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湖建筑及景观设计亮点

沿湖建筑及景观设计亮点
沿湖建筑及景观设计亮点

沿湖区设计亮点

景观:(易卓景观设计公司)

1、入户花园的台高,提升了入户花园的景观景观效果,同时增加其私密性。

2、泡池周边的景观打造,泡池采用退台的跌级花园的形式,让泡池的景观面敞开,同时设计将花园和泡池通过合理的台阶等竖向交通连接起来,不再是以前的一个天井的形式,不再感到压抑。

3、整个景观(包括围墙)多采用石材和较为粗犷木质栅栏,以迎合乡村小镇的风格。

4、人工湖南岸绿植密度增大,每户庭院均是一个天然的氧吧,让人更好的亲近于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嚣,使人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

5、社区坐落于人工湖南岸,各户均可以凭栏赏湖,体会湖光山色的美好意境,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建筑:(江苏建筑设计院)

1、沿湖区别墅沿中心湖景南岸绵延展开,独享地块的最优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北面有开阔的水面,中部更有水体蜿蜒而过,水质优良,视野开阔,植被茂密。整个别墅区结合地块沿等高线错落布置,建筑完全与周边地形条件融为一体。别墅的排列以最大限度利用湖景资源和小区湖景为原则,其中最高档别墅临水布置。区别于小户型的组团式布局,本区别墅单体更为独立、院落更为开阔,强调每一栋别墅都坐拥湖光山色,彰显无可比拟的典雅和大气。

2、本区别墅把海水温泉的特色进一步演绎得淋漓尽致,不仅地下庭院设置温泉泡池,更结合地形在绿树清泉之间布置泡池,低檐、树影、水色、湖光,整个地块氤氲在温泉的浪漫风情之中。

3、建筑风格源于西班牙建筑的古朴、典雅气质和亲切、含蓄的感觉。建筑立面的精彩来自于经典的比例以及丰富的细节。设计中对立面的各种比例,对屋顶的坡度、檐口的装饰和开窗的比例等外观细节都作出了精心的处理。立面中对西班牙建筑元素的灵活运用,将地块的环境和人文因素反映在建筑中,使之成为富于创新的艺术作品。

4、户型的设计充分体现度假的特色,主要房间面向景观,更有量身定制的别致露台,将建筑和自然的距离瞬间拉近,一步即融入环绕的美景中。所有卧室均附带独立卫生间,每个居住者都可享受独有的私密和舒适。每户设置1-2个宽敞的室内车库,和1个室外访客车位。

5、地下室设置丰富多样的娱乐洗浴功能,每一栋均结合坡地开窗,实现自然采光通风,优化室内环境品质。

6、靠湖岸的楼座可从地下室直接出户到庭院,设有室内、室外泡池。地下层层高由原来的3.0米,提高到3.2米(A户型),3.3米,地上一层层高由原来的3.6米提高为3.9米,二层由原来的3.3米提高到3.9米,(局部还保留为3.3米)。利用户型外立面的变化,尽量使每个卧室都有向阳窗户。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规划专篇 一、基地现状 位于建邺区与鼓楼区交界处的xxxxxx,隶属建邺区兴隆街道,南临yyyyy,西靠wwwww。从应天大街高架俯视整个地块,破败的两三层平房和脏乱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地块内违建密布,通道狭窄,采光、通风问题严重,防火更是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居民区内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管理困难。目前地块已开始拆迁工作。 二、场地研究 本案为xxxx的一部分,距地铁二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仅900米,靠近南京最大120万平米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及白金级希尔顿大酒店,是南京新街口、龙江、河西CBD三重城市核心交集区位,是南京新江东中央活动区黄金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 本案由积贤街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北侧地块为A地块,南侧地块为B地块),A、B地块西临乐山路,东临华山路,南侧与应天大街以一地块相隔,北临集庆门大街。A地块占地64162㎡,B地块占地21704㎡,总占地面积85866㎡。 地块东侧为集贤雅苑产权调换房项目,共四栋高层住宅,两层商业。地块北侧为苏宁开发的高档商品房小区睿城。B地块西侧为小学

用地,根据现有材料综合分析可得,A地块的东侧和南侧以及B地块东北角商业价值最大,转角可设置集中商业,业态考虑为净菜场和小型百货超市。从长远来看,集庆门大街和乐山路具备一定商业潜力。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规划力图提供一个高品质、安居化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时尚、典雅的建筑群,提供多样化的住宅形式,并且最大限度的使起居室、卧室、观景阳台获得良好的日照,结合成本运用新技术,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极力营造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新概念居住家园。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住宅设计规范》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9、用地红线图

