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仿真实验指导书

高频仿真实验指导书
高频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子电路调试与应用

高频仿真实验指导书

卢敦陆编写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二OO八年九月

高频仿真实验一LC串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理解LC串并联调谐回路的谐振特性;

3.掌握谐振回路特性参数的计算和测量方法

二、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一)LC串联调谐回路的谐振特性

1.打开multisim2001软件,创建如下所示的电路图:

2.若要求以上回路的谐振频率为1MHZ,那么回路电感L= uH,

3.谐振时回路的阻抗最(大或小),阻抗R=

4.回路的品质因数Q=ωL/R1= 。

5.通频带理论值BW= ,实际测量值BW= 。

6.请画出谐振特性曲线。(即对3点作交流分析,如下图)

(二)LC并联调谐回路的谐振特性

1.打开multisim2001软件,创建如下所示的电路图:

2.若要求以上回路的谐振频率为30MHZ,那么回路电容C= PF。3.谐振时回路的阻抗最(大或小),阻抗R= 。

4.回路的品质因数Q= R1/ωL = 。

5.通频带理论值BW= ,实际测量值BW= 。

6.请画出谐振特性曲线(即对4点作交流分析,如下图所示)。

高频仿真实验二单调谐振回路小信号高频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复习multisim2001的使用方法

2.了解单调谐回路小信号高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谐方法

3.学习测量单调谐回路小信号高频放大器的带宽

二、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1.打开multisim2001软件,创建如下所示的电路图:

2.分析三极管的直流工作点,其中Vb= V,V e= V ,Vc= V。

3.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幅度,V omax= V,放大倍数Avmax= 。

4.调节可变电容C6的容量,观察输出信号幅度的变化,当增大或减小C6时,输出信号幅度变(大或小)了。

5.用波特图仪确定放大器的带宽。如下图所示:

移动红色指针,当放大器的放大增益下将3dB时,记录低端频率FL= MHZ,

FH= MHZ,带宽BW=FH-FL= MHZ。

6.改变谐振回路的R4=100KΩ,此时回路的品质因数Q=R4/wL变大了,回路的选择性变好了,也就是放大器的通频带变窄了,下面用波特图进行验证。

移动红色指针,当放大器的放大增益下将3dB时,记录低端频率FL= MHZ,

FH= MHZ,带宽BW=FH-FL= MHZ。与R4=10kΩ对比,放大器的带宽变 (宽或窄)了。

说明:将以上文档另存为:学号姓名.doc,在完成后上传教师机。

高频仿真实验三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电压电流特性;

3.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丙类工作点的建立。

二、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一)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压的关系

1.打开multisim2001软件,创建如下所示的电路图1:

图3-1 集电极负载为电阻的三极管放大电路

从示波器上观察基极电流(≈发射极电压Ue/R2/β)与输出电压的关系。可知基极电流的波形是,输出电压的波形是,原因是

。(请在此处插入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2.在图3-1的基础上,以并联谐振回路作为三极管的负载,如下图2所示:

图3-2 以并联谐振电路作为三极管的负载

从示波器上观察基极电流(≈发射极电压Ue/R2/β)与输出电压的关系。可知基极电流的波形是,输出电压的波形是,原因是

(请在此处插入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二)高频功率放大管的丙类工作状态的建立。在图3-2的基础上,加入基极自偏压电路,创建如下所示电路

图3-3 带基极自偏压的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对基极直流电压(11点)做交流瞬态分析,如下图所示:

记录分析结果,基极的直流电位为 (正偏压或负偏压),电压大小为 mV.

(在此处插入分析结果)

(三)理解高频功放三极管的欠压、临界、及过压状态,参见高频教材83页。电路如图4:

(1)当R1=30Ω时,三极管处于欠压状态,此时输出的电压Uo的最大值是 V,

电流的波形是:

(在此处插入集电极电流的波形,对vcc的电流作瞬态分析)

(2)当R1=50Ω时,三极管处于临界状态,此时输出的电压Uo的最大值是 V, 电流的波形是:

(在此处插入集电极电流的波形)

(3)当R1=53Ω时,三极管处于过压状态,此时输出的电压Uo的最大值是 V, 电流的波形是:

(在此处插入集电极电流的波形)

注:请将该文档另存为学号姓名.doc 再上传。

高频仿真实验四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理解LC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含起振过程);

2.掌握振荡器反馈系数、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的影响。

二、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一)观察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起振过程和振荡波形。打开multisim2001软件,创建如下所示的电路,见图4-1:

图4-1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克拉泼)振荡器

1.首先从理论上计算,上图所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 。

2.从示波器上观察振荡器输出波形,输出电压的最大Uom= V,输出电压的周期T= us,频率f= MHZ。

(请在此处插入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3.观察振荡器的起振过程,振荡器在起振的时候振荡幅度是由小逐渐增大的,然后在某一个幅度上稳定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对1点输出电压进行瞬态分析,如下图:

(请在此处插入瞬态分析结果)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振荡起的起振时间大约为us。

(二)电路参数变化对振荡起的影响:

1.反馈系数对振荡器的影响。在图4-1振荡电路中,反馈电容是C3,当C3减小时,反馈系数增大,使振荡器容易起振或使输出幅度增大。

当C3=600pf时,输出的电压Uom= V

(请在此处插入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2.观察负载变化对振荡器的影响。在图4-1中,C3还原1200pf,减小R6的阻值,使负载加重,谐振回路的Q值减小,输出的波形变差。现使R6=10kΩ,观察输出电压的幅度和波形。若使R6=1kΩ,振荡器将。

