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跟踪、投资者情绪与研发投入

分析师跟踪、投资者情绪与研发投入
分析师跟踪、投资者情绪与研发投入

分析师跟踪、投资者情绪与研发投入

从当前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企业创新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促使企业赢得未来竞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企业创新活动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本源泉。如何突破创新瓶颈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当前资本市场中,分析师作为信息中介和信息传递的桥梁,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缓

解其信息不对称上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现有的文献在探讨了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后发现,这两者的关系不是唯一的,而是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一方面,分析师利用个人在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上的专长,向市场解读和传递追踪企业的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降

低其信息不对称程度,发挥“信息揭示”效应,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分析师发布的盈利预测往往会对高管构成业绩压力。为了避免因未达到分析师预期的不利市场反应,公司管理层可能会出现“短视”行为,为了提高短期业绩而忽视长远发展,此时,分析师预期发挥“业绩压力”效应,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同时,在中国“新兴加转轨”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当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资本市场环境尚不够完善和成熟,投资者非理性现象比发达国家的

成熟资本市场更为明显。

作为投资者非理性的主要度量指标,投资者情绪反映了投资者对企业市场估值的总体乐观或悲观的态度,在投资者整体处于不同的心理状态,乐观或悲观,高涨或低迷时,也将对公司的投资决策包括研发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分析师、管理层和投资者三个重要角色,并将其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下,探讨了在基于分析师理性、管理层有限理性和投资者非理性共存的基础上,利用2009年至2017

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在进行理论推导和假设提出后,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分析

师跟踪与投资者情绪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作用,以及后者在分析师跟踪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调节效应;为了揭示该调节效应的本质,本文还在后面继续

探讨了投资者情绪发挥作用的具体路径。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第一,

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分析师跟踪与投资者情绪均对企业研发投入发挥着积极的促

进作用。第二,投资者情绪在分析师跟踪与研发投入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即在投资者情绪高涨的背景下,分析师跟踪对研发投入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

第三,投资者情绪在二者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进一步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和降低了管理层的业绩预期压力两条路径来实现的。本文的研究创新和贡献之处在于,首先,以往关于分析师对上市公司行为尤其是研发投入决策的影响作用方面的文献较少,且分析师跟踪会促进还是抑制研发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本文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表现,进一步探究了分析师跟踪与企业研发的关系,丰富了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和分析师的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其次,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首次将分析师理性、投资者不完全理性和管理层有限理性纳入同一研究框架,研究了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对分析师跟踪与企业研发投入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了投资者情绪发挥调节效应的作用方式和路径机理,不仅丰富了分析师跟踪、投资者情绪与管理层研发投入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文献研究,还为促进企业研发的具体措施上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支持。

心态培训心得体会4篇

心态培训心得体会4篇 心态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通过本次培训,感触颇深,令我认识到心态的重要性,本次培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了心态的概念,心态的重要性和人生成功必备的几个心态要素,分别是:学习的心态,责任的心态,主动的心态,务实的心态,竞争的心态,谦虚的心态和感恩的心态。 有人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归根结底还是:态度决定命运,可见心态的重要性。所谓心态,心即心理,态即态度。换句话说。心态就是人的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等心理状态的一项。它是人的心理对各种信息刺激做出反映的趋向。人生的成败有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心态。成功=心态(99%)+方法与技巧(1%)。 人的生活并非只是一种无奈,而是可以由自身主观努力去把握和调控的,人生的方向是由“态度”来决定的,其好坏足以明确我们构筑的人生的优劣。心态的不同必然导致人格和作为的不同,而且会有天壤之别。不良的心态是形成不良性格与不良人生的主要根源,心态是我们命运的控制塔,而且它是我们唯一能够完全掌握的东西。

