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论文

通信原理论文
通信原理论文

通信原理论文

通信系统:用以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现代通信系统主要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或在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机理来实现,前者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后者称为有线通信系统。当电磁波的波长达到光波范围时,这样的电信系统特称为光通信系统,其他电磁波范围的通信系统则称为电磁通信系统,简称为电信系统。由于光的导引媒体采用特制的玻璃纤维,因此有线光通信系统又称光纤通信系统。一般电磁波的导引媒体是导线,按其具体结构可分为电缆通信系统和明线通信系统;无线电信系统按其电磁波的波长则有微波通信系统与短波通信系统之分。另一方面,按照通信业务的不同,通信系统又可分为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传真通信系统和图像通信系统等。由于人们对通信的容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通信的业务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所以通信系统正迅速向着宽带化方向发展,而光纤通信系统将在通信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道通信专业术语)是信号的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缆等。无线信道有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以及各种散射信道等。如果我们把信道的范围扩大,它还可以包括有关的变换装置,比如: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馈线与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我们称这种扩大的信道为广义信道,而称前者为狭义信道。

首先进行信号调制,调制的目的为了减少在传输时的耗损,人们一般是先对传输信号进行特殊处理,然后再传递。把原始的待传信号托附到高频振荡的过程称为调制,调制技术主要用来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转换成特殊的模拟信号。载波通常是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高频正弦波。信号调制分以下几种:

双边带调幅(AM)信号调制: 属模拟信号的幅度调制的一种方法,基带信号调制后会在坐标轴Y轴两边分成两个部分,双边带调制会把原来的振幅利用算法分解成两个频率相对较高的部分,以便传输,接收端利用调制技术可以把信号解调为原始信号如果输入的基带信号没有直流分量,且是理想带通滤波,则得到的输出信号便是无载波分量的双边带信号,或称双边带抑制载波(DSB-SC)信号,简称DSB信号。单边带调制,是一种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电能和带宽的调幅技术。单边带调制与残留边带调制(VSB)有密切的关系。调幅技术输出的调制信号带宽为源信号的两倍。残留边带调制,残留边带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在载频附近必须具有互补对称性,它可以看作是对截止频率为的理想滤波器的进行“平滑”的结果,习惯上,称这种“平滑”为“滚降”。显然,由于“滚降”,滤波器截止频率特性的“陡度”变缓,实现难度降低,但滤波器的带宽变宽。在残留边带调制中,除了传送一个边带外,还保留了另外一个边带的一部分。对于具有低频及直流分量的调制信号,用滤波法实现单边带调制时所需要的过渡带无限陡的理想滤波器,在残留边带调制中已不再需要,这就避免了实现上的困难。

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对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取样技术,将模拟语音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特别是对于音频信号。PCM 对信号每秒钟取样8000 次;每次取样为8 个位,总共64 kbps。PCM主要经过3个过程:抽样、量化和编码。抽样过程将连续时间模拟信号变为离散时间、连续幅度的抽样信号,量化过程将抽样信号变为离散时间、离散幅度的数字信号,编码过程将量化后的信号编码成为一个二进制码组输出。

差分脉码调制:对模拟信号幅度抽样的差值进行量化编码的调制方式(抽样差值的含义请参见“增量调制”)。这种方式是用已经过去的抽样值来预测当前的抽样值,对它们的差值进行编码。差值编码可以提高编码频率,这种技术已应用于模拟信号的数字通信之中。对于有些信号(例如图像信号)由于信号的瞬时斜率比较大,很容易引起过载,因此,不能用简单增量调制进行编码,除此之外,这类信号也没有像话音信号那种音节特性,因而也不能采用像音节压扩那样的方法,只能采用瞬时压扩的方法。但瞬时压扩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对于这类瞬时斜率比较大的信号,通常采用一种综合了增量调制和脉冲编码调制两者特点的调制方法进行编码,这种编码方式被简称为脉码增量调制,或称差值脉码调制,用DPCM表示。

其中时分复用是把一个传输通道进行时间分割以传送若干话路的信息,把N个话路设备接到一条公共的通道上,按一定的次序轮流的给各个设备分配一段使用通道的时间。当轮到某个设备时,这个设备与通道接通,执行操作。与此同时,其它设备与通道的联系均被切断。待指定的使用时间间隔一到,则通过时分多路转换开关把通道联接到下一个要连接的设备上去。时分制通信也称时间分割通信,它是数字电话多路通信的主要方法,因而PCM通信常称为时分多路通信。

