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微课题

什么的微课题
什么的微课题

什么的微课题?

一、微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微课题研究”也称做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研究的周期短,见效较快。微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为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

问题即课题

倡导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这也是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要求教师按照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的指导思想,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认真解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我诊断,然后在若干问题中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

对策即研究

确立问题后,作为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教师们将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微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是:确立问题(提出解决什么问题)——预设目标(期望获得什么结果)——设计步骤(设计研究的步骤方法)——主题阅读(围绕问题查找资料)——研究实施(在教学中应用验证)——总结提高(提供经验和成果)。

收获即成果

微型课题研究目标定位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要求教师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会记录下来,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等。

二、微课题的界定

微课题源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关于微型课题的界定目前尚无定论。比较成熟的有两种:(一)“微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二)微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微课题”的中心词是“课题”。研究中不只是寻找问题的答案,还需要用到一些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只是要求“微”,相对简单,不追求方法自身的严密性,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它是一种平民化、草根化、大众化的研究样式。“微型课题”的关键词是“微型”。微型课题研究的是具体的小问题,但又不是一己的、个别的、即时解决的问题,而应能由点及面,推而广之,成为某一“类型”的问题。“微型”课题的核心词“微”字,它包括:

内容微: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

理论微:不需要有多高深的理论作支撑,也不需要多前卫的理论作铺垫,只要能把自己研究的话题说透就行,让人觉得很有道理即可。

成本微: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过程简、周期短。

观察微:教师要带着课题意识去细微观察生活,捕捉小而有价值的问题。研究中观察要敏锐、思考要细致,记录要详细,研究要深入,努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良策。

三、微课题研究的特点

1、小,即微小。研究的范围小、问题微、人员少、时间短、成本低。这是微型课题研究最显著的特点。

2、活,即灵活。首先,实施流程没有规划课题那么复杂。其次,组织形式上,可以单独,也可以合作研究。第三,选题灵活、自由,可以重复。可以说微课题人人都可以研究,

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

3、实,即实在。研究要重实践,讲实用。首先是选题“务实”,要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其次,过程“踏实”,要在教中研、研中教,不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再次,成果“真实”,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

4、短,即周期短。时间短的两至三周,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

5、平,即符合当地、当时教师的研究水平。微型课题对研究技术水平、理论水平要求不高,教师学得懂、做得会、用得上。

6、快,即见效快。研究周期短,问题解决快。

微课题强调从教育教学的“微”处着手研究,从“实”处收效。微课题看似“微不足道”,反过来就是“道足不微”。研究者真能“道足”,课题自然就“不微”。

四、微课题分类

(1)、独立式微课题。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独立选取的课题。

(2)、专题式微课题。根据课题参考指定的研究专题开展的微型课题。

(3)、子课题式微课题。指根据基础性立项课题分解出的子课题。

五、微课题预期成果:

研究成果报告和论文是微型课题的两种成果表现形式。研究成果中涵盖着教学日记、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作品、个案、谈话记录、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发表或交流的文章等各种资料。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参加工作第四个年头了,从来没有接触过课题,也从来不敢去接触,因为我一直感觉“课题”是个遥远的东西,不敢去触及。直至今年有同事跟我提起要一起研究一个课题,我才打破这种不敢去触及的思想,勇敢地去尝试一下。 我一直都觉得我是幸运儿!包括这次也是,因为当我想要去做课题,而又很茫然、不知如何下手的时候,分宜县教体局邀请了新余市教科所袁剑芳老师来到咱们分宜进行《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一堂讲座听下来,我真是受益匪浅。刚开始不知道“课题”是什么?听了讲座之后,我的思路变得清晰了,甚至在课堂中我就有了我要研究课题的大概思路了。 袁老师告诉我们:“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我才明白,原来在教学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以及由问题而发生的“惊异”)。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设计”)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过程中。“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课堂内外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之前我不知道如何去选题?选什么题?听了袁老师的讲座,我才明白,选题是如此重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选题:1、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的教学现象与问题。2、从工作中的问题、困难与缺点中去发掘课题。3、从教育改革的热点、重点问题中去发掘课题。4、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中去发掘课题。5、从对某教育现象进行调查而形成课题。

