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精细化工废水

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精细化工废水
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精细化工废水

广东化工 2009年第4期· 136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990697.html, 第36卷总第192期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精细化工废水

陈如溪,詹耀才,林杰

(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广东省食品工业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8)

[摘 要]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精细化工废水,运行实践表明,该处理工艺效果稳定,当进水CODcr、BOD5和SS的平均浓度为1200、650和1020 mg/L时,出水COD Cr、BOD5和SS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并且该工艺具有投资少,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优点。

[关键词]SBR;活性污泥;精细化工废水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09)04-0136-02

Fine 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SBR

Chen Ruxi, Zhan Yaocai, Lin Jie

(Guangdong Food Industry Institute, Guangdong Food Industry Institute Public Laboratory,

Guangzhou 510308, China)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SBR used to treat fine chemical waste water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COD cr, BOD5 and SS about 1200, 650, 1020 mg/L, both COD Cr removal rate and the BOD5 removal rate could reach secondary integrated effluent standard, and it had advantages of lower investment, higher operation reliability and easier management ect.

Keywords: SBR method;activated sludge;fine chemical waste water

精细化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萃取、冷凝、冲洗、干燥等多道工艺均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废水,该废水浓度较高,悬浮物多,而且废水集中间歇排放,其水量和水质波动较大[1-2]。通过实验对比,选择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对生产废水和厂区生活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处理规模为250 m3/d,经过运行实践证明,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废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1 废水处理工艺

1.1 废水水质水量

废水为非均匀排放,排放量为(180~250)m3/d。进水和出水水质指标根据实测值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确定,见表1。

表1 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

Tab.1 Water quality and standard (mg·L-1, pH except)

项目 pH

ρ(COD Cr) ρ(BOD5) ρ(SS)

进水7~91100~700 800~600 100~400

排放标准6~9≤90 ≤20 ≤60

1.2 工艺流程

生产车间和厂区排放的废水,经排水渠道进入集水井,利

[收稿日期] 2009-02-13

[作者简介]陈如溪(1981-),男,广州人,本科,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研究工作。

2009年第4期广东化工

第36卷总第192期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990697.html, · 137 ·

用油与水的密度差异分离去除污水中大的悬浮物和动植物油,匀和水质水量,经过匀和后的废水由污水泵送入处理工艺关键单元SBR反应池进行曝气处理,曝气时间4~5 h,曝气完后进行沉淀,沉淀时间2 h,从SBR反应池排出的处理水通过沙滤池后流入清水池,由清水泵排放,在SBR反应池收集的过剩污泥由污泥泵抽出送入污泥浓缩池,脱去水分后,干泥外运作肥料,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

Fig.1 Flow diagram

1.3 工艺原理

SBR处理系统是由进水、曝气、沉淀、排水4个阶段组成。从开始进水到排水结束组成一个周期。所有的反应过程均在设有曝气设施的SBR反应池内进行。进水阶段是SBR反应池接纳废水的过程。在废水开始流入之前,反应池中应存有适量的活性污泥混合液。曝气阶段是当SBR反应池处于最大水位时进行射流曝气,利用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消减水中的污染物。沉淀阶段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停止曝气,泥水在完全静止的条件下分离。排水阶段是将澄清后的上清液引出SBR反应池排放,使SBR反应池恢复到进水水位。同时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过剩污泥通过污泥泵排到干泥池,只留下适量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作为下一个周期的活性污泥使用。

2 工艺运行及结果

2.1 调试运行

活性污泥的培驯采用接种培驯法,种泥取自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活性污泥。先在SBR反应池内注入1/4池清水,投加种泥后,补充废水至预定的水位,而后曝气处理,当出现少量活性污泥絮绒体时,停止曝气,使混合液静止澄清,排放上清液,而后再投入新的废水,进入下一个周期的运行。经过近1个月的培养和驯化,SBR反应池内形成良好的活性污泥,工程进入试运行阶段。

2.2 运行效果

间歇式曝气池有效容积为150 m3,根据车间排水量的变化情况,每天运行1~2个周期,以间歇式曝气为主要方式运行。每个周期各阶段的时间分配为:进水1.5 h,曝气8 h,沉淀1.5 h,排放1 h;闲置或进入下一周期。废水处理工艺经调试后运行正常,处理出水水质良好,运行结果见表2。

表2 废水处理运行结果

Tab.2 The results of SBR used to treat fine chemical waste water (mg·L-1, pH except)

废水处理前废水处理前

时间

pH COD Cr BOD5 SS pH COD Cr BOD5 SS 2008-3-13 6.31 1056 714 165 7.34 75 36 25 2008-3-14 6.52 1012 706 183 7.21 70 31 26 2008-3-15 6.17 1038 683 174 7.06 73 38 28 2008-3-16 6.74 1105 728 181 7.11 87 48 24 2008-3-17 6.56 1008 675 173 7.31 68 33 26 2008-3-18 6.80 1098 712 166 7.28 83 45 25 2008-3-19 6.29 982 605 153 7.19 61 32 21

3 结果与分析

3.1 SBR法运行效果稳定

SBR反应池的处理水采取集中方式排放,在排放前能够及时对处理水进行水质检测。当水质不合格时,通过适当的调整系统的曝气时间、沉降时间以及处理周期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有效控制外排水的水质。

3.2 SBR法运行工序灵活,适应性强

在SBR反应池本身不改变的条件下,在运行管理上可通过调整曝气时间、增减反应池等各种运行操作达到适应进水负荷变化、排放标准提高以及防止污泥膨胀等目的[3]。SBR反应池适用于间歇排放的废水,当废水连续排放时,通过SBR反应池的交叉作用,使每个反应池都能相互独立地重复其处理周期,实现废水的连续处理。

(下转第163页)

2009年第4期广东化工

第36卷总第192期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990697.html, · 163 ·