在本次培训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学习的心态和谦虚的心态,告诉我们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只有以空杯的心态谦虚的不断的学习才能代表将来,要不断的吸收别人的优点和先进的东西才能让自己提高的更快。还有一点感触很深刻:就是良好的心态影响个人,家庭,团队,组织,最后影响社会。好的心态可以让自己成功,坏的心态毁灭自己,导致失败。 通过本次培训,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保持良好的心态,虚心向别人学习,抱着感恩的态度和主人公的精神,有责任心的主动的做好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帮助其他同事,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工作的细节做起,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人生的事业去努力,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做好每一件事。把每一件事情都尽力做好,把每一件最简单的工作都认真的当做大事去完成,力求不出差错,做到尽善尽美。 相信通过这种心态的改变和工作中的坚持,一定可以养成良好的心态,具有成功人所具备的心态因素,有人说一个行为连续坚持20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一个习惯连续坚持20天可以形成一种责任,一种责任可以培养一个心态,可见养成 一种心态是需要坚持和不懈的努力的,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用自己的耐心和每天的努力养成良好的心态。 心态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综述国内外投资者情绪研究进展

综述国内外投资者情绪研究进展 摘要:行为金融学已经成为现代金融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情绪金融市场,尤其是投资者情绪研究备受行为金融学学者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投资者情绪方面的研究工作惊醒了研究梳理。比较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投资者情绪测度指标做一个简单整理,指出其特点,并对投资者情绪影响金融市场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指出更精确的投资者情绪测度指标将是研究未来投资者情绪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进而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投资者情绪金融市场行为金融 一、导言 投资者情绪是反映投资者心理等重要因素。它是反映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或预期的市场人气指标。对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投资者情绪,西方学者有较多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在投资者情绪的决定因素和模式,投资者情绪对市场影响机理等方面,一些学者还通过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和证券投资分析师指数对市场预测能力进行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都需要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我们对在国内外研究中应用较广泛的投资者情绪指标进行分类整理,并指出将来对投资者情绪需要研究的几个方面,希望对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一)投资者情绪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传统金融学继承了微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基本假设,认为市场参

与者都是理性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金融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有效市场理论。然而,近些年来证券市场的大起大落却对这种理论提出了质疑。行为金融学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中萌芽产生的,它认为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市场也不是完全有效的,传统金融学研究之外的一个因素——投资者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市场的波动。 研究投资者情绪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它可以告诉我们故事中投资者预期的偏差。其二,它可以提供我们通过利用这些偏差而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投资者情绪是行为金融众多分支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在行为金融的分支中,它属于对投资者群体行为影响的研究;从实践上来看,对投资者情绪进行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情绪会引起投资者在股市收益预测中出现偏差;二是这些价格偏差可以带来获得俄武器收益的机会。因此,加强投资者情绪研究具有中药店现实意义。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及波动的规律,为投资者行为决策和市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投资者情绪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投资者情绪范围很广,本文主要从狭义角度研究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研究最困难的事如何选取投资者情绪变量,如何对选定的投资者情绪进行合理量化。影响投资者情绪按性质和获取方式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显性投资者情绪,隐形投资者情绪和情绪代理变量。 1、显性投资者情绪 所谓显性投资者情绪,是指通过调查得到的,可以直接反映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比如看涨、看跌及看平,再以看涨投资者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作为投资者情绪。

感恩心态学习心得感想

感恩心态学习心得感想 保持感恩心态学习,加强感恩教育,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培养出健康和高尚的人,在此分享心得感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感恩心态学习心得感想,欢迎大家阅读。 感恩心态学习心得感想篇1 带着一颗自负的心去了六星级心态,满载着爱与责任回到了公司这个家…… 参加了三天两夜的六星级心态培训,我真的是感触很深,收获很多。我要做这样的人:脚踩着孝道和忠诚,肩上扛着责任和信念,心中有爱,头顶着感恩。经历了发现日,改变日,重塑日,我要开始我的行动日了。就像是鹰的重生,虽然要经历苦痛,但为的是飞向更高的天空。 我急切的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忠诚孝道和感恩。因为我觉得带着这样心态和家人、朋友、同事相处,那我们的家庭将是和睦的,我们的工作氛围将是融洽的,我们企业明天的发展一定是飞速的。 说到孝道和忠诚,我们常说家是人之根,孝是人之本,诸事不顺因不孝,福禄皆有孝字得,孝心一开百惠开。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们又为父母做过多少?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去后悔。父亲是天,母亲是地,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为我们,我们要