载波幅度是随着调制信号而变化的。其最简单的形式是,载波在二进制调制信号控制下通断,这种方式还可称作通-断键控或开关键控(OOK) 。

调制方法:用相乘器实现调制器。

解调方法:相干法,非相干法。

MASK,又称多进制数字调制法。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每个符号只能表示0和1(+1或-1)。但在许多实际的数字传输系统中却往往采用多进制的数字调制方式。与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相比,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具有如下两个特点:第一:在相同的信道码源调制中,每个符号可以携带log2M比特信息,因此,当信道频带受限时可以使信息传输率增加,提高了频带利用率。但由此付出的代价是增加信号功率和实现上的复杂性。第二,在相同的信息速率下,由于多进制方式的信道传输速率可以比二进制的低,因而多进制信号码源的持续时间要比二进制的宽。加宽码元宽度,就会增加信号码元的能量,也能减小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码间干扰的影响等。

二进制2ASK与四进制MASK调制性能的比较:

在相同的输出功率和信道噪声条件下,MASK的解调性能随信噪比恶化的速度比OOK要迅速得多。这说明MASK应用对SNR的要求比普通OOK要高。在相同的信道传输速率下M电平调制与二电平调制具有相同的信号带宽。即在符号速率相同的情况下,二者具有相同的功率谱。虽然,多电平MASK调制方式是一种高效率的传输方式,但由于它的抗噪声能力较差,尤其是抗衰落的能力不强,因而它一般只适宜在恒参信道下采用。

根据数字基带信号的两个电平使载波相位在两个不同的数值之间切换的一种相位调制方法。

产生PSK信号的两种方法:

1)、调相法:将基带数字信号(双极性)与载波信号直接相乘的方法:

2) 、选择法:用数字基带信号去对相位相差180度的两个载波进行选择。

两个载波相位通常相差180度,此时称为反向键控(PSK)。

解调方法:只能采用相干解调。

类型: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FSK--又称频移键控法

FSK是信息传输中使用得较早的一种调制方式,它的主要优点是: 实现起来较容易,抗噪声与抗衰减的性能较好。在中低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FSK就是用数字信号去调制载波的频率。

调制方法:2FSK可看作是两个不同载波频率的ASK以调信号之和。

解调方法:相干法和非相干法。

类型: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多进制移频键控(MFSK)。

译码方式:分组码与卷积码

分组码是一组固定长度的码组,可表示为(n , k),通常它用于前向纠错。在分组码中,监督位被加到信息位之后,形成新的码。在编码时,k个信息位被编为n位码组长度,而n-k个监督位的作用就是实现检错与纠错。当分组码的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时,这种分组码就称为线性分组码。与分组码不同,卷积码中编码后的n个码元不仅与当前段的k个信息有关,而且也与前面(N-1)段的信息有关,编码过程中相互关联的码元为nN个。因此,这N时间内的码元数目nN 通常被称为这种码的约束长度。卷积码的纠错能力随着N的增加而增大,在编码器复杂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卷段积码的性能优于分组码。另一点不同的是:分组码有严格的代数结构,但卷积码至今尚未找到如此严密的数学手段,把纠错性能与码的结构十分有规律地联系起来,目前大都采用计算机来搜索好码。

卷积码的译码方法可分为代数译码和概率译码两大类。代数译码方法完全基于它的代数结构,也就是利用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来译码,在代数译码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大数逻辑译码。概率译码比较常用的有两种,一种叫序列译码,另一种叫维特比译码法。虽然代数译码所要求的设备简单,运算量小,但其译码性能(误码)要比概率译码方法差许多。因此,目前在数字通信的前向纠错中广泛使用的是概率译码方法。

通信原理论文资料

通信原理论文 作者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阅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 2014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题目):通信原理 摘要通信信号调制类型的自动识别广泛应用于信号确认、干扰辨识、无线电侦听、电子对抗和信号监测等领域。本文首先对各种通信信号进行了理论分析, 在此基础上针对模拟调制信号和数字调制信号采用了基于决策论方法的调制方式识别算法.讨论了判决门限的选择并利用MATLA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在信噪比为10dB时庇对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的识别成功率均不低于99%本文的调制识别算法是基于决策论方法应该方法具有运算量小:弔识别效果好等优点。最后本文对模拟调制信号的瞬时频率、调幅系数和调频系数以及数字调制信号的瞬时频率和码元速率均做了理论分析与参数提取并且进行了计算机 仿真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1研究背景 (4) 1.2发展概况 (5)

