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思考题库(含)答案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思考题库(含)答案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思考题库(含)答案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思考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政府的经济活动

一、重要概念

1.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social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在某一既定的时点上,全社会可利用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限的土地、劳动和资本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出来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越高,该社会的生产潜能越大,因为该社会的生产性资源的质量越高,数量越大。

2.社会无差异曲线(social indifference curve)

是一个表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不同数量组合对于社会成员没有差异的曲线图。换言之,在每条曲线上,这两种物品的所有不同数量组合所产生的福利水平或效用水平都相同。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越高,因为被消费的总产出越大。

3.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

政府的某一种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如果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就没有人的境况变好的状态,表明的是一种社会状态。

4.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

政府的某一种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状态,是对两种可能的社会状态进行比较。

5.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

是把整个社会的福利(W )与个人的福利联系在一起的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H )的福利或效用水平(U )的增函数。最常见的社会福利函数形式可表述为:

H U U U f W ,,,(21 )

二、重要问题

1.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有哪些差异?

(1)政府拥有强制权力。政府可以强迫人们去做某些事情,而私人机构只能在自愿协议的基础上让人们去做某些事情。政府的强制权力突出表现为征税权和管制权。正因为政府具有这种强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就要对其行为加以约束。

(2)政府部门的主要决策者是民选的。有关支出、管制和征税的政府决策是由成年人选举的政治家做出的或由政治家任命的政府官员做出的。而私人公司的总经理一般是由公司董事会选定的。即使在私人部门,决策者是选举出来的,选民也是来自于比较小的利益集团。

(3)政府追求的不是利润。大多数私人企业的目标是使利润最大化,而政府的目标虽然不止一个,扥政府一般要服务于公共利益,提高社会福利。

(4)政府有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有义务公平、公正地为每一位公民服务。而私人企业尽管不可能公开地歧视某一群体,但它们不一定非要公正不可。私人企业最关心的是它们的股东。

2.利用图示来解释政府干预的最优程度。

(1)一般而言,政府的征税、开支、管制都是有限度的,这是由经济上的、政治上的、管理上的诸方面的制约所致。因此,政府无论是在宏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微观经济领域的活动或干预,都需要确定一个最优界限。

(2)在图1.1中,横轴表示政府干预(包括管制和税收-支出过程)所产生的净经济收益,纵轴表示以干预指数衡量的政府干预程度。

图1.1政府干预的净经济收益

(3)从理论上讲,政府干预存在着最优程度。比如OA、OB和OC曲线上的S、T和V三点就代表了最优的政府干预程度,即在这三点上,政府干预或政府经济活动的净收益最大。

(4)净经济收益相同,政府干预程度不同。比如OC曲线上的D 点和F点,它们所代表的净收益虽然相同,但F点所代表的干预程度大大高于D点。在这两种干预水平之间做出选择,不仅要考虑经济原因还要考虑政治因素。

(5)政府干预程度相同,净经济收益不同。比如虽然政府干预程度都是OT′,但在这三条曲线上表现出来的净经济收益却相差甚远。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私人部门在配置资源和分配收入过程中的效率相差较大;二是决策者追求的利益不同,从OC曲线到

OB曲线再到OA曲线,决策者追求公共利益的属性可能越来越弱。

3.利用图示说明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和非最优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无差异分析找到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点。

(1)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和非最优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2来说明。图中的横轴衡量的是私人部门产出占国民总产出的比例,纵轴衡量的是公共部门的产出占国民总产出的比例。假定图1.2中的A点代表国民产出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最优分配,其中,私人部门控制75%的资源配置,公共部门控制25%的资源配置。如果A 点代表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而现实资源配置位于B点或C点,那么,就会存在非最优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就需要在这两个部门间重新配置资源。

图1.2部门间资源配置:最优点和非最优点

(2)最优资源配置的无差异分析。要从逻辑上推导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点,必须运用微观经济学讲过的无差异分析。

①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图1.3中,R代表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越高,该社会的生产潜能越大,因为该社会的生产性资源的质量越高,数量越大。

图1.3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R凹向原点,表明稀缺资源在私人物品的生产与公共物品的生产之间不可能等量替换。比如说资源配置组合点从a点变为b点,私人部门产出增加得比较多(wwˊ的距离),而公共部门产出牺牲得比较少(zzˊ的距离),wwˊ>zzˊ。

②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图1.4中,每条社会无差异曲线S1、S2、S3和S4都代表一定的满足水平,表明的是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越高,因为被消费的总产出越大。

图1.4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之所以凸向原点,是因为在提供某一既定的社会福利水平情况下,沿着每条曲线,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边际替

代率递减。在靠近社会无差异曲线S1的上端,该社会为了获取额外一单位私人物品而愿意牺牲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大于靠近该曲线下端所愿意牺牲的公共物品的数量。相反,越靠近该曲线的下端,该社会消费的私人物品越多。

③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点。根据无差异分析,我们把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放在同一个图形中,如图1.5所示。在图中,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R与社会无差异曲线S3相切于A点,决定了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即私人部门的产出为7500亿元,公共部门的产出为2500亿元。

图1.5部门间资源配置:最优点和非最优点

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R和社会无差异曲线S3在该切点上的斜率相同。这意味着在切点A,私人物品生产和公共物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社会对这些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社会消费这些物品获得了最大福利。

4.如果把潜在补偿标准与帕累托改进概念联系在一起,当政策变化的受益者可以潜在补偿受损者时,这种变化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在什么条件下,只要有潜在补偿就足够了?在什么条件下,还是需要有

现实补偿?

