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一氧化碳(CO)是一种窒息性气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较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吸入较大量一氧化碳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概述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气体,比空气稍轻。成人急性吸入中毒剂量约为600mg/(m3·10min),或240mg/(m3·3h);吸入最低致死剂量约为5726mg/

(m3·5min)。

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接触一氧化碳的常见机会有:炼钢、炼焦等冶金生产;煤气生产;煤矿瓦斯爆炸;氨、丙酮、光气、甲醇等的化学合成;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等;煤气灶或煤气管道泄漏;使用燃气热水器;汽车尾气;使用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等。

2 中毒事件的调查和现场处理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

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

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内(例如煤气泄漏未得到控制的事故现场核心区域,或者现场快速检测一氧化碳浓度高于1500mg/m3),须采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一氧化碳报警器,防护服无特殊要求;进入煤气泄漏事故现场周边区域,未开放通风的生活取暖、汽车尾气等中毒事件现场,须使用可防护一氧化碳和至少P2 级别的颗粒物的全面罩呼吸防护器(参见GB2890-2009),并佩戴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进入已经开放通风的生活取暖、汽车废气等现场时,对个体防护装备无特殊要求。现场处置人员在进行井下和坑道救援和调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并携带通讯工具。

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

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无需穿戴防护装备。

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现场环境状况,气象条件,生产工艺流程,通风措施,煤炉、煤气灶、燃气热水器及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以及煤气管道等相关情况,并

尽早进行现场空气一氧化碳浓度测定。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火源和气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向现场指挥人员提出建议。

调查中毒病人及中毒事件相关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及中毒人数,中毒病人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中毒病人姓名、性别、中毒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抢救经过等情况。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事件发生过程、抢救过程、临床救治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应作好记录,可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现场空气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

一氧化碳的现场空气样品检测设备均带有采气装置,争取采集中毒环境未开放前的空气样品,必要时可模拟事件过程,采集相应的空气样品。检测方法可使用CO检气管定性或半定量测定,或使用不分光红外CO分析仪定量测定(参照GB3095-1996,GB/,GBZ/)。

中毒事件的确认和鉴别

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

同时具有以下三点,可确认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a)中毒病人有一氧化碳接触机会;

b)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c)中毒现场空气采样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和/或中毒病人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大于10%。

中毒事件的鉴别

与急性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甲烷和氰化氢中毒事件相鉴别,同时要注意是否存在混合窒息性气体中毒事件。

现场医疗救援

现场医疗救援首要措施是迅速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有条件应尽早给予吸氧。当出现大批中毒病人时,应首先进行检伤分类, 优先处理红标病人。

a) 红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昏迷;呼吸节律改变(叹气样呼吸、潮式呼吸);休克;持续抽搐。

b) 黄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意识朦胧、混浊状态;抽搐。

c) 绿标,具有下列指标者:头昏、头痛、恶心、心悸、呕吐、乏力等表现。

d) 黑标,同时具有下列指标者: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

现场医疗救援

对于红标病人要保持复苏体位,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黄标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反复抽搐、休克等情况时,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措施。绿标病人脱离环境后,暂不予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变化。

中毒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尽可能转送至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

3 中毒血液样品的采集和检验

采集样品的选择

最好采集病人中毒8h内的血液;死亡病人可采集心腔内血液,可不受时间限制。样品的采集方法

采集1ml静脉血放入肝素抗凝试管中密封保存。

用采血吸管取末梢血约10μl直接注入小玻璃瓶中(小玻璃瓶事先加入 5g/L 肝素溶液 40μl),立即加帽,旋转混匀,密封保存。对死亡病人,用注射器抽取心腔血液5ml直接注入肝素抗凝的试管中,立即混匀,密封保存。

注意:采集容器大小以放入血液样品后只保留少量空间为宜,以防止留置过多空气干扰检测结果。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血液样品置于冷藏环境中保存和运输,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检测,最好在24h内完成。

推荐的实验室方法

碳氧血红蛋白的定性测定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参见GBZ 23-2002)。

4 医院内救治

病人交接

中毒病人送到医院后,由接收医院的接诊医护人员与转送人员对中毒病人的相关信息进行交接,并签字确认。

诊断和诊断分级

救治医生对中毒病人或陪护人员进行病史询问,对中毒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认中毒病人的诊断,并进行诊断分级。

诊断分级

a) 观察对象

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可消失。

b) 轻度中毒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表现者:

i 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

ii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者。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

c) 中度中毒

除有上述症状外,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者。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

d) 重度中毒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i 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

ii 病人有意识障碍且并发有下列任何一项表现者:

脑水肿;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脑局灶损害如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体征。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50%。

治疗

接收医院对所接收的中毒病人确认诊断和进行诊断分级后,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病人送往不同科室进行进一步救治。观察对象可予以留观,轻、中度中毒病人收住院治疗,重度中毒病人立即给予监护抢救治疗。

