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事件排序专项练习

行测事件排序专项练习
行测事件排序专项练习

行测事件排序专项(考的简单且不多)

1.(1)某公司推出送奶服务(2)李大妈发现奶箱是空的(3)获得赔

偿(4)给奶品公司打电话

(5)发生车祸

A.1-2-5-3-4 B.1-5-2-4-3 C.1-5-4-2-3 D.1-5-3-4-2

2.(1)责令店主停业整顿(2)追查熟食加工点(3)举行婚礼(4)出现多人食物中毒

(5)核查各种菜品

A.3-5-4-2-1 B.4-3-2-5-1 C.3-4-5-2-1 D.3-4-1-5-2 3.(1)119接到报警(2)消防队赶到封锁现场

(3)道路堵塞(4)运化学试剂的汽车发生遗撒

(5)路边树丛突然起火

A.4-5-1-2-3 B.3-4-5-1-2 C.4-3-2-1-5 D.4-5-2-3-1

4.(1)摔倒(2)遗留废料

(3)提起诉讼(4)上班

(5)道路施工

A.4-2-1-5-3 B.5-2-4-1-3 C.4-3-2-1-5 D.4-5-2-3-1

5.(1)晕倒(2)领导探望

(3)步入社会(4)工作任劳任怨

(5)成为劳模

A.4-2-1-3-5 B.1-3-2-4-5 C.5-4-1-3-2 D.3-4-1-2-5

答案及详细解析

1.【答案】B。解析:这是一则因奶品公司未如约履行送奶服务,最终给客户赔偿的整个过程。

2.【答案】C。解析:这是一则食物中毒,并予以严查的经过。要强调的是“停业整顿”一定是在情况调查清楚之后的措施。因此答案是C。

3.【答案】A。解析:本题要注意之处就是因为“起火”,所以消防队首先赶到现场。

4.【答案】B。解析: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5.【答案】D。解析: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行测事件排序专项突破训练附答案

事件排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这类考题的题型有2种。

第一种:逻辑判断型

这是一类考察考生对事物逻辑关系的分析能力的一种体型,试题中的五个环节往往有着某些必然的联系,但考生要注意这些联系的时间顺序,尤其是其中的某两项或三项,这类题型的考点也就在这些容易混淆时间顺序的事件的孰先孰后上;同时在做出选择后还要考虑一下自己所做的排序是否合乎事理。如下面的试题

【例题】:(1)山洪暴发(2)紧急动员(3)战胜洪水(4)大堤决堤(5)抗灾抢险

A: 1-2-4-3-5 B: 1-4-2-5-3

C: 5-3-4-2-1 D: 4-1-2-3-5

答案应该选B

题中,B选项和D选项都有可能被选,但“山洪暴发”是“大堤决堤”的充分条件,后者是山洪暴发的结果,所以选择B。

又如【例题】:(1)处方(2)取药(3)就诊(4)挂号(5)划价、付款

A 4-3-l-5-2

B 3-1-4-5-2

C 1-2-3-4-5

D 2-1-3-5-4

答案应选择A

正确的顺序应为:(4)挂号(3)就诊(1)处方(5)划价、付款(2)取药。这种体型也属于逻辑判断型的题型,但这类题的答案往往是一种固定的程序(买药的程序),由日常生活中可以得知,且固定不变;在考生对这些程序了解的情况下,可省去其不少的思考时间。

第二种:时间排序型

这类试题的范围要远远大于第一类题型,但第一类题型较为特殊,故将其单另提出加以说明。

时间排序型题目的难度不是很大,关键看考生是否能认清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一些固定的时间顺序,如下面的试题:

【试题】:(1)走上工作岗位(2)大学毕业(3)考上大学(4)十年寒窗(5)继续努力学习

A 5-4-3-2-1

B 4-3-5-2-1

C 4-3-2-5-1

D 4-3-1-2-5

答案选B

在题干中(4)十年寒窗(3)考上大学(5)继续努力学习(2)大学毕业(1)走上工作岗位,是按照时间由远及近的原则排序的,随意调换其中一项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这类题型的灵活性并非很高,掌握起来也较为容易。

