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实习报告

园林工程实习报告
园林工程实习报告

园林工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园林工程”是设计、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与人工环境的一门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的营造,根本的使命是协调自然之间的环境关系。

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满足对建筑本身的供能需要外,更多关注户外空间的营造。休闲意识和休闲时代的来临,对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加大;滨水地区的开发随着城市形象的提升愈来愈受到关注;代表城市需求和形象的广场、公园、步行街等城市公共开发空间的大量新建;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景观功能逐步被强调。因此,园林工程的课程实习,起到了“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过度”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北京和张家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园林工程进行现场参观,调查了解现代园林工程设计涵盖的内容,掌握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园林工程建设人才。

二、实习时间:2011-2012-2学期12-14周。

三、实习地点:北京颐和园、北海公园、大庸桥公园、紫舞公园、校园内及其附近

四、实习内容:

(1).园路横断面,园路附属工程设施

(2).园路铺装种类

(3).园路病害

(4).水景工程中的驳岸、水池。

水景工程中的喷泉。

五、实习报告的内容及要求:

(一)横断面

园路横断面。园路的形态美观生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

园路横断面的组成:

园路的横断面就是垂直于园路中心线方向的断面,它关系到交通安全、环境卫生、用地经济、景观等。

园路横断面设计,在园林总体规划中所确定的园路路幅或在道路

红线范围内进行,它是由车行道、人行道或路肩、绿带、地上和地下管线(给水、电力、电讯等)共同敷设带(简称共同沟)、排水(雨水、中水、污水)沟道、电力电讯照明电杆、分车导向岛、交通组织标志、信号和人行横道等组成。

园路的宽度与该园林的规模及园路的级别相关。一般来说,应以满足功能要求,并尽量少占绿地为宜。同时,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形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座凳、座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园路横断面的设计:

1.车行道设计:风景园林道路交通量小,车速不高,荷载不

大,一般每条车道宽3.0~3.75m比较恰当。带有路肩式的

横断面,机动车、非机动车都可以灵活借用,错车颇为方

便。

2.车行道路拱设计:为使道路上地面水,包括园林草坪等地

面水迅速排入道路两侧的明沟或雨水口内,道路车行道横

断面应做成横向倾斜的坡度。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即单向

直线横坡式、凹形双向横坡式、凸形双向横坡式。

3.车行道设计:一般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设计宽度1.5m,两条

车道的2.55m,计算方法是0.6n+0.45(n+1)=1.05n+0.45,n

为车道数。

4.当人行道条数为1、2、3、4、5、6时,建议人行道宽度

分别为0.6~0.8,1.5,2.3,3.0,3.7,4.5m。

5.园路绿化带设计:园路绿化包括人行道绿地和分车带绿地

两部分。园路绿地一般占道路总宽度的15%~30%,但如按

环保的标准,园路绿地总宽度至少应有6~15m,其中人行

道绿地常用宽度为1.5~45m,分车带绿地常用宽度为

1.5~6.0m。绿带过窄,发挥不了应有的防护隔断作用,且

行道树与路灯的矛盾突出,与底线管线的埋设又相互干扰。

因此,园路绿地宽度以大于4.5m为佳。园路绿化带上的

行道树要有足够的净空距,要求行道树的定干为2.5m,树

木的间距不应对行人或行驶中的车辆造成视线障碍。若是

栽种雪松、柏树等易遮挡视线的树木,株距应为树冠冠幅

的4~5倍。为防止行道树与架空线接触。一般可选择易修

剪的树木,以控制其高度。

6.结合地形设计道路横断面:在自然地形起伏较大地区涉及

道路横断面时,如果两侧道路的地形高差较大,结合地形

布置道路横断面的几种形式如下。

a.结合地形将人行道与车行道设置在不同高度上,人行道

与车行道之间用斜坡隔开,或用挡土墙隔开。

b.将两个不同行车方向的车行道设置在不同高度上。

c.结合岸坡倾斜地形,将沿河一边的人行道布置在较低的

不收水淹的河滩上,供人们散步休息之用。车行道设在

上层。以供车辆通行。

(二)园路附属工程设施。

道牙

道牙是安置在路面两侧的公园附属工程。它使路面与路肩在高程上衔接起来,起到保护路面、便于排水、标志行车道、防止道路横向伸展的作用。同时,作为控制路面排水的阻挡物,还可以对行人和路边设施起到保护作用。

明沟和雨水井

建筑前场地或者道路表面(无论是斜面还是平面)的排水均要使

排水边沟。排水边沟的宽度必须与水沟的宽度相对应。排水沟同样可以用于普通道和车行道旁,为道路设计提供一个富有趣味性的设计点,并能为道路建立独有的风格。

蹬道

在地形陡峭的地段,可结合地形或利用露岩设置蹬道,当其纵坡带60%时,应做防滑处理,并设扶手护栏等。

种植池

在路边或者广场上栽种植物,一般应留种植池。种植池的大小应由所栽植物的要求而定,栽种高大乔木的种植池应设保护栅。

(三)铺装种类

连环锦(条砖铺地):砖吸水、排水性能好,但不耐磨。

卵石铺地:这种路面耐磨性好,防滑,起到增加景区特色、深化意境的作用。装饰性强,但行走不舒适,清扫困难。且卵石易脱落。

平板冰纹铺地:平板冰纹铺地有一定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可用在自然气息较浓的一般园路上。

步石:一般步石的数量不宜过多,体块不宜太小,这种步石易与自然环境协调,能取得轻松活泼的效果。

(四)园路病害

裂缝与凹陷:造成这个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基土过于湿软或基层

硬度不够,强度不足,在路面荷载超过土基的承载力时成的。

啃边:路肩和道牙直接支撑路面。使之横向保持稳定。因此路肩与其基土必须紧密结实,并有一定的坡度,否则由于雨水的侵蚀和车辆行驶时对路面边缘的啃食作用,使之损坏,并从边缘起向中心发展,这种破坏现象叫啃边。

(五)水景工程中的驳岸与护坡

此处水景为自然式驳岸与护坡。

自然式驳岸:外观仿自然、无固定形状或规格的岸坡,如常见的假山石驳岸、石矶驳岸、木桩驳岸等。这类驳岸自然亲切,这类驳岸自然亲切,景观效果好,能与周围环境较好地融合。

常见的驳岸结构:园林中使用的驳岸形式主要以重力式结构为主,其中砌石驳岸又是重力式驳岸最主要的形式。它主要依靠墙身自重来保证岸壁的稳定,抵抗墙后土壤的压力。它主要由基础、墙身和压顶三部分组成。

施工要点:重力式驳岸宜在交好的地基上使用;在较差的地基上采用时,必须进行加固处理,并应在结构上才去恰当措施。现以浆砌石块驳岸说明其施工要点:放线、挖槽、夯实地基、浇筑基础、砌筑岸墙、砌筑压顶。

自然式护坡:自然式缓坡护坡能产生亲水的效果,在园林使用中很多。

施工要点:块石护坡施工工程量较草皮护坡工程量大,下面以块石护坡说明其施工要点:开槽、铺倒滤层、砌坡脚石、铺砌块石。(六)喷泉

此喷泉为与音乐一起协调同步的“音乐喷泉型”。

建造场地和水池形状的选择通常应依据两个原则。一是整体原则,二是实用原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