(请在此处插入R6=10kΩ时,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3.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振荡起的影响。R6还原为100kΩ增大偏置电阻R1的阻值到70%,观察输出的波形,此时没有输出。可见当R1增大后,三极管的工作点,此时不满足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振荡起(能或不能)起振。

(请在此处插入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注:完成后请将本文档另存为学号姓名.doc ,并上传至教师机。

高频仿真实验五RC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理解RC文氏电桥的传输特性;

2.掌握RC文氏电桥振荡器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二、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一)RC文氏电桥的传输特性。打开multisim2001软件,创建如下所示的电路,见图5-1:

图5-1 RC文氏电桥

1.首先从理论上计算RC文氏电桥的谐振频率f= HZ。(参看高频教材57页)。

2.对3点进行交流分析,画出频率特性曲线,并读出谐振频率f= HZ。(请在此处插入交流分析曲线)

(二)基本的RC文氏电桥振荡器。用multisim2001创建如下所示的电路,见图5-2:

1.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输出信号的幅度Uo= V,频率fo= HZ。振荡频率同理论值相比是否一致?输出的波形有没有失真?

(请在此处插入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三)改进的文氏电桥振荡器。用multisim2001创建如下所示的电路,见图5-3:

图5-3改进的文氏电桥振荡器

1.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输出波形是否有失真?

(请在此处插入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2.将可变电阻R6的值调至50%,再观察输出的波形,是否有失真?

(请在此处插入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3.分析波形不失真的原因?

注:完成后请将本文档另存为学号姓名.doc ,并上传至教师机。

高频仿真实验六信号的频谱与频率变换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信号频谱的概念和信号的频谱分析方法;

2.掌握频率变换的概念和频率变换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一)信号的频谱及分析方法:

1.打开multisim2001,创建如下电路,对f=1kHZ,Um=10V的正弦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

图6-1 正弦信号的频谱分析

(1)采用频谱分析仪器进行分析,在下面插入分析结果:

(2)采用Fourier分析,在下面插入分析结果:

2.打开multisim2001,创建如下电路,对以下两个信号的合成信号的频谱分析:

图6-2 两个正弦信号的频谱分析

用频谱分析仪进行分析,插入分析频谱分析结果

3.对方波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分析1-9次谐波),打开multisim2001,创建如下电路:

图6-3 方波信号的频谱

(请在此处插入频谱分析仪的分析结果)

(二)信号的频率变换及实现方法。用multisim2001创建如下所示的电路,见图6-4:

图6-4 两个信号相乘后的频谱

1.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请在此处插入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2.用频谱分析仪进行分析,插入分析频谱分析结果

3.输出信号的频率是f1= KHZ,f2= KHZ,原因是:

注:完成后请将本文档另存为学号姓名.doc ,并上传至教师机。

高频仿真实验七调幅波的产生与解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调幅波的波形和频谱;

2.掌握调幅波的产生方法;

3.掌握调幅波的解调方法。

二、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一)调幅波的波形和频谱

1.打开multisim2001,创建如下电路,观察调幅波的波形和频谱:

图7-1 调幅波的波形和频谱

(1)调幅波的波形:(在下面插入示波器分析结果)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调幅波的载波频率(变化或不变),载波的幅度(变化或不变)。

(2)调幅波的频谱:(在下面插入频谱分析结果)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调幅波的频谱由条谱线构成,其频率分别是、、。

(二)调幅波的产生:

1.利用三极管产生调幅波。打开multisim2001,创建如下电路,

图7-2 三极管调幅电路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在下面插入示波器分析结果)

在上图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是(欠压、临界、过压)

2.用乘法器产生调幅波,打开multisim2001,创建如下电路:

图7-3 用乘法器产生调幅波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在下面插入示波器分析结果)

(三)调幅波的解调

1.二极管包络检波(适用与普通调幅波,大信号)。用multisim2001创建如下所示的电路,见图7-4:

计算机仿真实验

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09电牵一班学号:22 姓名:饶坚指导老师:叶满园实验日期:2012年4月30日 一、实验名称 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仿真 二、目的及要求 1.了解并掌握三相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2.进一步熟悉MA TLAB中对Simulink的使用及构建模块; 3.掌握SPWM原理及构建调制电路模块; 4.复习在Figure中显示图形的程序编写和对图形的修改。 三、实验原理与步骤、电路图 1、实验原理图

2、电路原理(采用双极性控制方式) U、V和W三相的PWM控制通常公用一个三角波载波Uc,三相的调制信号Uru、Urv和Urw依次相差120°。 电路工作过程(U相为例):当Uru>Uc时,上桥臂V1导通,下桥臂V4关断,则U相相对于直流电源假想中点N’的输出电压Uun’=Ud/2。当Uru

对电路模型进行封装如下图示:

其中Subsystem1为主电路,Subsystem2为负载,Subsystem3为检测电路,Subsystem4为输入信号,Subsystem5为调制电路,Scope 为示波器,Repeating Sequence为三角载波。 各子系统电路分别如下所示: Subsystem1 Subsystem2 Subsystem3

