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法算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倍数与因数的含义。

2、自己探索出求一个数倍数与因数的方法。

3、使学生在认识倍数与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倍数与因数的含义,理解它们之间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探索出求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就要开始了,淘气与笑笑所在的班级分别排出了下面两种队形,您能算一算她们两个班各有多少人不?9×4=36(人) 5×7=35(人)

2、大家别小瞧了这两道很普通的乘法算式,里面却蕴含了丰富的学问,咱们就以9×4=36为例,在这道算式中,4、9、36分别叫什么?乘数与积之间还有一种更具体的关系,想知道不?请翻开教材31页自学“认一认”部分。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认识倍数与因数

1、学生自学。

2、通过自学,发现4、9与36有什么样的关系了不?

3、学生汇报。

4、在这两句话中出现了两个数学名词,它们就是?(因数与倍数)

5、揭题:这就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倍数与因数。(板书课题)

6、刚才在您自学的时候,智慧老人告诉我们一句很关键的话,您注意到了不?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与因数。什么就是自然数?那也就就是在1、2、3……这些自然数的基础上研究倍数与因数。

7、那您还能根据其它的乘法算式说一说谁就是谁的倍数?谁就是谁的因数不?

请个别同学说乘法算式,其她同学来回答倍数与因数的问题。

8、老师这有两道算式,谁来试一试。 45÷5=9 1×36=36

用心倾听的同学一定会发现,1×36=36 说因数与倍数时,有两句话特别拗口,就像绕口令一样,就是哪两句?

36就是36的因数,36就是36的倍数。

既然这两么拗口,那能不能直接说36就是因数,36就是倍数呢?

(不能) 这样的话就不知道36就是谁的因数,36就是谁的倍数了,因数与倍数在数学中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表达时一定要讲清谁就是谁的因数,谁就是谁的倍数。

通过这道题您还有发现不?

一个数就是它本身的因数,也就是它本身的倍数。

(二)找倍数

1、刚才我们就是根据乘法或除法算式来判断谁就是谁的倍数,谁就是谁的因数。那现在老师如果给您几个数,您能判断一下谁就是7的倍数不?注意要说清您的理由。7、14、17、25、77

2、与同桌交流一下您的想法。

3、学生汇报。

4、其实要找出7的倍数并不难,难的就是您能不能找出7的所有倍数?下面就请小组合作来找7的倍数,不过在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7的倍数?老师只给您3分钟的时间,瞧瞧哪一个小组找到的数有序、多。

(1)学生找

(2)小组汇报。用7去分别与1、2、3……相乘,所得的积就就是7的倍数。

(3)小结:如果给您更长的时间,您能把7的倍数全部写出来不?(不能)

为什么?因为7的倍数有无数个。所以我们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可以背这个数的乘法口诀!如一七得七……,一般可以从小到大写5个,后面用省略号表示。

5、请同学们快速写出100以内8的倍数。(师板书)

6、根据板书,观察

7、8的倍数您有什么发现不?最小的倍数都就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知道了找倍数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来帮助小兔子回家吧!

完成32页第3题。

2、我们再来找找4与6的倍数。

完成练一练的第5题。连线即可。

3、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老师出示一张卡片,您要说出自己的学号与老师这张卡片存在的倍数与因数的关系,才可以走出教室。

例如;老师出示5,如果您的学号就是10,您就可以说:我的学号就是10,10就是5的倍数,5就是10的因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