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减)混合运算

乘加(减)混合运算
乘加(减)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的合理性。

3、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4、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逐步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熟练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5、感受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具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沂源,有许多好玩的地方,你知道都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照片,请你猜一下是哪个著名的景点?织女洞

播放课件:

这儿真的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好,首先我们来到的是织女洞景区的停车场。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辆小汽车?

②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③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④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⑤停车场里停了9辆大汽车,每辆车收费6元,司机叔叔付50元钱,够吗?

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3、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2个问题。

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上哪些数学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我们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把你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交流

把你的算式和你的想法在你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1、小组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2、刚才这个小组交流的真不错,那你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做的吗?

课件演示:我把旅游团的人分成了几部分?2部分,一部分是已经分好了的,另一部分是剩下的。我用这样的一条线段表示一组9人,4个组就需要几条这样的线段?4条;而剩下的5人,我用短一点的线段表示。先算出已经分好的4个组有多少人。算式是4×9或9×4,再算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4×9+5=41(人),也可是5+4×9=41(人),而不管怎样列式,在算的时候,都要先算出4个组有多少人,也就是先算4×9。这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

3、比较2种算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一个是分步计算,要写2个算式;另一个是综合计算,写一个算式就可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2个综合算式,它们包含哪2种运算?

板书: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

师:而像这样的,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运算叫乘加混合运算。

板书:乘加混合运算

师:这两种写法又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都有乘法和加法,都是先求已经分好组的有多少人,都是先算4×9。

师:现在你知道在混合运算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算什么?对先算乘法。

板书:先算乘法。

师:请你思考一下,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你更喜欢哪一种?说一说为什么?

4、下面请你试着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答第二个问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算完的同学请你思考一下,这个算式包含哪两种运算?你是怎样算的?先算的什么?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中又含有哪两种运算呢?

生:乘法和减法。板书:(减)

师: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它乘减混和运算。(板书:乘减)

师:在乘减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呢?

生:乘法。

师:也就是说,在乘加和乘减算式里,我们都要先算?

生:乘法。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我们一起读一下它的运算顺序:

齐读: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

6、停车场里一共有多少辆车?

谁会列综合算式?先算什么呢?

五、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一起来听一首儿歌。

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精神抖擞的等待着老师的挑战了,有信心吗?

1、首先来挑战大家的是喜羊羊

2、改错。

3、解决问题

六、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乘加(减)混合运算

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

4×9=36(人)4×9+5=41(人)

36+5=41(人)5+4×9=41(人)

4×3=12(人)4×3-9=3(人)

12-9=3(人)

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

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 ? 知识点1 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问题导入 计算 4471558+? 51319106?- 111()662+? 451()384?- 1. 明确运算顺序(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整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 计算 ? 归纳总结: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有括 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 知识点2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问题导入 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11112332??e 123123()()435435????e 1111111()2352535+??+?e ? 归纳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 知识点3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应用 应用一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 计算:31556 ?? 应用二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例】 计算:5117()678 ?? 应用三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 计算:11()4104 +? 举一反三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 c b c a b c ?+?=+? 巩固:【例】 3515413413 ?+?

? 知识点4 误区警示 【例】 61(79)718 ?+? ● 考点题库 1.(重点题) 计算下面各题 313735-? 5716()91035 ?-? 2.(难点题) 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15118()396?+- 115354274211 ?? 3792425875??? 2322177()114346 ??- 3.(易错题) 在○里填上“>”“<”或“=” 31134664??e 797997??e 352352()573573 ????e 114114()459459?? +?e 1112019191919??+e 1113031313131 ??-e 4.(变式题) 爸爸和小明都感冒了,妈妈要给他们买6天的药,药品说明书上写着:成人一次12 袋,儿童一次13 袋,一日三次。妈妈要买多少袋药?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溧阳市西平小学戎建平 教学内容:新苏教版教材第34页例题,3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掌握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在认识综合算式以及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听说我们班同学的计算能力很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计算有关的问题,好不好?看屏幕 1、情境导入(录音):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去超市买学习用品(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你能帮小军解决这个问题吗? 要求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想?(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根据回答出示:3本笔记本的价钱+1个书包的价钱=一共用去的元数)根据数量关系,你能列算式解答吗?(独立列式解答,师巡视收集反馈材料) 2、反馈: 预案 5×3=15(元) 15+20=35(元)5×3+20=35(元)