行测事件排序题库

事件排序 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例题】(1)收集书籍(2)购买材料(3)打造书架(4)雇用木工(5)排列书籍 A.4—3—1—2—5 B.1—4—2—3—5 C.4—3—2—1—5 D.3—2—1—4—5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购买材料(2)——打造书架(3)——排列书籍(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他顺序而言最为合理。 2005年国家一卷 71. (1)考古挖掘(2)绘制壁画 (3)建造陵墓(4)拼接图案 (5)盗墓取宝 A.3—5—1—2—4 B.3—2—5—1—4 C.2—3—4—5—1 D.2—3—5—1—4 72.(1)救治无效,家属告状(2)身患重病,借款购药 (3)企业胜诉,报社致歉(4)药品鉴定,真伪不同 (5)记者撰文,药厂蒙冤 A.2—4—1—5—3 B.5—2—4—1—3 C.2—1—5—4—3 D.5—4—2—1—3 73. (1)绿叶葱葱,森林茂密(2)厂房林立,马达轰鸣 (3)钻机飞转,原油滚滚(4)燃气发电,远程送电(5)阳光明媚,百花齐放 A.3—4—5—1—2 B.5—4—1—2—3 C.1—2—3—4—5 D.5—1—3—4—2 74. (1)融入异族自谋出路(2)一支残部向西突围 (3)跨过界河向北征战(4)战火熄灭回国通商 (5)青年男子被征入伍 A.3—5—2—1—4 B.3—2—1—4—5 C.5—2—3—4—1 D.5—3—2—1—4 75. (1)嫌疑人聚焦在印刷厂一名职工身上(2)死者所穿衣服完好无损 (3)工作服前襟上有一块补丁(4)检测碎布片中有油墨成分 (5)现场拾到一块衣服碎片 A.2—5—1—4—3 B.2—5—4—3—1 C.5—2—4—1—3 D.5—2—3—4—1 76. (1)大量有机物积聚(2)形成石油 (3)复杂的化学变化(4)剧烈地质变化 (5)古浮游生物残骸沉积海底 A.1—5—3—4—2 B.5—4—1—2—3 C.3—1—2—5—4 D.5—1—4—3—2 77. (1)诸葛亮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华(2)三顾茅庐 (3)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4)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5)提出三分天下战略 A.1—4—5—2—3 B.5—4—3—2—1 C.2—5—3—4—1 D.1—2—3—4—5 78. (1)商品经济出现(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3)生产力发展(4)资本原始积累 (5)社会分工扩大 A.1—5—3—4—2 B.3—4—2—5—1 C.3—5—1—4—2 D.1—2—3—5—4 79. (1)生命单体(2)原始水生物 (3)生物大分子(4)简单有机物 (5)地球生物圈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最佳做题顺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种题型的做题顺序本来只是一个考试技巧问题,但由于考试时间很紧张,所以几乎每一个考生都对这个问题很重视,更为重要的是,一个考生做题顺序的安排反映了他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认识程度,同时也决定了他是否能在这项考试中是否能考高分。在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做题顺序优化方案之前,新天地公务员考试研究院要求大家必须要明确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否必须优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快速做完相对较多的题目?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可以做完试题?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试题是否违反命题规律? 速度和准确率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两条生命线,应该用最少的时间快速做完相对较多的题目。同时,根据命题要求,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试题,但有两类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做完试题:一类是复习严重不到位的同学,对各类试题的命题规律掌握的不多,做题时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这类同学还有可能提前交卷,虽然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了试题,但严重违反了命题规律;另一类是复习非常到位又熟练掌握做题技巧的同学,这类同学有可能做完试题并取得较高的分数。 二、试题难易是否有个体差异?个体的难度差异是否产生了个体各不相同的先易后难的做题原则? 考虑到每个人的智力模式、知识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有的同学对数字特别敏感,有的同学逻辑推理能力很强,有的同学知识贮备比较丰富,还有的同学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天赋。在没有进行系统复习之前,试题难易是有个体差异的,这种个体差异产生了个体不同的答题顺序安排。

三、根据试题难度的不同,每道题的分数是否有差别?我们安排做题顺序时要不要考虑这一点? 行政能力职业能力测试135-140道题目100分,显然不是每道题一分,但国家及各地方公务员考试题目的具体分数分布都是不公开的,现在流传的几种分数分值分布方式是一些老师和考生自己推测的,大家如果留心就能发现,网上就流传着几种自相矛盾的说法。研究发现实际上评分标准是根据每个部分题目难度的差异赋予不同权重,高难度的类型的题目赋予的分值高,难度较低的赋予较低的分值,这些都是要到阅卷以后才知道的,而且每年同一种题型的难度系数是不相同的,因为考生的答题情况和试题难度是不断变化的,上一年度的分值权重只有参考价值,而不能完全照搬。一般而言,数量关系题型属中等难度的题型,但其中个性化的单个试题会较难;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题型属较难题型,但其中个性试题较容易;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题型属中等以下难度的较易题型,但常识判断中部分涉及知识面和专业性的个性试题较难;资料分析中每部分题中亦有1-2道较难题。 四、试题特点和命题规律是否决定了试题的内在答题顺序?个体各不相同的答题顺序是否要和命题规律相一致? 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有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认识工具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开始的象形文字到文字的出现再到现代语言文明的演进,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能力的不断深化和扩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种题型也反映了人类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认识能力,只是由于考试本身的要求而打乱了试题顺序。作为考生,首要任务是认识并遵循行测各种试题的特点和命题规律,由于个体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

行测事件排序题库

行测事件排序题库

事件排序 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例题】(1)收集书籍(2)购买材料(3)打造书架(4)雇用木工(5)排列书籍 A.4—3—1—2—5 B.1—4—2—3—5 C.4—3—2—1— 5 D.3—2—1—4— 5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购买材料(2)打造书架(3)――排列书籍(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他顺序而言最为合理。 71. ( 1 )考古挖掘 (2)绘制壁画 (3)建造陵墓 (4)拼接图案 (5)盗墓取宝 A.3—5—1—2—4 B.3—2—5—1— 4 C.2—3—4—5— 1 D.2—3—5—1— 4 72.(1)救治无效,家属告状(2)身患重病,借款购药 (3)企业胜诉,报社致歉(4)药 品鉴定,真伪不同 (5)记者撰文,药厂蒙冤 A.2—4—1—5—3 B.5—2—4—1—3

C.2—1—5—4—3 D.5—4—2—1—3

73. (1)绿叶葱葱,森林茂密 (2)厂房林立,马达轰鸣 (3)钻机飞转,原油滚滚(4)燃 气发电,远程送电 (5)阳光明媚,百花齐放 A.3—4—5—1—2 B.5—4—1—2—3 C.1—2—3—4—5 D.5—1—3—4—2 (3)工作服前襟上有一块补丁(4)检测碎布片中有油墨成分 (5)现场拾到一块衣服 A.2—5—1—4—3 B.2—5— C.5—2—4—1—3 大量有机物 积聚(2)形成石油 (3)跨过界河向北征战 (4)战火熄灭回国通商 (5)青年男子被征入伍 A.3—5—2—1—4 B.3—2—1—4—5 C.5—2—3—4—1 D.5—3—2—1—4 75. (1)嫌疑人聚焦在印刷厂一名职工身上(2)死者所穿衣服完好无损 (5)古浮游生物残骸沉积海底 A.1—5—3—4—2 B.5—4—1—2—3 C.3—1—2—5—4 77. (1)诸葛亮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华(2)三顾 74. (1)融入异族自谋出路(3)复杂的化学变化(2) 一支残部向西突围(4) 剧烈地质变化 76. ( 1 )