HACCP计划表做适当调整,使之更有效运行,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根据关键控制点的内容,建立了一套工序操作记录表、纠正行动记录表、环卫检查记录表等。对于生产用的各种原辅料应建立采购档案,并尽可能地稳定每一种产品的来源与供应量,不要频繁更换原辅料,其中工序操作记录表包括:(1)原料进料检验记录表;(2)辅料进料检验记录表;(3)工序运行记录表;(4)成品腊肠质量检验记录表;(5)仓储记录表。这些记录表均由操作人,班组长,生产主管检验签字后归档。

5 HACCP计划管理体系实施效果评价

HACCP管理体系技术建立后,要于执行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执行中若发现有严重影响产品品质,而又没有进行有效控制的环节必须重新设置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对各关键控制点的规格进行评价,不符合工艺要求的要及时调整和纠正,以确保体系的有效性。本体系建立后,经过近一年的运行,期间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产品的微生物指标和食品添加剂指标100 %合格,产品安全性显著提高。

6 结论

将HACCP系统引入到广式腊肠生产及加工过程中进行控制,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食用安全和营养价值,进一步提高产品卫生质量,同时全面提高企业质量控制意识和质量控制水平,有利于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Eucyclopaediaa of foo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nutrition[M].Oxford:Academic press,1993:2289-2293.

[2]The use of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principles in food control[C].Report of FAO Expert Technical Meeting,Rome 1995.

[3]Bamman H.HACCP:concept[J].development and Food Technology,1990,(9):159-16.

[4]Spether H.The modern HACCP system[J].Food Technology,1991,45(6):116-120.

[5]黄丽彬.食品工业中HACCP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J].食品科技,2001,(2):4-8.

[6]张凤宽.HACCP管理系统与现代食品加工[J].肉类研究,2002,(1):39-42.

[7]姚艾东.HACCP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1,22(3):87-90.

[8]Ropkins K.Application of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HACCP) to organic chemical contaminants in food review[J].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02,42(2):123-149.

[9]Casani S,Knochel S.Application of HACCP to water resuse in the food industry[J].Food control,2002,113(4-5).

(本文文献格式:曾伟山,林杰,蓝方存.广式腊肠生产加工中HACCP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09,36(4):160-163)

(上接第137页)

3.3SBR法能预防污泥膨胀

普通活性污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会因进水负荷的变化、温度变化、溶解氧等原因发生污泥膨胀,造成污泥流失,致使处理效果受到影响,并且导致污泥排入水体,造成生物污染。SBR反应池采用限制曝气的方式,使池中污泥浓度逐渐增大,在时间上形成较为理想的推流状态,有效地抑制了污泥膨胀的发生[4]。此外,进水和曝气阶段形成缺氧与好氧状态的交替,有效地抑制了好氧丝状菌的过度增殖,使污泥膨胀现象不易发生。

3.4 SBR法有助于脱氮效果的提高

因为SBR反应池在进水阶段处于缺氧状态,由废水中带入的有机物可作为脱氮的碳源,使硝态氮发生反硝化反应,达到脱氮的目的。同时硝态氮浓度的急剧降低,又为曝气阶段氨氮的硝化反应创造了有利条件。

4结论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精细化工废水,废水处理系统经过实际运行证明,SBR处理工艺适应性强,运行稳定,操作简单,COD cr去除率达93 %、BOD5去除率达95 %。出水指标达广东省地方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1]Vladimir N,Klaus R I.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手册,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91-192.

[2]彭永臻.SBR法的五大优点[J].中国给水排水,1993,9(2):29-31.

[3]刘大义.SBR法处理巢丝生产废水[J].环境工程,2004(4):14-16.

[4]张自杰,周帆.活性污泥微生物学与反应动力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89:46-53.

(本文文献格式:陈如溪,詹耀才,林杰.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精细化工废水[J].广东化工,2009,36(4):136-137)

污水处理工作原理

工程的调试、运行与管理 第一节菌种驯育与启动 一、厌氧培菌与启动 1.选取菌种(污泥 用于厌氧发酵罐启动的厌氧活性污泥叫接种物。沼气发酵过程是多种类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注意接种物的产甲烷活性,因为产酸菌繁殖快,而产甲烷菌繁殖很慢,如果接种物中产甲烷菌(活性污泥数量太少,常常因为在启动过程中酸化与甲烷化速度的过分不平衡而导致启动的失败。 在确定系统运行温度后,要选择同类工程的活性污泥做接种物(菌种。是否是相同的菌种,或富集菌种的多少,决定系统启动速度的快慢。由于各地具体条件差异,监测手段不同,启动时的操作方式也不会是一个模式,只能是类似。 条件具备的地方,处理同类废水,接种同类污泥,以保持厌氧微生物生态环境的一致。当地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需要在驯化上下工夫,启动的时间要长些,速度会慢些。厌氧发酵罐排出的活性污泥和污水沟底正在发泡的活性污泥,都可作为选取接种物的对象。接种量约占发酵容积的1/10~1/3,接种量越多,启动速度 越快,在此基础上逐渐富集。 2.菌种的驯化与富集 菌种的驯化富集可在新建的发酵罐内进行,也可在其他的容器内进行。取来的厌氧活性污泥(菌种越多越好,再加入适量的处理原料(数量小于菌种数量的10%份额。菌种和原料的混合液在装置内作好保温,再逐渐升温(如果是中温或高温运行,要逐渐升温到35~54℃,并调节在6.8~7.2范围。每隔1~2天加入新料液一次,数量仍为装置内料液的510%份额,以此继续下去。驯