袁老师在讲解选题时给我们举了很多错误的课题题目例子,看到这些课题时,我当时还觉得这些题目不是挺好的嘛!听了袁老师的讲解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题目也是要咬文嚼字的。 接着袁老师给我们讲解如何填写课题申报书,其中,袁老师强调课题论证是整个课题申报书填写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对所选课题及课题研究的初步设想进行评价性研究的过程。 最后袁老师给我们介绍如何给课题结项。课题结项不容忽视,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包括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整理结项成果附件、填写结项报告书。 一堂讲座听下来,总觉得还没听够,因为我之前对课题是一点都不懂,现在听了袁老师如此用心、细心的讲解,我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构思,我会努力把我的第一份课题做好!

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霞光中心小学闫重信 霞光中心小学研究的《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研究》课题,是高台县地方课程研究的一个县级课题。下面由我向专家和全体教师,介绍有关课题的相关内容。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具有着生命性,生活性,生成性三大本质特征。随着地方课程《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的实施,学生的课余生活逐渐丰富。 1.学生自我评价不高。表现为学生心目中的校本课程不属于考试范畴,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都略逊于国家课程。 2.学校评价机制不完善不强。由于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学校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成了国家课程的附庸和补充,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甚至有些教师对学校课程的理解很不到位,。鉴于此,不完善的评价机制阻碍了校本课程的推行和实施。 3.对学校课程的认识冷淡。多年的教学环境中,学校课程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认识深处,国家课程才是正统,地方课程存在没有多大的意义,觉得学校课程开发是各浪费时间的过程,学校课程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在课程的实施中,妨碍了校本课程的推进,教育忽视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和学校的特色。针对这些课堂现状的考察与反思,给我们一种启示,校本课程评价研究是一种动 态的,注重目的性、实践性、探究性、操作性为一体的、生成的生本课程。 据此,我们提出了《义务教育学校学校课程评价研究》这一课题。通过研究,希望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加具有科学的体系,应该更多的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

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学校积极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校本课程评价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它凸显的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培养地域性,创新性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因此,它在具有其他课程的一般特点的基础上,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意义。 首先,它是以学校的自我评价为主。其次,由于校本课程是多样化课程,其课程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选修课,也可以是必修课;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活动课程。第三,学校进行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和提高,学校可以放下一切包袱,认真解剖分析,真正找出课程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完善提供依据。第四,由于校本课程是教师及其他人员充分参与的课程,因 此,课程内在的质量及实施的效果和教师息息相关。第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循环反复、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结合我们山区教育的特征,我们通过校委会集体研究,觉得采用如下方法较好: 1.采用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学习本课题研究计划的基础上,按分工制定相关研究计划,边实践边研究,直止完成研究任务。 2.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寻求校本课程的评价研究的途径。 3.采用经验总结法,总结和推广培养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经验。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 探索与研究 单位:承留二中 负责人和撰写人:周卫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教育处于转轨期,而初中生则处于人生的转折期。随着信息化大潮扑面而来,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问题日益增多,学生心理问题也较严重,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师生关系也不甚和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育手段也还陈旧,造成学生难教、教学被动的局面,特别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学习氛围。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性格、习惯、人格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起伏较大的阶段,因此,家校结合全方位教育孩子显得十分迫切。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形成的家长参与意识不强,家长角色的错位,流于形式的家校合作,导致家庭教育未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因此家长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与地位,以积极的心态适应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研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的策略也十分必要。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三大支柱”之一,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调查证明,我国家庭教育明显滞后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些观念、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全国各地时常会出现一些青少年比较极端的犯罪行为,并且呈上升趋势,以沿海发达地区为多,说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存在有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多数与家庭有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证明:我国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在家长身上。当今世界各国对家校合作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都十分重视。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长的通力合作。近年来,美国为着重研究解决公立学校的危机问题,把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英国、德国、法国、芬兰和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将家校合作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长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综上所述,对于家长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其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搞好学校、家庭之间的有机结合,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家长学校是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的现实需求现代社会和家庭教育的迫切需要 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而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家长学校的建立对于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结合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现在尚处于无规划、无体系的阶段。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家长教育体系的研究》的子课题,《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了要抓住家长教育的课程建设核心,在课程理论体系、课程标准、内容规划、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行动研究,通过对家长学校课程建设体系研究和家长教育的实验,总结出成功的家长学校教育经验,广泛进行推广,构建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家长需要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以引导规范我国的家长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能力,从而振兴繁荣具有中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为了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化和综合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建构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趋势。 在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7月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均对学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作了明确决定和要求。特别《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要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进行调查、了解,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为此,我们应把以上各阶段的决定和要求作为最有力的研究背景,来弥补农村学校不能完整按通用教材实施美术教学和满足城市学校更为适合恰当的美术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在美术综合探索领域,尝试开发适应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美术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索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

