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设计:20 古代诗歌五首

20古代诗歌五首

上课素材

主题解说

《登幽州台歌》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不重用贤才的不满以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登飞来峰》表达了诗人登上最高层的壮志和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高瞻远瞩、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游山西村》一诗中,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己亥杂诗(其五)》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1

上课笔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赏析名句,积累名句,默写诗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会诗词的意境美,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词的意境美。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2

朗读音频、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心灵吧!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人称“诗骨”。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3

“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生难字词

(1)字音

怆.然(chuànɡ)决眦.(zì)足鸡豚.(tún)

(dài zōnɡ) 不畏.(wèi) 叩.门(kòu)

岱宗

..

(2)词义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4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未了】不尽。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神奇和秀丽。

【曾】同“层”。

【眦】眼眶。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

【闻说】听说。

【望眼】视线。

5

【缘】因为。

【豚】小猪,诗中指猪肉。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东指】东方故里。

【即】到。

【天涯】指离别京都的距离。

【落红】落花。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引导学生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