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喷发动机实验指导书Word版

电喷发动机实验指导书Word版
电喷发动机实验指导书Word版

《电喷发动机实验台》

实验指导书

学院名称: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汽车、汽发、汽电、交运、汽车服务工程编写单位:动力工程系教研室

编写人:姚英

审核人:

审批人:

年月日

目录

实验一结构认识实验 (1)

实验二工作元件的检测实验 (3)

实验三故障诊断与检查实验 (7)

实验四工作原理演示实验…………………

注释 (25)

主要参考文献 (26)

第一类认识实验

实验一电控汽车多媒体教学测控系统介绍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了解电控汽车多媒体教学测控系统的结构

2、了解信号检测实验台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系统的结构介绍

2、信号显示检测试验台的操作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发动机及变速器台架电控台架,见下图

四、实验原理

一)系统的结构

电控汽车多媒体教学测控系统,由电喷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实验台及电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仪两大部分组成。

1、电喷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实验台包括:

1)电喷发动机

电喷发动机采用2JZ-GE型发动机,该发动机是由电脑控制的汽油喷射式直列6缸发动机,燃油喷射系列类型属于D型EFI喷射系统。

2)电控自动变速器及控制系统

电控自动变速器采用凌志A340E型自动变速器

3)信号显示检测试验台

信号显示检测试验台由信号检测面板、各种仪表、故障单片机系统设置等组成

A、转速表可以显示发动机的转速

B、水温表显示发动机的水温,当信号显示检测试验台侧面的控制水温的开关旋到内时,表示发动机的实时水温,当开关旋到外时,由侧面的旋纽可以模拟控制的水温。

C、机油压力表可以显示发动机的实时机油压力

D、汽油压力表显示发动机的实时汽油压力

E、真空表显示真空压力,当信号显示检测试验台侧面的控制真空的开关旋到内时,表示发动机的实时真空压力,当开关旋到外时,由侧面的旋纽可以模拟控制的真空压力。

F、故障显示灯显示发动机设置的故障

G、故障设置键盘可以随机的设置故障

4)单片机控制的系统参数显示系统

5)单片机故障模拟系统

6)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机械液压式制动负载装置

2、电控汽车综合性能测试仪

1)组成

A、工业控制计算机

B、显示器

C、信号调理与接口电路

D、键盘、鼠标等外围输入/输出设备及机箱等硬件。

2)功能

电控汽车综合性能测试仪能将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诸信号实时数据采集、存储与动态显示,并通过屏幕按纽设定,改变控制系统输入/输出参数,参与电控系统的工作。它能检测点火提前角、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冷却液的温度、喷油器喷油脉宽、测试时间等数据流,以报表形式打印输出。也可进行显示画面的屏幕打印。

二)信号显示检测试验台的操作

1、对发动机进行基本检查

1)电瓶电压>11V

2)汽油、变速器油、润滑油油面高度符合要求

3)档位开关位于“P”位或“N”位

4)机组线束连接完好

2、合上电源总开关

3、转动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

4、调节调速手柄,即可改变发动机转速

5、发动机怠速运转至水温正常,接通计算机电源,启动计算机,点击进入主菜单

五、主要技术重点、难点

试验台的操作

六、实验步骤

1、介绍系统的结构组成。

2、进行试验台的操作

七、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地做好实验笔记。

2.要求书写整洁,字体端正。

3.简述试验台的操作步骤。

4.简述电控汽车多媒体教学测控系统的结构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要求,按操作程序进行实验。

2.学生的实验课,必须在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操作;

3.未经允许,学生不得擅自操作该实验台

九、思考题

实验二电喷发动机的整体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了解该发动机的的结构

2、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各组成元件的作用、安装位置及原理

二、实验内容

电喷发动机的结构介绍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发动机及变速器电控台架

四、实验原理

电喷发动机采用2JZ-GE型发动机,该发动机是由电脑控制的汽油喷射式直列6缸发动机,燃油喷射系列类型属于D型EFI喷射系统。

一)2JZ-GE型发动机的结构

2JZ-GE型发动机为D型电控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6缸直列式水冷,排量2997mL,汽缸体为灰铸,汽缸盖为铝合金,横流进气脊梁式燃烧室,24个气门(每缸2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火花塞位于燃烧室的中央。

曲轴有7个轴承座支承,带有12块平衡块,动平衡性好,曲轴和连杆轴承均为铝合金。

活塞为耐高温铝合金材料,顶部凹陷,以避免与气阀的运动产生干涉,活塞销

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一)燃油供给系统

1、作用

提供适当的恒定压力的燃油,并根据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信号,通过喷油器,将一定量的燃油喷入进气歧管。

2、组成: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脉动衰减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和输油泵(二)进气系统

1、作用

为发动机的工作提供适量的空气。

2、组成:(空气滤清器)、气室、节气门体、进气室和进气歧管、怠速控制阀(ISC阀)。

(三)电子控制系统

1、作用

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连续不断地分析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监测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并不断调整喷油量和点火正时等,使发动机处于最佳的工况下运转,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怠速稳定性、动力性、燃料经济性、自动变速功能以及废气净化效果等。

2、组成:

1)电子控制单元(ECU)

2)各类传感器和控制开关:节气门开度、进气歧管压力、进气温度、水温、发动机转速和凸轮轴位置、爆震、车速传感器、空挡启动开关、空调开关和动力转向开关

3)执行器:喷油器、点火器、怠速控制阀、燃油泵

(四)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为微机控制式,它由点火线圈、点火器、分电器、火花塞以及曲轴转速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等组成,其工作受ECU的点火信号控制。

