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一高特殊学期高三第4次周练化学试卷

郸城一高特殊学期高三第4次周练化学试卷
郸城一高特殊学期高三第4次周练化学试卷

郸城一高特殊学期高三第4次周练化学试卷

命题:吴学俊 分数:100分 时间: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Mg-24-207 Cu-63.5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有关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食品包装中常见的抗氧化剂成分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不相同

B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与酒糟分离

D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

2、Pd/A12O 3催化H 2还原CO 2的机理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H 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B. ①-②,CO 2发生取代反应

C. ④中,CO 被还原为CH 4

D. 生成CH 4的总反应方程式是CO 2+4H 2

CH 4+2H 2O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甲苯分子最多共平面的原子个数为15N A

B .在标准状况下,4.48 L 环己烷含氢原子个数为2.4N A

C .331mol CH COOCH ,在稀硫酸中充分水解,所得生成物中H O 键数为2N A

D .24.4g N O 和2CO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均为2.2N A

4.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H 2的H -H 键能、O 2的O =O 键能、H 2O 的H -O 键能,可计算H 2的燃烧热

B .取0.50 mol ·L -1NaOH 溶液50 mL 及60 mL ,分别与55 mL 的0.50 mol ·L -1盐酸反应,

计算得出的中和热不相等

C .由氢气、乙烯、乙烷的燃烧热,可计算H 2(g )+CH 2=CH 2(g )CH 3CH 3(g )的焓变

D .催化剂可同时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及焓变

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A 、C 、D 、E 为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A 的氢化物,在同族元素中沸点最低

B .元素B 的金属性比E 弱

C .A 、C 、

D 均可形成18e -分子

D .与金属钠的反应中,1mol C 原子和1 mol

E 原子得电子数目一定相等

6.在某种光电池中,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发生反应:AgCl(s)=====

光照Ag(s)+Cl(AgCl)[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发生反应:Cl(AgCl)+e -===Cl -(aq)+

AgCl(s)。如图为用该光电池电解尿素[CO(NH 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电池工作时,Ag 极为电流流出极,发生氧化反应

B.制氢装置溶液中K +

移向A 极

C.光电池工作时,Ag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 --2e -===Cl 2↑

D.制氢装置工作时,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 2)2+8OH --6e -===CO 2-3+N 2↑+6H 2O

7.《科学美国人》评出的2016年十大创新科技之一的碳呼吸电池,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草酸铝[Al 2(C 2O 4)3]难溶于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C 2O 42--2e - =2CO 2

C .每生成 1 mol Al 2(C 2O 4)3,有 6 mol 电子流过负载

D .随着反应的进行草酸盐浓度不断减小

8.根据AgCl 、Ag 2CrO 4的溶度积可得到下图,测量溶液中Cl -的量,常使用AgNO 3溶液滴定,Na 2CrO 4作指示剂。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由图可知,Ag 2CrO 4的溶度积小于AgCl 的溶度积

B .由图可知,作Cl -的滴定指示剂时,Na 2CrO 4的浓度不能过大

C .由图可知,只有当c (Ag +)>10-2mol ·L

-1时,24CrO 先沉淀 D .不采用AgNO 3溶液滴定测量溶液中I -的量,因为生成的AgI 胶体会大量吸附I -,使滴定终点提前

9.用3KIO 与2H S 反应制备KI 固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关闭K ,在各装置中加入相应试剂,向装置B 中滴入30%的KOH 溶液,制得3KIO ;③打开K ,通入2H S 直至饱和可制得KI ,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④关闭K ,向所得溶液滴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逸出2H S ;⑤把装置B 中混合液倒入烧杯,为除去硫酸,加入足量碳酸钡,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可得成品。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步骤②可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无色

B .步骤③装置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3H S IO 3S 3H O I --+=↓++

C .装置C 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

D .步骤⑤中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馏

10.三种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 .Y 的分子式为

C 10H 16O 2

C .由Y 生成Z 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D .Z 的一氯代物有9种(不含立体异构)

11.环与环之间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桥环烷烃,其中二环[1.1.0]丁烷 (

)是其中一种。下

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C 3H 4是同系物

B .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 .与环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12.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 族,W 与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 > r(Z) > r(Y)

B .由X 、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 的弱

D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强

1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问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1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15、室温下,用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氯水置于锥形瓶中,用NaOH溶液以恒定速度来滴定该浓氯水,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出ClO?、ClO?3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溶液和浓氯水可以使用同种滴定管盛装

B.a点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c(Na+)+c(H+)=c(ClO?)+c(ClO?3)+c(OH?)

C.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c(Na+)>c(Cl?)>c(ClO?3)=c(ClO?)