化富集过程,是为厌氧发酵创造必要的条件,首要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每次加入新料液的多少也是由驯化富集起来的菌种液的高低所确定。 3.沼气发酵启动 沼气发酵的启动是指从投入接种物和原料开始,经过驯化和培养,使发酵罐中厌氧活性污泥的数量和活性逐步增加,直至发酵罐的运行达到设计要求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成为启动期。沼气发酵罐的启动一般需要较长时间,若能取得大量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在启动开始时投入发酵罐中,可缩短启动期。 把富集的菌种投入到发酵罐内,对于较小容器的发酵罐,菌种量约占总容积的 1/3;较大容积的发酵罐,富集的菌种可以适当小于容积的1/3。然后按正常运行状态封闭发酵罐,接通全系统,使富集的菌种逐步升温到系统的运行温度。中温运行的系统,升温到35℃±1℃;高温运行的系统,升温到54℃±1℃。目前,对菌种升温速度持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采用间断升温办法,每次升温2~3℃,接着稳定2~3天,然后重复进行,直至升温至35℃或54℃。另一种观点是主张快速升温,每小时升温1℃。 在启动运行时,要装备监测手段,特别是对食品工业废水,要求达到排放标准。简单的做法是控制好发酵料液的温度和在最佳范围之内。有条件应以监视挥发酸含量代替监控,还应监测排出液的含量、去除率及沼气发酵罐的 消化负荷。启动运行阶段去除率要适当放宽,以满足最佳要求。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发酵装置,其启动方式都是将接种物和首批料液投入发酵罐后,停止进料若干天。在料液处于静态下,使接种污泥暂时聚集和生长,或者附着于填料表面。待大部分有机物被分解去除时,即产气高峰过后,料液的在7.0 以上,或产气中甲烷含量在50%以上或去除率达到80%左右时,再进行连续投料或半连续投料运行。 每次进料要在预处理阶段升温到高出系统运行温度3~5℃,并使新料液调节到6.5~7范围内,每次进料量是发酵罐内料液的510%,进料量的多少,由发酵罐内的料液

精细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方案范文

精细化工废水处理 技术方案

初步设计方案书 设计编号:F Y H B-08-12-10 项目名称:5.0吨/天苯甲酸废水处理工程项目单位: 设计单位: 单位地址: 电话: 邮箱: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述 (03) 第二章设计依据 (04) 第三章设计原则 (04) 第四章设计范围和内容 (05) 第五章设计处理规模及排放标准 (05) 第六章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06) 第七章废水处理预期效果及水量变化 (09) 第八章废水处理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设计参数 (10) 第九章用电负荷及电气控制........................................ .. (11) 第十章工程总投资估算 (12) 第十一章运行成本估算 (14) 第十二章环境效益分析 (14) 第十三章质量和售后服务 (14) 设计: 审核: 批准:

第一章、企业简介 1.1 工程概况: 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对叔丁基苯甲酸系列生产车间,当前年产对叔丁基甲苯5000吨,对叔丁基苯甲酸3000吨,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1200吨。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工业复配添加,化妆品、药品,香精香料等领域,销往世界各地,深受海内外客户的好评。当前,每天将产生5.0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该废水COD浓度高,抗氧化性好,可生化性差。因此三废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急需寻找一条既合理又经济的处理方法。 根据《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和管理条例》、《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厂方的实际情况,该废水经处理后必须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针对该废水的特点,依托我公司的先进技术优势,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的废水处理工艺方案,供有关部门领导决策参考。 1.2设计单位简介: 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是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依托环保集团科研开发、项目设计、设备制造、项目总承包等强大的整体实力优势,达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专业承揽大型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环保设备厂—是环境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化工废水处理研究、开发基地。专业从事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铁床微电解、催化氧化等多项高科技环保专业技术和成套设备;同时不断研发出针对各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新工艺,并广泛应用于

污水处理站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有多种培养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和人力物力均不同。应根据废水水质、气候、实际许可的条件等情况来选择培养方法。1.培养前的准备工作 (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 (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最后按有关规程(说明书)验收合格。 (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站)需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测试,如pH、水温、 COD 、DO、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况,水质(pH、水温、COD、BOD5/CODCr、含氮、含磷、有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技术参数。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对受纳水体(如接纳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质调查备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后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提供依据。 (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备缺什么补什么。采用接种培菌法还需备足污水性质相似其他污水处理厂(站)的干(或浓缩)污泥作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用的菌种。 (6)操作人员应熟悉整个系统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况,了解污泥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控制要求。 (7)人员到位,自培养和驯化后一般应使系统连续运行,不能脱人。 (8)编制必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 2.自然培菌自然培菌,也称直接培菌法。它是利用废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养过程。城市污水和一些营养成份较全、毒性小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厂、肉类加工厂废水,可以考虑这种培养方法,但培养时间相对较长。自然培菌又可分为间歇培菌和连续培菌二种。 (1)间歇培菌。将曝气池注满废水,进行闷曝(即只曝气而不进废水),数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 h ,然后排出池内约1/5的上层废水,并注入相同量的新鲜污水。如此反复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的进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闷曝时间要比上次缩短。在春秋季节,约二、三周就可初步培养出污泥。当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达到1克/升左右时,就可连续进水和曝气。由于培养初期污泥浓度较低,沉淀池内