(五)排放控制装置

1、废气再循环装置

皇冠2JZ-GE型发动机设有废气再循环装置(EGR),其作用是有利于减少废气中的NO X排放量,进一步净化汽车尾气。

2、曲轴箱通风

(六)发动机电控系统电路原理图

五、主要技术重点、难点

电喷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

六、实验步骤

1、老师讲解发动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2、讲解电路图

3、了解电喷发动机电路图和电喷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七、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地做好实验笔记。

2.要求书写整洁,字体端正。

3.简述电喷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4.画出电喷发动机的电路简图。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要求,按操作程序进行实验。

2.学生的实验课,必须在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操作;

3.未经允许,学生不得擅自操作该实验台

九、思考题

电喷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

实验三电控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熟悉电控发动机在怠速和非怠速工况下的进气流向;

2、了解不同类型的空气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结构特点和拆装方法;

3、掌握各空气流量计和进气压力传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数值;

4、掌握两种结构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在怠速、小负荷和全负荷工况下的信号数值。

二、实验内容

1、观察电控发动机进气流向;

2、观察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掌握上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了解叶片式、热线式、热膜式和卡门涡流式空气流量计的结构特点,掌握几种流量计的不同点;

4、观察两种结构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结构特点,读取信号数值。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发动机及变速器电控台架

四、实验原理

空气供给系统是向汽油机提供与发动机负荷相适应的、清洁的空气,同时对流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质量进行直接或间接计量,使它们在系统终于喷油器喷出的汽油形成空然必符合要求的可燃混合气。

空气供给系统除包括与普通汽油机相似的空气滤清器、进气总管何进气歧管外,还有电控汽油机特有的空气计量装置、节气门体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五、主要技术重点、难点

空气供给系统的框图、几种空气流量计的对比

六、实验步骤

1、介绍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几种传感器安装位置及工作原理

3、几种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与区别

七、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地做好实验笔记。

2.要求书写整洁,字体端正。

3.介绍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几种传感器安装位置及工作原理

5、几种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与区别

6、画出空气供给系统的框图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要求,按操作程序进行实验。

2.学生的实验课,必须在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操作;

3.未经允许,学生不得擅自操作该实验台

九、思考题

1、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L型和D型有什么不同?

2、体积流量型空气流量计、质量流量型空气流量计各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实验四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熟悉燃油供给系统油路流向;

2、掌握燃油供给系统各部件的结构特点,了解拆装方法;

3、掌握系统油压在不同工况下的油压值;

4、掌握系统残压的数值;

5、了解燃油泵控制电路;

二、实验内容

1、观察电控发动机燃油流向;

2、观察燃油供给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拆装燃油泵、喷油器、冷启动喷油器;

3、观察接通点火开关、怠速、加速和减速工况下的系统油压,熄火后的残余油压;

4、观察怠速工况下,拔走油压调节器上的真空管,瞬间堵住回油管,系统油压变化情况;

5、根据电路图结合实车观察燃油泵控制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发动机及变速器电控台架

四、实验原理

燃油供给系统是提供适当的恒定压力的燃油,并根据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信号,通过喷油器,将一定量的燃油喷入进气歧管。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脉动衰减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和输油泵等组成

五、主要技术重点、难点

燃油供给系统的框图、调压器的作用、油泵的控制

六、实验步骤

1、观察电控发动机燃油的流向

2、介绍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及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3、观察油压的变化情况

4、观察油泵的控制线路

七、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地做好实验笔记。

2.要求书写整洁,字体端正。

3.介绍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各部件安装位置及工作原理

5、画出油泵的控制线路图

6、画出燃油供给系统的框图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要求,按操作程序进行实验。

2.学生的实验课,必须在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操作;

3.未经允许,学生不得擅自操作该实验台

九、思考题

1、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油泵是如何工作的?

2、压力调节器的作用是什么?

3、喷油器有哪些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实验五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掌握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各部件安装位置;

2、掌握电控单元对喷油的控制方法和信号数值;

3、了解电控单元控制电路与各引脚的作用。

4、熟悉控制单元、各输入与输出装置的外形和安装位置;

2、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单点喷射系统和多点喷射系统的结构区别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各信号开关的安装位置、结构特点的信号数值,拆装上诉传感器;

2、观察喷油控制信号在不同工况下的数值变化情况;

3、观察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结构并拆装。

4、观察各传感器和信号开关的外形和安装位置;

5、观察怠速控制系各部件的外形和安装位置;

6、观察单点喷射系统和多点喷射系统的区别;

7、观察发动机控制单元的安装位置。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发动机及变速器电控台架

四、实验原理

在电控汽油机中,ECU为了根据发动机和汽车不同的运行状况,对喷油时刻、喷油量、点火时刻等进行确定和修正,必须利用各种传感器对反映发动机运行状况的一些参数进行检测。这些运行参数包括:发动机曲轴位置及转速、基准气缸的活塞位置、发动机的热状态、进气温度、汽车的车速、发动机是否处于启动状态等等。

五、主要技术重点、难点

大型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大型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实验1安装配置与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Oracle9i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的安装配置方法。 2. 掌握Oracle9i数据库的登录、启动和关闭。 实验环境 局域网,windows 2000 实验学时 2学时,必做实验。 实验内容 1. 在局域网环境下安装配置Oracle9i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 2. 练习Oracle9i数据库的登录、启动和关闭等基本操作。 实验步骤 1、将Oracle 9i的第1号安装盘放入光驱,双击setup,将弹出“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欢迎使用”对话框。 2、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文件定位”对话框。 在路径中输入“E:\Oracle\ora92”,其它取默认值。 3、启动第1号盘的安装程序setup,具体方法同安装Oracle 9i服务器,不同的是在 选择安装产品时选择“Oracle9i Client 9.2.0.1.0”选项; 4、安装结束后,弹出“Oracle 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欢迎使用”对话框。取 默认值。 5、登录Oracle9i数据库:选择“开始”→“所有程序”→Oracle-OraHome92→Enterprise Manager Console ; 6、系统出现“登录”对话框。选择“独立启动”。 分析与思考 (1)简述启动Oracle9i数据库的一般步骤。 (2)简述启动Oracle9i模式中三个选项的区别? (3)简述关闭Oracle9i模式中四个选项的区别?