创设良好的探究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尽量在学校原有基础上突出校本的课程特色,尤其在充分尊重学校师生的个性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上下工夫。使之更好地成为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更好地达到提高学校美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1、学校开发、实施美术校本课程的特色和独特性; 2、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和实践体系; 3、对其他兄弟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的指引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专家学者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有了一定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本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产生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多种多样的操作模式,它已成为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趋向。特别日、韩等东南亚国家都普遍开设了美术自主课程,其美术教育注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上传: 方肇飞更新时间:XX-9-3 17:26:04 中央电化教育馆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类别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 课题名称高中数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和应用 申请单位江西省新建二中 填表日期XX年1月6日 中央电化教育馆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1.课题来源、选题依据以及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课题来源 来源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信息技术化教育总课题。属于

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课题。 选题依据 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教育在网络平 台的实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这一新型教育方式下的一个重要尝试。 根据一部分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存在一部分学生的掉队,而在当今小班化还无法完全实现的条件下,这部分待优生的学习困难就可以通过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平台来解决,当然同时也表明本课题研究的学校资源的受众是大多以待优生为主,这是本课题选题的现实依据。同时在互联网到来的今天,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所拘泥于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么网络平台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通过教育多媒体在网络平台的发布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1. 本课题旨在对高中数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进行研究,最根本的目标 是通过这项研究,能够设计出一系列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网上微课堂,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实用的平台。 2. 3. 使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效果以及积极参与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最后将“答疑型”微课这种教学辅助模式进行推广。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主要研究内容 1. 2. 3. 4. 高中学生对于重点模块知识的学习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针对学情做深入分析并设计出制作微课的方案。对制作“答疑型”微课所需要的技术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培训。“答疑型”微课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反馈结果并做总结。 3.课题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研究 ——市级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将培养目标调整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实施生命教育符合课程改革总体发展目标,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国多年来由于对生命教育的意义缺乏认识,在学校进行生命教育一直不重视,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近年来交通事故、打架斗殴事件以及经常出现的各种自杀事件不断暴露着现代人对生命的漠视……这些都给我们的生命教育带来许多反思。教育应该如何正视生命、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显得非常紧迫。学生意识的淡薄与缺乏已成为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不安全的主要问题与症结所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生命教育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我校是创办14年的新校,地处城区,家长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较多,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父母的照顾,行为习惯不规范,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而对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学会生存的教育,但在操作中我们感到活动的形式总体上还是比较零星、系统性不强,效果难以深化和持续。那么,如何深化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之际,结合新理念,以德育实践活动为主渠道,将生命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可能会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德育课题研讨新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发现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微型课题研究培训讲座

