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术语【土鳖版】

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术语【土鳖版】
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术语【土鳖版】

阅读题答题术语

写在前面

懂原文,懂题干,懂表达。懂题干靠题干术语,懂表达需要专业的答题术语。命名为术语其实带有相当的功利性,更准确的角度来说,这类答题术语应该被叫做鉴赏文学作品的专业词汇。在浮躁喧嚣的今天,我们也赶一回时髦,叫做答题术语。

所谓答题术语,就是抛却内容不谈,在表达不同的内容时经常要用的组织答案的基本词汇。这一块可以从各类参考答案中总结提炼归纳得到。如此简单的归类,土鳖侥幸赶在别人之前先做了,故而,土鳖又冒充一次“答题术语创始人”。

阅读题答题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归纳概括题,靠提炼词句组织答案;另一种是含义作用题,从内容中心结构艺术性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靠提炼词句组织答案,抓好关键点、同类合并、分条表达即可,不需要用到答题术语。

内容中心结构艺术性,从这个维度组织答案就会用到高频术语,从原文提炼词句的注意词句的准确性和语句通顺即可。

下面将由答题术语创始人来揭露答题术语的用法……

蟑螂才尽

2012年11月2日授课目标

针对命题方向,展示组织答案的高频术语及使用方法

教会学生总结提炼与创新

高考阅读题命制方向一览表

制表:蟑螂才尽命题角度古诗词散文小说

观点对所写景象或史实的思考对所写内容的思考或反思故事反映了什么道理?

情感情景诗句中体现情感字里行间透露情感用词褒贬流露情感选材写景的作用选用的某件事的作用细节描写或情节的作用结构前后句或上下阙关系首尾或上下文联系首尾或上下文联系

艺术手法手法或炼字重点字词句作用重点字词句作用备注:艺术手法包括各类手法和炼字等,其实在具体考题中主要考查的是手法和炼字表达了什么内容,及其与中心的关系。

高考阅读题型一览表

考题方向具体呈现考察频次

手法+中心手法所体现内容与中心关系高

内容/意象+中心这段内容与中心关系高

结构+中心各个材料与中心关系中

纯内容该内容的含义及深层含义高

纯手法/炼字手法或炼字如何表现内容中

纯中心点出作者观点或情感中

纯人物形象从全文细节归纳人物形象中

纯结构结合内容谈结构上的特点低

趣味常识流派、意象、个别词语解释等低

高频答题术语一览表

内容

描述XX内容、描绘XX画面、渲染/营造XX氛围、交代XX事实/背景、运用XX手法、突出XX形象

文章会通过某种内容来表达情感或观点,通过哪些内容?无非是我们常见的人事物景。具体体现为内容、事实、场景、氛围、画面等。如果运用的是手法,要结合手法分析所表达的内容。

中心

表达了XX观点、抒发了XX情感、表达了XX心情、流露出XX情感、寄予了XX愿望、批评了XX现象、倡导XX行为、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中心有两种,观点或情感。具体的表达要根据内容来选择上面的组合。

结构

引出下文XXX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奠定全诗/文情感基调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XXX,引出下文XXX

为下文XXX做铺垫/埋下伏笔

呼应标题/开头/呼应前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结构的作用就是和上下文或者全文的联系。纵然这种联系是内容上的联系,但是从上下文的角度来界定,其确实需要被称作结构上的作用。

艺术性

形象生动,准确传神,鲜明深刻

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新颖别致,风趣幽默

委婉含蓄,引人深思

富于感染力,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想象的空间

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文化气息、历史气息、可读性、趣味性

富于音韵美、节奏美

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这些术语都是使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或者巧妙选材等艺术手段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在正确运用各类艺术手法时,其所起到的艺术效果是生动可感的、鲜明具体的。

答题术语讲究灵活的搭配,这种搭配的和谐程度体现着我们对内容把握的准确程度。

常见答题术语搭配表

制表:蟑螂才尽作用/词类艺术效果动词内容

1、陈述内容生动形象传神细致

描绘/写

渲染

使用

画面/场景/事件

氛围

手法

鲜明生动

巧妙

刻画

点明

奠定

形象/画面

时令/背景

情感基调

2、分析中心含蓄深沉强烈委婉突出凸显

形象/情感表达写出

抒发

观点/情感

情感

3、结构作用引出下文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奠定全诗/文情感基调

承上启下

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呼应标题/开头/呼应前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4、艺术性形象生动,准确传神