(1)补偿标准用来估价政府政策的受益者的收益能否补偿受损者的损失。帕累托改进是指政府的某一种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状态。既然大多数政策变化都会有益于某些人而可能有害于某些人,那么,如果某项政策的受益者的收益大于受损者的损失,且对受损者进行了补偿,就没有人会因这种政策变化而境况变坏,就符合公共利益。

(2)潜在补偿标准意味着这种补偿不一定真的实际支付,只要有充分补偿的可能性即可。

(3)由于任何补偿方案都会发生一定的额外花费和管理问题,所以,只要这些额外成本很小,还是要实现补偿。

5.社会福利函数标准同帕累托标准相比,增添了哪些因素?社会福利函数标准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1)帕累托标准主要从配置效率角度衡量政府活动或政策变化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没有考虑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倘若帕累托改进是通过不合理的或不公平的手段实现的,这种配累托改进就很难说符合公共利益。

(2)社会福利函数是把整个社会的福利与个人的福利联系在一起的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福利或效用水平的增函数。特别是一些特定的社会福利函数形式主要关注个人效用的分配状况,比如纳什社会福利函数尤其强调个人间的相对效用,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只关注境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所以,现代社会福利函数标准更加强调公平、

正义等问题的重要性。

(3)社会福利函数标准存在一个固有的缺陷,即它需要个人间的效用可以比较,而实际上不可能进行比较。

第二章政府的经济作用

一、重要概念

1.外部性(externalities)

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他(它)并没有因此而取得报酬或提供补偿,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前者一般称为外部经济或正外部性,后者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性。不论是正外部性导致的某些活动不足,还是负外部性导致的某些活动过度,都会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就需要政府干预市场机制。

2.风险与不确定性(risk and uncertainty)

如果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事件能用具体的概率数值来表述,这种情况就属于风险;如果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事件不能用具体的概率数值来表述,这种情况就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至少使市场体系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市场不充足,特别是表现在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上;二是缺乏足够的信息,由于存在着不确定性,经济行为主体所掌握的各种信息是不完全的。

3.经济发展职能(economic development function)

政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和制度的调整,

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尚未完全摆脱农业经济形态特征,工业化进程亟待加快,同时又面临着知识经济形态挑战的现阶段,实现经济增长又好又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是我国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无法推卸的责任。

4.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

政府的经济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同市场失灵现象普遍存在一样,政府失灵现象也比比皆是。

5.投票规则(voting rule)

基于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以投票方式选出结果的一种决策规则。投票规则有两类:一是一致同意规则;二是多数票规则。前者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实质上是一票否决制;后者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多数票规则又分为简单多数票规则和比例多数票规则。

6.寻租行为(rent seeking)

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获取超常利润——租金。寻租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这种活动通过浪费经济资源而消灭价值,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重要问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1)竞争性制度不能实现帕累托结果的现象,或通俗地讲,自由

市场对商品和服务的配置缺乏效率的现象。

(2)市场失灵的表现有许多,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①有些商品和服务供给过度或不足。有些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过度主要是因为提供者的行为具有负外部性,但不承担由此造成的成本,必将过度从事这类活动。有些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提供者的行为具有正外部性,得不到带来正外部性的一些活动的全部收益,必将尽可能少地从事这些活动;二是因为不完全竞争,不管是卖方垄断、买方垄断、垄断竞争还是卡特尔,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垄断定价,垄断者的限产提价在所难免。

②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所以每个人都相信不管有没有贡献都会从公共物品中得到益处,而不愿意自动付费。正因为如此,私人企业也就没有动力生产和销售这类物品或服务。因此,市场不会供应这类物品或服务,如果供应,也是微不足道的。

③市场不充足。例如,在资本市场上,私人提供贷款一般是出于盈利目的,因此,对于一些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如对大学生提供贷款、农业贷款等),因风险太大而不愿意提供。又如在保险市场上,因私人资金有限,再加之害怕承担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保险,私人保险市场就显得不足。

④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公平。市场机制追求的是资源配置效率而没有顾及公平,况且市场机制要求按照人们的能力或贡献大小、个人拥有的财产的多少来分配收入或财富,而没有劳动能力和财产的人的收

入如何保障?因此,竞争性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

⑤失业。根据正常的总量生产函数条件,边际劳动力物质产量是就业水平的递减函数。在此条件下,企业最终雇用的最大劳动力数量,是实际工资与边际劳动力物质产量相等时的劳动力数量。如果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就会产生失业。失业是由需求不足和工资刚性造成的,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动地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均衡。

⑥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从其起因看,一般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当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了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可能的供给时,一般物价水平就会上升,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既可能是工会推动工资上涨造成的,也可能是垄断行业抬高价格造成的。市场机制虽然能够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做出反应,但市场机制的作用力度有限,而且存在着相当长的时滞。至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面对不完全竞争或垄断市场,市场机制就更加无能为力了。

2.利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阐释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1)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需要,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公共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2)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层次上的财政配置职能是指改变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状况;微观层次上的财政配置职能是指对市场提供过度的商品和服务数量进行调整,而对市场提供不足的物品和服务进行补充,以实现社会

资源的有效配置。

(3)利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阐释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适用于分析微观层次上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以政府征税为例。在图2.1中,假定某一消费者同时购买两种商品,X和Y,其预算线为AB。在没有征税的情况下,该消费者的预算线与其最高无差异曲线I2相切的a点决定了其福利水平最大的商品组合,其中该消费者购买X商品的数量为OX1。现在假定对X商品征收货物税,商品X的价格会因此而提高,但由于没有同时对商品Y征收这种税,故它的价格不变。于是,这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预算线从AB变为AB′,该消费者的新的均衡消费点是位于无差异曲线I1上的b点,他只能购买OX3单位的商品X。可以看出,政府课征这种税后,资源配置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对应于a、b两点的购买量的变化:OX1减去OX3的差额就是这种税的总效应。

图2.1微观层次上的财政资源配置职能

这种总效应由两种效应构成,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在图2.1中,把一条虚构的预算线与初始(税前)无差异曲线I2相切,其斜率与税后的预算线AB′相同。这条虚构的预算线就是