国外优秀建筑规划景观设计文本

b e a c h v i l l a g e a n d r e s i d e n c e s BUENA VENTURA

t h e n e w d e s t i n a t i o n o f P A N A M A 23

buenaventura introduction ......................................................................................................................... location ...................................................................................................................................................................... buenaventura overall master plan ....................................................................................................... buenaventura beach village residences..........................................................................................inspiration................................................................................................................................................................... :introduction 06-0708-0910-1118-1948-5122-2352-5962-6972-8124-25c o n t e n t s design team ........................................................................................................................................................ 94-95 16-1740-45analysis process .................................................................................................................................................planning a vision ..............................................................................................................................................illustrative masterplan ...................................................................................................................................phasing plan.........................................................................................................................................................central gardens ................................................................................................................................................kid’s pool & riverfront boardwalk .........................................................................................................residential arrival ..............................................................................................................................................main arrival & beach front restaurant .............................................................................................beach club.............................................................................................................................................................boutique shopping & dining plazas .................................................................................................architectural character ............................................................................................................................... :master planning and design :design team 28-374 12-1384-93 14-15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有成功的建筑设计,再好的景观设计也是一个没有实用性空壳,而没有与之融合的景观设计,再好的建筑设计也不能给人带来美的 享受,所以寻找各种途径,达到两者的完美融合则是当今乃至以后 的一个目标。下面是关于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的文章,一起 来看看! 一、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当代建筑设计不仅要完成自身主体设计,对环境、景观的理解和把握更应先于建筑设计。而目前的设计程序中景观设计往往滞后, 环境和景观被作为城市设计或者建筑设计的附属产品,导致城市中 景观形态的支离破碎。如果把场地的景观环境作为建筑设计的限制 性前提性条件,使建筑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因素,那设计就可以成 为有机的整体。就此而言,建筑设计是否应该树立景观规划为先的 设计观念,在建筑设计的始终,是否贯穿对景观的参照、理解、协 调与统一,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整体设计思想。广义上说,整体设计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是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狭义上,建筑整体设计思想是一个新概念,其特点是全面地考虑与建筑相关 的各个元素-外部环境、建筑构造技术装备等协同关系。城市中的建 筑不只是其本身构筑的主体,也是城市单元的一部分,从时间上说 它是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断面。因此,建筑设计应注重城市空间的整 体效果,考虑对所处地块有影响的城市景观要素,如面宽、轮廓线、相邻建筑造型等,不可因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而与景观相冲突,保持 建筑与景观的有机整合。 2.建筑完善景观环境的积极策略。建筑存在于环境之中,相对成为环境中的主角,它决定了环境的表情、控制着景观中的重音。建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广东商学院图书馆大楼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1、暨南大学是一所闻名海内外的侨校,暨大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中 心、教育中心和学习中心,应充分体现出暨大的历史传统,显现出它所承载的暨大精神和文化品质特征。创造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西方进步与东方文明,个性化与开放性相结合的侨校图书馆形象。 2、暨大图书馆作为暨大校园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应能充分体现校 区总体规划的意图,结合环境使其成为校区中轴线上的亮点,带动周边的建筑群,互成为一个整体,使校园中轴线得以加强和延续。 3、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应符合现代图书馆的先进模式,通过人性化的布 局,体现出开放平面下的共享与交流、高效与便捷;通过具有适应性和互换性的布局,体现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基础,体现出藏书、借阅和网络一体化的现代管理模式。 4、通过对阳光、空气、景观等自然要素的导入,同时结合通风、采光、 防晒等节能的措施,在生态的层面上创造出适宜于阅读的空间环境。 5、在设计中重视环境保护,对基地内的珍贵树种予以保护,尽量减少 对树种的砍伐。积极采取措施做到节能,并避免环境污染。 二、总平面设计: 1、图书馆用地位于暨大校园的南北中轴线上,并处于校园的中心位置, 北面、东面和西面是一组组学校教学办公建筑群,周边环境优美宁静,能充分显现出图书馆的静谥和恢宏的气势。本工程根据基地的特征,为了强调出其标志性的地位,把建筑总平面沿校园轴线呈工字形对称布局,东面和西面的平面根据基地内保留树种的位置作出局部退让。将主立面朝向南面的中心绿化广场展开。 2、建筑物沿南北向总长约117.10米,沿东西向总长约60米,总平面 呈工字形,主要功能用房沿南北向布置,公共交通部分和中庭位于工字形的中部,东西两侧形成两个开口天井。整个布局既能增大自然采光和通风面,又能避免过多的东西晒,并且有效地能尽可能多地保留基地内原有的珍贵树种。 3、本方案结合周围的环境特征,以及图书馆的功能要求,以平面分流 和立体分流的方式,综合安排各使用功能的流线和出入口。图书馆后勤服务流线和工作人员流线布置在图书馆北面首层入口,图书馆主入口设在二层的南面,读者由南面的大台阶拾级而上,部分读者人流可由大台阶旁的首层次入口进出。 4、以场地内东西两面两棵保留的树木为环境构成中心,以场地内现有 的树种为基础,结合铺地、草坪、小广场及水池,形成多层次的整体绿化空间,成为图书馆与校园中心绿化广场之间的延续和过渡。

