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从独立纪录片《西藏一年 》的传播效果看其说服策略

修正:从独立纪录片《西藏一年 》的传播效果看其说服策略
修正:从独立纪录片《西藏一年 》的传播效果看其说服策略

从独立纪录片《西藏一年》的传播效果看其说服策略

中央电视台高峰

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赵建国

2008年3月6日,由旅英华人作家书云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西藏一年》在BBC 第四频道首播,随后《泰晤士报》、《卫报》等英国各主流媒体都对该片进行报道,《卫报》评价说,“以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公正记录当今最有争议、最偏远地方人们的真实生活。”英国《观察家报》称“这部纪录片是站在人类学角度观察西藏,而非一部具政治色彩的纪录片”。紧接着,《西藏一年》又被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以及非洲电视广播联合体、拉美电视广播联合体、发现频道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电视台订购与播放。中央电视台也于2009年7月27日播出该片,当年的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牵头主办了《西藏一年》学术研讨会,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西藏一年》播出后,就连达赖喇嘛也设法联系该片导演书云,并表示“从片子中了解到了现在的藏人生活”,对这部纪录片表示认同。

可以说,一部藏地纪录片获得西方认可并不困难。同样,一部藏地纪录片获得中国政府的赞誉也不困难。而困难的是,同时获得这反差极大的双方认可。为何《西藏一年》却能同时得到不同意识形态阵营的群体一致认同和赞誉?

笔者在下文中将从《西藏一年》的创作群体特征、说服学、形象学的角度来解析其传播学上的成功之处。

一、主创人员的身份特征

1.主创人员的身份

说服学认为,作为某种观念、知识、理论的传播者,若想被人信服,首先要具备足够的信誉(涵盖“明智、道德、善意”三个条件)。与此对应,《西藏一年》的核心骨干——策划人格勒和导演书云分别具备的专业水准、话语能力、文化身份、宗教信仰等素质使他们具备了从西方世界、中国政府,以及达赖喇嘛集团等不同角度审视的信任起点。

(1)策划人格勒:藏族,1950年5月1日出生,国际知名藏学家,现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兼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客座博士生导师。格勒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人类学博士和第一位藏族博士。他在一年多人类学田野考察基础上撰写的博士论文《论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被专

家们评价为“当今唯一以青藏高原文化为依据的人类学著作”①。格勒参与撰写的《藏北牧民》1993年出版后,在国内外反响很大,世界著名的日本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教授认为“《藏北牧民》是迄今为止,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西藏社会的最好的一本书”②。格勒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人及拥有人类学博士头衔的藏学家,对藏文化和藏族人民有着无可挑剔的深厚感情;同时他作为一个翻身农奴,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央政府保有友好感情;格勒曾多次参加国际交流,并兼任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对西方主流的话语方式与接受心理十分了解;他对达赖集团也非常了解,并与达赖集团的重要成员——如达赖的哥哥曾经多次交流和交锋。

(2)导演孙书云:英籍华人,生于1960年代,现为生活在英国的独立制片人和作家,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书云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专业,1988年就读牛津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后攻读近代史。在牛津,书云阅读了大量关于西藏的著作,并师从著名藏学家迈克·阿里斯开始学习藏语,并在牛津一毕业就开始了西藏之旅。1993年,书云第一部独立导演的纪录片《半边天》即是为95世界妇女大会而做的纪录片,虽然该片有一个宏大的使命,但书云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 而是从一家四代女人的生活的变化, 看中国妇女在过去一百年里所走过的惊人历程。因为它对人物生动的刻画, 世界因此对中国妇女的命运有了更直接的了解。此片在65个国家同时播出,获得日内瓦南北电视大奖,评委会一致认为在向世界介绍另一个文化的纪录片中,《半边天》是最生动、最感人的一部。从此,书云一直独立制片拍摄感兴趣的题材。2000年,书云独立制片的《百年叱咤风云录》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大奖。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纪录片《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引起普遍关注。作为牛津大学的毕业生、牛津大学经济系主任的妻子,书云拥有良好的西方文化背景与资信;作为英国著名藏学家迈克·阿里斯的学生并曾经只身万里行走玄奘之路,并且数次西藏朝圣,书云具备对西藏的基本了解和足够的亲善;作为《半边天》等大奖纪录片的导演,她具备国际电视纪录片业界的高度认可;从其各种作品(《万里无云》、《半边天》等)中流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主流文化的尊重,书云又被中国官方所信任。

综上,格勒博士与书云组成了一个良好的团队,是格勒首先选择了书云作为导演来拍摄这部纪录片,又是他积极运作,使国新办最终批复这个项目(包含可以在一年之内不受任何干涉的自由拍摄权利)。在拍摄白居寺的时候,一开始僧

人们抱有种种顾虑不接受拍摄时,又是他以藏族人的身份进行说服,才使拍摄得以顺利进行。

2.制片方式、拍摄团队

制片方式也是获得各方信任的重要方面。《西藏一年》自始至终没有中国政府一分钱的投资,从而保证了“非宣传品”的性质。书云采取的是西方独立制片的方式,与曾经多次合作的英国独立纪录片公司七方石签约。投资方是民间资金,而且制片公司来自英国,这就几乎保证了西方世界关注的“真实、客观”原则;同时,由于七方石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善意,中国政府也会乐于提供必要的方便(相信这一点在相关部门的批复过程中一定也做了资信调查)。书云认为,英方制片公司足够尊重中国文化,甚至还主动删去一些敏感桥段,“我很感激英方,他们很敏锐。比如天葬,我们在快结束拍摄时拍下来了,当时因为考虑到藏族人对这个事情很敏感,我们争论了好长时间,是通过僧人的眼睛看的天葬,是不是上?上的话,第五集就是轰轰烈烈的结尾,最后考虑了一下,英方制作公司决定不上。”

③另外,在拍摄团队中,藏族摄影师是主要创作力量,他们的介入使得该片在影像呈现上加强了“主客位”兼容的倾向,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同时期其他记录文本多以汉人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去解读他民族的行为方式的思维定向。

二、题材内容选择与表述方式的说服学策略分析

书云本人对藏族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她看到中外媒体许多关于西藏问题的政治解读,而缺少对西藏普通百姓生活的正面表现,几次到西藏旅行所见到的变化使她萌生用纪录片正面表现西藏人生活的念头。“作为一个导演,我解决不了政治家做的大问题,但我希望在人心之间架个桥梁,让大家多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①。具体到拍摄时,摄制组实地生活了一年,以田野考察的人类学方式,跟拍了妇女干部、乡村医生、饭店经理、三轮车夫、喇嘛、寺庙僧人和包工头等八组普通藏族人一年四季的生活,内容涵盖其劳动、诵经、婚恋、庆生等方方面面,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变化和发展中的西藏。就这样《西藏一年》摄制组以记录生活点滴进程的伴随式拍摄方式,把藏族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的文化含义通过不动声色的叙述表现出来,从而呈现出一个与过去藏地纪录片作品中完全不一样的“西藏”。其中有宗教领袖与群众的互动场面、有寺院僧人日常生活和举行仪式的场面,又有僧俗前往拉萨朝圣的过程,还有酒店经理前往尼泊尔扩大业务的过程,三轮车夫历尽艰辛努力生存的过程,乡村法师为村民排忧解难的过程……全景式的展示出一个西藏社会众生图。可以说,《西藏一年》