CC′,它与初始无差异曲线I2相切于c点。从初始的均衡位置a点到虚构的均衡位置c点的移动,即OX1减去OX2的差额,就是这种税的替代效应。它表明商品X的需求量因其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在补偿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之后的变化。估算出替代效应之后,收入效应是一种剩余效应,即总效应减去替代效应,等于OX2减去OX3。它表明商品X的需求量只因实际收入的变化而导致的变化。

3.利用洛伦兹曲线阐释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1)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或者说财政的再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实现公平收入分配,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或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调整。

(2)分析收入分配差别或公平与否,最常用的技术是洛伦兹曲线,如图2.2所示。如果收入分配绝对公平(或平等),即每个人得到同等数额的收入,洛伦兹曲线将是一条呈45°角的直线。如果收入分配绝对不公平,即某一个人得到了全部收入,则洛伦兹曲线将与正方形的底边和右边重合。任何实际的收入分配都介于这两个极端情况之间,即一般都像A、B凸向横轴的两条线。洛伦兹曲线越接近绝对公平线,收入分配越公平或平等。

图2.2洛伦兹曲线

(3)促进公平收入分配的财政措施有许多,最常见的是对高收入者征高税,对低收入者按制度“输血”,比如社会保障制度。

4.利用国民支出模型阐释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1)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为了消除经济波动,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实现经济稳定运行。

(2)我们用简单的国民支出模型说明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如图2.3所示。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总需求,45°线代表总供给。如果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为D0,与45°线交于E点,E点所决定的国民收入正是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Y f。

图2.3通货膨胀缺口与通货紧缩缺口的消除

(3)如果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为D1(D1<D0),与45°线交于C点,

所决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1,社会将出现失业现象。CC′的垂直距离表示总需求不足的部分,即通货紧缩缺口,政府可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需求水平,消除该缺口。相反,如果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为D2(D2>D0),与45°线交于B点,所决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2。由于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国民收入水平只是Y f,故Y f Y2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超过Y f的国民收入完全是物价水平上涨引起的名义国民收入的增加。因此,BB′的垂直距离表示总需求过剩的部分,即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可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以减少需求水平,消除该缺口。

5.利用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阐释财政的经济发展职能。

(1)财政的经济发展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和制度的调整,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经济增长是核心。在图2.4中,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RR 表明的是某一既定时间的社会总生产潜能。政府可以采取各种财政措施,包括直接性投资和增加社会间接资本,使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位移至R′R′,实现了经济增长。这时,私人部门的产出和公共部门的产出都增加了。

图2.4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

(3)当然,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福利提高。经济增长是增量调整,结构优化主要是存量调整,而经济增长也必然带来结构调整,使结构优化的时滞缩短;当经济不断增长、结构调整日趋合理时,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必然提高。

6.什么是政府失灵?政府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府的经济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同市场失灵现象普遍存在一样,政府失灵现象也比比皆是。

(2)政府失灵的表现有许多,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①短缺和过剩。如果政府干预的方式是价格固定在均衡水平之下,就会产生短缺。如果把价格固定在均衡水平之上,就会产生过剩。

②官僚主义政府决策过程也许高度僵化和严重的官僚主义,并可能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和繁文缛节。

③削弱市场激励。倘若政府干预削弱了市场力量,或冲抵了它们的作用,比如通过财政补贴、提供福利、价格或工资保障等,干预就可能消除某些有益的激励。财政补贴可能使无效率的企业继续生存下

去,福利支出也许阻碍人们去努力工作。

④政府政策频繁变化。如果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变化得太频繁,行业的经济效率就会蒙受损失。要是企业无法预测税率、补贴、价格和工资管制等,政府政策变化频繁就会使企业难以做出计划。

7.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公共选择理论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特别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行为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简言之,公共选择理论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说是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

(2)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市场上的行为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供给者),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政治市场和公共选择机制的内在缺陷也可能导致政府活动偏离公共利益目标,甚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3)投票规则的缺陷、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的动机、利益集团的存在等,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①投票规则有种种缺陷,比如循环投票、操纵投票程序、互投赞成票、仅反映的是中间投票人的偏好等等,要么没有投票结果,要么投票结果被操控,都不能达到最优决策。

②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政治家的效用函数中包括的变量有权力、地位、名声、威望等。虽然增进公共利益也可能是政治家目标函数中的一个变量,但不是首要变量或权数最

大的变量。因此,政治家追求其个人目标时,未必符合公共利益或社会目标。

③政府政策就是在许多强大的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下做出的。而这些利益集团,特别是还可能拥有不正当政治权势的利益集团,通过竞选捐款、院外游说、直接贿赂等手段,对政治家产生影响,左右政府的议案和选民的投票行为,从而使政府做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4)政府工作人员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竞争、缺乏激励导致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

(5)政府干预无效率。为了确保正常而顺畅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必须制定和实施一些法律法规。但是,有些政府干预形式,比如政府颁发许可证、配额、执照、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证等,可能同时为寻租行为创造了条件。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人为地制造出一种稀缺,这种稀缺就会产生潜在的租金,必然出现寻租行为。寻租行为越多,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越大。

第三章公共支出规模

一、重要概念

1.公共物品(public good )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他人的消费数量。非排他性是指没有人能被有效阻止使用或消费这种物品。用数学表述为:

i j

j X X

此式表明:(1)公共物品在个人之间是不可分的;(2)就消费目的而言,任何一个消费者i都可以支配公共物品(j)的总量X j。

2.搭便车行为(free riding)

在经济学中,把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称为搭便车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搭便车者(free rider)。它将导致公共物品无法生产或生产不足,或导致共有资源(common property resource,common-pool resource)的过度使用。

3.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指相互不通气的个人,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结果不能使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两难境地。在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尽管提供公共物品会给各方带来最大利益,但理性的个人往往还是不选择提供公共物品,致使某些人的境况变差,整体利益也没有达到最大化。

4.税收价格(tax price)

