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1、宗族称谓

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孙三代就分别把曹振铎、姬姓、虞舜称作曹氏家族的始祖。

太祖: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汉称文帝刘恒为太宗,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

子嗣、太宗、小宗: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宗子:大宗的嫡长子叫宗子。对大宗来讲,他是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

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支子。

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同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庶子。

别子: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

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嗣子:无子而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嗣子一经礼法认可,地位与亲子等同。古代礼法对嗣子问题,有明确的规定。一、必须是同姓。二、必须是同宗的支子。三、辈分必须相当。

公子:诸侯王(公)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公子。另外诸侯的女儿也可以称作公子。

考妣:父母又称为考妣。后多指已死的父母,即亡父亡母。


继父:生父死后,母亲再嫁之夫称为继父。

八母:八种身份

不同的母亲,即指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和乳母。

嫡母:妾的子女称父之正妻为嫡母。对于嫡母,服制是斩衰三年。

继母:父亲的后妻称为继母,对于继母,服制也是齐衰三年。


养母:过继儿子称收养他的母亲为养母。对养母服制是斩衰三年。

慈母:妾所生之子,其母死后,其父令别的妾抚育,此别妾就是此子的慈母。

嫁母:亲母因父亲死后再嫁,称作嫁母。为嫁母服齐衰杖期。

出母:被父亲休弃的生母称作出母。为出母服齐衰杖期。

庶母:父亲的妾称为庶母。士为庶母服缌麻。

乳母:父妾之中曾乳育己者称她为乳母。为乳母服缌麻。

九族:九族所指,说法不一。一说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己身、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即: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姊妹、儿子);母族三即:母之父 (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岳父、岳母。

2、亲属称谓


中国古代亲属称谓家谱总览
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具体称谓如下:

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

曾祖父(母):祖之父(母)。

祖父(母):父之父(母)。

父母:父,母。


己身:自己本代。

子:子。

孙:子之子。

曾孙:孙之子。

玄孙:曾孙之子。

来孙:玄孙之子。(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主立孙)

世父 (伯父) : 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 (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婶) :叔父之妻。

姑(姑母):父之姊妹。

姑父:姑之夫。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 :父之伯叔。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 :父之伯母、叔母。

从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 :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叔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 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妇:弟之妇。

从子(侄):兄弟之子。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从孙:兄弟之孙。


甥(外甥出):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 女之夫。

中表(姑表) :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从舅:母之从元弟。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妇:夫之弟妇。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妇与嫂的简称。

亲家:妻之父母与夫之父母之间的婚姻。具体地说,夫之父为姻,妻之父为婚。

娅,连襟(襟兄、襟弟):两乔两婿互称。




古今亲属称谓杂谈

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
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舍: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亡: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犬: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及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小: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六亲:六亲即六种亲属。对六亲的说法,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说指父子、兄弟、姊妹、甥舅、婚媾、姻亚。二说指父子、兄弟、夫妇。三说:指父母、兄弟、妻子。四说指父母、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五说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三弟之子、从父母亡子女之子。隶巍,指父、母、兄、弟、妻、子,是现代比较通行的说法,现代汉语中六类也泛指亲属。



古代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

古今妻子称谓:我们现在称男人的配偶为妻子。而从古至今,对妻子的称呼竟有近四十种之多。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

通称。

皇后:皇帝的妻子。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内掌柜的: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

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
“你太太来了”。

妻子:指的是妻子的儿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有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
称贤妻、爱妻。


老伴儿: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儿们、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媳妇儿: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

老婆:北方城乡的俗称,多用于口头语言。

老爱:因称老婆太俗语,称爱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方法叫老爱。

继室、续弦:妻殁再聚约。

家里、屋里人、做饭的:都是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女人: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或孩子他娘。贱内、贱媳:古人对妻子的谦称,