改善脑组织供氧

a) 氧疗: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条件允许时,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

b) 亚低温疗法:对中、重度中毒病人可采用冰帽、冰毯等物理降温措施,并可根据病情,结合采用人工冬眠疗法。

脑水肿治疗

a) 脱水剂:可给予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如果出现肾功能不全,可静脉滴注甘油果糖,与甘露醇交替使用。

b) 利尿剂:一般给予呋塞米(速尿),根据病情确定使用剂量和疗程。

c)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宜早期、适量、短程应用。

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脑细胞代谢,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防治继发感染,出现肺水肿、休克、反复抽搐、呼吸衰竭者,及时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迟发性脑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高压氧疗法及应用改善脑微循环和促进神经细胞恢复的药物。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活动,并进行康复锻炼。

5 应急反应的终止

中毒事件的危险源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消除或有效控制,未出现新的中毒病人且原有病人病情稳定24h以上。

硫化氢(H2S)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同时又有刺激性。急性硫化氢中毒是指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硫化氢气体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为主要靶器官的多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

1 概述

硫化氢是一种比空气重的无色气体,有臭蛋味,能溶于水。人最低致死浓度(MLC)约为1110mg/m3·5min。

硫化氢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接触硫化氢的常见机会有:清理蓄粪池、污水沟、下水道等;造纸、工业废物处理、酿造、甜菜制糖等;渔舱;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其它,如液体肥料贮存和生产、人造纤维生产、制毡行业、橡胶硫化、硫染工艺等。

2中毒事件的调查和现场处理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并且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气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及时向现场指挥提出建议。

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

进入硫化氢浓度较高的环境内(例如出现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动物的环境,或者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高于430mg/m3),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硫化氢气体报警器,皮肤防护无特殊要求;现场中毒病人中无昏迷/死亡病例,或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在10mg/m3~430mg/m3之间,选用可防H2S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2890-2009),并佩戴硫化氢气体报警器;进入已经开放通风,且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低于10mg/m3,一般不需要穿个体防护装备。现场处置人员在进行井下和坑道救援与调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并携带通讯工

具。在开放空间开展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无需穿戴防护装备。

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现场勘查内容包括现场环境状况,气象条件,通风措施,生产工艺流程等相关情况,并尽早进行现场空气硫化氢浓度测定。

调查中毒病人及相关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人员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中毒人员数量、姓名、性别、工种、中毒的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抢救经过。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最好进行现场拍照、录音、录像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现场空气硫化氢的检测

现场空气中硫化氢快速检测设备均带有采气装置,要尽早对现场的空气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推荐使用检气管法或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

中毒事件的确认和鉴别

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

同时具有以下三点,可确认为急性硫化氢中毒事件:

a)中毒病人有硫化氢接触机会;

b)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重症病人常出现猝死;

c)中毒现场或模拟现场检测确认有硫化氢存在。

中毒事件的鉴别

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单纯缺氧事件(如二氧化碳、氮气、甲烷、惰性气体等)以及急性有机溶剂中毒事件等相鉴别。硫化氢中毒场所常伴随有二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现场应同时监测可能产生的其它有害气体,以排除或确定混合气体引起的中毒事件。

现场医疗救援

现场医疗救援首先的措施是迅速将中毒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衣服,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当出现大批中毒病人,应首先进行现场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红标病人。

现场检伤分类

a)红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

昏迷;咯大量泡沫样痰;窒息;持续抽搐。

b)黄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

意识朦胧、混浊状态;抽搐;呼吸困难。

c)绿标,具有下列指标者:

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流泪、畏光、眼刺痛、流涕、咳嗽、胸闷等表现。

d)黑标,同时具有下列指标者:

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

现场治疗

对于红标病人要保持复苏体位,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黄标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反复抽搐、窒息等情况时,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措施。绿标病人脱离环境后,暂不予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变化。

病人转送

中毒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立即就近转送至综合医院或中毒救治中心继续观察和治疗,有条件的可转运至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

3中毒样品的采集与检测

采集样品的选择

在中毒突发事件现场,空气样品是首选采集的样品。此外,可根据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卫生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应采集的其它样品种类。

现场快速检测的样品采集方法

使用检气管法或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采样方法见仪器说明书。

实验室检测(如有必要)

样品的采集方法

在现场选择的采样点,串联2只各装有吸收液(%亚砷酸钠%碳酸铵)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采样后,封闭吸收管的进出气口,置于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至少可保存5天。