活性污泥法处理氨氮废水

活性污泥法处理氨氮废水 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是通过硝化过程使氨氮转化为NO3--N, 然后通过反硝化过程使NO3--N 还原为N2来降低处理水中TN 浓度?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控制硝化过程,使微生物氧化氨氮生成中间体NO2--N, 然后利用NO2--N 进行还原反应生成N2,即短程硝化反硝化〔1-2〕?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相比,短程硝化反硝化具有以下优点〔3〕:可节省供氧量约25%,能耗低;可节省反硝化碳源约40%, 在C/N 值一定的情况下能提高对TN 的去除率;可减少污泥生成量约50%;可减少硝化过程碱的需求量;反应时间短,可减少反应器容积?实验利用低DO 和高pH 作为选择条件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并通过改变条件以求寻找短程硝化发生转变的条件,该实验研究具有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的双重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实验采用一小型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间歇反应器),见图1? 图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的材质为有机玻璃,反应器尺寸为:30 cm×20 cm×30 m,有效水深为20 cm,总有效容积为12 L?采用鼓风微孔曝气,通过转子流量计控制曝气量?每个周期包括进水?曝气?沉淀?排水?闲置5 个阶段? 1.2 实验进水及接种污泥 为稳定和方便控制实验条件,实验采用人工配制模拟氨氮废水,其组成见表1?其中微量元素溶液的组成(g/L) 为:MnCl2·4H2O 0.20,NaMoO4·2H2O0.11,CoCl2·6H2O 0.20,ZnSO4·7H2O 0.10,NiCl2·6H2O0.04,FeCl3·6H2O 0.24?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运行的异常情况及其对策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运行的异常情况及其对策 生物处理系统在运行时,常常会因进水水质、水量或运行参数的变化而出现异常情况,导致处理效率的降低,甚至损坏处理设备。了解常见的异常现在及其常用对策,有助于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废水处理厂(站)长期稳定运行。 (1)污泥膨胀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当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叫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主要是大量丝状菌(特别是球衣菌)在污泥内的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所致。其次,真菌的繁殖也会一起污泥膨胀,也有可能由于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导致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菌胶团。与菌胶团比较,丝状菌和真菌生长时需较多的碳素,对氮、磷的要求则较低。它们对氧的要求也和菌胶团不同,菌胶团要求较多的氧(至少0.5mg/L)才能很好的生长,真菌和丝状菌(如球衣菌)在低于0.1mg/L 的微氧环境中,才能较好地生长。所以在供氧不足的时,菌胶团将减少,丝状菌、真菌则大量繁殖。对于毒物的抵抗力,丝状细菌和菌胶团也有差别,如对氯的抵抗力,丝状菌不及菌胶团。菌胶团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6~8,而真菌则在pH 值等于4.5~6.5之间生长良好,所以pH值稍低时,菌胶团生长受到抑制,而真菌的数量则可能大大增加。根据上海城市污水厂经验,水温也是影响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丝状菌在高温季节(水温在25℃以上)宜于生长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胀。因此,污水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的情况下,均因引起污泥膨胀。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由此可见,为防止污泥膨胀,可针对一起膨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缺氧、水温高等可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如污泥负荷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好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指导教师刘军坛 学号 130909221 姓名秦琪宁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引言 (4) 1.1设计依据的数据参数 (4) 1.2设计原则 (5) 1.3设计依据 (5)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及选择 (6) 2.1 选择活性污泥法的原因 (6)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 (7) 3.1设计流量的计算 (7) 3.2格栅 (9) 3.3提升泵房 (9) 3.4沉砂池 (10) 3.5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 (11) 3.6曝气池 (15) 第四章平面布置和高程计算 (25) 4.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5) 4.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26) 第五章成本估算 (27) 5.1建设投资 (27) 5.2直接投资费用 (28) 5.3运行成本核算 (29)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0)

摘要 本设计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设计规模是200000m3/d。该生活污水氨氮磷含量均符合出水水质,不需脱氮除磷,只考虑除掉污水中的SS、BOD、COD。传统活性污泥法是经验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污泥处理工艺为污泥浓缩脱水工艺。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从泵房到沉砂池,经过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消毒池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首先进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然后进入贮泥池,经过浓缩的污泥再送至带式压滤机,进一步脱水后,运至垃圾填埋场。本设计的优势是:设计流程简单明了,无脱氮除磷的设计,节省了成本,该方法是早期开始使用的一种比较成熟的运行方式,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BOD 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适用于对处理效果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城市污水多采用这种运行方式。 关键词:城市污水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泥浓缩

活性污泥处理工业废水..

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1)世界的淡水资源极端紧缺,前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曾讲到:“过去人类最可怕的是战争,未来人类最可怕的是淡水资源的紧缺”。淡水资源面临取尽,使人类产生巨大的危机感。(2)中国水资源的拥有量在世界排名第121位,可见我国水资源的占有量居于世界排位之后,说明我国淡水资源匮乏,需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并在节约用水的同时还要积极杜绝水资源的污染。 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研究和保护水资源,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是一个热点。(3)由于该行业排放的废水中生化可降解成分较多,因而处理效率一般较高。Wheaton等人研究了连续活性污泥法对水果加工业废水的处理,发现对BOD去除率较高;(4)只要保持较低有机负荷和较高水力停留时间(2·5 天),活性污泥能成功处理玉米碱性发酵厂废水;对已连续运行两年的处理高强度啤酒厂废水的深井曝气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结果分析后可知:尽管该废水具有S含量高、水量变化大、悬浮物浓度达6 10 0一9 6 0 0mgl/等特点,活性污泥对进水有机负荷的平均去除率仍达到97 %。(5)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处理方法,是目前有机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及其它原生动物,对废水中的酚、氛等有机物进行氧化和分解,把有机物最终变成CO2和H2O,其过程主要由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来完成的。(6)活性污泥处理效率也在不断提高,生化处理的关键是细菌的繁殖与生长,这就要求活性污泥(7)要有较好的

质量,应具备颗粒松散,易于吸附氧化有机物,有良好的凝聚、沉降性能。(8)因此,在实际操作时,要严格控制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通过多年实践,我们认识到,理想的指标应控制在如下范围: 污泥沉降比:1 5一30%; 污泥浓度:2一39 / L; 污泥指数:50一150。 (9)日本一专利习对生物固定滤床加以改进,用含15 %铁酸钻的聚乙烯和1%偶氮甲酞胺发泡剂制成发泡磁化聚乙烯颗粒填充滤床,连续运转一周,滤床形成生物膜处理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10)实验应用表明,以磁化的塑料作为生物载体能高效地处理工业废水中BO D、COD (见表1)。 表l磁化峨料固定溥床处理效果mg/L (11)活性污泥法的新发展: 到目前为止, 对活性污泥法在运行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 往往所作的是一些局部的改进, 但在曝气方式上确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如纯氧曝气、深井曝气、射流曝气, 采用微气泡扩散器等, 这些都增大了氧转移率、提高了氧的利用率使曝气池中氧的浓度增加。如美日等