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也许现在我们的条件不允许,但是请不要再顶撞父母,哪怕一周陪他们吃顿饭,一个月为他们买件衣服,两年带他们去想去的地方旅游,我想这些都是我们能做到的吧。 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领导就像是家长,默默的在为员工担负着很多很多。貌似光鲜的背后,他们背负的却是更多的责任。当我们做错事情,是谁替我们承担一切?是父母,是我们的老板,但我们从来没有心存感恩,只是一再的埋怨,一再的逃避,不敢面对错误,怕承担责任。我们的领导为了社会、为了企业、为了我们每一个位员工,在坚持着那份责任……所以说领导很辛苦,可是我们有没有对领导说过一句:您辛苦了,你为我的失误承担了责任,对不起。 爱是融合,恨是分离。让世间充满爱,让我们道光集团充满爱;爱祖国、爱公司、爱亲友、爱自己。爸爸妈妈我爱您,道光集团我爱你,所有的领导、同事、亲友我爱你们!我要以全身心的爱来接受今天,因为这是一切成功最大的秘密。 人需要爱,需要工作,需要尊重……但最需要的是:被需要。我会努力做一个被需要的人,这才会实现我的价值。 在《六星级心态》的课程中,我深刻理解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我将在追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始终坚守信念,不断修炼自我,成熟自己的

情绪智力文献综述解读

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献综述 1、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最初萌芽于桑代克反对斯皮尔曼二因素论时提出的应该用多因素论来解释智力,并于1920年提出社会智力概念,将人类智力分为社会智力、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三种(E.L. Thorndike, 1920)。1986年柏尼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提出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W.P. Payne, 1986)。随之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探讨逐渐兴起,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对情绪智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即“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P. Salvoey, J.D. Mayer, 1990)。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1997年二者对该定义进行了细化,称其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P. Salvoey, J.D. Mayer, 1997)这一定义现在仍被普遍应用。随着对情绪智力内涵的深入探讨,1997年以色列心理学家巴昂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旧引。”(Bar-On, 1997)。从内涵上说,其表述并未揭示其特有属性,从外延上说,把人格和人际方面的能力都纳人情绪智力范畴,又有扩大化倾向。所以尽管该定义涉及了情绪智力的内涵和外延,但仍是不尽完善的。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情绪智力进行了界定。有学者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人格中情绪与认知相互渗透的一个心理结构,即情绪与认知融合的一种心理素质”。这种定义讨论到了情绪智力的内涵,但没有直接指出它与能力的关系,以致情绪智力概念游离于能力范畴之外,不利于与现时心理学体系的融合。所以也有学者从心理学意义上考虑,认为“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感括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卢家楣,2005)。这一点在国内外多数文献中得到共识。 2、情绪智力在理论上的讨论 国外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中对情绪智力的探讨主要有两大流派,其中不同的学者分别构建起了不同的理论模型。 一是能力情绪智力流派。此流派认为情绪智力是“运用尖端的信息加工手段去处理情绪及与情绪相关的刺激,以及使用这些信息去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Mayer,Salovey,Caruso),他们从情绪感知、情绪整合、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构建出了情绪智力理