推荐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硫化氢的硝酸银比色法定量测定(GBZ/T

4医院内救治

病人交接

中毒病人送到医院后,由接收医院的接诊医护人员与转送人员对中毒病人的相关信息进行交接,并签字确认。

诊断和诊断分级

救治医生向中毒病人或陪护人员询问病史,对中毒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认中毒病人的诊断,并进行诊断分级。诊断分级

a)观察对象

接触硫化氢后出现眼刺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咽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消失者。

b)轻度中毒具有下列之一者:

i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

ii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c)中度中毒具有下列之一者:

i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

ii急性支气管肺炎。

d)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之一者:

i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植物状态;

ii肺水肿;

iii猝死;

iv多脏器衰竭。

治疗

接收医院对所接收的中毒病人确认诊断和进行诊断分级后,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病人送往不同科室进行进一步救治。观察对象可留观,轻、中度中毒病人住院治疗,重度中毒病人立即监护抢救治疗。

一般治疗

中毒病人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出现眼部刺激症状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交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可的松眼药水滴眼。

合理氧疗

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发生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时,给予呼吸机支持治疗。中、重度中毒病人可考虑进行高压氧治疗。

防治肺水肿和脑水肿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宜早期、适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选用甲泼尼龙,一般使用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4mg,起效后迅速减量,使用疗程一般不超过1周。或使用等效剂量的其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和药物雾化吸入,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c)脱水剂和利尿剂:病程早期应适当控制液体出入量。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速尿)等脱水剂和利尿剂。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加强营养、合理膳食,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治继发感染,改善细胞代谢、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保护心脏功能,纠正心律失常等。

5应急反应的终止

中毒事件的危险源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消除或有效控制,未出现新的中毒病人且原有病人病情稳定24h以上。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

赵家庙小学一氧化碳(煤烟)中毒应急预案 为了建立健全我校的突发一氧化碳(煤烟)中毒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发生,提高处置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故,保障全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张海金 组员:武金锐赵燕丽 职责:研究制订本校防一氧化碳(煤烟)中毒应急预案,落实防一氧化碳(煤烟)中毒措施。当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发生时,负责下达应急预案的启动及终止指令。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和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的发生,及时、快速、果断的处置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1).一旦发生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报小组组长,查明并切断一氧化碳(煤烟)来源,控制火源,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人员,尽量减少人员伤亡。(2).事故一旦发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协助120医务人员将重伤员送至医院进行抢救。

(3).对事故现场实行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防治事故蔓延,事态扩大。 (4).负责保障处置现场的车辆调动、人员调集和工具、设备物资的供应。 二、急救方法 1、一氧化碳(煤烟)中毒后,切不可慌张。在送医院前可采取一些自救措施,并一定要让中毒者充分吸氧,并注意呼吸道的畅通。 2、中毒者自救方法 一氧化碳(煤烟)中毒的症状有:脸色潮红、头痛、头晕、恶心、耳鸣,慢慢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当感到一氧化碳(煤烟)中毒时不要慌张,要镇静地关掉一氧化碳(煤烟)开关,走到门窗边打开门窗,然后走出室内。如无力打开门窗,可砸破门窗玻璃等,使之通风,并呼叫救援者。 3、善后处置:做好受害人员处置安抚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受害人员,恢复正常秩序,保证施工的稳定。 4、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结束后,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中毒原因、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情况和病人救治、现场调查处理、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急处置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教训以及改进意见、整改措施等。)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同心县下马关镇赵家庙小学 2014.12

防一氧化碳中毒及应急处置预案

防一氧化碳中毒及应急处置预案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妥善处理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事故可能给师生造成的损失和损失,保护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东河乡中心学校关于切实做好秋冬季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实事求是,责任明确,小事安全,责任重大。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预防或减少校园安全隐患、火灾、食品、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将师生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稳定高于一切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主动处置的原则3.坚持冷静、冷静、主动、及时、合法、公正的原则 3,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教师、学生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自我保护能力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早预防、早处置 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采取及时有效的果断措施,确保校园秩序 4、校园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及职责1、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组长: 常文华(校长)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副组长: 施红梅(学校教育主管)具体负责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二责任人成员: 199每位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的安全,当天负责检查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发现情况及时汇报。五、现场指挥系统 1。一氧化碳中毒应急指挥部正常工作日:校长全面负责,每个班主任负责,协调统一行动 2。异常工作日应急指挥:异常工作日实行三级值班制度,即学校领导带班,教师值班,红领巾监督岗成员协助。学校领导负责现场指挥和紧急情况报告。 6、应急措施: 1、冬季教室使用煤炉取暖,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定期清理烟囱内的灰尘,保持烟囱内烟气通畅 3、如果发现烟囱泄漏或堵塞,要及时做清理和补救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1)

