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的折旧率 depreciation rate计算法

设备的折旧率 depreciation rate计算法
设备的折旧率 depreciation rate计算法

设备的折旧率depreciation rate计算法

固定资产每期(年、月)应计提折旧额与其原值之比的百分数。

按每项固定资产计算的折旧率称个别折旧率;按每类固定资产计算的折旧率称分类折旧率;按时间单位不同,又分为年折旧率和月折旧率。折旧率及折旧额的计算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快速折旧法和复利法等。

1、直线折旧法(straight-line depreciation method)按设备预计使用年限平均折旧的方法,又称平均年限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我国工业企业大都采用此法。

2、快速折旧法(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ethod)为加速资本投资的回收,把设备应计折旧额的大部分在使用初期各年内进行摊销而计提折旧的方法,此法又分年限总额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余额递减法等,下面介绍前两种:

(1)年限总额(和)法。根据折旧总额乘以递减系数确定折旧额。递减系数是以设备使用年限中的各年年数之和,即Sn=n(1+n)/2为分母,以尚可使用年限为分子来计算。例如,某设备的使用年限n为5年,则递减系数的分母为Sn=5(1+5)/2=15,第一年递减系数为5/15,第二年为4/15,……第五年为1/15。

(2)双倍余额递减法。按设备净值和直线折旧率的两倍来计提折旧的方法。年折旧额=设备净值*(1/折旧所限)*2。在设备折旧寿命的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折旧,即:年折旧额最后两年=(设备净值-净残值)*(1/2)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折旧率是根据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算出来的,没有一定的标准.

你说的这些机器设备,一般的折旧年限是10年,净残值率为3%,则折旧率为: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10=9.7%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0.8083%

税务上允许残在5%以内自己定,折上方法也有多种,其它同楼上

仓储设备及建筑物折旧费的计算

仓储设备及建筑物折旧费的计算 在实际生产过程巾。卸车设备可能同时还承担若装车作业的任务。在无异常变动的 青况下.同一个料场进出物流且是相同的.因此卸车费用可按50%什算。一‘ ’(8)仓锗费。原坦料存储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f按支付形态包括料场或仓库管理 人员的人工费、仓储设备及建筑物折旧费、仓储设备及建筑物维护费等。人工费、折旧 陇和维护费的统计核算方法与卸车费类似 (,)倒运费用。外购原姗料到货后,可能不直接进人厂内生产料场或仓库卸货,万是在租用的外部料场或仓库卸货。出现临时租用的情况主要原因,一是厂内生产料汤或仓库容积有限,而原姗料通常情况下是集中进货,容易造成瞬时满仓的情况,为了避免造成物流阻塞,必须及时硫导;二是为了冬季备料的偏要,提前大批且进货; 三是俐铁生产工艺前后规棋不均衡,炼铁炼钢工序产能迅速扩大,原滋料需求盆剧首,而前部的原姗料供给能力没有随之扩充,造成前窄后宽的现象,成为生产组织的板颐。 外部料场或仓库的出租方承担物料的储存、装卸和向厂内例运的一体化服务,一般61采用包干价,按例运f结算.不再单独区分储存费、装卸费和运抽费。侧运费的计算公式是倒运t乘以包干价格。’ (10》存储物资的损失。钥铁企业原擞料在存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两类损失。一是址的损失,原因是大宗原嫩料多阵天堆放,容易受风吹、雨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造友存货的数盆减少;二是质的损失,有些原招料在储运过程中发生报失,如烧结 、冶金焦等原料由于装卸、堆垛操作不规范或移动次数过多.容易造成指数上下降。无论是量的损失扩还是质的损失,会计系统都未予以明确反映‘大宗原燃料的性质 定了不可能将库存物资再次过磅,,‘库存里只能靠估算,发生的质损也不可能精确计一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

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 电子计算机4-10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6.工业窑炉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设备工具18-22年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二、专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 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年 输电线路30-35年 配电线路14-16年 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 核能发电设备20-25年 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 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年17.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7-15年18.造船工业专用设备15-22年 19.核工业专用设备20-25年 20.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 自来水15-25年 燃气16-25年