是在对以往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的经验进行了合理吸收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迈出了里程碑式的步伐。

1.说服学概念下的视角选择

西方刻板印象下的西藏人民是哀伤的、忧郁的、痛苦的。《西藏一年》如果致力于表现西藏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当然可以找到足够多的素材。但这样不仅不够客观,而且会与西方刻板印象的潜意识发生深刻抵触而沦为“宣传”品,实现不了传播效果。所以合适的视角作为叙述起点至关重要。说服学理论认为,人的感情是在相当复杂的诸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所以说服者在运用感情手段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寻求感情和理义上的说服起点,褒扬其所好,贬抑其所恶,才可能找到突破口,解除客方感情上的闭关和抵触状态,达到良好的说服效果。于是在《西藏一年》中,我们看到每个人物的“痛苦”和“忧伤”——拉姆是乡里仅有的两名执业医生之一,她本人长期被胃痛困扰,无法治好自己的病,又因为贫穷无法求助于高级的医院;次丹法师在当地人的眼中拥有巨大的能量,他是神权的行使者,是排忧解难的能人。然而他因为高射炮的出现而失去“冰雹喇嘛”的收入,为儿子上大学的学费不得不东奔西走,四处筹款;普赤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忙碌了几十年的妇女主任,最终却因为合同工的身份与年龄问题,被迫退休了。德高望重的老喇嘛痛苦于小喇嘛不专心佛法,要赶他出庙;贫寒的拉巴因为文化程度低而找不到固定职业,只能靠体力活为生。为了给侄子治病,他倒卖藏獒、卸货、拉三轮,有时还因雇主拖欠而拿不到工资,备尝艰辛。尤其是外出打工时被包工头恶意欺骗并被当众殴打时,观众不禁感到“心要被揪起来”。在这样的语境下,西方观众因为怀疑该纪录片是中共宣传品而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在第一时间被消解,取而代之的对片中人物深深的同情。

但是,在这些显见的“痛苦”之下,主人公们依然积极地面对生活,而生活也在努力下渐渐改观——拉巴找到了女友并找了合适的工作,次丹法师终于筹到款并亲自送儿子去西安上大学,包工头仁青终于拿到了执照继续他的事业……

而且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痛苦的根源并不像西方想象的那样来自中共的统治和压迫——拉姆的胃病是因为当地医疗水平低(法师和神灵也没有起到作用),次丹法师作为“冰雹喇嘛”的失业是因为邻居们选择了科技手段(民意导致),老喇嘛担心后继无人是因为小喇嘛受到世俗的诱惑比如网吧(美国的全球化导致)。而且,许多痛苦要在(中共强调的)“发展”中解决——拉巴做导游的客源托福于青藏铁路的贯通,拉姆的胃病通过经济的发展导致的医疗水平的提

高有望解决,包括仁青的建筑业务也拜城市建设所赐……与其他以“痛苦”为叙述起点的藏地纪录片相比,《西藏一年》中更多的展现了在生活的痛苦面前积极进取的藏民形象。

2.《西藏一年》运用了阐释人类学概念下“深描”的笔法

在文化变迁研究中,格尔茨倡导的“深描”的民族志书写力求表述的“原始性”,即力所能及地做到对所研究的文化现象的真实读解,避免曲解、误解、歪解。在此基础上,对整体文化链条中的各文化因子作出多纬度的阐释,显现文化发展和发生变化的细微过程,可以立体地感受文化变迁的力度和向度,从而准确地把握文化变迁的地方性规律。以“深描”而形成的民族志具有如下的功用:它的基本功能在于对文化进行阐释; 它所阐释的是社会话语流,而不是某个具体的截面或切片;这种阐释必须遵从其“叙述”的原始含义,并以一种可追溯的话语形式加以表现,以便在必要的情况下能使之原汁原味地复原;这种描写在其实践性上具有显微性④。

具体在《西藏一年》当中,它所表现的八组人物生活在同一个江孜古城的市区和乡村,其中心人物及附属人物几乎涵盖了各个阶层、年龄和职业,他们的活动牵涉了江孜古城的方方面面,并构成江孜社会活生生的社会图景。观众在这些图景之间的映照、对比和联系当中可以感知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气息,是原汁原味的“社会话语流”——它将各个阶层藏民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深刻描摹,为江孜古城留下一段史诗般的民族志。如果只表现其中的一组比如三轮车夫拉巴及其兄弟、女友、侄子等等,可以算是“社会话语流”的“截面”;如果只表现拉巴买卖小狗或带侄子去医院或外出打工被殴打的场面,可以说是“一个切片”。

深描本身就是向理解者提供更多的符号,理解者的意义团状会不断充大,从而使理解者的自由想象不断向深度发展。格尔茨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认为,描写越是深度,总会到达人类所共示的那部分的区域⑤,也就更加贴近事务的本质。

同是藏地纪录片,在20世纪90年代荣获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的《八廓南街16号》更多的应用的是“浅描”手法,这容易引起异文化观众的误读,尤其是在并不友善的西方刻板印象的语境里,会产生负面的符号联想。比如影片开始的居委会干部与僧人座谈,会场里严肃的气氛,僧人们不苟言笑中带有惶惑的表情,以及双方两军对垒似的座位安排,令人联想到传言中“共党对僧人的管制”;办

事处主任讲话(严肃地部署萨迪噶尔节上的治安工作秩序安排)令人联想民族矛盾的激烈……女干部最后的讲话(不准穿带补丁的衣服,否则视为政治问题,不准随意上厕所)令人联想为“干涉藏民穿衣自由”和“政治作秀”……这些片段由于缺乏前因后果的背景介绍,观众无法获知该人物的真实情况,所以无法了解人物的真实状况和生活轨迹,产生误读在所难免。

而在《西藏一年》片中,深描的叙事手法避免了许多可能的“误读”。比如班禅法师为群众摸顶祝福的场面,片中表现了严肃戒备的警察,又表现了虔诚忙碌着迎接的僧众,还有大量藏族群众发自内心的顶礼膜拜。如果只偏重表述其中的一个场景,都会引起不同的误读和歧义。如果偏重表现大量的警察,就会让观众联想到班禅是否在藏区存在争议,是否会受到抵制,进而联想到“达赖是藏民的唯一宗教领袖,班禅是共党扶持的傀儡”等不实传言。而如果只有群众顶礼膜拜的场面而不出现警察,也会让观众怀疑——如此重要的宗教领袖出场时怎么没有警察保护?是不是刻意安排的“政治秀”?片中客观而且多角度的场景描述为观众传递了丰富的背景信息,使之产生真实、客观的意义联想。至此,表述者传达的信息——“班禅在藏区受到大量群众真情实感的顶礼膜拜,场面之大,需要警察维持秩序”顺利进入观众内心。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一些本来可能引起西方观众拒斥的客观信息在这种“深描”的铺陈中变得易于接受。曾经的三轮车夫拉巴历尽辛酸终于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导游,当他面对外国游客(来自西方的白人)友好而大方地介绍江孜古城的历史时,西方观众在经历了“揪心的同情”之后不禁要祝福这位自强不息的藏族小伙子时,不经意间也接受了他讲述的历史——“江孜古城被称为“英雄城”,因为这里100多年前曾经遭到英国军队的侵略,藏族僧俗浴血抵抗,至今还可以看到英军留下的的子弹”。这样的信息也许出于无意,但却恰到好处地形成了对西方刻板印象的犀利反讽——真正数次侵略西藏并导致浴血反抗的外国军队是来自西方。可以想象这样的信息如果出现在我国的官方主流纪录片里,并配以慷慨激昂的语调,西方观众会以怎样的逆反心理来质疑和拒斥。