爱人:男女互称。

老马子、后头人:河南农村对妻子的称呼。

右客:湖北鄂西山区对妻子的一种称呼。

伙计、搭档:现代都市流行的对妻子的俗称。

参谋长、内务部长:现代人对能干持家贤惠妻子的尊称。

附: 旧时对妾的称呼有“侧侄”、“偏房”、“小星”、“如夫人”、“妇君”等。



古今对丈夫的称谓 我们对女子的配偶称作丈夫。此外对丈夫的称谓还有丈人、君、外子、官人、老公、爱人、当家的、前面人、掌柜的、外面人、郎君、老伴、老头子、那口子、男人、老爱、那位老板等。

古今对父母的称谓: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考妣等。
古今对夫妻的称谓:夫妻在古今有结发、鸳鸯、伉俪、配偶、伴侣、连理、秦晋、百年之好等。
“鸳鸯”:原指兄弟,我国古代曾把鸳鸯比作兄弟。鸳鸯本为同命鸟,双栖双宿,所以古人用它来比喻兄弟和睦友好。后用鸳鸯来比夫妇,始于唐人卢照邻。
“丈夫”小考:丈夫在古代并非指女子的配偶。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称为丈夫,这是一种古时礼仪。另外,古

代把人长八尺的魁梧男子称作丈夫。在春秋战国之交,“丈夫”的词义扩大了,不仅指成年的男子,而且还指男性的小孩甚至男婴。
“娘子”小谈:娘子是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爱称,在元代以前,称妻子为“娘子”是不对的。宋代之前,“娘子”专指未婚的少女,意同今天的姑娘。
到了唐代,唐玄宗后期好声色,宠杨贵妃,杨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与伦比, 宫中号称为“娘子”。这里的娘子,显然已不是指少女了,但也不能理解为是对妻子的称呼。
到了元代,社会上已普遍称呼已婚妇女为“娘子”。到了明代,一般习惯称少妇为“娘子”,而且带有娇爱的味道。
随著称妻为“娘子”的流行,一般妇女也就称为某娘了,如称接生婆为“老娘”。称巫婆为“师娘”,称男女关系不清的女人为“夫娘”,以及鄙称妇女为“婆娘”等等,通称她们为“娘们”。
什么叫“丈人” ,“丈人”现在通常指称岳父。但在古代“丈人”就不仅指岳父了。
一、“丈人”是对老者和前辈的尊称。
二、“丈人”指家长或主人。
三、“丈人”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
四、“丈人”'代表岳父。
“结发”的含义:我国古代,年少之时结为夫妻,称为结发。后因以“结发”为结婚,指原配夫妇。
“连襟”趣话:在我国民间,通称姐妹们的丈夫为“连襟”,“连襟”的来历与我国著名的诗人杜甫、洪迈有关。
较早在笔下出现这个词语的是杜甫。他晚年寓居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姓李的老头子,叙论起来,两家还是拐弯抹角的亲戚。两人很合得来,三天两头书信往来或一起聊天喝酒,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写了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回忆叙述结交经过,有一句是“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这只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它还没有后来的那种关系。
北宋末年,洪迈有个堂兄是石泉州的幕宾,不很得意,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写荐书推荐去京城供职,洪迈这位堂兄很感激,托洪迈替写了一份谢启,里面便有“襟袂相连”一句。而比洪迈还早一些的马永卿,在所著《懒真子》里提及,江北人呼友婿为“连袂”,也呼“连襟”,和洪迈写的谢启相对照,可见宋朝时,“连襟”这个称谓就已通行,并具有与现在相同的内容了。
岳父、岳母称呼的由来。古代帝王常临名山绝顶,设坛祭天地山川,晋封公侯百官,史称“封禅”。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封禅”泰山,中书令张项做“封禅”使。张把女婿郑镒由九品一下提成五品。后来玄宗问起郑镒的升迁事,郑镒支支吾吾,无言以