将政府为了提供公共物品而向每一位消费者课征的税收,类比于消费者在私人市场上购买商品而支付的价格。具体来说,政府把某种公共物品的单位成本按一定比例用征税的办法分配给消费者,形成了消费者的税收份额,而这种税收份额代表了公共物品的单位价格,即税收价格。

5.财政错觉(fiscal illusion)

是公共选择理论有关公共支出增长的一种理论解释。即选民只注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 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8——34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失效。资源配置失效是由垄断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的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的。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29——30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效应一是根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的企业;三

是使用矫正性的税收(收费)政策和补贴政策。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7 答: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90 答:第一,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则恰好相反。 第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第三,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软。 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支出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安规考试题库含答案

变电运维安规考试题库 班级姓名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 1. 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并经考试合格,经( )认可,方可参加工作。 A. 聘用单位 B.设备运行管理单位 C. 发包单位 D. 用工单位 2. 各类作业人员有权( )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A. 制止 B. 拒绝 C. 举报 3.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作业人员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应( )考试一次。 A. 两年 B. 每年 C. 三年 4. 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 )应合格、齐备。 A. 穿戴 B. 劳动防护用品 C. 器材 D. 工具 5. 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 A. 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B. 紧急救护措施 C. 应急预案 D. 逃生方法 6. 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 )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A. 施工 B. 电网 C. 网络 D. 电力 7. 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之一:经( )鉴定,作业人员无妨碍工作的病症。 A. 领导 B. 医疗机构 C. 医师 D. 专业机构8. 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规定,作业人员的体格检查每( )至少一次。 A. 三年 B. 四年 C. 两年 D. 一年 9.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 )伏及以上者。 A. 1000 B. 250 C. 500 D. 380 10. 高压设备上全部停电的工作,系指室内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并且通至邻接( )的门全部闭锁,以及室外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 A. 工具室 B. 控制室 C. 高压室 D. 蓄电池室 11. 倒闸操作的基本条件之一:防误闭锁装置不得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应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行政副职或( )批准。 A. 总工程师 B. 防误操作装置负责人 C. 正职 12. 倒闸操作时要求操作( )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分合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及设备相色等。 A. 机构 B. 设备 C. 系统 D. 间隔13. 待用间隔(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用间隔)应有名称、编号,并列入( )管辖范围。 A. 运行 B. 检修 C. 调度 14. 倒闸操作时要求单人操作、( )在倒闸操作过程中严禁解锁。 A. 检修人员 B. 运行人员 C. 操作人员 15. 换流站内,运行中高压直流系统直流场中性区域设备、站内临时接地极、接地极线路及接地极均应视为( )。 A. 非带电体 B. 带电体 C. 部分带电体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T,错误的标注 F。每题2分,共20分) 1?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3?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4?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5?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6?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7?在长期的U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9?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10.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B谷物价格上升; C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D谷物贸易量增加。 2?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B需求曲线右移; C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D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C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以上都不对。 4.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消费对价格变化;B收入对消费变化;C价格对消费变化;D消费对收入变化。 5.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B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D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6.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A效用的效率; B产品组合的效率;C生产的效率; D交换的效率。 7.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产量()。 A较高,较低; B较低,较高; C较低,较低; D较高,较高。 8.公共品的两个显着特点是() A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竞争性和排他性; D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A消费税;B所得税;C遗产税;D车船使用税。 10.边际税率是指() A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B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 GDP总额的比例。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外部效应; 2.垄断; 3.税收制度; 4.社会边际成本。 四、简答题(每题 9分,共27分)

公共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第3章 1. 有两个公民的埃奇沃思盒子:张三和李四,只有两种商品A和B。A的总数量 是12 单位,B的总数量是12单位。回答:如果张三的效用函数是:U C(B,P)=B+P,李四的效用函数是U T(B,P)=B+P,找出帕累托最优点。 2. 假设一个只有两个消费者的经济:张三和李四。如果社会福利函数是W = U L + U P,效用可能性边界是:UPF = U L + 2U P,,求解最优点。 3. 如果张三的效用曲线是下式所述,他在商品X和Y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U = 2X1/4Y3/4? 4. 一个交换经济,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比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大,是帕累托均衡吗? 5. 假设一家竞争性厂商的边际成本是MC=2+2q。假设厂商产品的市场价格是$13。 a) 求厂商的产量。 b) 求生产者剩余。 1. 因为埃奇沃思盒子中的每一点MRSs都相等,所以每一点都是帕累托最优点 2. 最优点是一个边角解,好像商品是完全替代品,李四什么都没有,张三得到全部 3. 为了求MRS, 分别求X的偏微分和Y的偏微分,得到(1/3)(Y/X). 4. 可能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选取点,使得边际转化率等于MRS,从数学的观点来看,找到这些点是很困难的,有时根本不可能。 5. q = 11/2. 生产者剩余= ?(11/2)11 = 121/4. 计算题 1. 假设有两个人,需求曲线相同,都是Q = (33/2) – (P/2),求水平相加和垂直相加的 需求曲线。 3. 如果市场供给曲线是P=10,用第一题中垂直相加得到的市场需求曲线找出市场均 衡产量。 4. 给定下列需求曲线:Q = 32 – P 和Q = 16 – (P/2) ,垂直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5. 假设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X = (P/3) – (32/3) 。进一步假定该产品的市场 需求是X = 25 –P。求公共产品的均衡产量。 计算题答案 1. 水平加总:Q = 33 –P,垂直加总:P = 66 –4Q. 3. Q* = 1 4. 4. 需求曲线有两部分:Q 介于0 和16之间,需求曲线是Q = (64/3) –(P/3);Q 介于16 和32之间,需求曲线是Q = 32 –P。 5. 两条曲线不会相交,因而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量是0。 计算题 1. 假设一家工厂A生产假发。由于生产假发,还会有相应的副产品,必须排放有毒 的气体。汽车制造厂B紧邻工厂A,受到了假发厂外部性的影响。假设假发厂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是X=(2/5)P- 2,市场需求曲线是X d=15 - P/2。假发的生产导致的边际损害是X=P – 1/2. 。 a. 求假发厂假发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b. 求社会最优的假发产量水平和价格。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4、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5、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6、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7、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8、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9、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10、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11、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12、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13、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14、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精选安规考试题库500题(含参考答案)

