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法

场景法
场景法

一.场景法简介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这种在软件设计方面的思想也可以引入到软件测试中,可以比较生动地描绘出事件触发时的情景,有利于测试设计者设计测试用例,同时使测试用例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场景法一般包括基本流和备选流,如下图所示。从一个流程开始,图中经过用例的每条路径都可以用基本流和备选流来表示。

直黑线表示基本流,是经过用例的最简单的路径。

备选流用不同的色彩表示,一个备选流可能从基本流开始,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执行,然后重新加入基本流中(如备选流1和3);也可能起源于另一个备选流(如备选流2),或者终止用例而不再重新加入到某个流(如备选流2和4)。

二、场景的生成:

考虑用例从开始到结束可能的所有基本流和备选流的组合,都可能组成场景。

例如,上图的场景包括:

1)基本流;

2)基本流,备选流1;

3)基本流,备选流3;

4)基本流,备选流4;

5)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2;

6)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3;

7)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4。

8)基本流,备选流3,备选流4;

9)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2,备选流3;

10)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3,备选流4;

场景法的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项备选流。

2)根据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

3)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4)对生成的所有测试用例重新审查,去掉多余的测试用例,确定测试用例后,为每一个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值。

三、实例

一)用户在一个在线购物网站购物,需要成功登录到系统,选购后在线购买,在线上支付。支付成功后生成订单,完成购物。

1、根据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项备选流。场景如下:

2、根据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

场景1:基本流

场景2:基本流,备选流1

场景3:基本流,备选流2

场景4:基本流,备选流3

场景5:基本流,备选流4

3、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假如存在一个合法账号用户名为abc,密码为123,账户余额为200。

二)A TM机

1、A TM机工作的场景如下:

2、根据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场景1:基本流

场景2:。。。。

场景法

测试用例设计--场景法 1.定义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这种在软件设计方面的思想也可引入到软件测试中,可以比较生动地描绘出事件触发时的情景,有利于测试设用例场景用来描述流经用例的路径,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这条路径上所有基本流和备选流。 右图中经过用例的每条路径都用基本流和备选流来表示: 基本流用黑色表示,是经过用例的最简单的路径。 备选流用不同的彩色表示,一个备选流可能从基本流开始,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执行,然后重新加入基本流中(如备选流 1 和3);也可能起源于另一个备选流(如备选流2),或者终止用例而不再重新加入到某个流(如备选流 2 和4)。 1.应用的范围 1) 基本上每个软件都会用到这种方法,因为每个软件后面都有业务的支撑 2) 比较常见的有: 网上购物流程, ATM机取款流程等 1.步骤 1) 画出需要测试路径的流程图(一般选择工具Office Visio) 2) 分析基本流和备选流 3) 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设计测试用例 1.案例

系统同步银行主机,点钞票,输出给用户,并且减掉数据库中该用户帐户中的存款金额。 用户提款,银行卡自动退出,用户取走现金,拔出银行卡,ATM提款机界面恢复到初始状态;备选事件流(考虑可能失败的地方): 1.在基本事件流1中: a) 如果插入无效的银行卡,那么,在ATM提款机界面上提示用户“您使用的银行卡无效!”,3秒钟后,自动退出该银行卡。 1.在基本事件流2中: a) 如果用户输入的密码错误,则提示用户“您输入的密码无效,请重新输入”; b) 如果用户连续3次输入错误密码,ATM提款机吞卡,并且ATM提款机的界面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其他提款人可以继续使用其他的合法的银行卡在ATM提款机上提取现金。 c) 用户输入错误的密码后,也可以按“退出”键,则银行卡自动退出。

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一导课导学 (1)导入新课,出示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学生自学之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 (2)出示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如果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二展示新知 教师在这一阶段,通过提问、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有的放矢地进行“解惑”做准备。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因此,这一环节称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二次备课”。再者,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如果后进生都学会了,那么就可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三质疑解惑 “质疑解惑”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展示新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在“质疑解惑”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要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倾向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