实验一word版本

实验一

实验一:我设计的同步卫星运动模拟实验 我的假设: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是运动的 我所用的材料: 我用乒乓球来模拟卫星,用地球仪来模拟地球,用科学书做参照物。 实验过程: (1)在地球仪北京处粘一小人,朝向乒乓球和书,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2)让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乒乓球也自西向东以同样的速度追着小人转,参照物不动; (3)观察乒乓球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 4、实验现象:乒乓球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说明乒乓球是运动的。 5、实验结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是运动的,其速度和方向与地球自转速度和方向是一致的。 实验二: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实验材料:用乒乓球模拟人造卫星,用一根0.5米长的棉线模拟地球引力。 实验步骤: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实验结论:人造卫星的运动与地球引力、运动速度、本身的质量等要素有 实验三: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的表皮细胞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 实验步骤:1、将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2、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细胞形状。

实验现象:会看到一个个近似长方形的小格子,两头儿略尖,细长,每一个小格子就是一个细胞,每个细胞内都有一 个核。 实验四:研究心跳的快慢是否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 我的假设:心跳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 实验步骤: 1、先测量平静时心跳的次数。 2、然后分别做剧烈程度不同的运动,并测量每次运动1分钟后的心率。 下表是某成员的实验记录表: 请你用柱状图整理数据: 实验结论:心跳快慢与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运动越剧烈,心跳越快。 实验五:研究模拟火箭的飞行 要想做小火箭,首先我们用气球做模拟实验研究火箭的动力问题。将一个充满气的气球松手,空气向气球喷口方向喷出,气球向空气喷出的反方向飞出,气球是靠空气推力前进的。将气球放入自制小火箭里筒,吹气,小火箭朝上松手,火箭飞行中气球内吹气量大小、尾翼的位置、外界环境等会影响火箭的飞行。你

RFID实验指导书

R F I D实验指导书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RFID实验指导书 适用所有对无线射频传感器感兴趣的学生 xxx 编写 概述 一、课程目的 《RFID无线射频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每个学生须完成一定的实验实践作业。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操作训练,可以更好的了解RFID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的使用方法,为以后深入的研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是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扩展对无线射频方向理论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该方向的兴趣与动手能力。 二、实验名称与学时分配 三、实验要求 1. 问题分析 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设计要求和约束。 2. 原理理解 在按照教程执行过程当中,需要弄清楚每一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原理是什么。 3. 实践测试 按照要求执行每一步命令,仔细观察返回值,了解每项返回值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有的卡片可以破解有的不可以。 三、实验考核 实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实验原理描述:简述进行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2、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流程的描述。 3、分析报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如果有,请写明如何解决的;如果没有,请说明已经做过什么尝试,依旧没有结果导致失败。最后简述产生问题的原因。 4、实验的体会以及可以讲该功能可以如何在其他地方发挥更强大的功能。 注:最后实验结果须附命令行回显截图 四、实验时间

总学时:6学时。

实验一高低频卡鉴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FID驱动等环境安装设置。 2、掌握如何通过读取电压高低来区分高低频。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程序。 2、实际操作命令程序。 3、保存回显结果,并结合原理进行分析。 4、按照原理最后得出结果。 三、注意事项: 命令在实行时,如果想停止,不能用平时的Ctrl+C或者ESC等常规结束按键(可能会造成未知损坏),只需要按下Promxmark3上的黑色按钮。 方形的为高频天线(Proxmark3 HF Antenna ); 圆形的为低频天线(Proxmark3 LF Antenna 125KHz/134KHz) 四、实验内容 1.安装驱动 打开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设备管理器》人体学输入设备 这个“HID-compliant device”就是我们的proxmark3设备,选择“USB 人体学输入设备”一般是最下面那个,注意:不是“HID-compliant device”,更新驱动程序。 然后选择:Proxmark-Driver-2012-01-15\proxmark_driver\ 下一步继续安装完成。安装完成之后在设备管理器里面可以看到proxmark3的新驱动。 2.软件使用 所需要的软件已经打包好,直接在命令行中运行 D: \pm3-bin-r486\Win32\ 这样就算成功安装好各种环境,并可以在该命令窗口中执行命令了。 3.高低频卡的判别 本部分介绍利用高频天线判别卡片的高低频,可自行利用低频天线测试,原理类似。 命令:hw tune,这个命令大概需要几秒钟等待回显。 当你输入完hw tune之后,窗口所显示的HF antenna后面的数值就是现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电压,当你把相关的卡放在高频天线上面/下面的时候,电压就会所变化了(依然是非工作状态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卡没有放到天线的情况下电压为,而卡放在天线之后电压将为,现在的电压依然是为非工作电压,但是从这个现象当中我们会得到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数据。 变化出来了!第三张hw tune的结果为,是因为我把一张125kHZ的门禁卡放在了高频天线上面,所以其电压的降幅很低,但是如果我把一张的卡放