炭化班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实际操作演 练方案 一、演练要求: (1)演练过程中全班人员都要轮流佩戴正压空气呼吸器进行演练。 (2)演练过程中小心谨慎,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3) 参训人员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步骤。 二、模拟演练地点: 炭化仪表值班室 三、演练时间: 2017年5月13日下午18:30. 四、演练目的 炭化班组全体员工在具有一氧化碳危险因素的炭化工段进行仪表检修作业,为提高班组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处置突发事故。因此组织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时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急救的演练,通过掌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佩戴人员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步骤.(检查系统的完整性、通过演练,增强互救能力,为应对突发事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检验预案科学性、实用性和可靠性,在演练过程中锻炼队伍,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配合技能。明确班组人员的应急职责,同时完善应急准备,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理技术,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质,提高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五、演练人员安排: 1、演练指导人员:车间各位领导 2、组织者:镡志岐、李黔 3、医疗救援组:武斌武、石旭霞、王冰冰 4、抢险救援行动组:张伟、艾振华 5、警戒联络组:尼加提、艾力 6、事故扮演组:赵江山、冯延章 六、演练器材:

1、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2、医药急救箱 3、对讲机 六、演练情景: 当班人员赵江山、冯延章接炭化车间中控人员对讲机通知,“PV-K01电动阀中控无法关闭,赵江山、冯延章办理好票证后现场进行处理。赵江山感觉头晕身体不适,冯延章将赵江山扶到炭化炉通风处,打电话报告班长,救援工作开始。七:演练评价:

8、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现场处置方案样本二 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尽快切断煤气泄漏源,减小煤气泄漏量; 2)对中毒人员就地实施抢救,最大限度减小事故伤害程度; 3)救援人员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才能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防止自身受到伤害; 4)事故现场严格杜绝任何火源。 2、应急处置的基本程序 1)事故报告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时,当班班(组)长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报告本车间相关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分厂相关负责人。分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总厂相关负责人。事故严重时,也可以越级报告。 2)应急预案启动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后,岗位人员应立即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本班(组)处理有困难时,班(组)长应向车间负责人提出启动车间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本车间处理有困难时,车间负责人应向分厂负责人提出启动分厂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分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分厂自己处理有困难时,分厂负责人应向总厂负责人提出启动总厂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总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

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特别严重,本企业处理有困难时,总厂负责人应向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提出启动地方人民政府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3、抢险人员注意事项 救援队员进入险区前,对自己所用的仪器要进行自检、互检,佩戴好呼吸器和一氧化碳报警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险区。 4、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一般措施 1)对泄漏点周围逐个地点进行搜索,特别是死角、夹道等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全面进行搜索。对于象高炉、转炉煤气回收等具有多层平台的地区,应逐平台进行搜索。发现中毒人员应首先将其抬到安全区域,并实施现场抢救; 搜索后,要对在岗人员及参加抢险的人员进行人数清点,在人数不符的情况下搜救工作不能终止,直到人员全部点清; 2)迅速关闭泄漏设备的阀门或采取其他堵漏措施,切断气源,防止气体继续泄漏; 3)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区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封闭所有通往事故点的交通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除抢抢险人员和专用车辆外其他人员和车辆均不得进入警戒区; 4)煤气泄漏事故警戒区域内杜绝一切明火,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不得携带火柴、打火机等,防止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 5)应对警戒区域内的煤气含量进行检测,超过规定标准时警戒区不能撤销。 煤气设备泄漏处置 1)煤气设备大量泄漏煤气一般处置步骤: ①查明危险区域范围; ②布置警戒; ③相关用户停用、止火; ④往设备内大量通入蒸汽或氮气;

防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预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防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 预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1340防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Emergency plan for preventing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为有效应对一氧化碳中毒突发事件,妥善处置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意外事故对广大师生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东和乡中心学校关于切实做好秋冬季节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法规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此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务本求实,明确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隐患、消防、饮食、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3、坚持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早防范、早处置。 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和果断的措施,确保校园秩序。 四、校园安全工作组织和职责 1、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氧化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氧化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氧化碳中毒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编制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尽最大努力把中毒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把事故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我矿所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场所有人员一氧化碳中毒时,承担对他人一氧化碳中毒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在其他场所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承担对外人一氧化碳中毒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二、模拟演练情况 项目煤气站发生一氧化碳泄漏。 三、演习的时间 演习时间定于2014年3月27日. 四、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 1、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组织机构(总指挥) 总指挥:王乃江 主要责任: a、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急救工作; 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c、指挥应急急救工作。 副总指挥:鲁长秀 主要责任: a、组织应急急救工作; b、协调各部门统一调度工作; c、负责调查、监测及急救方案的确定。 现场指挥:李忠吉 主要责任: a、传达、联络各部门演练人员,负责交通救援线路的畅通及 现场警戒;

