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高中语文2祝福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河北省沧州市高中语文2祝福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河北省沧州市高中语文2祝福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祝福(第一课时)

【开篇记诵】

鲁迅名句: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2、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3、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冺恩仇。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7、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读准文中重要词语的字

音。

2、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了解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 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反映了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同情和憎恶。

【自主学习】

1、字音

钝.响()寒暄.()瓦楞.()朱拓.()间.或()

悚.然()踌蹰

..()()

不更.事()谬.种()俨.然()

雪褥.()尘芥.()形骸.()

脸颊.()贺家墺.()荸荠

..()驯.熟()桌帏.()

搭讪.()怔怔

..()咀嚼

..()

()渣滓.()瞥.见()执拗.()蹙.缩()窈.陷()

歆.享()牲醴.( ) 炮烙

..()()按捺.不住()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合作探究】

1、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

2、这部小说有哪几处环境描写?品味其中的语句,体味环境描写的作用。

祝福(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

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祥林嫂的形

象特点。

2、理解祥林嫂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体会造成

祥林嫂

悲剧的社会根源。

4、体会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1)祥林嫂的悲剧在“鲁镇”这个“舞台”

上来演绎,“鲁镇”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在

那里表现出怎样的事态风情?

【合作探究】

1、小说中描写了几次“祝福”?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小说的标题为祝福,其中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呢?

3、小说中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肖像,分别是怎样刻画祥林嫂的举止变化的?其作用是什么?

(2)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3)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逼上死地的?

(4)谁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元凶?

【个人收获】

【练笔】

“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祝福’活动,在极度失望中,她拿起斧子,怒砍土地庙门槛……”

结合祥林嫂的性格特征,以小论文的形式,评价增添这个情节是否妥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