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大纲教材习题试卷)

最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大纲教材习题试卷)
最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大纲教材习题试卷)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1.1考核参数

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含水率、吸水率、立方体抗压强度、干体积密度、抗冻性、干燥收缩、导热系数(干态)。

1.2理论知识要求

1.2.1了解

1、现行技术标准及规范: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2006;

《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11975-1997;

2、导热系数(干态)、干燥收缩的检测原理。

1.2.2熟悉

1、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的检测方法。

1.2.3掌握

1、砌块试验结果的计算和判定依据。

1.3操作考核要求

1.3.1了解

1、各项检测项目对温度、湿度的要求

1.3.2熟悉

1、各种试验所需的样品数量和制备方法;

2、含水率、吸水率的检测程序;

3、抗冻性试验的检测程序。

1.3.3掌握

1、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步骤;

2、干体积密度的试验步骤;

3、干燥收缩的试验步骤。

2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

1.1考核参数

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立方体抗压强度、干体积密度、板的抗弯性能和挠度、防锈材料的防锈性能、干燥收缩、导热系数(干态)。

1.2理论知识要求

1.2.1了解

1、现行技术标准及规范: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GB15762-1995

《轻量气泡混凝土板(ALC)板》JIS A 5416:2007

2、导热系数(干态)、干燥收缩的检测原理。

1.2.2熟悉

1、板的抗弯性能和挠度的检测方法。

1.2.3掌握

1、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试验结果的计算和判定依据。

1.3操作考核要求

1.3.1了解

1、各项检测项目对温度、湿度的要求。

1.3.2熟悉

1、各种试验所需的样品数量和制备方法;

2、防锈材料的防锈性能。

1.3.3掌握

1、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步骤;

2、板的抗弯性能和挠度的试验步骤。

第一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一、概念

以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为基本原料(如水泥、硅砂、粉煤灰、石灰、石膏等),经磨细,以铝粉为发气材料(发气剂),按一定比例配合,再经过料浆浇注,发气成型,坯体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制成的一种轻质、多孔、块状墙体材料称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按使用原材料不同分为粉煤灰砌块和硅砂砌块,按用途可分为承重,非承重和保温砌块。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指标

1.标准名称及代号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2006

《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 11969~11975-1997

2.技术指标

(1)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尺寸偏差和外观

(2)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3)砌块的干密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4)砌块的强度级别应符合表4的规定

(5)砌块的干燥收缩、抗冻性和导热系数(干态)应符合表5的规定

三、试验方法

1.试件准备

(1)试件的制作,采用机锯或刀锯。

(2)体积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抗冻性、轴心抗压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件,沿制品膨胀方向中心部分上、中、下顺序锯取一组,“上”块上表面距离制品顶面30mm,“中”块在制品正中处,“下”块下表面离制品底面30mm。制品的高度不同,试件间隔略有不同(见图1和图2)。

(3)干湿循环和碳化性能试件均分别在同一块制品中心部分,沿制品膨胀方向中心部分的上、中、下顺序相邻部位锯取两组试件(见图3)。

(4)干燥收缩试件从当天出釜的制品中部锯取,试件长度方向平行于制品的膨胀方向,锯好后立即将试件密封,以防碳化(见图4)。

(5)抗折强度试件在制品中心部分平行于制品膨胀方向锯取。(见图5)

(6)导热系数试件在制品中心部分锯取,试件长度方向平行于制品的膨胀方向(见图6)。

(7)试件必须逐块加以编号,并标明锯取部位和膨胀方向。

(8)立方体试件外形必须是正立方体。棱柱体试件外形必须是矩形六面体。

(9)干燥收缩试件尺寸允许偏差为0

mm,其他性能试件允许偏差为±2mm。

-1

(10)试件表面必须平整,不得有裂缝或明显缺陷。试件承压面的不平度应为每100mm不超过0.1mm,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1 。

(11)试件尺寸和数量

抗压强度: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件一组3块;

劈裂抗拉强度: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件一组3块;