案例教学法教学实例

“FLASH中文字动画的制作”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法实例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12计应X班 课时安排:1课时 时间:周五第二节 地点:机房 学情分析: 12计应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较系统地学习过Photoshop软件课程,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普遍希望能学习到实用的专业知识。FLASH作为主要的二维动画设计软件之一,学生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他们在课堂上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但是部分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知识的系统思考、整理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不够强。 教材分析: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Flash8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flash8软件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Flash8软件成为学生制作动画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本节教授的文字动画是二维动画中最常见的动画之一,常应用于广告设计,题头动画、MTV动画设计中,是FLASH动画设计重要的基本设计能力之一,文字动画形式多样,能较好的拓展学生的动画创作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文字工具、路径工具、调色工具的使用。本次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法,展示多种文字动画案例,并进行分析,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对文字动画的形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自己动手设计一些文字动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本的输入与编辑,文本的打散与分离。 (2)掌握几个典型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动画制作技巧,创作动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文字动画的实例,加深学生对于文字工具属性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实践,去完成多种文字动画的制作,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多种文字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运用Flash动画软件创造作品的乐趣; (2)体验flash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计算机技术的求知欲; (3)能辩证地认识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4)体验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发学习flash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文本工具,文本属性面板 (2)渐变颜色的设置 (3)渐变填充的调整。 (4)文本的打散与分离 教学难点: 文本属性面板文字的分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 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软件:教学课件、学件。 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

边界值分析法+场景法

黑盒测试-边界值分析法和场景法边界值分析法: 实验1:某选课系统中规定每门课程的选修人数在[20,60]之间,小于20人不开设该门选修课,大于60人不接受后面的选课要求。 结合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案例,并给出相应测试用例。 参考答案 测试设计 ?输入变量:选课人数 ?测试输入 ?选择当选课人数分别为19,20,21, 59,60和61等几个边界点 ?再加上一个正常值点40 实验 2:编写一个程序,输入某雇员的工作时间(以小时计)和每小时的工资数,计算并输出他的工资。 具体如下: ?若雇员周工作小时小于40小时(0,40),则按原小时工资0.7来计算薪水。 ?若雇员周工作小时等于40小时,则按原小时工资计算薪水。 ?若雇员周工作小时介于40到50((40,50))小时的,超过40的部分按照原小时工资的1.5倍来计算薪水。 ?若雇员周工作小时超过50小时([50,60)),则超过50的部分按原小时工资的3倍来计算薪水。 ?超出60小时或小于0小时,提示输入有误,重新输入。 结合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案例,并

给出测试用例和相应的测试结果。参考答案

程序参考答案: #include void main() { float h; float g; float sum; sum=0.0; printf("请输入小时工资和工作小时数:"); scanf("%f",&h); scanf("%f",&g); if(h>0 && h<40) sum=0.7*h*g; else if (h>=40 && h<50) sum=40*g+(h-40)*1.5*g; else if(h>=50 && h<=60) sum=40*g+10*1.5*g+(h-50)*3*g; printf("%f",sum); }

五步教学法

浅谈“五步教学法” 华岳小学刘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沿袭甚久、积弊甚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在教室这个专门设定的场所里进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与现实生活无涉亦不合乎学生理解力的系统性很强、逻辑性很强的教科书,学生则坐在固定的位置上,静听和记诵教科书。 这种方法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教科书、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学生的活动、教室以外的世界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传统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使儿童获取知识。但这种知识脱离生活、不合学生志趣,结果学生虽能背诵它、记住它以应付提问、考试和升学,但却不能真正掌握它。学生处于消极的、被动的地位,兴趣、爱好受到剥夺和压制,能力发展和主动性受到压抑和束缚。 “五步教学法”的变革就是变教师讲授、学生静听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把书本降到次要的地位,活动是主要的,教学也不再限于教室之内。 而要想使经验、行动更有效能,就必须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思维起于直接经验得到的疑难和问题,而思维的功能“在于将经验得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在于“把困难克服,疑虑解除,问题解答”。 “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就是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的方法”。鉴于此,我们要将思维五步教学法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 怎样培养思维能力呢?由于思维起于疑难的情境,所以培养思维能力的最首要因素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合宜的情境。“持久地改进教学

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上”。 对这种思维的方法应作广义的理解,不应把它看作我们一般所言的纯粹思维的方法。实际上,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行动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包含观察、分析、综合、想象、抽象、概括等多种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还涉及知识的参与,涉及到对各种观念与假设的检验,因此这个过程更像是一种科学的“实验”。 五步教学法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不仅仅是教学论的变革,而是整个教育观念的变革。正是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揭示了五步教学法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就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还是以培养智慧为目的的区别。“知识与智慧的区别,是多年来存在的老问题,然而还需要不断地重新提出来。知识仅仅是已经获得并储存起来的学问;而智慧则是运用学问去指导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要的是人的智慧,即明智地行为、行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教育以知识为目的并以知识来扼杀智慧,五步教学发现则以智慧为目的并以知识来增进智慧。对于活动而言,知识永远是从属的。 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论述教育的。五步教学法在教学操作层面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自学环节;第二步,学生交流;第三步,巩固所学知识;第四步,教师课堂小结;第五步,拓张延伸。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情景与问题的关系、问题与探究的关系、探究与结论的关系和结论与训练的关系。要做的:既有步骤,又不唯步骤,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场景法