1.3调制样式识别过程的框架结构 (7) 1.4本文特点与组织方向 (8) 2.1模拟通信信号 (9) 2.1.1调幅信号(AM (9) 2.1.2双边带信号(DSB) (10) 2.1.3单边带信号(SSB) (10) 2.2数字通信信号 (12) 2.2.1幅度键控调制(ASK) (12) 2.2.1.1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2-ASK) (12) 2.2.2相移键控调制(PSK) (13) 2.2.2.1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2-PSK) (13) 2.2.2.2M进制数字相位调制信号 (13) 2.2.3正交幅度调制信号(QAM) (14) 2.2.4频移键控信号(FSK) (14) 3.1引言 (15) 3.2模拟调制类型识别的特征参数 (15) 3.3模拟调制类型识别算法 (16)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1.1研究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环境日益复杂。通信信号在很宽的频带上采用了多种调制方式,同时这些信号的调制参数也不尽相同。对未知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可提供信号的结构、特性等有用信息,如何有效地识别和监视这些信号,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和参数估计是通信情报的重要内容,它是对敌方通信进行干扰、侦听的前提。如果能够提取出截获信号的调制方式,就可以更有效地集

基于柯肯达尔效应的空心球制备(哈工大传输原理课程论文)汇编

基于柯肯达尔效应的空心球制备 摘要:介孔空心结构纳米材料与实心纳米颗粒相比具有更低的密度、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多元的功能调节维度(光、电、热、磁等)和更灵活的应用方式。故有非常广泛的使用空间,而空心球制备方法有很多,本文结合传输原理传质部分内容以及柯肯达尔效应进行原理分析,应用举例以及改进方法等方面阐述。 关键词:空心球柯肯达尔效应扩散 1空心材料优点 介孔空心结构纳米材料与实心纳米颗粒相比具有更低的密度、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多元的功能调节维度(光、电、热、磁等)和更灵活的应用方式。如:中空结构的微/纳米催化剂可以有效增加其在催化反应中的活性位点数;通过改变微/纳米介孔空心结构的组分、形貌、尺寸、壳壁厚度、孔隙率、孔的位置和孔内壁的特性等因素可以实现对其光、热、电、磁和催化等物化性能的调节;将难溶的功能活性成分担载在介孔空心的微/纳米结构的孔隙中,可以提高难溶物质的溶解度;将特异性药物担载在介孔空心微/纳米结构的孔隙中,为药物的缓释和可控释放提供了可能;将介孔空心微/纳米结构作为“纳米反应器”利用其量子限域效应和特殊的反应微环境,能得到特殊的反应结果。因此,具有介孔空心结构的纳米粒子为纳米材料的功能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扩散及柯肯达尔效应简介 空位机制适用于置换式固溶体的扩散"在置换式固溶体(或纯金属)中,由于原子的尺寸相差不大,因此很难进行间隙扩散"晶体中结点并非完全被原子所占据,存在一定的空位"而且空位的数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定的温度下对应着一定的空位浓度"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温度下存在一定浓度空位的晶体才是稳定的"依靠空位的移动而进行的扩散机制称为空位扩散机制"其扩散过程是这样进行的,与空位相邻原子,由于热振动而可能脱离原来位置而到空位中去,占据了点阵中的空位,而原来原子所处位置就成为空位"这种过程不断进行,就发生了扩散" 在空位扩散时,扩散原子跳入空位,此时所需的能量不大,但每次跳动必须有空位移动与之配合,即原子进入相邻空位实现一次跳动之后,必须等到一个新

关于TOC理论_毕业论文

关于TOC理论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实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西方工业企业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我国工业企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过度的有效途径之一。不管各种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多少,但主要集中一点是要解决:有限的资源(人、资金、物)之间如何合理配置和优化,达到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的问题。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制造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全球化,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频繁,消费者的需求日趋主体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市场由卖方变为买方市场。面对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企业的生产经营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产品更新加快,产品的生产由少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甚至是单件生产的生产类型过渡,产品上市时间缩短,产品质量日益提高,产品成本日趋降低,产品的售后服务日趋完善,这对现代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优化配置企业内外资源已成为满足生产运作发展的关键。 近二十年来,制造技术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系统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和交叉,逐渐形成了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正推动着制造业进入信息化、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敏捷化的新历史时期,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如 JIT(准时制)、LP(精益生产)、MRPⅡ(制造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BPR(业务流程再造)、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SCM(供应链管理)、AM(敏捷制造)、TOC(约束理论)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应用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推行的以总装生产线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模式,是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 按区域组织生产,具体作业在空间上分为:道,时间上具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电器制造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单间、小批量、周期紧、工种多、物资品种多、物流路径和周期复杂、生产作业有序等特点,这决定了电器制造车间零部件种类与工艺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车间生产组织和计划以及生产资源分配的复杂性。虽然,目前我国电器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已经大量地运用成组技术使单件或中、小批量生产取得接近大量生产经济效果,但是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提高效率和效益等方面,与先进的制造业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为此,快速增强车间的排产和调度能力、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制造周期,已成为我国电器制造业的关键问题之一。TOC(Theory of Constriction)通过识别系统的瓶颈,以瓶颈来控制系统的节奏,在瓶颈之前、之间和之后分别采用拉动、工艺顺序和推动的方式来排定生产计划,通过 DBR(鼓-缓冲器-绳子)机制来控制物料的投入,从而提高系统的产能,降低库存。TOC 综合采用推式生产方