微型课题研究培训讲座 主讲人:孔美琴 记得苏霍姆林期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多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我非常愿意成为老师们踏上这条幸福之路的引路人,做一片微不足道的绿叶,托起一朵又一朵灿烂的鲜花。 我校学校科研的切入口就是微型课题的研究。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讲一讲微型课题研究的一些方法。就我个人而言,并不是科研专家,这些方法也不是很成熟,我是带着一种科研的态度,跟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微型课题的定义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围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 就其性质而言,是群众性的、大众化的教育科学研究。 二、微型课题的特点 (一)小即研究的问题小。 微型课题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和疑难,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授课导人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等。 “小”还表现在研究的规模上,微型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时间短,因而规模小、投资少。 “小”是微型课题研究最显著的特点。 (二)活,即灵活。 首先,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相对简便,没有省市规划课题研究那么复杂。 其次,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单独研究,也可以合作研究。 第三,微型课题可以重复研究,不同学校的教师或课题组可以同时或先后研究同一个问题。我们在组织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课题申报时间也没有作统一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发现问题了,并且考虑成熟的,随时可以申报;正在思考的问题甚至可以先研究后申报。微型课题研究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在兴趣中生根,在实践中开花,在过程中结果。 (三)实,即实在。 首先是选题“务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 其次,研究过程“踏实”,源自于实践中的问题还在实践中解决,微型课题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的活动。 再次,研究成果“真实”,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也不同于省、市规划课题,注重在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从表达形式上看,它不需要编写专著,也不一定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和专业论文。它可以是教学案例设计稿,听、评课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报告,沙龙材料。学生作品;还可以是音像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金山镇小学课题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力涌向城市经商、打工,其子女留在农村,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群体, 他们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我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我局接受了中央教科所牵头组织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为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庆明主席为组长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小组,并确定金山镇小学11所完小为研究基地,在基地校及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备了结题条件。现将我镇研究情况做一总结,报告如下。 一、当地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有300名,占在校生总数的12.5%。这些“留守儿童”绝大多数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少数被寄托在远亲近邻家,有的甚至独自支撑门户,与“留守老人”共同组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全镇“留守学生”中以隔代监护的居多占58.3%,托亲属监护的占26.5%,自我监护的占10.6%。这些“留守儿童”呈现出面广量大特点。在对留守儿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亲情缺乏、家庭教育不力、心理人格缺陷、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校、社会的管理也有许多地方没有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委托监护人职责不明。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大多数“留守学生”由祖辈或亲属照管,少数“留守学生”甚至无人照顾。而委托监护人往往不甚明确自

己的监管职责,把对“留守学生”的监管仅仅停留在生活照顾上,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学习辅导方面基本上是无力顾及,也难以顾及。 2、家庭关爱少、情感缺失。调查表明,80%以上打工的父母每年仅回家一次。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孩子”的关心偏少,造成留守在家的孩子因缺少亲人关爱而在他们的生活、学习、性格、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父母离开孩子时间越长,孩子年龄越小,造成“关爱缺乏”就越明显,在孩子人生中留下的阴影越深。 3.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由于一些“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基本无人照管,怕苦怕难,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我们在某中学(初中)调查的12名“留守学生”中,成绩偏下的就有9人,占75%之多。 4、人格有缺陷明显。一是性格较孤僻。“留守学生”平时与人交往较少,“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突出,孤独,离群,自我封闭。二是心理不健全,他们胆子较小,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上课时也不敢主动举手发言。三是乱花钱。“留守学生”的祖辈和父母大多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溺爱有加,造成其比较任性,花钱无计划。监护人对他们大多是百依百顺,给孩子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5、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未能有效整合。首先学校教育不能主动地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形成有效的整合,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不同步。其次,由于父母在外、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功能失调,家庭也无法承担好教育的责任,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学生”疏于管理。家庭教育成了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链上的一个薄弱环节。表现在家庭未能在课外取得较好的监管作用,也缺乏与学校的联系,故而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勾通。对于亲友监护者,他们则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安全和物质需求的满足,往往忽略了对被监护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要求。还有社会上的一些不良