三、结语

“一部影片的影响,超过100本书和100次讲演。”⑥英国一位到西藏考察过的资深评论家彼得·高登说:“《西藏一年》给我这样一样感觉:西藏似乎并不像关于西藏问题任何方所宣称的那样黑白分明,90%的藏族人居住在乡村和牧区,他们依然保持着传统文化,保持着千年不变的信仰,这是真实的西藏。”⑦从1935

年中国人第一次拍摄的纪录片《神秘的西藏》和《黄专使奉令入藏致祭达赖喇嘛》,到新中国《解放西藏大军行》、《百万农奴站起来》,再到2008年前后的《西藏今昔》、《西藏往事》、《西藏农奴的故事》,乃至更多的民间非主流藏地纪录片,逐渐表现出来的多元视角、多元价值,使更多的人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西藏。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们,就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而言,《西藏一年》所达到的高度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中国在国际上的国际声望和地位日渐增长,塑造与之吻合的国际形象的任务也愈来愈迫切。对中国纪录片人来说,如何在研究类似《西藏一年》的成功案例的同时,破译隐藏其中的传播密码,从而以更圆熟的传播技艺,更坦诚的传播态度,更具说服力的传播策略精心创作出具有文化外交意义的纪录片,将是需要中国纪录片人共同努力破解的课题。

(本文系国家广电总局2009重点课题“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与文化外交”项目号:23的阶段性成果)

①百度百科,格勒博士https://www.360docs.net/doc/2f18085396.html,/view/1040667.htm#3;

②同上;

③根据书云访谈整理整理;

④张进.民族志(ethnography)[J].国外理论动态, 2006(3);

⑤王成善.特质、深描和理解———解读《文化的解释》的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⑥《“真实”西藏一年:中央领导点名要看的片子》,南方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f18085396.html,2009年07月27日,杨猛;

⑦《西藏一年》:从BBC到CCTV,《中国青年报》,王尧;2009,7,31;

受众心理与广告诉求(说服)

以受众的两种心理机制为依据,我们可以将广告的诉求方式分为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两大类。 感性诉求又可称为形象诉求,其对应的是“动机-能力-机会”的综合心理指标较低、主导信息加工路径为边缘路径的受众。这种广告诉求方式注重对品牌进行整体包装,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理上形成一个典型的拥有人、使用者的形象,从而施加心理暗示,引起情感共鸣。对于商品本身的质量、功能等方面的信息,此类广告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因为其着眼点在于给消费者一种心理暗示:通过使用广告商品,你可以表现出或者获得广告所渲染的这种形象特征。具体来说,作为潜在消费者的受众,心理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广告商品的使用者勾画出一个“典型使用者形象”(可理解为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提出的“固定成见”),根据广告所传达的信息确定商品“典型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征。这一“典型使用者形象”同受众心理的自我形象的关系如果是冲突的,则遭遇受众选择性心理机制的阻挠,广告的劝服效果不佳。如果二者协调一致,使受众觉得广告商品使用者的典型形象同自我形象相一致,同理想中的自我形象、自己应该具有的社会形象相一致,那么广告的劝服力度就大大增强。这种感性诉求的广告策略从营销角度来看属于“软性销售”。着名品牌如瑞士奥米茄手表就强调广告形象代言人的身份、地位和超凡的气质(品牌拥有者聘用世界顶尖模特辛迪·克劳馥即是一例)。其心理暗示为:“要想令世人羡慕、尊重,就请佩戴奥米茄手表;本产品是身份的象征。”人头马XO的广告则强调一种高贵的品质和精神,其饮用者的典型形象是“渴求完美、追求卓越的成功人士”。最近,摩托罗拉为了配合其新款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斥巨资约请世界音乐名剧在北京、上海两地巡演。与此同时,其传媒广告强调手机式样的现代艺术特质,以此提升“典型使用者形象”的不凡品位。此外,金利来等品牌的传媒广告也极尽渲染情调之能事,以达到对受众进行心理暗示的效果。 与之相反,理性诉求着重传达的信息是商品的质量、功能、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力图让消费者对商品将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有所知晓,以此说服受众采取积极的品牌态度。此类广告针对的受众自然是对商品的性能特点等实用信息存在心理期待的群体。广告受众对广告商品的性能特点往往有一定的期望和要求,从质量、价格、安全性、方便程度、售后服务等不同维度进行评价,在每一个维度上都有一个可接受范围,并对不同的维度给予一定的权重。如果广告中强调的商品特性与受众所重视的商品特性相一致并且介于其可接受范围之间,受众就会感到满意。广告所传达的商品特性信息与受众的理想水平越是相近,则广告的劝服力度也就越强。这种理性诉求的广告策略可称为“硬性销售”。国内着名品牌海尔的电视广告就采取这种诉求方式,在广告中强调其电冰箱“变频”技术设计,性能卓越,而且还采用了抗菌材料;强调其“小小神童”洗衣机在夏天使用特别方便、省水;强调其空调器“多种立体送风模式”对健康有益。对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精神气质等方面的特征,海尔则不着意设定,只是渲染了和谐的家庭气氛(因为广告商品是家用电器)。此外,海信品牌电视广告中的“胶片彩电”、长虹品牌电视广告中的“精显彩电”都突出画面清晰的特点,一些洗衣粉品牌则强调价格“实惠”,这都是理性诉求的典型例子。 这两种广告诉求方式孰优孰劣,恐怕不能简单判定。感性诉求方式富于创造性、有趣味、吸引人、容易记住,但是使用不当则常常导致华而不实、空洞浮泛,缺乏可信性。理性诉求方式应该说是最忠实于受众实际利益的,但是在传播过程中却往往显得单调乏味,不能取得预期效果。一个广告商品到底应采取何种诉求方式,归根结底要看其诉求对象的心理机制,要做到商品特点、广告诉求方式与目标受众的心理机制相匹配。 三