三、房屋、建筑物部分折旧年限21.房屋 生产用房30-40年 受腐蚀生产用房20-25年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10-15年 非生产用房35-45年 简易房8-10年 22.建筑物 水电站大坝45-55年 其他建筑物15-25年 商业流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一、通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电子计算机4-10年 空调器、空气压缩机、电气设备10-15年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传真机、电传机、移动无线电话5-10年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 音响、录(摄)像机10-15年 二、专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营业柜台、货架3-6年 2.加工设备10-15年 3.油池、油罐4-14年 4.制冷设备10-15年 5.粮油原料整理筛选设备6-10年 6.小火车6-12年 7.烘干设备6-10年 8.酱油、醋、酱、腌菜腐蚀性严重的 设备和废旧物资加工设备4-8年 9.库(厂)内铁路专用线10-14年10.地磅7-12年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超全)

财务指标计算公司公式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 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四、营运能力分析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 =0.3298(元/件)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

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例1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86400(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农残回收率计算

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有机磷类 国标: 假设取5PPM某农药0.5毫升加入到10克蔬菜样品中,则其每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无损失,100%回收的话,其10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浓度为X=(5×0.5)/10=0.25PPM 当将上述蔬菜样品经过前处理后,进行进样分析,其浓度结果按照公式: ρ(标样质量浓度)×V1(提取液体积)×V3(定容体积)×V4(标样进样体积)×A1(样品峰面积)W(含量)= m(样品质量)×V2(分取体积)×V5(样品进样体积)×A(标准样品峰面积) 因此,通过假设可知,V1(提取液体积)和V2(分取体积)应该一样均为100毫升二氯甲烷,因为有机磷农药前处理未进行分取,是100%浓缩的。注ρ=5PPM。 所以,ρ×100×2×1×A1 ρ×A1 W(含量)= = 10×100×1×A 5A W(含量)ρA1 回收率= ×100% = X X×5A 农业部行标: 假设取5PPM某农药0.5毫升加入到25克蔬菜样品中,则其每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无损失,100%回收的话,其25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浓度为X=(5×0.5)/25=0.1PPM 当将上述蔬菜样品经过前处理后,进行进样分析,其浓度结果按照公式: ρ(标样质量浓度)×V1(提取液体积)×V3(定容体积)×V4(标样进样体积)×A1(样品峰面积)W(含量)= m(样品质量)×V2(分取体积)×V5(样品进样体积)×A(标准样品峰面积) ρ×50×5×1×A1 ρ×A1 W(含量)= = 25×10×1×A A W(含量)ρA1 回收率= ×100% = X X×A

菊酯类 国标: 假设取5PPM某农药0.5毫升加入到20克蔬菜样品中,则其每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无损失,100%回收的话,其20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浓度为X=(5×0.5)/20=0.125PPM 当将上述蔬菜样品经过前处理后,进行进样分析,其浓度结果按照公式: ρ(标样质量浓度)×V1(提取液体积)×V3(定容体积)×V4(标样进样体积)×A1(样品峰面积)W(含量)= m(样品质量)×V2(分取体积)×V5(样品进样体积)×A(标准样品峰面积) 因此,通过假设可知,V1(提取液体积)为30毫升正己烷加30毫升丙酮,总计为60毫升。V2(分取体积)为3毫升过柱体积。注ρ=5PPM。 所以,ρ×60×1×1×A1 ρ×A1 W(含量)= = 20×3×1×A A W(含量)ρA1 回收率= ×100% = X X×A 农业部行标: 同有机磷计算方法。 注:以上W(含量)即为准确测量的蔬菜样品农药残留浓度,单位为PPM或mg/kg ,若换算成μg/kg 则需要乘以1000。

固定资产和临时设施的核算.doc

固定资产和临时设施的核算 目录 目录 一、知识必备 (一)核算重点 1.固定资产的概念 2.固定资产的计价 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4.临时设施 (二)核算科目 二、固定资产和临时设施核算示例 (一)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临时设施的核算 三、固定资产和临时设施核算常见原始凭证 一、知识必备 (一)核算重点 1.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等。它是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活动的重要物质资料。