事件排序

事件排序题目都不是很难,而且有很多题目都可以运用一些方法直接找到答案。具体来说,事件排序主要运用的方法有直排法,代入法,首尾法和排除法。其实这些方法可以联合运用,最终的目的是要把事件排好序即可,还有就是很多考生只是对其中的一个方法比较熟悉,其实也没有关系,只要达到目的就行。 一、直排法 所谓直排法,就是不看选项,只看题目的五个事件进行直接排列顺序,排完之后再去查看选项,看哪一项符合所排的顺序,进而选出正确答案。直排法应用的方法就是挖掘时间之间的逻辑顺序,是最为原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因为事件排序的核心问题是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这种逻辑顺序可能是顺承关系(按时间或事情脉络发展)、因果关系、充分关系、必要关系等。但在一个事件中往往会包含多种关系,进行直接排列时考生应该多方考虑。 【例题1】(2009年北京) (1)物业多次维修(2)购买新房(3)要求物业赔偿(4)泡坏家具(5)新房漏雨 A.2-5-4-1-3 B.3-2-5-4-1 C.2-4-1-3- 5 D.4-1-3-2-5 【答案】A

【解析】直接排序法。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②购买新房——⑤新房漏雨——④泡坏家具——①物业多次维修——③要求物业赔偿。故正确答案选择A。 【例题2】(2009年北京) (1)面临合同续签(2)商户集体停业(3)摊位租金上涨(4)恢复营业(5)进行协商 A.1-3-2-4-5 B.2-5-4-1-3 C.1-3-2-5- 4 D.2-1-5-3-4 【答案】C 【解析】直接排序法。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①面临合同续签——③摊位租金上涨——②商户集体停业——⑤进行协商——④恢复营业。故正确答案选择C。 【例题3】(2008年北京) (1)本地改良(2)市场考察(3)水果优质高产(4)引进国外稀有水果品种(5)试种失败 A.2—4—5—1—3 B.4—2—3—1—5 C.5—2—4—3—1 D.2—1—5—4—3 【答案】A。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品种引进试种,并进行改良的过程。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排列。考察市场——引进国外稀有水果品种——试种失败——本地改良——水果优质高产,故正确答案选择A。

事业单位考试之事件排序真题

事件排序 请开始答题: 1. ①月黑风高夜,杀人越货时 ②携宝乘孤帆,见财起贪念③推司细思谋,悬赏擒疑凶④误事因贪杯,俯首供其罪⑤浮尸漂江渚,惊煞夜路人 A. ①-②-⑤-③-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②-①-④-③-⑤ D. ⑤-③-④-①-② 2. ①植被被破坏,黄河泛滥 ②改堵为疏,治黄根本③泥沙沉积,水位上升④修筑堤坝,消除灾祸⑤增高堤坝,遂成“悬河” A. ②-①-③-④-⑤ B.B. ①-③-⑤-④-② C. ②-④-①-③-⑤ D. ①-④-③-⑤-② 3. ①宫中多谄媚,宁不事权贵 ②仗剑思报国,高歌盛唐情③少时多乖蹇,老妪劝其行④寓情山水间,斗酒赋诗篇⑤十载凤不鸣,一鸣震九鼎 A. ③-②-⑤-④-① B.B. ②-③-①-⑤-④ C.C. ③-⑤-②-①-④ D. ③-①-⑤-④-② 4. ①艺术家对树根进行细致加工②发现奇形怪状的大块树根③对根雕价款归属产生争议 ④经过法院协商调解解决⑤根雕被拍卖,价值8万元 A. ①-②-③-⑤-④ B. ②-①-③-⑤-④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⑤-③-①-④ 5.(1)某地风景秀丽(2)某地成为旅游胜地 (3)政府决定开发旅游资源(4)投资修建旅游景点 (5)吸引大批游客 A.3—1—4—2—5 B.1—5—3—2—4 C. 1—3—5—4—2 D.1—3—4—2—5 6.(1)鲜菜摆上货架(2)给西红柿浇水 (3)建造玻璃暖房(4)给炉子添加煤炭 (5)采摘成熟果实A.3—4—2—5—1 B.5—1—3—2—4 C.2—5—1—3—4 D.1—2—3—5—4 7.(1)有关部门将王村开辟为旅游景点 (2)记者对王村的溶洞作了报道 (3)王村的许多农民搞

行测事件排序专项练习

行测事件排序专项(考的简单且不多) 1.(1)某公司推出送奶服务(2)李大妈发现奶箱是空的(3)获得赔 偿(4)给奶品公司打电话 (5)发生车祸 A.1-2-5-3-4 B.1-5-2-4-3 C.1-5-4-2-3 D.1-5-3-4-2 2.(1)责令店主停业整顿(2)追查熟食加工点(3)举行婚礼(4)出现多人食物中毒 (5)核查各种菜品 A.3-5-4-2-1 B.4-3-2-5-1 C.3-4-5-2-1 D.3-4-1-5-2 3.(1)119接到报警(2)消防队赶到封锁现场 (3)道路堵塞(4)运化学试剂的汽车发生遗撒 (5)路边树丛突然起火 A.4-5-1-2-3 B.3-4-5-1-2 C.4-3-2-1-5 D.4-5-2-3-1 4.(1)摔倒(2)遗留废料 (3)提起诉讼(4)上班 (5)道路施工 A.4-2-1-5-3 B.5-2-4-1-3 C.4-3-2-1-5 D.4-5-2-3-1 5.(1)晕倒(2)领导探望 (3)步入社会(4)工作任劳任怨 (5)成为劳模 A.4-2-1-3-5 B.1-3-2-4-5 C.5-4-1-3-2 D.3-4-1-2-5