指着分步算式:你是怎样算的?(先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再算一共的元数)那这个算式(综合算式)是怎么计算的呢?(也是先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也就是先算5×3,再加一个书包的价钱) 这位同学列的算式叫综合算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是直接写的结果,在数学中为了清晰的表示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我们一般用递等式计算。 3、讲解递等式计算的过程: 用递等式计算时等于号要写在综合算式的下一行,并写在算式的左边,先算5×3得15,没有算的部分要移下来。等于号对齐(边讲解边演示)5×3+20 = 15+20 = 35(元) 你会算吗,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也像这样,用递等式算一算。(一人板贴) 现在能清晰的看出计算过程了吗?15怎么得到的?没算的部分怎么办? 4、比较: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虽然列式不一样,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先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 它们都是先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都是先算乘法)再加1个书包的价钱,数量关系是一样的。 5、有同学列出了这样的综合算式20+5×3 你会用递等式算一算吗?在练习纸上算一算。(学生计算,教师收集反馈信息)反馈: 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展示评价). 学生交流:观察这些算式,你更赞同哪一个,相互说一说? 集体交流: (1)校对正确的计算结果. 先算的什么?为什么? (2) 逐一评价有错误的算式,哪里有问题?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加、乘减综合练习题

一、准确计算: 65+51×32 109×(35+32) 15×151-43 (43-21)×12 18 17×36+65 18-16×43 73×(21-61) 43×32-103 21与53的和的32是多少? 65比52的85多多少? 65的2倍与6 1的和是多少? 二、解决问题: 1、一张长方形白纸,长 54米,宽是长的65。宽比长短多少米? 2、商店运来白糖 109吨,卖出这批白糖的31,又卖出3 1吨白糖。共卖出多少吨白糖?

一、准确计算: 41+43×3 12×(41+65) 61×52-201 (43-31)×24 43+31×61 150-144×65 6×85-21 (71+41)×28 41比65的52少多少? 43与125和的76是多少? 15个52比21个3 1少多少? 二、解决问题: 1、小红带10元钱去买牛奶,一瓶牛奶的价钱 109元,她买了10瓶,还剩多少元? 2、一堆煤,每天用去 201,8天后还剩这堆煤的几分之几? 3、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是乙绳长的 34倍,乙绳长2 3米。两根绳共长多少米?

分数乘加、乘减(三) 一、简便计算: 41×76×4 (43-31)×24 (71+41)×28 107×65+61×107 52×4+52 43×9-43 125×78-71×125 85×76-85×72 1413与76和的28倍是多少? 71减去12 1的差与84相乘,积是多少? 二、解决问题: 1、小军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31。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5 2。两天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如果这本书150页,两天共看了多少页? 2、一个长方体金鱼缸,从里面量,长 54米。宽41米,高21米。里面装的水深10 3米,里面装了多少立方米的水?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

第四课时: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四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步骤。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5×6+7×3 15×(34-27) 16×4-7×9 (35+21)×28 70-4×6 36×2+15 2.引出课题: 刚才复习的整数乘加、乘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乘加与乘减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 (1)教师点拨:分数加法、减法、乘法混合在一起的时候,怎样计算呢?运算顺序跟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出示例4:计算9 753154?+,指名读题。 (2)学生按整数运算的顺序计算。(教师巡视) (3)订正: 指名学生问: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15 1115 71543 97531 1549 753154=+=?+=?+ 教师明确:这道题有乘有加,同学们做得很好,如果一道题有乘有减,或者有乘有加还有小括号,这样的题怎么计算?(出示做一做两道题) 2.做一做: (1)试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指名两名学生做在小黑板上) 提示:注意计算时只写必要的计算过程。(教师巡视) (2)订正: 让学生先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启发学生思考、交流主动学会

新知。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自己学会了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大家学习得很好。我们要注意在混合运算中计算步骤还要过于繁琐。还要养成做题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几名学生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2.练习四第3、4、5题。 (五)作业。 练习四第2题。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4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三第3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正确的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的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一, 准备练习 1,口算 87-54 169×158 81×4 45×25 4 72×721 109+83 32×169 65×6 5 2,回顾总结分数加,减,乘法的计算法则。 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运算顺序。 25×4+24×5 15×(34-29) 4332+83 80÷5×4 二, 尝试练习 154+53×97 1312×(21-31) 74-74×2 1 (1)先说出各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思考: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 交流汇报 (1)运算顺序,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果错了,错在什