2.固定资产的计价 (1)固定资产的计价基础 固定资产的计价基础有三种: 1、按原始成本计价 在原始成本计量下,固定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2、按重置成本计价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固定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按净值计价 在净值计量下,固定资产按照原始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计量。 (2)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应当按不同来源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 1、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4、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成本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发票账单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5、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

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

加标回收率 有空白加标回收和样品加标回收两种 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是实验室内经常用以自控的一种质量控制技术.对 于它的计算方法,给定了一个理论公式: 加标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X 100%. 理论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 加标量不能过大,一般为待测物含量的0.5?2.0倍,且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为好。加标后引起的浓度增量在方法测定上 限浓度C的0.4~0.6(C)之间为宜。对分光光度计来说,吸光度A在0.7以下,读数较为准确。 回收率计算结果不受加标体积影响的几种情况 F列情况下,均可以采用公式(2)计算加标回收率 (1) 样品分析过程中有蒸发或消解等可使溶液体积缩小的操作技术时,尽

管因加标而增大了试样体积,但样品经处理后重新定容并不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比如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分析水中的硝酸盐氮(GB7480287),样品及加标样品经水浴蒸干后,需要重新定容到50 mL再行测定。 ⑵样品分析过程中可以预先留出加标体积的项目,比如采用离子选择电 极法分析水中的氟化物(GB7484287),当样品取样量为35 mL、加标样取 5.0mL以内时,仍可定容在50 mL ,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3)当加标体积远小于试样体积时,可不考虑加标体积的影响?比如采用4- 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分析水中的挥发酚(GB7490287),加标体积若为 1.0 mL ,而取样体积为250 mL时,加标体积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理论公式约束条件的含义 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的含义便更加清晰:在计算加标试样浓度C2时,应尽可能减小标准溶液的取样体积V 0.只有这样,分别采用公式(3)和(4)的计算结果才会相等.由此可见,采用浓度值法计算加标回收率时,任意加大加标试样的体积,将会导致回收率测定结果偏低。 对加标量的规定: 1. 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质含量相等或相近,并注意对样品容积的 影响 2. 当样品中待测物质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的 低浓度范围;当样品中待测物含量小于方法检出限时,以检出限的量作 为待测物质的含量加标

如何计算设备的折旧及折旧年限

如何计算设备的折旧及折旧年限,用什么算法计算? 设备的折旧及折旧年限属于公司会计政策的范围,一旦制定,一般不得随意更改。 折旧方法可选用: 一、直线法 1、按年限折旧 2、按工作量折旧 二、加速折旧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 2、年数总和法 在实务中,用得最多的是按年限平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因为数据比较好取,算法也比较简单,不易引起争议。 折旧年限按税法规定年限,可以避免纳税调整。 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按10年计提折旧;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工具、家具、器具折旧年限为5年;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为3年。 0固定资产折旧的算法?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6-11-6 16:10 问题如上。 提问者:fangfang8106 - 五级 最佳答案 检举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年、月)折旧额都是相等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 折旧年限固定资产 月折旧额率=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可完工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平均年限法的一种演变。 计算公式如下: 每公里(每工作小时/每台班)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可行使公里(可工作小时/可工作台班) 月折旧额=每公里(每工作小时/每台班)折旧额×月实际行驶公里(月实际工作小时/可工作台班)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随着折旧的计提逐年减少,而折旧率不变,因此,各期计提的折旧额必然逐年减少。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月折旧率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当发现某期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小于该期剩余年限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时,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即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按剩余年限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为该项固定资产年初时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为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假设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这个分数因逐年递减,为一个变数。而作为计提折旧依据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净残值则各年相同,因此,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各年提取的折旧额必然逐年递减。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可折旧年数之和 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回收率