广告文化说服的十大方法

广告文化说服的十大方法 广告文化的核心不在于文化,而是在于用文化的手段达到广告的目的。广告文化的核心就是用文化进行商业说服,因为它必须要服从广告产品宣传者的意志。 广告是广告产品宣传者在付费的基础上,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经由说服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和劳务的传播行为。在这里说服是一个关键因素,可以认为说服是一切广告的核心,其他的一切都是说服的手段,而广告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商业说服文化。 广告文化的核心不在于文化,而是在于用文化的手段达到广告的目的。 每一种文化都有幕后的支持者和操纵者。广告是广告产品宣传者通过大众传媒进行操纵的商业文化。广告是商业领域的意识形态,制约这个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就是广告产品宣传者。因为广告产品宣传者已经付费,所以广告产品宣传者就成为广告文化的支持者和操纵者。广告必须要服从其的意志,必须要贯彻广告产品宣传者的理念和意图,必须为达到广告产品宣传、大众知道并认可的目的而服务。所以,广告文化不管外表多么华丽,但是在它血管里流动的始终是广告产品宣传者的意识。 广告文化说服的一般方法 (一)诱导说服

广告为了达到推销产品和服务的目的,创造了独特的诱导型商业文化。广告主要通过创造新的观念,来摇动消费者的心智,从而达到诱导购买的目的。例如,“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是诱导,因为广告赋予了金利来领带一种男人的风度。而“独立,从一辆凤凰车开始”也是诱导,因为它赋予了凤凰自行车一种独立的人格。箭牌口香糖的“绿箭是清新之箭,黄箭是友谊之箭,红箭是热情之箭”更是诱导,因为广告赋予了箭牌口香糖各种美好的情感因素。而耐克女鞋的广告更是一种对女性自信人格的诱导。广告词如下:“在你的一生中,有人总认为你不能干这,不能干那;在你的一生中,有人总说你不够优秀不够强健不够天赋,他们还说你身高不行体重不行体质不行,不会有所作为。他们总说你不行!在你的一生中,他们会成千上万次迅速地坚定地说你不行,除非你证明自己能行!” 整个广告虽然没有说到耐克鞋,但是使女性自信地诱导已经深深打动了消费者。 当消费者的观念认同了广告观念的时候,消费者就已经被说服,从而心甘情愿的变成了广告产品的代言人。 (二)定位说服 广告的语音千千万万,可是最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可能就是那么精彩的一句。而这精彩的一句,就是广告定位锻造出来的。广告定位是指通过广告宣传赋予产品某种特色,将自己的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区别开来,从而在市场上、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确立一个独特的位置。 宝洁公司的洗发类产品广告是功能定位的模范,他们根据产品的特

LV品牌传播策略分析(朱柔芸)

路易·威登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一、路易·威登品牌简介 路易威登创立于1854年,现隶属于法国专产高级奢华用品的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集团。LVMH集团在销售额、市值、影响力等方面,都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而LV作为LVMH的头两位字母,其影响力以及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LV作为旅行用品最精致的象征,一百五十年都是以崇尚精致、品质、舒适的“旅行哲学”,作为设计的出发基础。如今的路易·威登这一品牌已经不仅限于设计和出售高档皮具和箱包,而是成为涉足时装、饰物、皮鞋、箱包、珠宝、手表、传媒、名酒等领域的巨型潮流指标。 “字母组合帆布”是路易·威登的第一张面孔,也是它永恒的镜像。路易·威登的儿子乔治用父亲姓名中的简写L及V配合花朵图案,设计出到今天仍蜚声国际的交织字母印上粗帆布(Monogram Canvas)的样式。从设计最初到现在,伴随着丰富的传奇色彩和典雅的设计毅然成为时尚之经典。 二、路易·威登品牌在中国 目前LV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经开设9家旗舰店和35家专卖店。据高盛银行的报告,今年我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而其中很大一块属于 LV。LV在中国的28个城市拥有35家门店,其销售额已占到全球销售额的近4 成。 从2007年起,LV在中国的开店速度明显加快,其新增店面大多分布于二三线城市,如长沙、西安、青岛、厦门、无锡、温州、南宁、昆明等。据麦肯锡的一份调查显示,到2015年,中国75%的富人将生活在二三线城市及一些非沿海城市。中国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人会从4000万增至16000万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不过,与一线城市消费者相比,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有一些不同的消费特性。因此,路易威登根据“渠道下沉,迅速坐拥二三线,守望四五线城市”的大策略,对这些城市进行单独的市场调查,针对这些城市不同的消费者特性,相对应地展开营销。

(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学试题

《广告策划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10%) 1、策划应包括制定方案、三个阶段。 2、CI正式开始,可追溯到年美国国际商用计算机公司引进CI构想。 3、北京广告公司80年代中期在国内广告界提出口号、、的广告公司,标志着广告策划进一步全面深入。 4、目标市场就是。 5、头脑激荡法是1940年美国BBDO广告公司奥斯本先生首倡,也称。 6、通过各种媒介接触到某一广告的人称为;而某一广告信息传播所针对的那部分消费者称为。 二、选择题:(20%)(不定项) 1、新闻策划中成功的创意最直接的反应应是()。 A、媒介 B、受众 C、企业 D、竞争对手 2、美国AVIS出租车汽车公司在广告中称“当你排在第二位时,你只有更加努力``````”这种定位形式称为()。 A、功效定位 B、品质定位 C、比附定位 D、利益定位 3、制约广告诉求重点策略的因素有:()。 A、广告目标? B、广告媒介 C、广告诉求对象的需求? D、产品定位 4、广告表现的对象就是() A、广告主 B、广告效果 C、广告信息 D、广告媒体 5、广告在某种媒介发布的具体的时间和时段称为广告发布的()。 A、时序 B、时限 C、时点 D、时机 6、广告发布的时机策略包括()。 A、媒介排期 B、时序策略 C、时限策略 D、时点策略。 三、判断并改正:(10%) 1、广告的诉求对象就是所有接触到广告的受众。 2、在媒介选择和组合得当的广告活动,受众的数量稍少于诉求对象的数量。 3、广告发布持续时间由广告活动的持续时间和广告媒体的情况决定的。 4、广告诉求策略也就是广告的说服策略。 5、新闻策划即新闻发布会。

四、简述题:(30%) 1、何谓广告发布时机策略? 2、简述与艺术表现相比,广告表现的特点。 3、简述感性广告策略的含义。 4、简述定位对于产品的作用。 5、简述广告策划中对企业竞争者分析的要点。 五、论述题:(30%) 广告策划书一份。