数据通信原理论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数据通信原理论文 光纤同轴混合网、电缆调制解调器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姓名蒋成 所在系部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通信技术 学号 1112210209 指导教师刘焯峰

阐述 光纤同轴混合网和电缆调制解调器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HFC接入网及Cable Modem的特点和优势, 分析上下行传输调制解调技术的特点以及QAM和QPSK的技术规范,指出了现阶段光纤同轴混合网和电缆调制解调器在实际应用中不足。 有线电视网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9.4亿的用户,我国有线电视网自90年代初发展至今,全国覆盖面已达50%,电视家庭用户数有8000多万,并以每年近1000万用户的速度增加,以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有线电视网。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有线电视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在Internet的推动下,传统的三大信息网络(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所开展的业务正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用户对信息交换和网络传输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融合CATV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为一体的呼声越来越高。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技术的出现,大大加快了HFC网络的建设速度。因此,利用HFC网络结构建立一种经济实用的宽带综合信息服务网的方案也由此而生。 介绍 HFC是Hybrid Fiber-Coax的缩写,是指采用光纤传输系统与同轴电缆分配网相结合的宽带传输平台。随着技术的发展,HFC网又常常被赋予新的含义,特指利用混合光纤同轴来进行宽带数字通信的CATV网络。目前依据CATV网络的信号流向将HFC网络分为单向HFC和双向HFC两种,但由于单向HFC只能运营广播业务,而双向HFC则可以运营各种数字业务,通常把双向HFC网络称为HFC,而将单向HFC称为CATV。 Cable Modem名为电缆调制解调器,又名线缆调制解调器。它是近几年随着网络应用的扩大而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Cable Modem本身不单纯是调制解调器,它集Modem、调谐器、加/解密设备、桥接器、网络接口卡、虚拟专网代理和以太网集线器的功能于一身。它无须拨号上网,不占用电话线,可提供随时在线的永久连接。服务商的设备同用户的Modem之间建立了一个虚拟专网连接,Cable Modem提供一个标准的 10BaseT或10/100BaseT以太网接口同用户的PC设备或以太网集线器相联。 1.DOCSIS标准 1998年有线电视实验室(CableLabs)就提供了DOCSIS的正式程序以保证各个不同的厂家出来的产品有兼容性。在1998年3月,国际电信联盟接受DOCSIS标准,作为Cable Modem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传输频带利用率 衡量,可靠性用 差错率 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连续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离散 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 时间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2n σ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 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是 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否 。 6、信道容量是指: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 ,香农公式可表示为:)1(log 2N S B C +=。 7、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t c ωcos ,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t t f c ωcos )(,频域表达式为)]()([2 1c c F F ωωωω-++。 8、对最高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行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2W 波特。 10、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 相位差 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 。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近似,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共4小题) 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3分) 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 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 多径传播 2、简述脉冲编码调制的主要过程。(6分) 抽样是把时间连续、幅值连续的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变换为幅值离散、时间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编码是把幅值、时间均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用一组数字序列表示。 3、简单叙述眼图和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6分) 最佳抽样时刻对应眼睛张开最大时刻;对定时误差的灵敏度有眼图斜边的斜率决定;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信号幅度畸变范围;图中央横轴位置对应判决门限电平;抽样时刻上,上下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 4、简述低通抽样定理。(3分) 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 )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t),如果以H 21f T 的时间 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则m(t)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2、设信息序列为100000000001100001,试编为AMI 码和HDB3码(第一个非零码编为+1),并画出相应波形。(6分)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AMI HDB3AMI HDB3 +1 0 0 0+V-B 0 0-V 0 0+1-1+B 0 0+V-1 +1 0 0 0 0 0 0 0 0 0 0-1+1 0 0 0 0-1 +1 0 0 0+1-1 0 0-1 0 0+1-1+1 0 0+1-1

热量传输原理和金属材料工程中的应用.