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新颖别致,风趣幽默

委婉含蓄,引人深思

富于感染力,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想象的空间

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文化气息、历史气息、可读性、趣味性富于音韵美、节奏美

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对本表格做一下解读。

首先,这种搭配是相对固定的。如此搭配既便于同学们记忆,又在这样的分类中涵盖了文章所有的对象:景物、场景、氛围、手法、事件、形象、观点、情感,几乎全部涵盖,确保了在答题过程中的实用性(掌握这些之前不需要再去广泛收集);

其次,这种搭配展示了一种总结的方法,相对灵活,便于同学们补充。有心的同学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必可至化境,写答案也会成为一种艺术;

第三,具体答题过程中不一定会用到这些术语,或者很少用全这四步,要学会根据题干要求灵活取舍;

第四,在死记硬背之后要忘记这些内容,具体答题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才算真正的灵活掌握。

常见情感逻辑一览表

制表:蟑螂才尽主基调产生原因情感基调所属主人公

负面

漂泊罢官闺怨

闺怨出征漂泊

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国家无道六朝兴废

相思别离官场失意

山河沦丧报国无门

于事无补借酒浇愁

孤独寂寞

幽怨思念

惆怅感伤

担忧感慨

愁苦苦闷

悲伤愤怒

无奈

游子迁客思妇

思妇征人游子

迁客骚人

迁客骚人

思妇迁客骚人

迁客骚人

思妇游子迁客骚人

中性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历史现象社会规律

人心冷漠社会浮躁

思念故土追思亲朋

决心渴望

思考感慨

反思批判

思念感激

将士迁客骚人

散文作者

散文作者

散文作者

正面山水田园菊丛竹院

山水田园融入自然

边塞征战仕途顺利

身处逆境壮志报国

恬淡闲适

愉悦喜爱

乐观自信

旷达豪迈

隐士迁客骚人

隐士迁客骚人

将军迁客骚人

将军迁客骚人

情感的表达在古诗词中属于必考内容,在散文小说中也会涉及到作者情感态度的问题,此处的总结几乎可以将常用的组合总结够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继续拓展。

至于观点类,则多源于对具体原文的归纳,其具体内容并无像情感态度这样的规律。

艺术手法类答题的具体内容,需要参考《常见修辞手法》和《常见表现手法》。

例题示范

【2010海淀一模】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8分)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①

叶梦得②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③。

注释:①八公山:淝水流经这里,在此曾发生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丞相谢安命其弟谢石、侄谢玄率兵应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②叶梦得:南宋词人,主战派。此词写于他被主和派排挤出朝期间。③桓筝:谢安(号东山)晚年被晋孝武帝疏远,一次陪帝饮酒时,其旧部桓伊弹筝助兴,唱《怨歌行》,谢安闻之流泪,武帝也面有愧色。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开头三句写词人登高远眺所见之景,暗含故都风景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

B.“想乌衣年少”一句中的“想”字所领起的七句,追忆了当年淝水之战的情景。

C.“沸浪骇奔鲸”一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谢家子弟所率东晋部队的夺人气势。

D.“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两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不再的慨叹。

②这首词结尾处用了谢安晚年的典故,这样写有哪些作用?(5分)

13.有词评家说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叶梦得的这首词颇具豪放之风,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如景物描写、人物形象刻画、情感抒发等),对这首词的豪放风格加以赏析。(200字左右) (10分)

参考答案

12.①C(3分)

②(5分)要点:诗人以谢安晚年被疏远自比(1分),表达了自己被冷落的寂寞与愤懑之情(1分),也寄予了自己为国效力的愿望(1分),集中体现了全词的主旨(1分),表达含蓄深沉令人回味(1分)。

【2012东城一模】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7分)

卜算子泊吴江夜见孤雁①

(元)萨都剌

明月丽长空,水净秋宵永。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

自离边塞路,偏耐江波静。西风鸣、宿梦魂单,霜落蒹葭冷。

注:①萨都剌被贬官南行途中所作。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A.“秋宵永”的“永”字浸润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因为夜不能寐,才感到秋夜格外漫长。

B.作者引用了曹操的诗句,既写出乌鹊向南飞去的景象,又体现与曹诗感情的共鸣。

C.“霜落蒹葭冷”一句,从时间和地点两个方面写出孤雁深夜栖息在蒹葭丛中的困境。

D.这首词意境开阔,借写孤雁寄托作者的情怀,体现了流畅朴实、清新委婉的风格。

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东城区:

13.(7分)

①(3分)B(从“悄无踪”和“但见孤鸿影”可知“乌鹊南飞”是作者的联想)

②(4分)

【答案要点】表达了作者在被贬南行途中的孤寂之感和对前途难卜的忧惧之情。

(一点2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