数控仿真软件实验指导书

数控仿真实验指导书 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 2008年实训中心编制

目录 实验一数控车床仿真软件操作学习 (2) 实验二数控车编程及仿真加工实例 (5) 实验三数控铣床仿真软件操作学习 (7) 实验四数控铣床编程及仿真加工实例 (10) 实验五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仿真软件操作学习 (12) 实验六广州数控系统车床操作学习 (15)

实验一数控车床仿真操作学习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数控模拟仿真软件,使学生从计算机上直观的学习包括法那克、西门子、华中数控等系统的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同时可输入程序进行仿真加工实验,达到对学生理论课巩固和理解以及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目的。 二、实验内容 1、 FANUC Oimate数控系统车床操作界面及仿真加工过程 2、华中数控HNC21T、西门子802d操作界面 三、实验步骤 1、进入仿真系统 (1)在桌面上找到“机电国贸CZK系列软件”的文件夹,双击进入,找到“数控车床系列”,双击进入,然后选择CZK-Fanuc0iMate。 (2)出现重新选择主机提示框,选择确定(主机名是服务端的计算机名,已经设定好了,学生无须改动)。登录窗口出现后,选择训练模式。 (3)整个仿真软件主要由机床操作面板、仿真机床窗口组成。 2、仿真机床操作面板按键说明(以FANUC Oimate为例) 一>MDI键盘 (1)常用功能键 POS 当前机床位置显示 PROGRAM 程序显示 OFSET 偏置量显示 (2)常用的编辑键 RESET 复位键:终止当前一切操作、CNC复位、解除报警。 INPUT 用于参数、偏置量的输入 地址/数字键用于字母、数字等的输入 CAN取消输入键用于删除已输入到缓冲器的文字或符号 ↑↓光标的移动键

RFID实验指导书

R F I D实验指导书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RFID实验指导书 适用所有对无线射频传感器感兴趣的学生 xxx 编写 概述 一、课程目的 《RFID无线射频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每个学生须完成一定的实验实践作业。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操作训练,可以更好的了解RFID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的使用方法,为以后深入的研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是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扩展对无线射频方向理论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该方向的兴趣与动手能力。 二、实验名称与学时分配 三、实验要求 1. 问题分析 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设计要求和约束。 2. 原理理解 在按照教程执行过程当中,需要弄清楚每一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原理是什么。 3. 实践测试 按照要求执行每一步命令,仔细观察返回值,了解每项返回值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有的卡片可以破解有的不可以。 三、实验考核 实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实验原理描述:简述进行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2、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流程的描述。 3、分析报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如果有,请写明如何解决的;如果没有,请说明已经做过什么尝试,依旧没有结果导致失败。最后简述产生问题的原因。 4、实验的体会以及可以讲该功能可以如何在其他地方发挥更强大的功能。 注:最后实验结果须附命令行回显截图 四、实验时间

总学时:6学时。

实验一高低频卡鉴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FID驱动等环境安装设置。 2、掌握如何通过读取电压高低来区分高低频。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程序。 2、实际操作命令程序。 3、保存回显结果,并结合原理进行分析。 4、按照原理最后得出结果。 三、注意事项: 命令在实行时,如果想停止,不能用平时的Ctrl+C或者ESC等常规结束按键(可能会造成未知损坏),只需要按下Promxmark3上的黑色按钮。 方形的为高频天线(Proxmark3 HF Antenna ); 圆形的为低频天线(Proxmark3 LF Antenna 125KHz/134KHz) 四、实验内容 1.安装驱动 打开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设备管理器》人体学输入设备 这个“HID-compliant device”就是我们的proxmark3设备,选择“USB 人体学输入设备”一般是最下面那个,注意:不是“HID-compliant device”,更新驱动程序。 然后选择:Proxmark-Driver-2012-01-15\proxmark_driver\ 下一步继续安装完成。安装完成之后在设备管理器里面可以看到proxmark3的新驱动。 2.软件使用 所需要的软件已经打包好,直接在命令行中运行 D: \pm3-bin-r486\Win32\ 这样就算成功安装好各种环境,并可以在该命令窗口中执行命令了。 3.高低频卡的判别 本部分介绍利用高频天线判别卡片的高低频,可自行利用低频天线测试,原理类似。 命令:hw tune,这个命令大概需要几秒钟等待回显。 当你输入完hw tune之后,窗口所显示的HF antenna后面的数值就是现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电压,当你把相关的卡放在高频天线上面/下面的时候,电压就会所变化了(依然是非工作状态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卡没有放到天线的情况下电压为,而卡放在天线之后电压将为,现在的电压依然是为非工作电压,但是从这个现象当中我们会得到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数据。 变化出来了!第三张hw tune的结果为,是因为我把一张125kHZ的门禁卡放在了高频天线上面,所以其电压的降幅很低,但是如果我把一张的卡放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说明书

实验要求(电信111班) l.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如下: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学习机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高频电路实验注意: 1)将实验板插入主机插座后,即已接通地线,但实验板所需的正负电源则要另外使用导线进行连接。 2)由于高频电路频率较高,分布参数及相互感应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接线时连接线要尽可能短。接地点必须接触良好。以减少干扰。 3)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