么地方? (2)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相同? 四, 再次尝试 1,在计算112+83×3 8时,应先算( )再算( )。 2,计算下面各题。 1-54×83 (43+61)× 112 54+51×32 85×3+83 3,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526米后,剩下绳子的32长多少米? 五,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在计算时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 六, 课堂作业 1, 练习三第3题 2, 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完成 总数的203 ,5天可完成 总数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3, 锯一根木头,锯成2段需要5 4分钟,照这样计算, 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 七, 教学反思:

乘加(减)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的合理性。 3、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4、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逐步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熟练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5、感受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具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沂源,有许多好玩的地方,你知道都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照片,请你猜一下是哪个著名的景点?织女洞 播放课件: 这儿真的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好,首先我们来到的是织女洞景区的停车场。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辆小汽车? ②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③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④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⑤停车场里停了9辆大汽车,每辆车收费6元,司机叔叔付50元钱,够吗? 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3、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2个问题。 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上哪些数学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我们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把你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交流 把你的算式和你的想法在你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1、小组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2、刚才这个小组交流的真不错,那你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做的吗? 课件演示:我把旅游团的人分成了几部分?2部分,一部分是已经分好了的,另一部分是剩下的。我用这样的一条线段表示一组9人,4个组就需要几条这样的线段?4条;而剩下的5人,我用短一点的线段表示。先算出已经分好的4个组有多少人。算式是4×9或9×4,再算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4×9+5=41(人),也可是5+4×9=41(人),而不管怎样列式,在算的时候,都要先算出4个组有多少人,也就是先算4×9。这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 3、比较2种算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一个是分步计算,要写2个算式;另一个是综合计算,写一个算式就可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2个综合算式,它们包含哪2种运算? 板书: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 师:而像这样的,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运算叫乘加混合运算。 板书:乘加混合运算 师:这两种写法又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都有乘法和加法,都是先求已经分好组的有多少人,都是先算4×9。 师:现在你知道在混合运算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算什么?对先算乘法。 板书:先算乘法。 师:请你思考一下,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你更喜欢哪一种?说一说为什么? 4、下面请你试着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答第二个问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算完的同学请你思考一下,这个算式包含哪两种运算?你是怎样算的?先算的什么?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中又含有哪两种运算呢? 生:乘法和减法。板书:(减) 师: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它乘减混和运算。(板书:乘减)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三年级上册)》23~25页。【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德育目标: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及数量关系理解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上课时间] 师: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采摘番茄。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图1) 图1 预设1:60只篮子够吗? 预设2:还剩几只篮子? 师:第一个问题你想到什么? 预设1:18×3=54,54比60小,够。 预设2:把18想成20,20×3=60,把18估大了,所以够。

师:不是题目让你估你才估,遇到不好算的主动想到估一估,看能不能更方便地解决问题。这个同学就主动想到估一估,了不起!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的,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数学是饱满的、丰富的、充实的、更是精彩的,使儿童的数学学习充盈着智慧的挑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享受着探索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而真切的应用价值。 二、合作探索 (一)解决红点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 师:想一想,还剩的只数怎么求呢?说说你的想法。 师:总只数知道吗?已分的只数呢?所以我们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理清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2.分步解答。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解答这道题吗? 师:给大家讲讲,18×3求的什么,60-54求的什么? 让学生充分讲解算式的含义,给学生时间理解。 3.列综合算式。 师:刚才大家都是分步解答的,这道题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师:为什么要用60-18×3?(板书:60-18×3) 4.尝试计算。 师:这个综合算式你会算吗?试一试,做在纸上。 预设:(图2)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题四: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的例4,练习三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 5×6+21 7×9-36 15×(34-29) 62-4×7 27+8×2 (4+5)×3 2.让学生说一说整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二、新课

1.教学例4(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加法、减法、乘法混合在一起的计算方法,在分数计算中,当加法、减法、乘法混合在一起时,运算的顺序跟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出示例4. 让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对计算有错误的学生,要了解他们是怎么错的,及时纠正. 2.做教科书第24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做题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出现的错误,要了解错误的原因,及时给予订正.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三的第1、2题. 做题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三的第3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每一个题目指名说一说题目的

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

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及简便运

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 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问题导入计算 4 4 7 —+— X — 15 5 8 1. 明确运算顺序(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整数乘加、乘减混合 运算的运算 顺序相同) 2. 计算 归纳总结: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有括 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2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问题导入 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归纳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知识点3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应用 应用一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计算:3 1 5 5 6 应用二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例】计算:(| *7 应用三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计算:养4 举一反三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 c b c = (a ,b ) c 知识点 1 4 (---) 3 8 4 1 一 2 X 1 一 3 U * 2 ) X zt 1 4 - 25 1 5