热量传输原理在金属材料工程中的应用 赵彬 (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54000)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材料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越重要,对金属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对金属材料的研究中不得不说热量传输原理在金属材料工程中的应用,其中热分析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研 究方法,而且这种方法也得到了人们的日益关注,在研究中也得到了人们广泛的使用。 关键词:热量传输;金属材料;对流换热;辐射换热 transfer principle is applied in metal materials engineering ZHAO Bin (Jiamusi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 iamusi,Heilongjiang,pro vince1540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effect of metal materials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also more and more in-depth research on metal materials,in the study of met al materials have to say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heat transfer in metal material engineerin g,including thermal analysis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and this method also got peo ple's attention increasingly,also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Keywords:heat transfer;metal materials;convective heat transfer;radiation heat transfer 0引言 材料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金属材料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从人类的起源开始,古人就发现金属材料的优良性能,并把它们制成各种工具使用,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而且需求量越来越大,金属资源已经出现了短缺现象。目前,人类还处在金属器时期,虽然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使用量与日俱增,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情况不会改变。 1对流换热 众所周知热板金属冷却时,放置在风扇的前面比暴露在静止的空气中更容易冷却。我 们说的热对流路程,我们称之为热传递过程。关于热传输过程术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概念,但是这种直观的概念必须扩大一个类似适当的分析处理问题。例如我们知道,当空气吹在热板块上,会明显影响热传输速度,但是否是线性影响散热的方式,还无法确定。如果速度增加一倍,热传输速率也将翻倍。我们应该怀疑速率可能是不同的,如我们用水或空气给热板块降温,两种方式的热传递速率有多少差别我们无法知晓。这些问题可以用一种辅助办法来回答。现在我们绘制图表来反映物理对流热传递的机制并显示热板块的温度与流体的温度的关系。作为粘性作用的结果,水流的速度将减小到零。板由于流体层的

毕业论文 钓鱼网站的工作原理及其防范的方法汇编

毕业论文 钓鱼网站的工作原理及其防范的方法 论文指导老师信息工程系 学生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专业名称网络技术 论文提交日期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日 20 年月日

论文题目:钓鱼网站的工作原理及其防范的方法 专业:网络技术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他在给人们带来文明,推进历史进步的同时,也给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出现了很多计算机犯罪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钓鱼网站”,更具有隐蔽性,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了网络空间的社会安全,影响了信息社会的正常发展。 网络钓鱼因其严重危害网民利益和互联网信誉体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上已经成立反网络钓鱼工作小组(APWG,Anti-Phishing Working Group),这是一个联合机构,拥有大约800名成员,他们来自约490家金融服务公司、技术公司、服务提供商、国家法律执行机构和立法机构,这些机构的职责是向产业股份持有人提供一个保密论坛以讨论网络钓鱼问题。反网络钓鱼工作小组通过召开会议以及成员之间的电子形式的讨论,努力从硬成本和软成本两个方面来定义网络钓鱼的范围,分享信息和最佳操作模式以消除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消灭网络钓鱼陷阱,还给大家一个真诚、诚信的互联网。 【关键词】钓鱼网站网络安全伪装连接电子商务防范措施 【论文类型】应用基础

Title:、 Major:Network technology Name:HuXiaoDong Signature: Supervisor:LiCuiHong Signature: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he brings in a civilization to the people,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to produce many negative effects,there were a lot of the computer crime problem,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fishing website," is more covert, great harm, serious impact on social the security of network space, influence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Phishing because of its serious harm to the interests and Internet users reputation system,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international anti phishingworking group (APWG, Anti-Phishing Working Group), which is a joint organization, has about 800 members, they come from about 490 Financial Services Company, technology companies and service providers,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and legislative institutions, theseinstitutions duty is to provide a secure forum to industry stake holders to discuss the phishingproblem. The anti phishing working group through the electronic form of the meeting anddiscussion between members, effort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hard and soft cost to define the range of phishing,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and

通信原理课程论文

目录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的传递更是越来越广泛和快捷,现代通讯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因为数字通信不仅能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功能。PCM 编码就是一种将模拟信号数字化以及数字信号模拟化的实现过程,编码过程就是将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后变为数字信号的过程,译码是其反变换。本文通过仿真软件MATLAB 强大的仿真功能实现了其编译码的过程,通过编译码图形对比分析了误差,并提出了进一步缩小误差的方案。PCM 原理常应用于现代语音通信中。 工程概况 PCM 的概念是在1937年法国工程师维纳斯提出。PCM ——脉冲编码调试是一种将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变换成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PCM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是先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经过信道和新稻种的干扰后再进行译码再经过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 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是概念上最简单、理论上最完善的编码系统,是最早研制成功、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码系统,但也是数据量最大的编码系统。PCM 的编码原理比较直观和简单,下图为PCM 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中,输入的模拟信号m(t)经抽样、量化、编码后变成了数字信号(PCM 信号),经信道传输到达接收端,由译码器恢复出抽样值序列,再由低通滤波器滤出模拟基带信号m(t)。通常,将量化与编码的组合称为模/数变换器(A/D 变换器);而译码与低通滤波的组合称为数/模变换器(D/A 变换器)。前者完成由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变换,后者则相反,即完成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变换。 PCM 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它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 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 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 律方式,由于A 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 13 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量化PCM 编码。 正文 3.1 设计目的和设计意义 3.1.1设计目的 1.进一步学习PCM 编译码器原理; 抽样 量化 编码 信道 干扰 m(t) m s (t) m sq (t) A/D 变换 译码 低通滤波 m sq (t) m(t)