5.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6.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7.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8.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9.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一通频带与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扫频仪 3、高频信号发生器 4、毫伏表 5、万用表 6、实验板1 三、预习要求 1、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关系。 3、实验电路中,若电感量L=1uh,回路总电容C=220pf (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 f 0 。图1-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后期新秀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新兴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人类研究的各个领域起到了只管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在科研领域,计算机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人们科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方法,被人们应用到各个领域,用来解决人们用纯数学方法或者现实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科研领域技术成果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本文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理论思想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产生的基本原因,也就是人们用计算机模拟解决问题的优点所在,讨论了模拟、仿真、实验、计算机仿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析并预测了计算机仿真的未来发展趋势。经过查阅大量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对比,这对于初步认识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模拟;仿真技术;发展 一、引言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多种学科和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相应的软件为工具,通过虚拟试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计算机仿真(模拟)早期称为蒙特卡罗方法,是一门利用随机数实验求解随机问题的方法。其原理可追溯到1773年法国自然学家G.L.L.Buffon为估计圆周率值所进行的物理实验。根据仿真过程中所采用计算机类型的不同,计算机仿真大致经历了模拟机仿真、模拟-数字混合机仿真和数字机仿真三个大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仿真主要采用模拟机;60年代后串行处理数字机逐渐应用到仿真之中,但难以满足航天、化工等大规模复杂系统对仿真时限的要求;到了70年代模拟-数字混合机曾一度应用于飞行仿真、卫星仿真和核反应堆仿真等众多高技术研究领域;80年代后由于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机才最终成为计算机仿真的主流。现在,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船舶工程、经济管理、工程建设、军事模拟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基本概念 模拟:(Simulation)应用模型和计算机开展地理过程数值和非数值分析。不是去求系统方程的解析解,而是从系统某初始状态出发,去计算短暂时间之后接着发生的状态,再以此为初始状态不断的重复,就能展示系统的行为模式。模拟是对真实事物或者过程的虚拟。模拟要表现出选定的物理系统或抽象系统的关键特性。模拟的关键问题包括有效信息的获取、关键特性和表现的选定、近似简化和假设的应用,以及模拟的重现度和有效性。可以认为仿真是一种重现系统外在表现的特殊的模拟。 仿真:(Emulation)利用模型复现实际系统中发生的本质过程,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来研究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又称模拟。即使用项目模型将特定于某一具体层次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它们对目标的影响,该影响是在项目仿真项目

系统仿真综合实验指导书(2011.6)

系统仿真综合实验指导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自动化系 2011年6月

前言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控制系统仿真课程,为了使学生深入掌握MATLAB语言基本程序设计方法,运用MATLAB语言进行控制系统仿真和综合设计,同时开设了控制系统仿真综合实验,30学时。为了配合实验教学,我们编写了综合实验指导书,主要参考控制系统仿真课程的教材《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MATLAB语言应用》及《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

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实验环境,练习MATLAB命令、m文件、Simulink的基本操作。 2.利用MATLAB编写程序进行矩阵运算、图形绘制、数据处理等。 3.利用Simulink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仿真求解。 实验原理 MATLAB环境是一种为数值计算、数据分析和图形显示服务的交互式的环境。MATLAB有3种窗口,即: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m-文件编辑窗口(The Edit Window)和图形窗口(The Figure Window),而Simulink另外又有Simulink模型编辑窗口。 1.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 当MATLAB启动后,出现的最大的窗口就是命令窗口。用户可以在提示符“>>”后面输入交互的命令,这些命令就立即被执行。 在MATLAB中,一连串命令可以放置在一个文件中,不必把它们直接在命令窗口内输入。在命令窗口中输入该文件名,这一连串命令就被执行了。因为这样的文件都是以“.m”为后缀,所以称为m-文件。 2.m-文件编辑窗口(The Edit Window) 我们可以用m-文件编辑窗口来产生新的m-文件,或者编辑已经存在的m-文件。在MATLAB 主界面上选择菜单“File/New/M-file”就打开了一个新的m-文件编辑窗口;选择菜单“File/Open”就可以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m-文件,并且可以在这个窗口中编辑这个m-文件。 3.图形窗口(The Figure Window) 图形窗口用来显示MATLAB程序产生的图形。图形可以是2维的、3维的数据图形,也可以是照片等。 MATLAB中矩阵运算、绘图、数据处理等内容参见教材《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的相关章节。 Simulink是MATLAB的一个部件,它为MATLAB用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对反馈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方式。 有两种方式启动Simulink:

高频实验指导书精简版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调节谐振回路使谐振放大器谐振在10.7MHz。 2、测量谐振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3、测量谐振放大器的通频带。 4、判断谐振放大器选择性的优劣。 三、实验仪器 1、BT-3(G)型频率特性测试仪(选项)一台 2、20MHz模拟示波器一台 3、数字万用表一块 4、调试工具一套 四、实验原理 图1-1所示电路为共发射极接法的晶体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它不仅要放大高频信号,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为LC并联谐振回路。在高频情况下,晶体管本身的极间电容及连接导线的分布参数等会影响放大器输出信号的频率或相位。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由电阻RB1,RB2及RE决定,其计算方法与低频单管放大器相同。 图1-1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五、实验步骤 本实验中,用到BT-3频率特性测试仪和频谱仪的地方可选做。 参考所附电路原理图G2。先调静态工作点,然后再调谐振回路。 1、按下开关KA1,则LEDA1亮。