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

第39卷第6期2013年11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Jiangs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9,No.6 Nov., 2013[收稿日期]2013-06-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35SJB190003)、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资助项目(12XWA06)、苏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SBXLKTYJ13007)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晓峰,男,江苏新沂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 刘晓峰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关键词]情绪;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模式[摘 要]情绪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随着“情绪智力”概念的提出,研究者 日益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的热门话题。情绪管理是一种对自我情绪认知、监控和驱动的能力以及对周围情境的识别与适度反应的能力,它具有三个特性,即情绪管理的适应性、情绪管理的功效性和情绪管理的特质性。当前,情绪管理的理论研究方面已形成了情绪智力理论、认知理论以及心理治疗理论;在情绪管理的模型方面,形成了有关情绪调节的同感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情绪管理的具体研究主要涉及情绪管理与个体的社交情境、情绪管理与认知、情绪管理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情绪管理的年龄趋势等方面。就目前情况来看,情绪管理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有待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5170(2013)06-0141-06情绪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与 一个人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享受生活以及获得事业的成功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20世纪60年代,伊扎德、普拉切克、拉扎勒斯、沙赫特和辛格等心理学家从不同视角对情绪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为情绪管理的研究及拓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随着萨勒维 “情绪智力”(情商EQ )概念的提出,尤其是戈尔曼 《情绪智力》一书的出版,人们愈发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管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一般认为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首先,情绪管理的适应性,即个体为适应社会现实而实施的系列反应行为。科尔等指出,情绪管理是个体面对一系列情绪发展变化时, 依照社会认同或容忍的方式,采纳的一种灵活的反应或根据具体情境而作出的延迟反应。汤普森也把情绪管理诠释为个体适应现实社 会环境的一个过程,是个体对情绪变化的灵敏性、 应变性和有节制的逐步反应的过程,是个体以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条理性的方式,快捷而有效地顺 应外在情形转变的过程[1] 。其次,强调情绪管理的功效性, 即基于实现个体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情绪调节。马斯特认为,情绪管理是个体依据自身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有益于其生存和发展的活动。因此,在实施情绪的自我管理时,人们首先从主观意识上评估其所处的情境及与其关联程度,再结合自身应对能力的评估,最后才是确定自身情绪管理的策略 [2] 。汤普森进一步认为,应把情绪管 理理解为个体为完成某一目标而对其自身情绪强度及持续性等方面自动进行的监控、评价和校正的内外过程 [3] 。第三,情绪管理的特质性,即强 调情绪管理在某方面所具备的针对性特质。奇凯蒂、阿克曼和伊扎德等从情绪管理的动力特质入手,认为情绪管理是个体为在某一或多个方面适应其意识内外的变化,组织和发动的动力组织系统 [4] 。沙洛维和梅耶等则认为情绪管理隶属于 加德纳的社会智力结构,是情绪智力的主要成分之一,对情绪的纯熟控制(管理)是情绪智力的最 DOI:10.16095/https://www.360docs.net/doc/2f2555357.html,32-1833/c.2013.06.017

职业心态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

职业心态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 篇一:职业心态培训课心得感想 职业心态培训课心得感想 最近公司组织了一次职业心态培训课。该课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受益良多。希望公司以后多点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能更好地吸收多点知识耶。 说真的,李老师讲课真幽默,容易让人听懂,尤其是在对心态的讲解,更是让我受益非浅。其实人最重要的是心态,一个人如果用积极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喔,因为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其人生道路上成长的高度。只有摆正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首先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留得住人才,因为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只有人才留住才能使企业做活做强做大。至于心态重要的是要有职业道德,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都没有,又何谈以厂为家,以人为本和睦相处喔。其次是要有团队精神,如果公司没有团队精神,就好比一盆散沙,风过沙流散,随处飞扬。各顾各的利益。公司又谈何发展呢?只有上下团结一心,才能使一个企业做大做强。最后要有规范化的管理,我认为管理不是被管,而是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的自我约束的制度,让企业更人性化,才能使职员工更好的自主做出贡献,让企业更好的发展与壮大。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我有深刻影响的还是最后的小游戏,在这个

游戏中充分体现了人才的重要,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正确核心领导的必要性。以及心态的必选性。说真的,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矛盾,有些是不可避免的,也有些无法消除的,我个人认为应该求其精髓,去其糟糕。才能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只有先将次要的矛盾放一放,解决主要的矛盾,这样有利于提高效率,更好的达成目标。 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心态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学习力,改变了不良习惯,带来良好的用处。不过老师所说的价值观与烦恼论我并不认同。人非圣人,谁人无欲。也许只有圣人才会无欲无烦吧?我只知道是个人都会有欲望,有了欲望就会有烦恼。有了烦恼就会有压力。我们只有把压力变为动力才能有所成就。最后我要说的是快乐是自己的,没有谁抢得去,烦恼是自寻的。只有放开心怀,把不快乐的事情忘掉。每天多微笑点,烦恼自然少一点罗。 篇二:职业心态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职业心态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职业心态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一) 职业化提高职业竞争力 曾袁雅芸 '当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许是被逼无奈迫不得已,也许是愿意并且积极主动的去完成,不管是两者中的哪一种你都有权利选择是痛苦的去面对或者快乐的去对待。'这是我参加公司职业素质培训刚开场就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话。