一.场景法简介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这种在软件设计方面的思想也可以引入到软件测试中,可以比较生动地描绘出事件触发时的情景,有利于测试设计者设计测试用例,同时使测试用例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场景法一般包括基本流和备选流,如下图所示。从一个流程开始,图中经过用例的每条路径都可以用基本流和备选流来表示。 直黑线表示基本流,是经过用例的最简单的路径。 备选流用不同的色彩表示,一个备选流可能从基本流开始,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执行,然后重新加入基本流中(如备选流1和3);也可能起源于另一个备选流(如备选流2),或者终止用例而不再重新加入到某个流(如备选流2和4)。 二、场景的生成: 考虑用例从开始到结束可能的所有基本流和备选流的组合,都可能组成场景。 例如,上图的场景包括: 1)基本流; 2)基本流,备选流1; 3)基本流,备选流3; 4)基本流,备选流4; 5)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2;

6)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3; 7)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4。 8)基本流,备选流3,备选流4; 9)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2,备选流3; 10)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3,备选流4; 场景法的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项备选流。 2)根据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 3)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4)对生成的所有测试用例重新审查,去掉多余的测试用例,确定测试用例后,为每一个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值。 三、实例 一)用户在一个在线购物网站购物,需要成功登录到系统,选购后在线购买,在线上支付。支付成功后生成订单,完成购物。 1、根据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项备选流。场景如下: 2、根据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 场景1:基本流 场景2:基本流,备选流1 场景3:基本流,备选流2 场景4:基本流,备选流3 场景5:基本流,备选流4 3、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假如存在一个合法账号用户名为abc,密码为123,账户余额为200。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和一般步骤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和一般步骤 摘要:我们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安全技术培训,具体做法是把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实践性强。石化企业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员工安全培训重点应以提升安全操作技能为主。例如,对于危险化学品火灾的预防,我们通过结合教材中的理论阐述,通过对某厂曾发生的裂解碳四储罐冬季火灾事故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实现了如下教学目标:⑴碳四组份冬季脱水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⑵对于含有丁二烯的物料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如何正确操作;⑶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都有哪些。这样的案例教学,非常有利于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 2、激发了学员学习兴趣。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所选用的案例来源于生产工作实际,说服力较强。有些案例直接由学员讲述,然后通过分析讨论,大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学员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到较高的水平,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学员是主角,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并积极去探索,便于学员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相关问题,通过认真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首先教师必须搜集、整理合适的案例,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应有较深刻的认识。前面提到的案例,教师除了对火灾的预防知识、裂解碳四冬季储存操作法有全面的认识之外,同时对于碳四生产储存条件、丁二烯的性质等也要有较深刻的认识。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时机,组织协调好。最后,教师还应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在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和点评。 二、案例教学法一般步骤 1、准备案例。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案例的选择,既要典型又要贴近生产实际。因此我们经常深入到生产一线收集素材,不断更新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在课前将准备好的案例告知学员,让学员了解案例内容,并要求学员查找一些必要的资料,做好发言准备。 2、讲解讨论案例。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设法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引导学员紧紧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方式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讨论。在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中,我们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仿真模拟事故发生的经过,使学员感到形象逼真,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总结案例。在学员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强调,使学员加深对知识点的把握。对学员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做重点讲解。同时教师还要特别提出,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学员应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 概念一:情景分析法,又称前景描述法或脚本法,是在推测的基础上,对可能的未来情景加以描述,同时将一些有关联的单独预测集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预测。 概念二:情景分析就是就某一主体或某一主题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概括地说,情景分析的整个过程是通过对环境的研究,识别影响研究主体或主题发展的外部因素,模拟外部因素可能发生的多种交叉情景分析和预测各种可能前景。 2作用 情景分析法的作用: (1)分析环境和形成决策; (2)提高组织的战略适应能力; (3)提高团队的总体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特点 情景分析方法的特点:

(1)在了解内部环境的基础上; (2)定性分析加定量分析; (3)需要主观想象力; (4)承认结果的多样性; 4优点和局限性 1.主要优点:对于未来变化不大的情况能够给出比较精确的模拟结果。 2.局限性: (1)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有些情景可能不够现实; (2)在运用情景分析时,主要的难点涉及数据的有效性以及分析师和决策者开发现实情境的能力,这些难点对结果的分析具有修正作用; (3)如果将情景分析作为一种决策工具,其危险在于所用情景可

能缺乏充分的基础,数据可能具有随机性,同时可能无法发现那些不切实际的结果。 5执行步骤 ◎方法一: (1)主题的确定; (2)主要影响因素的选择; (3)方案的描述与筛选:将关键影响因素的具体描述进行组合,形成多个初步的未来情景描述方案。――横纵坐标进行归类; (4)模拟演习:邀请公司的管理人员进入描述的情景中,面对情景中出现的状况或问题做出对应策略的过程; (5)制订战略; (6)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 ◎方法二:

场景词汇汇总

Catherine Lau 租房场景 基本词汇住宅结构和附加装置mattress 床垫landlord 房东single room 单人房cushion 垫子landlady 房东太太double bedroom 双卧towel 毛巾 tenant 房客twin room 双人房cabinet/cupboard橱/碗柜house agent 房产中介triple room 三人间refrigerator 冰箱college accommodation servie kitchen utensil 厨房用具freezer 冷冻柜 校园住宿管理处laundry room 洗衣房electric stove电烤炉residence 居住courtyard 庭院microwave 微波炉inhabitant 居民bedsit 卧室兼起居室gas cooker煤气灶for sale 出售shared room 公用房间oven 烤箱 sign the lease 签租约balcony 阳台cooker hood抽油烟机pay the tent/tental price 付租金hall / lobby 门厅blender 搅拌机deposit 押金corridor / porch 走廊dishwasher 洗碗机refund 退款garage 车库washing machine洗衣机bill(gas/electricity/water skylight 天窗tap 水龙头 /telephone bill)账单furniture 家具water heater热水器utility 公共设施费attic 阁楼squeezer 榨汁机available 可用的basement 地下室dryer 烘干机reasonable 合理的lift(英)/elevator(美)电梯toaster 烤炉 revolving door 旋转门iron 熨斗 居住地点及环境shutter 百叶窗vacuum cleaner吸尘器accommodation 住宿,食宿fence 栅栏broom 扫帚homestay 住在当地居民家中lawn 草坪dust cloth 抹布dormitory 大学宿舍switch 开关mop 拖把 room allocation 房屋分配outlet 插座shampoo 洗发精lodging 寄宿sprinkler 喷水器lotion 洗液 flat (英) / apartment(美)公寓cream 乳霜student hostel 学生旅店家电设施facility razor/shaver 剃刀youth hostel 青年旅店unfurnished 未配备家具的shower 淋浴 villa 别墅armchair 扶手椅basin 洗手池studio apartment 单间公寓sofa 沙发detergent 洗衣剂tent 帐篷bench/stool凳子tissue 纸巾farmhouse 农舍carpet 地毯sponge 海绵surroundings 环境blanket 毯子PC(personal computer) downtown /city center 市中心ceiling fan 吊扇个人电脑 suburb / outskirt郊区stereo system 立体音响fire door/escape安全门rural area 农村curtain 窗帘closed circuit in the southeast 在东南部central air conditioner中央空调television闭路电视on the ground floor 在一楼(英)radiator 取暖电炉broadband internet address 地址wardrobe 衣橱connection 宽带road 路/street 街道/ avenue 大街sheet 床单insects 害虫 lane 车道pillow 枕头blackout 停电 听力场景词汇 1

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法 一、范例教学的基本含义 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范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对范例进行研讨,引导学生从实际范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原则、方法及操作实验,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范例教学法是以典型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在完成一个范例的基础上,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 二、范例教学的例子——“设计奥运主题海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对范例的学习,掌握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2)学生通过对范例的学习,掌握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文本框的使用。 (3)能熟练运用所学的文字处理软件技能设计海报。 (4)让学生了解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范例福娃海报的分析,自主探究、主动阅读、交流分享奥运福娃相关资料,欣赏和了解奥运的相关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新知,体验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新知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学习奥运福娃的知识和动画,感受福娃的精妙寓意和完美设计。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体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