答案及详细解析 1.【答案】B。解析:这是一则因奶品公司未如约履行送奶服务,最终给客户赔偿的整个过程。 2.【答案】C。解析:这是一则食物中毒,并予以严查的经过。要强调的是“停业整顿”一定是在情况调查清楚之后的措施。因此答案是C。 3.【答案】A。解析:本题要注意之处就是因为“起火”,所以消防队首先赶到现场。 4.【答案】B。解析: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5.【答案】D。解析: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行测事件排序专项突破训练附答案 事件排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这类考题的题型有2种。 第一种:逻辑判断型 这是一类考察考生对事物逻辑关系的分析能力的一种体型,试题中的五个环节往往有着某些必然的联系,但考生要注意这些联系的时间顺序,尤其是其中的某两项或三项,这类题型的考点也就在这些容易混淆时间顺序的事件的孰先孰后上;同时在做出选择后还要考虑一下自己所做的排序是否合乎事理。如下面的试题 【例题】:(1)山洪暴发(2)紧急动员(3)战胜洪水(4)大堤决堤(5)抗灾抢险 A: 1-2-4-3-5 B: 1-4-2-5-3 C: 5-3-4-2-1 D: 4-1-2-3-5 答案应该选B

[笔试解题指导]《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事件排序试题含答案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事件排序试题含 答案 (陈远跃/整理) 1(1)放干湖水(2)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3)清淤泥(4)湖边风景更胜从前(5)挖坚冰 A2-1-5-3-4B1-2-3-5-4 C3-5-1-2-4D3-5-1-4-2 2(1)打针吃药(2)感冒发烧(3)天气降温(4)康复(5)未注意保暖 A3-5-2-1-4B3-2-5-1-4 C2-3-4-5-1D3-2-4-5-1 3(1)汛期安然无恙(2)加固黄河大堤几百余里(3)全市出工几十万人次(4)市委召开抗洪防汛动员大会(5)防汛工程胜利完工A1-2-4-3-5B4-3-2-5-1 C1-4-3-2-5D1-4-2-3-5 4(1)吸取教训(2)酒后驾车(3)住院治疗(4)酿成事故(5)生日宴会A2-3-1-4-5B3-1-5-2-4 C5-2-4-3-1D4-3-1-2-5 5(1)走上工作岗位(2)大学毕业(3)考上大学(4)十年寒窗(5)继续努力学习 A5-4-3-2-1B4-3-5-2-1 C4-3-2-5-1D4-3-1-2-5

6(1)发现问题(2)拿出备选方案(3)调查研究(4)确定方案(5)付诸实施,解决问题 A1-2-4-3-5B1-2-3-4-5 C1-4-5-3-2D1-3-2-4-5 7(1)勤学苦练(2)受父母熏陶(3)获全国“少年组”第一名(4)不断进步(5)出生于书画世家 A2-1-5-4-3B5-1-4-2-3 C5-2-1-4-3D1-3-4-5-2 8(1)义务服务(2)踊跃报名(3)召开动员会(4)受到好评(5)参加“爱心社” A2-5-1-4-3B3-4-5-1-2 C3-2-5-1-4D2-5-4-3-1 9(1)准备材料(2)施工(3)搬进新居(4)装修设计图纸(5)检查装修质量 A5-2-1-4-3B5-1-2-3-4 C4-1-2-5-3D1-2-4-3-5 10(1)打碎花瓶(2)父母回家(3)清理卫生(4)受到表扬(5)主动承认错误 A3-2-5-1-4B1-5-2-3-4 C1-2-3-5-4D3-l-2-5-4 11(1)外汇储备增加(2)棉花丰收(3)风调雨顺(4)国力增强(5)大量出口

例谈行测常识题的“蒙题”技巧

例谈行测常识题的“蒙题”技巧行测题知识涵盖广,总会有你不熟悉的题目,那么这“蒙题”技巧就有用武之处了。 一、首尾两端法 首尾两端法适用于有关历史事件排序的选择题。这类题型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此类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即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也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例题】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B.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C.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D.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解析】 本题无需分析各个事件的具体时间,只需掌握大致的时间段即可,可对各个选项从头或 从尾进行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A项从头分析,司马迁修《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晚于文景之治,故排 除。 第二步,对B项进行从尾分析,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岳飞抗金发生在南宋,故排 除。 第三步,对D项进行从尾分析,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年间,而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 末年,应晚于安史之乱,D项错误。 据此可以得出答案为C。

二、题干分析法 题干分析法,主要适用题干很长或者带有词语定义的行测常识题目。 尤其是对于词语定义这样的题目,定义本身可能就是答案,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小伙伴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题干上面,然后根据分析,对照选项,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例题】 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解析】 此题先是说明了什么是“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然后说我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最后 问的是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对于不知道我们国家的收入分配方针政策的考生,就可以从题干入手,去看定义,定义 强调的是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即这种分配结构的目的,是要保证大部分人都能有中等收入, 同时缩小社会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比例,这就是一个“平均”的过程,这样做自然是为了社 会的公平。答案显然是C。 三、词义联想法 词义联想法是指根据题干和选项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从而选出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做法。 在解题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所考知识点不熟悉,发散性的联想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例题】 关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 A.能量守恒定律

公务员考试之事件排序

公务员考试之事件排序 (在回答问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一般知识和对事件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做些补充或合理的假设,以填补缺欠的信息。) 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注意要以最少的假设来联系和安排这五个事件的发生顺序。 【例题】(1)收集书籍(2)购买材料(3)打造书架(4)雇用木工 (5)排列书籍 A. 4-3-1-2-5 B. 1-4-2-3-5 C. 4-3-2-1-5 D. 3-2-1-5-4 【答案】 B 【解析】此题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购买材料(2)——打造书架(3)——排列书籍(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它顺序而言最合理。 请开始答题: 1. ①月黑风高夜,杀人越货时②携宝乘孤帆,见财起贪念 ③推司细思谋,悬赏擒疑凶④误事因贪杯,俯首供其罪