对。在旁边的黄幡绰讥笑他:“此乃泰山之力也。”玄宗才知张项徇私,很不高兴,不久把郑镒降回原九品。后来,人们知道此事,把妻父称“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称为“岳父”,同时,又把妻母称为“岳母”。
“东床”的缘来:东床指女婿。东晋时郗鉴让门人到王导家去物色女婿。门人回来说:“王家少年都不错,但听得消息时,一个个都装出矜持的样子,只有一个年轻人,袒腹东床,只顾吃东西,好像没听到我们说话一样。”郗鉴一听忙说:“这个人正是我要物色的好女婿!”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以后,人们就称女婿为“东床”。

3、礼俗称谓
等级称谓类
君:周代称诸侯为君。君在天子之下,大夫之上,指的是诸侯。秦统一天下后,称皇帝为君。君还是战国、秦汉时期贵族、功臣的封号。如齐国田文号盂尝君,魏以子无忌号信陵君,汉郦食其号广野君,刘敬号奉春君,君后来又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故父和夫也可称君。
臣:上古指男性奴隶。后来“君”与“臣”对举,臣包括因君外的任何人。后“臣”引申为对己的谦称。
士:商、西周、春秋时统治者的最低层及其成员。周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的统治区域,担任家的官职的通常是士,称为家臣。士大夫受过教育,有知识、有才能,因此,后来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在军事上、政治上、外交上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战国时代的士大体分为四类,一类为学士,如庄子、荀子等。一类为策士,如苏秦、张仪,即所谓纵横家。一类为方士或术士。最下的一类为食客,这类人有士之名,无士之实,多是贵族的鹰犬。
民:上古时把奴隶称作民。或称黎民、群黎、苗民、众人、庶人、庶民,通称庶民。臣与民在上方都是奴隶,但有区别:臣是柔顺驯服的奴隶,民是暴戾难以驾驭的奴隶。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甚至杀死。“工”、“奴”、“奚”、“臣”、“妾”等都是奴隶,小臣、仆侍、妾婢、阍人(看门人)、寺人(宦)等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奴隶,金工、车工等是从事工业生产的奴隶,大量的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
君子:古代对贵族男子的通称。又泛指有道德的人,君子常常和小人或野人对比。此外,妻称夫也叫君子。
百姓:古代对贵族的总称。商代的奴隶主是贵族,总称为“百姓”(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商王是贵族的最高代表,自称为“余一人”,周代仍有这种称号,战国以后,“百姓”为平民的通称,与“民”为同义词。
黎民:平民也称黎民,亦即“众

民”的意思。因“黎”通“骊”,黑色,“黎民”因黑发而名。
黔首: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商黑色,平时平民都用黑布包头,帮称“黔首”。
布衣:即“平民”,古代人富人穿丝,平民穿麻布,所以称“布衣”。
庶人:又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西周时庶人可作为被封赐的对象,其身份比奴隶高。春秋时,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的一般平民。

对自己的谦称类
鄙人: “鄙人”本意指发居于郊野之人。后古人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 不高,见识浅陋。
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臣”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后采也完全表示谦称。
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词。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小可:宋元间人自称谦词。
小生:旧时晚辈对尊长称自己的谦词。
小子:旧时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自称的谦词。
晚生:旧时父人对前辈称己的谦词。
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词。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不才:旧时男子自谦词。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不妄:旧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不妄意为无才能的意思。
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故自谦“不敏”。 晚生 后学 晚侍 年轻人在年长者面前的谦称。
在下:自称的谦词,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妾: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妾是旧时正妻之外的小妻、侧室、偏房,在家庭中地位极低,故妇女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奴、奴家: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奴即表示不自由,从人役使的仆役,故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有时男子亦以之为谦称。
未亡人:寡妇的自称。
孤、孤家、寡、寡人、朕:古代皇帝的自称。
不谷:古代诸侯的自称。


尊称类
父: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父”本义不是父亲,而是父系氏族社会中司火的长者,后成为对男子的尊称。大约至周代,“父”才成为父亲的别称。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甚至父亲对儿子说话,有时也以“公”相称,用来表示郑重或爱重。
子:古代尊称,男女皆可称之。学生对老师也称“子”。夫妻之间又互称“内子”和“外子”。
长者:古代尊称。指有德行受尊敬的人。
卿:古代尊称,古时使用较广,君称臣为“卿”,夫妻之间称“卿”或“卿卿”。
先生:古代尊称,多称师长、老人或有德行的人。
阁下:是旧时对一般人的尊称。常用于书信之中

