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青岛版数学五下第二单元《校园艺术节》word教学案

春青岛版数学五下第二单元《校园艺术节》word教学案
春青岛版数学五下第二单元《校园艺术节》word教学案

2016春青岛版数学五下第二单元《校园艺术节》w o r d教学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下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一次实践活动。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学生通过操作、学习,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棒、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10÷2 1)请学生口算,师板书。问: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 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 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 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 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3) 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 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4) 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根、5根、6根,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 同桌分,再将表格填好。出示: 3. 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问: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 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 交流 1)问: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列式) 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 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

新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学期) 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5)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 (1)a 与b 的平方差是:a 2 -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 、n+1。 (4)若b >0,则正数是:a 2 +b ,负数是:-a 2 -b ,非负数是:b 2 ,非正数是:-b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a b (a 、b 都是整数且a≠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p 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

知识梳理(一) 一、因数和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我们就说a和b是c的因数,c是a 和b的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例如:3×8=24,3和8是24的因数,24是3和8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一个非零的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倍数,又是它本身的因数。 5、找因数的方法: (1)列乘法算式: 例如:要写出18的所有因数,方法如下: 1×18=18 2×9=18 3×6=18 所以,18的因数有:1、2、3、6、9、18共6个。 (2)列除法算式: 例如:要写出24的所有因数,方法如下: 24÷1=24 24÷2=12 24÷3=8 24÷4=6 24÷5=4.8(因为4.8不是整数,所以5和4.8不是24的因数) 所以,24的因数有:1、2、3、4、6、8、12、24共8个。 6、找倍数的方法: 用这个数分别乘1、2、3、4、5…直到所乘的积接近所规定的限制范围为止,所乘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如:写出30以内4的倍数。 4×1=4 4×2=8 4×3=12 4×4=16 4×5=20 4×6=24 4×7=28

所以,30以内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 二、2、5、3的倍数的特征 1、个位上是0、 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末尾必须是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0。 同时是2、5、3的倍数的数末尾必须是0,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大的两位数是90。 三、奇数和偶数 1、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偶数也叫双数。 如:0、2、4、6、8、10、12、14、16…都是偶数。 2、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奇数也叫单数。 如:1、3、5、7、9、11、13、15…都是奇数。 巩固练习(一) 一、填空。 1、3×5=15,()是15的因数,15是()的倍数。 2、16的因数有()。 3、要使30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4、在18、29、4 5、30、17、72、58、43、75、100中,2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 5、从1,3,5,0中选取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是2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是3的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年、月、日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的意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先通过年历来认识大月、小月,然后通过2004年2月和2005年2月的天数,再认识闰年和平年,结合练习中的习题了解季度的含义。单元结束后,安排了数学实践活动<<生日快乐>>。 教材编排时,首先安排了一张生活中常见的年历,让学生发现记忆大月和小月的不同方法,然后安排了两张2月的月历,了解平年和闰年,并让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知道平年和闰年的全年各有多少天。 教材还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想想做做”和“你知道吗”以及“思考题”等栏目,将季度、闰年和平年、四季的划分,,几种农作物生长情况等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难点:判断平年的方法 课时安排: 认识年、月、日…………………………………1课时