3. (易错题) 在O 里填上“ >”“ <”或“=” 3 1| 1 3 4 6 6 4 3 5 2 3 5 2 ( ) 5 7 3 5 7 3 巩固:【例】 3 5 15 —x — +— x — 4 13 4 13 知识点4 【例】 误区警示 6 1 (7 9) 7 18 考点题库 1.(重点题) 计算下面各题 3 1 3 —x — 7 3 5 /5 7 1、6 9 10 3 5 2.(难点题) 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11 53 54 ——x ——x —— 27 42 11 3 79 2 4 2 5 8 75 23 淫 1.ZZ) 11 4 3 46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 数学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1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学习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在认识综合算式以及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学习重点:掌握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 学习准备:、教具。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50+6+33 6×15×8 让学生口算,并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法是同一级,乘除法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

么,如果一道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混合运算。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商店里有什么文具,他们买了什么。 指名说出各文具的单价,并说出小军买了什么。 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15+20=35(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乘又有加) (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教师边说边板演。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

小学数学: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简算一课一练(人教版六年级上)

3、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简算 年班 姓名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 2.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 )。 3. 计算5-3× 9 7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 4. 175 ×81 ×17 = ( )×( )×81 。 5. (117 + 5 4)×55= ( )×( )+( )×( )。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并把不对的改过来。 1. 9-6× 3 1=3× 3 1=1 ( ) 2. 83 +85×4 3=1×4 3= 4 3( ) 3. 10×98- 9 8=10×0 = 0 ( ) 4. 5 2×7 4×35=(5 2×35)×( 7 4×35)=14×20=280 ( ) 三、找朋友。 6 1× 878 7× 3 2×8 5 7× 9 4- 5 2× 94 ( 5 7-5 2)×9 48 7× 618 7×8× 32 四、跷跷板。 16 1516156 5× 979 7× 65 6 5× 9 7× 76×20 19 1×19+ 191 6 1× 8 7+125 × 61× 5 1)×9 4( 4 1+ 5 1)× 五、比一比,谁的方法最简便。 9 1×16× 872 1× 12 5+ 2 1× 127

48×(87-65) 72-141×72 34×331385×(97×158) 六、列式计算。 1. 31加上41的54,和是多少? 2. 94与83的差的258是多少? 七、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 一匹布长60M,做一件衣服用布107M,现在已经做了这样的衣服40件, 还剩布多少M? 2. 幼儿园买来50箱酸奶,每箱8杯,每杯酸奶257升。这些酸奶一共有多 少升? 八、智力大比拼! 1 2006×2007+ 1 2007×2008 () 2006×2008×

连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45”高效课堂预学导学案 课题:四则混合运算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课型: 新知探索课年级: 三年级主备教师: 袁延龙 学习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8至30页 学习目标: 1、掌握连乘、乘加、乘减(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连乘、乘加、乘减(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能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口算: 2、你还记得加减法混合运算吗?你是怎么样计算的?如果一个算式中,有乘法,有加法你按什么顺序去解答?有乘法,又有减法呢? 二、课中导学 1、创设情景,问题引入 教师运用多媒体把课本的信息窗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信息窗的有关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工人对话呈现各种工艺品所用材料的数量或数量关系,自己提出问题,看看能不能解答。 2、自主学习: 对于问题“做8张画需要多少个小扇贝?”自己列式解答,看看怎样计算的?如果你分步解答的,你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如果列综合算式解答的,你是怎么计算的? 对于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可以对照分步的式子结合解决问题的顺序来理解。 3、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要解决“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必须先求什么。 请你讨论研究后,先列出分步算式,算出结果。