。原意也是由于亲属同辈间互相见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阁下”,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
足下:在古代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足下意为“您”。
麾下:是对将帅的尊称。
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敢直口乎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原来也是对天子的尊称。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帝王的尊称,唐代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
令尊:旧时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令有善、美之意,故用为敬词。
尊公:亦称“尊大人”、“尊大君”。旧时称对方父亲的敬词。尊与卑相对,指地位或辈分高,故用敬词,如“尊翁”、“尊驾”。
令堂:旧时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令郎: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原称“令郎君”。
令嗣: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同“令郎”。
令子: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
令爱:并作“令嫒”。旧时称对方女儿的敬词。
令正:旧时称对方嫡妻的敬词。
令兄:旧时称对方之兄的敬词。
令弟:旧时称对方之弟的敬词。
令坦:旧时称对方大婿的敬词。
仁兄: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称。常用于书信。
贤兄: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称,贤指德才之众,故用为敬词。
仁弟:旧时对同辈中青年者的敬称。师长对学生,年长者对幼子亦常以之为称,表示爱重。
贤弟:贤弟意为“仁弟”,贤有德行好、才能出众之意,故习以为敬词

4、古代交友的称谓
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
刎颈之交:哪怕砍头也不变心的朋友,又称为“生死之交”。
莫逆之交:意谓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
杵臼之交:指交友不嫌贫贱,亦称为“杵臼交”。
车笠之交:不以贵贱而异,友谊深厚。
忘年之交: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认的朋友。
竹马之交:形容小儿时天真无邪,亲昵嬉戏之状
5、古代对媒人的称呼
媒人:撮合男女成婚的人,多为老年妇女充当。
月老:媒人之代称。
红娘:媒人之代称。取于元代杂剧《西厢记》中莺莺的婢女。
三姑六婆:指从事九种职业的女人。“三姑”即从事宗数活动的三种职业女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中“牙婆”指贩卖人口的贩子,“媒婆”指专门撮合婚姻的,“师婆”即区婆,“虔婆”指妓院的鸨母,“稳婆”指接生婆,“药婆”职业不详。

6、古代对老师的称呼

父、师傅:对老师的尊称。“师傅”原为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夫子:古代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尤其流行于旧时私塾。
师长:教师的尊称。
外傅:古代对教师的特称。
博士:经学教师称“博士”。至唐朝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算学”、“书学”博士之分。
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于宋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后世相沿。
讲师: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谓“讲师”。
助教:古代学官名。教师。西晋武帝咸宁四年设置,协助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代相沿设置。唐代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学等都设有助教。明、清两代,仅仅有国子监助教。为国子学(即后来的“国子监”)教师。
教渝:宋代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称谓,到元、明、清的县学照样设置。
教习:明朝人选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后,教师仍用其名。
经师:汉代以后历代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的教师称“经师”。
训导:明清时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渝,掌教育生员,其副职皆称“训导”。
先生:古时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的尊称。
老师:原为宋元时期“小学”教师的称谓。
服务员的古代称呼:古代服务员被称为店小二,这是因为自宋以来直到民初,老百姓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上学才有学名,一旦做官,就有官名,古代服务员为平常百姓,所以被称为店小二,而店老板自然是店老大了。

7、皇族称谓
皇帝:中国在公元前22重年,秦王羸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称“始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万岁:皇帝的代名词,一种说法认为在朝贺时对君主经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称;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华山后,由他开始用“万岁”自称,而相沿下来的。
天子:古代君王的尊称。夏、商、周代,天子的正号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称天子;在秦汉至清代,天子则指皇帝。所谓“天子”,意指君主君临天下,犹天之子。
皇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太上皇:帝王尊其父为太上皇;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并自称太上皇;天子之父参与国政,称太上皇帝。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皇太子: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清代自雍正以后不立皇太子。一般称预定继承君位的长子为“太子”。
贵嫔:妃嫔的称号。汉元帝时始置,原为妃嫔中之第一级。自魏晋至明均

