业务模块,一个应用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块都可能被使用到;所以WEB性能测试既要模拟多用户的相同操作,又要模拟多用户的不同操作;组合业务性能测试是最接近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测试,也是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通常按照用户的实际使用人数比例来模拟各个模版的组合并发情况;组合性能测试是最能反映用户使用情况的测试往往和服务器性能测试结合起来,在通过工具模拟用户操作的同时,还通过测试工具的监控功能采集服务器的计数器信息进而全面分析系统瓶颈。 用户并发测试是组合业务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组合并发的突出特点是根据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况分成不同的用户组进行并发,每组的用户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匹配; 4. 疲劳强度性能测试 疲劳强度测试是指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以一定的负载压力来长时间运行系统的测试,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长时间处理较大业务量时的性能,通过疲劳强度测试基本可以判定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是否稳定; 5. 大数据量性能测试 一种是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大数据量时的性能测试,主要针对某些特殊的核心业务或者日常比较常用的组合业务的测试; 第二种是极限状态下的数据测试,主要是指系统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性能测试来评估系统的响应情况,测试的对象也是某些核心业务或者常用的组合业务。 第三种大数据量测试结合了前面两种的测试,两种测试同时运行产生较大数据量的系统性能测试;大数据量测试通常在投产环境下进行,并独立出来和疲劳强度测试放在一起,在整个性能测试的后期进行;大数据量的测试可以理解为特定条件下的核心业务或者组合业务测试; 6. 网络性能测试 主要是为了准确展示带宽,延迟,负载和端口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用户的响应时间的,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 主要是测试应用系统的用户数目与网络带宽的关系。网络测试的任务通常由系统集成人员完成; 7. 服务器(操作系统,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测试 初级服务器性能测试主要是指在业务系统工作或者进行前面其他种类性能测试的时候,监控服务器的一些计数器信息,通过这些计数器对服务器进行综合性能分析,为调优或提高系

APP测试功能点总结

1.功能性测试: ——根据产品需求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软件设计文档编写用例。 注意:就是根据产品需求文档编写测试用例而进行测试。 2.兼容性测试: ——android版本的兼容性 ——手机分辨率兼容性 ——网络的兼容性:2G\3G\4G\WIFI,弱网下、断网时 ——app跨版本的兼容性 1.适配性测试: 1>.手机不同分辨率支持:客户端支持的分辨率等 2>.手机不同版本的支持:2.34.04.4等;在测试计划中:需要安排单独的时间用于android不同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包括2.0以下版本和4.0以上等 3>.手机不同厂家系统的支持:不同厂家会有不同android系统,例如:小米,华为,锤子对市面上主流手机的支持 4>.手机不同尺寸的支持:3.5到5.0屏幕在UI显示有区别,要支持最大到最小。 2.安装、卸载测试: 1>.生成apk文件在真机上可以安装及卸载; 2>.Android手机端通用安装工具。如:豌豆荚 3.在线升级测试: 1>.验证数字签名 2>.升级后可以正常使用。 3>.在线跨版本升级。 3.性能测试: ——压力测试: ——电量流量测试: ——cpu、内存消耗: ——app启动时长 ——crash率 ——内存泄漏 4.网络测试: 1.外网测试主要现实模拟客户使用网络环境,检验客户单程序在实际网若环境中使用情况及进行业务操作。 2.外网测试主要覆盖到wifi\2G\3G\4G,.net\wap、电信\移动\联通、所有可能的组合进行测试。 原则: 1.尽可能全面覆盖用户的使用场景,测试用例中需要包含不同网络排列组合的各种可能。 2.还有模拟信号被屏蔽时候。客户端的影响等。还有做外包场景测试,在高山、丘陵、火车上等特殊环境下进行全面测试 5.接口性测试: ——client端和service端的交互 ——client端的数据更新和service端的数据是否一致 ——client端更新时断开了。

软件测试标准和测试用例汇总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2.1白盒测试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2.6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2.7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2.8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测试工作流程 三、开发—测试流程

程序员 测试员BUG管理 关闭BUG 得到BUG 修改BUG 版本更新新的开发任务 得到新版本 提交新BUG 验证BUG 执行新的测试任务BUG审核 定期检查、审核BUG 定期编译 说明: 1、新版本提供时间,由程序员与测试员按实际情况协调; 2、BUG 审核的范围包括对BUG 的抽查;对标注为不修改或待讨论BUG 的管理; 3、软件涉及到功能性修改时,应该先提供修改设计说明,讨论通过后方可进行修改。 四、测试角色与职责 角色 职责范围 管理 负责测试全过程组织管理 分析 负责进行测试分析、编写测试用例 执行 执行测试任务 文档管理 负责对测试文档、开发文档管理 五、BUG 主要参数 1、当前状态 记录BUG 的状态,包括已修改、未修改、已验证。 2、严重程度 BUG 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级别 级别一:死机,数据丢失,主要功能完全丧失,系统悬挂 级别二:主要功能丧失,导致严重的问题,或致命的错误声明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1. 等价类划分 常见的软件测试面试题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 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 因果图方法 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5. 正交表分析法 有时候,可能因为大量的参数的组合而引起测试用例数量上的激增,同时,这些测试用例并没有明显的优先级上的差距,而测试人员又无法完成这么多数量的测试,就可以通过正交表来进行缩减一些用例,从而达到尽量少的用例覆盖尽量大的范围的可能性。 6. 场景分析方法