网络数据存储的安全与传输论文

第一章数据的重要性 1.1 数据备份的目的 数据备份是一种数据安全的策略,通过制作原始数据的拷贝,就可以在原始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利用备份的数据把原始数据恢复出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计算机系统中所有与用户相关的数据都需要备份,不仅要对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进行备份,还需备份数据库的系统数据及存储用户信息的一般文件。数据备份的目的就是数据恢复,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风险,保护系统最重要的资源―数据。在系统发生灾难后,数据恢复能利用数据备份来恢复整个系统,不仅包含用户数据,而且包含系统参数和环境参数等。 1.2 数据丢失的原因 1.2.1自然灾难 如水灾、火灾、雷击和地震等计算机所在地的自然灾难,造成的数据被破坏或系统完全瘫痪。 1.2.2 人为原因 系统治理员、一般的维护和使用人员的误操作及黑客的恶意破坏,导致数据部分或全部丢失。 1.2.3硬件故障 计算机硬件设备出现故障,包括存储介质和传输介质的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1.2.4软件故障 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数据库治理系统的代码错误及病毒感染造成的数据逻辑损坏,虽然数据仍可部分使用,但从整体上看数据是不完整、不一致或错误的,这种逻辑损坏非常难被发现,当发现数据错误时,可能已无法挽回了。 第二章数据备份之要素 只有充分考虑了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及时间、备份环境、异地存储方式、资源保证等方面内容后进行的备份才是应用系统真正的可靠保障,也才算为系统的灾难恢复做好

了充分预备。随着医院的发展,各类数据的数据量以几何级数递增,医院越来越依靠于计算机技术来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存储。虽然现在各种硬件设备的稳定性越来越高,但是因为系统、设备本身的问题或外界因素导致计费数据丢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数据丢失会使医院业务瘫痪,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就成为一个必须要充分重视的问题。数据备份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具体包括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及时间、备份环境、异地存储方式、资源保证等。 这里先介绍一下有关备份与恢复的定义。所谓备份就是指将各种主机、数据库中存储的重要数据备份到其他介质中。所谓恢复是指当这些运行业务的主机、数据库发生故障后,将相应的备份数据恢复至原主机、数据库等设备上,从而保障业务的继续开展。现在一般均采用备份软件对数据进行备份,几乎所有的备份软件现在均支持两种备份方式:全备份与增量备份。所谓全备份就是将某时刻所有指定数据全部备份下来,而增量备份就是备份上次全备份之后到开始增量备份时刻所有指定数据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增量备份是在全备份基础上进行的备份,正因为增量备份基于全备份,所以增量备份的恢复也必须基于全备份。现将全备份、增量备份优缺点对比如下。 (1)如发生灾难后需恢复哪个全备份的数据,只要直接恢复即可,不需考虑其他数据的影响。恢复时间短:只要将需要恢复的全备份数据直接恢复即可,不需要考虑其他数据的影响。 (2)因为要将指定数据全部备份,所以备份时间较长。占用资源多:因备份本身将耗用主机系统的CPU、内存、IO等设备资源,所以备份时间越长,占用系统资源越多,同时对备份介质的占用量也较大。 (3)因只备份增量数据,相对备份时间较短。 第三章网络数据存储安全 存储安全是指保证存储资源只被授权用户或可信网络所访问的一组安全措施、安全配置和安全控制。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型,因为它以网络为中心,面向全球而且数据强化。数据强化一词说明了所有的电子事物都可以存储以供处理和分析这一个事物。目前,我们正面临着由电子商务应用所生成的数据爆炸,这些数据必须得到适当的存储和管理,而且有时还需要使用数据挖掘应用程序从原始数据中提取信息;企业资源计划(ERP),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应用也推动了对网络存储安全的需求,因为其中涉及的数据必须从异构环境中存取和拷贝。 企业关键数据丢失会中断企业正常商务运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建立数据安全策略或灾难恢复计划,保证关键数据的安全性,确保业务的连续性。解决问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论文理论的方法

一、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重要性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