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
昭仪:妃嫔的称号。三国魏文帝时始置,仅次于皇后,晋及南北朝多沿置。
才人:妃嫔的称号。始设于晋武帝,自南北朝至明多曾沿置,唐制,才人初为宫中之正五品,后计正四品。
贵妃:妃嫔的称号。南朝宋武帝时始置,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
七子:女官名,位在美人、良人下,在长使少使上。
良人:西汉妃嫔的称号。
美人:妃嫔的称号。
贵人:妃嫔的称号。东汉位次于皇后,清代贵人已降在妃嫔之下。
世子:帝王示诸侯的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太子,清代则封亲王的嫡长子为世子。
孺子:太子妃嫔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又古代贵族的妾也称孺子。
太孙:皇帝的长孙称太孙。历代王朝往往于太子殁后册立太孙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
公主:帝王之女的称号。始于战国,汉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长公主,后历代大致沿用。
翁主:汉代制度,诸王之女称翁主,即后世的郡主。
附马:皇帝的女婿称驸马,非实官。清代称“额驸”。
帝姬:古代对皇帝女公主、姊妹、姑母等的称呼。

8、官场称谓
中国历代主要官职称谓
宰相:我国封建社会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意为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长。
丞相:官名。长期以来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称,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太尉:官名。秦时的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汉初与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又与司徒、司空并为三公。后代沿置,但一般为加官而无实权,至明代废。
御史大夫:官名。秦朝时始设,其位相当于副丞相。
侍郎:官名。汉武帝时始置的郎官,是常侍皇帝左右的近臣。
郎中:官名。始设于秦,在宫闱中掌皇帝宿卫。自隋代,为各司的主官,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部员。
卿:古代高级官员或爵位的称谓。
三阊大夫:官名。战国时楚国的三阊大夫,以掌王族中势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事。
将军: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率军队,始有将军的称呼。后用于都督军事的武官。
大将军:官名。战国时始置,汉代沿置,掌统征战,是将军最高称号。
太师: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加官,仅示荣宠而无实职。太师还是辅导太子的官,称太子太师。
太傅: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名同太师。西汉时把辅导太子的官称为太子太傅。
司马:官名。西周时始设。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代司马为兵部尚书的别称。隋、唐以后,司马地位有所削减。
巡抚:官名。

始置于明太祖朱元璋,职能同于中央官员巡抚地方的“钦差大臣”。
总督:是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
都督:汉末始设。三国时都督为率兵打仗的将帅,魏晋以后,都督成了驻地的刺史,成了辖区的军政总首长。
提督:清朝官居要职。一种为提督学政,又称学政、学台,掌科举大权;一种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一个省的军务。
钦差大臣:明代由皇帝亲自派遣临时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称钦差大臣。
节度使:官名,武将统兵出战称总管,无事时镇守边地则称大都督。唐代,节度使权力不断增大,形成所谓“藩镇割据”。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讳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 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交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都尉:职位次于

将军的武官。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9、科举称谓
中国历代主要科举称谓
孝廉:汉代选拔官

吏的科目之一,为士大夫的主要途径。明清俗称举人为孝廉。
举主与门生: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剌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一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
贡士:古代向朝延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人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秀才: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采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为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P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控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负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解元: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人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
会元:科举制度中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
贡生:明、清府、州、县学的科举称谓知识
科举知识简介
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序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人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

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以上的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状元的产生,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 平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
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但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并非学位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汉代以后,博士开始在学官,担任教学工作,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 历学博士、卜博士等。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硕士:在我国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之人,但在古代史籍中不多见,大概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古代常用与硕士含义相似的“硕老”、“项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学士: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指有学问的人以及久入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为以久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代,学士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与朝政。其中的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作“内相”。到了宋朝,一经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生员

