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圆3.3垂径定理教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圆3.3垂径定理教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圆3.3垂径定理教案

3.3垂径定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手脑结合,充分掌握圆的轴对称性.

2.运用探索、推理,充分把握圆中的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3.拓展思维,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运用探索、推理,充分把握圆中的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四、教学难点

运用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说出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讲授新课

活动内容1:

探究1:圆的相关概念——弧、弦、直径

1.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2.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3.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探究2: 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使CD⊥AB,垂足为M. 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与同伴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

小明发现图中有:

理由:

连接OA,OB,则OA=OB.

在Rt△OAM和Rt△OBM中,

∵OA=OB,OM=OM,

∴Rt△OAM≌Rt△OBM.

∴AM=BM.

∴点A和点B关于CD对称.

∵⊙O关于直径CD对称,

∴当圆沿着直径CD对折时,点A与点B重合,

和重合和重合

AC BC,AD BD.

∴==

AC BC,AD BD.

活动2:探究归纳

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三)重难点精讲

例1.如图,在⊙O 中,CD 是直径,AB 是弦,且CD⊥AB,已知CD = 20,CM = 4,求

AB.

证明:连接OA ,

∵ CD = 20,∴ AO = CO = 10. ∴ OM = OC – CM = 10 – 4 = 6. 在⊙O 中,直径CD ⊥AB , ∴ AB =2AM , △OMA 是直角三角形.

在Rt △OMA 中,AO = 10,OM = 6, 根据勾股定理,得:2

22AO OM AM =+,

AM 8===, ∴ AB = 2AM = 2 × 8 = 16.

例2.如图,两个圆都以点O 为圆心,小圆的弦CD 与大圆的弦AB 在同一条直线上.你认为AC 与BD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解:作OG ⊥AB , ∵AG=BG,CG=DG , ∴AC=BD.

例3.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即图中CD ,点O 是CD 所在圆的圆心),其中CD=600m,E 是CD 上一点,且OE⊥CD,垂足为F,EF=90m,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解:连接OC.

,(90).Rm OF R m =-设弯路的半径为则

,OE CD ⊥

11

600300().22

CF CD m ∴=

=?= 根据勾股定理得:2

2

2

,OC CF OF =+即

()2

2230090.R R =+-

解这个方程得R=545

∴这段弯路的半径为545米。 (四)归纳小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需要我们掌握: 1.圆的相关概念,弦、弧、优弧、劣弧. 2.垂径定理及推论、圆的对称性.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五)随堂检测

1.(上海·中考)如图,AB,AC都是圆O的弦,OM⊥AB,ON⊥AC,垂足分别为M,N,如果MN=3,那么BC=________.

2.(芜湖·中考)如图所示,在⊙O内有折线OABC,其中OA=8,AB=12,∠A=∠B=60°,则BC的长为()

A.19 B.16 C.18

3.(烟台·中考)如图,△ ABC内接于⊙O,D为线段AB的中点,延长OD交⊙O于点E,连接AE,BE,则下列五个结论①AB⊥DE,②AE=BE,③OD=DE,④∠AEO=∠C,⑤1

AE AB

2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湖州·中考)如图,已知⊙O的直径AB⊥弦CD于点E,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AE=OE B.CE=DE

C.OE=1

2

CE D.∠AOC=60°

5.(襄阳·中考)如图,AB是⊙O的弦,半径OC⊥AB于D点,且AB=6cm,OD=4cm,则DC的长为()

A.5cm B.2.5cm C.2cm D.1cm

6.(襄阳·中考)已知⊙O的半径为13cm,弦AB∥CD,AB=24cm,CD=10cm,则AB,CD 之间的距离为()

A.17cm B.7 cm

C.12 cm D.17 cm或7 cm

7.如图,M为⊙O内的一点,利用尺规作一条弦AB,使AB过点M.并且AM=BM.

【答案】

1. 【解析】由垂径定理得AN=CN,AM=BM,所以BC=2MN=6.答案:6

2. 答案:D

3. 答案:B

4. 答案:B

5. 答案:D

6. 答案:D

7. 解:连接OM,过M作AB⊥OM,交⊙O于A,B两点.

六.板书设计

3.3垂径定理

例题1:例题2:例题3:

七、作业布置

课本P76练习1、2 练习册相关练习八、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