2、调整晶体管QA1的静态工作点: 不加输入信号(u i =0),即将TTA1接地,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20V 档)测量三极管QA1发射极对地的电压u EQ (即测P6与G 两焊点之间的电压),调节WA1使u EQ =3V 左右,根据实验参考电路计算此时的u BQ ,u CEQ ,u EQ 及I EQ 。 3、使放大器的谐振回路谐振在10.7MHz 方法是:BT-3频率特性测试仪的扫频电压输出端和检波探头,分别接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A1及测试端TTA2,通过调节y 轴,放大器的“增益”旋钮和“输出衰减”旋钮于合适位置,调节中心频率刻度盘,使荧光屏上显示出放大器的“幅频谐振特性曲线”,根据频标指示用绝缘起子慢慢旋动变压器的磁芯,使中心频率o f =10.7MHz 所对应的幅值最大。 如果没有频率特性测试仪,可用示波器来观察调谐过程,方法是:在TTA1处输入由高频信号源提供的频率为10.7MHz ,峰峰值Vp-p-=20~100mV 的信号,用示波器在TTA2处观察输出波形,调节TA1使TTA2处信号幅度最大。 4、电压增益A V0 使用BT-3频率特性测试仪测0v A 的方法如下: 在测量前,先要对测试仪的y 轴放大器进行校正,即零分贝校正,调节“输出衰减”和“y 轴增益”旋钮,使屏幕上显示的方框占有一定的高度,记下此时的高度和此时“输出衰减”的读数N 1dB ,然后接入被测放大器,在保持y 轴增益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扫频信号的“输出衰减”旋钮,使谐振曲线清晰可见。记下此时的“输出衰减”的值N 2dB ,则电压增益为 A V0=(N1-N2)dB 若用示波器测量,则为输出信号幅度大小与输入信号幅度大小之比。方法如下: 用示波器测输入信号的峰峰值,记为U i 。测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记为U 0。则小信号放大的电压放大倍数A V0=U 0/U i 。如果A V0较小,可以通过调节静态工作点来改善。 5、测量通频带BW 用BT-3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BW : 先调节“频率偏移”(扫频宽度)旋钮,使相邻两个频标在横轴上占有适当的格数,然后接入被测放大器,调节“输出衰减”和y 轴增益,使谐振特性曲线在纵轴占有一定高度,测出其曲线下降3dB 处两对称点在横轴上占有的宽度(记为BW1),根据内频标就可以近似算出放大器的通频带BW= BW1=B 0.7。 6、放大器的选择性 放大器选择性的优劣可用放大器谐振曲线的矩形系数K r0.1表示 用步骤5中同样的方法测出B 0.1即可得: 7 .01.07.01.01.022f f B B K r ??== 由于处于高频区,存在分布参数的影响,放大器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的元件参数值与设计计算值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调试时要反复仔细调整才能使谐振回路处于谐振状态。在测试要保证接地良好。

高频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频电子技术 实验指导书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 2 实验二、通频带展宽----------------------------------------------5 实验三、LC与晶体振荡器 ---------------------------------------- 8 实验四、幅度调制与解调---------------------------------------- 18 实验五、集成乘法器混频实验 ----------------------------------- 19实验六、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22

实验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2)、了解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并掌握频带的展宽。 3)、掌握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预习要求 实验前,预习教材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相应章节。 三、实验原理说明 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基本原理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是构成无线电设备的主要电路,它的作用是放大 信道中的高频小信号。为使放大信号不失真,放大器必须工作在线性范围内,例如无线电接收机中的高放电路,都是典型的高频窄带小信号放大电路。窄带放大电路中,被放大信号的频带宽度小于或远小于它的中心频率。如在调幅接收机的中放电路中,带宽为9KHz,中心频率为465KHz,相对带宽Δf/f0约为百分之几。因此,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基本类型是选频放大电路,选频放大电路以选频器作为线性放大器的负载,或作为放大器与负载之间的匹配器。它主要由放大器与选频回路两部分构成。用于放大的有源器件可以是半导体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电子管或者是集成运算放大器。用于调谐的选频器件可以是LC谐振回路,也可以是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LC集中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本实验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件,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器。在分析时,主要用如下参数衡量电路的技术指标:中心频率、增益、噪声系数、灵敏度、通频带与选择性。 单调谐放大电路一般采用LC回路作为选频器的放大电路,它只有一个LC 回路,调谐在一个频率上,并通过变压器耦合输出,图1-1为该电路原理图。 中心频率为f0 带宽为Δf=f2-f1 图1-1. 单调谐放大电路 为了改善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通常采用双调谐放大电路,其电路如图12-2所示。双调谐放大电路是由两个彼此耦合的单调谐放大回路所组成。它们的谐振C Ec 1 f 0.707 02 1 u

仿真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MATLAB的实验环境及基本命令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了解MA TLAB的实验环境 2.在MA TLAB系统命令窗口练习有关MA TLAB命令的使用。 二实验步骤 1.学习了解MA TLAB的实验环境: 在Windows桌面上,用mouse双击MA TLAB图标,即可进入MA TLAB系统命令窗口: 图1-1 MA TLAB系统命令窗口 ①在命令提示符”>>”位置键入命令: help