请你再用综合算式解答。如果列出的算式是48-23×8,请你小组内说一说运算顺序,并与分步列式对比,如果产生矛盾和困惑,小组内讨论哪一种正确,如何使综合算式符合解题步骤和生活实际。 4、精讲点拨内化提升 根据列出的综合算式的步骤说一说算理。强调:有小括号的算式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解答“做大刺猬用了多少个贝壳?”请你先想一想怎样解答呢?我们能不能借助线段图来整理条件和问题呢? 请你自己把题意“画”出来。 由于第一次学习画线段图,请你看看老师在黑板上的示范画出线段图。画线段图要注意线段图的长短比例,上下位置,条件与问题的标注方式等。 请你修正自己的线段图,理解题意,并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对照分步算式讨论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并和带有小括号的算式加以对比,弄清运算顺序的不同。 5、巩固练习,反思评价 请你观察算式的特点,讨论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进行脱式计算。 47-5×6 12×(14-9) 个人评价: 小组评价: 三、课后训练 完成自主练习的习题。第1、2题一个层次,第3、4题和聪明小屋一个层次,第5、6题一个层次。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师:徐湘黔 一、教学内容 第8页、第9页。例6、例7。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与证书混合运算顺序相同,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动这些定律进行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和简算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省题习惯。能认真计算 三、教学难点、重点: 运动乘法运算定律正确进行分数乘法的简算。 四、教学准备: 用课件备好例题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说出下列题中的运算顺序) 3 X 7+3 X 8 25 X(2 4 - 19)(7+25)X 4 明确: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2.探究新知: (1)出示例6观察计算发现规律。 1/2 X 1/3 ()1/3 X 1/2 (1/4 X 2/3)X 3/5 ()1/4 X(2/3 X 3/5) (1/2 + 1/3)X 1/5 ()1/2 X 1/5 + 1/3 X 1/5 问:从三个等式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2)学生汇报: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指名学生用字母写出运算定律 (4)出示例7。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审题) ②学生尝试计算(成小组) ③学生反馈(派代表上台) ④练习:第9页做一做第1. 2 题 3.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11 + 3/8)X 88 5/6 X 1/8 + 1/6 X 1/8 3 X 5/3 - 3/5 X 1/3 11/15 -(2/15 + 1/2)10 - 9/14 - 5/14 (1/3 - 1/5 - 1/10)X 30 (2)填空 (8 + 4/7)X 3/4 =()X()+()X () 1/7 X 1/4 + 1/7 X 3/4= (+)X ()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适用。 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使此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a+b)c = ac + bc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为例 为把握对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体会几何直观在整个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下面,我们拟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为例,对些进行教学分析。之所以选定“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进行分析,一是因为修订后的教材在该课中突出了几何直观对理解“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算理的作用;二是意在通过对该课例的研讨,体会几何直观在“非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直观理解数学的价值。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是小学阶段首次把加减法和乘法混合在一起的两步式题运算,是一级运算向二级运算及更高级运算的转折。教学中,要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明确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下面是北师大版《数学》修订前后的教材设计: (修订前的教材(二年级下学期)) 纵观教材设计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修订后的教材在解决“应付多少元”时,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是用画图的方法表示解决问题的思考的过程;二是先画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几何直观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无论是把画图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还是把画图作为描述数学问题、理解数量关系的手段,两种策略都注重通过

画图帮助学生构建对算法合理性的直观认识,体现了几何直观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应用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对“几何直观”的论述是:“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用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这个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几何直观“在内容、意义和方法上远远超出对几何图形本身的研究范畴,其基本思想引导着我们要借助于直观看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整体把握,借助于直观提高对研究对象的思考能力。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新修订的教材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学习要求变为“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与思考: 我们先看一个依据修订教材设计的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 教师引导学生用面包和蛋糕图片摆出要买的4个面包、1个蛋糕或1个蛋糕、4个面包。(如下图) 师:应付多少元?能列出算式吗?怎么计算? 生1:我列的算式的算式是3×4+6,先算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1个蛋糕的价钱,就是应付的价钱。 生2:我列的算式是6+3×4,也要先算4个面包的价钱,3×4=12元,然后是1个蛋糕的价钱6元,加在一起,就是应付的价钱18元。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3、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试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递等式运算的格式。 一、复习导入 出示练习(口算) 25+15= 12×5= 40-28= 6×8+7= 14×5-20= 3×8÷4= 师:(分别指第二行的三个算式)你能说说怎样算吗? 生:先算……再算…… 师:像这样同时包含有乘号和加号、乘号和减号等运算符号的算式数学上叫做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混合运算。 二、新授 出示情境图和问题1: 师: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生:(提示学生把话说完整) 师:你能算一算小军一共用了多少钱吗? 先思考,再计算,然后把自己的计算思路跟同桌交流。 师巡视,评价:积极参与说明你已经学会合作学习了。请两位学生到台前板书算式。 生1板书:5×3=15(元) 15+20=35(元) 生2板书: 5×3+20=35(元) (接下来采用对话教学) 师让生2问生1,5×3=15表示什么?15+20=35元,为什么这样算?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有一点点感悟了吗? 继续对话 生1问生2:5×3+20表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2:5×3是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再加上一个书包的价钱20元,就可以算出一共用多少钱了。 师:同学们,你们理解了吗?还有问题吗? (此时如果没有学生提问,老师可以把自己当做小学生的角色来提问:老师,我想问……)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课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小学青岛版数学上册100—101页信息窗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先乘后加的混合运算的技能。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旅游团一起去泰山游玩,好吗? 二、合作探究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泰山脚下,(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快来说一说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有9辆大汽车 生2:9人一组,分成了4组,还剩下5人。 师:还有其他的吗?引导学生找出小汽车的信息。

