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亮点总结

优质护理服务亮点总结
优质护理服务亮点总结

篇一:《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和带教亮点小结》

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和带教亮点小结

为了积极落实在全国开展的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我院多次选派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到省级医院学习、培训。在医院门诊部、住院部门口对外悬挂“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条幅。我院外三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率先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五

1、科室教学秘书、护士长与专人带教相结合,入科当日由教学秘书或护士长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优质服务示范病区各项规章制度、人员配制及APN 排班模式等情况。

2、安排操作能力强、理论知识丰富、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或护师专人带教,这对提高护生带教质量和满意度至关重要。3 、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实习时间为4?8周)①第1?2周首先要了解护生前期的实习情况,使其尽快熟悉本科的工作流程及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示教专科操作,及时发现护生的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②第2?4周可依据优质服务示范病区"人人参与管理病人"的理念,让其分管1?2 张床位,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护理病人,带教老师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做到放手不放眼。使护生在心理上感觉受到重视,自己不仅仅只是基础护理的代言人,从而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4、身教重于言教,故带教老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爱岗敬业,态度和蔼,平易近人,严中有爱,严中施教,以人为

本,不要把她们当成实习的工具。5、专业知识不断学

习,不断更新自我,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尽量将自己的亮点展现出来,并加强考核,及时评价。6 、本科室实习结束时对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进行及时的考核,总结其在本科室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肯定,同时也是对带教老师工作效果的评价,带教老师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不断创新,以适应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对护理的重要性。

2012-3-23

篇二:《优质护理服务亮点》

重症医学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亮点

自2010 年卫生部组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院积极响应,全面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强化护理内涵建设,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健全护理制度,改革护理模式,改进护理流程,完善护理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计划,完善各项制度,制定了严密计划,并落实责任到人。在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又完善了“重症医学科分班制度” 、“重症医学科生活护理、基础

护理计划”等各项制度,细化了“重症医学科病人出入院流程”等,全体护理人员扎实工作,不断夯实基础护理,打造了一个让病人舒心、家属放心、社会安心的重症监护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亮点

1、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患者需求。

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需求,改变以往“自己实施什么护理,患者就接受什么护理”,变为“患者需要什么,我就护理什么” 。了解患者心理,掌握患者动态需求。对患者实施感动服务,满足患者隐含需求。提供个性服务,让病人及家属感到方方面面被关心、时时刻刻被重视。

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全院危重患者抢救治疗的集中监护点,医护人员承担了更

多的责任和考验。记得一位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转入时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生

命危在旦夕。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们成立了抢救小组,对患者的气道管理、器械通

气、用药反应和监护仪器细致地观察和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及植入性器械导致的

感染。经过无数个昼夜的奋战,病人病情终于有了起色,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转入普通病房后,抢救小组依然实行专人

24 小时陪护制度,直到患者康复出院。重生的喜悦令病人和家属对重症医学科护士充满信任和感激

下图为护理抢救小组在护理查房

2、改变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分组护理工作落实到人。

科室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护理组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组成金字塔结构,依据护士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理论水平、技术

水平、沟通能力等对护士进行分级,安排分管不同轻重病情的患者。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改进护理工作模式,实行护理组长负责制整体护理模式,责任护士管理固定的病人,责任护士全面落实护理职责,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水平,为所负责的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病区以落实基础护理为基本要求,要求护理人员重视服务细节。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推行护理表格记录单,将护士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护士,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病人提供更加细致贴心的护理。责任护士严格按分级护理制度实施护理措施,实施床边工作制,及时与患者沟通。因护士在床边,使病情观察更细致、全面,更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3、改变护理排班模式,避开高风险时段,减少交接班次数,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临床基础护理,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素质。开展此项活动以来,重症医学科积极探索改革途径,

创新机制,一边强调临床基础护理的落实,一边同步改革护理管理和落实激励措施。在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科室实行连续性排班与弹性排班相结合,实行了十二小时排班,减少交班次数,保证病人得到连续、全程、高效的护理。加强了对护士的分层次使用,积极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分班责任制度。使每一名护士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锻炼了一批低年资护士,培养了部分临床护理骨干,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病区病人多,相对病情都比较重的时候,科室根据情况派加班或者二线,满足患者需要。

4、夯实基础护理,使病人更舒心、家属更放心

一直以来,重症监护病房始终开展无陪护理,在原有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做好基础护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成为我科思考和探索的重点。我们对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尤其是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 如以前定期给病人洗头,洗澡,理发,现在病人头发长了,会主动为病人理发,头发脏了及时洗,病人出汗了,随时清理皮肤上的分泌物。病区还专门准备了洗发水、吹风机,使病人理发、洗发更加舒适。

为病人翻身、喂饭、床上洗浴? 监护病房的护士们为危重症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基础

重症护理服务,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专科护理服务项目

篇三:《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亮点》

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亮点

“优质护理服务” 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

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下是我科施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亮点

八\、

1、落实基础护理,提升专科护理随时整理,保持病房整洁舒适;病区和走廊内摆设绿色盆景植物及各种花卉,营造了优美、温馨的氛围;对生活能自理的病人,以教育指导为主,对生活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协助他们定时翻身、拍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认真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2、施行整体护理责任小组分管固定的病人,对病人的病情有动态了解。

3、设立次级护理站科内设立的流动护士站,使护士站前移,避免了病人的叫铃与等待。

4、完善健康宣教责任护士针对不同的病人,在不同时段进行个性化宣教,满足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调动病人参与疾病康复的积极性;出院病人再次宣教出院带药的用法、作用、不良反应,在家休息、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复查的时间

等。

5、倡导五声服务入院迎接声、入病房问候声、操作不顺有道歉声、病人配

合有道谢声、出院有送别声。

6、开展延伸服务病人出院时送上科室联系卡,让病人随时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开展电话随访。

7、尊重患者意见病人住院期间,礼貌对待病人,尊重病人,认真倾听,尽量满足病人需求;在医生办公室门口和橱窗边上设置意见本及意见箱,方便病人提供意见和建议,我们有专人负责及时查看反馈;科室每月开展一次公休座谈会,为病人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护患交流。

8、推行弹性排班护士长根据科室实际开放床位数及病人情况,适时增减上班护士,缩小护患比例,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在病房,及时满足病人的需要,切切实实落实基础护理。

9、注重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科室推选出优秀的护士为教学组长,承担学习,规培学生等工作重视护理安全,严格三级质控管理。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安全流程、各种护理应急预案、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上报流程等实施全员培训;对“压疮发生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病人坠床、跌倒评估量表”及管道标识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主动

上报不良事件,完善护理质量各环节,保证病人安全

10、设置便民服务盒内置纸、笔、针线、万能充电器等日常生活物品

篇四:《优质护理工作亮点》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我院的护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护理人员形象在患者心目中有了很大的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现就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推行“ APN 弹性排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将工作重心由护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