认识平年、闰年…………………………………1课时 生日快乐…………………………………………1课时 第1课时认识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P17~18 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并知道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知道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知识点:1、一年12个月。2、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3、大月31天,小月30天。4、哪个月是大月,那几个月是小月。 教学重点:熟记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小月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区别 教学准备:年历卡 教学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笔记整理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沿着的那天对折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3)平移: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 (4)旋转:物体都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一个固定的轴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旋转。 (5)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6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2)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3)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6)个位上是0,2, 4, 6, 8的数都是2的倍数。 (7)个位上的数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8)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9)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还是偶数。(0除外) (10)个位上是5的数,既是5的倍数,还是奇数。(0除外) (11)个位上是0的数,而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3和5的倍数。(0除外) (12)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13)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 (14)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15)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6)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1、97。 (17)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 (18)概念:奇质数(既是奇数,还是质数)、奇合数(既是奇数,还是合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大约是一个手指尖的体积)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大约是粉笔盒的体积)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大约是教室里两个电视机所占的体积)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形的长、宽、高。 (3)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4)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30分,第4题每空2分) 1.在4、9、36这三个数中:()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36的因数一共有()个,它的倍数有()个。 2.圈出5的倍数: 15 24 35 40 53 78 92 100 54 45 88 60 在以上圈出的数中,奇数有(),偶数有()。 3.从0、4、5、8、9中选取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 (1)在能被2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在能被3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3)在能被5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将2、10、13、22、39、64、57、61、1、73、111按要求填入下面的圈内。 5.用“偶数”和“奇数”填空: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二、选择(共20分,每空4分) 1.如果(都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那么()。 A.是的倍数 B.和都是的倍数 C.和都是的因数 D.是的因数 2.在四位数21□0的方框里填入一个数字,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有()种填法。 A.2 B.3 C.4 D.5 3.下列各数或表示数的式子(为整数):,4,,,0。是偶数的共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按因数的个数分,非零自然数可以分为()。 A.质数和合数 B.奇数和偶数 C.奇数、偶数和1 D.质数、合数和1 5.古希腊数学家认为: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约数(本身除外)相加的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全数”。例如:6有四个约数1、2、3、6,除本身6以外,还有1、2、3三个约数,6=1+2+3,恰好是所有约数之和,所以6就是“完全数”。下面数中是“完全数”的是()。 A.12 B.15 C.28 D.36 三、解答(共50分) 1.有三张卡片,在它们上面各写有一个数字2、3、7,从中至少取出一张组成一个数,在组成的所有数中,有几个是质数?请将它们写出来。(5分) 2.菲菲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八位数,记为:ABCDEFGH。已知:A是最小的质数,B是最小的合数,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D是比最小的质数小2的数,E是10以内最大的合数,F只有因数1和5,G是8的最大因数,H 是6的最小倍数。(10分)3.小丽写了这样的一个算式让小军判断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1+2+3+……+993,小军根据所学知识很快就作出了正确的判断,那么,你认为结果应是奇数还是偶数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10分) 4.如图是一张百数表,它能帮助我们学习很多关于“因数和倍数”的数学知识。请你用“”划出所有3的倍数,用“○”圈出所有9的倍数。从你圈出的数中,你能归纳出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吗?(10分) 5.体育课上,30名学生站成一行,按老师口令从左到右报数:1,2,3,4,…,30。(15分) (1)老师先让所报的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去跑步,参加跑步的有多少人?(2分) (2)余下学生中所报的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跳绳训练,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2分) (3)两批同学离开后,再让余下同学中所报的数是5的倍数的同学去器材室拿篮球,有几个人去拿篮球?(6分) (4)现在队伍里还剩多少人?(5分)

苏教版小学数学《数的顺序》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让学生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掌握知识,让学生学会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孩子观察、总结、分析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数感,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找规律。 教学难点: 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数的顺序 今天是数字王国开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数娃娃们排着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出场了。 有一些数字宝宝藏起来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第一行谁来快速的填?谁来汇报?你怎么想的?12前面填什么? 会填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你能从28填到34吗?集体从67数到73。 老师还带来一道题考考你,你能有顺序的填一填吗?(出示想想做做2)指名说,重点注意91后面的数 同学们课前已经完成了这张表(不完整—完整)启发:这张表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几?最大的一个数呢?一共可以填多少个数?我们通常称这张表为“百数表”。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百数表来学习数的顺序。(板书课题) 二、观察百数表、引导发现规律 这一张小小的百数表,里面藏着许多奥秘哦,你想研究研究吗? 1、提出要求:从刚才填好的表中横着选几行数,竖着选几排数,分别读一 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引导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如:每一行数的个位