抗折强度:100mm×100mm×400mm棱柱体试件一组3块;

轴心抗压强度:100mm×100mm×300mm棱柱体试件一组3块;

静力受压弹性模数:100mm×100mm×300mm棱柱体试件二组6块;

(12) 试件根据试验要求,可分阶段升温烘至恒质,在烘干过程中,要防止出现裂缝。 (13) 恒质,指在烘干过程中间隔4h ,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试件质量的0.5%。 (14) 试件含水状态:

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件在质量含水率为25%~45%下进行试验。

抗折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受压弹性模数试件在质量含水率为8%~12%下进行试验。 如果质量含水率超过上述规定范围,则在(60±5)℃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 其他情况下,可将试件浸水6h ,从水中取出,用干布抹去表面水分,在(60±5)℃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

2. 尺寸、外观试验 (1) 仪器设备

钢直尺、钢卷尺,最小刻度为1mm 。 (2) 试验方法

① 尺寸测量:长度、高度、宽度分别在两个对应面的端部测量,各测量两个尺寸。

② 缺棱掉角:缺棱或掉角个数,目测;测量砌块破坏部分对砌块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投影尺寸。 ③ 平面弯曲:测量弯曲面的最大缝隙尺寸。

④ 裂纹:裂纹条数,目测;长度以所在面最大的投影为准,若裂纹从一面延伸到另一面,则以两个面上的投影尺寸之和为准。

⑤ 爆裂、粘模和损坏深度:将钢直尺平放在砌块表面,用钢卷尺垂直于钢直尺,测量其最大深度。 ⑥ 砌块表面油污、表面疏松、层裂:目测。

3. 抗压强度试验 (1) 仪器设备

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200℃;

托盘天平或磅秤:称量2000g ,感量1g ; 钢直尺:规格为300mm ,分度值为0.5mm ;

材料试验机: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不应低于±2%,其量程的选择应能使试件的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处在全量程的20%~80%范围内。

(2) 试验方法

检查试件外观。测量试件的尺寸,精确至1mm ,并计算试件的受压面积A 1。将试件放在材料试验机的下压板的中心位置,试件的受压方向应垂直于制品的膨胀方向。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以(2.0±0.5)kN/s 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 1。将试验后的试件全部或部分立即称质量,然后在(105±5)℃下烘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

(3) 结果计算和评定 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1

1

A p f cc

式中:f cc ——试件的抗压强度(MPa );

p 1——破坏荷载(N );

A 1——试件受压面积(mm 2)。

结果按同组上、中、下3块试件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精确至0.1MPa 。

4. 劈裂抗拉强度(劈裂法) (1) 仪器设备

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200℃;

托盘天平或磅秤:称量2000g ,感量1g ; 钢直尺:规格为300mm ,分度值为0.5mm ;

材料试验机: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不应低于±2%,其量程的选择应能使试件的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处在全量程的20%~80%范围内。

(2) 试验方法

检查试件外观。在试件中部划线定出劈裂面的位置,劈裂面垂直于制品膨胀方向,测量尺寸,精确至1mm ,计算劈裂面面积A 2。将试件放在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置,在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垫以劈裂抗拉钢垫条及垫层各一条。钢垫条与试件中心线重合。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以(2.0±0.5)kN/s 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 。将试验后的试件全部或部分立即称质量,然后在(105±5)℃下烘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

结果按同组上、中、下3块试件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精确至0.1MPa 。

5. 抗折强度 (1) 仪器设备

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200℃;

托盘天平或磅秤:称量2000g ,感量1g ; 钢直尺:规格为300mm ,分度值为0.5mm ;

材料试验机: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不应低于±2%,其量程的选择应能使试件的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处在全量程的20%~80%范围内。