盐城工学院 通信原理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第一章 1、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3、数字通信的特点 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输差错可控 (3)便于处理、变换、存储 (4)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5)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6)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 (1)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2)对同步要求高 4、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通信业务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2)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3)调制传输系统又分为多种调制,详见书中表1-1 (4)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5)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6)按工作波段分类: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 (7)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频带宽度和时间间隔),或者说是传输的“ 速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信息源 信源编码 信道译码 信道编码信 道数字调制 加密 数字解调解密 信源译码 受信者 噪声源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度”问题。 可靠性: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质量”问题。 (1)模拟通信系统: 有效性:可用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 可靠性:可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来度量。 (2)数字通信系统: 有效性:用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来衡量。 可靠性: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表示。 码元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信息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 6、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7、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8、信息量是对信息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的度量。一个二进制码元含1b的信息量;一个M进制码元含有log2M比特的信息量。等概率发送时,信息源的熵有最大值。 第二章 1、确知信号:是指其取值在任何时间都是确定的和可预知的信号,通常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它在任何时间的取值。 2、确知信号的类型 (1)按照周期性区分: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2)按照能量区分: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特点:能量信号的功率趋于0,功率信号的能量趋于∞ 3、确知信号在频域中的性质有四种,即频谱、频谱密度、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4、确知信号在时域中的特性主要有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 5、自相关函数反映一个信号在不同时间上取值的关联程度。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0)等于信号的能量;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0)等于信号的平均功率。 第三章 1、随机过程是一类随时间作随机变化的过程,它不能用确切的时间函数描述。 2、随机过程具有随机变量和时间函数的特点,可以从两个不同却又紧密联系的角度来描述: ①随机过程是无穷多个样本函数的集合②随机过程是一族随机变量的集合。 3、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由其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描述。 4、高斯过程的概率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它的完全统计描述只需要它的数字特征。 5、瑞利分布、莱斯分布、正态分布是通信中常见的三种分布:正弦载波信号加窄带噪声的包络一般为莱斯分布;当信号幅度大时,趋近于正态分布;幅度小时,近似为瑞利分布。 6、窄带随机过程:若随机过程ξ(t)的谱密度集中在中心频率f c附近相对窄的频带范围?f 内,即满足?f << f c的条件,且f c 远离零频率,则称该ξ(t)为窄带随机过程。 第四章 1、信道分类: (1)无线信道-电磁波(含光波) (2)有线信道-电线、光纤 2、无线信道(电磁波)的传播主要分为地波、天波和视线传播三种。 3、有线信道主要有明线、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三种。 4、信道模型的分类: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哈工大传输原理课程报告论文资料

不同材料激光加热温度场研究 摘要:本文对半无限空间加热(激光加热)温度场分布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分析了不同材料的性质与温度场分布的关系,以及对同一材料激光加热温度场变化的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分析了考虑材料相变情况下其温度场分布。 关键词:半无限空间激光加热温度场相变 随着激光器的不断完善,激光处理在金属加工工业得到许多方面的应用。不同材料由于具有不同的导温系数,在激光加热中所产生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也是不相同的,其分布与材料性质、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等有关。本次我们主要研究温度场分布与这些因素的内在关系,希望能给激光的更广泛应用带来帮助。 一.一维情况且不考虑相变的固态问题研究 1?问题的提出 对于不同材料的激光加热温度场模型研究,限定在一维,且不考虑相变的固态问题。我们需要研究四个方面: (1)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材料温度场的差异。 (2)同一材料,温度场随加热时间的变化。 (3)同一材料,不同位置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 (4)对于不同材料,如何调整加热时间,以使不同材料间的温度分布曲线相同。考虑利用matlab编程,生成图像来研究以上问题。 我们选用Al、Cu Fe三种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2.数学模型 假定有一半无限长金属棒,其初始温度为t o,在x=0处以温度为18的激光源进行加热,使这一端温度瞬时达到仁,假设入不随温度t变化,则其温度t满足: 一维温度场方程:—^—2 (a二一)一一热扩散率 CT CX2PC 初始条件:t(x,O)=t o

边界条件:t(0, .)7: 满足以上条件的方程解为: t =t o (t:: -t o)erfc(

(完整版)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 文) 题目基于单片机控制的WIFI无线传输模块的设计 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2011级 姓名吴敏 指导教师贾俊霞 定稿日期:2014年4月25 日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 名吴敏 专业班 级 通信工程ZB821101 设计(论文) 题目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WIFI无线传输模块的设计 接受任务日期2013年12月18 日 完成任务 日期 2014年4月25日 指导教师(签名) 贾俊 霞 指导教师 单位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设计 (论 文 )内 容目标 内容: (1)针对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2)根据选择的器件设计外围电路和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3)编写控制无线数据传输器件进行数据。 目标: (1)单片机系统:通过串口传输向上位机发送数据,同时,控制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2)外围电路: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单片机之间的接口电路 (3)程序:编写单片机控制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实现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传输的程序

设计 (论 文 )要 求(1)机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总体方案 (2)要求用AT98S51单片机设计软硬件 (3)信息的发射与接收,单片机具有无线数据传输的功能 参考资料 (1)《数据传输原理》清华大学通信教材编写小组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红外技术基础与应用》记红北京科技出版社 (3)《单片机原理及其嵌入式应用教程》王一怀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注: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后发给学生,学生按此表要求开展毕业设计(论 文)工作。