此时显示MA T ALAB 的功能目录, 其中有“Matlab\general ”,“toolbox\control ”等;阅读目录的内容; ② 键入命令: intro 此时显示MA TLAB 语言的基本介绍,如矩阵输入、数值计算、曲线绘图等。要求阅读命令平台上的注释内容,以尽快了解MA TLAB 语言的应用。 ③ 键入命令: help help 显示联机帮助查阅的功能,要求仔细阅读。 ④ 键入命令: into 显示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箱组件和开发商的联络信息。 ⑤ 键入命令: demo 显示MA TLAB 的各种功能演示。 2. 练习MA TLAB 系统命令的使用。 ① 表达式 MA TLAB 的表达式由变量、数值、函数及操作符构成。实验前应掌握有关变量、数值、函数及操作符的有关内容及使用方法。 练习1-1: 计算下列表达式: 要求计算完毕后,键入相应的变量名,查看并记录变量的值。 ②.向量运算: ) 6 sin(/250π =d 2 /)101(+=a ) sin(3.2-=e c i b 53+=

n 维向量是由n 个成员组成的行或列数组。在MA TLAB 中,由分号分隔的方括号中的元素产生一个列向量;由逗号或空号分隔的方括号中的元素产生一个列向量;同维的向量可进行加减运算,乘法须遵守特殊的原则。 练习1-2 已知:X=[2 ;-4;8] 求 :Y=R ';P=5*R ;E=X .*Y ;S=X '* Y 练习1-3 ⑴产生每个元素为1的4维的行向量; ⑵产生每个元素为0的4维的列向量; ⑶产生一个从1到8的整数行向量,默认步长为1; ⑷产生一个从π到0,间隔为π/3的行向量; ③矩阵基本运算操作。 要求熟悉矩阵的输入方法及矩阵运算的有关命令。 练习1-4求出下列运算结果,并上机验证。已知矩阵: (1) A (:,1) (2)A (2,:) (3)A (:,2:3) (4)A (2:3,2:3) (5) A (:,1:2:3) (6)A (2:3) (7)A (:) (8)A (:,:) (9) ones(2,2) (10)eye(2) (11)[A,[ones(2,2);eye(2)]] (12)diag(A) (13)diag(A,1) (14)diag(A,-1) (15)diag(A,2) (16)fliplr(A) (17)flipud(A) (18)rot90(A) (19)tril(A) ] 5,9,4 [-=π tg R ????? ???????=4443 4241 343332312423222114131211 A

高频实验指导书2017

实验平台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平台基本操作方法 在使用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时,要按照标准的规范进行实验操作,一般的实验流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将实验台面整理干净整洁,设备摆放到对应的位置开始进行实验; (2)打开实验箱箱盖,或取下箱盖放置到合适的位置;(不同的实验箱盖要注意不能混淆); (3)简单检查实验箱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如有损坏,需告知老师,以便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正常实验; (4)根据当前需要进行的实验内容,由老师或自行更换实验模块;更换模块需要专用的钥匙,请妥善保管; (5)为实验箱加电,并开启电源;开启电源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实验箱电源指示灯(每个模块均有电源指示),如果指示灯状态异常,需要关闭电源,检查原因; (6)实验箱开启过程需要大约20s时间,开启后可以开始进行实验; (7)实验内容等选择需用鼠标操作; (8)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打开置物槽,选择对应的配件完成实验; (9)实验完成后,关闭电源,整理实验配件并放置到置物槽中; (10)盖上箱盖,将实验箱还原到位。 二、实验平台系统功能介绍 实验平台系统分为八大功能板块,分别为实验入门、实验项目、低频信号源、高频信号源、频率计、扫频仪、高频故障(实验测评)、系统设置。

1.设备入门 设备入门分为四类,分别是平台基本操作、平台标识说明、实验注意事项、平台特点概述。 2.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是指实验箱支持的实验课程项目,可以完成的实验内容列表,分为高频原理实验和高频系统实验。 高频原理实验细分为八大实验分类,分别是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实验、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振荡器实验、中频放大器实验、混频器实验、幅度解调实验、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鉴频器实验。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仿真实训实验报告实验1-4

实验一 熟悉MATLAB 工作环境 16电气5班 周树楠 20160500529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启动和退出MATLAB 软件的方法。 2.熟悉MATLAB 软件的运行环境。 3.熟悉MATLAB 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设备及条件 计算机一台(带有MATLAB6.0以上的软件境)。 三、实验内容 1.练习下面指令: cd,clear,dir,path,help,who,whos,save,load 。 2.建立自己的工作目录MYBIN 和MYDATA ,并将它们分别加到搜索路径的前面或者后面。 3.求23)]47(*212[÷-+的算术运算结果。 4.M 文件的建立,建立M 文件,求出下列表达式的值: ?? ????-+=++=+= 545.0212),1ln(21 185sin 2222 1i x x x z e z o 其中

5.利用MATLAB的帮助功能分别查询inv、plot、max、round函数的功能和用法。 四、运行环境介绍及注意事项 1.运行环境介绍 打开Matlab软件运行环境有图1-1所示的界面