企业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企业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Brand Communication) 目录 [隐藏] 1 品牌传播概述 2 品牌传播的方式 3 品牌传播的特点 4 传播与品牌力的塑造 4.1 传播对品牌力塑造的意义 5 品牌传播的主要内容 6 品牌力与广告 6.1 广告对塑造品牌力的作用 6.2 围绕品牌力来进行广告创作 7 品牌力与公共关系 8 参考文献 [编辑]品牌传播概述 传播是品牌力塑造的主要途径。 对于“品牌”,美国营销协会曾做出这样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生产者或某个生产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建立品牌忠诚度、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保证。 所谓“品牌传播”,就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品牌传播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有效手段,是目前企业家们高擎的一面大旗。 通过品牌的有效传播,可以使品牌为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所认知,使品牌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品牌的有效传播,还可以实现品牌与目标市场的有效对接,为品牌及产品进占市场、拓展市场奠定宣传基础。品牌传播是诉求品牌个性的手段,也是形成品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品牌传播的方式 1. 广告传播 广告作为一种主要的品牌传播手段,是指品牌所有者以付费方式,委托广告经营部门通过传播媒介,以策划为主体,创意为中心,对目标受众所进行的以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定位、品牌个性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 对品牌而言,广告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有人甚至认为:品牌=产品+广告,由此可见广告对于品牌传播的重要性。根据资料显示,在美国排名前20位的品牌,每个品牌平均每年广告费用为3亿美元。人们了解一个品牌,绝大多数信息是通过广告获得的,广告也是提

广告策略

广告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12班王梦梅124010331 关于广告创意策略的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广告创意、广告创意策略及我国企业在广告创意策略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广告定位策略、广告策划策略、广告传播策略加以分析。我们重点放在对广告创意策略的各种重要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开发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意之路。 关键词:消费者广告创意广告创意策略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广告应经深入人心。因为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上学,上班,娱乐,旅游等过程中,广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充斥着现代人的感官。广告就像春夏秋冬的更替,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接受时间的流逝,四季变化,它都会走进你的生活,成为人们获取生活信息的重要来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广告除了具有传达商品信息功能以外还肩负着无法回避的社会责任,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内容一定要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引诱力,并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比如一个人本来不打算买化妆品、减肥药,但是由于广告的诱导和启示,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和计划,增购或选购了广告中的商品。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任何一种广告创意都是“一次性消费”。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让你的作品闪现智慧的光芒,又给受众带来联想与启迪,就需要我们探讨一下应该应用哪些广告创意策略。做广告创意过程中,既要用创新思维锤炼,又要用情感素材雕琢。然而,并不是所有新奇独特的广告都能奏效,但奏效的一定是新奇独特的广告。 2 广告的内涵及作用 广告一次源于拉丁语Advertere,原意是“我大喊大叫”,后演变为英语中的advertise,其含义是“使某人注意到某事物”,再后来演变为“通知某人某件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知道十七世纪末,英国开始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这时,广告一词便被广泛运用于商业活动中,此时的“广告”已不单指一则广告,而指一系列的广告活动。汉子的广告一词源于日本。 广告是一种相对间接的说服形式,目的是创造有利于出现购买意向的内心形象。一个广告不可能直接达到卖掉商品的目的,只能是通过这个广告画面或是短篇去改变目标受众群体心中产生的一个商家所希望的表现出来的一种意愿。 广告是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1)明确的广告主;(2)发信者付费;(3)通过媒体;(4)含有信息;(5)有针对的受众对象。即:广告主+费用+媒体+信息+受众 基于此,我们队广告的定义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 狭义的广告是指营利性的经济广告,即,商业广告。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理解的广告实为经济广告。 广义上的广告是泛指一切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广告。美国广告学家克劳德.霍普金斯将广告定义为:“广告是将各种高度精炼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

广告说服消费者的方式

广告说服消费者的方式 一、定位说服 宝洁公司的洗发类产品广告是功能定位的模范,他们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特殊需求给每一种产品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将“海飞丝”定位于去屑,将“飘柔”定位于使头发飘逸柔顺,将“潘婷”定位于营养头发。经过大量的广告宣传,使这些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皆有独到的特色,皆成为独具功效的洗发名牌。江苏盖天力制药厂的“白加黑”感冒药的广告语也是明确了品质定位。“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的香,清除感冒黑白分明”,重点强调的是无副作用的良好品质。浙江纳爱思集团的雕牌系列产品广告均以“不买贵的只选对的”低价位定位而大获成功。 二、名人说服 广告也比较娴熟的使用名人效应,从而达到说服消费者的目的。巩俐的微微一笑成就了美的电器的品牌。耐克公司聘请乔丹做广告,虽然付出了数亿法郎,结果树立了鞋类第一的品牌形象,有无数的人穿上了耐克。日本洋某丝织品公司产品大量积压,一年只卖了78件风衣。后来听说美国主演《黑色闪电》的泰勒要来日本,于是和泰勒洽谈广告合作事宜,大量宣传“泰勒的黑色是流行的时尚”的广告,结果不到一年就卖了40000多件。 三、诱导说服 广告主要通过创造新的观念,来摇动消费者的心智,从而达到诱导购买的目的。例如,“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是诱导,因为广告赋予了金利来领带一种男人的风度。而“独立,从一辆凤凰车开始”也是诱导,因为它赋予了凤凰自行车一种独立的人格。箭牌口香糖的“绿箭是清新之箭,黄箭是友谊之箭,红箭是热

情之箭”更是诱导,因为广告赋予了箭牌口香糖各种美好的情感因素。而耐克女鞋的广告更是一种对女性自信人格的诱导。广告词如下:“在你的一生中,有人总认为你不能干这,不能干那;在你的一生中,有人总说你不够优秀不够强健不够天赋,他们还说你身高不行体重不行体质不行,不会有所作为。他们总说你不行!在你的一生中,他们会成千上万次迅速地坚定地说你不行,除非你证明自己能行!”整个广告虽然没有说到耐克鞋,但是使女性自信地诱导已经深深打动了消费者。 四、审美说服 人们欣赏广告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一是为了获得有关商品服务的信息,二是为了使感官得到娱乐。 上海家化联合公司的清妃化妆品系列广告就非常注重审美要素的体现,他们在广告中把女人比喻成月亮、天鹅、音符和珍珠。广告词是“女人是月亮—有变化才会完善,女人是天鹅—有变化才会高贵,女人是音符—有变化才会灿烂,女人是珍珠—有变化才会细腻”,与广告词相配的是美丽的画面。当消费者看了这美妙绝伦的广告,又有谁不为此而沉醉并由此而激起对美的向往呢? 五、情感说服 广告是通过说服消费者才能够达到推销目的的,而说服的关键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台湾星辰表广告:“妈妈的时间换取了我的成长,推动摇篮的手是统治世界的手,也是最舍不得享受的手。四分之一的妈妈没有表,只是因为她们认为自己忙于家务,没有必要戴表。四分之二的妈妈还戴着旧手表,她们舍不得享受,即使是旧的,她们也认为是蛮好的。四分之三的妈妈还应该戴手表,她们要外出购