校本研究课题

黄麓镇中心小学校本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课题主持人】:郑红梅 【研究时间】:2013年10月---2014年6月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课题主持人】:黄麓镇中心小学郑红梅 【研究时间】:2013年10月---2014年6月 【成果形式】: 1、调查报告 2、研究报告 3、研究文集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策略、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郑红梅职责:全面领导课题研究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分工:参与课题研究 一、问题提出 “互动”从狭义来讲,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里的“师生互动”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渗透,在课堂中出现了许多充满人性的课堂教学互动。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影响,也产生了很多无效或低效的“畸形互动”,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引起注意。 1.单一型互动 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但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时,可以让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身份出现。这样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可组成多种形式。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据有关调查发现,在87%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所占的时间仅为13.5%。而事实上,许多国外研究专家正把生生互动当作教学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它因素对学生学习的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八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八篇 篇一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https://www.360docs.net/doc/2e9193763.html,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课题研究讲座讲稿DOC

迷惘、收获、提升、思索 ——个人课题研究感悟与思考 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做为一名一线教师,课题研究和“能写会说”是我的两大软肋,我特别佩服能写会说的人,一直在努力成为这样的教师。从2006年开始,要求教师“人人进行课题研究”以来,我参加了国家级课题《应用尝试教学理论,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研究、区级课题《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小学数学低年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三项课题研究,参与这些课题研究,让我积淀了教育教学底蕴,丰富了对教学理念的认识,也让我能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课程改革尤如一列疾速行驶的列车,做为一名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我边学习边研究解决着工作中的困惑,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走出了迷惘和困惑,经历了思索和徘徊,提升了素养与能力,收获着成功与自信。今天,我以《迷惘、思索、提升、收获》为主题,与大家分享自己课题研究一路走来的感受和收获。 下面我将从以下四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1.逐渐走出课题研究的认识误区 2.课题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3.课题研究促进个人专业素养迅速提升 4.当下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 一、逐渐走出课题研究的认识误区

2006年刚开始研究课题时,觉得课题研究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把课题研究看得深不可测,觉得课题研究是教育专家做的事,象我们这样的草根老师备好课教好学生才是本职工作;在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总是用:“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能研究出新的水稻品种成为农业科学家,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象邱学华老师一样能研究形成自己的草根理论”,我自然也研究不出什么成果。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特别繁忙,如果再把课题研究当作一件事情来做,自然就增加了工作量,课题研究没有成果便成为了一种负担。从2009年开始研究《小学数学低年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这一课题,我对课题研究工作在认识上有了转变,认为:教学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对象,而课题研究为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持,课题研究已经如同教学工作一样成为我工作中的一部分。逐渐“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不但是一种工作方式,而且也是一种研究方式,教学工作中我将二者合二为一。 课题研究到底是什么?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源于科学教学中,在教学三年级科学第一课时《科学是……》时我告诉孩子们:科学不是只与科学家有关系,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生活中当我们遇到疑惑时,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无处不在。科学课给了我启示,原来课题研究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把这一过程总结出来,通过这种持续性的研究行为,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勤于发现和思考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经验总结。原来课题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如同我们给学生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 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

教师的小课题研究讲座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 日升小学 —程智男 课题研究工作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为了切实促进我校年轻教师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特邀请上饶市教研专家方建新零距离指导,专家深入浅出对课题研究作了方方面面的指导讲解。听完讲座后,我感受颇深,受益非浅! 通过《怎样做“课题”研究》的校本培训中,我了解了课题研究的选择和实施过程,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收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回顾; 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辨析;还要对主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所以课题的研究, 又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我对进行课题研究相关问题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课题与问题首先要明确课题与问题的区别,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深刻了解课题的含义。 二、“课题”的选题依据 课题”的选题依据主要有:学科、经验、兴趣、意义、可能性。选题必须具体明确。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 课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三、课题名称结构 1、题目表述应简明,尽可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出,需用具体明确的语句 来表达 2、分析选题的内涵与外延 3、明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目标、结果预期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有意识培养良好研讨习惯。研究方法的选择包括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资料应当体现真实性,典型性,充实性,特色性。要有针对性设计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表格。要有标准性地分类整理材料。 五、结题结题时一定要注意收集整理 本次课题研究培训,为我们今后申报课题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初步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选题的重要性,今后还将继续认真学习,相信会有丰厚的收获。