图1-1 MATLAB的用户界面 操作界面主要的介绍如下: 指令窗( Command Window ),在该窗可键入各种送给 MATLAB 运作的指令、函数、表达式,并显示除图形外的所以运算结果。 历史指令窗( Command History ),该窗记录已经运行过的指令、函数、表达式;允许用户对它们进行选择复制、重运行,以及产生 M 文件。 工作空间浏览器( Workspace Browser ),该窗口罗列出 MATLAB 工作空间中所有的变量名、大小、字节数;并且在该窗中,可对变量进行观察、编辑、提取和保存。 其它还有当前目录浏览器( Current Directory Browser )、 M 文件编辑 / 调试器(Editor/Debugger )以及帮助导航/ 浏览器(Help Navigator/Browser )等,但通常不随操作界面的出现而启动。 利用 File 菜单可方便对文件或窗口进行管理。其中 File | New 的各子菜单, M-file ( M 文件)、 Figure (图形窗口)、或 Model ( Simulink 编辑界面)分别可创建对应文件或模块。 Edit 菜单允许用户和 Windows 的剪切板交互信息。 2.在指令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所有输入的指令、公式或数值必须按下回车键以后才能执行。例如: >>(10*19+2/4-34)/2*3 (回车) ans= 234.7500 2)所有的指令、变量名称都要区分字母的大小写。 3)%作为MATLAB注释的开始标志,以后的文字不影响计算的过程。 4)应该指定输出变量名称,否则MATLAB会将运算结果直接存入默认的输出变量名ans。 5)MATLAB可以将计算结果以不同的精确度的数字格式显示,可以直接在指令视窗键入不同的数字显示格式指令。例如:>>format short (这是默认的) 6)MATLAB利用了↑↓二个游标键可以将所输过的指令叫回来重复使用。按下↑则前一次输入的指令重新出现,之后再按Enter键,即再执行前一次的指令。

机电控制技术系统仿真综合实验指导书

机电控制技术 系统仿真综合实验指导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系 2008年2月

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实验环境,练习MATLAB命令、m文件、Simulink的基本操作。 2.利用MATLAB编写程序进行矩阵运算、图形绘制、数据处理等。 3.利用Simulink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仿真求解。 实验原理 MATLAB环境是一种为数值计算、数据分析和图形显示服务的交互式的环境。MATLAB 有3种窗口,即: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m-文件编辑窗口(The Edit Window)和图形窗口(The Figure Window),而Simulink另外又有Simulink模型编辑窗口。 1.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 当MA TLAB启动后,出现的最大的窗口就是命令窗口。用户可以在提示符“>>”后面输入交互的命令,这些命令就立即被执行。 在MA TLAB中,一连串命令可以放置在一个文件中,不必把它们直接在命令窗口内输入。在命令窗口中输入该文件名,这一连串命令就被执行了。因为这样的文件都是以“.m”为后缀,所以称为m-文件。 2.m-文件编辑窗口(The Edit Window) 我们可以用m-文件编辑窗口来产生新的m-文件,或者编辑已经存在的m-文件。在MATLAB主界面上选择菜单“File/New/M-file”就打开了一个新的m-文件编辑窗口;选择菜单“File/Open”就可以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m-文件,并且可以在这个窗口中编辑这个m-文件。 3.图形窗口(The Figure Window) 图形窗口用来显示MA TLAB程序产生的图形。图形可以是2维的、3维的数据图形,也可以是照片等。 MA TLAB中矩阵运算、绘图、数据处理等内容参见教材《机电控制技术》P18-26。 Simulink是MATLAB的一个部件,它为MA TLAB用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对反馈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方式。 有两种方式启动Simulink:

中北大学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实验一低电平振幅调制器(利用乘法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与 过程,并研究已调波与二输入信号的关系。 2.掌握测量调幅系数的方法。 3.通过实验中波形的变换,学会分析实验现象。 二、预习要求 1.预习幅度调制器有关知识。 2.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及内容,分析实验电路中用1496乘 法器调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计算各引出脚的直流电压。 3.分析全载波调幅及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特点,并画出其频谱图。 三、实验仪器设备 1.双踪示波器。 2.SP1461型高频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4.TPE-GP4高频综合实验箱(实 验区域:乘法器调幅电路) 四、实验电路说明 图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受 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 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 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 号的振幅成正比。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5-1 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 信号,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调幅器即为 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本实验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1496来构成调幅器,图5-1为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V6的恒流源。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⑧、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①、④之间,②、③脚外接 1KΩ电阻,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

计算机仿真实验-基于Simulink的简单电力系统仿真参考资料

实验七 基于Simulink 的简单电力系统仿真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Simulink 的工作环境及SimPowerSystems 功能模块库; 2) 掌握Simulink 的的powergui 模块的应用; 3) 掌握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稳态电力系统的计算方法; 4)掌握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特点; 5)掌握PID 控制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如图7-1所示。平衡节点电压044030 V V =∠?。负荷功率10L P kW =。线路参数:电阻1l R =Ω;电感0.01l L H =。发电机额定参数:额定功率100n P kW =;额定电压440 3 n V V =;额定励磁电流70 fn i A =;额定频率50n f Hz =。发电机定子侧参数:0.26s R =Ω,1 1.14 L mH =,13.7 md L mH =,11 mq L mH =。发电机转子侧参数:0.13f R =Ω,1 2.1 fd L mH =。发电机阻尼绕组参数:0.0224kd R =Ω,1 1.4 kd L mH =,10.02kq R =Ω,11 1 kq L mH =。发电机转动惯量和极对数分别为224.9 J kgm =和2p =。发电机输出功率050 e P kW =时,系统运行达到稳态状态。在发电机输出电磁功率分别为170 e P kW =和2100 e P kW =时,分析发电机、平衡节点电源和负载的电流、电磁功率变化曲线,以及发电机转速和功率角的变化曲线。