,凡已考选升人国子监肆业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10、年龄称谓
古代对特定年龄的称谓
婴儿:初生儿。
悼、龆龀:七岁。
总甬、垂譬:童年。
幼学:十岁。
束发:青少年。
童子:十五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破瓜:女子十六岁。
待年待字:女子待嫁的年龄。
弱冠之年: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壮三十岁。
不惑之年:强四十岁。
知命之年:艾五十岁。
花甲之年:耆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八十岁。
鲐背:九十岁。
朝颐之年:百岁老人:
皓首、自首:老年。
黄发:长寿老人。

11、名号称谓
古代中国人除了有名有字,还有号。在古代把号称得格外响亮是表示对人的客气和尊重。
自号:是古文人士大夫自命清高的超俗的表现,他们取自号以自慰,自号分以下几种:以人称身份自号,常用叟、老、子、翁等;以居处及用具为号,常用斋、庵、舍、庐等;以旨趣为号,如唐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以自勉自戒为号,如唐司空图自号知非子;以居地环境为号,如晋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以珍藏为号,如晋代王羲之自号宝晋斋;以专业为自号,明绝邦彦自号点易斋;以生辰年龄自号,宋代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二人;以形貌特征自号,明祝允明自号枝指生;以仰慕自号,宋代俞詹仰慕陶元亮就自号景陶斋;以文学意境自号,清代蒋坦自号名夕阳红半楼;以惊语自号,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人号:就是由他人对己的称呼,人号多用对他人的尊称。如对男子常称伯仲、公翁、子、父、甫等字。
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别号与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和青莲居士为李白的别号,东坡居士为苏轼的自号,抱扑子是葛洪的自号。
浑名、绰号:按照人的容貌、性格特点所取的别名叫浑名,又称绰号。如《水浒传》中,吴用绰号为“智多星”,宋江绰号为“及时雨”,史进绰号为“九纹龙”等。
雅号:雅为敬词,尊称他人之号叫雅号。询问别人的号,也可称“雅号为何”。
溢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的事迹行为和品德评定一个称号以褒善贬恶,这个称号就叫作“谥”或“谥号”。溢号是用一些固定的字来表达的,这些字具有特定的含义,用以表示对死者的贬斥哀怜和褒扬。如汉文帝,“文”表示“经天纬地”,这是褒扬。皇帝的谥号,一般由礼官仪上;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并以题庙室,这就叫庙号。庙号始于殷代,如太甲称太宗,武丁称高宗

。从汉朝起,每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其后的嗣君称太宗、世宗等。如汉代刘邦称高祖,汉文帝刘恒称太宗,汉武帝刘彻称世宗。但是,在汉代还不是每个皇上都有庙号,必须是生前“有功”或“有德”者才可以称“祖”,称“宗”,南北朝起,称“宗”已滥,从唐朝起,几乎无帝不“宗”了。
全号:古人在特别郑重严肃的场合称呼已死的皇帝时,往往在庙号划后连称谥号,这就叫全号。如汉文帝的全号为“太宗孝文皇帝”。汉武帝的刽号为“世宗孝武皇帝”。
尊号: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始于唐武白、中宗之世。尊号是臣下所上,而且可以上好几次,往往是阿谀奉承之词。有的皇帝死后仍被奉上尊号。如唐高宗李治死后七十余年,到唐玄宗天宝十载被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奉上的尊号,可以说是加长了谥号。
徽号:对皇帝和帝后表示尊崇褒美的称号,即“尊号”。如清太祖徽号为“覆育列国英明皇帝”。皇后、皇太后也有尊号,后来一般称为徽号,如以叶赫那拉氏为例,她的徽号最后共有“慈禧”等十六个字。
私谥:古人死后,由其亲友、门生、故吏所加的谥号,称私谥。有私谥的人,一般是有名的文人学者或隐士。如晋陶渊明死后,颜延年为他作谏,谥为。靖节徽士。私谥是由民间议定的,与朝廷颁赐的谥号不同。

12、中国一名的称谓
“中国”一名的由来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魏虏”北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