校本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材料

《高温天气下如何上好体育课》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高温天气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课题业务主持人:贺英敏 课题组成员:贺英敏丽英程博印武 一、课题的提出。 1、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求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地发展,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学校体育工作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只有重视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推进我校高温天气下上好体育课的需要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特别是进入六月以后,温度特别高,我校教学楼与办公楼成回字型,通风差,加上塑胶跑道的炙烤、校园绿化面积小等因素更加加剧了温度的提升。学生热、老师热,没有兴趣和激情去上体育课以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希望通过研究能解决这种情况,或者说至少去关注他,提

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3、学校安全学生安全的需求 随着天气温度的升高,中暑、流鼻血、头晕等现象频发。如果在上体育课中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发生,轻则给学生的健康带来影响、重则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去解决去研究。 (二)当前现状及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现状 随着天气温度升高,我校体育课出现了一下几种情况。一是,组织学生在阴凉处休息,这样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二是,让学生游戏,这样在班大班多场地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三是,冒着高温继续在太阳下正常上体育课,这样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大大增加了中暑、流鼻血、头晕等情况的发生。四是,老师根据不同情况随时改变教学容,这样有利也有弊,不利于学生系统的锻炼与学习。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科学化 尽管我校体育老师都注意和意识到高温天气下体育课比较难上这一问题,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和办法。但是没有形成科学性、系统性、文字性、理论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各年段项目的开设、质量要求上,还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校领导在课题结题会议上发言稿(精选3篇)

学校领导在课题结题会议上发言稿(精选3 篇) wtt帮大家整理的学校领导在课题结题会议上发言稿(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领导在课题结题会议上发言稿1 尊敬的教育局领导、鉴定组专家、黄督、各位老师: 下午好!在这炎炎夏日,我们在这里举行碎石初中县级研究课题《关于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研究》结题鉴定会议。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会议现场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代表学校对课题组各位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努力致以诚挚的谢意! 课题《关于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研究》与20xx 年11月由县教科所批准立项,20xx年1月正式开题。该课题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寻找适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实际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体系、培养一种能力、确立一种观念、形成一个思路、突出一个重点”,切实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学生的角色转换。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为

此,学校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尽力提供了研究所需的各种硬软件平台,给予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课题《关于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研究》今天顺利结题,这是课题组各位成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结果,更是局领导、各位专家、黄督长期引领、关注、指导和支持的结果。 今天的结题会议是对我校教科研成效的肯定,因为这是我校做的第一个课题,是零的突破;也是一种鞭策,将极大地振奋我们全体教师的科研热情,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辜负领导的厚望,把“科研强校”落到实处,全力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把碎石初中办成一所具有浓厚科研氛围的特色农村初中。同时,也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继续对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和帮助! 最后,请允许我再一次对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崇高的敬意!谢谢大家! 学校领导在课题结题会议上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同志们: 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灌云县板浦中学校长室和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来我校评点课题,指导研究和督促我校各项工作。 刚才,几位专家对我校今天五个市级课题的初始研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问题触及内涵,交流紧贴实质,建议中肯实在,评

实验小学校本研究课题

张骞实验学校校长校本研究课题 (2015— 2016 学年度) 课题名称:追求有效课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一 . 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构与实施的研究》课 题研究总方案为主线,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为了学校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基于学校研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 . 工作目标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 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使学校和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 . 校本教研的策略 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线索,以互动探讨、 自我反思为形式,立足在课改中进行课题研究。以校本教研带动全体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丰富教学成果,提高课堂教学常态质量。 四 . 校本教研的方式 (一)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通过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实现教育理 念引领自发自动的教育变革行为,建构起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新认知体系是教