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事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 事宜; c、协调与当地医院、公安的沟通,负责演练资料搜集、整理 等工作。 2、各组职责: (1)事故处理组:主要任务是确定救援方案并组织人员车辆施 救,抢救中暑人员; (2)医疗救护组: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抢救中暑人 员,视伤情决定在现场或就近医院急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警戒联络组: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疏导交通线 路,对外联络告知现场发生的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并记录演练全过程。 (4)后勤保障组:主要任务是听从指挥部领导的指令,安排救 援演练车辆的调派以及应急资金的及时供应。 各组人员组成 事故处理组:汪德胜、王新刚 医疗救护组:刘超、崔长春 警戒联络组:王立申 后勤保障组:张红、许莉 五、演练程序: 模拟事故:由张允胜模拟一氧化碳中毒。 1、事故发生 10点整,发生一氧化碳泄漏,中毒倒在地上。 3、处置过程 1、10时5分组长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车间。 2、10时6分车间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安全负责人李忠吉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 3、10时10分现场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从上风处进入现

常见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常见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 总则 1.1 目的: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1.2 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卫生部《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救援预案(试行)》、《苏州市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救援预案(试行)》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订本技术方案。 1.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高新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时,卫生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机构的应急处置技术工作。 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后,医疗卫生机构要在政府或现场指挥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对事故可能对健康带来的影响、危害进行快速评估,同时要根据医学救援力量,迅速落实具体救治方案。 2 现场调查与处理 2.1 现场调查的目的 2.1.1 确定造成急性职业中毒危害的物质; 2.1.2 对急性中毒原因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2.1.3 向现场救援者及决策者提供救援建议; 2.1.4 对伤者进行现场急救并向临床工作者提出处理建议; 2.1.5 对公众、媒体提供建议; 2.1.6 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2 出发前准备 2.2.1信息资料收集,结合接到的报告内容收集有关急性职业中毒的文献,包括专业数据库、杂志、书籍和网上资料等,必要时可向有关专家请教; 2.2.2检查应急调查包是否配备完好(快速检测仪器、采样装备、现场调查表、现场记录表、照相机、录音机等); 2.2.3个体防护装备和通讯、交通工具; 2.2.4 拟订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组成员及负责人,安排现场调查工作中的组织分工。 2.3 现场调查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方法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方法 一、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一般接触反应。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 (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及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有阵发性去大脑强直,腱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一般消失,腱反射存在或迟钝,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脑水肿继续加重时,表现持续深度昏迷,连续去脑强直发作,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体温升高达39~40℃,脉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出现潮式呼吸。有的患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动脉不规则痉挛,静脉充盈,或见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形成的可能。但不少患者眼底检查阴性,甚至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而病理解剖最后仍证实有严重的脑水肿。 重度中毒患者经过救治从昏迷中苏醒的过程中,常出现躁动、意识混浊、定向力丧失,或失去远、近记忆力。部分患者神志恢复后,可发现皮层功能障碍如失用、失认、失写、失语、皮层性失明或一过性失聪等异常;

还可出现以智能障碍为主的精神症状。此外,短暂的轻度偏瘫、帕金森综合征、舞蹈症、手足徐动症或癫痫大发作等均有人报道。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多数重度中毒患者仍可完全恢复。少数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睁眼不语、去脑强直,预后不良。 除上述脑缺氧的表现外,重度中毒者中还可出现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或并发。部分患者心律不齐,出现严重的心肌损害或休克;并发肺水肿者肺中出现湿啰音,呼吸困难。约1/5的患者发现肝大,2周后常可缩小。因应激性胃溃疡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偶有并发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及筋膜间隙综合征 (compartment syndrome)者,因出现肌红蛋白尿可继发急性肾功衰竭。有的患者出现皮肤自主神经营养障碍,表现为四肢或躯干部皮肤出现大、小水疱或类似烫伤的皮肤病变,或皮肤成片红肿类似丹毒样改变,经对症处理不难痊愈。听觉前庭损害可表现为耳聋、耳鸣和眼球震荡;尚有2%~3%的患者出现神经损害,最常受累的是股外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神经等,可能与昏迷后局部受压有关。 2、迟发脑病 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后,意识恢复正常,但经2~30天的假愈期后,又出现脑病的神经精神症状,称为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因表现出"双相"的临床过程,亦有人称之为"急性CO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1)精神症状:突然发生定向力丧失、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障碍、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或出现幻视、错觉、语无伦次、行为失常,表现如急性痴呆木僵型精神病。 (2)脑局灶损害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 急处置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近年来,一些行业与企业连续发生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由于缺乏或不落实科学的应急预案,不掌握应急处置原则,盲目施救,从而使事故扩大,后果令人震惊。掌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是有关行业与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一些行业与企业连续发生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2012年5月7日,江苏省溧阳市志伟建材厂1名工人在检修炉窑时因煤气中毒窒息,另有2人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5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昌达天然气公司城市天然气管道管线对接过程中,1名施工人员中毒窒息,另有2名施工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8月29日,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5人死亡、1人失踪、54人受伤,据卫生部委派参与事故救援的北京朝阳医院郝凤桐主任医师介绍,这起事故绝大多数伤亡人员存在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上述血的教训向有关行业与企业警示: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造成群死群伤的无形杀手。掌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提高应对能力,是安技部门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职业性急性