⑤浮尸漂江渚,惊煞夜路人 A. ①-②-⑤-③-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②-①-④-③-⑤ D. ⑤-③-④-①-② 2. ①植被被破坏,黄河泛滥②改堵为疏,治黄根本 ③泥沙沉积,水位上升④修筑堤坝,消除灾祸 ⑤增高堤坝,遂成“悬河” A. ②-①-③-④-⑤ B. ①-③-⑤-④-② C. ②-④-①-③-⑤ D. ①-④-③-⑤-② 3. ①宫中多谄媚,宁不事权贵②仗剑思报国,高歌盛唐情 ③少时多乖蹇,老妪劝其行④寓情山水间,斗酒赋诗篇 ⑤十载凤不鸣,一鸣震九鼎 A. ③-②-⑤-④-① B. ②-③-①-⑤-④ C. ③-⑤-②-①-④ D. ③-①-⑤-④-② 4. ①原恒星收缩,核反应开始,恒星发光 ②恒星核收缩后最终爆炸,形成超新星,恒星结束 ③恒星膨胀,发出红光,形成红巨星 ④氢气耗尽,恒星核收缩,表面气体膨胀 ⑤气尘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形成原恒星 A. ③-②-⑤-①-④ B. ⑤-①-④-②-③

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

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备战事业单位行测考试,排序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一般行测中的排序题目会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排序题目的类型和做题方法。 (一)事件排序的题型 事件排序可分为表示五个事件的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和两组事件的两种题型。 1、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的题型 [例1](1)藏羚羊被大肆捕杀(2)颁布保护藏羚羊的法规(3)藏羚羊数量有所回升 (4)藏羚羊濒临灭绝(5)偷猎者被绳之以法 A.1-4-2-5-3 B.4-1-2-3-5 C.2-3-5-1-4 D.2-1-4-5-3 2、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两组事件的题型 [例2](1)暑假计划回老家(2)学校举办夏令营(3)改变计划 (4)回老家过春节(5)参加夏令营 A.1-3-5-2-4 B.2-3-5-1-4 C.1-2-3-5-4 D.4-1-3-2-5 (二)事件排序的解题方法 在了解了排序题类型之后,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解题方法: 1、解答有关事件排序题目时,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常识对事实作出必要的补充或假设,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试者应使用自己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所积累的一般知识来填补题目中所欠缺的部分,以便使你假想的程序推理更合理。 2、在多数情况下,可采用排除法,即首先确定要环节必为最先发生或最后发生,或者确定某两个环节必前后发生,进而对选项进行排除。 3、四个选项给出的四个顺序也许没有一个与你设计的最合理的顺序相同,但其中必有一个是相对合理的,不要先入为主,钻“牛角尖”,认为没有正确选项。 (三)例题与解析 【例题1】(1)创作电影插曲(2)接到配音任务 (3)歌曲被广为传唱(4)到基层体验生活(5)电影取得成功

第五章事件排序

第一章事件排序 同步强化训练 1.(1)鲜菜摆上货架(2)给西红柿浇水(3)建造玻璃暖房(4)给炉子添加煤炭(5)采摘成熟果实正确顺序是() A.(3)—(4)—(2)—(5)—(1) B.(5)—(1)—(3)—(2)—(4) C.(3)—(1)—(5)—(2)—(1) D.(1)—(2)—(3)—(5)—(4) 2.(1)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实现了系统化、规范化(2)《中学生交通安全演习手册》免费发放(3)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实现书本化深入研究(4)中小学生的交通违法率大大下降(5)三年来中小学生的交通死亡事故率保持零记录正确顺序是() A.(2)—(1)—(3)—(5)—(4) B.(2)—(3)—(1)—(4)—(5) C.(2)—(4)—(5)—(3)—(1) D.(4)—(5)—(2)—(3)—(1) 3.(1)破壳(2)鸣叫(3)孵化(4)换毛(5)卵正确顺序是() A.(1)—(5)—(3)—(4)—(2) B.(2)—(4)—(3)—(5)—(1) C.(2)—(3)—(4)—(5)—(1) D.(5)—(3)—(1)—(4)—(2) 4.(1)发现房内有人(2)孩子生病(3)打电话报警(4)邻居房门未锁(5)上班叫请假回家正确顺序是() A.(5)—(1)—(4)—(2)—(3) B.(2)—(5)—(1)—(4)—(3) C.(5)—(2)—(1)—(4)—(3) D.(2)—(5)—(4)—(1)—(3) 5.(1)定编定员(2)确定职责(3)工作效率大大提高(4)精简人员(5)调整机构正确顺序是() A.(5)—(1)—(4)—(2)—(3) B.(1)—(4)—(5)—(2)—(3) C.(5)—(1)—(3)—(2)—(4) D.(1)—(2)—(3)—(4)—(5) 6.(1)引起火灾(2)报警(3)违反规章作业(4)消防队赶到(5)扑灭大火正确顺序是 () A.(3)—(1)—(2)—(4)—(5) B.(3)—(2)—(4)—(5)—(1) C.(2)—(3)—(4)—(1)—(5) D.(3)—(1)—(4)—(2)—(5) 7.(1)替补演员的表演很差(2)找替补演员(3)一些观众要求退票(4)票已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