现代建筑景观设计分析

现代建筑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建筑的舒适、美观的功能属性,亦对其生态人文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作为建筑思想和人文价值的最重要载体,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发重要。本文从现代建筑中的景观设计出发,论述了建筑与景观设计的关系与设计要求,并着重阐述了人文生态背景下的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的基本策略与原则。 关键词:建筑工程;景观设计;生态;融合 1前言 建筑工程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四大类。其中,景观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核心部分。所谓景观设计,就是美化自然景色,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建筑、雕塑、绿化诸要素综合进行组合的一种空间环境设计。建筑工程中的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体,讲究时间与空间的融合、历史与未来的融合,在设计过程中,要着眼于景观对于建筑的融合匹配度,要能够反映当下或特定要求的历史时代下的历史文化、城市特点和人类生活。 2建筑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建筑与景观设计密不可分,景观设计是建筑形式和结构类型的综合,建筑是景观的组成部分和决定结构。具体说来,建筑与景观的设计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建筑设计的思想须依托景观设计来强化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增加相应的景观设计元素,可以相得益彰,使得建筑设计在景观设计的共同作用下,更好地表达和强化出建筑设计的理念和风格。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增加具有地域特点的景观设计,可使建筑物的主体风貌更加形象地

表达出来。 2.2景观设计的内涵须依靠建筑设计来升华 从客观上来说,景观设计可有效地保护建筑物的风格,使得建筑物景观和周围的环境景观实现和谐统一。与此同时,一个良好的景观设计也离不开建筑设计自身的完善,景观设计须有建筑设计的融入,才会更富于人文情怀和历史价值,从而赋予景观以超越自身的意义。 2.3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 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景观设计,都无法游离在环境之外,必须发挥环境的整体性作用,以实现其有效地整合。自古以来,我国的建筑设计就强调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亭、台、楼、阁与花、鸟、鱼、池相映成趣;而到了现代的建筑设计,这一传统仍不啻为“设计圣经”,设计师须充分强调利用一定的景观元素(山体、水系、花木等),实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以保证两者的完美统一。从总体上来说,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影响,建筑是景观设计的组成要素和重要载体,而建筑的思想内涵,则需要依托于景观设计来充分表达。 3现代建筑中的景观设计研究 3.1现代建筑中景观设计要求 现代建筑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历史与未来的综合体,不仅要反应当下的生活、文化特点,更要符合城市和社会的发展方向。那么放眼于现代建筑设计,其景观设计就须遵循自然规律,将生态的理念渗透其中。这就要求景观设计者在设计时,必须要持有严谨的态度,掌握科学、了解生态,将形式美与视觉美结合在一起,共同融入到景观的设计当中。反之,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一旦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就算构思如何精巧创新,也是“美则美矣,全无灵魂”。一个好的景观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还要着重注意把环境中不美好的部分、有缺陷的地方,运用各种手法,

浅谈建筑和景观设计相统一

浅谈建筑和景观设计相统一 摘要:建筑和景观的统一是当前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无论是从建筑设计还是到景观设计,不能只片面地考虑单一因素,应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景观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建筑设计因素,才能真正达到建筑和景观的统一。 关键词:建筑景观统一 仅有优美的环境或者仅有别致的建筑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活氛围融于一体,才能营造理想的社区。建筑元素对细节的把握还应与景观因素相互融合,建筑的造型、色彩、立面、风格都应恰如其分地与景观相互呼应。当前形势下,建筑和景观的统一,是研究的热点。 一、建筑和景观统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尤其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的建筑外部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整天面对钢筋水泥的城市居民对这样的生活早已厌倦,他们渴望得到的是大自然的绿色。然而,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使他们这样的愿望遥不可及。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商针对客户回归自然的这一心理,开始加强对建筑外部环境的宣传,实现建筑与景观的统一。毫无疑问,“景观住宅”、“花园小区”等建筑与景观的结合体在我国各地大受欢迎。显而易见,当代人在选择住房时不仅关注建筑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关注所处社区的环境,人们渴望得到的是建筑与景观的统一体。 随着人们对景观的向往和追求,景观设计学在我国应运而生并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设计师们已经意识到仅仅是完美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已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只有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迎合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然而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景观设计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不容忽视。只有将景观设计融入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才是最有效最完美的设计方案。为了使建筑与景观相统一,相呼应,景观建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广泛应用于景观规划与设计。它将景观规划与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学及风景园林相融合,从而达到使建筑与景观相统一,相呼应的目的,同时提高了建筑使用的舒适性及整体的艺术性。它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为服务对象,关注人的使用,强调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关系及可持续发展,是广义的建筑学。 在景观建筑学作为指导的基础上,形成了将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三者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然而由于现代景观建筑学涉及专业面广,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全面覆盖,重此失彼的现象不可避免。当今建筑界,设计师们通常将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作为主线,而将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补充和陪衬。 二、建筑景观统一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探讨 张莉莉