三、范例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㈠课前:精心选择范例 要想在课堂上成功的使用范例教学法,课前对范例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而言,信息科技教师在选择范例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针对性。教师在课前要依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范例,做到有的放矢,范例的内容要与知识点有机结合。此外,还要考虑范例在教学中的适用性。 2.实效性。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教师要多选用一些紧扣时代脉搏的典型事例作为关注点,这样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3.趣味性。从范例内容来讲趣味性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所选范例应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 4.难易性。范例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做到难易适当。太难的范例往往使学生因知识储备不足而无从下手,进而丧失参与的兴趣;太简单的范例,不仅降低了教学的要求,而且也无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

场景描述需求分析实例

场景描述 场景主要包括4种主要的类型:正常的用例场景,备选的用例场景,异常的用例场景,假定推测的场景。用场景法来测试需指模拟特定场景边界发生的事情,通过事件来触发某个动作的发生,观察事件的最终结果,从而用来发现需求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常以正常的用例场景分析开始,然后再着手其他的场景分析。 下面来看具体的例子:假设你现在需要完成的是一套出租车预定系统(顾客进行出租车的预定,系统完成扣款以及出租车司机的任务分配等相关的任务: 顾客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出租车租赁公司立有相关存款账户的用户,他们一般通过的方式进行预约,有些是要求立马预定的,也有一些是预定几周后的,我们需要使用计算机系统来确保这些存款账户到目前为止是有效的,系统需要知道什么时候顾客需要出租车,以及接送地址和他们的目的地。接送地址一般来说是顾客账户信息上填写的地址,根据我们车辆调度员的经验,我们可以告诉顾客最佳的接送时间。系统会根据订阅情况产生一个司机工作编号并记录预定过程中的详细信息,并会根据接送时间的顺序对这些信息按照接送的时间进行排序,然后会给顾客一个订阅的确认信息,同时包括司机的工作编号)。与这个预定出租车用例相关的,就是给出租车司机分配具体工作的用例。用场景法来对这个需求进行测试,应该如何进行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正常用例场景的构建过程

a.识别商业事件流:发现需求的过程包括研究和调查特定需求相关的业务规则和策略,调查包括一系列的业务事件以及商业规则的边界点。业务事件包括事件名,输入数据(由这个事件引起的输入数据),输出数据(为了响应这个事件产生的输出数据) b.画一个非正式的商业场景草图 c.把这个场景草图形成场景的具体步骤 以顾客预定出租车为例,这个事件是在当顾客决定需要一个出租车时发生的,这个事件导致客户和出租车公司之间发生一个预定请求的交互动作,当出租车公司收到预定请求时,它触发了安排出租车登记事件用来响应这个需求,从分析得出其中有一个需出租车公司需要提供一个预定确认响应信息给顾客的过程,那么什么是预定确认,在什么情况下这个确认信息会产生,其他与之相关的需什么?下面我们就通过构建场景的方式来进行细节上的分析 a.事件源:顾客想预定出租车,发出出租车预定请求 事件结果:安排出租车预定行为(包括许多商业逻辑规则),发送一个出租车预定确认信息给顾客 事件名: 顾客想要预定出租车 输入数据:出租车预定请求 输出数据:出租车预定确认响应

场景法及场景词汇

为了让你对托福听力考试技巧有一个生动的形象化的认识,以下我们通过场景方法向你展示一个奇妙的答题方法。 场景法指的是考生通过对话揭示的场景关键词,判断磁带上的对话或演讲发生的实际生活场景,再根据这一生活场景答题。场景法可行的原因在于托福考试的目的。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托福测试的是外国学生在美国学习和生活要用到的基本语言能力,所以托福听力在内容上永远离不了学习和生活这一主题。学生生活的圈子不大,典型的仍然像中国的5点式,即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购物。而托福听力已经考了几十年了,学校里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上都被考过了。只要考生能熟悉学校里的各个场所经常发生的学生生活场景,仅凭几个词就可以知道整个对话或演讲的大体内容,从而得出(甚至猜出)正确答案。 在场景法的后面,我们将归纳美国大学生活的各个场合及其典型的对话内容。在这里,我们的先介绍一下如何利用场景法。 为什么要用场景法? 很多做过托福听力题的考生都有这种感受:即有些对话里的词全都听懂而且明白单词的意思,就是选不出答案。更离谱的是,即使让你看文字答案答题,你也未必会有很高的正确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在于场景,即英语里常说的situation。我们平时碰到有人试图安慰心情不好的自己时,经常会说“你不是我,你不会明白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托福的听力中,“清”的肯定不是“旁观者”,而只有“当局者”才会最清楚对话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要成为“当局者”,你必须熟悉托福听力的大学生活背景。下面的例子列举了熟悉场景的重要性: He got in and pushed the button for the forth floor.Question: What did he do? (A) He took the elevator. (B) He sewed the buttons on. (C) He dropped something on the floor. (D) He made him go upstairs. 这个单句题(现在的听力部分没有这种单句题),如果你不熟悉电梯的话,你会一头雾水,根本不知其所云何事。但是,如果你一听到就想到了电梯的话,那么这根本不是问题。 所以,托福的听力中的有些题目仅凭听清楚每个单词的字面意思是不够的(很多时候甚至是不必要的),你还必须生动地想象出对话所发生的具体生活场景。 场景法的魅力