塑造五种心态心得体会

培训课程内容 塑造五种心态 一、心态概述 1、什么是心态; 2、心态决定命运; 3、心态自己掌握。 二、积极心态 1、什么是积极心态; 2、为何要积极心态; 3、积极心态该如何做。 三、空杯心态 1、什么是空杯心态; 2、为何要空杯心态; 3、空杯心态该如何做。 四、感恩心态 1、什么是感恩心态; 2、为何要感恩心态; 3、感恩心态该如何做。 五、宽容心态 1、什么是宽容心态; 2、为何要宽容心态; 3、宽容心态该如何做。 六、老板心态 1、什么是老板心态; 2、为何要老板心态; 3、老板心态该如何做。

培训心得及反馈 心态就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看法、观点或心理态度。“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和世界,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和人生。 改变自己,从改变心态开始。 一、积极心态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正反两面,即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它完全取决于你怎么看。 1、积极的心态发现机会,消极的心态发现困难; 2、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要想在对待任何事情上都能保持积极心态,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积极乐观的心态需要长期不懈的培养,做到走出失败的阴影,并多与积极乐观的人交朋友。 二、空杯心态 空杯心态,最直接的含义就是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其引申含义就是:随时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知识、技能或经验,为新知识、新技能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总是最新的。保持谦虚之心,放下过去的成绩,以“空杯心态”去完善自己,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就学、就研究,从而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1、空杯心态可避免掉入“经验主义”的陷阱; 2、空杯心态是自我不断进步的保障; 3、不断扬弃和否定自我,不断学习和进步;

情绪智力综述

组织行为学 姓名:骆思钊 学号: 35 专业:应用心理学 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 35 骆思钊

摘要: 本文使用文献回顾的方法,综述了有关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构建和测量的研究进展,以及有关情绪智力的重要研究成果。展现了在情绪智力这一领域二十多年来的骄人成就。同时,本文也结合文献综述了情绪智力概念的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作者结合文献提出了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就业质量的研究方案,尝试从实证角度进行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 关键词: 情绪智力理论与发展就业质量

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 引言 百度网站搜集了与情绪智力有关的信息达7,860,000多种,在我国,情绪智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是在教育界还是在心理学界,以及组织管理界等领域都引起了研究者对情绪智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重视和兴趣。本文对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作一简单的回顾和介绍,以便我们能对情绪智力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现在的发展水平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为新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1 文献回顾 情绪智力的定义发展 “情绪智力”一词的最初出现可见于德国人柳纳(B.Leuner)于1966年在<情绪智力与解放》一文中首次提出“情绪智力”术语,然而与我们今天的情绪智力涵义不尽相同。 而真正具有现今意义的情绪智力概念出现在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Salovey和Mayer)对情绪智力所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7年梅耶和沙洛维在一篇题为(什么是情绪智力》的论文中将对情绪智力的概念重新界定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并一直沿用至今。 巴昂—On)也对情绪智力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以上的两个定义,可认为是对情绪智力较为经典与公认的定义。[1]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中国心理学家也对情绪智力的定义提出的各自的观

情绪调节研究综述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8, 8(10), 1486-1492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2f2555357.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2555357.html,/10.12677/ap.2018.810172 A Review of Emotion Regulation Shuyan Shi, Fada P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Received: Sep. 24th, 2018; accepted: Oct. 8th, 2018; published: Oct. 15th, 2018 Abstract Emotion regulation is the process on which individuals exert influence what emotions they have, when emotions occur, and how they influence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s and expressions. That is, a strategy consisting of controlling what kind of emotions they produce, when they generate emotions, how strong they experience emotions, and how they express emotion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riteria, emotion regulation i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ypes.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s of emotion regulation greatly enriched the study of emotion regulation; the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positive effects on ordinary people but also expanded to the aux-iliary treatment of physiological diseases. Among them,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motion regulation has evolved from the dual process theory to the multi-level framework theory. Based on the latest theoretical model of emotion regulation, the new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practice are discussed. Keywords Emotion Regulation, Multi-Level Framework 情绪调节研究综述 史书彦,潘发达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 收稿日期:2018年9月24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8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5日 摘要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对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即对自己产生何种情绪、何时产生情绪、体验到情绪的强烈程度以及如何表达情绪进行控制所组成的策略。