上分别是1 、2、3……0;每一行数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相同,最后一个数的十位上比前九个数多1等等。如:每一排数的个数上都相同;每一排数从第2个开始,十位上分别是1、2、3……9,竖着看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十等等。 3、教师及时总结。 横着看:左边9个数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各位上的数分别是1、2、3……、最右边一个数是整十数或者一百,比左边的9个数十位大1.横行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重点:再次强调,盖住数字让学生猜)第一行前9个数都是一位数等。 竖着看:个位的数都相同,十位数不同,每一排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0,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0。最后一行都是整十数等。 4、继续探究: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斜着观察。教师揭示重叠数。颠倒数。 左上到右下斜排相邻两个数相差11,右上到左下相差9,每个数位之和相等。 4. 出示想想做做1。 你能和同桌说一说吗?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看一看百数表。 指名回答,追问:十位上是5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猜一猜:在1~100的数里,个位上是0的数一共有多少个?个位上是1的数呢?十位上是9的数有多少个?十位上是8的数呢? 5、幸运抽奖 为了感谢同学们参与运动会,数字王国还特意为我们举办了一个抽奖活动,符合题目要求的同学将会成为今天的幸运之星,举起手中的号牌,看看谁能获奖。出示36页的第3题。 (1)比69大1的数是()。 (2)比100小1的数是()。 (3)40比()小1,比()大1。揭示相邻数 (4)与99相邻的数是()、(); 恭喜获奖的同学,老师的数字是56,你能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老师也获奖吗?请没有获奖的同学也设计这样一句话让自己也获奖,说给同桌听。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图形的变换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 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 (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 (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二、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一、填一填。 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1×24=2×()=()×()=()×() 8.在0、1、、、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辨一辨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3是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三、选一选 :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 和9 和70 和100 和60 2.自然数包括( )。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是最小的( )。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4.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积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 5.一个奇数要( ),结果才能是偶数。 A.乘3 B.加2 C.减1 6.一个合数,它是由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得来的,这个合数至少有( )因数。 D.不能确定 四、找一找、连一连。 五、想一想,写一写。 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个)。 9 因数: 倍数: 20 因数: 倍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单位“1”: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例如:3 2 的分数单位是 3 1。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 a ÷b=b a (b ≠0)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例: 3 1 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例: 3 5 带分数: 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例:1 3 1 有些假分数的分子恰好是分母的倍数,实际上是整数,有些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样的假分数可以写成带分数。 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3 7 7÷3=2……1 商除数余数 231 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2 31 3132+? 分母分子分母整数+? 3 7 分解质因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30=2×3×5 2 30 3 15 5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最大公因数:2个或2个以上的数的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2个或2个以上的数的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例:6和8 (1)排列法 6的因数:1,6,2,3 8的因数:1,8,2,4 6和8的最大公因数:2 6的倍数:6,12,18,24 8的倍数:8,16,24 6和8的最小公倍数:24 (2)筛选法 6的因数:1,6,2,3 6和8的最大公因数:2 8的倍数:8,16,24 6和8的最小公倍数:24 (3)分解质因数 2 6 用质因数2除 2 8 用质因数2除 3 2 4 用质因数2除 2 6=2×3 8=2×2×2 (2是6和8的公有质因数,3是6的独有质因数,2×2是8的独有质因数) 6和8的最大公因数:2 (公有质因数) 6和8的最小公倍数:2×3×2×2=24 (公有质因数×独有质因数) (4)短除法 2 6 8 用公因数除 3 4 (2是除数,3是6÷2的商,4是8÷2的商) 6和8的最大公因数:2 (所有除数的乘积) 6和8的最小公倍数:2×3×4=24 (所有除数和商的乘积) 特殊情况: 两个数互为质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1)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活动主题一:《图形的变换》活动主题二:《图案设计》活动主题三:《数学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图案,感觉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准备教具:1、挂图;2、方格纸;3、七巧板;4、作图工具 授课时数:约6课时 第一课时(1)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实物图。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2) 课题: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知识总结1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概括 姓名: 1.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8 5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5.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6.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 7.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即: 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9.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0.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带分数大于1。 11.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2.非0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例如5可以看成是 1 5。 1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4.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因数一定是1。 15.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作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16.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7.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即: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定为互质数)最简分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18.除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方便。如果计算结果可以约分的话,要 化简成最简分数。 19.两个数成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乘积。 20.两个数的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1.两个数是互质数的几种特殊情况有:① 1和任何数都是互质数;② 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③两个相邻的奇数一定是互质数;④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⑤一个质数和一个不是它倍数的合数一定是互质数。 22.