广告诉求方式与消费者心理教学文稿

广告诉求方式与消费者心理 广告诉求方式,是指广告制作者运用各种方法,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要,形成或改变消费者的某种态度,告知其满足自身需要的途径,促使其出现广告主所期望的购买行为。显然,广告诉求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与其是否透彻地了解、娴熟地把握消费者心理息息相关。因为,尽管广告所宣传的产品种类不可胜数,但它总是通过人(消费者)而起作用的。对消费者心理的任何忽视,都将招致广告效果锐减,甚至是完全失败。 在许多广告书上,通常把广告诉求方式分为两类,即理性诉求方式与情感诉求方式,而把暗示诉求方式归之于情感诉求一类。这种分类方法不无偏颇之处,情感诉求固然具有暗示力量,但暗示诉求并不一定要借重情感的帮助。所以,我们认为广告诉求方式应分为三种:即理性诉求方式、情感诉求方式、暗示诉求方式。下面拟分别对这三种诉求方式的心理策略逐一加以论述: 一、理性诉求方式的心理策略 理性诉求是指广告侧重于运用说理或曰理性的方法,直陈商品或服务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该商品或服务若干优点与特点。这种诉求方式的理论假设是: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受其理智控制的。欲使其形成或改变某种态度、出现某种行为,最关键的是要形成或改变某种认识。 从心理学角度看,理性诉求广告欲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须遵循下列策略或准则: 其一,拟定说服的重点。文字广告不可能很长,形象广告呈现的时间亦很短。除了费用的因素外,消费者也不可能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穷研细究某则广告。因此,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有必要拟定一个十分明确的说服重点。重点的确定不能是随意的,也不能是一厢情愿式的。它应当是处于几个重要因素的交汇点,并且是这几个因素的有机交融。这些因素是: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状况;所欲宣传产品的优点与特点。不能契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将会使之拒绝接受宣传内容;与其现时的需求状况相左难以使之出现购买行为;自身产品的优点与特点未得彰扬则会出现自己出钱为同行做广告的可悲局面。要之,一则广告不具备这几个因素不行,这几个因素若处于分离状态也不行。当这几个因素同时出现并聚集在同一焦点上时,广告将出现震撼人心的说服力量。 其二,论据比论点、论证更重要。无可否认,消费者对厂商有一种天然的怀疑与抗拒心理。因此,厂商的说辞再动人、再有道理,他们也不见得肯真正相信。“卖瓜的不说瓜苦”这一心理定势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他们更想看到、也更愿

广告说服观点

广告说服观点 自W·伯恩巴克倡导“广告的根本是说服”这一观念后,类似见解经历数十年而一直流行到今天。在广告业和众多广告著述中,“说服”观似乎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广告理念。 然而,时移世易,面对现今的买方市场,新消费群体,品牌竞争和网络传播等诸多新情况,广告“说服”观已显露其局限,需大力突破。主要有以下方面值得探讨。 “说明”观置消费者于不平等地位 “说服”观重视消费者的心理与情感,强调广告对消费者心灵的冲击与震撼,其格言为“怎样说”比“说什么”更重。这些见解不无道理,然细加品味,其立场或立足却值得思考。它是站在广告主的立场,居高临下去重视消费者的。 一般而言,说服者往往是上级、长辈、老师、见解正确者、而被说服者则对应为下级为下级、下辈、学生、见解错误者、知识贫乏者。说者刚柔并用,软研兼施,以多种方法和手段,促使接受者服从或信服并转化为行为,以达到其预期目的,说服者与被说服者立足点不同,地位是不平等的。 广告“说服”观在产品“导向时期行之有效,进入新时代时却常常碰壁。现代消费者特别是新消费群的自我观念越益增强,自尊、自信乃主要消费心态。在今天这个传播过度的世界,感觉消费渐成潮流,消费者只会注意自认为重要的资讯,而忽略那些觉得不重要的。消费者意识到自身是广告说服的对象,自我变成被说服者,就可能产生不平等感觉到个人的自尊、自信受到冲击,因而对广告产生排斥心理。消费者对强制性说服广告的心态为:你不就是要说服我去买种产品,掏我的钱包么,没门!不少消费者之所以对广告没多大兴趣乃至厌烦,骨子里下是维护、其自尊和自信,不愿意身处说服者的地位。 “说服”观主要谋取广告主利益 商品广告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本质属性决定其为广告主谋利。通过广告去说服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或服务,这是广告主理所当然的要求。因此体现“说服”观的广告的无论以何种形态出现,其内核心必然强化广告主利益而弱化消费者利益,因为消费者是被说服的对象,是被广告主赚取利润的目标。 当今买方市场的规则已经改写,广告与消费者的地位已出现重大变化。以消费者立场为中心,消费者的地位已出现重大变化。以消费者立场为中心,消费者利益为导向的注意力经济已经来临,企业必须把消费利益为导向的注意力经济已业临,企业必须把消费者利益置于首位,自身才能够谋取取利益。“说服”观广告无论说得多么艺术多么巧妙,但主要是为广告无论说”得天花乱坠,我自岿不动。不少信奉“说服”观的广告主,无视新市场规则和消费者心态,斥巨资实施广告轰炸,一厢情愿地迫使消费者接受其讯息;更有甚者,以虚假广告去“说服”、诱导消费者,为获利而公然违《广告法》这种现象是值得深思的。

宣传广告表现策略分析

一、广告表现的意义: 1、广告表现是实现广告目标的中心环节 广告表现是整个广告活动的一个转折点,它前面的工作多为科学的调查、分析、提出方案、创意、构思,后面的工作是将这些在创作人员头脑中的创意转化成看得见、听得到,甚至是摸得着的、嗅得出的实实在在的广告作品,并将这个作品传达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因此,我们说广告表现在整个广告活动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实现广告目标的中心环节。 2、广告表现反映了创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广告创作人员的水平高低,可以从他的广告作品中一目了然。好的创作人员在创作广告作品时能充分理解广告战略的目标、方针,准确地抓住诉求重点。而水平差的设计人员,其广告作品没有魅力,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3、广告表现的好坏决定着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 消费者是从广告作品中认识广告商品的,根据A。波利兹的说法,广告机能有“说服性原理”和“亲近性原理”两种。“说服性原理”指一般情况而言,“亲近性原理”指已知的东西比未知的东西能使人抱有更大的信任感的一种假说,消费者看到其不了解特性的两种广告商品时,无疑是要选择其中对广告作品有亲近感的商品去购买。所以,即使是只喊出品牌名称的广告,假如能让消费者觉得亲切可信,这种广告同样有助于广告的推销。 二、广告表现手段 广告表现最终结果是广告作品,表现作品的手法虽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表现作品手段即只有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两种。 1、语言手段: 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种。 有声语言——是指声音如广播歌曲、广告中的对话、旁白等。它是电讯媒体的主要表现手段更是广播媒体的表现手段。广播媒体的广告信息几乎都是用有声语言传达的。 无声语言——是指符号化语言,即文字,它是平等广告信息的主要承担者,如报纸、杂志、招兵买马贴、路牌等广告文字部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非语言手段: 也可分为两种: 有声非语言手段——即音响,它烘托渲染强化广告表现,是电子媒体广告不可缺少的部分, 无声非语言手段——包括姿态和物态。 姿态——即行动或体态,消费者可以从广告作品中人的面部表情、四肢姿态躯干动作上来接受广告信息。 物态——指广告作品中出现的构图、色彩及其他一些有形实体传达的广告含义。 3、表现技巧的经验准则: 这里介绍的是各种非语言技巧的经验判断,或许对你的创作有利。 (1)会说话的手: a.把手背贴在脸颊上——变成可爱的明朗的 b.把手心贴切在脸颊上——变成暗淡的 c.把手背放在额头上——变成淘气包儿 d.把手心放在额头上——表示头疼和烦恼 e.把手背放在胸部——表示反抗和否定 f.把手心放在胸部——表示喜悦希望感激 (2)运动的特性:

广告效果分析

1.什么是广告效果广告效果就是广告信息经由媒体向大众传播之后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及个人的心理及行动所产生的即时的或者是长期的综合性影响。 2.广告效果的特征 (1)复合性一方面是广告信息传播方式的复合性 新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广告信息的传播方式,广告主在进行广告运作是很少会只选择一种媒体进行广告投放,因此,某一时期的广告效果也就成为多种媒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另一方面是指广告效果同时也受到企业的其他营销策略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广告只有在与其他各个要素紧密配合才能取得最终的效果。 (2)迟效性 广告对媒体受众的影响程度由社会经济,文化。风俗等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它们与广告的综合影响的显现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 (3)累积性广告活动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受众最终的接受的信息是多次广告宣传累计的结果。(4)间接性和两面性间接性一方面,受广告宣传影响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后的使用或消费过程中会对商品的质量和功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另一方面,对某个品牌产生信任感的消费者就会将该产品推荐给亲朋好友,由此间接扩大广告效果。 两面性广告活动不仅有促进销售的功能,同时还可能产生使销售延缓或下降的负面效应。 (5)竞争性广告主向受众推介自己的产品以求达到取代竞争性产品的目的。 3.广告效果的分类 (1)从广告效果发生作用的范围角度划分广告的经济效果广告的社会效果 (2)从广告效果的表现形式角度划分传播效果销售效果心里效果(广告到达广告态度广告注意广告行动) (3)从广告效果产生的时间角度划分即时效果近期效果长期效果 (4)根据广告宣传活动的整体过程划分 4.广告效果评价的内容及原则 内容(1)广告作品本身:广告主题评估广告效果分析 (2)广告媒体组合评析 (3)广告活动效果评析:心理效果评析销售效果评析 原则(1)针对性原则(2)可靠性原则 (3)综合性原则(4)建立合理的评析体系 5.什么是知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沟理论。 6.什么是沉默螺旋理论 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 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 展过程 7.AIDA模型 人员销售对消费者的说服效果具有层级性,销售人员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所产生的影响由弱到 强可以逐层划分为注意,兴趣,愿望,行动四方面。 8?广告效果调查方式 (1)定量调查: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文案调查法 (2)定性调查:焦点小组法深度访谈法观察法 9?什么是好的调查问卷

浅谈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论文

目录 摘要 (2) 一、品牌传播概述 二、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地位………………………………………………… 三、企业品牌传播的“3W”战略 (5) 四、整合品牌传播的框架 (一)品牌形象整合传播框架 (二)整合品牌传播策略框架 五、浅析当代主流品牌传播方式 (一)综述 (二)广告传播 (三)公关传播 (四)促销传播 (五)终端传播 (六)口碑传播 六、品牌营销传播新模式之“植入式广告”……………………………………… 七、浅析中小企业低成本品牌传播策略 八、进一步的思考: 中华老字号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 (一)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现状 (二)自主创新铸就老字号品牌高认知度 (三)“中华老字号”品牌传播突围策略 参考文献 (11)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广告费用不断上涨,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品牌传播”是为了提升品牌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强化消费者的忠诚度,是让消费者认知企业品牌的最重要途径。未来营销之战将是品牌之战,是为了获得品牌主导地位而进行的竞争,因为企业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是拥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企业要想让消费者更明确地了解产品和企业,吸引消费者,扩大消费群,提高市场占有率,就必须意识到品牌传播的重要性,品牌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能够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竞争优势,而品牌传播是品牌塑造中最关键的一环,未经有效的传播之前,品牌的价值为零,如何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决定了品牌塑造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产品如何在众多同类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必须明确品牌传播的“3W”战略,然后采用相应的品牌传播策略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先简介了整合品牌传播的框架,接着简略分析了当代主流品牌传播的几种方式以及植入式广告这种新的传播模式,还简要介绍了低成本品牌传播策略,希望能为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选择提供一些参考;最后对“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生存现状和品牌传播突转策略进行了一定的解构,希望更多的老字号品牌能焕发新的活力获得新的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品牌传播策略品牌传播“3W”战略广告传播公关传播促销传播终端传播口碑传播品牌植入传播低成本传播

教育品牌的品牌传播研究——基于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教育品牌的品牌传播研究——基于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品牌 传播策略分析 内容摘要 本课题在有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了“品牌传播学"理论,针对教育品牌 的具体特征,着重研究了教育品牌传播中的基本问题。本文以教育品牌的传播现 象作为研究对象,以新东方教育机构为个案分析,深入探讨了新东方的品牌传播 策略,丰富了教育品牌的品牌传播理论。 新东方品牌作为一个民办教育品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家民办的教育机 构以其成熟的管理体制和系统,成为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本文提炼了新东方的 品牌传播策略,并指出对其他教育机构有所启示之处。 课题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正文第一章主要阐明课题的研究背景,整理了 相关研究文献,并指出了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框架。第三章阐释了教育品牌和教育品牌传播的定义。另外,对教育品牌的特征、 价值以及教育品牌传播的规律都作了深入的探讨。其中,提出了现今关于塑造教 育品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速成论’’和“沉淀论"供读者思考。第四章 深入分析了新东方品牌传播策略。品牌文化差异性传播、口碑传播、公关传播和 全员参与传播是新东方品牌传播的“四大利器"。第五章阐述了结论和文章的不 足之处。 本文对一些教育机构和有志于从事教育品牌传播的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东方;教育品牌;品牌传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使全球范围的竞争越 来越激烈和复杂。从某种意义上讲,竞争越来越表现在品牌的竞争,谁拥有强势 品牌,谁就能在某个领域立于不败之地。继企业品牌形象理论之后,近几年来教 育品牌讨论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然而成为热点并非偶然,有深刻的社会

传播学概论试题解析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浅谈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

目录 目录.............................................................................................I 摘要..........................................................................................II 关键词.......................................................................................II 一、品牌营销传播理论综述 (1) (一)4P理论 (1) (二)4C理论 (2) (三)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2) 二、品牌传播和品牌推广 (3) (一)品牌传播的重要性 (4) (二)品牌推广 (4) 三、品牌传播策略的四个方面 (5) (一)品牌传播的主体定位 (5) (二)品牌传播的对象研究 (5) (三)品牌传播的渠道分析 (6) (四)品牌传播的内容辨别 (7) 四、对优秀企业品牌传播策略的分析 (8) 参考文献 (10)