环境生物学-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科学。 2)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3)优先污染物: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称之为优先污染物。 4)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就是生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所引起的污染物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 5)生物运转:是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6)生物浓缩:是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是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学浓缩,生物学富集。 7)生物积累:是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噬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以至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又称生物学积累。 8)生物放大:指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及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又称生物学放大。 9)靶器官: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这些器官称为靶器官。 10)生物测试:指系统的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 11)毒性:是指有毒物质接触或进入机体后,引起生物体的易感部位产生有害作用的能力。 12)最大无作用剂量:指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13)最小有作用剂量:是指能使机体发生某种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即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14)急性毒性试验:是研究化学物质大剂量一次染毒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动物所引起的毒性试验。其目的是在短期内了解该物质的毒性大小和特点,并为进一步开展其他毒性试验提供设计依据。 15)亚慢性毒性试验:是在相当于生物周期1-30——1-20时间内使动物每日或反复多次受试物的毒性试验。其目的是为进一步对受试物的主要毒作用、靶器官和最大无作用剂量或中毒阈剂量作出评估。 16)慢性毒性试验:是指以低剂量外来化合物,长期与实验动物接触,观察其对试验动物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实验。通过慢性毒性试验,可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制定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和最高容许浓度提供毒理学依据。17)蓄积毒性试验:低于中毒阈剂量的外来化合物,反复多次的与机体持续接触,经一定时间后使机体出现明显的中毒表现,即为蓄积毒性试验。 18)BOD:是指在20摄氏度条件下,微生物好氧分解水样(废水或受污染

大数据库应用实验指导书(1,2)

《—数据库应用—》上机指导书 数据库课程组编写 前言

“数据库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能进行实际应用。能熟练掌握Transact-SQL语言,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数据库的安全,并能进行简单编程。 “数据库应用”课程上机的主要目标: 1)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2)通过使用SQL SERVER2000,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并掌握其操作技术。 3)通过实际题目的上机,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库应用”课程上机项目设置与内容 表3列出了”数据库应用”课程具体的上机项目和内容 上机组织运行方式:

⑴上机前,任课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清上机的整体要求及上机的目标任务;讲清上机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上机守则及上机室安全制度;讲清上机操作的基本方法,上机对应的理论内容。 ⑵每次上机前:学生应当先弄清相关的理论知识,再预习上机内容、方法和步骤,避免出现盲目上机的行为。 ⑶上机1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 ⑷该课程上机是一个整体,需要有延续性。机房应有安全措施,避免前面的上机数据、程序和环境被清除、改动等事件发生,学生最好能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存储自己的数据。 ⑸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上机前清点学生人数,上机中按要求做好学生上机情况及结果记录。 上机报告要求 上机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上机目的,上机内容及操作步骤、上机结果、及上机总结及体会。 上机成绩评定办法 上机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1、对上机原理和上机中的主要环节的理解程度; 2、上机的工作效率和上机操作的正确性; 3、良好的上机习惯是否养成; 4、工作作风是否实事求是; 5、上机报告(包括数据的准确度是否合格,体会总结是否认真深入等) 其它说明 1.在上机课之前,每一个同学必须将上机的题目、程序编写完毕,对运行中可能出 现的问题应事先作出估计;对操作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应做上记号,以便上机时给予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提高上机的效率 2.所有上机环节均由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上机结果,若发现有结果雷 同者,按上机课考核办法处理。 3.上机过程中,应服从教师安排。 4.上机完成后,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上交作业。

WORD实验报告

word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2.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 3.掌握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 4.熟悉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 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word的基本操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2.word的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3.word的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4. 通过word进行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 1.word的基本操作:①启动word软件 (1) 启动“开始”菜单中的microsoft word程序 (2) 双击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的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11\winword.exe程序 (3) 双击word 文档文件(*.doc) (4) 双击桌面上的word图标 (5)开始-运行-输入“winword”②认识word2003窗口(1)标题栏位于屏幕最顶端的是标题栏,由控制菜单图标、文件名、最小化按钮、最大化(还原)按钮、关闭按钮组成。(2)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面。使用菜单栏可以执行word的许多命令。菜单栏共有九个菜单: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帮助。当鼠标指针移到菜单标题上时,菜单标题就会凸起,单击后弹出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移动鼠标指针时,被选中的菜单项就会高亮显示,再单击,就会执行该菜单所代表的命令。如“文件”—“打开”,就会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3)工具栏 标题栏下面的是工具栏,使用它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工作。通常情况下,word会显示【常用】和【格式】两个工具栏。 “常用”工具栏:新建、打开、复制、粘贴、打印、撤消、恢复等“格式”工具栏:字体、字号、下划线、边框、对齐方式等 如果想了解工具栏上按钮的简单功能,只需将鼠标指针移到该按钮上,过一会儿旁边会出现一个小框,显示出按钮的名称或功能。 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可以根据需要在“视图”—“工具栏”中增加或减少工具栏。每一个工 具栏都可以用鼠标拖动到屏幕的任意位置,所以又称为浮动工具栏。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如我要打开一个文件,除了可以使用菜单栏外,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按钮。 (4)编辑窗口 再往下的空白区域就是word的编辑窗口,输入的文字就显示在这里。文档中闪烁的竖线称为光标,代表文字的当前输入位置。(5)标尺 在编辑窗口的上面和左面有一个标尺,分别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用来查看正文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图片、文本框、表格的宽度,还可以用来排版正文。( 6)滚动条在编辑窗口的右面和下面有滚动条,分别为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用来滚动文档,显示在屏幕中看不到的内容。可以单击滚动条中的按钮或者拖动滚动框来浏览文档。(7)显示方式按钮