安规通则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对于中断工作连续()以上人员,必须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答案:C 2.凡在热力.机械和热控设备.系统上进行安装.检修.维护或试验的工作, 必须填用() (A)热力机械工作票或外包热力机械工作票 (B)生产区域工作联系单或生产区域外包工程工作联系单 (C)事故紧急抢修单或动火安全措施票 (D)特殊作业安全措施票或热继作业安全措施票 答案:A 3.关于气(风)动工具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A)更换工具附件前或工作结束时,应首先关闭供气管路阀门,并排尽余气 (B)在梯子或移动平台上使用风动工具,必须将梯子或平台固定牢固 (C)修理后的工具应进行试运转,试运转应在有防护的封闭区域内进行 (D)使用氧气瓶等高压气源作为风动工具的气源时,应遵从先缓后急逐步加压的方式 答案:D 4.喷灯的加油.放油以及拆卸喷火嘴或其他零件等工作,必须待喷火嘴( )后再进行。 (A)熄火泄压 (B)熄火冷却 (C)冷却泄压 答案:C 5.各级人员应牢记" ( ) "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树立"安全就是信誉,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竞争力"的华能安全理念。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重在救援 (D)救援为主,综合治理

答案:A 6.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对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不应使用()灭火。 (A)干式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六氟丙烷灭火器 (D)泡沫式灭火器 答案:D 7.电梯在使用前应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取得( )并制定安全使用规定和定期检验维护制度。电梯应有专责人负责维护管理。电梯的安全闭锁装置.自动装置.机械部分.信号照明等有缺陷时必须停止使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高空摔跌等伤亡事故。 (A)使用证 (B)操作证 (C)合格证 答案:C 8.企业必须对()和()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 所有新进入员工新入厂外来作业人员 (B) 所有员工所有外来作业人员 (C) 所有新参加工作员工新入厂外来作业人员 (D) 所有新进入员工所有外来作业人员 答案:A 9.热力设备检修需要断开电源时,在已拉开的开关.刀闸和检修设备控制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的警告牌,并取下操作保险。 (A)"危险,请勿靠近!" (B)"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C)"正在检修!" (D)"有电,危险!"。 答案:B 10.下列不属于工作联系人的职责是:() (A)协助工作负责人检查工作票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运行人员所做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 (B)负责该项工作的全过程安全.质量监督 (C)必须经常到现场检查工作是否安全地进行。 (D)负责对工作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考5) 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21) 政府失灵: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供给水平不能使个人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具体体现在供给数量过多、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表现在:信息有限;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成本过大) 公共选择:是使用经济学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决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的决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和改进决策结果。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揭示公共产品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用脚投票理论:以自由迁徙为前提,每个居民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不断迁徙,只有当其个人迁徙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一致时才会停止寻找最佳的地方政府的努力而定居下来,迁徙的根本目的是在公共产品与货币收入中进行选择。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集团。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机构的权力,但他们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 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外溢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收益或受损。包括正的外部效性和负的外部效性。它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家预算:是指政府,也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全部公共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换言之,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它的主要功能有: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取向;对政府规模的控制;是监督和调节国民经济、实施反周期的宏观调控的有力武器。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关立法手段建立专门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和机会时提供基本生活上的物质帮助的形式与制度。社会保险主要由退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构成,其享受者以对社会尽义务为前提,是社会保障的主干部分。 林达尔均衡:即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主动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拉弗曲线:在一定限度以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因为税源不会因税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减少;当税率超过了这个限度,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下降。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P193)

安规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精编版

安规考试题库含参考答 案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变电运维安规考试题库 班级姓名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 1.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并经考试合格,经()认可,方可参加工作。A.聘用单位B.设备运行管理单位C.发包单位D. 用工单位 2.各类作业人员有权()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A.制止B.拒绝C. 举报 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作业人员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应()考试一次。A.两年B.每年C.三年 4.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应合格、齐备。A.穿戴B.劳动防护用品C.器材D.工具 5.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A.事故紧急处理措施B.紧急救护措施C.应急预案D.逃生方法 6.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A.施工B.电网C.网络D.电力 7.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之一:经()鉴定,作业人员无妨碍工作的病症。A.领导B.医疗机构C.医师D.专业机构 8.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规定,作业人员的体格检查每()至少一次。A.三年B.四年C.两年D.一年 9.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伏及以上者。 A.1000 B.250 C.500 D.380 10.高压设备上全部停电的工作,系指室内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