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探讨张莉莉 发表时间:2019-01-02T14:46:32.8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作者:张莉莉[导读] 绿色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合理反映区域文化,其中也代表着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潮流,在促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绿色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合理反映区域文化,其中也代表着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潮流,在促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合理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有效突显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并将以人为本、坚持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设计的中心思想,彰显出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和谐共生的基本发展理念。 关键词:绿色建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用 1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含义 绿色建筑最初是停留于理论和教科书的构想阶段,后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近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尤其是近些年来,绿色建筑逐渐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设计,逐渐从理论的研究向着现实的推广发展。尤其是国家绿色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环境状况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地方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包括:气、水、土污染治理空间的部署等内容,高悬环保执法的利剑,倒逼约束性指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牵头研究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环境,比对国际发展经验和态势,提出一系列重大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并向国务院汇报。在这样的政治对环保的要求下,绿色建筑的发展逐渐提上日程,并且不断被各方面单位重视。绿色建筑的要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①注重节约能源,建筑内能源节约,可以减少能源的使用和消耗,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节能,节地、节省耗材等等,来减轻建筑对环境的压力。②加强绿色建筑和人之间的联系,绿色建筑的目标是供人类使用,所以加强绿色建筑与人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舒适程度、适应程度、实用性等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和问题。③绿色建筑的使用全过程,绿色建筑不仅仅需要在空间上关注其使用效果和空间美感,还要在时间上关注其使用寿命,从绿色建筑的设计规划,到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等的质量,工程建造的质量等方面都是需要规划和考虑的。另外,由于在很多住宅区修建绿色建筑,那么在修建过程中,对周围居民、周围环境的影响是需要单独研究的问题,不能打着绿色环保的口号和名头而对周围居民产生较大影响,所以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较少对周围居民的打扰,在保证周边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提升环境景观的美化度,以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2绿色建筑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忽略成本、生态环境安全 很多绿色建筑的园林景观设计过于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最终的效果,从生态环保以及造价上考虑不周。为追求建筑周围的绿化效果,设计人员设计各类树种,不仅增加了项目费用,也是对生态的一种破坏。 2.2 缺乏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色 目前,很多绿色建筑小区的环境设计理念几乎完全相同,各个景观规划和设计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降低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个性。另外,很多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中直接照搬一些国外的经典作品,导致区域整体的绿色建筑园林景观规划缺乏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色。在此种情况下,设计人员并没有对建筑所在区域的文化和环境进行合理研究,甚至忽略本土文化,也没有合理创新设计理念,最终降低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效果。 2.3 对绿色建筑概念模糊不清 在建筑设计中还存在绿色建筑概念模糊不清的倾向,很多设计师只单方面了解节能环保的概念,但不知从何处入手解决具体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绿色建筑尚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缺乏对绿色建筑的理论指导及实施细则;2)绿色环保的技术研发相对滞后,绿色产品推广不够,导致应用技术层面的断层,建筑师处于“无米下锅”的局面;3)缺乏相关学科评价计算方法和软件,很多问题缺乏量化指标和检测手段,导致只能凭经验和直观感受,缺乏依据。 3 绿色建筑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创新模式 3.1 场地景观规划对绿色建筑的塑造 场地景观规划在绿色建筑中的功能如下。1)可以改善小区的气候,降低街道中的风速。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可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保证空气的清洁。2)可以为绿色建筑提供更多的保护措施,例如在炎热的夏季,树荫可以抵挡阳光对建筑幕墙的破坏。为了与景观设计要求相贴合,人们应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环境因素。因此,在建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评估场地资源和潜力,尤其是水资源使用情况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应用潜力。3)在场地景观规划过程中,还需要合理规划和利用建筑周围的场地资源,确保绿色建筑和绿色景观的紧密结合。该过程主要通过绿色空间的拓宽,实现温度的持续降低,但这种现象的规律是非线性的,当某个特定的数值出现之后,温度的降低效果将会不再明显。一般来说,随着人与植被距离的增大,温度会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该距离的最大数值为400m。 3.2 节能技术与可持续景观结合 绿色建筑中包含一种高层生物气候性建筑,该种建筑可将周围的气候条件和节能技术相结合,与环境形成良好互动,实现能源消耗的有效降低。本文以排水系统建设为例,论述节能技术与可持续景观的具体结合措施。 1)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降低不透水地面的设计和使用,如机动车道路和路面铺砌范围,可有效减缓水流对排水管道的损坏程度,降低污水系统负荷。2)设计人员应尽可能保证雨水的清洁程度,以此来保护地下土层[2]。另外,为了提升绿色建筑的节能特性,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对雨水的收集和存储,便于植被灌溉、路面清洗等工作的开展,主要的规划设计方案如下。①渗透沟渠。将透水材料设计成管道,再插入到沟渠之中,并在沟渠中填满碎石。在雨季中,汇集的雨水将会通过透水性管道进入碎石层,之后再向四周的土壤继续渗透。还可以在碎石层外围铺设一层防渗膜,储存收集到的雨水,作为景观湖泊等的补水来源。②植被浅沟。在绿色建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可在地表沟渠中种植相应植被,当雨水在浅沟中汇聚时,可在沉淀、过滤、吸收等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将雨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以达到雨水净化、避免径流遭受污染等目的。