精细化工中废水处理技术

精细化工中废水处理技术 一、精细化工废水的特点与危害分析 1.1 精细化工废水特点 精细化工废水性质性质独特,与其他化工废水相比,精细化工废水成分更加复杂,且废水中含有高浓度COD、氨氮,处理起来难度较大。结合精细化工废水离子色谱,发现其中包含浓度比较高的金属离子,这与废水内的染料有关,金属离子和染料间发生反应形成金属络合物,进而产生一定色度。 1.2 精细化工废水危害 面对各类污染,自然有着一定的缓解能力,但自然对污染的承受范围是有限的,一旦某种污染超过范围,污染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精细化工废水中带有超标物质,这些物质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虽然有机物本身没有毒性,但在化工废水中浓度高,甚至超过了水体容量,这将直接对水体生物造成影响。 二、精细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2.1 清洁生产技术 近年来,国家在冶金、化工、造纸、石油化工、印染、磷化工等行业启动了清洁生产技术研究课题。铬化工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建成了1万t示范工程,皮革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出无铬制革技术和高吸收皮革染色加脂技术。凭借酒精清洁生产技术研发的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装置、凭借磷酸一铵清洁生产技术研发的20万tMAP工程、凭借冶炼厂尾气乙烯制丙醛技术研发出700t丙醛中试装置,目前我国正在研发亚熔盐技术、生物技术、膜技术、超临界技术等,以期望进一步落实精细化工清洁生产技术,避免废水在生态环境中排放。 2.2 增强生化处理技术 针对精细化工废水采用生化处理技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扩大调节池容量,加强对水质和水量的调节与控制,使其保持平衡。 (2)如果废水中盐分浓度较高,建议稀释部分污泥,或者对活性污泥驯化处理。 (3)结合化工生产相关工艺参数,通过调整参数降低废水污染含量。 (4)氧处理之前可以在调节池中加入填料,提升化工废水可生化特性。 (5)如果化工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大,建议处理时使用混合式装置。如果生化处理效率不高,可以加入其它外加剂,改善生化处理效果。 (6)对精细化工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后,应将其混凝沉淀,将其中的COD成分去除。 2.3 酸类废水处理技术 精细化工废水中有不少酸类废水,对于酸类废水应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1)蒸馏法和蒸发法处理酸类废水。该方法就是向化工废水中倒入甲醇,经过废水的酯化生成甲酸甲酯。甲酸甲酯沸点低,经过加热能够蒸发其中的甲酸。持续加热甲酸甲酯后能够将甲醇回收。 (2)混凝沉降法处理化工废水。判断化工废水pH值,通过对酸碱度的调节,在其中加入混凝土,将废水中有机酸去除。 (3)吸附法和萃取法处理化工废水。应用吸附树脂回收羧酸和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化工废水中带有醋酸,可以采用萃取法,利用丁醇将醋酸回收。 (4)沉淀法处理废水。废水中如果带有芳香算或者盐,可以以三价铁盐为沉淀剂,对废水酸碱值加以调节,使其中物质沉淀,过滤后去除沉淀即可。 (5)氧化法处理化工废水。羧酸类化工废水可以应用该方法,比如臭氧氧化与液相氧化。与氧化法相对应的是还原法,当废水处理酸性条件时,炭和铁屑混合后对废水产生微电解反映,将废水发色基团破坏,实现了废水的脱色。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指导教师刘军坛 姓名秦琪宁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引言...................................... 1.1设计依据的数据参数........................................................................................ 1.2设计原则............................................................................................................ 1.3设计依据............................................................................................................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及选择错误!未定义书 签。 2.1 选择活性污泥法的原因...................................................................................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 (7) 3.1设计流量的计算 (7) 3.2格栅 (9) 3.3提升泵房............................................................................................................ 3.4沉砂池 (10) 3.5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 (11) 3.6曝气池 (15) 第四章平面布置和高程计算 (25) 4.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5) 4.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26) 第五章成本估算 (27) 5.1建设投资 (27) 5.2直接投资费用 (28) 5.3运行成本核算 (29)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0)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发表时间:2015-12-28T11:01:49.0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作者:吉珊珊易树瑞 [导读] 信阳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本文通过对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加强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吉珊珊易树瑞 信阳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464100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进步巨大,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污水排放量也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为了有效根除污水排放带来的危害,普遍采用活性污泥法来治理污水。本文通过对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加强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问题;解决对策 正文: 一、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基本性原理 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一些好氧细菌以及原有的动物对污水进行有机的处理工作,通过对有机物来进行吸附、氧化并进行有效的分解,最终能够这些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化学的作用主要是在有氧的条件下来进行实施,好氧的细菌凭借着自身分泌的活性蛋白质酶,通过生物催化作用,将水中的胶体性的有机物分解成可以溶解的有机物,连同污水中可以溶解的有机物进入到细胞内部,并在细菌体内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生物化学的过程在有氧状态下进行,是利用细胞所分解出来的有机物所得的能量合成新的原生质,并在细菌的催化作用下分裂成长。 二、在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污泥的膨胀 当一些活性的污泥内部出现一定的细菌来过度繁殖的时候,就会容易导致污泥的体积出现过度膨胀的情况,这样在水中也是不易沉降的,而且当这些污泥的膨胀情况持续的时间过长的话,也就直接导致曝气池内部的污泥浓度的降低,而在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溶解氧的浓度出现过低的时候,污水中的微生物元素也会出现失调的状态,例如氮、磷的比例问题,而且若是长时间的失调,再加上PH值偏低的话,一些其他丝状的细菌就会借此机会大量的繁殖。容易降低污泥沉降性能,大部分污泥不沉淀而随水流出,或者成块从池下部浮起而随水漂走,形成污泥上浮的情况。 (二)污泥腐败 若是二次的沉淀池内部,长时间处于无氧的状态,这样活性的污泥也会直接因为缺氧的状态下产生的腐败,若是真的存在腐败那么就是发生了厌氧的反应,一般情况下能够使污泥变成黑色的主要是污泥内部存在大量的甲烷。硫化氢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等情况,从而导致密度的降低。这样在浮上水面之后也就会随着水土流失掉。一般情况下,产生污泥腐败的主要性原因就是长期的不回流或者污泥回流的通道导致堵塞,这样在长时间的不回流污或者是回流污泥的通道不畅等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出水的水质。因此防止的方法就是在应用中要及时的进行回流的泥污情况,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疏通污泥的回流通道。 (三)活性污泥不增长或减少 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有时会发生污泥不增长或减少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污泥由于上浮而随水流出;另外可能因为活性污泥所需养料不足,尤其是进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少。 (四)泡沫问题 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有时会发现曝气池中产生大量泡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进水中含有大量合成洗涤剂或其他气泡物质。泡沫的大量产生。会给污水厂的日常操作管理带来诸如影响操作环境,带走污泥等困难;当采用机械表面曝气时,大量的泡沫还会影响曝气叶轮的充氧能力。 (五)控制反硝化作用 由于在污水处理当中存在相应较多的蛋白质的控制措施,若是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就会被水解成相应的氨基酸,但是氨基酸在进入到曝气池就会通过氧化的过程转变成硝酸,该过程也主要属于消化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消化作用的进行也主要是在曝气池充分的条件下来进行试试的,若是在无氧的状态下,就会出现反噬的情况,活性污泥中的硝酸盐直接通过反硝化的作用,对硝酸盐所放出的氮气来进行有效的分解。在活性的污泥当中,氮气就会溢出来,从而变相的变大活性污泥的体积控制,而且会导致密度的变小,从而上浮从水面流失。若是反硝化作用能够有效的实施控制措施的有效调整,也将会进一步降低硝化作用下形成的硝酸盐浓度控制。 三、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克服以上在处理污水时经常遇到的问题,首先必须加强科学管理,严格规范操作步骤,尽可能做到预防到位,避免出现问题;当出现问题后,立即分析原因,及时加以解决,避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一)控制污泥上浮的技术对策 1.污泥膨胀。预防丝状菌性污泥膨胀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结合进水浓度和处理效果,变更曝气量,使有机物和曝气量维持适当的比例。二是严格控制排泥量和排泥时间。抑制丝状菌性污泥膨胀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加强曝气,使废水中保持足够的溶解氧;根据水质适当投加氮化物或磷化物;在同流污泥中投加漂白粉或液氯以消除丝状菌;调整PH值。 2.污泥脱氮上浮。为防止污泥脱氮上浮,可采取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泥的方法,以减少二况泡中的污泥量。或是减少曝气量或缩短曝气时间.以减弱硝化作用。还可以减少二沉池进水量,以减少其污泥量。 (二)活性污泥不增长或减少的解决办法 解决活性污泥不增长或减少,可提高污泥沉淀效率,防止污泥随水流失;加大进水量或投加营养物;当营养物少时,可减少曝气量,反之,若营养物过多,则可加大曝气量,使活性污泥快速增长。 (三)控制泡沫的措施 第一,用自来水或处理后的出水喷洒曝气池水面。这种法价格低廉又易于操作,而且效果较好,因此被广泛采用,但是会造成水资源