心态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心态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心理健康培训心得 这次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如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 二懂得了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

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总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为学习,为人际关系等等,且有增长 的势头,这就说明现代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 所以,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健康教师力求“对症下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时,就应该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

职场心态心得体会3篇

职场心态心得体会3篇 职业心态是营养品,会滋养我们的人生。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职场心态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职场心态心得体会范文1职场心态培训心得体会 踏上职业道路已有4年之余,在这漫长的4年时间内我确实学了不少的知识,技能以及做的道理。但是这些都远远的不够,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在写这份心得起笔时还得非常感谢我们的老师,是他们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能让人听到不觉得厌烦,那么深动又有活力的培训。说真的让我听了还想听的课程,虽然这些极其平凡的语句,确给了我以后的人生规划有了莫大的动力。在也不想得过且过过着每一天了。 有时,我每看完部奋斗励志的电视剧,看完一本有色彩丰富的书的时候总会有一定的感想。我要怎么怎么样,总是那么的意气奋发,对待工作,生活都充满了激情很有冲劲,但好景不长,懒惰的心理过不了多久又出现了,至今都没有实现自已的目标。直到今天听完了这次培训,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憾。的确,一个人职业规划的好坏会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我不希望等到我以后回首往事时却是不堪回首。

我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做我们这一行的最最主要的就是要善于沟通协调,最大的目地就是让我们的客户满意我们的交期,质量。其实在这其间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我意相不到的知识。我现目前的话就是想在我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再更上一层楼。我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点:一、拥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二、专业水平需不断地提高;三、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四、认真的做每一件事,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五、取长补短,不能好高骛远,向我的同事们去认真的去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 从这次培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次生动的职业课,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怎样做好自己的工作,走好我以后的人生道路。面对我的工作,这次我给了我职业的重新认识、规划。作为一个学历不高及其它方面也并没有多少特长的我来说要不断地创新、探索,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地追求完美,随时洗洗老充实一下自己,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想公司做的很好,自已飞的更高就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运作模式,给出自已的建议不管是否被采纳至少有这种想法。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不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我知道人无完人,但是我相信我能够了解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多向身边的人学习,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把工作当成自已的事业去经营;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快乐的工作。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学会感恩。用心做事。不为自己找任何失败的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的职业规划及我的人生目标又更为前进一步,我将会更加有信心,因为我知

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研究综述 摘要:文章对国内外关于情绪智力结构的主要研究综述,分别从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现有文献的局限性和情绪智力未来发展研究方向。 关键词:情绪智力;结构;结构模型 1情绪智力的定义 关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不过已达成共识的是可以将这些定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一种认知能力即能力EI;另一类则是特质EI。能力EI也叫“认知情绪能力”。它是指一个人认识、处理和利用情绪信息的真实能力。特质EI也叫“情绪自我效能”。它是指一系列行为倾向和个体对自己认识、处理和利用情绪信息能力的自我认知。 2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 关于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的解释,较有影响力的要属Goleman、Bar-On、Salovey 和Mayer的理论。 2.1Mayer & Salovey 1990 模型 1990年Mayer & Salovey提出EI概念,它主要包括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 其中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评估、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 和评估他人的情绪(包括对非言语表示的理解和移情);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调节他人的情绪;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包括灵活计划,创造性思维,注意力转移以及动机四个方面。 2.2Mayer & Salovey 1997 模型 Mayer & Salovey 在1997年对情绪智力涵盖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模型由四部分组成:准确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理解分析和使用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成熟的能力。从这

教师情绪管理论文

教师情绪管理论文 情绪管理已成为组织行为管理学中比较前言的课题,是国家“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落实;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师情绪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压力控制与情绪管理论略 摘要:“教师情绪压力”是指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由于工作等多方面的关系所造成的对教师来说具有不良感受的并_具有威胁性的心理感受与情绪体验。目前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科研经费申报、学术成果发表、生活负担、上升空间等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压力,教师情绪管理现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面对情绪压力,教师可以通过转移注意、调整心态;锻炼意志、自我提醒;加强交流、保持沟通;合理宣泄、适当调节等方式促使职业的全方面成长和提高。 关键词:教师;情绪;情绪管理;沟通 :G645 文献标志码:A