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并且通至邻接()的门全部闭锁,以及室外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 A.工具室 B.控制室 C.高压室 D.蓄电池室 11.倒闸操作的基本条件之一:防误闭锁装置不得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应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行政副职或()批准。A.总工程师B.防误操作装置负责人C.正职12.倒闸操作时要求操作()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分合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及设备相色等。A.机构B.设备 C.系统 D.间隔 13.待用间隔(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用间隔)应有名称、编号,并列入()管辖范围。A.运行 B.检修 C.调度 14.倒闸操作时要求单人操作、()在倒闸操作过程中严禁解锁。A.检修人员B.运行人员C.操作人员15.换流站内,运行中高压直流系统直流场中性区域设备、站内临时接地极、接地极线路及接地极均应视为()。A.非带电体B.带电体C.部分带电体 16.高压室的钥匙至少应有(),由运行人员负责保管,按值移交。 A.三把 B.五把 C.四把 17.遥控操作、程序操作的设备必须满足有关()。 A.安全条件 B.技术条件 C.安全要求 18.10千伏、20千伏、35千伏户外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高度分别小于2.7m、2.8m、2.9m,该()两侧和底部须装设护网。A.导电部分B.裸露部分C.配电装置 19.倒闸操作要求操作中应认真执行监护()制度(单人操作时也必须高声唱票),宜全过程录音。A.录音B.复查C.复诵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4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4 一、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基尼系数能够反映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收入分配越公平, 反之,越不公平。( ) 2.理论上说,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分配的公平。 ( ) 3.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 4.一般而言,收入分配越公平,洛伦兹曲线就越向右下方弯曲,越接近于横轴。() 5.对于公共产品,公众不同的偏好很容易加总。( ) 6.拥挤性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对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增加每个消费 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7.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 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实现了政治均衡。() 8.单峰偏好意味着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9.投票交易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收益大于损失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 10.实证分析表明,官僚们对政府预算极大化的追求,必然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量过剩,而 高于其最佳的产量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关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A.生产什么?--答案: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 B.生产多少?--答案:按照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生产数量 C.如何生产?--答案: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组织生产 D.为谁生产?--答案:政府命令为谁生产就为谁生产 2.早期经济学家提出的"三要素"说认为,社会生产由三种基本要素的数量决定,这三大类要素即社会生产中最基本的资源。在下面的选项中不属于这三类基本要素的是()。 A.劳动力 B.土地 C.科学技术 D.资本 3.下列关于机会成本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按照经济学的约定,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被放弃的或牺牲的次优方案的价值 B.在现实社会中机会成本是"潜在"的,即机会成本是未能从事的某项活动所可能带来的价值的损失,而不是已经发生的已有资源的损失 C.机会成本指的是最优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即可能带来最大收益的方案

安规考试试题题库答案

一、填空 1、在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动火作业,应填用动火工作票,动火工作票有下列两种:填用一级动火工作票、填用二级动火工作票。 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10KV就是 0.7 米,35KV 1 米,110KV_1、5______米,220KV___3___米。 3、一级动火工作票提前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的有效期为 24 h,二级动火工作票的有效期为 120 h。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工作票。 4、如送电操作需由电气值班人员进行时,应使用“送电联系单”。 5、长期停用或新领用的电动工具应用 500 V 的绝缘电阻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如带电部件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值达不到 2 MΩ,应进行维修处理。 6、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7、专责监护人临时离开时,应通知被监护人员停止工作或指定临时负责人 ,待专责监护人回来后方可恢复工作。 8、凡在离地面(坠落高度基准面) 2 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9、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 ,伤害越大。 10、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与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 1050 MM高栏杆与不低于 100 MM高护板。 11、“两票三制”当中的两票就是指工作票与操作票。 12、储存气瓶仓库周围 10米距离以内,不准堆放可燃物品,不准进行锻造、焊接、等工作,不准吸烟。 13、设备检修前,应放尽系统内的汽、水、油等介质,确认已泄压与温度符合工作条件后,方可开始工作。

14、在有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伤等危险以及粉尘危害的地点或设备内工作,应做好通风措施。 15、在盛装易燃易爆与有毒有害介质的设备上工作,应做好吹扫与清洗的置换措施。 16.坚决贯彻安全生产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 17.几台锅炉排污系统合用一根总排污管时,不应有 2 台或以上的锅炉同时排污。 18.一级动火工作票经批准后由工作负责人递送值长 ,二级动火工作票经批准后由工作负责人送运行值班员。 19.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鞋 ,并不准靠近避雷器与避雷针。 20.生产厂房内外的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 21.锅炉吹灰前,应适当提高燃烧室负压 ,并保持燃烧稳定 ,吹灰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 22.清扫烟道、省煤器、再热器时,应打开所有的人孔门,以保证足够的通风。 23.电除尘器运行中,禁止清理阴极振打及大梁加热保温瓷瓶。 24.一级动火工作过程中,应每隔 2-4 h测定一次现场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气含量或粉尘浓度就是否合格。 25.在锅炉运行中,禁止将安全阀解列。安全阀门应按照《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的规定,定期进行放汽试验。 26.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除原来放置人员或负责运行的值班员外,其她任何人员不准移动。 27.工作负责人在试运前将全体工作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将所持工作票交给工作许可人人。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帕累托效率 (2)社会边际效益 (3)社会边际成本 (4)净边际效益 (5)外部效应 (6)负的外部效应 (7)正的外部效应 (8)外部效应的内在化(9)矫正性的税收 (10)矫正性的财政补贴(11)公共物品或服务(12)效用的非可分割性(13)消费的非竞争性(14)受益的非排他性(15)林达尔均衡 (16)拥挤性的公共物品(17)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18)简单多数规则 (19)政治均衡 (20)单峰偏好 (21)中间投票者定理(22)互投赞成票 (23)特殊利益集团 (24)消耗性支出 (25)转移性支出 (26)创造性支出 (27)可控制性支出 (28)非均衡增长模型(29)公共支出增长发展模型(30)公共预算 (31)零基预算 (32)复式预算 (33)机会成本分析 (34)成本—效益分析(35)支付能力原则 (36)税收 (37)课税客体 (38)超额累进税率 (39)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40)受益原则 (41)支付能力原则