师参与校本教研的首要条件。加强学习培训工作,制定学校培养培训工作意见、 校本培训计划。注重校本培训学习,通过认真组织阅读、摘抄读书笔记、撰写心 得体会等形式以期在教师理论引导、教学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上起到切实作用, 使教师养成读书的习惯。在这过程中,使教师产生内在的思考,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解读重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交互学习的机会,有效促进教师 观念的转变。 1.自读自悟 教师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研修内容和目标计划,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 自主反馈、自主检查、自主评价、自主调控、自主体验、自主完善的办法来提高 自己。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促进教师自主发挥和提高的主要方式。 2.集中学习 学校将继续组织教师集中学习,采取聘请专家讲座、观看课程改革音像资料、本校教师讲座等方式,并要求教师做好学习笔记。这是指导教师行为方式的有效途径。 3.请进走出 结合当前的教改热点和我校的教改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阔教师的眼 界。同时有重点、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或写学习心得,或上示范课,或做专题讲座,或报教改提案,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达到一人学习人人受益的效果。 (二)、规范制度,引领教师发展 重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开放、动态的校本教研制度,并纳入新生成的教学 常规,能有效地引领推动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快速发展,进而给学校教学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教育规划课题结题报告doc

教育规划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一般规划课题结题报告格式 太原市教育科学一般规划课题结题报告格式:题目部分——标题、署名 正文部分—— 一、课题的提出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五、研究的成果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结尾部分——参考文献 附:佐证资料目录 篇二:做人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基于人生引领的中学德育实践建构研究”报告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总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思考—— 1、教育改革呼唤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课程的功能、结构、

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教育中关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品质,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提高国民素质,学校德育肩负着更为特殊的使命。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基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德育要求,肩负着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基石的重任。 2、德育现状要求推进德育工作实效 朱小蔓教授在《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一文中说:道德教育人为、表浅化、孤立、封闭化,道德课程知识化,单向灌输多,个体选择少;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魅力;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反思现行的学校德育,事实上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诸如德育目标的失衡、德育层次的倒置、德育模式的陈旧、家庭德育的缺位、社会道德的失范、注重道德判断而采取的单纯的说教、道德教育与健全人格的培养相脱节、未将个体的品德纳入到社会性体验中等等,都难辞其咎。综观学校德育的工作状况,德育最核心的问题还在于做人德育的缺失,我们的学校教育愈

怎样进行校本课题研究

教研活动资料 怎样进行校本课题研究 主讲人:贺亚鹏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研究 1、改善教育实践 2、加快教育理论建设 3、推动学校特色化、优质化、内涵式发展 4、促进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什么是校本课题研究 1、课题的概念及其类别 课题是需要依靠团队力量,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课题是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大家共同合作。当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严密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时,问题才称为课题。 从课题的类别: 从研究领域来分:理论研究课题、应用研究课题、政策研究课题; 从研究氛围的大小分:宏观研究课题、中观研究课题、微观研究课题。 2、课题研究及相关概念 课题研究就是依靠团队力量,按照科学研究的相关要求对问题进行探索的活动。科学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严密的方法,探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过程。科学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创新性、严密性、继承性。 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指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知过程。 教育科研分两类:教育理论研究;教育事实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研究的区别:教育研究是对完整的教育活动的全面探索和追问(具有社会性、复杂性、变化性、模糊性)。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教育事实进行客观、准确的探索,而不涉及信仰、情感、道德等问题。 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区别: (1)范畴不同。 (2)目的不同。 (3)思维路线不同。 (4)研究成果不同。 课题研究应把握三个关键词:创新;实践;应用 3、校本课题研究 (1)内涵: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以校为本的研究活动。基于学校,研究学校,为了学校。 ▲是一种研究方式。 ▲反思性的实践与专业发展的过程。 (2)特点: ▲小----问题小、队伍小、难度小 ▲活----灵活,自主性强(人人、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研究,可以重复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