测试用例编写的总结

测试用例编写的总结 通过软件测试培训,在大庆浦东软件平台有限公司经过一周的软件测试实训,从对软件测试没有什么经验的我初步掌握了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能,收获颇多的心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软件测试培训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软件测试培训心得篇1 20xx年x月x日。我怀着对提高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心态,走进深圳走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门,开始了自己大学里兼职实习工作。转眼间。6个月的实习时间就要过去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过程,我深深的认识到在走秀网实习的选择是绝对正确的,走秀网和公司的同事们对我个人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超越我料想之中的。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刚进走秀,带我的老大是哈尔滨人,我跟她很投缘。开始的一个星期,我只是熟悉公司的一些业务和我们前端的测试范围,在熟悉业务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页面上的东西看上去挺简单的,但是要深入了解还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期间老大叫一个老员工带着我去测试一些之前xiu2.0所遗留的简单的bug。走秀网的测试部还比较大,所以对工作的流程和上线之前的版本控制的非常严格。我们在上线之前,会经过两套环境,功能测试环境和镜像环境,功能测试环境是对需求和功能的一个详细的验证环境,镜像环境是模拟生产环境回归之前我们在功能测

试环境上锁遗留的一些小的bug。因为不知道这些转测试的bug是怎么产生的,所以需要去跟开发人员沟通,开始的时候自己一个人不敢过去开发部,就让老员工(才哥)带着过去,一段时间过后,我开始自己去和开发沟通交流,从发现问题的重现,到催促开发修改和转测试,这一段时间让我深刻体会到沟通时多么重要。 在走秀期间,我们测试部总监还会对我们不定时的培训。教会我们测试的工作流程和每个阶段应该展开的工作范畴。作为测试,必要会使用的缺陷管理工具bugzilla和测试用例管理工具testlink,还给我们培训了,如何使用自动化工具ruby+watir来对一些测试点进行自动化脚本的编写。慢慢的,在对公司的业务了解的比较透的时候,老大就开始让我们自己对一些小需求进行测试,测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页面和表面功能进行测试,还要根据需求文档和页面的显示对数据库表进行查询操作,查看页面的显示和功能是否和数据表里面的一致,还要在后台日志中查看是否有报错。所以,测试并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是在页面上点来点去就可以测的好的。 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作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 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1. 等价类划分常见的软件测试面试题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 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 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

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 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 因果图方法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心得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心得 1、了解软件的原始需求(测试目的) 在编写一个软件或者模块的测试用例时候,一定要明白这个功能的原始需求,也就是软件的使用者(客户)的需求。理解原始需求后,编写的测试用例才更有目的性。 2、熟悉软件的功能需求(测试点) 这个功能需求是指软件的细化需求点,这个一般在需求文档里面都会体现。这里要做的是把“粗略”的需求,细化成一个个小需求点。熟悉功能需求后,要知道软件是怎么使用的,这也才能覆盖到各种操作。 总之,测试用例一定要全部覆盖所有的需求点,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3、熟悉软件的实现原理(测试点) 在理解原始需求和软件的功能需求后,根据需求编写的测试用例,基本上都能覆盖得比较全面了。 在此基础上,熟悉软件的实现原理,理解软件的内部处理。 (1)熟悉原理的过程是进一步深入熟悉软件的过程。如果单单是从需求点上面覆盖案例,测试用例只能覆盖“表面”的一层。一些内部的处理流程也许没有覆盖到,而这些没有覆盖到的代码很可能就是一个风险点。 (2)熟悉模块原理后,还有一点就是易于分析软件模块的关联性。一个大型的软件,都是一些小模块的组合而成。软件越是大型,耦合就越大,“互相影响”就会越多,若设计用例单单从模块本身考虑的话,很可能就会对其他模块造成风险。 4、用户场景和网上问题(测试点) 从用户的使用场景考虑,这在一些网络设备比较重要,比如软件后期在一些真实的使用环境中使用。 还要就是从一些网上问题总结出来的,那些地方容易出错,在设计案例的时候需要考虑进去。 5、测试用例的框架 一个测试用例的框架体现了一个测试人员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整体思路。框架也是从大到小划分下来,可以是: UI界面,功能,容错,兼容,性能等几大类,每个大类在根据软件的逻辑等进行划分成小类,最后细分到测试点。