准备两份:一份待测样品A,一份加入一定量标准B,然后用加标测的结果减去理论值,回收率等于B-A/B*100% 4.6. 5. 回收率 4.6. 5.1. 在检测的样品中添加一定量的标准物质,测试添加进去的标准物质的回收率,可以衡量前处理或测试过程中的基体干扰、样品的交叉污染、样品损失、仪器性能等,故回收率试验一直是化学实验室质量控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4.6. 5.2. 进行回收率测试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样品应均匀性良好,目标测试物质具有一定的含量。 4.6. 5.3. 回收率测试时,称取上述选择的经预处理的样品两份,其中一份中加入目标测试物质,加入量是样品中目标测试物质量的50%-150%。两份样品同时经过前处理后,同时上机测试,计算回收率。 4.6. 5.4. 回收率=(V2c2-V1c1)×100%/V0c0 其中:c2:加标样品测试值,ug/mL V2:加标样品体积,mL c1:未加标样品测试值,ug/mL V1:未加标样品体积,mL c0:加入标准溶液的浓度,ug/mL V0:加入标准溶液体积,mL 本计算公式是基于加标样品和未加标样品的质量一致的前提,如两者不一致,则应折算为一致的质量。 4.6. 5.5. 回收率的范围一般控制为80%-120%,根据项目的不同,由实验室技术指导进行适当调整。回收率的测定结果记录在《回收率测定记录表》中。 4.6. 5. 6. 回收率测试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如果怀疑样品溶液基体对测试结果有影响,则可以直接在样品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测试此加标液的浓度,计算加标回收率,此时可以衡量溶液基体对测试有无影响。 以上摘自我们公司的程序文件中关于结果质量保证中关于加标回收率测定, 回收率试验它也叫加标回收,即在测定样品的同时,于同一样品的子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除以加入量,计算回收率。它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目的就是控制实验的准确度。加标回收衡量准确度,做平行样是用来衡量精密度的.这两个手段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上经常用到的措施. 测量方法确认技术分成以下几类。 (1)准确度试验(标准物质分析试验、回收率试验、不同方法的比对试验)。 (2)精密度试验(室内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协同试验、极差试验)。 (3)检出限的确定。 (4)测量范围试验。 (5)影响结果因素的系统评价。

机械设备单机核算办法

机械设备单机成本核算办法 1、目的 通过对单台机械或单套生产设备在施工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油料消耗、维修保养消耗等可变费用和折旧费、养路费、保险费等固定费用的计量、统计、核算、分析,发现机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解决问题,形成单机成本核算的动态管理,从而不断降低机械设备使用成本。 2、适用范围 施工机械: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路拌机、铣刨机等; 生产设备:沥青拌和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砼拌和设备; 运输设备:洒水车、油罐车、沥青洒布车、砼运输车等; 凡配备操作手或机长的设备,都要进行单机核算。 3、职责 3.1 公司机料管理部负责制定修改单机成本核算办法;检查、指导项目单机成本核算的实 施。汇总分析各类设备单机油耗,积累形成公司单机油耗定额。 3.2 项目机料部负责单机成本核算的实施,包括各种核算数据的统计、计算、分析。 3.3项目机料部负责制定各种消耗成本的考核细则。 4、工作流程 机械设备单机核算管理的基本流程:各项目机料部通过对设备消耗成本的日统计和月末核算分析,填报单机(生产设备单机)成本核算月报表。公司机料管理部负责汇总考核项目上报的单机(生产设备单机)成本核算月报表,形成公司单机核算汇总表。通过单机油耗分析积累,形成公司各种设备单机油耗定额,指导项目合理控制设备成本消耗。 5 规定和要求 5.1 单机成本核算的内容 5.1.1 固定费用 包括:1.月折旧费(月使用费);2.保险费(年保险费/12);3、审验费(年审费/12);4.劳保用品使用费 5.1.2 可变费用 包括:1.燃油费;2.润滑油费;3.维修费(含替换材料);4.保养费;5.工具用具费;6. 人员工资; 5.1.3 可变费用参照标准 可变费用的控制必须依据各种消耗的定额标准(该定额标准可以由项目实际测定获得,不同机况的设备标准消耗不同;也可参照新机出厂定额标准)进行成本核算。这部分是单机成本核算的控制要点和重点。 5.1.4 单机成本核算按两部分内容进行核算。一部分是机驾人员的人员工资核算,将工资收 入与设备可变费用支出挂钩,主要目的控制和降低可变费用;另一部分是机械设备本身的单机成本核算,目的是通过对各项消耗费用的统计、累计分析,发现机械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5.2 单机成本核算的方法 5.2.1计算依据 5.2.1.1固定费用按公司相关规定标准计算; 5.2.1.2台班燃润油消耗依据实际消耗与实测额定油耗的比较; 5.2.1.3维修费包括替换材料费和加工工时费; 5.2.1.4 实际进行保养花费与设备额定保养周期平均台班保养费进行比较;假设:某台压路