高频实验指导书精简版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调节谐振回路使谐振放大器谐振在10.7MHz。 2、测量谐振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3、测量谐振放大器的通频带。 4、判断谐振放大器选择性的优劣。 三、实验仪器 1、BT-3(G)型频率特性测试仪(选项)一台 2、20MHz模拟示波器一台 3、数字万用表一块 4、调试工具一套 四、实验原理 图1-1所示电路为共发射极接法的晶体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它不仅要放大高频信号,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为LC并联谐振回路。在高频情况下,晶体管本身的极间电容及连接导线的分布参数等会影响放大器输出信号的频率或相位。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由电阻RB1,RB2及RE决定,其计算方法与低频单管放大器相同。 图1-1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五、实验步骤 本实验中,用到BT-3频率特性测试仪和频谱仪的地方可选做。 参考所附电路原理图G2。先调静态工作点,然后再调谐振回路。 1、按下开关KA1,则LEDA1亮。

2、调整晶体管QA1的静态工作点: 不加输入信号(u i =0),即将TTA1接地,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20V 档)测量三极管QA1发射极对地的电压u EQ (即测P6与G 两焊点之间的电压),调节WA1使u EQ =3V 左右,根据实验参考电路计算此时的u BQ ,u CEQ ,u EQ 及I EQ 。 3、使放大器的谐振回路谐振在10.7MHz 方法是:BT-3频率特性测试仪的扫频电压输出端和检波探头,分别接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A1及测试端TTA2,通过调节y 轴,放大器的“增益”旋钮和“输出衰减”旋钮于合适位置,调节中心频率刻度盘,使荧光屏上显示出放大器的“幅频谐振特性曲线”,根据频标指示用绝缘起子慢慢旋动变压器的磁芯,使中心频率o f =10.7MHz 所对应的幅值最大。 如果没有频率特性测试仪,可用示波器来观察调谐过程,方法是:在TTA1处输入由高频信号源提供的频率为10.7MHz ,峰峰值Vp-p-=20~100mV 的信号,用示波器在TTA2处观察输出波形,调节TA1使TTA2处信号幅度最大。 4、电压增益A V0 使用BT-3频率特性测试仪测0v A 的方法如下: 在测量前,先要对测试仪的y 轴放大器进行校正,即零分贝校正,调节“输出衰减”和“y 轴增益”旋钮,使屏幕上显示的方框占有一定的高度,记下此时的高度和此时“输出衰减”的读数N 1dB ,然后接入被测放大器,在保持y 轴增益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扫频信号的“输出衰减”旋钮,使谐振曲线清晰可见。记下此时的“输出衰减”的值N 2dB ,则电压增益为 A V0=(N1-N2)dB 若用示波器测量,则为输出信号幅度大小与输入信号幅度大小之比。方法如下: 用示波器测输入信号的峰峰值,记为U i 。测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记为U 0。则小信号放大的电压放大倍数A V0=U 0/U i 。如果A V0较小,可以通过调节静态工作点来改善。 5、测量通频带BW 用BT-3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BW : 先调节“频率偏移”(扫频宽度)旋钮,使相邻两个频标在横轴上占有适当的格数,然后接入被测放大器,调节“输出衰减”和y 轴增益,使谐振特性曲线在纵轴占有一定高度,测出其曲线下降3dB 处两对称点在横轴上占有的宽度(记为BW1),根据内频标就可以近似算出放大器的通频带BW= BW1=B 0.7。 6、放大器的选择性 放大器选择性的优劣可用放大器谐振曲线的矩形系数K r0.1表示 用步骤5中同样的方法测出B 0.1即可得: 7 .01.07.01.01.022f f B B K r ??== 由于处于高频区,存在分布参数的影响,放大器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的元件参数值与设计计算值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调试时要反复仔细调整才能使谐振回路处于谐振状态。在测试要保证接地良好。

环境生物学(考试)

一、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P26 :在众多的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的污染物,称之为优先污染物或称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2.污染物的迁移P28: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3.生物污染P59:生物污染是指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污染水、气、土壤和食品,影响生物产量和质量,危害人类健康,这种污染称为生物污染。 4.环境激素P87:环境中存在一些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这些物质能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和人体内分泌功能,导致野生动物繁殖障碍,甚至能诱发人类重大疾病。这些物质被称为环境激素,或外源性雌激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5.生物迁移P29: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所实现的迁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迁移形式。 6.污染物的转化P34: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称为污染物的转化。 7.生物转化P43:生物转化指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8.生物转运P38:是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9.生物浓缩P51: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学浓缩,生物学富集。 ! 10.生物积累P51: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间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又称生物学积累。 11.生物放大P52:指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又称为生物学放大。 12.生物测试P95: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 13.半数致死浓度(LC50)P100:指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14.半数效应浓度(EC50)P101:指引起50%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变化的浓度。通常指非死亡效应。 15.剂量—效应(反应)关系P100: 剂量-效应关系:不同剂量的化学物质在个体或群体中表现来的量效应大小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不同剂量的化学物质与其引起的质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16.生物监测P140: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17.指示生物P157:指示生物是指环境中对某些物质(包括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产生各种反应或信息而被用来监测和评价环境的现状和变化的生物。(不考) \ 18.环境生物技术P306:就是应用于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过程的生物技术体系,包括对环境污染效应的认识、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污染的生物处理技术等。 19.生物强化技术P333:生物强化技术(Bioaugmentation)或生物增强技术就是为了提高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而向该系统中投加从自然界中筛选的优势种群并通过基因组合技术