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的方法就是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约分最快速的方法是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时,要把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别忘了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相同的数。约分和通分都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是分子分母同时缩小,通分是分子分母同时扩大。 23.把分数化成小数的一般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特殊方法:①分母是10,100,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②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数时,可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③快速判断一个最简分数是否能化为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再不含有其它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为有限小数;反之,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还含有其它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为有限小数。 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直接把小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化简。 24.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2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等于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积;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等于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26.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因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所有公因数。 快速找两个数的所有公因数的方法是:①找(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②写出这个最大公因数的所有因数,这些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所有公因数。 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27.比较分数的大小。先看分子或分母是不是相同,①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②分子和分母都不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 1 课时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全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全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郭岗小学课程类型必修课 程 设计教师赵爱玲 适用年级五年级 总课时67课时左 右 设计日期2012.2.1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从学生方面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从学习内容看: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课程目标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 的倍数的特征;会求 100 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精品)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表格式) 特别说明: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一亿有多大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六单元运算律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多边形的内角和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数字和信息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课题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课时数课时总数 学讲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重、难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准备课件 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 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 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 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 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 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 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 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 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 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 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整理资料(2018)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整理资料 一、观察物体(三) 1、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还原立体图形,有时候摆法不唯一。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二、因数与倍数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100以内的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 1.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的()数,B是A的()数。 2.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 ____ ,B是A的 ____ 。 3.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 B、因数 C、自然数 【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是错误的说法。 知识点3】没有前提条件确定倍数与因数 例如:36的因数有()。 确定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我们应该从1的乘法口诀一次找出。如:1×36=36、2×18=36、3×12=36、4×9=36、6×6=36因此36的所有因数为:1、2、3、4、6、9、12、18、36重复的和相同的只算一个因数。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例如:7的倍数()。 确定一个数的倍数,同样依据乘法口诀,如:1×7=7、2×7=14、3×7=21、4×7=28、5×7=35……还有很多。因此7的倍数有:7、14、21、28、35、42……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知识点4】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倍数与因数例如:25以内5的倍数有( 5、10、15、20、25 )。特别注意前提条件是25以内!例如:5、1、20、35、40、10、140、2 以上各数中,是20的因数的数有();是20的倍数的数有();既是20的倍数又是20的因数的数有()。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20的因数有哪些,然后在上面的数中一次找出,特别注意没有在以上数字中出现的因数是不能填入括号的! 【知识点3】关于倍数因数的一些概念性问题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是任一自然数(0除外)的因数。也是任一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最少有1个,这个数是1。除1以外的任何整数至少有两个因数(0除外)。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等于他本身,一个数的倍数都大于等于他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这个数 二、2、3、5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1】2、3、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例如:80、20、70、130等。 个位上是0且各位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例如:120、90、180、270等。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也就是说是2的倍数的数也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也叫做奇数。(因此在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无论多少个偶数相加都是偶数偶数个奇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知识点2】一些特殊数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但是,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例如:16、404、1256都是4的倍数。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25整除,这个数就是25的倍数。例如:50、325、500、1675都是25的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