官方微信:【zjsydwks】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事件排序题的答题方法 备战事业单位行测考试,排序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一般行测中的排序题目会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排序题目的类型和做题方法。 (一)事件排序的题型 事件排序可分为表示五个事件的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和两组事件的两种题型。 1、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的题型 [例1](1)藏羚羊被大肆捕杀(2)颁布保护藏羚羊的法规(3)藏羚羊数量有所回升 (4)藏羚羊濒临灭绝(5)偷猎者被绳之以法 A.1-4-2-5-3 B.4-1-2-3-5 C.2-3-5-1-4 D.2-1-4-5-3 2、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两组事件的题型 [例2](1)暑假计划回老家(2)学校举办夏令营(3)改变计划 (4)回老家过春节(5)参加夏令营 A.1-3-5-2-4 B.2-3-5-1-4 C.1-2-3-5-4 D.4-1-3-2-5 (二)事件排序的解题方法 在了解了排序题类型之后,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解题方法: 1、解答有关事件排序题目时,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常识对事实作出必要的补充或假设,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试者应使用自己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所积累的一般知识来填补题目中所欠缺的部分,以便使你假想的程序推理更合理。 2、在多数情况下,可采用排除法,即首先确定要环节必为最先发生或最后发生,或者确定某两个环节必前后发生,进而对选项进行排除。 3、四个选项给出的四个顺序也许没有一个与你设计的最合理的顺序相同,但其中必有一个是相对合理的,不要先入为主,钻“牛角尖”,认为没有正确选项。 (三)例题与解析

事件排序(判断推理)

【例题】(1)收集书籍(2)购买材料(3)打造书架(4)雇用木工(5)排列书籍 A. 4-3-1-2-5 B. 1-4-2-3-5 C. 4-3-2-1-5 D. 3-2-1-5-4 【答案】 B 【解析】此题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购买材料(2)——打造书架(3)——排列书籍(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它顺序而言最合理。 请开始答题: 1. ①月黑风高夜,杀人越货时②携宝乘孤帆,见财起贪念 ③推司细思谋,悬赏擒疑凶④误事因贪杯,俯首供其罪 ⑤浮尸漂江渚,惊煞夜路人 A. ①-②-⑤-③-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②-①-④-③-⑤ D. ⑤-③-④-①-② 2. ①植被被破坏,黄河泛滥②改堵为疏,治黄根本 ③泥沙沉积,水位上升④修筑堤坝,消除灾祸 ⑤增高堤坝,遂成“悬河” A. ②-①-③-④-⑤ B. ①-③-⑤-④-② C. ②-④-①-③-⑤ D. ①-④-③-⑤-② 3. ①宫中多谄媚,宁不事权贵②仗剑思报国,高歌盛唐情 ③少时多乖蹇,老妪劝其行④寓情山水间,斗酒赋诗篇 ⑤十载凤不鸣,一鸣震九鼎 A. ③-②-⑤-④-① B. ②-③-①-⑤-④ C. ③-⑤-②-①-④ D. ③-①-⑤-④-② 4. ①原恒星收缩,核反应开始,恒星发光 ②恒星核收缩后最终爆炸,形成超新星,恒星结束 ③恒星膨胀,发出红光,形成红巨星 ④氢气耗尽,恒星核收缩,表面气体膨胀 ⑤气尘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形成原恒星 A. ③-②-⑤-①-④ B. ⑤-①-④-②-③ C. ⑤-①-④-③-② D. ⑤-④-②-①-③ 5. ①艺术家对树根进行细致加工②发现奇形怪状的大块树根 ③对根雕价款归属产生争议④经过法院协商调解解决 ⑤根雕被拍卖,价值8万元 A. ①-②-③-⑤-④ B. ②-①-③-⑤-④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⑤-③-①-④ 6.(1)某地风景秀丽(2)某地成为旅游胜地 (3)政府决定开发旅游资源(4)投资修建旅游景点 (5)吸引大批游客 A.3—1—4—2—5 B.1—5—3—2—4 C. 1—3—5—4—2 D.1—3—4—2—5 7.(1)鲜菜摆上货架(2)给西红柿浇水 (3)建造玻璃暖房(4)给炉子添加煤炭 (5)采摘成熟果实 A.3—4—2—5—1 B.5—1—3—2—4 C.2—5—1—3—4 D.1—2—3—5—4 8.(1)有关部门将王村开辟为旅游景点 (2)记者对王村的溶洞作了报道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事件排序题(一)

[模拟]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事件排序题(一) 因果关系 第1题: (1)前往某地的旅客未能按时登机(2)飞往某地的当日航班被取消(3)旅客纷纷到问讯处询问开航时间(4)等候在机场的旅客被送往民航招待所过夜 (5)气象部门通知浓雾将持续6个小时 A.2—1—3—4—5 B.1—2—3—5—4 C.1—3—5—2—4 D.2—1—5—3—4 参考答案:C 因为浓雾,所飞往某地的航班取消,(5)在(2)前,排除A、B、D项,因此C项最合理。故选C。 第2题: (1)蚊子飞进(2)天气闷热(3)无法入眠(4)打开门窗(5)点起蚊香 A.2—3—5—4—1 B.4—1—5—3—2 C.2—4—1—3—5 D.2—3—4—5—1 参考答案:C 因为天气闷热,所以打开门窗,排除B项;因为打开门窗,所以蚊子飞进,(1)在(4)后;因为蚊子飞进,所以无法入眠,只好点起蚊香;(3)在(1)后,(5)在(3)后,排除A、D项。故选C。 第3题: (1)许多妇女自己不再做衣服了(2)商店可买到各种服装(3)棉衣裤被当做过冬的重要服装(4)羽绒和裘装摆满市场(5)北方妇女婚前要学做棉衣裤 A.2—1—3—5—4 B.3—5—2—1—4 C.5—3—2—1—4 D.4—2—1—3—5 参考答案:B 因为棉衣裤是过冬的重要服装,所以北方妇女婚前要学做棉衣裤.排除C;因为商店可以买到各种服装,所以妇女不用再做衣服,(2)(1)是对(3)(5)的转折,故