一氧化碳中毒的易发环境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窒息性气体,比空气稍轻,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成人急性吸入中毒剂量约为600mg/(m3·10min),或240mg/(m3·3h);吸入最低致死剂量约为5726mg/(m3·5min)。一氧化碳爆炸极限12%~74%(体积比),自燃温度605℃,最大爆炸压力0.720MPa。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m3);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3)。 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接触一氧化碳的常见机会有:炼钢、炼焦等冶金生产;煤气生产;煤矿瓦斯爆炸;氨、丙酮、光气、甲醇等的化学合成;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等;煤气灶或煤气管道泄漏;使用燃气热水器;汽车尾气;使用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等。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较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吸入较大量一氧化碳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国颁布施行的《职业病目录》中,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属于56种法定职业中毒职业病中的一种。

2021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 施和应急预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2021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 案 气化炉项目现场人员煤气中毒急救措施安全用品:氧气瓶、担架、呼吸面罩、大功率风机、葡萄糖、棉被。指挥人员:。 施救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值班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辅助人员:除以上人员外的其余所有人员。 1.首先将中毒者搬到安全通道,面向新鲜空气流过来的方向。 2.项目负责人组织整个抢救过程并给每个救援人员进行详细分工。 2.1紧急施救人员: 2.1.1检查中毒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中毒者自主呼吸。对呼吸微弱者或呼吸停止

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 让中毒者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施救者一手紧捏中毒人员的鼻孔,另一手托起中毒者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中毒者嘴唇,施救者吸足一口气,对准中毒者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中毒者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频率成人每分钟14至16次,儿童18至24次,幼儿30。直到中毒者出现自主呼吸。 2.1.2中毒者能够自主呼吸后,用氧气瓶让其吸氧。 2.1.3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中穴位;对意识清楚的中毒者,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2.1.4在中毒者吸氧过程中,让其服用1-2支葡萄糖注射液。 2.2辅助人员: 2.2.1将氧气瓶搬运到中毒者抢救地点,连接好压力表和呼吸面罩,调节氧气压力在合适范围。 2.2.2将风扇连接好电源,固定在正对中毒者对面,在施救人员对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打开风扇电源,向中毒者供送空气。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一氧化碳(CO)是一种窒息性气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较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吸入较大量一氧化碳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概述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气体,比空气稍轻。成人急性吸入中毒剂量约为600mg/(m3·10min),或240mg/(m3·3h);吸入最低致死剂量约为5726mg/ (m3·5min)。 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接触一氧化碳的常见机会有:炼钢、炼焦等冶金生产;煤气生产;煤矿瓦斯爆炸;氨、丙酮、光气、甲醇等的化学合成;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等;煤气灶或煤气管道泄漏;使用燃气热水器;汽车尾气;使用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等。 2 中毒事件的调查和现场处理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 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 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内(例如煤气泄漏未得到控制的事故现场核心区域,或者现场快速检测一氧化碳浓度高于1500mg/m3),须采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一氧化碳报警器,防护服无特殊要求;进入煤气泄漏事故现场周边区域,未开放通风的生活取暖、汽车尾气等中毒事件现场,须使用可防护一氧化碳和至少P2 级别的颗粒物的全面罩呼吸防护器(参见GB2890-2009),并佩戴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进入已经开放通风的生活取暖、汽车废气等现场时,对个体防护装备无特殊要求。现场处置人员在进行井下和坑道救援和调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并携带通讯工具。 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 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无需穿戴防护装备。 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现场环境状况,气象条件,生产工艺流程,通风措施,煤炉、煤气灶、燃气热水器及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以及煤气管道等相关情况,并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2)

京宝焦化化工分厂一氧化碳中毒 现 ? 场 处 置 方 案

编制人: 。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2017年4月6日 使用单位:化工分厂 京宝焦化化工分厂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救治方案 一、目的 "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指导和规范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稳定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大力开展防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广泛组织,动员员工参与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预防控制工作。对可能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治工作。 三、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1、总指挥:高建伟 2、副总指挥:张朝伟、陈志永 , 3、组员:朱反修、袁丙辉、郑宝刚、宋幸磊、牛癸、张文会、白东林、 苏闪闪、韩海峰、魏道峰、赵占兵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全环保部,由(安全员)负责日常工作。 四、应急响应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接到员工一氧化碳中毒的报告后,应立即联系与公司距离最近的医院做好救治工作的准备。同时通知安全环保部做好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并防止可能发生的爆炸事故;现场处置采取边抢救、边调查、边核实、边开展宣传教育的方式,以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五、应急响应的终止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响应的终止需要符合以下条件:突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危害源得到有效的控制;多处患者病情得到基本控制或无恶化的可能。 六、急救方法 ) 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病变就是缺氧,主要表现是大脑因缺氧昏迷。急救方法有以下五点: 1、将中毒者安全地从制度环境内抢救出来,迅速转移到清新空气中。 2、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脏还在有跳动,就有救治的希望。人工呼吸应坚持两小时以上;如果患者曾呕吐,人工呼吸前应先消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如果心脏已经停止跳动,就应立即进行心脏复苏。 3、对于中毒程度较深者应迅速送至医院治疗。 七、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具体办法 1、对可能发生一氧化碳的集聚的区域,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或佩戴多功能检查仪器。 2、对有可能会产生和接触一氧化碳的作业场所和工段,必须经常检测或安装检测设备设施,定期测定一氧化碳的浓度。定期校验一氧化碳在线监测装置,