化工原理毕业论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脱除燃煤锅炉烟道气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塔的设计DESIGN ABSORB TOWER FOR REMOVAL SO2 FLOM FLOW GAS OF COAL COMBUSION BOILER 学院(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月日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化学工程学院教研室:化工基础教研室学号(单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脱除燃煤锅炉烟道气二氧化硫废气的吸收塔设计 设计 技术参数 有一台10t/h 锅炉,其风机额定风量为30000Nm3/h,为减少燃煤烟道气对大气的SO2污染,特设计一台脱除SO2的填料吸收塔。 设计要求 1.废气处理量:30000Nm3/h 2.入塔废气中SO2含量为2400mg / Nm3,其数值由燃烧煤质决定; 3.经吸收塔净化处理后,出塔气体中含量为400 mg / Nm3,(为国家 环保总局规定的排放标准); 4.采用陶瓷拉西环填料,并假设吸收剂为纯水; 5.烟气进入和排除吸收塔的温度分别为170℃、85℃; 6.采用常压操作。 7.液气比1.95 工作量 1、设计方案的确定和流程图说明; 2、塔径、塔高的计算; 3、填料塔附件结构的选型及设计; 4、填料塔结构示意图和工艺流程图。 工作计划 参考资料1、谭天恩等编化工原理(下册): (1)p34 例5-4 、 (2)p41例9-7 、 (3)p62 K L a 关联式(9-91);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 签字 年月日摘要 本设计是参考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材而改编设计

通信原理论文

通信原理论文 通信系统:用以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现代通信系统主要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或在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机理来实现,前者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后者称为有线通信系统。当电磁波的波长达到光波范围时,这样的电信系统特称为光通信系统,其他电磁波范围的通信系统则称为电磁通信系统,简称为电信系统。由于光的导引媒体采用特制的玻璃纤维,因此有线光通信系统又称光纤通信系统。一般电磁波的导引媒体是导线,按其具体结构可分为电缆通信系统和明线通信系统;无线电信系统按其电磁波的波长则有微波通信系统与短波通信系统之分。另一方面,按照通信业务的不同,通信系统又可分为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传真通信系统和图像通信系统等。由于人们对通信的容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通信的业务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所以通信系统正迅速向着宽带化方向发展,而光纤通信系统将在通信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道通信专业术语)是信号的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缆等。无线信道有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以及各种散射信道等。如果我们把信道的范围扩大,它还可以包括有关的变换装置,比如: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馈线与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我们称这种扩大的信道为广义信道,而称前者为狭义信道。 首先进行信号调制,调制的目的为了减少在传输时的耗损,人们一般是先对传输信号进行特殊处理,然后再传递。把原始的待传信号托附到高频振荡的过程称为调制,调制技术主要用来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转换成特殊的模拟信号。载波通常是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高频正弦波。信号调制分以下几种: 双边带调幅(AM)信号调制: 属模拟信号的幅度调制的一种方法,基带信号调制后会在坐标轴Y轴两边分成两个部分,双边带调制会把原来的振幅利用算法分解成两个频率相对较高的部分,以便传输,接收端利用调制技术可以把信号解调为原始信号如果输入的基带信号没有直流分量,且是理想带通滤波,则得到的输出信号便是无载波分量的双边带信号,或称双边带抑制载波(DSB-SC)信号,简称DSB信号。单边带调制,是一种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电能和带宽的调幅技术。单边带调制与残留边带调制(VSB)有密切的关系。调幅技术输出的调制信号带宽为源信号的两倍。残留边带调制,残留边带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在载频附近必须具有互补对称性,它可以看作是对截止频率为的理想滤波器的进行“平滑”的结果,习惯上,称这种“平滑”为“滚降”。显然,由于“滚降”,滤波器截止频率特性的“陡度”变缓,实现难度降低,但滤波器的带宽变宽。在残留边带调制中,除了传送一个边带外,还保留了另外一个边带的一部分。对于具有低频及直流分量的调制信号,用滤波法实现单边带调制时所需要的过渡带无限陡的理想滤波器,在残留边带调制中已不再需要,这就避免了实现上的困难。 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对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取样技术,将模拟语音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特别是对于音频信号。PCM 对信号每秒钟取样8000 次;每次取样为8 个位,总共64 kbps。PCM主要经过3个过程:抽样、量化和编码。抽样过程将连续时间模拟信号变为离散时间、连续幅度的抽样信号,量化过程将抽样信号变为离散时间、离散幅度的数字信号,编码过程将量化后的信号编码成为一个二进制码组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