G 发电机节点 V 负 荷 l R l L L P 图 7.1 单机无穷大系统结构图 输电线路 三.实验步骤 1. 建立系统仿真模型 同步电机模块有2个输入端子、1个输出端子和3个电气连接端子。模块的第1个输入端子(Pm)为电机的机械功率。当机械功率为正时,表示同步电机运行方式为发电机模式;当机械功率为负时,表示同步电机运行方式为电动机模式。在发电机模式下,输入可以是一个正的常数,也可以是一个函数或者是原动机模块的输出;在电动机模式下,输入通常是一个负的常数或者是函数。模块的第2个输入端子(Vf)是励磁电压,在发电机模式下可以由励磁模块提供,在电动机模式下为一个常数。 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打开Simulink库,找出相应的单元部件模型,构造仿真模型,三相电压源幅值为4403,频率为50Hz。按图连接好线路,设置参数,建立其仿真模型,仿真时间为5s,仿真方法为ode23tb,并对各个单元部件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改,如图所示。

《企业管理综合仿真实训》实训指导书

企业管理综合仿真实训 实 训 指 导 书 编写:鲍桑 2017年 6 月

编写说明 1.实训总体目标 “企业管理综合仿真实训”是讲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训课程。它采用一种全新的授课方法,课程的开展就是针对一个模拟企业,把企业能赢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定义为一系列的规则,由受训者组成三个供应商,六个制造商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模拟企业一年的经营,使受训者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2.适用专业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3.先修课程 《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基础会计》、《生产管理》 4.实训课时分配 实训项目实训内容课时 创建模拟公司1.组建供应商公司 2.组建生产商公司 3.组建管委会 4.组建其他职能机构 4 报价获取订单1.各组人员分工 2.投放产品报价及广告费用 3.开展商品订货会PPT制作 4 预生产1月份订单1.锁定订单排名并发放订单 2.各组计算产能、人员招聘 3.生产商、制造商采购、运输合同签订;管委会机构(税务、 银行、运输、外贸、客户)系统确认 4.生产前准备 4 生产2-6月订单1.k/3系统凭证分录录入 2.生产排程检测,确定生产进度 3.根据“看板式”管理确认原材料、仓库、运输车辆、各组 人员、资金情况,合理调度。 4.各机构K/3系统输入和手工操作 4 制作财务报表及手 工凭证1. 订单商品出库、运输、交货、银行汇兑 2. 组内信息汇总完成手工填写内容 3. 清仓、对账 4 合计20

5.实训环境 企业管理综合仿真实训在专业的实训室完成,该实训室共有12组实训场景,共计电脑30台。 6.实训总体要求 企业管理综合仿真实训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受训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由若干个学生组成,每个学生将担任总经理、营销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供应总监等。每个团队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1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仿真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让学员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受企业发展的典型历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在短短一周的训练中,学员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他们必须一同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保证公司成功及不断成长。

河南理工大学高频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调谐放大器 (1) 实验二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5) 实验三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7) 实验四石英晶体振荡器 (10)

实验一 调谐放大器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试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 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扫描仪 3、高频信号发生器 4、毫伏表 5、万用表 6、实验箱 三、 预习要求 1、复习谐振回路的 工作原理。 2、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关系。 3、试验电路中,若 电感量L=1uh ,回路总 电容C=220pf (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f0。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 试验电路见图1-1 (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 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 (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连接电源。 图1-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 IN

2.静态测量 试验电路中选R e=1K,R=10K。 测量各静态工作点,计算并填表1.1 *V B,V E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 3. 动态研究 (1)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i~V0(在谐振点) 选R=10K,Re=1K。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毫伏表, 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 T使回路 谐振,使输入电压幅度最大。此时调节Vi由0.05伏变到0.8伏,逐点记录 V o电压,并填入表1.2。Vi的各点测量值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 表1.2 (2)当Re分别为500Ω、2K时,重复上述过程,将结果填入表1.2。在同一坐 标纸上画出Ic不同时的动态范围曲线。 (3)用扫描仪调回路谐振曲线。 仍选R=10K,Re=500。将扫描仪射频输出送入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接至扫频 仪检波器输入端。观察回路谐振曲线(扫频仪输出衰减档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 选择适当位置),调回路电容点C T,使f0=10.7MHz。 (4)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当回路电阻R=10K时,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 出200mV接至电路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 T使回路谐振, 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f0=10.7MHz为中心频率,然后 保持输入电压Vi不变,改变频率发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在不同 频率f时对应的输出电压V0,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1.3。频率偏离范围可根据 (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

系统建模及仿真实验指导书(10级)

《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设计与指导》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实验室 2013年3月 目录 基础实验(一)控制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基础实验(二)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 基础实验(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基础实验(四)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综合实验(五)控制系统的设计 实验说明: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学生应熟练掌握MATLAB语言的程序设计与使用。掌握MATLAB软件实现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变换和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控制系统的时域、频域分析;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实验对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具备解决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领域中实际系统分析、设计与综合等问题的能力。 实验报告要求给出具体的MATLAB程序和简要的实验总结。 实验一 控制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中系统模型描述相关命令函数及使用; 2.掌握系统模型变换; 3.掌握Matlab中不同方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二、实验内容 1.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与转换 2.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三、实验步骤 1.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2. 系统数学模型转换 3.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给定SISO 系统输入为“flow”,输出为“Temp”,传递函数为 使用MATLAB 表示该传递函数 ()22321.32 2.5e ()0.5 1.21 s s s G s s s s -++=+++ 将状态空间模型 转换为传递函数和零 极点增益模型。 R ) 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

实验二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一、实验目的 掌握Matlab中典型闭环系统的数字仿真; 二、实验内容 典型闭环系统的数字仿真MATLAB实现 三、实验步骤 求如图所示系统的阶跃响应y(t)的数值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