机器折旧率计算

机器折旧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新所得税法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二、折旧计算 1、机械设备折旧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 2、折旧公式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例如:机械设备原值5万 年折旧额=50000*(1-5%)/10=4750元 月折旧额=4750/12=元 附加知识: 通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 10━14年 2.动力设备 11━18年

3.传导设备 15━28年 4.动输设备 8━14年 5.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 8━12年 电子计算机 4━10年 空调器、空气压缩机、电气设备 10━15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 7━12年 1使用年限法亦称直线法 是指按预计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若以时间为横坐标,金额为纵坐标,累计折旧额在图形上呈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所以称它为“直线法”。 2、工作量法是指按规定的总工作量(总工作小时、总工作台班、总行驶里程数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应用于某些价值很大,但又不经常使用或生产变化大,磨损又不均匀的生产专用设备和运输设备等的折旧计算。根据设备的用途和特点又可以分别按工作时间、工作台班或行驶里程等不同的方法计算折旧。 3、加速折旧法 (1)使用年限数字总和法:亦称年限总数法或年数比例法,是指将应计折旧总额乘以剩余可用年数(包括计算当年)与可使用年数所有数字总和之比,作为某年的折旧费用额。

硫磺回收率计算公式

硫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1、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的计算方法(采用氮平衡法) 根据回收尾气组成分析数据可以计算得到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数据。 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计算公式如下: ηs =()%1002)09.78(1''''''22222?????????????+++++-S COS CS SO S H N S H S N C C C C C C C Q Q R 式中: ηs —— 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 %,取小数点后两位 R —— 总空气/总酸气(流量比,干基/干基) C H2S —— 酸气中H 2S 含量 %(V ),(干基) C 'N2、C 'H2S 、C 'SO2、C 'CS2、C 'S 、C 'COS —— 分别为回收尾气中相应组份的含 量 %,(干基) (1)用酸气流量和空气流量计算R : R= 式中: Q K ——总空气流量,m 3/h ,(湿基) Q S —— 酸气流量,m 3/h ,(湿基) Q N —— 保护氮气流量,m 3/h ,(干基) H K —— 空气中含水量,mol 分率 H S —— 酸气中含水量,mol 分率 H S = O W P P P + 式中: P W —— 酸气分离器温度下,酸气中水的分压 kPa P —— 酸气分离器的压力 kPa(g)

P O —— 大气压力 kPa H K =o d P P Φ? Φ=()d w d o w P t t P P -??--41067.6 式中: Φ—— 空气相对湿度,mol 分率 t d 、t w —— 空气的干球、湿球温度℃ P d 、P w —— 在空气干球、湿球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力,kPa (2)用气体组成计算R : 式中: C —— 酸气组成 C ’—— 尾气组成(干基) 下标分子式表示该组分,均以%(V )表示 41.96=2×(20.95+0.03) 干空气组成为N 2:78.09%,Ar :0.93%,O 2:20.95%,CO 2:0.03% 2、总硫回收率的计算方法(采用硫平衡法) 根据硫磺回收装置硫收率数据和烟囱尾气组成分析数据可计算得到总硫回收率数据。 总硫回收率计算公式如下: S H SO S H s s s S H s s s t W W C H Q C H Q 222294.05.0)1(349.1)1(349.1s ++--=ηηη 式中: ηs 、Q S 、H S 、C H2S ——同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计算 W SO2——烟囱尾气中SO 2排放量,kg/h W H2S ——烟囱尾气中H 2S 排放量, kg/h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残值率表88313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算方法 1、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2、已计提完折旧,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不必再进行折旧和其他处理; 3、国内企业残值率一般为5%,外资企业一般为10%,少计或者不计残值的应报税务机关批准。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A.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电子计算机4━10年;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6. 工业窑炉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设备工具18━22年;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