Word2003实验一

Word实验一文档的基本操作和排版设计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Word 2003启动与退出操作,了解Word 2003窗口界面的组成。 2.掌握Word 2003文档的建立、保存和打开。 3.熟悉Word 2003文档的输入、编辑、修改。 4...掌握 ........的排版。 .... ..Word 2003 5.掌握Word 2003创建表格、表格编辑和操作、表格的计算与排序。 6...掌握 .............. ........插入、编辑、绘制图片的方法。 ..Word 2003 7.掌握Word 2003艺术字、文本框的使用及文档中输入公式的方法。 8...掌握 ............ ..Word 2003 ........图片和文字混合排版的方法 【实验时数】2学时 【实验内容】 一、实验示例 1.在D盘的根文件夹下新建一个文件夹作为你的文件夹,文件夹名为你的学号和姓名+Word实验一。(例如学号为z05032101李一民同学的文件夹名为:z05032101李一民word 实验一) 2.启动Word2003,建立新文档输入以下文字内容(段首暂不要空格),并以W1.DOC为文件名保存在你的学号和姓名文件夹中,并关闭该文件。 3.建立新文档输入以下文字内容(段首暂不要空格),并以W2.DOC为文件名保存在你的学号和姓名文件夹中,并关闭该文件。 4.打开W1.DOC文件,在文档的最后插入W2.DOC文件的内容,然后以W1.DOC文件保存。 【操作提示】

打开W1.DOC文件。 把光标放在文档的最后处。 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在对话框中选择W2.DOC文件,单击“插入” 按钮。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或鼠标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将W1.DOC文件保存。 5.在W1.DOC文本的最前面插入一行标题“第三章文字处理系统”,在两段之间加标题“3.1Word2003概述”。 【操作提示】 把光标放在第一段段首处,按回车键,然后输入“第三章文字处理系统”。 把光标放在第二段段首处,按回车键,然后输入“3.1Word2003概述” 6.使“近年来,MICROSOFT公司……软件之一。”另起一段;将后面两段正文互换位置;然后将正文的第一段复制到文档的最后。 【操作提示】 把光标放在第二段“近年来…”前面,然后按回车键。 选定第二段内容,用鼠标拖曳选定内容到第三段后面。 选定第一段内容,点击“常用”工具栏的“复制”按钮,再把光标放置最后一段的下面一行,点击“常用”工具栏的“粘贴”按钮。 7.将文本中所有的英文单词改为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字母;将所有字母更改为红色的字母。 【操作提示】 选定全部文本内容,选用菜单“格式/更改大小写”命令,在其对话框中先单击“小写” 按钮,再单击“确定”按钮,转换成小写字母;再选用菜单“格式/更改大小写”命令在对话框中单击“词首字母大写”单选按钮即可。 选用菜单“编辑/替换”命令; 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单击“高级”按钮,展开成如图2.1所示的对话框:

高频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频电子技术 实验指导书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 2 实验二、通频带展宽----------------------------------------------5 实验三、LC与晶体振荡器 ---------------------------------------- 8 实验四、幅度调制与解调---------------------------------------- 18 实验五、集成乘法器混频实验 ----------------------------------- 19实验六、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22

实验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2)、了解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并掌握频带的展宽。 3)、掌握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预习要求 实验前,预习教材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相应章节。 三、实验原理说明 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基本原理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是构成无线电设备的主要电路,它的作用是放大 信道中的高频小信号。为使放大信号不失真,放大器必须工作在线性范围内,例如无线电接收机中的高放电路,都是典型的高频窄带小信号放大电路。窄带放大电路中,被放大信号的频带宽度小于或远小于它的中心频率。如在调幅接收机的中放电路中,带宽为9KHz,中心频率为465KHz,相对带宽Δf/f0约为百分之几。因此,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基本类型是选频放大电路,选频放大电路以选频器作为线性放大器的负载,或作为放大器与负载之间的匹配器。它主要由放大器与选频回路两部分构成。用于放大的有源器件可以是半导体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电子管或者是集成运算放大器。用于调谐的选频器件可以是LC谐振回路,也可以是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LC集中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本实验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件,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器。在分析时,主要用如下参数衡量电路的技术指标:中心频率、增益、噪声系数、灵敏度、通频带与选择性。 单调谐放大电路一般采用LC回路作为选频器的放大电路,它只有一个LC 回路,调谐在一个频率上,并通过变压器耦合输出,图1-1为该电路原理图。 中心频率为f0 带宽为Δf=f2-f1 图1-1. 单调谐放大电路 为了改善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通常采用双调谐放大电路,其电路如图12-2所示。双调谐放大电路是由两个彼此耦合的单调谐放大回路所组成。它们的谐振C Ec 1 f 0.707 02 1 u