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精细化工废水

广东化工 2009年第4期· 136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990697.html, 第36卷总第192期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精细化工废水 陈如溪,詹耀才,林杰 (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广东省食品工业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8) [摘 要]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精细化工废水,运行实践表明,该处理工艺效果稳定,当进水CODcr、BOD5和SS的平均浓度为1200、650和1020 mg/L时,出水COD Cr、BOD5和SS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并且该工艺具有投资少,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优点。 [关键词]SBR;活性污泥;精细化工废水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09)04-0136-02 Fine 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SBR Chen Ruxi, Zhan Yaocai, Lin Jie (Guangdong Food Industry Institute, Guangdong Food Industry Institute Public Laboratory, Guangzhou 510308, China)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SBR used to treat fine chemical waste water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COD cr, BOD5 and SS about 1200, 650, 1020 mg/L, both COD Cr removal rate and the BOD5 removal rate could reach secondary integrated effluent standard, and it had advantages of lower investment, higher operation reliability and easier management ect. Keywords: SBR method;activated sludge;fine chemical waste water 精细化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萃取、冷凝、冲洗、干燥等多道工艺均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废水,该废水浓度较高,悬浮物多,而且废水集中间歇排放,其水量和水质波动较大[1-2]。通过实验对比,选择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对生产废水和厂区生活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处理规模为250 m3/d,经过运行实践证明,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废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1 废水处理工艺 1.1 废水水质水量 废水为非均匀排放,排放量为(180~250)m3/d。进水和出水水质指标根据实测值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确定,见表1。 表1 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 Tab.1 Water quality and standard (mg·L-1, pH except) 项目 pH ρ(COD Cr) ρ(BOD5) ρ(SS) 进水7~91100~700 800~600 100~400 排放标准6~9≤90 ≤20 ≤60 1.2 工艺流程 生产车间和厂区排放的废水,经排水渠道进入集水井,利 [收稿日期] 2009-02-13 [作者简介]陈如溪(1981-),男,广州人,本科,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研究工作。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详解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是指化工厂生产产品过程中所生产的废水,如生产乙烯、聚乙烯、橡胶、聚酯、甲醇、乙二醇、油品罐区、空分空压站等装置的含油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后,一般可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现由于水资源的短缺,需将达到排放标准的水再经过进一步深度处理后,达到工业补水的要求并回用。化工厂作为用水大户,年新鲜水用量一般为几百万立方米,水的重复利用率低,同时外排污水几百万立方米,不仅浪费大量水资源,也造成环境污染,并且水资源的短缺已对这些工业用水大户的生产造成威胁。为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对化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三级处理),作为循环水的补水或动力脱盐水的补水,实现污水回用。 由于水中杂质主要为悬浮颗粒和细毛纤维,利用机械过滤原理,采用微孔过滤技术将杂质去除。由PLC或时间继电器控制过滤器设备工作状况,实现自动反冲洗、自动运行,提升水泵提供过滤器所需水头,出水直接引入生产系统。 化工废水主要特征分析: 1、化工废水成分复杂,反应原料常为溶剂类物质或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