(42)均等牺牲(43)比例牺牲(44)最小牺牲(45)税收的额外负担(46)税收的额外收益(47)税收中性(48)税收成本(49)税收的奉行费用(50)从量税 (51)从价税 (52)直接税 (53)间接税 (54)关税 (55)税制结构(56)主体税种(57)税本 (58)税源 (59)拉弗曲线(60)分类综合所得税(61)社会保险税(62)特种财产税(63)生产者剩余(64)消费者剩余(65)税收额外负担(66)税收效应(67)税收中性(68)税收的替代效应(69)税收的收入效应(70)无差异曲线分析(71)税收转嫁(72)税收归宿(73)税收负担(74)辗转转嫁(75)混转 (76)消转 (77)税收资本化(78)局部均衡分析(79)一般均衡分析(80)负债有害论(81)可转让公债(82)预付税款券(83)公募拍卖方式(84)平价发行(85)到期一次偿还法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以下答案乃学生所作,若有错请自行改正,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分) 1、若某个社会中只有A、B、C三人,在配置资源时,下列哪种状态说明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C)。 A某种资源配置使A、B、C三人得效用均增加了 B 某种资源配置使A得效应增加,B、C得效用保持不变 C 某种资源配置使A、B、C三人得效用均下降了 D某种资源配置要使A得效应增加,则必然同等减少B与C得效用 2、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得者所得大于失者所失”,则这种资源配置(B ) A 有效率但不就是帕累托效率B有效率且达到了帕累托效率 B 无效率D 以上均不对 3、关于社会边际效益,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C ) A 指增加一定量得物品或服务所能获得得效益增加数量 B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增加而增加 C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得增加而减少 D 可以用增加一个单位得某种物品或服务得消费时人们愿意付出得最低货币量来表示. 4、关于资源配置量与MSB及MSC之间得关系,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C) A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过剩 B 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没有效率 C 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过剩 D MSB=MSC时,社会总净效益为零 5、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时,关于社会净效益说法正确得就是(A ) A 社会总净效益最大 B 边际净效益最大 C 社会总净效益最小 D 社会边际净效益最小 6、关于完全竞争市场,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B ) A 就是一个有众多者买数与卖者得市场 B 就是一个竞争最激烈得市场 C就是一个没有价格操纵者得市场 D 就是一个没有公共资源生产与交换得市场 7、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就是市场失灵得表现(C ) A私人公司不愿投资城市街道建设 B 贫困C汽车价格随产量增加而下跌 D 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8、公共部门不应介入得行业就是( D) A 高等教育B河流污染治理 C 自来水价格管制 D 电视机生产 9、公共财政得职能不包括(B)职能。 A资源配置B直接生产公共物品C收入分配D稳定与发展经济 10、对于私人消费得公共产品,社会边际效益与成本与私人边际效益与成本之间一般有下列哪种关系(B) A MSB>MPB且MSC>MPC B MSB>MPB且MSC=MPC C MSB<MPB且MSCMSC B MSB>MSC C MSB〉MPB DMSC

《公共经济学》(本科)题库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部门最主要的成员是()。 A公共企业B政府C非营利性经济组织D民间社会团体 2投票悖论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A单峰定律B多峰定律C中间投票人定律D阿罗不可能定律 3最优所得税理论认为,高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应该()。 A等于零B等于1 C大于零小于1 D趋近于1 4 1992年起,中国的国家预算编制开始采用()。 A单式预算B复式预算C零基预算D增量预算 5长期公债的债务期限是指()。 A5年以上B10年以上C15年以上D20年以上 6瓦格纳法则认为,随着人民实际收入的提高,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 A提高B降低C不变D先提高,后降低 7下列不属于财政的购买性支出的内容是()。 A行政支出B投资支出C税式支出D文教科卫支出 8一般认为,存在超额负担的税种是()。 A总额税B所得税C财产税D商品税 9中国对增值税无法课征的某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经营行为课征()。A消费税B营业税C关税D商品税 10中国目前大多数公债实行()。 A抽签偿还法B买销法C比例偿还法D一次偿还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有()。 A行政支出B国防支出C社会保障支出D投资性支出E文教科卫支出 2税收的三性是指()。 A固定性B强制性C无偿性D社会性E对等性 3以税收的征税对象为标准的税收分类内容有()。 A直接税B间接税C流转税D所得税E财产税 4下列属于经济性基础设施的有()。 A电力B机场C市内交通D自来水E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 5 基于市场的解决环境污染的政府规制方法有()。 A排污收费制度B立法C削减市场壁垒D降低政府补贴E可交易的许可证制度6公共部门的经济作用体现在()。

安规考试题库及标准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A、一年,3个月B、半年,6个月C、两年,3个月 2、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 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信号的变化,且至少应有()及以上指示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A、两个B 、三个C、四个D 、一个 )填写,由技术人员或班长审核并签发。、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的工作内容及安全措施内容由(3 A、工作许可人B 、工作票签发人C 、工作负责人D、工作班成员 )不许单独进入、滞留在高压室内和室外高压设备区内。、(4 A、工作班成员B 、所有工作人员(不包括工作负责人) C、工作票签发人D 、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 、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若因故暂时离开工作现场时,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5 _________。并告知工作班成员。原工作负责人返回工作现场时, A、不必履行同样的交接手续B 、也应履行同样的交接手续