:1009-4156(xx)06-082—02 高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需要面对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学校行政部门给予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职称评定、人际关系的处理、生活的压力等,对身处“象牙塔”的高校教师来说比社会上一般的其他职业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压力的存在。教师是个“高压力”的职业,在不同层次与类型的教育系统中,教师所面临的压力是不一样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加快, ___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及情绪管理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下更值得我们关注。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发展 早在192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索戴克就首先提出了社会智力(Social In ___igence)的概念,认为拥有高社会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能在人际关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动。1926年第一份社会智力测验(George Washington Social In ___igence Test)被推出,问卷的题目包括指认图片中人物的情绪状态以及判断人际关系中的问题等。 心理学家巴昂(Reuven Baron)在1988年编制了一份专门测验EQ 的问卷(EQ—i),也成为第一个使用“EQ”,即情商这个名词的人。

阳光心态培训心得文档5篇

阳光心态培训心得文档5篇Sunshine mentality training experience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阳光心态培训心得文档5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培训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阳光心态培训心得文档 2、篇章2:阳光心态培训心得文档 3、篇章3:阳光心态培训心得文档 4、篇章4:阳光心态培训心得体会感想文档 5、篇章5:阳光心态培训心得体会感想文档 通过阳光心态培训,那人生轨迹岂能美好?面对复杂的环境,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那即便是暗淡无光,也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此分享心得。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阳光心态培训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篇章1:阳光心态培训心得文档 4月9日公司人资部组织各部门员工阳光心态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有感触,这次培训使我思想系统化和深入化,提高了我的思想认知水平。 培训课程刚开始,由主持人易任带领大家做了一个小蜜蜂的游戏,顿时培训的气氛活跃了起来,消除了大家一天工作的疲惫,后来伙伴们以爱的鼓励请出了的主讲师,开始了这次课程的培训。 老师在课上为我们讲解了成功=心态+能力+关系+运气。其中心态起主导地位,心态出了问题,就要调整好心态,好心情才能欣赏好风光。塑造健康的心态,塑造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阳光心态,就是要让朋友们建立积极的价值观,获得健康的人生,释放强劲的影响力。 你内心如果是一团火,就能释放出光和热;你内心如果是一块冰,就是融化了也还是零度。要想温暖别人,你内心要有热;要想照亮别人,请先照亮自己;要想照亮自己,首先要照亮自己的内心。怎样照亮内心?点亮一盏心灯,塑造阳光心态。良好的心态能够很好地影响个人、家庭、团队、组织,最后影响社会。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有一个阳光的心态。所谓阳

(完整版)学习阳光心态心得体会

让阳光照亮心灵 ——学习阳光心态心得体会

现金管理中心 李西萍

让阳光照亮心灵 ——学习阳光心态心得体会 在营业部现金运营中心百日达标培训班的第一节课中,我们组织学习了清华大学吴维库博士的“阳光心态”讲座,细细地回味,令我感触至深,收获甚丰,心情也异常舒畅,豁然开朗。 阳光心态是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一种心智模式。吴维库博士应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案例,分享了有关阳光心态的一些主要思想:事情是中性的;操之在我;重在过程;活在当下;向下比较;砖块理论;谷底原理;创造环境;情感独立;情商树等。具备阳光心态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又亲和,帮助缔造自我内心和谐、家庭和谐以及团队和谐。 吴维库博士的讲座主要从心态决定命运、生命重在过程、活在当下、个人心理决定成败四个方面给我们讲解了阳光心态与工作生活的一系列的概念。 在纷繁芜杂的尘世中,我们经常被工作生活中的琐事而焦头烂额,在我们感觉到累的时候,或许更多的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理上的疲倦。而吴博士在讲座中提出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自信、给博爱和工作并快乐着的心智模式。拥有阳光心态,工作、学习、生活、事业交往均能和谐顺利。 阳光心态的意义对于我们个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心态决定能力。拥有阳关心态的人,往往在工作能力上起到良好的存进作用。 第二,心态决定生理。人们常说“知足”常乐,其实说的就是良好心态对于人生理健康的积极效能。 第三,心态决定命运,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拥有阳光心态的人,会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件事。因此,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时,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要保持一颗阳光、平常的心态来指导生活。 中心库工作想来是环境差、工作累、工资低的工作。目前,在大环境无法改观的前提下,只有自己把下心态放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以平常心曲面对种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工作。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阳光心态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能够让人感受到阳光心态是一种让人积极融入环境的积极心态能够让人学会知足和感恩、豁达与宽容的心态。具备了这种心态,就指导了怎样在知足和进取之间的权衡,学会在追求与放弃之间抉择。懂得在得意于失意之间的取舍。 让阳关照进心灵,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好!