住宅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XXXXX规划 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总图设计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电气设计 第七章暖通设计 第八章消防及安全设计第九章建筑节能环保设计第十章智能化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项目概况 xxxxx 二、设计依据 1、业主方提供的资料 (1)《规划条件图》 (2)《规划要点通知书》 (3)现状地形图电子版 2、工程设计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5)《商业建筑设计规范》(JGJ 48—2014) (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6)(11)国家、湖南省、长沙市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法律法规 三、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XXX 四、气象地质条件及场地概况 XXXXX

五、设计理念 1、可持续性发展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绿色”及“低碳”,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在单体设计中体现城市及居住的“绿色”“低碳”特点。 2、以人为本,创造便利的交通、购物、居住生活、工作的社区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需求不断转变,打造便捷、舒适的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方向。 3、系统整合,实现城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深刻理解场地的特点及价值,充分挖掘整个辉煌国际项目资源的复合效应,使商业、居住、休闲娱乐有机融合,形成聚合效应。 4、建筑主体在满足后退城市沿街尺度,保证南北向日照间距的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在建筑之间不造成互相遮挡的现象,争取最大的日照时间,充分体现对住户生活质量的重视和设计人性化的一面,更进一步提高了小区的品位及级别。在景观创造方面,西侧两列住宅分别向西南、东南偏转角度,最大化利用江景,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小区景观。 第二章总图设计 一、设计原则 1、明确组团分区,科学组织流线,为项目分期实施提供可能性。

设计说明案例

莱茵苑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说明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护城河,通过形式丰富的驳岸处理手法将吧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化为独特的地理优势,将商业街区的建筑形式与沿河绿化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景观画面。 形式丰富——沿护城河250米的河岸处理分成多种类型。 下沉式的河边散步道——比地面标高低90㎝的河边散步道,夹于绿树成荫的两边,既是沿河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该街区独有的散步环境。 木制观景平台——结合地形将原本较为局促的空间扩大为观景平台,通过平台挑出低矮的驳岸,伸出水面,将商业空间融合到舒适的水面环境,不但解决了交通问题,同时也成为沿河风光带的一处亮点。 亲水码头——街区中心广场与河岸的交接处,设计了下沉的亲水码头,结合中心旱喷广场、下沉小广场及河边散步道,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形式,为人们创造了不同的空间感受。 特色景观链——通过狭长的地下光带贯穿整个商业街区,作为景观联系带,串联各个景观节点。设计时,青石板铺装中夹毛面玻璃,玻璃覆盖暗藏灯光的凹槽,局部还注入流动的水,这样的组合既形成了材质上的多种对比,又使整个商业街区内的“发光水系”与护城河的水系并列穿行,在夜晚结合音乐喷泉,无形之中为商业气氛注入了无限活力。 人文特色——再现扬州民俗风情为整个商业街区的文化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概念,运用具像的雕塑、生动的浮雕等景观元素来体现了扬州地方文化色彩,为整个商业街区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底蕴。情趣性雕塑主题:民间艺人、街头评书、市井再现等,让人们与这些栩栩如生的“扬州人”亲密接触,增加了商业街区的人情味和情趣性。 功能与景观紧密结稀?商业街区的设计充分考虑使用需求,结合景观设置了小型表演舞台、儿童活动空间、购物休憩空间等,将该街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场所。街区中心广场的设计,结合了水景幕墙为视觉焦点,同时也是小型舞台的背景,提供了市民多种娱乐活动的场所。同时在街区东侧较为开阔的地方,设置了以花坛堆砌的儿童滑梯、沙坑、趣味景墙、景观架等系列设施,为孩子们创造了活动场所。 人性化设计——绿色停车场的设置:机动车停车场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分街区两侧设置,保证整个商业街内的步行系统。且设计以绿色大乔木和低矮灌木围合停车场,将停车空间隐于绿色之中,保证了商业街的美观。