机5━8年 二、专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年;输电线路30━35年;配电线路14━16年;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核能发电设备20━25年 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 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 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 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 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年 17.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7━15年 18.造船工业专用设备15━22年 19.核工业专用设备20━25年 20.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自来水15━25年;燃气16━25年 三、房屋、建筑物部分折旧年限 21.房屋;生产用房30━40年;受腐蚀生产用房20━25年;受强腐蚀生产用房10━15年;非生产用房35━45年;简易房8━10年 22.建筑物;水电站大坝45━55年;其他建筑物15━25年 B.商业流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电子计算机4━10年;空调器、空气压缩机、电气设备10━15年;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传真机、电传机、移动无线电话5━10年;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音响、录(摄)像机10━15年 二、专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营业柜台、货架3━6年 2.加工设备10━15年 3.油池、油罐4━14年 4.制冷设备10━15年 5.粮油原料整理筛选设备6━10年 6.小火车6━12年 7.烘干设备6━10年 8.酱油、醋、酱、腌菜腐蚀性严重的;设备和废旧物资加工设备4━8年 9.库(厂)内铁路专用线10━14年 10.地磅7━12年 11.吊动机械设备8━14年 12.消防安全设备4━8年 13.其他经营用设备及器具15━20年 三、房屋、建筑物分类折旧年限

机器折旧率计算

机器折旧 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新所得税法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二、折旧计算 1、机械设备折旧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 2、折旧公式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例如:机械设备原值5万 年折旧额=50000*(1-5%)/10=4750元 月折旧额=4750/12=395.83元

附加知识: 通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 电子计算机4━10年 空调器、空气压缩机、电气设备10━15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1使用年限法亦称直线法 是指按预计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若以时间为横坐标,金额为纵坐标,累计折旧额在图形上呈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所以称它为“直线法”。 2、工作量法是指按规定的总工作量(总工作小时、总工作台班、总行驶里程数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应用于某些价值很大,但又不经常使用或生产变化大,磨损又不均匀的生产专用设备和运输设备等的折旧计

算。根据设备的用途和特点又可以分别按工作时间、工作台班或行驶里程等不同的方法计算折旧。 3、加速折旧法 (1)使用年限数字总和法:亦称年限总数法或年数比例法,是指将应计折旧总额乘以剩余可用年数(包括计算当年)与可使用年数所有数字总和之比,作为某年的折旧费用额。 (2)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根据各年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和双倍的不考虑残值的直线法折旧率计提各年折旧额。

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征求意见稿s

国家标准 《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〇六年四月

一、标准工作简况 1.前言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现有的资源、能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力几乎不可能继续满足传统“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下的未来1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那么只能继续削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阻碍我国进入真正现代化的速度。近年来我国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2005年7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意见》明确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即力争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建成大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农业)园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提出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为了建立起我国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和技术政策体系(例如标准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应该同时加强技术政策体系的研究,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本项目的研究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护环境的需要,是规范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市场的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是我们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利用率,妥善处理其中的有害物质,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据统计,我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在39个工业行业中,资产占全行业的比重最低,仅为2.6%,这既反映了该行业的发展比较滞后,同时也说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设备年折旧率怎么计算

设备折旧的计算方法,可举例说明。 答: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一般实务中采用的都是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资产原值*(1-经残值率)断旧年限 月折旧=年折旧/12 没有说有残值率,就可以视同无残值,看企业怎么规定的,一般设备的残值率都是3%或者5%,折旧年限为10年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的每期(年、月)折旧额都是相等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 月折旧额率=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月折旧率涸定资产原值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可完工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平均年限法的一种演变。 计算公式如下: 每公里(每工作小时/每台班)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可行使公里(可工作小 时/可工作台班) 月折旧额=每公里(每工作小时/每台班)折旧额湘实际行驶公里(月实际工作小时/ 可工作台班)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随 着折旧的计提逐年减少,而折旧率不变,因此,各期计提的折旧额必然逐年减少。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H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X100%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H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X月折旧率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当发现某期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小于该期剩余年限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时,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即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按剩余年限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 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为该项固定资产年初时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为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假设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 = N(N+1)/ 2。这个分数因逐年递减,为一个变数。而作为计提折旧依据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净残值则各年相同,因此,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各年提取的折旧额必然逐年递减。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可折旧年数之和 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X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 年折旧额/12