小学英语六步教学法

英语学科“展测启学练评”六步教学法如何让小学生快乐、高效的学习英语,是英语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地,有效的英语教学,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英语组教师总结以往英语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紧紧围绕“让每堂课都精彩”的课堂教学目标,确立以努力打造“优质、高效、智慧”的课堂为抓手,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语课堂“六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精彩展演——预习检测——揭示目标——学习新知——趣味操练——目标检测,其中自主预习是重要前提条件,自主学习、精讲点拨、巩固拓展是核心内容,当堂检测是效果评价。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贵在得法。此方法的探索实践旨在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从而全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六步教学法时间分配: 第一步:精彩展演(3分钟) 第二步:预习检测(5分钟) 第三步:揭示目标(2分钟) 第四步:学习新知(20分钟) 第五步:趣味操练(5分钟) 第六步:目标检测(5分钟) 六步教学法实施介绍: 一、精彩展演——(展) 充分利用课堂前3分钟的时间,教师指导学生可进行对话表演、情景剧表演、英语儿歌演唱、讲英语故事、讲英语笑话、猜英语字谜等。通过多种

英语活动形式,为学生搭建展示英语才艺这一平台,旨在培养学生大胆积极地活学活用英语,也为学生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提供了舞台,同时,创设了及其浓厚的英语氛围,为其他学生的英语听力提供了时间保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变得更自信乐学了。 二、预习检测——(测) 预习效果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提高预习质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我校在多年的小学英语实践中,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基础,确立了“三年级——‘扶’,四年级——‘半扶半放’,五、六年级——‘放’的预习指导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六年级将预习进一步深入,预习内容主要围绕教师提前制作的微课、微视频、作业检测单等进行,教师课前将自学资料上传至国家教育资源云平台或班级创建的QQ群。也可让部分优等生通过自主预习设计要点、学生参与,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教师在设计中注重了“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难、想学生之所疑、想学生之所错、想学生之所乐”。二是充分保证预习时间:三年级提前1天、四年级提前2天、五、六年级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预习时采取个人预习、小组合作预习、教师指导预习等多种方法。三是加强对预习的评价,通过小组评价或教师抽查、普查等形式实现对预习效果的管理,将学生预习情况进行量化,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通过“扶——半扶半放——放”的预习模式,正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将学生“一刀切”,使教师、学生不会因预习成为一种负担,而是在预习中充分体会着学习的快乐。 课堂检测形式: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检测方式:其中“let’s learn”

基于场景词库的翻译方法

一种翻译过程中基于场景词库的快速输入法 文章来源:多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翻译技术》第12期专利名称为:一种翻译过程中基于场景词库的快速输入法,申请号为 CN200710065015.6的该项专利是传神联合(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并获得授权的一项专利,之后转让给传神(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受让者已通过专利质押获得收益。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场景词库的快速输入法,有效提高的翻译过程中文本的输入效率,实现了翻译过程中的快速输入。 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同语种之间的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信息交往中的重要部分,随之而来的各种翻译需求也越来越广泛。除了译员的翻译功底,译员的文字输入速度对翻译速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如今常用的紫光华宇拼音输入法是一个完全免费的、面向用户、基于汉语拼音的中文字、词及短语输入法。它具有智能调整字序的功能,可根据用户前一次的输入情况,动态调整汉字的优先选择顺序,即紫光华宇拼音输入法具有可调频词库,能够根据用户使用词频的大小动态调整字或词的显示顺序,方便不同词汇需求的用户。而对于某些不可调频词库的输入法,用户只能按照词库预定的顺序选择需要的字词。 申请号为200610109732.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获取新词的方法、装置以及一种输入法系统,在用户输入过程中,获取用户选择的字词并与现有字词相比较,根据比对结果获取用户个性字词并将这些个性字词加以收集获得新词。其中在此库的生成过程中,根据用户的输入过程记录用户所选字词及用户词频,并对字词相应地各用户词频进行权重修正,计算各字词的用户积累词频,以此生成词库。依据这种方法,能够从各用户的个性字词中分析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新词,从用户输入的角度提供解决方案,可以简单方便的获取比较准确、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 然而面对各种领域的翻译需求,上述两种输入方法并不能有针对性的快速输入,在翻译输入过程中仍存在输入效率低的问题,难于根据用户的翻译需求最先显示用户需要的字词,经常需要在字词选择栏中加以翻页才能找到用户需要的字词,而且上述输入法要求用户必须安装使用后才能生效,改变了用户的输入法习惯,增加了推广的难度。