景观建筑学与景观设计

姓名:潘祥 学号: 2012311710 居住区庭园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居住区园林景观既构建了人们户外活动的空间,又绿化、净化、美化了居住空间,提高了环境质量.因此如何进行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是具有真正广泛意义和深厚内涵的,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探.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选择植物布置庭院形式

1、概述 提到庭院,在人们的脑海里会涌现出大片鲜花、草地的景象。目前,我国独居的花园虽还未普及,但正向着此趋势逐步发展。而现有的居家建筑都会有一些附属的延伸,可建成小庭院。如家住底楼有天井或院子。家住楼上有阳台或屋顶,都可视为小庭园的范畴。 而花园中的树木花草就像制氧机、净化器一样,能不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新鲜的氧气。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温度,改善周围小气候。在结束烦杂的工作后,美丽的小庭园给人以身心的愉悦,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近来,我也通过各种渠道看到了一些有关住宅型小庭院的资料。发现其中某些小庭院的设计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如植物种植种类较单一,通常只在区域的四壁种植些简单的垂直绿化,如常春藤、爬山虎、葡萄及相类似的攀援性植物。没有结合植物本身生理习性进行安排种植。如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杜鹃、茶花、等均喜酸性土壤,若庭园内土壤碱性太重的话,应考虑种在花盆内,这些植物更需要雨水的浇灌,而不是含有各种化学物质的自来水。再如还应根据植物对温度、光照的要求来选择适宜生长的阴性或阳性植物。除外,对于植物配置方法方面也表现出单调,能花心思,沿袭传统风格并发展、创新的较少,没有独特的设计创意。 只有事先充分思考后,再开始规划属于自己的那片小天地才能呈现出植物健壮生长,从而最佳的展示其优美、独特的总体观赏效果,形成迥异的四季佳景。同时也要明确庭园的使用功能,是供工作之余小坐、品茗休闲放松的场所,或是可专心致志欣赏的一幅风景,亦或是供儿童尽情嬉戏的乐园。植物的选择配置也将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发生变化。 2、庭园植物的选择 2.1植物的选择原则 目前,居住区一般人口集中,住房较拥挤,绿地缺乏,环境条件不佳,所以在居住区绿化中,除了要符合统一的风格外,还要充分选用具有以下特点的树种: 2.1.1适地适树 即选择生长健壮,便于管理的乡土树种,在居住区内,由于建筑环境的土质一般较差,宜选耐瘠薄,生长健壮,病虫害少,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这样可以保证树木生长茂盛,并具有地方特色。现今尽管出现了不少的驯化品种,但选择经过长期考验的乡土树种才是植物生长健壮、管养方便的根本。盲目引进外来树种是喜是祸难以预知。 作为居家庭园树,乡土树种当然是首选,它将会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生态美景。栽培管理容易,生长好,事半功倍之效。上海的乡土树种就有:银杏(Ginkgobiloba L.)、雪松(Cedrus deodara(Roxb.) G.Don)、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Sweet)、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龙柏(Sabinachinensis (L.) Antoine.‘Kaizuc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Ait.) Wild)、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e Desr)、垂丝海棠(Malushalliana (VOSS) Koehne)、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Ehrh.‘Pissardii’)、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L.)、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 var.awabuki (K.Koch) Zab.)、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f.) Wendl.)、苦楝