(2) 试验方法

检查试件外观。在试件中部测量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将试件放在抗弯支座辊轮上,支点间距为300mm ,开动试验机,当加压辊轮与试件快接近时,调整加压辊轮及支座辊轮,使接触均衡,其所有间距的尺寸偏差不应大于±1mm 。试验机与试件接触的两个支座辊轮和两个加压辊轮应具有直径为30mm 的弧形顶面,并应至少比试件的宽度长10mm 。其中3个(一个支座辊轮及两个加压辊轮)尽量做到能滚动并前后倾斜。以(2.0±0.5)kN/s 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 及破坏位置。将试验后的短半段试件立即称质量,然后在(105±5)℃下烘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

(3) 结果计算 抗折强度按下式计算

2

bh pL

f f

式中:f f ——试件的抗折强度(MPa );

p ——破坏荷载(N ); b ——试件的宽度(mm ); h ——试件的高度(mm ); L ——支座间距即跨度(mm ),精确至1mm 。

结果按同组上、中、下3块试件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精确至0.01MPa 。

6. 干体积密度、吸水率和含水率试验 (1) 仪器设备

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200℃;

托盘天平或磅秤:称量2000g ,感量1g ; 钢直尺:规格为300mm ,分度值为0.5mm ; 水槽:水温15~25℃。

(2) 干体积密度和含水率试验方法 取规格为100mm×100mm×100mm 立方体试件同组上、中、下3块,逐块量取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轴线尺寸,精确至1mm ,计算试件的体积;并称取试件质量m ,精确至1g 。

将试件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60±5)℃下保温24h ,然后在(80±5)℃下保温24h ,再在(105±5)℃下烘至恒质m 0。

(3) 结果计算

① 干体积密度按下式计算:

60

010?=

V

m r 式中:r 0——干体积密度(kg/m 3); m 0——试件烘干后质量(g ); V ——试件体积(mm 3)。

② 含水率按下式计算:

1000

?-=

m m m W S 式中:W s ——含水率(%);

m 0——试件烘干后质量(g ); m ——试件烘干前的质量(g )。

(4) 吸水率试验方法 取规格为100mm×100mm×100mm 立方体试件同组上、中、下3块试件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60±5)℃下保温24h ,然后在(80±5)℃下保温24h ,再在(105±5)℃下烘至恒质m 0。

试件冷却至室温后,放入水温为(20±5)℃的恒温水槽内,然后加水至试件高度的1/3,保持24h ,再加水至试件高度的2/3,经24h 后,加水高出试件30mm 以上,保持24h 。

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湿布抹去表面水分,立即称取每块质量(m g ),精确至1g 。 (5) 结果计算

吸水率按下式计算(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1000

?-=

m m m W g R

式中:W R ——吸水率(%);

m 0——试件烘干后质量(g ); m g ——试件吸水后的质量(g )。

结果按同组上、中、下3块试件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体积密度的计算精确至1kg/m 3;含水率和吸水率的计算精确至0.1%。

7. 抗冻性试验 (1) 仪器设备

低温箱或冷冻室:最低工作温度-30℃以下; 恒温水槽:水温(20±5)℃;

托盘天平或磅秤:衡量2000g ,感量1g ; 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200℃。 (2) 试验方法

将冻融试件(100mm×100mm×100mm 立方体试件同组上、中、下3块)放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60±5)℃下保温24h ,然后在(80±5)℃下保温24h ,再在(105±5)℃下烘至恒质。

试件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取质量,精确至1g ,然后浸入水温为(20±5)℃恒温水槽中,水面应高出试件30mm ,保持48h 。

取出试件,用湿布抹去表面水分,放入预先降温至-15℃以下的低温箱或冷冻室中,其间距不小于20mm ,当温度降至-18℃时记录时间。在(-20±2)℃下冻6h 取出,放入水温为(20±5)℃的恒温水槽中,

融化5h 作为一次冻融循环,如此冻融循环15次为止。

每隔5次循环检查并记录试件在冻融过程中的破坏情况。冻融过程中,发现试件呈明显的破坏,应取出试件,停止冻融试验,并记录冻融次数。

将经15次冻融后的试件,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烘至恒质。试件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取质量,精确至1g 。将冻融后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3) 结果计算与评定: ① 质量损失率按下式计算:

1000?-=

m

m

m M m 式中 M m ——质量损失率(%);

m 0——冻融试件试验前试件的质量(g ); m ——经冻融试验后试件的干质量(g )。

② 冻后试件的抗压强度按抗压强度的结果计算。

抗冻性按冻融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平均值和冻后的抗压强度平均值进行评定。质量损失率精确至0.1%。

8. 导热系数试验 (1) 仪器设备 温度测量仪表; 温度不平衡检测:测量温度不平衡的传感器常用直径小于0.3mm 的热电偶组成的热电堆。检测系统的灵敏度应保证因隔缝温度不平衡引起的热性质测定误差不大于±0.5%;

厚度测量: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0.5%; 电气测量系统;

温度和温差测量仪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应不低于温差的±0.2%,加热器功率测量的误差应小于±0.1%。 (2) 试件

① 取两块试件,它们应该尽可能地一样,厚度差别应小于2%。试件的尺寸应该完全覆盖加热单元的表面。试件的厚度应是实际使用的厚度或大于能给出被测材料热性质的最小厚度。试件厚度应限制在不平衡热损失和边缘热损失误差之和小于±0.5%。

② 试件的表面应用适当方法加工平整,使试件与面板能紧密接触。 (3) 试验方法 ① 测量厚度

试件在测定状态的厚度由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位置确定或在测定时测得的试件厚度。 ② 热流量的测定

测量施加于计量面积的平均电功率,精确到0.2%,以达到所要求的计量单元与防护单元之间的温度不平衡程度。

③ 冷面控制

当使用双试件装置时,调节冷却面板温度使两个试件的温差相同(差异小于±2%)。 ④ 温差检测

测量加热面板和冷却面板的温度或试件表面温度,以及计量与防护部分的温度不平衡程度。直到连续四组读数给出的热阻值的差别不超过±1%,并且不是单调地朝一个方向改变时结束。

(4) 结果计算

导热系数按下式计算:

)

(21T T A d

QX -?=

λ

式中:Q ——加热功率(W );

X ——系统系统;

λ——导热系数[W/(m·K )]

T 1——试件热面温度平均值(K ); T 2——试件冷面温度平均值(K ); A ——计量面积(m 2); d ——试件平均厚度(m )

(5) 结果评定

导热系数按二个试件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精确至0.01W/(m·K )。

9. 干湿循环试验 (1) 仪器设备:

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200℃。 恒温水槽或水箱:水温(20±5)℃; 托盘天平或磅秤:称量2000g ,感量1g ; 钢直尺:规格为300mm ,精度为0.5mm 。 (2) 试验方法 将100mm×100mm×100mm 立方体试件二组6块,其中一组为对比试件,一起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60±5)℃下烘至恒质。

取其中一组三块,在(20±5)℃的室内冷却20min ,然后放入钢丝网箱(恒温水箱或水槽)内,并浸入水温为(20±5)℃的水中。水高出试件上表面30mm ,保持5min 后取出,放在室内晾干30min 。再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60±5)℃下烘7h ,冷却20min ,放入(20±5)℃水中5min 作为一次干湿循环。如此反复15次为止。

经15次干湿循环后的试件,继续在(60±5)℃下烘至恒质,然后关闭电源,打开干燥箱,使试件冷却至室温。

将干湿循环后试件和另一组对比试件按GB/T11971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并计算其3块试件劈裂抗拉强度平均值。

(3)

(4) 结果计算

干湿循环性能以干湿强度系数表示,干湿强度系数按下式计算:

ts ts f f K '

式中:K ——干湿强度系数

f'’ts ——经15次干湿循环后的同组上、中、下3块试件劈裂抗拉强度平均值

(MPa );

f ts ——对比试件劈裂抗拉强度平均值(MPa )。

(5)

(6) 结果评定 ①

② 干湿强度系数精确至0.01。

③ 干湿强度系数按三个试件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