生:每行有4辆,一共有3行。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你能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一共有几辆大汽车? 师:大汽车有几辆啊?生:9辆 生2: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一共有多少人?师板书生3:大车和小车一共有多少辆? 师: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好不好?生:好 师:小车比大车多几辆? 师:问题找到了,这一节课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好吗?请同学们快来找一找与这个问题有关的信息在哪里? 生: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 师:把我们找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好吗?生齐读 师:谁来说一说,要求一共有多少人,我们要先求什么呢? 生:先求出4组一共有多少人,再加上剩下的5人 师:也就是求的?生:一共的人数。 学生自己列算式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算式。生说教师板书:4×9+5=41(人) 师:同意她的算法吗?4代表什么? 生:4组的人数。 师:9代表什么? 生:一组9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分数混合运算。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后的一节新内容。为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奠定了基础。 3、教材的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数学意识。 5、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先安排了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又安排了综合算式。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将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是一样的,有时为了简便,乘除在一起时,可以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一次约分。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乘加、乘减混 合运算》教案设计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新苏教版教材第34页例题,3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掌握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 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 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在认识综合算式以及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思维的逻 辑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20-10+718+6-330÷5×32×9÷3 (1)他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出它的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吗? (2)追问:“上面两道算式里有哪些运算符号?他们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下面两道呢?” 总结并板书:只有×÷从左往右 依次计算 +- (3)师:“像这样一道含有几种不同运算符号的算式叫做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混合运算。” 2、师:“如果把18+6-3中的“-”改成“×”你会计算吗?” 生回答产生疑问 师引入:“到底是哪种算法呢,就让我们从生活中的事情来研究吧。” 二、教学例题 1、情境导入:周末,小军和小晴约好一起去超市逛逛学习用品(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生回答并板书5×3=15(元) 15+20=35(元) 追问:“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为什么要先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 3、小结:因为3本笔记本的价钱还不知道,所以要先算出来。 4、列综合算式 师:“15+20=35(元)这里的15是什么?怎么得来的?”生一边回答师一边把5×3写在15的下面。 师:“你能把刚才的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吗?” 板书:5×3+20 小结: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追问:“在综合算式里,你觉得应该先求什么啊?” 5、师:“那你会计算吗?下面我们就用递等式的方式把计算的过程表示出来。” 5×3+20+20(元) 师一边板演一边介绍书写过程,指出先算什么,用直尺在下面画线,师板演,强调没有运算的部分要照样子写下来。 6、比较小结:这道综合算式有哪些运算符号?“先

分数乘法的教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2)计算: ++=++=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知探究 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课件出示自学题纲,让学生自学课本。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课件出示例1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新苏教版教材第34页例题,3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初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良好习惯。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列综合算式与用递等式计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组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注意:只写得数,不抄算式。 课件出示: 0×13= 35×10= 9×4+5= 40×2= 100-75= 4×7+3= 40×30= 30×11= 5×9+7= 下面我们来核对答案。 2.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 20-10+7 18+6-3

30÷5×3 2×9÷3 思考:它们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上面两道算式里有哪些运算符号?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下面两道呢? 小结:上面两道算式只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下面两道算式只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像这样一道含有几种不同运算符号的算式叫做混合运算。 3.如果把18+6-3 中的“-”改成“×”,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小番茄说:也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小辣椒说: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到底是哪种算法呢,就让我们从生活中的事情来研究吧。 二、交流共享 1.情境导入:周末,小军和小晴约好一起去超市逛逛学习用品(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1)思考: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 同桌合作完成: 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分步算式,说说解题思路。 尝试把分步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综合算式解答。 (2)汇报交流 师:怎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 课件出示:一共用去多少元=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 分步计算: 先要算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先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因为3本笔记本的价钱还不知道,所以要先算出来。) 你是怎样列式解答的?教师板书: “15+20=35(元)这里的15 是什么?怎么得来的?”课件闪烁,并随机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