作业区锅炉房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演练

锅炉房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演练 为了提高锅炉作业区职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确保岗位人员对突发事故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果断处理紧急事件,确保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岗位工人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确保作业区人员人身安全,锅炉作业区结合作业区实际模拟锅炉房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演练。 一、演练时间:2020年6月16日上午9时10分 二、演练方式:现场模拟演练 三、模拟事件:2020年6月16日锅炉作业区锅炉房0米发生人员锅炉烟气中毒事故。 四、演练组织机构: 1、演练总指挥:锅炉作业区作业长、锅炉作业区党支部书记 2、副总指挥:锅炉作业区副作业长 3、参加人员:作业区相关职能人员、锅炉作业区锅炉房当班职工和作业区保产单位人员。另邀请上级领导观摩。 五、演练过程: 演练总指挥宣布锅炉作业区2020年安全生产活动月事故应急演练开始。 1、锅炉房当班司炉工XXX从锅炉房0米休息室出来准备对现场进行巡视,发现2#炉下方有人晕倒,现场烟气报警仪闪灯、鸣笛报警;司炉工XXX立即返回休息室告诉其他司炉工现场情况后,休息内人员立即采取简单防护后从安全通道迅速从锅炉房0米北门撤离危

2、到达安全区域后立即电话报告当班班长,锅炉房0米有人晕倒,烟气报警仪报警,疑是烟气中毒; 3、当班班长立即通知锅炉房5米区域当班人员锅炉房0米烟气超标,所有人员禁止到锅炉房0米作业,并电话报告锅炉房负责人,锅炉房0米发生烟气超标有人中毒晕倒; 4、锅炉房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烟气中毒应急救援措施,通知作业区职能人员及各保产单位人员携带烟气中毒应急救援物资迅速到锅炉房北门集结待命,准备对晕倒人员进行抢救; 5、锅炉房负责人电话报告作业区作业长锅炉房发生烟气中毒事故; 6、锅炉作业区作业长向厂调度报告事故情况,要求厂调度联系120急救;(此步略) 7、各相关人员到现场后由锅炉房负责人安排两名身体强壮的保产人员佩戴自助式呼吸机和担架进入锅炉房0米2#炉下方晕倒人员处将其用担架从锅炉房0米北门救出; 8、到锅炉房外将受伤人员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作业区救援人员将其上衣领解开,已使其能够呼吸畅通,并用湿毛巾敷其额部,使其降温和防止由于头部供氧不足造成水肿。 9、经简单急救,昏迷人员逐渐苏醒,并恢复意识。 10、经查锅炉房0米烟气超标是由于锅炉引风出口密封垫损坏造成烟气泄露,且锅炉房通风轴流风机损坏和窗户未开造成通风不畅

8-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1. 前言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近年以来,我国狂犬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居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目前我省狂犬病疫情、疫区有所扩大,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我市近几年也是有疫情发生,对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加强应急控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2.诊断标准 见《传染病诊断标准汇编》 3.分级标准 根据狂犬病发生的病例数、流行的范围和趋势,将狂犬病疫情划分为四级,即: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3.1一般疫情(IV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2-3例,或发生动物间狂犬病疫情。 3.2较大疫情(Ⅲ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4-5例,或疫情波及3个及以上镇(乡、街道)。 3.3重大疫情(Ⅱ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6-10例,或发病数虽未达到10例,但扩散至毗邻县(市、区)。 3.4特别重大疫情(I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发生狂犬病疫情20例以上,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4.应急措施 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分级进行应急处置。 4.1报告 4.1.1接报:实行“首接负责制”,接报时详细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记录卡》。 4.1.2报告: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内部报告”和“对外报告”的要求进行疫情报告。 4.1.3网络报告 ⑴医疗机构收治的确诊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由医疗机构负责网络直报; ⑵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确诊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由疾控中心负责网络直报; ⑶经现场流行病学初步调查确认为暴发疫情后,由疾控中心负责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网络报告。 4.2物资准备 4.2.1流行病学调查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狂犬病宿主动物基本情况调查登记表》、《犬伤病例调查登记表》等。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编号:AQ-CS-00408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 预案 First aid measures and emergency plan fo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气化炉项目现场人员煤气中毒急救措施安全用品:氧气瓶、担 架、呼吸面罩、大功率风机、葡萄糖、棉被。指挥人员:。 施救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值班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辅助人员:除以上人员外的其余所有人员。 1.首先将中毒者搬到安全通道,面向新鲜空气流过来的方向。 2.项目负责人组织整个抢救过程并给每个救援人员进行详细分 工。 2.1紧急施救人员: 2.1.1检查中毒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 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中毒者自主呼吸。对呼吸微弱者或呼吸停止 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 让中毒者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施救者一手紧捏中毒人