情绪智力综述

广州大学2011-2012学年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期末作业 组织行为学 姓名:骆思钊 学号:2111103035 专业:应用心理学

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 2111103035 骆思钊摘要: 本文使用文献回顾的方法,综述了有关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构建和测量的研究进展,以及有关情绪智力的重要研究成果。展现了在情绪智力这一领域二十多年来的骄人成就。同时,本文也结合文献综述了情绪智力概念的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作者结合文献提出了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就业质量的研究方案,尝试从实证角度进行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 关键词: 情绪智力理论与发展就业质量

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 引言 百度网站搜集了与情绪智力有关的信息达7,860,000多种,在我国,情绪智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是在教育界还是在心理学界,以及组织管理界等领域都引起了研究者对情绪智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重视和兴趣。本文对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作一简单的回顾和介绍,以便我们能对情绪智力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现在的发展水平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为新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1 文献回顾 1.1 情绪智力的定义发展 “情绪智力”一词的最初出现可见于德国人柳纳(B.Leuner)于1966年在<情绪智力与解放》一文中首次提出“情绪智力”术语,然而与我们今天的情绪智力涵义不尽相同。 而真正具有现今意义的情绪智力概念出现在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Salovey和Mayer)对情绪智力所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7年梅耶和沙洛维在一篇题为(什么是情绪智力》的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摘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干预及培养进行展望。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干预及培养 一、情绪自我效能感概念 Bandura(1986)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能力有关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层面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Schultz(1990)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自信、自重与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等人提出。Caprara等人(1999)认为个体在管理日常情绪体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不仅在于个体的管理技巧和能力,还在于不同个体对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干上有很大差异,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Bandura等人(2003)同样强调个体管理情绪生活的能力感,他们认为个体具有自我情绪调节技巧是一回事,在不同的场合中能够坚持运用这些技巧是另外一回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Bandura,caprara等,200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情绪的形成、保持、回避和抑制能力的评价及对内部情绪调控的信心/信念(Caprara, Alessandri&Eisenberg, 2012)。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 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 Watson &Tellegen(1985)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为两个维度: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expressing positive affect , POS)和调节负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managing negative affect , NEG)。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指个体面对成功或其它愉快事件时,体验或表达注入快乐、热情、自豪等整形情绪的效能信念(Bandura etal ., 2003; Caprara & Gerbino , 2001) 。调节负性情绪的自

情绪管理-选修课论文

情绪管理 一、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健全的自我意识应该是积极统一的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者的协调一致。也就是说,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合理地统一起来。大学生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应该客观地认识自我。 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建立健全自我意识和修养自我意识的基础。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曾说过:“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我国也有一句古话:“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智力、能力、个性以及在社会、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就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就能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提高自己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客观地认识自己,首先要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大学生不但要了解自己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自己的才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这就需要大学生努力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经验,以适当的参照系来了解自己。这种了解,一是通过将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尤其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作比较来了解自己,如大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二是通过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三是通过对自己活动成果的社会效应来了解自己,如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考评成绩等。 在全面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应能适当地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自我时,应有合适的社会尺度,否则就可能作出错误的评价。如:有的同学总是与比自己各方面都好的人比,比的结果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有的同学因某一个人对自己提出了批评,便认为所有人都瞧不起自己。所以,大学生应学会从本质的、发展的、光明的一面去洞察社会与人生,学会用正确的社会价值的尺度来评价自己。比较时进行双向比较,既将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比较,看到自己的差距,也将现实的我与过去的我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既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也与比自己差或相似的人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