2、该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物质,主要是由于原料反应不完全和原料或生产中使用大量溶剂造成的。 3、有毒有害物质多,精细化工废水中有许多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是有毒有害的,如卤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具有杀菌作用的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4、生物难降解物质多,B比C低,可生化性差; 废水性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表现为:排放量大、毒性大、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量高、色度高、难降解化合物含量高、治理难度大,但同时废水中也含有许多可利用的资源,而膜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在化工领域的生产加工、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化工废水预处理物化工艺推荐: 一、催化微电解处理技术 【技术背景】 有机废水特别是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一直是国内众多环保工作者及管理部门关注的难题。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化工产品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医药、化工、电镀、印染等重污染工业中,在提高产品质量、品质的同时也带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结构稳定、生化性

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1 实习目的 众所周知,生产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将平常课堂所学的东西与实际相结合。从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了理论实习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也明白了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 2 实习时间 2011年6月13日到2011年7月1日 3 实习地点 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 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 4 实习内容安排 2011年6月13日-6月15日在配电室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2011年6月16日-6月20日在化验室学习相关的专业实验操作 2011年6月21日-6月23日在中控室绘制处理厂内构筑物图 2011年6月24日-6月28日在泥区学习相关的污泥处理过程 2011年6月29日-7月1日在水区学习污水处理内污水的处理过程 5 实习小组人员 组长高欣 组员刘芸杜玉芳马英付进南 6 实习内容 6.1 污水处理厂简介 位于西宁湟水河畔团结桥东侧500米处的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始建于2000年,建成后主要担负着城中、城东地区的污水处理任务。初次走进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厂区内绿树成阴、池鱼游戏、亭台有致,绿地环绕,花草遍地,要不是偶尔闻到污水的刺鼻腐臭味,还以为自己置身于公园之中 作为青藏高原最大的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建成,不仅填补了青海省没有大型污水处理厂的空白,而且结束了西宁市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的历史。2002年7月16日,占地8.9公顷、总投资1.69亿元、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8.5万吨的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运行。到2005年的短短3年中,该厂污水处理能力由初建时的2万吨/日提升至8.5万吨/日,顺利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三步走”规划。三年内完成达标达产工作目标的跨越式发展,大大增强了西宁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对改善西宁市区域水环境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截至今年9月底,该厂已累计处理城市生活污水9840万吨,平均达标排放率为94.3%,污水处理量占全市日供水量的42.3%。 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是西宁市兴建的第四座污水处理厂,经过两年建设,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于8月底投入试生产,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中的一级标准。目前,西宁市排水公司和西宁鹏鹞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就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营达成协议。

活性污泥法实验

活性污泥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观察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掌握活性污泥处理法中控制参数(如污泥负荷、泥龄、溶解氧浓度)对系统的影响; 2、加深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3、掌握生化反应动力学系数K 、Ks 、Vmax 、Y 、Kd 、a 、b 等的测定。 二、 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氧参与的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整个过程包括微生物的生长、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整个过程变化规律如何正是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内容包括: (1)底物的降解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3)有机底物降解与氧需。 1、底物降解动力学方程 Monod 方程: S Ks S V dt dS +=- max (1) Vmax-------有机底物最大比降解速度, Ks-----------饱和常数, 在稳定条件下,对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有机底物进行物料平衡: 0)(=++-+dt dS V Se Q R Q Se Q R Q So (2) 整理后,得

dt dS V Se So Q - =-)( (3) 于是有 S Ks S V Xt Se So XV Se So Q +=-=-max )( (4) 而M F Xt Se So XV Se So Q /)(=-=-,F/M 为污泥负荷。 完全混合曝气池中S=Se ,所以(4)式整理后可得 max 11max V Se V Ks Se So t X +=- (5) (5)式为一条直线方程,以Se 1 为横坐标,Xt Se So -(污泥负荷)为纵坐标,直 线的斜率为 max V Ks ,截距为max 1 V ,可分别求得max V 、Ks 。 又因为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Se<

污水处理中关于活性污泥的浅谈(1)