Word文字处理软件练习题及答案

Word文字处理软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Word 2010文字编辑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 把文档的标题文字设置成不同的颜色 B. 把选定的英文单词翻译成相应的中文词 C. 打开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D. 把当前文档保存成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2、在Word中,打开文档是指()。 A. 为指定的文档创建一个空白文档窗口 B. 为指定的文档开辟一块硬盘空间 C. 把文档的内容从内存中读出并且显示出来 D. 将指定的文档从硬盘调入内存并且显示出来 3、在Word的文档编辑中,如果选定的文字块中含有几种不同字号的汉字,则在工具栏的“字号”下拉列 表中,显示出的字号是()。 A. 选定文字块中的第一个汉字的字号 B. 选定文字块中最后一个汉字的字号 C. 文字块中使用最多的字号 D. 空白 4、启动Word有多种方式,在下列给出的几种方式: (1)在桌面上双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 (2)在“快速启动”栏中单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 (3)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级联菜单中单击Word程序名 (4)通过“开始”菜单的“搜索程序和文件”找到Word应用程序后,单击该程序图标 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1)是正确的 B. 只有(2)、(3)是正确的 C. 只有(2)、(3)、(4)是正确的 D.(1),(2)、(3)、(4)都正确 5、在Word中,要把整个文档中的所有“电脑”一词修改成“计算机”一词,可能使用的功能是()。 A. 替换 B. 查找 C. 自动替换 D. 改写 6、Word的主要功能是()。 A. 文档的编译 B. 文档的编辑排版 C. 文档的输入输出 D. 文档的校对检查 7、在Word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选项为()。 A. 字体 B. 页边距 C. 纸张方向 D. 纸张大小 8、在Word 2010中,要在文档中加入页眉,页脚,应该使用()选项卡中的相关命令按钮。 A. “插入” B. “开始” C. “页面布局” D. “文件” 9、在Word中输入文本时,当输入满一行时会自动换到下一行,这样的换行是插入了一个()。 A. 硬回车符 B. 分页符 C. 分节符 D. 软回车符 10、在Word 2010中,在“字体”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缩放 B. 间距 C. 位置 D. 字形 11、在Word中,能将剪贴板上的内容拷贝到“插入点”处的操作是() A.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剪切”按钮 B.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复制”按钮 C.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替换”命令 D. 按Ctrl+V键 12、在Word 的“字体”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字符格式是() A. 上标 B. 加下划线 C. 字符间距 D. 首行缩进 13、下面哪种方法可以选择一个矩形的文字块( )。 A. 按住Ctrl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B. 不能一次选定,只能分步来选 C. 按住Alt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D. 按住Shift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推动到进行字块的右下角 14、在Word主窗口中,要给一段选定的文本加上边框,应从()选项卡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 A. “插入” B. “视图” C. “开始” D. “文件” 15、在编辑Word文档中,“Ctrl+A”表示( )。

环境生物学考试内容 修复的

绪论 1.三个环境的概念,尤其是“环境科学”中的“科学” 一般工具书中定义的“环境”是指人以外的客观事物,将环境作为一种人以外的客观存在来加以定义,如新华字典中定义为:周围的一切事物。 环境科学术语的“环境”的中心事物是“人”,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定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生态学中“环境”研究的中心事物是“生物”,则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的生命为主体,是“生物生存的环境”,可定义: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2.“环境”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学科中含义不同,主体的改变往往导致环境概念含义的不同。人类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在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故人类和环境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3.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其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与环境矛盾激化的产物。其实质是由于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人与其生存环境的不协调。 重大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覆盖在地球表层,它们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同时吸收地球发出的长波红外辐射,因而可以像玻璃温室一样使地球保持与积蓄热量,引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发生所谓的“温室效应” 危害::(1)海平面上升(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3)加剧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4)影响人类健康 (2)臭氧层的破坏:臭氧层的减少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尤其是氯原子能催化抽样的分解,因而打破了臭氧的自然平衡。(到达平流层的氯主要是人们排放的氯氟烷烃CFC和含溴卤代烷烃,如应用在冷冻机、电冰箱及高级电子元件做清洁剂的弗利昂,均对臭氧层产生威胁)危害:1)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加,损坏人的免疫力,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2)破坏生态系统,植物减产,减少动物寿命,水生系统破坏;(3)引起新的环境问题。 (3)酸雨:酸雨是有于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在强光照射下,进行光化学作用,并和水汽结合而形成。主要成分为硫酸和硝酸。这些强酸在雨水中解离,是雨雪的pH下降,一般将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 危害:酸雨能直接伤害植物,导致农作物明显减产。也能引起土壤性质改变,主要是使土壤酸化,影响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抑制硝化菌、固氮菌等的活动,是有机物的分解、固氮过程减弱,因而土壤肥力降低,生物生产力明显下降。 (4)有毒物质污染:有毒物质是指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排放到环境中而引起的危害。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野外调查和试验、实验室试验、模拟研究 4.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要真正实现这种调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掌握自然生态规律,通晓环境变化过程,能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运用规律去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 第一章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1.环境污染分类: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污染物性质——生

Word实验操作实验三表格制作

Word实验操作实验三表格制作

实验三表格制作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创建表格及合并与拆分单元格的方法 2. 熟练掌握表格的插入与删除等常用操作 3. 熟练掌握调整与修饰表格的方法及技巧 4. 熟悉表格的排序与计算 二、实验范例 1. 按如下要求完成图3-97的表格。 (1) 插入图3-97所示的表格,合并、拆分单元格后,输入表格中的内容。 图3-97 表格效果 (2) 将表格第2至6行的行高设为0.8厘米。 (3) 表格内文字水平居中,“金额总计”单元格为靠上两端对齐。

