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脱硝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脱硝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脱硝设备检修工艺规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脱硝装置的总体原则

脱硝装置包括的所有需要的系统和设备至少满足以下总的要求:

·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造价要经济、合理,便于运行维护;

·所有的设备和材料是新的;

·高的可利用率;

·运行费用最少;

·观察、监视、维护简单;

·运行人员数量最少;

·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节省能源、水和原材料;

·脱硝装置在闭合状态,密封装置的泄漏率为0,不允许烟气泄漏到大气中。·脱硝装置能快速启动投入,在负荷调整时有良好的适应性,在运行条件下能可靠和稳定地连续运行。具有下列运行特性:

·能适应锅炉的启动、停机及负荷变动;

·检修时间间隔与机组的要求一致,不增加机组的维护和检修时间。

·在设计上留有足够的通道,包括施工、检修需要的吊装及运输通道;

工艺系统说明

本工程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工艺,该工艺是通过在火力发电锅炉的烟道中喷入适量的尿素溶液来去除NOx的化学反应过程。

SNCR烟气脱硝工艺系统主要包括尿素溶液制备系统、尿素溶液储备系统、尿素溶液循环系统、稀释水循环系统、稀释计量系统、分配系统、喷射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组成。

尿素溶液制备系统

本项目设一台尿素溶液制备罐。储罐由316L不锈钢制作,有效容积15立方。用来制备尿素溶液。主要配置:搅拌器、液位计、温度计。除盐水进口管道设电磁阀一台。通过液位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关,来保证罐内的液位。蒸汽进口管道设电动开关一台。通过温度计来控制电动开关阀的开关,来保证罐内的温度。

尿素溶液储存系统

本项目设两台尿素溶液储罐。储罐由316L不锈钢制作,有效容积40立方。用来储存制备罐输送过来的尿素溶液。三台炉共用两台储罐。主要配置:液位计、温度计。蒸汽进口管道设电动开关阀一台。通过温度计来控制电动开关阀的开关,来保证罐内的温度。

尿素溶液供给系统

三台炉共用一套HFD循环装置,提供专为还原剂的持续循环设计的装置。2台立式多级离心泵,含压力表、温度计和流量计等组件,带整体基座。典型尺寸: m × m × m(长×宽×高),

主要功能:高流量循环模块从尿素溶液储罐抽取一定量的尿素溶液,通过背压阀组后又回到尿素溶液储罐,通过背压阀组的作用在这循环管路中形成约为左右的稳定压力。

稀释计量系统

设置稀释水箱1套,材质不锈钢,有效容积3立方。用来缓冲来自电站的除盐水。主要配置:液位计。进口设电磁阀一台。通过液位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关,来保证罐内的稀释水液位。

稀释计量系统三套,每炉一套。可以为一层或多层喷枪提供所需的还原剂和压力。该模块包括多级离心泵,用于计量的调节阀和电磁流量计,用于控制压力的控制阀和压力传送器以及压力表和压力开关等。尺寸为:3m长 x 1m宽x 高

主要功能是;计量装置从尿素溶液高流量循环系统的管道中计量出需要的尿素溶液用量后,稀释水泵同时从稀释水箱抽取稀释水通过稀释水高流量循环系统进入混合器,二者在后端的混合器中混合成5%左右的溶液后进入后续的分配系统

计量分配系统

分配装置安装在靠近喷枪的位置(通常在同一水平面)。计量模块为分配装置提供药剂,分配装置将这些药剂分送给每个喷枪。雾化空气和冷却空气由此装置注入。

另外,此分配装置还包括流速和压力显示和压缩空气和化学还原剂量调阀或表。每一面板均为了就地流速调节方便,摆在一单立式的不锈钢底盘上和有多格珊管式组装。

分配及喷射系统

本脱硝系统每台炉设置三套炉前计量分配系统。喷射系统安装在炉膛出口与分离器入口之间水平烟道上。喷枪采用冷却风保护措施使其能承受反应温度窗口区域的最高温度,而不产生任何损坏。喷枪为日本共立公司产品,材质采用316L耐热不锈钢,喷枪插入水平烟道内使用金属软管与各介质管道连接。

脱硝通用设备检修工艺

1 检修工作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在未办理工作票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进行设备检修工作.

工作人员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2米及以上的工作必须扎安全带.

起吊重物时,应由熟练的起重工专人负责,并协调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

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的地方工作,必须使用12V以下的行灯照明,变压器应装设在机体外干燥的地方.

在转动机体上进行焊接工作时,应将电焊机接地线接至焊接部位,以免烧伤轴承及其它部件.工作完毕后,工作负责人应清点人员和工具,清理施工现场,经检查确已无人和工具留在机体内部时,方可关闭人孔门,撤离工作现场.

凡热装部件安装后,必须自然冷却,不准水浇急冷.

设备检修现场零部件、备品,放在胶皮垫上,并且摆放有序.

当天不能完成的工作,小型零部件、备品必须妥善保管,壳体及其它部件必须遮盖捆扎严密,在现场部件不准敞口,无遮拦.

加盘根必须锯、剪成45°切口,盘在轴上必须切口吻合,多道盘根切口必须均匀交错,格兰两侧均匀施力.

检修完毕后,裸露的转动部分必须装设牢固的防护罩.

试运行的操作必须由运行人员根据检修工作负责人的要求进行,检修人员不准进行设备的试运操作.