【格林课堂】 一直以自己是环境工程专业的自称,但是从来没有在公司的网站上投稿过什么专业 类的文章,说起来比较惭愧。主要是觉得自己才学疏浅,实在不敢在公司的这种对所有人公开的网站上面班门弄斧。但是最近看了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的一篇文章后觉得班门弄斧才能有助于自身的提高,同时也希望借此能够加强与各位资深的前辈们交流工艺技术方面的东西。当然,这篇文章是比较初级的东西,写的是一些比较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如果你系统的学过但是理解不够深刻那么我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够让你对水处理有一个重新的系统理解,如果你已经对水处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解的话也希望你看完后能提出意见以供我学习,让我改进。 我个人研究比较多的方向是生物处理,对于水处理这个专业而言,生物处理也算比较核心的一块吧。所以我们就来简单的谈谈生物处理吧。 说起水处理,不得不说最初的发现过程,让我们先来对“活性污泥”进行一个简单的认识吧。将经过沉淀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注入沉淀管(或者适宜的器皿)中,然后注入空气对污水加以曝气,并使生活污水保持下列条件;水温在20℃左右,水中溶解氧值介于1—3mg/L。pH在6—8之间,每日保留沉淀物,更换部分污水,注入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新鲜生活污水,这样的操作持续一段时间(10天到2周)后,在污水中形成一种呈黄褐色絮凝体状的群体,这种絮凝体易于沉降与水分离,污水已得到净化处理,水质澄清,这种絮凝体是由大量繁殖的以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所构成,是一种生物性污泥,它就是“活性污泥”。希望各位看完这篇文章后能想想这个过程是什么。留一个问题作为悬念,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正式话题。生物处理篇: 活性污泥M的组成分为四个部分,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e、由原水挟入附着的难降解的有机物Mi、由原水挟入附着的生物表面的无机物Mii。 即 M=Ma+Me+Mi+Mii。 活性污泥的主体组成部分是具有活性的微生物。接下来整个活性污泥系统我都将围绕微生物来讨论。 微生物的组成:其中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等。当然这其中组成主体部分是细菌,细菌的种类比较多,主要类型有假单胞菌属、分枝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等

精细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精细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21世纪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也是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频发的时代。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物质生产生活资料被极大丰富的同时化学生产带来的废水也同样让人头痛。本文中,笔者从环境保护的理念出发,对当前我国化学工业废水处理的方式、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希冀提出一些建议促进废水处理更加高效环保。 标签:精细化工;废水处理;发展趋势 一、精细化工废水的特征及危害 化工废水有常规化学废水和精细化工废水两大类,精细化工废水无论是在有毒物质的类型上还是处理难度上都比较复杂,比如精细化工废水往往具有高亲脂性、高COD、高氨氮、高色度、低水溶性的特点。另外,精细化工废水大多毒性强、不易降解,处理起来极为困难。当废水中某种有害物资没有被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超过环境的承受的能力时,就会威胁水生动植物的生长,进而对水中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最终直接或间接危害到人类的生存。 二、传统精细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一)物理方法得到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本物理处理方法虽然操作简单、性价比高,但由于可溶性废水中有害物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磁分离法、声波技术及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得到一定发展,不仅打破了传统处理方法的局限性,还优化了相关操作步骤。例如,磁分离法首先投放磁种和混凝剂,然后利用这两种物质的双重作用将一些颗粒进行集聚、加速分离,最终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 (二)化学方法得到发展 传统的化学方法主要有中和、混凝、化学沉淀、氧化等,比较典型的是通过试剂氧化法与电氧化法两种方法进行。试剂氧化法重点是根据废水中的危害物质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试剂;电氧化法是通过电光磁对物质进行催化。这两种方法成本低廉,处理后保持的时间长,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随着化工废水处理方法的不断发展,超临界法成为新的研究趋势,但这种方法虽然处理效果较好,却对工艺的要求较高,所以很难大范围使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将不断得到改进并普遍应用。 (三)生物方法得到发展 生物方法得到发展。生物处理法主要利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MBR法,

污水处理厂及实验室活性污泥培养方法

污水处理厂及实验室活性污泥培养方法 一、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培养方法 污水处理厂建成以后,要进行单机试车和清水联动试车,如无问题,就应进行活性污泥培养,使处理厂尽早发挥污水处理功能。另外,曝气池泄空检修完毕之后,也有一个活性污泥培养问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培养问题一般较简单,但当工业废水含量非常高时,会有一些困难,应视具体情况进行专门的污泥驯化。这里仅介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培养的一般方法及程序。 1.培养方法及种类 活性污泥从无到有,从不正常到正常的培养过程,有很多途径可以实现,因而也就有很多培养方法。对于一般城市污水来说,采用任一方法都可将活性污泥培养正常,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不同,操作量及培养费用也不同。实践中,应根据处理广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方法培养或几种方法并用。 1)间歇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水,然后停止进水,开始曝气。只曝气而不进水称为“闷曝”。闷曝2~3d后,停止曝气,静沉1h,然后进入部分新鲜污水,这部分污水约占池容的1/5即可。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应比上次缩短,即进水次数增加。当污水的温度为15~20℃时,采用该种方法,经过15d左右即可使曝气池中的MLSS超过l 000mg/L。此时可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最初的回流比不要太大,可取25%,随着MLSS的升高,逐渐将回流

比增至设计值。 2)低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1d。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待污泥絮体出现时,开始回流,取回流比25%。至MLSS超过1 000mg/L 时,开始按设计流量进水,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以设计回流比回流,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 3)满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一天。然后按设计流量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待污泥絮体形成后,开始回流,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 4)接种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然后大量投入其它处理厂的正常污泥,开始满负荷连续培养。该种方法能大大缩短污泥培养时间,但受实际情况例如其它处理厂离该厂的距离、运输工具等的制约。该法一般仅适于小处理厂,大型处理厂需要的接种量非常大,运输费用高,经济上不合算。在同一处理厂内,当一个系列或一条池子的污泥培养正常以后,可以大量为其它系列接种,从而缩短全厂总的污泥培养时间。 2.污泥培养的其它问题 1)为提高培养速度,缩短培养时间,应在进水中增加营养。小型处理厂可投入足量的粪便,大型处理厂可让污水跨越初沉池,直接进入曝气池。 2)温度对培养速度影响很大。温度越高,培养越快,因此,污水处理厂一般应避免在冬季培养污泥,但实际中也应视具体情况。如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