员的鼻孔,另一手托起中毒者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中毒者嘴唇,施救者吸足一口气,对准中毒者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中毒者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频率成人每分钟14至16次,儿童18至24次,幼儿30。直到中毒者出现自主呼吸。 2.1.2中毒者能够自主呼吸后,用氧气瓶让其吸氧。 2.1.3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中穴位;对意识清楚的中毒者,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2.1.4在中毒者吸氧过程中,让其服用1-2支葡萄糖注射液。 2.2辅助人员: 2.2.1将氧气瓶搬运到中毒者抢救地点,连接好压力表和呼吸面罩,调节氧气压力在合适范围。 2.2.2将风扇连接好电源,固定在正对中毒者对面,在施救人员对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打开风扇电源,向中毒者供送空气。 2.2.3如果中毒者状况严重,将担架搬出铺好,以便将中毒者送到急救车辆上。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3 事件分级 根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划分为4级。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

(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人(含15人)以上。 (2)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a. 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0人(含3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25人(含25人)以上。 b. 在其所辖的8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3)在24小时内,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a. 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500人(含5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35人(含35人)以上。 b. 在其所辖的16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c. 在其所辖的4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Ⅲ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4)在24小时内,全国发生以下情况: a. 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00人(含10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50人(含50人)以上。 b. 30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

一氧化碳中毒正确急救方法标准范本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9117 一氧化碳中毒正确急救方法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一氧化碳中毒正确急救方法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后,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当人体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为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的自主运动,此时中毒者头脑仍有清醒的意识,也想打开门窗逃出,可手脚已不听使唤,所以一氧化碳中毒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急救措施 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

继续教育课程作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

整理文本 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 2、根据本讲,突发事件的应对往往需要多部门的配合,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处置,这体现了突发事件的()。 正确答案:D、综合性和系统性 3、自然灾害的间接影响不包括()。 正确答案:C、建筑物倒塌、溺水等 5、下列不属于应急响应分级中的事件等级的是()。 正确答案:A、较小突发事件 6 "我国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应对优势不包括()。" 正确答案:D、资源优势 7、自然灾害卫生工作周期不包括()。 正确答案:C、事后评估 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 3、灾后卫生应急工作面临主要挑战有()。 正确答案:A、灾区通讯、交通中断 B信息不通 C医疗卫生需求不清 D灾区环境卫生条件差 5、自然灾害导致()从而引起传染病流行风险增加。 正确答案:A、”生态改变” B环境恶化 C医疗服务破坏 D生活形态改变 6根据本讲,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B、具有突发性、群体性 C易造成巨大损失 D难以避免,但可通过相关措施减轻E分布广泛且不均等 判断题(共7题,每题5分) 1、自然灾害在全球广泛分布,并且均匀分布。 正确答案:错误 4、应急计划与预案属于应急响应阶段。 正确答案:错误 6在本讲中,突发事件应对的关键环节的准备环节不包括科研。 正确答案:错误 7、洪涝、台风、海啸、甲型H7N9均属于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错误 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

整理文本 3、下列()不是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 正确答案:B、事后评估 2、"我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机制不包括()。" 正确答案:B、中非合作机制 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 1、我国传染病类突发应对机制包括()。 正确答案:D、指标监测 E事件监测 5、突发事件的应对重点包括()。 正确答案:B、报告规范 C报告时限、通报 D信息发布 E启动预案及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本讲,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形势。 正确答案:A、近几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呈波动下降趋势 B各类事件以一般事件为主,特大时间相对较少 C传染病事件为主,食物中毒和其他事件所占比例小,但病死率较高 E学校事件数和病例数所占比例较大 判断题(共7题,每题5分) 2、灾害衍生突发公共事件不是灾害卫生应对的重点。 正确答案:错误 3、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国家之一。 正确答案:正确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

编号:AQ-BH-01886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 应急预案编制 Preparation of emergency plan for non occupational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 预案编制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总则 1.1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3事件分级 根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划分为4级。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 (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人(含15人)以上。 (2)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0人(含3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25人(含25人)以上。 b.在其所辖的8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3)在24小时内,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