摘要:企业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懂得不断寻找有效的品牌传播途径,始终保持品牌价值第一的位置。品牌传播的重要性不亚于一个品牌的建立,品牌从最初的建立到最终的接受,“传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品牌传播力的强弱有时会对品牌是否可以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并生存下去产生巨大的影响。品牌传播力的强弱与品牌传播策略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本文从已有的品牌传播策略出发,分析品牌传播策略的内容。做好品牌建设和推广,即认清自身所处的阶段和现阶段的品牌建设的重点,寻找适合自己的传播方向和传播平台,从而确定品牌传播形式和推广内容。在这个基础上,也是对其他品牌好的品牌建设和推广方式的借鉴,结合自身品牌所处的位置来做很好的判断方能事半功倍,形成有效的、优秀的品牌传播策略。 关键词:品牌营销传播,品牌推广,传播策略

广告学广告策略

广告学--广告策略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商品市场,商业广告数量繁多,花样日新月异。为了在广告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效果,就必须制定各种广告策略,以配合广告策划的实施。 广告策略是企业在广告活动中为取得更大的效果而运用的手段和方法。常见的广告策略有四大类:产品策略、市场策略、媒介策略和广告实施策略。每一大类下又细分具体策略,在广告活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 第一节广告产品策略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产品的销售。对企业而言,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是通过产品来沟通的,产品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产品的要求,不仅是对产品的占有,更重要的是希望得到某种需要的满足。因此,广告的产品策略不仅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而且是广告宣传中引导和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战略。 产品策略主要包括产品定位策略和产品生命周期策略,另外还有新产品开发策略、产品包装和商标形象策略等。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一、产品定位策略

所谓产品定位,严格地说,就是根据顾客对于某种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把本企业的产品予以明确的定位,规定它应于何时、何地、对哪一阶层的消费者出售,以利于与其他厂家的产品竞争。广告的产品定位策略,是在广告活动中通过突出商品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鲜明特点,确立商品在竞争中的方位,促使消费者树立选购该商品的稳定印象。这一策略的特点就是突出产品的个性,即同类产品所没有的优异之处,而这些优点正是为消费者所需求的。广告产品能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是广告成败的关键。 广告产品定位策略的具体运用主要分为两大类:实体定位策略和观念定位策略。 (一)实体定位策略 所谓实体定位策略,就是在广告宣传中突出商品的新价值,强调与同类商品的不同之处和所带来的更大利益。实体定位策略又可分为功效定位、品质定位、市场定位、价格定位等。 功效定位是在广告中突出商品的特异功效,使该商品在同类产品中有明显区别,以增强选择性需求。它是以同类产品的定位为基准、选择有别于同类产品的优异性能为宣传重点的。如美国百事可乐的宣传,就以不含咖啡因为定位基点,以区别于可口可乐。又如,红牌羊绒衫宣传工艺好,蓝牌羊绒衫的宣传就应强调原料的特点。

广告心理的研究方法实务知识-第章广告说服力与态度改变8p

第六章广告说服与态度改变 本章提要: 说服的心理实质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及其广告心理验证 态度改变的调协论及其考证 说服的信息传播模型与广告说服 误导性广告的分析与对策 态度的测量 第一节说服的心理实质 一、什么是说服 说服是通过给予接受者一定的诉求,引导其态度和行为趋向于说服者预定的方向。广告的说服:是促进消费者对特定商品产生积极的态度和购买行为。 诉求是外界的手段,或者说是广告刺激。 态度和行为朝着预定方向变化,是说服的心理实质。 二、态度的特性与功能 1 .态度 它是个体以特定方式对待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倾向性。 以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意见。 意见的本身,也就是态度的表现 态度也可以通过行动表现出来

2 .态度的结构 态度作为个体对特定对象的一种心理反应的倾向性是有一定结构的。 图:态度的结构 中间变量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性是态度结构的基本因素。 认知因素表征: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观念、探究、知觉等各方面的特性。 态度的情感因素,实质上是对态度对象的评价。 情感的强度实质上决定了态度的强度。 行为的倾向性因素,在这里实质上是购买的意向。 三个因素的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其中认知是基础。 3.态度的特性 有下几个特性: (1)态度不是生来俱有,而是后天习得; (2)态度必有对象。 可以是人、物、事件, 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理论等; (3)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4)态度有结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构成,彼此间协调一致; (5)态度是内在的体验,只有通过言语、行为、间接地推测;

(6)态度有方向、强度和信任度。 4 .态度的功能 (1)调节的机能。 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是遵循奖励最大、受罚最小的机制。 图:态度的调节功能图示 (2)自我防卫的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自我防御的功能是维护自己的形象。 而价值表现的功能,则是表现自我形象的倾向。 (4)知识功能 三、态度改变的两种形式 态度的特性指:态度有方向(极性)和强度。 态度的肯定与否定作为两个极性,中间会有各种程度。态度是一个量的连续体。 态度的改变: 既由肯定向否定转变, 否定向肯定转变,肯定或否定程度上的发展。 前者是性质上的改变,后者是程度上的变化。 广告效果的评估指标:是觉察、再认、回忆、态度和购买倾向表:广告效果的五项评估

农夫山泉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1

摘要:目前,我国饮用水市场发展迅速,行业竞争也日渐激烈,农夫山泉在中国大陆的营销可以对国内企业有所启发。文章主要从品牌和渠道二个方面思考分析它在国内的营销。它在国内的营销先从品牌建设入手,针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定位,结合有效的营销手段,在渠道终端进行推广和宣传,在饮用水行业,第一次将品牌与特质性和差异性联系起来,进行了成功的品牌战略推广。在操作中,塔在宏观上用软媒体广告,参与大型市务活动,借助公益事业的口宣传自己的品牌,在微观上,在渠道终端处,运用展示,促销手段,成功地将客户利益和自己紧密联系,通过整个渠道的努力来建设品牌。在渠道方面,设计有影响力的渠道结构,并通过渠道的建设和维护,来保证整个营销的畅通。其中的关键是营销商和厂家紧密组合,营销商在渠道行销中参与每一个环节,特别是营销的重点关心,所以,在这样的结构中,表面看农夫山泉的营销渠道是长结构,但在实际运作中其信息是相当短的,因此,营销策略的决策层能快速地对市场做出反应,其决策也能很快,来变形地得到执行。在大量成功实例分析的同时,文章也对农夫山泉在目前激烈多变的竞争环境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品牌方面,善变的时尚潮流需要品牌不断注入性的时尚元素,如何扩大巩固消费群体,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在渠道结构方面,需要更加合理地建设和维护,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探索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具体一些操作构思。 关键词:农夫山泉;饮料品牌;广告传播

目录 一、农夫山泉及其品牌理念---------------------------1 1、农夫山泉发展概况--------------------------------1 2、农夫山泉的品牌理念------------------------------1 二、饮料市场环境及竞争对手分析---------------------2 1、农夫山泉的市场环境------------------------------2 2、农夫山泉的SWOT分析-----------------------------3 三、农夫山泉的目标市场定位-------------------------4 1、农夫山泉的市场细分------------------------------4 2、农夫山泉的目标市场定位--------------------------4 四、农夫山泉的营销组合------------------------------5 1、农夫山泉的产品策略-------------------------------5 2、农夫山泉的价格策略-------------------------------5 3、农夫山泉的渠道策略-------------------------------5 4、农夫山泉的促销策略-------------------------------5结语-------------------------------------------------8参考文献----------------------------------------------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