D.t2~t4,ClO?的物质的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ClO?自身歧化:2ClO?=Cl?+ClO?3

16.3.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100 mL、密度为1.40 g/cm3、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气体3584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1.0 mol/L NaOH溶液,恰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 mol/L B.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160 mL

C.起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6 mol D.得到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淀为6.24 g

二、简答题:共52分

17.(14分)某科研小组利用工业废料(主要成分NiO,含有少量Al2O3、FeO、CuO、BaO)回收NiO,并制备其他部分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 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②25℃时,部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所示:

难溶物CuS Al(OH)3Ni(OH)2Fe(OH)3Fe(OH)2

溶度积常数(K sp) 6.3×10-36 1.3×10-33 2.0×10-15 4.0×10-38 1.8×1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S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Ni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温度高于70℃,Ni的浸出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滤液1”中通入H2S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5)“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5℃时,“调节pH2”使沉淀3中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的c(H+)最大为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1.4)。

(7)“操作I”主要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8)NiO可通过铝热反应冶炼N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分)制备N2H4·H2O(水合肼)和无水Na2SO3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氯气与烧碱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N2H4·H2O有强还原性,能与NaClO剧烈反应生成N2。

(1)从流程分析,本流程所用的主要有机原料为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步骤Ⅰ制备NaClO溶液时,若温度为41℃,测得产物中除NaClO外还含有NaClO3,且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5∶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为使步骤Ⅰ中反应温度不高于40 ℃,除减缓Cl2的通入速率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Ⅱ合成N2H4·H2O(沸点约118 ℃)的装置如图。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CO(NH2)2](沸点196.6℃)水溶液在40℃以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迅速升温至110℃继续反应。

图1 图2

①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滴液漏斗内的试剂是_______;将滴液漏斗内的液体放入三颈烧瓶内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③写出流程中生成水合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Ⅳ制备无水Na2SO3(水溶液中H2SO3、HSO3-、SO32-随pH的分布如图所示)。

①边搅拌边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制备NaHSO3溶液。实验中确定停止通SO2的pH值为________

(取近似整数值,下同);

②用制得的NaHSO3溶液再制Na2SO3溶液的pH应控制在________。

19.(14分)含氮化合物对环境、生产和人类生命活动等具有很大的影响。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NH3可脱除工厂废气中的NO、NO2,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A包含物质为H2O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已知:4NH3(g)+6NO(g)5N2(g)+6H2O(g) △H1=?a kJ/mol

4NH3(g)+5O2(g)4NO(g)+6H2O(g) △H2=?b kJ/mol

H2O(l)H2O(g) △H3=+c kJ/mol

则反应4NH3(g)+3O2(g)2N2(g)+6H2O(l)的△H=___________ kJ/mol

(3)工业上利用氨气生产氢氰酸(HCN的反应为:CH4(g)+NH3(g)HCN(g)+3H2(g ) △H>0

①其他条件一定,达到平衡时NH3转化率随外界条件X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X可以是

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温度b.压强c.催化剂d.()

()3

4

NH

CH

n

n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n mol CH4和2 moI NH3,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n变化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a点时,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平衡常数:K(a)_____K(b)(填“>”“=”或“<”)。

(4)肌肉中的肌红蛋白(Mb)与O2结合生成MbO2,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Mb(aq)+O2(g)MbO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

()()

2

2

MbO

Mb P O

c

K

c

=

?

。在37℃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测得肌红蛋白的结合度(α)与P(O2)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

()2

MbO

100%

Mb

c

c

α=?

生成的

初始的

]。研究表明正反应速率ν正=k正·c(Mb) · P(O2),逆反应速率ν逆=k逆·c(MbO2)(其中k正和k逆分别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常数)。

①试写出平衡常数K与速率常数k正、k逆之间的关系式为K=______(用含有k正、k逆的式子表示)。

②试求出图丙中c点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kPa?1。已知k逆=60s?1,则速率常数

k正=___________s?1·kPa?1。

20.(15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硫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I.CO 还原NO 的脱硝反应:2CO(g)+2NO(g)2CO 2(g)+N2(g) △H

(1)已知:CO(g)+NO 2(g)CO2(g)+NO(g) △H1=?226 kJ·mol?1①

N 2(g)+2O2(g)2NO2(g) △H2=+68 kJ·mol?1②

N 2(g)+O2(g)2NO(g) △H3=+183 kJ·mol?1③

脱硝反应△H=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NO 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2)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 x的排放,这使NO 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对CO、NO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

温度、CO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①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在

n(NO)/n(CO)=1的条件下,应控制最佳温度在____________左右。

②用C x H y(烃)催化还原NO x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写出C2H6与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NO2尾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NaNO3和NaNO2。已知NO2?的水解常数K=2×10?11,常温下某NaNO2

和HNO2混合溶液的pH为5,则混合溶液中c(NO2?)和c(HNO2)的比值为__________。

II.T℃时,在刚性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NO2(g)?CO2(g)+NO(g),化学反应速率v =k P m(CO)P n(NO2),k 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研究表明,该温度下反应物的分压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3)

若反应初始时P(CO)=P(NO2)=a kPa,反应t min时达到平衡,测得体系中P(NO)=b kPa,则此时v =___________ kPa·s?1(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下同),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p=_____(K p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