C、只能做为工作班成员参加参加工作 D、告知工作班成员既可 ______不准将停电设备合闸送电。、在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以前,6 A、运行人员B 、检修人员C、调度员D 、任何人员 ______。、在控制盘、配电箱、电源干线上工作应执行7 A、第一种工作票B 、第二种工作票C 、带电作业工作票 )的共同现场检查和认可。、在所有的措施完成后,必须经过(8 A、工作负责人和许可人C 、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工作负责人和签发人B ___时,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9 A、B 、 1.5mC 、D、3m1.9m2m 10、操作票和工作票均应保存____。 C 、一年A、三个月 D 、一个月、半年B11、在工作期间,工作票应始终保留在()手中。 C、工作票签发人A、工作负责人B、工作班成员 12、工作票中停电线路名称栏应填写() A 、线路电压等级和线路名称B、线路停电变电站C、线路停电开关 )、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应至少由(13进行,并完成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四人BA、三人、两人DC、一人 14、专责监护人临时离开时,应通知() 停止工作或离开工作现场,待专责监护人回来后方可恢复工作。 BA、特种作业人员、工作班全体人员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及研究对象 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延伸、深化、具体化;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 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 A、效率原则:市场机制 B、公平原则:社会价值判断 C、稳定原则,经济的正常运行(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三、帕累托效率: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帕累托最优。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这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 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 五、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是资源配置职能。A、地区间的配置:我国沿海地区与内地的资源配置B、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C、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产出的机会成本,是牺牲了的私有部门产出D、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方式:财政支出、财政补贴、政府采购。手段:A、财政措施:公共支出,财政补贴,政府购买B、非财政支出:金融措施,法令法规。二是收入分配职能。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三是经济稳定的职能。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预算的杠杆作用(2)预算的内在反应2. 货币控制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4、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 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先讲概念,然后是影响,最后是解决) 外部效应就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正的外部性,亦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负的外部效应,亦称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在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使得私人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与社会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发生偏离,由于决定企业或居民的经济选择的是私人边际效益和私人边际成本,而不是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所以,当企业或居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忽略了外部效应带给其他企业或居民的效益和成本时,其所做出的决策很可能会使资源配置发生错误。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题(完整)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题 题型与分值:单选(20分);多选(20分);判断(20分);简答(25分);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5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 A、参与资源配置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B、协调收入分配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C、促进经济稳定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D、所有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 2、居民从公共支出中获得的收益与他们通过纳税而承担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叫( A) A、财政净收益 B、净利润龄前 C、边际贡献 D、净现值 3、财政联邦制的具体形式是( B ) A、中央集权制 B、分税制 C、转移支出 D、地方负责制 4、在自由贸易往来的情况下,若某一地方政府想要单独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形成(B ) A、进口漏损 B、出口漏损 C、顺差 D、逆差 5、在西方国家,议会颁布和实施法律法规,规范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称为(C ) A、非正规的硬约束 B、正规的软约束 C、正规的硬约束 D、非正规的软约束 6、产权归政府所以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的总和称( D ) A、公共事业部门 B、公共部门 C、私人企业部门 D、公共企业部门 7、公立学校、医院、研究所属于(A ) A、公共事业部门 B、公共企业部门 C、私人企业部门 D、公共部门 8、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B ) A、违法行为 B、外部性 C、违纪行为 D、信息不对称 9、企业生产产品排污影响下游居民饮用水属于( C ) A、正外部性 B、不道德行为 C、负外部性 D、违纪行为 10、公共企业一般局限于( C ) A、私人部门 B、中小企业 C、垄断行业 D、竞争性行业 11、下列哪一种权限不属于政府部门行使范围( B ) A、立法权 B、执行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12、狭义的政府部门仅指(A )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军事机关 C、国家立法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 13、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时常会出现失业、经济失衡和( D ) A、成本上升 B、停产 C、产量下降 D、通货膨胀 14、在西方国家,议会为制衡公共权力,可履行质询权、调查权和( B ) A、司法权 B、弹劾权 C、行政权 D、立法权 15、在西方国家,非正规的软约束往往是由社会公众通过( C )来督促公共部门合理、合法地从事公共经济活动。 A、集会 B、社会关系 C、舆论 D、游说 16、帕累托最优只有在哪种市场条件下才能出现(A ) A、完全竞争 B、不完全竞争 C、垄断 D、计划经济 17、规模报酬递增必将导致(C )

专科《公共经济学》_试卷_答案

专科《公共经济学》 一、(共48题,共150分) 1. “瓦格纳法则”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一国的公共支出()(2分) A.逐步减少 B.保持不变 C.不断増长 D.不断下降 .标准答案:C 2. 按公共支出的补偿性分类,公共支出可分为转移性支出与()。(2分) A.税收 B.公债 C.资本支出 D.消耗性支出 .标准答案:D 3. 在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核心地位的是()(2分) A.社会保障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特殊保障 .标准答案:A 4. 政府给那些从事教育服务、卫生服务、高新技术开发的私人机构以一定数量的补助是因为教育服务、卫生服务、高新技术开发都具有()(2分) A.负外部性 B.正外部性 C.竞争性 D.排他性 .标准答案:B 5. ()可以通过产前契约形式提供公共产品。(2分) A.政府 B.社区 C.第三部门 D.私人部门 .标准答案:B 6. 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包括()(2分) A.自我保障型 B.自保公助型 C.国家福利型 D.自我积累型 .标准答案:B,C,D 7. 分税制的主要形式包括()(2分) A.税源划分法 B.分成法 C.附加税 D.特定税收分配法 .标准答案:A,B,C,D 8. 社会规制政策主要包括()(2分) A.健康规制 B.安全规制 C.进入规制 D.环境规制 .标准答案:A,B,D 9. 经济学的三大基本问题包括()(2分)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经济增长 D.为谁生产 .标准答案:A,B,D 10. “经济人”理论认为:()(2分) A.人的行为动机是利他的 B.人的行为动机是自利的 C.人是理性的 D.人是非理性的 .标准答案:B,C 11. 奥茨的分权定理(5分) 标准答案:奥茨为地方政府提出了一个分权定理:“对于某种公共品来说——关于这种公共品的消费被定义为是遍及全部地域的所有人口的子集,并且关于该产品的每一个产出量提供给它们各自的选民,则总要比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 12. 规制俘获理论(5分) 标准答案:政府规制的主要目的本是为提高社会福利,但规制的设定者或执行者容易被利益集团俘获,使得规制的结果反而对利益集团有利,而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 13. 道义劝告(5分) 标准答案: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14. 国家福利型社会保障(5分) 标准答案:来源于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起源于英国,而后在北欧各国实行。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立法的基础上,由国家充当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角色,由财政负担主要资金来源,保障范围广,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水平较高,充分体现公平的一种制度安排。 15. 拉弗曲线(5分) 标准答案:拉弗曲线是由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提出,其基本含义是: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因此,拉弗提出了减税主张。 16. 零基预算(5分) 标准答案:是公共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新的预算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依据,而不考虑以前的公共收支状况。零基预算起源于美国,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影响。 17. 就某一公共产品方案交由全体当事人投票时只有在所有参与者一致同意后方可实施,这是()(2分) A.全体一致规则 B.多数票规则 C.集体决策规则 D.最大效益规则 .标准答案:A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是()。(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