应在(3)(5)之后,排除A、D项;只有B项最符合。故选B。 第4题: (1)中国人发明了火药(2)火药被用于军事(3)火药被用于庆典(4)火药被传到国外(5)人们发现硝石有助燃作用 A.1—2—3—4—5 B.5—1—2—3—4 C.1—4—3—2—5 D.5—1—3—4—2 参考答案:D 因为发现硝石可助燃,所以才发明了火药,排除A、C项;根据常识,发明火药后,传到国外,被用于军事,故排除B项;D项最合理。故选D。 第5题: (1)攀登比斯特峰(2)与队伍失去联系(3)被采药人抬下山(4)遇到雪崩 (5)昏迷冻伤 A.1—2—4—3—5 B.4—1—5—2—3 C.1—4—2—5—3 D.2—1—4—3—5 参考答案:C 先有攀登高峰,才能有后面一系列活动,故(1)为首位,排除B、D项:昏迷冻伤应在遇到雪崩之后,被采药人抬下山应在昏迷之后,故(5)在(3)之前,排除A项;只有C项最合理。故选C。 第6题: 暴风雨袭击了这一地区(2)列车不能正常运行(3)铁路局重新制定了运行计划(4)洪水冲毁了几处铁路(5)天气预报台风将在这一带登陆 A.1—2—4—5—3 B.5—1—4—2—3 C.5—1—3—4—2 D.5—3—1—4—2 参考答案:B 因为洪水冲毁了几处铁路,所以列车不能正常运行,故(4)在(2)前,排除A项;因为有列车不能正常运行,故铁路局重新制定运行计划,(2)在(3)前,排除C、D项;所以B项最符合。故选B。 第7题:

真题解读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事件排序解题方法(1)

真题解读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事件排序解题方法 事件排序题主要考查考生在未掌握全部必要事实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要求在每个问题中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词语或一句话表述的,接着给出的选项是表示五个事件的四种可能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让考生选择一种最合理、最合乎逻辑的事件排列顺序。题中给出的五个事件表述虽然简单,但它表示一件事或一个现象演变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尽管没有给出其他细节,但五个关键环节之间是必然存在的事件时间顺序或事件逻辑顺序或空间逻辑顺序等逻辑关系。答题时,可根据选项的一些顺序来确立最先发生的事件或者最后发生的事件,根据已有的顺序和事实的逻辑顺序进行对照,比较看是否适合事实的逻辑顺序。 事件排序试题在2004年、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都有涉及,2006年-2009年,在公务员考试中事件排序的并不多,主要是北京、天津市公务员考试年年都考,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一般都是5题,天津市公务员考试一般10题。 从整体上来说,事件排序在判断推理这个模块中算是比较简单的一部分,可是其分值也较低,所有考生需要关注的是做这类试题的速度非常关键,只有在这些相对简单的题上节约时间,才能为难题空出事件,这样才能做好整个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 解事件排序的题主要可以用代入法、首尾法、排除法和直接排序法,本文中QZZN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以2007年到200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来讲解事件排序题的解题方法。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事件排序练习 1.(1)某公司推出送奶服务(2)李大妈发现奶箱是空的(3)获得赔偿 (4)给奶品公司电话(5)发生车祸[2007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1题] A.1-2-5-3-4 B.1-5-2-4-3 C.1-5-4-2-3 D.1-5-3-4-2 【QZZN答案】B 【QZZN解析】此题可以用首尾法解题。题目反映了因奶品公司未如约履行送奶服务,最终给客户赔偿的整个过程。这个题目难点是“李大妈发现奶箱是空的”这个肯定是在发生车祸后没有送奶,所有奶箱才是空的。故正确答案选择B。 2.(1)责令业主停业整顿(2)追查熟食加工点(3)举行婚礼 (4)出现多人食物中毒(5)核查各种菜品[2007年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2题] A.3-5-4-2-1 B.4-3-2-5-1 C.3-4-5-2-1 D.3-4-1-5-2

2020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事件排序题备考资料)

2020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事件排 序题备考资料) 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时常会考到事件排序题型。相对判断推理的其他题型,事件排序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考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并且最正确地完成这部分题,从而为其他试题节省时间呢?为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就需要了解并掌握事件排序题的几种做题方法与解题技巧。下面我们就来针对事件排序题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一、首尾排序法 首尾排序法指的是:在已知的几个事件中,先找到事件的起点和终点。根据首尾的信息对比选项进行排除,如果不能一次性排除错误选出正确答案,就需要做进一步的对比。如果只得出一项,考生还应验证其合理性再进行选择,避免应一时疏忽选错答案。 例下面几个句子重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传回月面图像

②发射火箭 ③卫星进入月球轨道. ④嫦娥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 ⑤卫星进入地球轨道 A.③①②④⑤ B.②④⑤③① C.③④⑤②① D.②④③⑤① 【解析】B。题干描述的是嫦娥一号的发送过程。发射火箭应该在首,传回月面图像应该在尾,排除A、C。对比B、D两项,③和①紧密联系,卫星先进入地球轨道,再进入月球轨道,符合逻辑吮吸。因此,B项当选。 二、模块排序法 模块排序法指的是:但题目的事件中有两三个可以确定时间顺序或者是因果关系时,寻找包含可以确定时间顺序的模块的对应选项,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就可以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例下面几个句子重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发展公共交通 ②交通拥堵 ③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④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⑤私家车大量增加 A.②①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⑤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⑤② 【解析】C。题干描述的是交通问题。⑤和②之间有明显的因果关系。⑤②这一模块存在于C、D两项当中,排除A、B。 ②应该在④之前,排除D项。因此,C项当选。 三、直接排序法