7步教学法实操案例精编版

应用新东方高思班课、1对1教学七步法的实操案例 本篇文章讲述了我自己机构落实教学管理标准(班课+1对1)的过程和计划,其中我采用了下图的工作方法,希望为大家在秋季执行好班课和1对1的教学管理标准提供案例帮助。 目录 发现问题 调研 制定执行方案 制定监控方案 思想先行,落实在后 发现问题 上周,我检查了我们老师的微信群,里面是这样的: 第一节课老师发了这堂课讲的内容和学生表现,内容很空,没有家长互动,老师看第一节课没有互动,于是就不再发每堂课的内容了, 中间教学部要求两次转发家庭教育的内容,于是把家庭教育的文章转发到家长群, 最后教学部要求老师转发续班窗口期的通知,老师再次扔到群里…

翻看整个历史记录,整个群只有商业行为,其实是老师没有理解: 微信群是把我们认真管理班级的行为展示给家长的工具! 然后我进班听了两个老师的课: 第一个老师,进门考的时候竟然有几个学生在聊天,纪律松散。 讲课到最后剩余了5分钟,老师检查每个学生读音标的情况,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下课了,有的小孩就问:老师我还没读到呢,老师说:课下找我读吧。 第二个老师,老师讲课很嗨,范儿也很足,但是后排有一个孩子在拿笔往自己胳膊上写字,另一个孩子在走神,老师并没有管。 看完我们的课程,我觉得老师并没有理解: 课堂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而不是自嗨讲课。 面对续班率下滑严重,我终于找到了原因: 没有被关注到的孩子根本无法提高成绩,没有被关注到的家长根本无法续班。

我们上篇文章已经给出了新东方的解决方案——标准化教学管理流程,学而思高思的解决方案也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应用到我们自己的机构,怎么就落实不下去? 调研 我和CK47为此事开会到凌晨4点多,会后,我踱步在房间里仍然难以入睡,眼睁睁看着黑夜已经渐渐褪去,心里却越来越焦虑,不断责备自己对于教学产品的关注度太少。 第二天我们两个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了一位管理千人教师团队的业内大咖。 大咖说: 教学管理不仅要有教师绩效管理,教学过程管理也同样重要,每次开新班的时候,每个老师我都要亲自听课。 有一次一个老师怎么讲也不过关,我就陪他一遍一遍讲,最后到夜里两点还是不行,第二天我就临时换了这位老师。 有个男老师上课声音不够大,我就把他拉到一个女老师边上让他们比赛讲课,然后我和他说,你的声音怎么还不如一个女的?!

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又称脚本法或者前景描述法,是假定某种现象或某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的前提下,对预测对象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引起的后果作出预测的方法。通常用来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作出种种设想或预计,是一种直观的定性预测方法。 发展情况: “情景”一词最早出现于1967年Kahn和Wiener合著的《2000年》一书,是对事物所有可能的未来发展态势的描述,既包括对各种态势基本特征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同时还包括对各种态势发生可能性的描述。情景分析法是由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于60年代末首先使用基于脚本的战略规划,并或得成功,并由该公司的沃克于1971年正式提出,是根据发展趋势的多样性,通过对系统内外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设计出多种可能的未来前景,然后用类似于撰写电影剧本的手法,对系统发展态势作出自始至终的情景与画面的描述。 分析法的作用: 分析环境和形成决策 任何企业若想生存进而壮大,必须要尽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知环境”。情景分析法就是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通过综合分析整个行业环境甚至社会环境,评估和分析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制订相应决策。由于每一组对环境的描述都最终会产生一个相应的决策,因此情景分析主要应用于分析环境和形成决策两个方面。 提高组织的战略适应能力