选矿常用计算公式

选矿常用计算公式 1、品位:一般用化学分析确定 α一原矿品位,β—精矿品位,θ—尾矿品位 2、产率: (1)用重量计算 γ精= Q K/ Q n*(100%) γ尾= Q n- Q k/ Q n*(100%) 式中:Q n、Q k分别为原矿和精矿重量(吨) (2)用品位计算 γ精=α-θ/β-θ*(100%) γ尾=1- γ精 (3)用回收率计算 γ精=α·ε/β*100% 式中:ε为回收率 3、选矿比: (1)用重量计算 K重= Q k/ Q n(倍) (2)用品位计算 K重=β-θ/α-θ(倍) 4、富矿比: I n=β/α(倍) 5、破碎比: I=D max/d min 式中:D max破碎前物料最大块直径(mm) d min破碎后物料最大块直径(mm)

6、单个矿块粒度计算: d=(a+b+c)/3 式中:a、b、c分别为块矿的长、宽、高尺寸7、筛分效率:(1)E1=β(α-θ)/α(β-θ)*100% (2)E2=C/(θ*α)*100% 式中:α、β、θ分别为给矿、筛下、筛上产物中小于筛孔尺寸粒级的百分含量,C为筛下产品重量 8、破碎机作业率: ?作=t实/t计*100% 式中:t实为破碎机实际开车小时数 t计为日历台数X台数X24小时(计开车小时数) 9、球磨机作业率:计算方法同破碎机作业率 10、球磨机台数能力: Q台= Q总/ t实(t/H) 式中:Q台为球磨机1小时处理原矿吨数 Q总为球磨机当班(或日、月、季、年等)处理原矿总吨数11、球磨机利用系数: ?系= Q台/V(t/H·m3) 式中:?系为球磨机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原矿量 V为球磨机有效容积(m3) 12、磨矿效率: q-200= Q台(γ溢-γ给)/V(t/H·m3) 式中:q-200为磨机单位时间单位容积磨出指定粒级的矿山重量γ溢为溢流中指定粒级含量的百分数

设备的折旧率 depreciation rate计算法

设备的折旧率depreciation rate计算法 固定资产每期(年、月)应计提折旧额与其原值之比的百分数。 按每项固定资产计算的折旧率称个别折旧率;按每类固定资产计算的折旧率称分类折旧率;按时间单位不同,又分为年折旧率和月折旧率。折旧率及折旧额的计算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快速折旧法和复利法等。 1、直线折旧法(straight-line depreciation method)按设备预计使用年限平均折旧的方法,又称平均年限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我国工业企业大都采用此法。 2、快速折旧法(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ethod)为加速资本投资的回收,把设备应计折旧额的大部分在使用初期各年内进行摊销而计提折旧的方法,此法又分年限总额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余额递减法等,下面介绍前两种: (1)年限总额(和)法。根据折旧总额乘以递减系数确定折旧额。递减系数是以设备使用年限中的各年年数之和,即Sn=n(1+n)/2为分母,以尚可使用年限为分子来计算。例如,某设备的使用年限n为5年,则递减系数的分母为Sn=5(1+5)/2=15,第一年递减系数为5/15,第二年为4/15,……第五年为1/15。 (2)双倍余额递减法。按设备净值和直线折旧率的两倍来计提折旧的方法。年折旧额=设备净值*(1/折旧所限)*2。在设备折旧寿命的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折旧,即:年折旧额最后两年=(设备净值-净残值)*(1/2)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折旧率是根据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算出来的,没有一定的标准. 你说的这些机器设备,一般的折旧年限是10年,净残值率为3%,则折旧率为: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10=9.7%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0.8083% 税务上允许残在5%以内自己定,折上方法也有多种,其它同楼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