确认系统内无压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

2 检修前运行状态下的检测

1 测量机体传动装置和电机的振幅.

2 用助听杆听取机体内电机有无异音.

3 测量轴承温度检查转动部分的运转.

4 检查润滑油位或供油系统是否正常.

5 检查机体各部位的泄漏情况.

记录以上测量结果.

3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应向全体工作人员交待检修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拆装程序;

工艺标准;

起重注意事项;

测量工器具的使用.

视情况安装检修用照明灯,使检修现场光线充足.

清理检修现场,无妨碍检修工作的物件.

准备检修拆装起吊用的常用、专用工具、测量工具和安全器具.

备品配件的准备.

以上条件均已具备,工作负责人方可办理工作票,执行下一步的检修内容.

4 传动装置

联轴器

拆卸联轴器前应测量联轴器的同心度.

拆卸联轴器前应对两半联轴节的相互位置做好记号.

拆卸联轴器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敲打.拆卸过程中,也可对联轴器进行加热,加热时应使联轴器均匀受热,温度不得超过250℃.

检查联轴器有无变形或毛刺、外圆周是否平整光滑,内孔凹凸不平及柱销孔磨损严重时,应予以更换,新联轴器应检查各部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装配前应用细锉刀将轴头、轴肩处的毛刺清除掉,P120(#0)砂纸将轴及联轴器孔的配合打磨光滑.

装配前应测量轴径和孔径,若轴与联轴器配合过松时,不准使用打样冲眼的方法、加垫片的方法进行解决.

装配联轴器时,不准直接锤击,应当垫以木板或铜棒等软质材料再敲,紧力过大时,应采用压力法或温差法进行装配.

安装应牢固,两轴应在同一中心线上.

其边缘外端面跳动不应超过0.04mm,径向跳动不应超过0.03mm.

弹性圈与靠背轮孔之间隙为:-1mm,最大不应超过1.5mm.靠背轮柱销不应弯曲变形.

调整电机应用顶丝调整,不得锤击,电机地脚所加垫片不得超过三片,且总厚度不得超过1.5mm,不得用木垫、纸垫或楔形垫.

联轴器找中心其圆周和端面偏差其转速越高,要求的偏差越小.

轴承及轴承座

设备所用轴承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脱皮、剥落、严重磨损、过热变色、锈蚀、裂纹和破碎等缺陷,分离架完好,用手拨动旋转时无振动,无倒转现象.

轴承内径50—100mm的滚动轴承,滚动体与内外环之间的间隙不得超过0.20mm,内径大

于100mm的滚动轴承,滚动体与外环之间的间隙不超过0.30mm.

安装轴承、轴肩与轴中心垂直不允许有毛刺.

轴承热装时,将轴承放入100℃热油中并保持15分钟.

如大轴磨细与轴承配合松动时,不允许在轴颈上打冲子眼,或滚花方法解决,应采用喷镀或焊补后加工处理.

清洗轴承时,应将轴承解体,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安装时应保持清洁.

安装轴承时,无型号面应靠着轴肩.

滚动轴承装配紧力不大于0.05mm,轴承内套与轴不得产生滑动.

轴承安装时应测量滚动体与外圈的间隙,在装配时应考虑到径向间隙会因紧力配合而减少—0.05mm.

轴承外环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径向应留—0.10mm的间隙,如径向间隙过大不许放垫片,应刨修瓦口,其膨胀间隙参考滑动轴承计算公式.

润滑油加入量,低速不多于整体总容积的60%,对于转速1500转/分以上的不多于总容积的50%.

轴承座的检修要求

检查轴承座(外壳)不得有裂纹、砂眼等缺陷,内外应无毛刺及型砂.

轴承座冷却水室或油室中的冷却水管,应严密不漏,一般检修中应做水压试验,其压力为—,但不得低于最高冷却水压的倍.水管、油管及轴通过轴承座处应有良好的密封,不得漏水、漏油.

轴承座底面与台板应接触良好,在未紧螺栓前,用0.1mm的塞尺检查,塞入深度(局部件不应大于20mm,长度不超过边长的20%.

如需要调正轴承座水平及高度时,使用的垫片面积不小于轴承座支承面积,调正垫片不超过三片.

轴与轴承座的金属轴封圈的径向间隙应四周均匀,一般对于滑动轴承为—2mm,对于滚动轴承为—0.6mm,用毛毡密封应选用毛质均匀紧密的毛毡,牢牢的镶入槽圈内,内径与轴四周应均匀接触,紧度能稍用力塞进的塞片为宜.

轴承外环与轴承座孔之间要留有一定的径向间隙,一般为—0.05mm,以便在运转中给外环的径向热膨胀留有余地,同时也便于承受轴承在运转中随轴的热膨胀(伸长)而滑动.

安装推力轴承时,轴承外圈端面与座孔的接合面应留有间隙,一般每侧取0.10mm左右.

安装承力轴承时,应使滚动轴承外环端面与外壳的相应结合面间留有一定的热膨胀间隙,承力轴承内侧与座孔间的轴向间隙稍大于推动力间隙即可.

轴承与轴承座孔的轴向间隙,如不符合要求时,可通过改变轴承座孔内的垫圈厚度或改变轴承端面法兰垫片的厚度来调正之.

油室应装置油位计,或油位探针,应有明显油位标准标志.

减速机的检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