事件排序练习及答案

事件排序 (在回答问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一般知识和对事件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做些补充或合理的假设,以填补缺欠的信息。) 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注意要以最少的假设来联系和安排这五个事件的发生顺序。 【例题】(1)收集书籍(2)购买材料(3)打造书架(4)雇用木工(5)排列书籍 A. 4-3-1-2-5 B. 1-4-2-3-5 C. 4-3-2-1-5 D. 3-2-1-5-4 【答案】 B 【解析】此题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购买材料(2)——打造书架(3)——排列书籍(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它顺序而言最合理。 请开始答题: 1. ①月黑风高夜,杀人越货时②携宝乘孤帆,见财起贪念 ③推司细思谋,悬赏擒疑凶④误事因贪杯,俯首供其罪 ⑤浮尸漂江渚,惊煞夜路人 A. ①-②-⑤-③-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②-①-④-③-⑤ D. ⑤-③-④-①-② 2. ①植被被破坏,黄河泛滥②改堵为疏,治黄根本 ③泥沙沉积,水位上升④修筑堤坝,消除灾祸 ⑤增高堤坝,遂成“悬河” A. ②-①-③-④-⑤ B. ①-③-⑤-④-② C. ②-④-①-③-⑤ D. ①-④-③-⑤-② 3. ①宫中多谄媚,宁不事权贵②仗剑思报国,高歌盛唐情 ③少时多乖蹇,老妪劝其行④寓情山水间,斗酒赋诗篇 ⑤十载凤不鸣,一鸣震九鼎 A. ③-②-⑤-④-① B. ②-③-①-⑤-④ C. ③-⑤-②-①-④ D. ③-①-⑤-④-② 4. ①原恒星收缩,核反应开始,恒星发光 ②恒星核收缩后最终爆炸,形成超新星,恒星结束 ③恒星膨胀,发出红光,形成红巨星 ④氢气耗尽,恒星核收缩,表面气体膨胀 ⑤气尘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形成原恒星 A. ③-②-⑤-①-④ B. ⑤-①-④-②-③ C. ⑤-①-④-③-② D. ⑤-④-②-①-③ 5. ①艺术家对树根进行细致加工②发现奇形怪状的大块树根

江苏历年公务员行测真题合集 整理版

江苏行测真题 200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试卷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 一、数字推理(1~10题)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或两项,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一个答案。 【例题】2,4,6,8,()。 A. 9 B. 12 C. 14 D. 10 【解答】正确答案为D,原数列是一个偶数数列。 请开始答题: 1.0.25,0.25,0.5,2,16,()。 A. 32 B. 64 C. 128 D. 256 2.(),11,13,17,19,23。 A. 6 B. 8 C. 7 D. 9 3.12,4,8,6,7,()。 A. 6 B. 6.5 C. 7 D. 8 4.9,1,(),9,25,49。 A. 1 B. 2 C. 4 D. 5 5.13579,1358,136,14,1,()。 A. 1 B. 0 C. -3 D. -7 6.4,8/9,16/27,(),36/125,216/49。 A. 32/45 B. 64/25 C. 28/75 D. 32/15 7.1.04,4.08,7.16,(),13.64。 A. 8.62 B. 9.36 C. 10.32 D. 10.28 8.0,3,1,6,2,12,(),(),2,48。 A. 3,24 B. 3,36 C. 2,24 D. 2,36 9.2004.2.2,2004.2.9,2004.2.16,2004.2.23,()。 A. 2004.2.30 B. 2004.2.31 C. 2004.3.1 D. 2004.3.2 10. 2.40×105,5.90×105,9.4×105,(),1.64×106。 A. 1.04×106 B. 10.2×106 C. 1.32×106 D. 1.29×106 二、数学运算(11~20题) 11. 2(17/111)×2(12/239)×2(5/490)×2(10/985)×2(7/1980)×2(16/3967)×2(84/7950)=()。 A. 144 B. 136 C. 115(4/111) D. 136(17/7950) 12. 1/2+3/4+7/8+15/16+…+(2100-1)/2100=()。 A. 99 B. 98.8 C. 97.6 D. 95 13. 某市夏季高峰期对居民用电采用如下办法收取电费:户月用电量在50度以内的部分,按0.4元/度收费;超过50度的部分,按0.8元/度收费。该市一户居民去年夏季高峰期有一个月的电费为32元,问该户居民当月用电多少度?() A. 80 B. 65 C. 64 D. 72 14. 在已挖好的长、宽分别为3米、2米的长方形花池的池里四周铺一层高20厘米、厚5厘米的砖边,需几块

事件排序四大方法精讲

行测传统题型讲解:事件排序四大方法 一、直接排序法 所谓直接排序法,就是不看选项,只看题目的五个事件进行直接排列顺序,排完之后再去查看选项,看哪一项符合所排的顺序,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直接排序法就是挖掘事件之间的逻辑顺序,是最为原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因为事件排序的核心问题是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这种逻辑顺序可能是顺承关系(按时间或事情脉络发展)、因果关系、充分关系、必要关系等。但在一个事件中往往会包含多种关系,建议考生在进行直接排列时应该多方考虑。 例题1: (1)面临合同续签(2)商户集体停业 (3)摊位租金上涨(4)恢复营业 (5)进行协商 A.1—3—2—4—5B.2—5—4—1—3 C.1—3—2—5—4D.2—1—5—3—4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描述的是合同续签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事件。按照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和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因为在合同续签的时候出现摊位租金上涨的问题,所以商户集体停业,然后进行协商,最后恢复营业。查看选项,C项符合我们直接排列的顺序。 二、代入排序法 代入排序法恰好是与直接排序法相反的一个过程,直接排序是不看选项直接对事件进行排列,代入法则是依照选项的顺序依次查看题干的五个事件,最为合理的即为正确的顺序。 代入法费时较多,主要针对逻辑关系比较复杂、难以理清楚头绪的事件。建议考生在用时要分清楚条件。 例题2: (1)成为优秀的记者(2)意外受伤 (3)准备参加全国比赛(4)恢复信心 (5)从小刻苦训练 A.4—2—1—5—3B.5—3—2—4—1 C.5—1—3—2—4D.5—1—2—4—3 解析:此题答案为B。将选项顺序代入后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在B项中,因为从小刻苦训练,所以能参加全国比赛,训练中意外受伤,通过努力恢复信心,最终成为优秀记者是较为合理的顺序。同时,比较其他选项可看出,(5)和(1)分别应是事件的始末,因此答案是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