由于情景分析法重点考虑的是将来的变化,因此能够帮助企业很好地处理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在战略预警方面,能够很好地提高企业或组织的战略适应能力。同时,企业持续的情景分析还可以为企业情报部门提供大量的环境市场参数,而这些参数又可以对企业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例如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等。 提高团队的总体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企业内部出发,企业的核心是人,而人的思想是关键。由于情景分析法不仅仅属于高层管理人员的战略工具,而是需要企业各层级人员都参与其中,如此可激发每个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团队的总体能力。企业通过情景分析法预测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景,决策人员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决策的实施需要资源的支持,因此,在进行情景分析及决策时,企业的资源也就相应地实现了重新配置。

描写各种场景的词语汇集

.. 一、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柳绿花红鸟语花香百花齐放莺歌燕舞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二、写景物的四字词 风光秀丽水天一色湖光山色山清水秀高山流水青山绿水 三、表示团结的成语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四、带反义词的成语 古今中外古往今来天南地北出生入死黑白分明积少成多 取长补短口是心非七上八下凶多吉少天南地北出生入死 小题大做轻重倒置贪小失大 五、勤奋好学的成语 勤学好问好学不倦闻鸡起舞不耻下问 六、写帮人的谚语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助人要及时,帮人要诚心。

.. 七、描写气象的谚语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朝虹雨,夕虹晴。 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 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 八、名句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好学的年轻一代。 九、ABB式的词语 1、表示颜色的ABB的词: 黑沉沉黑洞洞黑蒙蒙白花花白茫茫绿油油红艳艳红彤彤红扑 扑黄灿灿黄澄澄 2、表示声音的ABB的词: 轰隆隆丁零零哗啦啦

.. 3、表示样子的ABB的词: 黑沉沉沉甸甸懒洋洋乐滋滋暖烘烘闹哄哄明晃晃 十、AABB式的词语 1、表示声音的AABB式的词语: 丁丁冬冬叽叽喳喳滴滴答答乒乒乓乓丁丁当当嘻嘻哈哈 2、表示动作的AABB式的词语: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蹦蹦跳跳摇摇晃晃吵吵闹闹拖拖拉拉哭哭啼啼摇摇摆摆 3、表示样子的AABB式的词语: 冷冷清清隐隐约约许许多多漂漂亮亮清清楚楚 4、反义词形式的AABB式叠词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来来往往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吞吞吐吐日日夜夜 吞吞吐吐朝朝暮暮是是非非生生死死 5、近义词形式的AABB式叠词 隐隐约约许许多多干干净净躲躲闪闪拉拉扯扯弯弯曲曲 匆匆忙忙家家户户

场景分析法详解

场景分析法简介 用例场景用来描述流经用例的路径,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这条路径上所有基本流和备选流. 为什么引入场景分析法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 这种在软件设计方面的思想也可引入到软件测试中,可以比较生动地描绘出事件触发时的情景,有利于测试设计者设计测试用例,同时使测试用例更容易理解和执行。提出这种测试思想的是Rational公司. 基本流和备选流 图中经过用例的每条路径都用基本流和备选流来表示. 直黑线表示基本流,是经过用例的最简单的路径. 备选流用不同的彩色表示,一个备选流可能从基本流开始,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执行,然后重新加入基本流中(如1和3);也可能起源于另一个备选流(如2),或者终止用例而不再重新加入到某个流(如2和4). 场景如下: ?场景1:基本流; ?场景2:基本流,备选流1; ?场景3: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2; ?场景4:基本流,备选流3; ?场景5:基本流,备选流3,备选流1;

?场景6:基本流,备选流3,备选流1,备选流2; ?场景7:基本流,备选流4; ?场景8:基本流,备选流3,备选流4; 场景分析法测试设计方法 根据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项备选流; 根据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 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对生成的所有测试用例重新复审,去掉多余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确定后,对每一个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 场景分析法举例 用户进入一个在线购物网站进行购物,选购物品后,进行在线购买,这时需要使用账号登录,登录成功后,进行付钱交易,交易成功后,生成订购单,完成整个购物过程。 第一步:确定基本流和备选流 基本流:登录在线网站→选择物品→登录账号→付款→生成订单; 备选流1:账户不存在; 备选流2:账户密码错误; 备选流3:用户账户余额不足; 备选流4:用户账户没钱。 第二步: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确定场景 场景1成功购物:备选流; 场景2账号不存在:基本流,备选流1; 场景3账号密码错误:基本流,备选流2; 场景4账户余额不足:基本流,备选流3; 场景5账户没钱:基本流,备选流4。 第三步: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