软件测试总结

一、软件测试流程 整体流程: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编写,测试执行,缺陷记录,回归测试,判断测试结束,测试报告提交。 测试流程依次如下: 1.需求:阅读需求,理解需求,与客户、开发、架构多方交流,深入了解需求。--testing team。一般而言, 需求分析包括软件功能需求分析、测试环境需求分析等 2.测试计划: 根据需求估算测试所需资源(人力、设备等)、所需时间、功能点划分、如何合理分配安排资 源等。---testing leader or testing manager。测试目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用例、测试工具 3.用例设计:根据测试计划、任务分配、功能点划分,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testing leader, senior tester 4.执行测试:根据测试用例的详细步骤,执行测试用例。--every tester(主要是初级测试人员) 5.执行结果记录和bug记录:对每个case记录测试的结果,有bug的在测试管理工具中编写bug记录。--every tester(主要是初级测试人员) 6.defect tracking(缺陷跟踪):追踪leader分配给你追踪的bug.直到 bug fixed。--every tester 7.测试报告:通过不断测试、追踪,直到被测软件达到测试需求要求,并没有重大bug. 8.用户体验、软件发布等…… 总结:项目立项后,开始写测试计划,根据需求编写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把没用通过的测试用例写成测试缺陷报告,进行回归测试,直到测试的结束编写测试总结,这每个步骤都需要审核通过。 二、软件测试方法 1、黑盒测试 概念:完全不考虑程序或软件的内部逻辑结构和处理过程的情况下,根据需求分析编写并执行测试用例,在程序或软件的界面上进行测试。 主要目的:(1)是否有不正确的或者遗漏的功能。(2)能都正确输入和输出结果。(3)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访问错误。(4)性能上是否满足要求。(5)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行错误。 优点:(1)即使程序发生变化,之前的测试用例依然可以使用;(2)测试用例和软件开发可以同时进行,加快了测试和开发的速度。 局限性:(1)难以查找问题的原因和位置;(2)黑盒测试的依据是需求分析,所以无法发现需求分析上的错误。 测试方法: (1)等价类划分 包括有效等价类(符合需求规格说明)和无效等价类(违反需求规格说明)。 a)确定输入取值范围: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b)确定输入某个值: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测试用例

《校园一卡通信息系统》 测试用例文档 姓名:20091101136 陈云巧 20091101138 洪福芝 20091101142 刘艳芳 20091101148 陶玫 20091101151 杨艳梅 20091101153 赵艳 20091101154 严蔚 班级:09计科一班 提交日期:2011年12月5日

目录0. 文档介绍 0.1文档目的 0.2文档范围 0.3读者对象 0.4参考文献 1. 接口-路径测试用例 1.1被测试对象(单元)的介绍 1.2测试范围与目的 1.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1.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1.5接口测试用例 1.6路径测试的检查表 2. 功能测试用例 2.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2.2测试范围与目的 2.3功能测试用例 3. 健壮性测试用例 3.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3.2测试范围与目的 3.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3.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3.5容错能力/恢复能力测试用例 4. 性能测试用例 4.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4.2测试范围与目的 4.3性能测试用例 5. 图形用户界面测试用例 5.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5.2测试范围与目的 5.3用户界面测试的检查表 6. 信息安全性测试用例 6.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6.2测试范围与目的

6.5信息安全性测试用例 7. 压力测试用例 7.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7.2测试范围与目的 7.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7.4压力测试用例 8. 可靠性测试用例 8.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8.2测试范围与目的 8.5可靠性测试用例 9. 安装/反安装测试用例 9.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9.2测试范围与目的 9.5安装/反安装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质量指标算法(总结)

1软件质量指标 1.1需求功能点覆盖率 计算测试用例总数之和除以与之一一对应的功能点数之和,主要查看是否有功能点遗漏测试的情况。用例覆盖需求矩阵,一个需求对应多个功能点。 需求覆盖率=∑测试用例数(个)/∑功能点(个)=1055/147=7.18 1.2用例执行覆盖率 计算测试用例执行总数除以与之一一对应的测试数之和,主要查看是否有测试用例执行遗漏或有效的情况。 用例执行覆盖率=∑执行的测试用例个数(个)/∑测试用例个数(个)*100% 1.3缺陷探测率 计算内部发现的缺陷数除以内部发现的缺陷数与用户发现的缺陷数之和,主要查看内部发现缺陷的能力。说明:缺陷探测率越高,即内部发现的bug数越多,发布后客户发现的bug数就越少,质量成本就越低。 缺陷探测率=内部发现的缺陷数(个)/(内部发现的缺陷数(个)+用户发现的缺陷数(个))*100% 缺陷数=636(有效),用户发现缺陷数=1(当前) 缺陷探测率=636/637=99.84% 1.4有效缺陷率 计算被开发人员确认的BUG数总和除于本人上报BUG的总和,可用于查看测试人员的个人测试质量,也可用于查看整个测试组的测试质量。 无效BUG状态包括:问题重复、不是问题、不可复现状态。这项指标用于考察测试人员发现的、被确认为缺陷的缺陷数高低或者百分比,数和比率越高测试质量越高。 注意:由于系统框架根本性的、初始化参数设置错误引发的、错误数据、错误环境等而开发人员因无法修正、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而无需修改程序、重新导入数据、再次发布而解决的BUG为有效BUG 有效缺陷率=测试人员发现的有效缺陷数(个)/测试人员发现的总缺陷数(个)* 100%=636/689=9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