(4) 第1行底纹颜色为橙色,强调文字颜色6,淡色80%。 (5) 表格标题为宋体,小一号字,加粗,居中;表格第1行单元格文字加粗。 (6) 表格外边框1.5磅实线,内边框1磅实线,“单价”列右侧设置0.75磅双实线。 【操作步骤】 ①插入表格前,先确定插入的行列数,切换到“插入”功能选项卡,在“表格”组单击“表格”按钮,在下拉列表中单击“插入表格”,拖动出表格,也可以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输入行数、列数。生成表格后,切换到“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合并”组有“合并单元格”和“拆分单元格”按钮,按样图3-97所示合并、拆分表格,然后输入表格内容。 ②选中表格的第2至6行,切换到“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在“表”组单击“属性”按钮,打开“表格”对话框,在“行”选项卡中设置“指定高度”为0.8厘米。 ③在“对齐方式”组,设置单元格中文字的对齐方式。 ④选中需要设置底纹的单元格,切换到“表

格工具”的“设计”选项卡,在“表格样式”组设置“底纹”。 ⑤将光标定位到第1个单元格的最前面,按回车键,在表格前插入一个空行,输入标题。 ⑥选中整个表格,切换到“表格工具”的“设计”选项卡,在“表格样式”组单击“边框”下拉列表中的“边框和底纹”选项,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边框”选项卡中,设置“应用于”为表格,在“设置”部分单击“自定义”,分别选择内外边框,在预览窗口添加边框,单击“确定”按钮,将表格的内外框显示出来。 添加双实线,选择“单价”列,在对话框中选择“自定义”边框,选择线型等,在预览窗口添加右边框,单击“确定”按钮。 2. 按要求完成图3-100所示的表格。 (1) 将下面的素材转换成一个5行6列的表格。 (2) 在“星期”列的左侧插入一列,如图3-98所示合并、拆分单元格。 (3) 套用表格内置样式“浅色网格–强调文字颜色2”。 (4) 文字“上午”、“下午”设置为垂直方向,

高频实验指导书2017

实验平台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平台基本操作方法 在使用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时,要按照标准的规范进行实验操作,一般的实验流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将实验台面整理干净整洁,设备摆放到对应的位置开始进行实验; (2)打开实验箱箱盖,或取下箱盖放置到合适的位置;(不同的实验箱盖要注意不能混淆); (3)简单检查实验箱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如有损坏,需告知老师,以便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正常实验; (4)根据当前需要进行的实验内容,由老师或自行更换实验模块;更换模块需要专用的钥匙,请妥善保管; (5)为实验箱加电,并开启电源;开启电源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实验箱电源指示灯(每个模块均有电源指示),如果指示灯状态异常,需要关闭电源,检查原因; (6)实验箱开启过程需要大约20s时间,开启后可以开始进行实验; (7)实验内容等选择需用鼠标操作; (8)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打开置物槽,选择对应的配件完成实验; (9)实验完成后,关闭电源,整理实验配件并放置到置物槽中; (10)盖上箱盖,将实验箱还原到位。 二、实验平台系统功能介绍 实验平台系统分为八大功能板块,分别为实验入门、实验项目、低频信号源、高频信号源、频率计、扫频仪、高频故障(实验测评)、系统设置。

1.设备入门 设备入门分为四类,分别是平台基本操作、平台标识说明、实验注意事项、平台特点概述。 2.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是指实验箱支持的实验课程项目,可以完成的实验内容列表,分为高频原理实验和高频系统实验。 高频原理实验细分为八大实验分类,分别是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实验、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振荡器实验、中频放大器实验、混频器实验、幅度解调实验、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鉴频器实验。如下图所示。

环境生物学复习试题1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5个,10分) 光化学烟雾: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 氧化应激(OS)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并被认为是导致组织损伤、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共代谢作用: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微生物才能进行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硝化作用:是好氧条件下在无机化能硝化细菌作用下氨被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生物转化:指污染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 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并形成一些分解产物或衍生物的代谢变化过程。 氧垂曲线:在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这种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到原来溶解氧水平,可绘制成一条溶解氧下降曲线,称之为氧垂曲线。 固定化酶: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将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使酶变成不溶与水但仍保催化活性的衍生物。 BOD5 每日容许摄入量(ADI)最高容许浓度(MAC)PM2.5 混合功能氧化(MFO)相Ⅰ反应相Ⅱ反应污泥负荷(Ls)污泥沉降比(SV) 二、填空(每空1分,共约40分) 1.土壤中,硫酸盐在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将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 2.污染物经完整皮肤吸收,脂/水分配系数接近的化合物最容易经皮肤吸收。 3.微宇宙法是研究污染物在生物、、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水平上的生物效应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水生微宙的实验容器为L。 4.大肠菌群是较好的水质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其检验方法有和两种。 5.MFO代谢有机化合物,转化成低毒易溶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但有的则变成高毒甚至致癌物。 6.劣质磷肥,除含大量重金属外,三氯乙醛的含量也很高;氯乙醛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转为,其毒性大于三氯乙醛。 7.排泄主要途径是,随尿排出;其次是经通过消化道,随粪便排出,挥发性化学物还可经呼吸道,随呼出气排出。 8.对于能发生生物浓缩的外源性物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难以生物降解(2) 具有亲脂性。 9.铅被机体吸收后90%沉积在骨骼中;有机氯农药蓄积在脂肪组织中。 10.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效应有①病原微生物的危害,能使人动物及植物致病;②水体富营养化;③污染生物的代谢产物,使其他生物中毒,食品污染等。 11.评价微生物污染状况的指标可用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总数;测定大气污染的细菌总数的方法有:沉降平皿法;吸收管法;撞击平皿法;滤膜法。 12.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A和B分别引起某动物15%和40%的死亡率,经A和B同时作用于100只活的动物,若A和B具有独立作用,那么将死亡只;若A和B具有相加作用,那么将死亡只。 13.为了探明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是否有蓄积毒作用,致畸、致突变、致癌等作用,随着毒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