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性研究 王莹莹

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性研究王莹莹 发表时间:2019-12-05T15:18:22.887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13期作者:王莹莹[导读] 园林规划设计是将微观规划设计同宏观把握进行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工程,为了提高园林的整体观赏性。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70 摘要:当今经济迅速发展,人们不断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对精神需求也有更高的要求,而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景观建筑是其重要的体现之一,它通过优秀的景观建筑表现了当今时代人们高质量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与景观建筑完美结合,可以有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本文分析了园林规划中建造的前景的使用。 关键词:景观建筑;园林规划设计;亭台 园林规划设计是将微观规划设计同宏观把握进行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工程,为了提高园林的整体观赏性,景观建筑的应用是不容忽视的,将静态的景观建筑同动态的自然景观进行融合,给游客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感,在一动一静间,将园林规划设计整体的层次美与空间美完美地展现出来。 一、景观建筑的独特性及其规划设计特征 1.1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建筑 景观建筑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观赏小品,另一类是将观赏作用同实用性进行结合融为一体的景观建筑。观赏小品一般包括叠石盆景、喷泉、雕塑这一类的装饰物。通过作品本身所能展现的美感以激发人们在视觉感官上对于美的联想,将周围的环境凸显得更为和谐、美观。目前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人造景观中就数景观建筑小品,它集观赏及实用于一身,像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较为常见的亭、廊、架、椅这些,它们都是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建筑。当代的建筑小品不仅继承了之前对于园林规划设计的经验,还结合了现如今人们的生活需要以及现代审美意识,在传统的建筑模式上融入了现代的风格元素,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并且凭借着自身对于现代美感的认知将现代元素融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为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1.2园林景观建筑的规划设计特征 第一,在进行园林内部空间中的设置以及规划设计景观建筑的外貌时,必须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这一第一要素,在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注意园林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天气气候,这些都是重点考虑的范围;第二,在园林的空间布局当中设置景观建筑时,不仅要注意景观建筑与周围环境是否存在一致性,能否让景观建筑同自然环境进行完美的融合,还要兼顾提升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艺术表现。如同水墨画题诗一样,景观建筑为了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得更好,就必须做到如诗画融合一般,才能起到增强景观建筑在园林景观中的艺术感染力的作用,才能使游客触景生情,才能形成游客与园林情感上的共鸣。 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1严格遵循因地制宜 只有因地制宜地落实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证当地的发展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相契合,在全面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出影响园林建设的多个因素,比如建筑风格以及民俗习惯等。为保证园林规划设计迎合城市发展的需求,避免产生特殊情况,需要结合现有的资源适当的改变,结合着自然的特征,落实创新化的发展,由此便能符合现有事物的发展规律,稳步提升相关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充分结合气候条件 在园林景观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气候条件加以落实,通过明确气候状况,分析出植物所承受到的影响,选择能够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进行种植,由此实现两者的相互吻合,特别是南方以及北方地区不同的气候状况,还是应该选择合理的植物加以种植,由此完成基本的园林设计目标,收获更为卓越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成果。 2.3视本土植物为主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阶段,应该积极地落实经济预算管理措施,通过逐步的降低运算成本,选择符合本土适应性较强的植物,通过这样的选择方案,让植物的成活率稳步提升,同时也能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程度。园林景观中植物如果符合本土要求,则具有可靠的存活率,从而实现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打造出更为优质的园林建设成果。通过合理的选择本土植物,促使园林建设开发的成本得到有效节省,这可让园林建设的生态环保工作更可靠的运转。 2.4正视景观规划设计标准 景观规划设计应该符合一定的要求,按照既定的标准开展相应的工作。例如在居住区域,公共绿地应该依照实际的情况进行布局,设置合理化的中心绿地,将老年人和儿童群体看作关键点,根据他们实际的需要,有选择性地确定活动场地,可以设置带状或者是块状的公共绿地,使绿地面积达到30%以上。若是雨水花园以及透水铺装面积,都应该根据国家相关的评定标准严格执行。雨水花园的面积和水体面积之和需要占据到绿地面积的30%比重。 三、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性应用 3.1多方面理解绿色建筑概念,丰富植物造景的生态性随着生态环保理念在各行各业的生根发芽,有些人片面的认为绿色建筑的生态性仅仅是一种风口、泡沫,或者是为了它而使用某种先进技术,使得其中某一项指标符合绿色检测标准,而忽略了景观规划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多样性。从国外到国内,许多典型的绿色建筑都应用科学的设计措施,使得其能耗降到最低,而对于景观规划设计却要在节能的前提下主张运用植物相生相克、生态原理营造园林植物群落,强调植物群落功能和景观的统一性,从而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最大程度地实现生物多样性,通过植物群落整体季相、小块面的节奏变化、色彩变化,产生引人入胜的景观效果,使整个植物系统在内部生态结构、物质和能量流尽达到平衡,最终整个环境空间绿色植物的相称下,人们会更加容易相信甚至认可其绿色设计程度,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高其游赏价值,所以生态性景观规划不只是“设计仅技术”,更应该“规划重绿植”。 3.2对绿色建筑生态性技术的研究与选择

最新小区建筑设计方案说明.优选

XXX小区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背景: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住宅设计规范》、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河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二、工程概括: 概况本工程地块北至南湖西路,西至204国道,南至纬一路,东至经一路。地块内土地平整,总用地面积约261.8亩。 三、项目设计理念: 以创造现代、文明、自然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别具特色的单体设计全面提升生活层次,目的是创造出新颖、健康的建筑内外环境。考虑当地实际的消费模式及习惯,结合我们对住宅建筑发展潮流、趋势的研究与判断,总结确立了以下几条设计原则: 1、多样性 在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贯以现代简洁为主线的多样原则。小区品质体现文化多元性;住宅类型多样化;住宅层次多样化;小区功能多样化,包括围绕居住生活的娱乐、休闲、学习等的功能;环境设计多媒体化,包括建筑媒体、绿化媒体、音乐媒体、多媒体等。 2、开放性 现代的社区应该包括开放的内涵,体现在空间、功能等模块的设计上,另如:户外空间,道路的通向开放性的社区活动和人际交往,私人家庭的对外

接纳与交流。 从宏观上在设计中贯穿可持续发展原则,使小区环境生态得到最大的保护、利用。 3、时代性 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e生活〔宽带传输、电子商务、SOHO、VOD视频点播等〕不仅是一种时尚,且已上升为必需,小区内按照国标进行智能化配备,为此提供基础。 4、合理性 理性原则体现在对小区功能区块分析,路网的布置设计,对户型的精心调整,对造型时尚的分析和重新创作等诸多方面,对各项感性及理性指标综合进行量化的理解贯彻,有理性途径到达合理性目的。 5、安全性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红外线闯入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24小时电子巡更系统,利用先进的保卫系统,做到安全无误。 6、生态性 对自然条件的关注成为在设计中情趣与感性表现的基础。人类的外在环境已不再是过去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是一种复合人工生态系统。自然形态与建成形态之间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自然要素投入建筑,建筑构成景观的框架。而对自然条件的理解现在已经扩展到对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关注。结合本地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在设计阶段充分体现对小区建设生态性的关注尤为重要。 四、规划设计 1、规划指导思想 本项目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地块场地特征与地方文脉的独特品质使小区环境和房型能在较长时期保持实用性,最大限度满足小区业主日益增加的对居住品质提高的要求,创作优雅、生态和私密性的室内外空间,使该小区具有的空间、视觉和生态环境,为小区业主提供一个品质高尚、主题明确、环境雅致的良好居住空间,体现出新世纪充满社区归属感的生活风貌。为倡导健康品位的生活方式,小区遍布室内外健身设施、儿童游戏。设置休闲

住宅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规划总用地13498.84平方米(约合20.25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项目共分为三栋住宅楼,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本区环境品质、树立良好的区化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建设方提供1:1000地形图。 2、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3、唐河县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 4、唐河县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意见。 5、唐河县规划局规划定点图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 9、《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三、规划设计 (一)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地块格局呈不规则形状,外部城市道路通畅,星江路作为唐河县城的一条重要南北向干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本地块是同时位于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未来拱文路的打通,势必带来这个区域的繁华,本项目的实施将给这一片区带来新的商机和亮点。 (二)规划定位 考虑到该项目在未来城市环境中位置重要,处于多维的景观视角焦点之上,两排建筑平行排列,产生了一个面向城市的开放空间,而居住

区主要入口在该地块的东北角位置设置,公寓入口在该地块的西南角位置设置。小区南侧为商业步行街和沿街景观,和城市景观共同塑造有节奏变化的景观效果。 (三)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区域位置优越,项目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室内外空间。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居住户型和高效率高效益的商业空间,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基地概述: 本项目用地呈不规则,中间一条居民区间路将地块一分为二,目前2#、3#楼已经落成。北侧1#楼现为空地。 规划要求及要点 退后红线要求: 高层退后西侧星江路道路红线10米,裙房退8米;北侧高层退用地边界线14米,裙房退用地边界线6米;东侧退用地边界线9米。南侧保证1#楼日照间距。 设计要点: 通过本地块建设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形象,形成城市景观亮点。带动城市建设,为城市的居住建筑形态提供新的探索。 总体布局 2)道路系统 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以建筑为中心,小区内道路绕建筑环通为一个系统。同时在用地西侧和南侧与城市道路相临处设小区出入口,强调小区道路系统和道路及城市道路系统要有机衔接的前提下,为小区内部能够和谐又相对独立的进行管理和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块内依托小区出入口道路的布置,在小区内西侧、北侧为适应小汽车的日异增长布置生态停车位,以配合居住人员的使用。 四、建筑设计 (一)总图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